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wǎng)>實用文>教案>大班數(shù)學教案

      大班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4-09-29 02:37:40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備】大班數(shù)學教案集合十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大班數(shù)學教案集合十篇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數(shù)學活動《認識十以內(nèi)的單雙數(shù)》是選自大班上學期教材,單數(shù)和雙數(shù)對大班的孩子來說是新知識。如何將枯燥無味的數(shù)學活動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并且激發(fā)孩子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是數(shù)學活動的主要目標。因此,我將通過游戲的方式,使教師與幼兒和幼兒互相之間以及幼兒與材料之間,不斷的進行交流,引導幼兒進行單雙數(shù)的學習經(jīng)驗。

        活動目標

        1、學會區(qū)分10以內(nèi)的單雙數(shù)。

        2、體會數(shù)學的樂趣,并愛上數(shù)學活動。

        重點難點

        重難點:認識并區(qū)分10以內(nèi)的單雙數(shù)

        活動準備

        1、操作材料:雪糕棍每人10支。

        2、記錄卡每人一張。

        3、小沙包55個。

        活動過程

        一、 師幼互相問好。

        二、 導入:

        師:在森林王國里,老虎大王要建一座新的宮殿,于是老虎大王請來了一支建筑施工隊,老虎大王告訴建筑師說:“我的宮殿一共要10間房間,并且要一間比一間大!苯ㄖ䦷熛肓艘幌胝f:“沒問題,老虎大王,包在我身上!庇谑牵ㄖ䦷焸冮_始搬運建造房子最重要的材料——木材了,小朋友們,你們想當老虎大王新宮殿的建筑師嗎?我們一起去建造新宮殿吧。

        三、幼兒將“木材”——雪糕棍進行分配。

        1、幼兒進行桌面材料的操作。

        師:第一個房間需要1根木材,后面的`每個比之前的多一根木材。但是,每個建筑師每次最多拿兩根木材,并且,需要到木材領取處做好記錄,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操作你桌面上的材料,并做好記錄,將能兩根兩根拿完的做圓形標記,不能兩根兩根拿完的做三角形標記,記錄在你的記錄卡上。

        2、討論交流,分享記錄表。

        師:請問,有圓形標記的是哪些房間?

        生:2、4、6、8、10。

        師:請問,有三角形標記的是哪些房間?

        生:1、3、5、7、9。

        師:我們將帶有圓形標記的,能兩個兩個在一起并且沒有剩余的數(shù)稱為雙數(shù)。將帶有三角形標記的,兩個兩個在一起有剩余的數(shù)稱為單數(shù)。我們一起來說一說,雙數(shù)有哪些?單數(shù)有哪些?

        生:雙數(shù)有2、4、6、8、10,單數(shù)有1、3、5、7、9。

        四、教師總結:

        雙數(shù)是能兩個在一起且沒有剩余的數(shù),例如:2、4、6、8、10,單數(shù)是兩個兩個在一起且有剩余的數(shù),例如:1、3、5、7、9。

        活動延伸:請幼兒在生活中找一找常見的單雙數(shù),進行記錄,并將記錄單帶回幼兒園進行交流分享。教師在數(shù)學區(qū)投放相應的材料,讓幼兒自主進行分辨。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對于大班幼兒來說,認識10以內(nèi)的單雙數(shù)還是比較的困難。幼兒在生活中有著感知事物成對出現(xiàn)的經(jīng)驗 ,所以幼兒在游戲環(huán)節(jié)中,找到成對的非常的快,興趣度也非常的高。因此,在幼兒進行本次活動時,是讓幼兒對于生活中感受到的經(jīng)驗進行歸納和梳理,讓幼兒通過在游戲中學會知識。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能進行30以內(nèi)的物群計數(shù),說出總數(shù)

        2、體驗兩個一數(shù)計算模式

        3、能友好合作,耐心細致地用新的辦法計數(shù)。

        4、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5、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教學準備

        活動道具:黑白棋子各1筐,空筐兩個(自備)多用插板1個,已插好的29個組塊(如圖)

        教學過程

        1、情境導入

        師“派派麥麥帶來了許多圍棋子,你知道一筐有多少嗎,怎樣才能知道呢?(數(shù)一數(shù))“派派和麥麥想請你用一種新的方法數(shù)出有多少個棋子,這種方法叫兩個一數(shù),你們知道兩個一數(shù)是怎么數(shù)的嗎?大家會數(shù)了嗎?”

        2、演示規(guī)則 教師:“請小朋友每人去找一個好朋友,兩人合作來做數(shù)數(shù)的游戲。(請一名幼兒配合,邊說邊演示下面的'操作),兩人分工,一個數(shù)白棋子,一個數(shù)黑棋子,一個數(shù)白棋子。數(shù)之前先在活動單上的方框先畫出你數(shù)的是那種棋子,然后開始兩個兩個數(shù),數(shù)完之后在活動單上圈出你的總數(shù),然后兩人交換材料再做一次、最后看看兩人圈出的總數(shù)是否一樣。“教師:“這個活動的名字就叫“數(shù)的快“。大家會玩了嗎?

        3、介紹鞏固活動 出示底紙1(排座號):“今天我們可以接著玩“排座號“的游戲,還記得是怎么玩的嗎?“請幼兒復述規(guī)則。

        4、分組操作

        幼兒自選操作活動,教師幫助幼兒理解理解規(guī)則,教師重點關注幼兒合作游戲和兩個一數(shù)的表現(xiàn),并做個別指導。觀察指導教師巡視幼兒的操作,觀察幼兒能否友好合作,能否將兩個數(shù),選擇指導對象,適時提供幫助。

        5、提示換組

        教師:“做完一個活動的小朋友 請你先把材料還原,然后可以去其他組去玩一玩。

        6、交流評價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目標為三點:

        1、能進行30以內(nèi)的物群計數(shù),說出總數(shù)。

        2、體驗兩個一數(shù)計算模式。

        3、能友好合作,耐心細致地用新的辦法計數(shù)。幼兒在活動中,積極參與操作,興趣點很高。但是對于兩個一起數(shù)的方式,很多幼兒還是在這節(jié)活動中很難掌握,我發(fā)現(xiàn)大部分幼兒在操作活動環(huán)節(jié)還是會一個一個的點數(shù)。通過這個問題我覺得應該減少棋子的數(shù)量,比如一開始各投放20個黑白棋子,然后通過幼兒的掌握水平,再逐漸增加棋子的數(shù)量。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意圖

        5歲~6歲的幼兒抽象邏輯思維開始萌芽,能分析、理解事物間的相應關系,懂得初步的推理、假設:同時他們渴望成功,對抽獎類充滿神秘感的游戲極感興趣。我園旁邊有家超市不時以各種抽獎游戲開展宣傳活動,我班大多數(shù)孩子都玩過。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這種游戲,卻一直未能得獎或者總是不能拿到大獎的孩子,往往都會感到奇怪、不解,甚至沮喪,產(chǎn)生挫敗感。為了幫助幼兒“揭開謎底”,我設計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感受概率,正確認識生活中很難抽到大獎的現(xiàn)實。

        2.學習推理,會對事件的可能性做出相應判斷,并能說明理由。

        3.根據(jù)自己的意愿與想法制作轉盤,并用清晰簡練的語言說明設計意圖。

        活動準備

        摸球抽獎工具(1個摸袋、8個橙色乒乓球、1個白色乒乓球)、轉盤抽獎工具各1套,依據(jù)2個游戲設計的統(tǒng)計紙和與統(tǒng)計紙相配對的色筆各一套,2種糖果獎品,已裁好的圓形卡紙人手1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好奇

        教師鼓勵孩子根據(jù)過去的生活經(jīng)驗回答問題:你們玩過抽獎游戲嗎,是怎么玩的?老師昨天也玩了3次,為什么總是拿不到獎呢?

        教師承接孩子的回答,適時拿出魔術袋,引出活動內(nèi)容:今天我們也來玩兩個抽獎游戲,找找為什么總拿不到一等獎,看看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二、游戲進入學習

        游戲一:轉轉盤

        教師出示轉盤:這是轉盤,觀察一下,上面有幾種顏色?想一想,轉盤停止轉動后,指針可能會指在哪里?(如果幼兒只說停在某一種顏色上,繼續(xù)追問:能肯定嗎?那應該怎么說?教師再次引導孩子用“可能”推斷游戲結果,如轉盤停止轉動后,指針可能會指著紅色?赡軙钢S色,還可能會指著藍色。)

        教師:是不是真的會出現(xiàn)這些情況?請A組8個小朋友輪流撥動轉盤試試看。每個人只轉1次,注意觀察每一次轉動停止后,指針指在哪里?(教師在統(tǒng)計表上幫助記錄。)

        教師引導孩子觀察統(tǒng)計表并討論:轉盤停止轉動后,指針曾經(jīng)指過哪里?指著哪里的機會最多,為什么?

        游戲二:摸球

        教師出示摸袋:這個游戲的.名字叫摸球。魔術袋里有許多乒乓球,摸出白球有獎,摸出黃球沒獎。待會兒B組8個小朋友一個一個依次上來摸球,摸球后請在色球下面的豎線上畫上相應顏色的圓圈。(幼兒依次玩摸球游戲,并記錄游戲結果。)

        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統(tǒng)計表:讓我們看看有多少人的夢想能成真。教師用油筆把統(tǒng)計結果寫在橫線上,如果有孩子夢想成真,則請獲獎孩子原地起立接受大家的祝賀。

        教師引導孩子討論:為什么這么多人摸出黃球,卻這么少的人摸到白球?(引導孩子用“可能”一詞對摸獎結果作各種各樣的猜測)

        教師把魔術袋中的乒乓球倒進透明的容器中,幼兒通過觀察驗證自己之前的猜測。

        三、制作并檢驗

        教師:“六一”兒童節(jié)快到了,幼兒園打算在游園活動當天設置一個轉轉盤拿禮物的抽獎活動。游戲設3個獎項:一等獎1個文具盒,二等獎1支鉛筆,三等獎1粒糖。你們最希望在活動中拿到什么獎?

        教師承接上面的談話繼續(xù)引導幼兒思考,為下面的制作活動做鋪墊:這個轉盤應該怎么設計,轉盤里應該設置幾種顏色,這些顏色分別代表哪些獎項,應該怎樣分配這些顏色的范圍我們的愿望才能實現(xiàn)?

        幼兒自由操作,教師指導并分別了解孩子的意愿是否和設計、制作情況一致。

        請幼兒介紹作品,并說說設計思路,其他小朋友判斷作品效果與設計意愿是否相符。

        四、總結揭開謎團

        教師:今天玩了兩個抽獎游戲,你們自己也設計了抽獎工具,現(xiàn)在都知道為什么總是抽不到大獎的原因了吧?(引導幼兒總結,并指出這不是“運氣”的問題,而是設計的問題。)

        活動延伸

        把兩套抽獎玩具和幼兒自制的轉盤投放到區(qū)域中,讓大家繼續(xù)體驗,重點指導在教學活動中未能理解知識點的幼兒。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4

        活動內(nèi)容:數(shù)學活動“認識圓柱體和球體”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觀察、比較球體和圓柱體,說出它們的名稱和主要特征。

        2、讓幼兒初步體驗并能區(qū)分平面和立體圖形的不同。

        活動準備:

        教具皮球1個,圓片紙1張,圓柱體積木1塊。

        學具幼兒人手一個乒乓球和若干大小不一的圓柱體積木。

        活動過程:

        1、認識球體。

       。1)出示皮球“這是什么?”“皮球是什么樣子的?”

       。2)比較圓片紙和皮球,了解球體特征。

        “你們看,這張紙是什么形狀的呢?”“它們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3)玩乒乓球進一步了解球體的特征。

        “請小朋友在桌上玩一玩乒乓球,不要讓球離開桌面,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4)說出球體的主要特征。

        “球是什么樣子的?不管從哪邊看都是圓的,往哪邊推都能滾動的物體叫球體。你見過的東西中有哪些象球體?”

        2、認識圓柱體。

        (1)出示圓柱體積木。

        “它是不是球體?為什么?”

       。2)比較上下兩個圓,了解圓柱體的特征。

        “上面和下面這兩個圓一樣嗎?老師這里有一個和上面的圓一樣大的圓片,我們用這個圓片和下面的.圓片比一比,看看它們是不是一樣大?”

       。3)說出圓柱體的主要特征。

        “象這樣上下一樣粗,兩頭是圓的,而且上下兩個圓一樣大的物體,我們叫它圓柱體!薄罢埿∨笥言诤凶永镎乙徽,哪些積木是圓柱體?能不能把你找到的圓柱體變成一個!

       。4)幼兒尋找圓柱體并拼接。

        “你找到的圓柱體能不能變成一個長的圓柱體?為什么?”

        結論:只有一樣粗的圓柱體才能變成一個長長的圓柱體!澳阋娺^的東西中還有哪些象圓柱體?”

        3、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球體和圓柱體,球體是不管從哪邊看都是圓的,往哪邊推都能滾動的物體叫球體。圓柱體是上下一樣粗,兩頭是圓的,而且上下兩個圓一樣大的物體,相同大小的圓柱體可以接成一個長圓柱體!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運用倒著數(shù)的方法計算時間,了解“倒計時”的含義。

        2、在尋找節(jié)日的過程中,體驗“倒計時”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

        活動準備:

        1、倒計時PPT。

        2、幼兒每人一張自制的XX年6月的月歷、鉛筆。

        活動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說說:倒計時(感知信號燈上的“倒計時”,了解“倒計時”的含義。)

        1、看看說說:倒計時

        插1:PPT提問:你看到了什么?綠燈上的數(shù)字告訴我們什么?

        歸納:交通指示燈上的數(shù)字是從大到小倒著計時間的。

        插2:PPT提問:這張圖片上綠燈顯示的數(shù)字是幾?說明了什么?

        情景:弟弟拉著媽媽的手要過馬路,媽媽說:“你看綠燈顯示的數(shù)字只剩3秒了,馬上就要變紅燈了,我們還是等下一個綠燈吧,這樣過馬路比較安全。”

        插3:PPT提問:這張圖片顯示是幾秒?

        情景:奶奶送妹妹上幼兒園,走到十字路口看到綠燈閃了就對妹妹說:“我們還是等一等吧!”妹妹說:“奶奶來得及的,從18秒鐘到紅燈還有好長一段時間呢!

        2、歸納

        原來我們用倒著數(shù)的辦法,還能來計算過馬路的時間。“時間長”表示過馬路是安全的,時間短表示過馬路有危險。該走的時間就要抓緊走,不該走的時間堅決不能走。

        用倒著數(shù)的方法來計算時間就叫“倒計時”。

        環(huán)節(jié)二:找找:“倒計時”(體驗“倒計時”與我們的生活的.關系)

        1、尋找生活中的“倒計時”

        奧運會的開幕畫面、火箭發(fā)射、新年倒計時、微波爐、洗衣機、世博會倒計時。

        環(huán)節(jié)三:算算:父親節(jié)“倒計時”(體驗“倒計時”給我們生活帶來方便)

        1、幼兒操作:算算從今天到父親節(jié)還有幾天?

        重點與難點

        在日歷上找6月10日和6月20日的位置。

        究竟算那幾天呢?

        環(huán)節(jié)四:活動延伸

        今年的6月30日對你們來說是個特別的日子,你們要畢業(yè)了,那么離畢業(yè)“倒計時”還有幾天呢?能不能算算呢?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能根據(jù)動物的不同特征進行二次逐級分類。

        活動重點:進行二次分類

        難點:根據(jù)動物的不同特征進行分類

        活動準備:

        小動物胸飾、圍欄圍成“新家”、幼兒用書《小動物住新家》

        活動過程:

        1、設置情境

        “動物新村里造了幾幢新房子,這下小動物們可熱鬧了?墒窃撛趺捶址孔幽兀俊

        2、扮演角色(體驗一次分類)

        (1)、幼兒戴上胸飾扮演小動物,自己商量該怎么分,住到“新家”里。(幼兒交流)

        按動物的生活習性分(生活在水里、天上、陸地)

        按照野獸與家禽分

        按照動物翅膀的數(shù)目、腳的數(shù)目、是否是兩棲動物分

        (2)、幼兒嘗試進行分類

        主要讓幼兒知道分類的依據(jù)

        3、貼貼玩玩(進行二次分類)

       。1)、幼兒將《小動物住新家》里的.動物剪下,依據(jù)特征貼在各幢房子里,進行第二次分類

       。2)、幼兒講述自己的分類結果

        4、收拾整理操作材料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10以內(nèi)自編應用題

        【活動目標】

        1、理解加法中得數(shù)(和)與兩個加數(shù)的包含關系。

        2、能根據(jù)一幅圖畫編加法應用題,答題列式。

        3、 能與同伴友好合作分享材料。

        【重點難點】

        重點:能根據(jù)畫面提供的信息,創(chuàng)編加法應用題。

        難點:借助實際情境和操作,理解“加”的實際意義。

        【活動準備】

        物質(zhì)準備

        1、教具:

        樹枝、屋檐、樹枝和屋檐、兩根電線桿背景圖各一;小鳥磁鐵10個;筆1支;活動單47A-D《小鳥飛來了》(每張4題為一套,裁好用回形針別在一起)。

        2、學具(倆人共用)共14套:

        活動單47A-D《小鳥飛來了》(每張4題為一套,裁好用回形針別在一起)筆每組1支。

        經(jīng)驗準備

        1、幼兒前期經(jīng)驗,有試編應用題的經(jīng)驗

        2、規(guī)則:兩人結伴,一人選活動單編加法應用題,另一個人接過活動單回答列算式。交換角色做下一題。

        【活動過程】

        教學過程:

       。ㄒ唬⿲氩糠

        環(huán)節(jié)1:討論玩法(約10分鐘)

        通過磁鐵演示,幫助幼兒理解畫面信息;凇翱磮D編應用題”的活動經(jīng)驗,與幼兒討論確定活動規(guī)則。

        1、學習編題

        教師:“今天派派、麥麥給小朋友帶來了新的看圖編題的活動單,(用小鳥磁鐵在背景圖上呈現(xiàn)出活動單47A的第一幅畫面)看這幅圖你能看懂嗎?你能跟根據(jù)這一幅圖來編應用題嗎?誰來試試看?”

        請個別幼兒試編應用題。

        教師變換背景為屋檐與樹枝的活動單47C的第一幅畫面說:“再來看這張圖,怎么編題呢?”指導幼兒再次試編應用題。

        2、討論規(guī)則

        教師出示裁好的4套活動單47A-D《小鳥飛來了》:“這個活動名字叫小鳥飛來了,派派和麥麥像以前玩看圖編應用題那樣,一個人編題目一個人解答列算式,然后再交換,合作的很好,你想不想也和好朋友一起來合作玩呀?”

        教師繼續(xù)說:“兩個人一起玩時,先拿幾套活動單?(一套)

        放在兩人什么地方?(中間)

        然后誰先來選活動單來編題?(由倆人商量后決定)

        一人選活動單編好題目后,由誰來解答列式?

       。ㄓ闪硪粋人)

        活動單由誰保管?(由列式的人保管)

        接下來怎么做?(倆人交換角色重新開始)

        一套題有四張每人要編幾道題?(每人編兩道)

        這個活動和看圖編應用題的規(guī)則一樣,小朋友們會玩了嗎?”

       。ǘ┻M行部分

        環(huán)節(jié)2:分組操作(約10分鐘)

        1、分組操作

        請幼兒開始操作

        教師提醒幼兒:先結伴在選活動,游戲雙方可以坐在同一邊方便看活動單

        2、觀察指導

        教師巡視各組幼兒操作,重點指導新活動。

        觀察幼兒是否理解“小鳥飛來了”意圖,看幼兒是否能合作,根據(jù)現(xiàn)場幼兒發(fā)展水平分層指導。

       。ㄈ┙Y束部分

        環(huán)節(jié)3:交流評價(約10分鐘)

        重點討論“為什么不一樣的事情,列出的算式卻是一樣! 并請幼兒根據(jù)算式自編應用題,加深對算式抽象意義的理解。

       。c評操作中好友合作的情況)

        1、交流

        教師:“今天小朋友去玩過‘小鳥飛來了’你是和誰一起玩的?誰愿意來及介紹一下你們編的題目?”

        請出兩結伴幼兒,用小鳥磁貼在背景圖上擺出活動單上的圖景,演繹輪流編題、回答列式過程。

        教師提問他們各自列出的算式意義以及得數(shù)(和)與兩個加數(shù)的關系。

        例如:1+9=10每個數(shù)什么意思?為什么1+9=10?(因為1和9合起來就是10)

        教師:“有哪些小朋友編的題也列出了同樣的算式?”

        教師:“你們編的'是同樣的事情嗎(不是)

        那為什么列出的算式會一樣呢?”

       。ㄒ驗樗麄兊臄(shù)量關系是一樣的)

        教師:“今天在編應用題時,你們遇到困難了嗎?”

        如果幼兒提出來,教師則問“是什么?”并組織幼兒討論解決方法。

        2、評價

        教師:“今天我們又學會了一個新本領,你和朋友合作愉快嗎?”

        教師根據(jù)現(xiàn)場幼兒的表現(xiàn)進行補充點評。

        評價要點:(1) 能理解一幅圖的圖意,根據(jù)圖意編題、答題列式。

       。2) 能與同伴友好合作,分享材料。

        3、結束 請幼兒將活動單和自己的爸爸媽媽進行交流。

        【活動反思】

        孩子們能理解加法中得數(shù)(和)與兩個加數(shù)的包含關系,能根據(jù)一幅圖畫編加法應用題,答題列式。但與同伴友好合作分享材料上大多數(shù)幼兒可以達到,個別幼兒不愿與同伴一起合作,將材料全放到自己那邊,還有的幼兒不遵守活動規(guī)則,一邊編題一邊說出式子,下次我需要在強調(diào)活動的規(guī)則。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8

        設計意圖5歲~6歲的幼兒抽象邏輯思維開始萌芽,能分析、理解事物間的相應關系,懂得初步的推理、假設:同時他們渴望成功,對抽獎類充滿神秘感的游戲極感興趣。我園旁邊有家超市不時以各種抽獎游戲開展宣傳活動,我班大多數(shù)孩子都玩過。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這種游戲,卻一直未能得獎或者總是不能拿到大獎的孩子,往往都會感到奇怪、不解,甚至沮喪,產(chǎn)生挫敗感。為了幫助幼兒"揭開謎底",我設計了這個活動。

        活動目標

        1.感受概率,正確認識生活中很難抽到大獎的現(xiàn)實。

        2.學習推理,會對事件的可能性做出相應判斷,并能說明理由。

        3.根據(jù)自己的意愿與想法制作轉盤,并用清晰簡練的語言說明設計意圖。

        4.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5.讓孩子們能正確判斷數(shù)量。

        活動準備

        摸球抽獎工具(1個摸袋、8個橙色乒乓球、1個白色乒乓球)、轉盤抽獎工具各1套,依據(jù)2個游戲設計的.統(tǒng)計紙和與統(tǒng)計紙相配對的色筆各一套,2種糖果獎品,已裁好的圓形卡紙人手1份。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好奇教師鼓勵孩子根據(jù)過去的生活經(jīng)驗回答問題:你們玩過抽獎游戲嗎,是怎么玩的?老師昨天也玩了3次,為什么總是拿不到獎呢?

        教師承接孩子的回答,適時拿出魔術袋,引出活動內(nèi)容:今天我們也來玩兩個抽獎游戲,找找為什么總拿不到一等獎,看看問題到底出在哪兒?

        二、游戲進入學習游戲一:轉轉盤教師出示轉盤:這是轉盤,觀察一下,上面有幾種顏色?想一想,轉盤停止轉動后,指針可能會指在哪里?(如果幼兒只說停在某一種顏色上,繼續(xù)追問:能肯定嗎?那應該怎么說?教師再次引導孩子用"可能"推斷游戲結果,如轉盤停止轉動后,指針可能會指著紅色。可能會指著黃色,還可能會指著藍色。)教師:是不是真的會出現(xiàn)這些情況?請A組8個小朋友輪流撥動轉盤試試看。每個人只轉1次,注意觀察每一次轉動停止后,指針指在哪里?(教師在統(tǒng)計表上幫助記錄。)教師引導孩子觀察統(tǒng)計表并討論:轉盤停止轉動后,指針曾經(jīng)指過哪里?指著哪里的機會最多,為什么?

        游戲二:摸球教師出示摸袋:這個游戲的名字叫摸球。魔術袋里有許多乒乓球,摸出白球有獎,摸出黃球沒獎。待會兒B組8個小朋友一個一個依次上來摸球,摸球后請在色球下面的豎線上畫上相應顏色的圓圈。(幼兒依次玩摸球游戲,并記錄游戲結果。)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統(tǒng)計表:讓我們看看有多少人的夢想能成真。教師用油筆把統(tǒng)計結果寫在橫線上,如果有孩子夢想成真,則請獲獎孩子原地起立接受大家的祝賀。

        教師引導孩子討論:為什么這么多人摸出黃球,卻這么少的人摸到白球?(引導孩子用"可能"一詞對摸獎結果作各種各樣的猜測)教師把魔術袋中的乒乓球倒進透明的容器中,幼兒通過觀察驗證自己之前的猜測。

        三、制作并檢驗教師:"六一"兒童節(jié)快到了,幼兒園打算在游園活動當天設置一個轉轉盤拿禮物的抽獎活動。游戲設3個獎項:一等獎1個文具盒,二等獎1支鉛筆,三等獎1粒糖。你們最希望在活動中拿到什么獎?

        教師承接上面的談話繼續(xù)引導幼兒思考,為下面的制作活動做鋪墊:這個轉盤應該怎么設計,轉盤里應該設置幾種顏色,這些顏色分別代表哪些獎項,應該怎樣分配這些顏色的范圍我們的愿望才能實現(xiàn)?

        幼兒自由操作,教師指導并分別了解孩子的意愿是否和設計、制作情況一致。

        請幼兒介紹作品,并說說設計思路,其他小朋友判斷作品效果與設計意愿是否相符。

        四、總結揭開謎團教師:今天玩了兩個抽獎游戲,你們自己也設計了抽獎工具,現(xiàn)在都知道為什么總是抽不到大獎的原因了吧?(引導幼兒總結,并指出這不是"運氣"的問題,而是設計的問題。)活動延伸把兩套抽獎玩具和幼兒自制的轉盤投放到區(qū)域中,讓大家繼續(xù)體驗,重點指導在教學活動中未能理解知識點的幼兒。

        活動反思本活動選材與設計的價值在于,它源于孩子身邊的生活。特別是運用數(shù)學知識為孩子解決生活中的困惑,排解心理困擾。這也讓我深刻認識到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必須和孩子們的生活結合才有意義。

        活動過程邏輯嚴謹,游戲性強,孩子們動手、動腦、動口機會多,在活動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得到充分發(fā)揮,整個過程輕松、愉快、熱烈。材料投放到區(qū)域后,抽獎和設計抽獎工具仍是孩子們爭先恐后的操作項目。

        活動反思

        本活動選材與設計的價值在于,它源于孩子身邊的生活。特別是運用數(shù)學知識為孩子解決生活中的困惑,排解心理困擾。這也讓我深刻認識到抽象的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必須和孩子們的生活結合才有意義。

        活動過程邏輯嚴謹,游戲性強,孩子們動手、動腦、動口機會多,在活動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得到充分發(fā)揮,整個過程輕松、愉快、熱烈。材料投放到區(qū)域后,抽獎和設計抽獎工具仍是孩子們爭先恐后的操作項目。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標記和數(shù)字記錄班級物品的數(shù)量。

        2、主動收拾班級的玩具等。

        活動準備:

        準備統(tǒng)計表、筆,幼兒學習包《我們的班級》

        活動過程:

        1、談話引題。

        引導幼兒觀察班級的.物品、玩具等環(huán)境。

        2、統(tǒng)計物品

        統(tǒng)計物品及玩具的數(shù)量,并用數(shù)字記錄在統(tǒng)計表上。

        3、歸類物品

        引導幼兒思考怎么合理的歸類擺放物品。

        4、引導幼兒將這些物品用圖形畫出來。

        5、教師講解點評幼兒的統(tǒng)計歸類。

        活動延伸:將統(tǒng)計表放在數(shù)學區(qū)里讓幼兒用統(tǒng)計歸類的方法進行其他事物的統(tǒng)計歸類,并記錄在統(tǒng)計表上。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10

        活動名稱:蒙氏數(shù)學

        活動內(nèi)容:《數(shù)學王國運動會》

        活動目標:

        1、積極參加活動,開動腦筋思考,體會數(shù)學活動的趣味性。

        2、在操作和游戲中復習5以內(nèi)的加法和減法。

        3、發(fā)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重點:復習5以內(nèi)的加減法,嘗試看圖口述并懂得運算;顒与y點:通過游戲,提高加減式題口算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加、減法板”“數(shù)字卡片”寫有1-5的數(shù)

        字車庫、寫有5以內(nèi)加減法的數(shù)字汽車、有1-5數(shù)字的桃子卡片,

        2、學具準備:“加減法板”;“數(shù)字卡片”;寫有1-5加減法的信封若干,郵筒五個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教師:大家好!我是數(shù)字王國的數(shù)字寶寶5,我們數(shù)字王國舉行了一場趣味運動會,國王讓我邀請大班所有的小朋友參加,你們想去嗎?幼兒:想

        教師:我們要進入數(shù)字亡國了,請小朋友腳跟碰腳尖走,沿著蒙氏線走,心里默默數(shù)數(shù),看要走多少不才能走到數(shù)字王國?

        二、集體活動

       。1)游戲汽車拉力賽

        教師:請小朋友把紅色和藍色的定規(guī)尺分類放好,今天集體比賽的項目就是汽車拉力賽。每個小朋友都有一輛小汽車,請你們用最快的速度完

        成上面的題目,將汽車停在相應的車庫里。幼兒操作加減法半,計算出汽車上的算式的得數(shù),并將車放在相應的車庫。

       。2)送信:這個環(huán)節(jié)注重孩子的口算能力,以及檢驗幼兒對5以內(nèi)的加減法的掌握情況。王國里的送信員生病了,所以好多信件被積壓了,今天我們來個比賽,比比看誰先把心送到小動物的郵箱里,幼兒取信封,看上面的算式計算出正確答案并投到相應的油桶里

        三、分組活動:摘桃子比賽:這個環(huán)節(jié)注重發(fā)展幼兒的交往、協(xié)作能力。將全班幼兒分成5組,教師設計了問題情境:小猴子想摘桃子,可桃樹的主人說:“你只要說出三道加法或減法的試題,答案正好是桃子上的.數(shù)字,我就把桃子送給你!苯處焺(chuàng)設情境并進行演示:小猴子我來幫你。1+2=3.4-1=30+3=3,我把三號桃子送給你。“摘桃子”的生動情境引起了幼兒的興趣。激勵了幼兒積極思維,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摘幾號的桃子送給小猴子?然后說出和桃子上的數(shù)字答案相符的試題。

        四、交流小結

        音樂響起,教師扮演小記者采訪運動員

        教師:這次比賽你參加了什么項目?你是怎樣完成比賽的?

        我代表數(shù)字國國王,給所有的小朋友頒發(fā)獎品,為了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對孩子進行一個肯定,給幼兒發(fā)作業(yè)紙。

        五、請所有運動員退場,結束教育活動。

      【大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9-27

      大班數(shù)學教案12-12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03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8-10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04

      (經(jīng)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03

      大班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8-02

      【經(jīng)典】大班數(shù)學教案07-21

      [經(jīng)典]大班數(shù)學教案07-21

      大班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