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實用文>教案>可能性教案

      可能性教案

      時間:2024-09-01 03:28:19 教案 我要投稿

      可能性教案范文匯總七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可能性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可能性教案范文匯總七篇

      可能性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4、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5、通過實際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6、通過學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轉一轉、說一說等活動,增強學生間的交流,培養(yǎng)學習興趣。

        教學重、難點:

        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數量,

        如果請一位同學上來摸一個球,他摸到什么顏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大?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5

       。1)每小組一個封口不透明袋子,內裝紅、黃小球幾個。(學生不知數量、顏色)小組成員輪流摸出一個球,記錄它的顏色,再放回去,重復20次。

        記錄次數

        黃

        紅

        活動匯報、小結

       。2)袋子里的`紅球多還是黃球多?為什么這樣猜?

        小組內說一說

        總數量有10個球,你估計有幾個紅,幾個黃?

       。3)開袋子驗證

        讓學生初步感受到實驗結果與理論概率之間的關系。

        2、練習

        P107做一做

        3、小結

        三、鞏固練習

        P1096

        學生說說擲出后可能出現的結果有哪些

        猜測實驗后結果會有什么特點

        實踐、記錄、統計

        [4]說說從統計數據中發(fā)現什么?

        [5]由于實驗結果與理論概率存在的差異,也可能得不到預期的結果,可以讓學生再擲幾次,讓學生根據試驗的結果初步感受到硬幣是均勻的,兩種結果出現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可能性教案 篇2

        活動一:完成調查表

        活動二:接力長跑

        活動三:有獎游戲

        教學內容:

        教材P93《鋪地磚》

        教學目標:

        l.通過活動,使學生能應用面積計算的知識解決鋪地磚的實際問題,能從實際需要出發(fā),合理地選擇所需的地磚,能根據不同要求靈活解決實際問題。

        2、進一步增強估算意識,提高學生運用數學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并在實踐中對學生進行美育滲透,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

        4. 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的`作用和價值。

        教學重點:

        運用多種知識解決問題。 合理地選擇所需的地磚,根據不同要求靈活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

        靈活運用面積計算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流程與設計

        一、匯報課前調查情況,做好設計準備

        師:要鋪地磚,我們必須先選地磚,那選地磚時必須要考慮哪些條件才能選好呢?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各種地板模型及規(guī)格。(40×40,50×50)

        二、聯系實際,小組討論計算。

        1、出示臥室地面的平面圖,并介紹地面的長和寬,分別是長5米,寬4米。

        2、師指定50×50這種規(guī)格,讓學生計算需要此種規(guī)格的地磚多少塊。

        (估計學生都用“客廳地面面積÷每塊地磚的面積=所需地磚的塊數”這種方法計算)

        50×50=2500(平方厘米)=0.25(平方米)

        5×4=20(平方米)

        20÷0.25=80(塊)

        80×8=640(元)

        師指定40*40這種規(guī)格,讓學生計算需要此種規(guī)格的地磚多少塊。

        40×40=1600(平方厘米)=0.16(平方米)

        5×4=20(平方米)

        20÷0.16=125(塊)

        125×5=625(元)

        通過計算用40*40地轉鋪地更省錢

        三、活動小結,發(fā)散聯想

        師:通過本節(jié)活動課你受到什么啟發(fā)?在日常生活中(或在布置裝飾家居時)還有哪些方面的計算要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計算?

        板書設計:

        估計學生都用“客廳地面面積÷每塊地磚的面積=所需地磚的塊數”這種方法計算)

        50×50=2500(平方厘米)=0.25(平方米)

        5×4=20(平方米)

        20÷0.25=80(塊)

        80×8=640(元)

        師指定40*40這種規(guī)格,讓學生計算需要此種規(guī)格的地磚多少塊。

        40×40=1600(平方厘米)=0.16(平方米)

        5×4=20(平方米)

        20÷0.16=125(塊)

        125×5=625(元)

        通過計算用40*40地轉鋪地更省錢

      可能性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進一步體會不確定現象的特點及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二)過程與方法

        經歷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過程,能根據試驗的統計結果進行判斷和推測,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與物體的數量有關,進一步體會隨機現象的統計規(guī)律性。能根據數據推測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初步感受事件發(fā)生的等可能性。

        (三)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求實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試驗和推測,知道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與物體的數量有關。

        教學難點:根據試驗的結果,確定試驗中相關物體的數量的多少。

        三、教學準備

        每組一個盒子(里面裝有17個紅色乒乓球和3個黃色乒乓球),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ㄒ唬⿵土暸f知,激勵導入

        1.導入談話。

        同學們,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生活中有的事情可能發(fā)生,有的事情不可能發(fā)生,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也有大有小。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將進一步研究可能性的有關問題。

        2.復習舊知。

       。1)出示問題。(教師實物演示或PPT課件演示。)

        (2)學生討論回答問題。

        3.揭示課題。

       。1)教師揭示課題:看來啊,同學們認為可能性有大有小,而且這個大小和物體的數量有關。到底是不是這樣的呢?今天我們將繼續(xù)研究這個問題。

       。2)板書課題:可能性。

        【設計意圖】在新課開始前設計小明摸球的問題情境,通過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和討論,既引導學生復習了前面學習的事件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知識,又順勢導入了對事件發(fā)生可能性的大小和物體的數量有關這一新問題的研究。

        (二)試驗猜想,探究新知

        1.初步猜想。

        (1)老師這里有一個盒子,里面有紅色、黃色兩種顏色的小球。如果從里面摸球的話,猜一猜,摸到哪種顏色的球的可能性大呢?(教師實物演示或PPT課件演示。)

       。2)教師提問:說一說,你為什么這樣猜呢?

       。3)教師:我們的猜測準確嗎?怎樣驗證呢?(教師組織學生集體討論。)

        2.試驗驗證。

       。1)通過之前的學習我們知道,僅憑猜測得到的結果不一定是準確的,要通過實際操作、摸一摸才能驗證。那么,在摸一摸的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什么呢?(PPT課件演示。)

        注意事項:摸球的次數要足夠多;每次摸球前要將盒子里的球搖勻;確定試驗記錄的方法;做好小組合作分工,有人負責摸球,有人負責記錄球的顏色

        (2)學生分小組開始摸球試驗,試驗前請仔細閱讀試驗要求。(PPT課件演示。)

        (3)請各個小組展示、交流試驗結果。

       。4)統計各個小組的試驗結果。(PPT課件演示,現場收集數據,填寫統計表。)

        3.總結提煉。

       。1)總結。(PPT課件演示。)

       、僬f說你們每次摸球,都摸出了哪些顏色的球?

       、谟^察這幾個組的統計數據,你發(fā)現各個小組的試驗結果都一樣嗎?有什么共同點呢?

        ③想一想,為什么每個小組都是摸出紅球的次數多,摸出黃球的次數少?盒子里的紅球和黃球數量相等嗎?

       、芡瑢W們都認為之所以摸出紅球的次數多,是因為盒子里的紅球數量多而黃球數量少,是不是這樣呢?讓我們打開盒子來驗證一下!

        (2)提煉。(PPT課件演示。)

        ①引導提問:通過剛才的摸球游戲,你能得到什么結論?(PPT課件演示。)

        ②歸納概括:看來,在每次摸球的時候,每個球都有被摸出的可能,每次摸出的球的顏色是不確定的,可能摸出紅球,也可能摸出黃球。紅球的數量多,摸出紅球的可能性大;黃球的數量少,摸出黃球的可能性就小。

        4.深化小結。

       。1)引發(fā)思考。(PPT課件演示。)

        (2)教師小結:看來,可能性的大小和物體的數量有關。物體的數量越多,可能性越大;物體的數量越少,可能性越小。(PPT課件演示。)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已有的知識經驗自行進行試驗,并通過對試驗數據的總結與對比,初步體驗和發(fā)現可能性的大小的規(guī)律。同時進一步認識到,只有根據試驗中獲得的數據去進行判斷才是有科學依據的,培養(yǎng)學生的求實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

        (三)實踐應用,反饋提升

        1.基本練習。

       。1)完成教材第46頁做一做第1題。

       、俳處熣勗挘簞偛磐ㄟ^試驗我們知道了,摸出兩種物體的可能性的大小與物體的數量有關,那三種物體的`情況呢?可能性的大小是否也和物體的數量有關呢?

       、诔鍪締栴}。(PPT課件演示。)

       、垡龑伎。(PPT課件演示。)

        a. 想一想,可能會摸出什么顏色的棋子?

        b. 摸出哪種顏色棋子的可能性最大?

        c. 你能設計一個試驗驗證你的猜想嗎?想一想,設計這個試驗時需要注意什么?

        d. 小組自主驗證。(摸一摸,驗證一下,做好記錄。)

        e. 你的猜想對嗎?為什么猜得這么準確? 根據試驗,你得出了什么結論?

       。2)完成教材第46頁做一做第2題。

       、俳處熣勗挘荷钪袘每赡苄缘牡胤绞呛芏嗟模热缭趻佊矌诺挠螒蛑芯痛嬖诳赡苄缘膯栴}。

        ②出示問題。(PPT課件演示。)

        ③引導思考。(PPT課件演示。)

       、芡卣菇榻B。(PPT課件演示。)

        2.變式、開放練習。

        (1)完成教材第48頁練習十一第9題。

       、俪鍪締栴}。(PPT課件演示。)

        ②猜一猜硬幣可能在哪個盒子里?

        ③統計猜的結果。(PPT課件演示。)

       、苡^察統計結果,你發(fā)現了什么?為什么?

       。2)完成教材第49頁練習十一第10題。

       、俪鍪締栴}。(PPT課件演示。)

        ②交流涂色的結果。

        ③小結:這些涂色方法各不相同,但是它們的共同點是什么?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應用可能性的大小與物體的數量有關這一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實踐運用中強化對隨機現象的統計規(guī)律的認識,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總結歸納以及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

       。ㄋ模┤n總結,提升認識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ㄎ澹┳鳂I(yè)練習

        完成教材第49頁練習十一第11題。

      可能性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結合具體的實例,初步感受簡單的隨機現象,能列舉出簡單隨機事件中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能正確判斷簡單隨機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2.使學生在觀察、操作和交流等具體活動中,初步感受簡單隨機現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能應用有關可能性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或解釋一些簡單的生活現象,形成初步的隨機意識。

        3.使學生在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感受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樂趣,培養(yǎng)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課時安排:

        教學本單元用2課時

        第1課時

        重點難點:

        感受簡單隨機現象的特點,能列舉出簡單隨機現象中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能對簡單隨機現象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

        教學準備:

        師:紅、黃、綠球各2個、撲克牌、投影儀等;生:紅桃A—4、黑桃4撲克牌

        教學過程:

        一、揭題

        談話:同學們喜歡玩游戲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主要通過玩一些游戲,來研究游戲中隱藏著的數學知識。(揭示課題)

        二、探究

        1.教學例1。

        談話:先請看,這是一個不透明的空口袋,這里還有2個球,1個是紅球,1個是黃球。把這2個球放入口袋里,想一想,如果從口袋里任意摸出1個球,你認為摸出的會是哪個球?相機板書:可能談話:可能是紅球,也可能是黃球,到底能摸到哪個球并不確定(板書:不確定)。情況是不是這樣呢?我們可以通過摸球游戲來檢驗,先看老師怎樣摸球,(示范)像這樣每次在摸球前先用手在口袋里把2個球攪一攪,再任意摸出1個球,看一看是什么顏色,并把摸出的結果記錄在這張表里,然后把球放回口袋里,攪一攪,再摸。會做這樣的游戲了嗎?請小組長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口袋,在口袋里放1個紅球和1個黃球。小組合作,輪流摸球,摸10次,并按順序記錄每次摸出球的顏色。

        學生按要求活動,教師巡視。反饋摸球結果:請各小組選派一名代表到投影儀前展示你們組摸球的結果,并說說摸出紅球和黃球各多少次。展示后,把各小組的記錄單對應著排列起來。

        討論:比較各小組的摸球結果,你能發(fā)現什么?學生討論,明確:各小組摸出紅球、黃球次數不完全相同;每次摸出的球的顏色也不完全相同;但每個小組既摸出了紅球,也摸出了黃球。提問:通過摸球游戲,你有什么體會?

        2.教學“試一試”。

        出示口袋,并在口袋里放2個紅球。提問:現在口袋里有幾個球?是什么顏色的?如果從這個口袋里任意摸出1個球,結果會怎樣?(板書:一定)提問:如果口袋里只放了2個黃球,從中任意摸出1個球,可能摸出紅球嗎?為什么?(板書:不可能)追問:如果口袋里放1個黃球和一個綠球,從中任意摸出1個球,能摸出紅球嗎?比較:請同學們回顧一下例1和“試一試”的.學習過程,想一想,同樣在口袋里摸球,例1和“試一試”有什么不同?

        3.小結

        像這樣,有些事件的發(fā)生與否是確定的,要么一定發(fā)生,要么不可能發(fā)生,這樣的事件又稱為確定事件;有些事件的發(fā)生與否是不確定的,可能發(fā)生,也可能不發(fā)生,這樣的事件又稱為不確定事件。(板書:確定性不確定性)4.教學例2。

        談話:通過摸球游戲,我們知道了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的發(fā)生是不確定的。接下來,我們來玩摸牌游戲。(出示例2中的4張撲克牌)如果把這4張牌打亂后反扣在桌上,從中任意摸出1這,可能摸出哪一張?摸之前能確定嗎?提問:可能出現的結果一共有多少種?把“紅桃4”換成“黑桃4”,提問:現在的4張牌中,既有紅桃,又有黑桃。如果從這4張牌中任意摸出1張,可能出現的結果一共有多少種?學生在小組里討論,交流。

        驗證,各小組合作進行摸牌游戲。一共摸40次。

        展示摸牌結果。比較發(fā)現。

      可能性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教材104~105頁

        教學目標:

       。.使學生初步本驗有些事情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

       。.能夠列出簡單實驗中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

       。.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的態(tài)度。

        教學重、難點:

        體驗事件發(fā)生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

        教學過程:

        一、活動引入新課

        擊鼓傳花游戲,鼓聲停時一位同學上臺抽簽,簽中內容有禮物、唱歌、猜謎。

        猜猜他抽中了什么簽?

        (引出用可能、不可能等詞來表達,揭示課題:可能性)

        二、自主探索,獲取知識

       。ㄒ唬┙虒W例題1

        請同學們看前面,這里有個盆:1號盆、2號盆。(實物:例題上的裝有不同顏色小球的盆)咱們來看看里面都有些什么顏色的球。

        展示兩盆中球的顏色、數量。

        1、從1號盆里面任意摸出一個球,一定是紅球嗎?為什么?

        學生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各小組都已討論好了,誰想代表小組發(fā)言?(依次指名學生說)

       。ㄒ来伟鍟阂欢ǹ赡懿豢赡埽

        師:小朋友討論得都非常好。下面,我們實際來摸一摸,驗證一下。1號盆,誰來?(學生摸出3個后提問,如繼續(xù)摸下去,結果怎么樣?)

        2、從2號盆里任意摸一個呢?請小組討論

        請學生摸一摸(摸出3個后提問,如繼續(xù)措下去,能摸到紅球嗎?那可能摸出什么球?為什么?)(老師可根據盆里剩下的球隨機提問,如:接下去可能摸出什么顏色的球?接下去一定能摸到什么球?……)

        3、活動

       。ǘ┙虒W例題2

        `1、生活中有許多的“可能性”

        例如:……(請學生舉例幾個)

        2、自已閱讀書本例題2

        誰理解題目意思了,解釋一下。

        獨立完成

        3、匯報、講評

        4、練習

        108頁練習二十四第一題。

        三、全課,課外延伸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有關可能性的知識,把今天所學的知識和我們的生活聯系起來,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事是一定會發(fā)生的,哪些事是不可能發(fā)生的,而哪些事是可能發(fā)生,也可能不發(fā)生的呢?你能舉出一些例子,用“一定”“可能”、“不可能”說一說嗎?請同學們先下位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學生說)

        學生說完后全班交流。

        四、鞏固練習

        P1082、3

        教學反思:

      可能性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學生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知道事件 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使學生能夠對一些問題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

        3、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在引導學生探索新知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意 識以及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1、使學生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知道事 件發(fā)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能夠對一些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 教具準備 電腦課件、轉盤、紙杯、白球、黃球、紅球、盒子。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提示課題

        同學們,你們課間喜歡做游戲嗎?在游戲前怎樣決定誰先玩 的呢?石頭、剪刀、布這三種手式哪種最厲害呢?想和老師 比試比試嗎?如果老師和人們一起玩,你們認為有什么結 果?學生發(fā)言(可能贏、可能輸、也可能平)師生共同班幾 次,充分體驗。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繼續(xù)研究有關可能性的問題。(板書課題)

        二、實驗探索,學習新知

        活動一:摸名片

        學生制作自己的名片,注意寫清姓名、性別、屬相、班級、愛好、電話號碼。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始摸名片游戲,游戲后各組組長做好記錄并統計結果。 集體交流:匯總每小組的實驗數據。引導學生:通過觀察這些數據,你發(fā)現了什么?為什么摸出屬牛的同學比較 多,而摸出屬鼠的同學比較少呢? 結論:有的小組屬?赡苄源,有的小組屬鼠可能性小。有的小組 屬牛和屬鼠的可能性一樣大。 學生舉例:生活中哪些事情存在可能性的現象?

        活動二:拋紙杯

        1、猜想: 紙杯拋向空中落地時有幾種可能。學生獨立思考后回答。到 底誰說得對呢?我們一起來做個試驗。

        2、實驗: 每個人重復拋5 次,并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3、與同伴說一說,可能出現哪幾種結果并寫下來。

        4、結論: 紙杯拋向空中落到地面后可能出現三種情況:杯口朝上、杯 口朝下、躺在地面上。

        活動三:摸球

        1、出示盒子(里面兩個黃球,一個白球) 任意摸一個球,摸哪種顏色球的可能性大。 分組實驗加以證明。 小結:任意摸一個球,有2 種結果,摸到黃球的可能性大, 白球的可能性小。

        2、再放入 個紅球,會出現哪種結果?摸到哪種球的可能性大,哪種球的可能性小,能摸出黑球嗎? 實驗驗證。 小結。

        3、出示盒子(2 師:一次摸出兩個球,可能出現哪些結果?小組討論并填表。

        4、擴展練習: 前幾天老師在一個商場門口發(fā)現了這樣一種情況:一個人 手里拿著一個布袋,布袋里紅、綠兩種玻璃球各5 個,只需 元錢,如果你在場你會不會去玩?為什么?學生模擬摸球游戲。

        小結:在布袋中能夠摸出5 個綠球可能性非常小,這只是生活中最簡單的騙術,在生活中還有許多形形色 色的陷井,我們識破這些陷井的辦法就是學好科學知識,用 知識武裝我們的頭腦。

        三、總結

        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可能性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教材第94、95頁的內容,第96頁練習十八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理解并掌握用分數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會用分數表示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進一步加深對可能性大小的認識。

        2、使學生在學習用分數表示可能性大小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感受數學思考的嚴謹性與數學學習的趣味性。

        3、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樂意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并獲得一些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

        會用分數表示簡單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

        [教學難點]

        理解并掌握用分數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

        你們知道我們國家的國球是什么嗎?你知道哪些著名的乒乓球運動員?(電腦上顯示著名乒乓球運動員的照片。)這些運動員通過努力為祖國爭得了許多的榮譽,真了不起,我們要向他們學習。

        大家都這么喜歡乒乓球這一運動,老師想考考大家對乒乓球比賽的規(guī)則是不是了解呢?(猜裁判把乒乓球放在左手還是右手,猜對的先發(fā)球;五局三勝;每球得分制;每局11分)

        [教學設想:乒乓球是我們國家的國球,和學生交流相關的話題,往往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生樂于交流,這樣一種良好的交流氛圍也一定可以延伸到之后的教學活動中。在談話的同時放一些相關的'圖片,學生在交流和欣賞的同時一定會產生自豪感的,同時進行了思想教育。]

        二、新課教學

        1、教學例1。

        談話:剛才我們講到在乒乓球比賽中,通過猜裁判把乒乓球放在左手還是右手的方法來決定誰先發(fā)球。(出示場景圖。)

        你們認為這種用猜左右的方法決定由誰先發(fā)球的方法公平嗎?(公平)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么這么做對雙方運動員來講都是公平的呢?能不能把你的想法先和你同桌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形成共識:裁判員把1個乒乓球握在手里,不讓任何人知道球在哪只手里,給參加比賽的運動員猜。由于乒乓球可能在裁判的左手,也可能在裁判的右手,所以,有可能猜對,也可能猜錯。也就是說猜對或猜錯的可能性是一樣的、相等的。

        老師也要做一回裁判,請兩位學生也來猜一猜,驗證一下我們剛才討論的結果。

        [教學設想:先讓學生通過討論,讓他們有自己的一些理解,再通過實際演示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明白在這種情況下,猜對或猜錯的可能性是一樣的、相等的,所以是公平的。]

      【可能性教案】相關文章:

      《可能性》教案01-31

      可能性教案06-18

      可能性教案02-17

      《統計與可能性》教案06-11

      可能性的認識教案04-12

      有關可能性教案10-09

      可能性教案范文07-19

      可能性教案模板04-17

      《可能性》教案15篇03-08

      可能性教案(15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