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wǎng)>實用文>教案>大班數(shù)學教案

      大班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4-11-02 23:30:16 教案 我要投稿

      關(guān)于大班數(shù)學教案范文匯總8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guān)于大班數(shù)學教案范文匯總8篇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會根據(jù)兩個骰面上的點數(shù)寫出相應的合成式。

        2、發(fā)展分析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習慣。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重點難點:

        發(fā)展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具準備:

        大骰子兩個;小骰子,筆,記錄紙,五角星若干.

        活動流程:

        一、看骰子

        1、小朋友看一下老師手中拿的是什么東西?(小骰子)在哪里看到

        2、我們一起來看看骰子由幾個面組成?每個面上的圓點都一樣嗎?(每人一個)

        二、玩骰子

        1、老師拿出一個大骰子輕輕的擲在地上,請小朋友看看是幾點?是怎么看的?

        2、老師把兩個大骰子一起輕輕的擲在地上請小朋友看看是多少點?(是把兩個骰面上的圓點合在一起數(shù)出來)

        3、老師示范寫出合成式。并告訴幼兒幾和幾合在一起是多少。

        4、請一個小朋友上來象剛才老師一樣擲骰子并寫出合成式

        5、老師交代操作要求后幼兒進行操作,老師巡回指導。(操作要求:兩個人一組,其中一個小朋友把兩個小骰子拿在手上,然后輕輕的'擲在桌子上,請另一個小朋友寫出合成式。擲骰子的小朋友檢查他寫得是否正確,正確的話就獎一顆五角星。然后換一個人擲骰子,繼續(xù)操作。)

        6、請小朋友把他們的記錄紙拿上來,老師把它貼在黑板上看看誰獎到的五角星最多。

        三、游戲:擲骰抱團老師擲大骰子,小朋友根據(jù)骰面上的點數(shù)幾個人手拉手站在一起。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設(shè)計背景

        處在幼兒園大班的孩子隨著年齡、認知的增長,他們越來越喜歡擺弄和操作,并能進行簡單的比較、分類、測量、判斷等活動,尤其對周圍生活中各類不同物品的輕重感興趣,喜歡嘗試比較,發(fā)現(xiàn)其差異。針對這個特點,我設(shè)計了數(shù)學活動——比輕重,旨在讓幼兒用自然測量的方法學習比較物體的輕重,并通過目測、手握等方法判斷物體的輕重,發(fā)展幼兒的感知與判斷能力。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掂一掂、試一試、比一比等自然測量的方法比較物體的重量

        2.在探索過程中,能正確判斷并用語言表達物體的輕重。

        3.體驗采用多種方式比較物體輕重的樂趣與成功感。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用掂一掂、試一試、比一比等自然測量的方法比較物體的重量,體驗采用多種方式比較物體輕重的樂趣與成功感。

        教學難點:在學習過程中,能掌握各種不同的比較方法,正確判斷并能用語言表達物體的輕重。

        活動準備

        1.豬、兔、狗毛絨玩具各一件;中型蹺蹺板;相關(guān)的電腦課件。

        2.每人一個學具筐,裝有大小不同的木制積木兩塊,大小相同的玻璃球兩個,棉花球一個,小磁鐵一塊,兩個完全相同的杯子和適量的水。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

        利用蹺蹺板和毛絨玩具創(chuàng)設(shè)動物樂園的情境,并進行演示。啟發(fā)幼兒用目測判斷的方法比較小動物的重量,說出幾個小動物中誰最重、誰最輕、誰不重也不輕。

        2.多種材料的探索。

        引導幼兒充分運用學具進行操作,感知不同物品的重量,學習比較物體的輕重。

        (1)任意選擇兩件物品,感知并發(fā)現(xiàn)有的物品輕,有的`物品重。

        (2)比較大小不同的木制積木,了解大的積木重、小的積木輕。

        (3)比較同樣大小的玻璃球的輕重。

        (4)發(fā)現(xiàn)同樣大小的棉花球與玻璃球,棉花球輕,玻璃球重。

        (5)比較大棉花球與小磁鐵,幼兒比較后奇怪地感到大棉花球輕,小磁鐵重。

        3.生活中的運用。

        為幼兒提供兩個完全一樣的水杯,調(diào)動幼兒的學習主動性,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設(shè)計意圖

        數(shù)學是抽象性、思維性很強的一門學科。指導幼兒粗淺的數(shù)學基礎(chǔ)知識,培養(yǎng)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精神和各種能力,促進其智力發(fā)展。通過指導幼兒初步感知時間這個概念,發(fā)展幼兒的“時間感”。建立幼兒的時間觀念,是在豐富的感性經(jīng)驗基礎(chǔ)之上逐步形成的。

        根據(jù)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幼兒識字較多,知道了昨天、今天、明天的時間概念,知道了一星期的形成。為此,我在活動設(shè)計中,將“年月日”融入故事中,使數(shù)字和故事巧妙結(jié)合,使原本抽象、復雜的概念變得具體、簡明、易于理解,為幼兒主動探究學習留下余地。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間的關(guān)系;運用不同的數(shù)數(shù)法探究:一年有12月個月,一個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2.引導幼兒知道有記錄時間“年月日”的叫做月歷。月歷有年類之分,種類之別。

        3.提高數(shù)數(shù)的興趣和積極思維的能力。

        4.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shù)學題目。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運用不同的數(shù)數(shù)法探究:一年有12月個月,一個月30(28、31)天,一年有365天。

        2、難點:大小月分別是哪幾個月?頂小月又是哪個月?

        活動準備

        1.大字卡“年、月、日、1、4、7、12、31、30、28、365”各一張;自制外形似房子狀的20xx年1月——12月的月歷(大月、小月、2月數(shù)房子大小有區(qū)分);小字卡(年、月、日)數(shù)字卡(12、30、31、28、365)幼兒人手一份。

        2.各類掛歷、臺歷、月歷、月歷。

        活動過程

        1.幼兒觀察十二座“房子”,引起興趣。并提問有幾座房子?大的有幾座?小的有幾座?

        2.出示數(shù)字卡(12、30、31、365、28),猜猜與“房子”有什么聯(lián)系,明確探索任務(wù)。

        設(shè)疑:為什么老師把有的房子畫得大,有的畫得小呢?

        請小朋友把自己椅子下的小本子拿起來,分別認這些字。再把小本子藏好。

        3.講述故事,回答問題,幫助幼兒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數(shù)字之間的關(guān)系。

        4.引導幼兒操作小字卡、數(shù)字卡,探究回答問題:很久以前的這個媽媽的名字叫什么(年)?年媽媽的孩子叫什么(日)?年媽媽為日娃娃蓋了多少座房子(12座)?這些房子的名字叫什么(月)?大月的房子有哪幾個月(1、3、5、7、8、10、12)?小月的房子有哪幾個月(4、6、9、11)?大月有多少日(31天)?小月有多少日(30天)?頂小的月是幾個(1個)?有多少日(28天)?年媽媽共有多少個日娃娃(365)?(用不同的數(shù)數(shù)法了解)。

        5.猜謎。引導幼兒知道有記錄時間“年月日”的叫做月歷。了解月歷有年類之分,種類之別。

        6.引導幼兒觀察展品是哪一年的,臺歷、掛歷、月歷的區(qū)別在哪里,你會用嗎?

        活動延伸:

        1.引導幼兒學習查看月歷的方法。

        2.組織幼兒觀察閏年掛歷,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二月,從而了解到了“特殊”一年就會有366天,每4年就有一次。

        附:

        自編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媽媽,媽媽的名字叫年。她有365個孩子,他們的名字都叫日。一天這位媽媽為孩子造了12座房子,大房子有7座,小房子有4座,最小的房子有1座,這12座房子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月。等房子造好了,這個年媽媽就讓孩子住在房子里,為了使房子不擠。年媽媽就在大房子里住31個孩子,小房子里住30個孩子,最小的房子里住28個孩子。

        自編謎語:一個小本子,天天掛墻上。一天撕一張,過年就撕完。

        活動反思:

        《綱要》指出幼兒數(shù)學活動的內(nèi)容應從幼兒身邊取材,以幼兒身邊的月歷說起讓幼兒感受數(shù)學就在身邊,有利于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和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的目的是讓幼兒初步認識月歷,在操作中了解一年有12個月,不同月份有不同的天數(shù)。對月歷感興趣,初步感知時間概念,懂得珍惜時間。發(fā)展推理能力。

        這對于我們班孩子來說是一個還沒有接觸過的新知識,為了能讓幼兒的還子們學的開心有趣于是我以今天是什么年的問題引出主題。果然還子們的積極性一下了高起來了 。接著我以小兔子不明白的問題讓孩子們的幫助解決。你帶的月歷是那一年的?20xx年、20xx年、20xx年、虎年、兔年的孩子們爭先恐后回答著。你是怎么知道的?孩子的小眼睛可亮了:我的月歷最上面有數(shù)字20xx的就是20xx年。我的月歷上有好多小兔子的我就知道是兔子年。一年有12個月這一點大多數(shù)小朋友知道,可是對于每個月有不同的天數(shù)、認識幾月幾日他們還從來沒有學習過。

        于是我在黑板上掛了一個大年歷,請他們觀察一個月有多少天,是不是每個月的天數(shù)都是一樣的。孩子們的發(fā)現(xiàn)果然不出意外,他們問:老師,為什么有的30天,有的31天,還有這個2月怎么是29天(28天)。在他們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后, 我用“拳頭”形象地來區(qū)分大月小月,調(diào)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孩子們在學中樂,玩中學,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在尋找月歷秘密的過程中,孩子們的發(fā)現(xiàn)遠遠超過了我的預期。有的孩子說:“老師,我發(fā)現(xiàn)了月歷上的數(shù)字顏色!薄盀槭裁床灰粯幽?”,我把這個球又拋給了孩子,有的孩子就說:“紅色是休息天,我們可以不上課。”有的孩子說:“不對,有的紅色不是休息天,是節(jié)日,你看!”還用自己發(fā)現(xiàn)的事實給你證明

        在接下來的“找節(jié)日”環(huán)節(jié)中,當我說出節(jié)日后,小朋友首先要反應是幾月幾日,接著在年歷中找出來。在找的過程中,孩子們找得都對的,而且迅速還很快!可是我發(fā)現(xiàn)這樣能力弱的小朋友得不到鍛煉了,于是我說:請幾個孩子到老師的月歷上來找。這下,孩子們更積極了。

        整個活動下來,給我感觸最深的是,要想小朋友學得開心,首先老師必須帶動學習氣氛,讓每個小朋友都在不自主地投入到活動中去,只有大家都參與了,老師教得開心,小朋友學得也開心。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使幼兒通過動手操作掌握6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

        2.使幼兒能熟練地說出6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初步的自學能力,初步的遷移類推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認真做練習的良好學習習慣,積極動腦思考的學習品質(zhì),及合作互助、創(chuàng)新意識和評價意識。

        4.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字的認識能力。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教學準備:

        1.投影儀、數(shù)字卡片、6片雪花片、6個小方塊。

        2.數(shù)字卡片、6片雪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復習數(shù)數(shù)。前面我們學習了哪些數(shù)?誰能數(shù)給大家聽?

        2.復習比較大小出示數(shù)字卡片1-6,誰能給大家提問題?

        二、進行新課

        1.創(chuàng)設(shè)游戲情境,小組學習6的組成。

        a.創(chuàng)設(shè)游戲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今天老師想請大家做一個分雪花片的游戲,想不想做?準備每人6片雪花片,看誰動作又輕又快。把6片雪花片分成兩份,看誰方法多。分完和你的同位交流一下。(教師巡視指導。)

        [教師能較好地把握知識起點,采用開放教學方式,先讓幼兒動手操作擺小棒充分感知,然后再交流,使幼兒在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b.交流展示。

        指名分法不同的幼兒到前面來展示。

       、賱偛糯蠹蚁肓四敲炊噢k法,可是看起來又有點亂,請大家開動腦筋想個好辦法:怎樣才能清楚地看出又一個也不落下?同位商量,指名展示。

        ②(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有按順序分的)老師發(fā)現(xiàn)這位同學有一種好辦法,下面請他來教教大家。

        [在發(fā)散的基礎(chǔ)上組織幼兒交流,引導發(fā)現(xiàn)。給幼兒充分展示的.機會,充分發(fā)揮了幼兒的主體作用,使幼兒經(jīng)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教學比較扎實。]

        c.全班幼兒再自己邊說邊按順序分一分(板書分合式)。

        d.小結(jié)。 通過分雪花片我們得到了6的組成。

        e.引導觀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誰愿意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 那么我們看到6能想到什么呢?(推雪花片)

        2.做一做

        a.老師還準備了6個小方塊,想請大家一個猜一猜的游戲,OK?

       、(右手拿1個小方塊藏在背后,左手出示5個)右手有幾個?

       、谟沂植2個 ③右手藏3個 ,4個,5個。

        剛才大家猜的都很準。那老師要問一問你們:為什么猜得這樣準?有什么辦法?

        b.搶答。

        下面我們來比賽,看誰反應快!對口令。

        3.小組自學5、4、3、和2的組成 。

        a.剛才我們通過分雪花片編出了6的組成。下面請你在小組中試著編出5、4、3和2的組成。

        b.填方框

        [把練習設(shè)計成猜一猜的游戲,符合幼兒的特點,能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了6的組成,突破了難點。5、4、3、和2的組成就可以完全放給幼兒,采取小組使用的方式學習,既培養(yǎng)了幼兒知識遷移的能力,又培養(yǎng)了幼兒的合作意識,教學層次清晰。]

        4.指導看書。

        邊說邊填。指名板演。

        5.做一做。

        a.動手操作。教師出示數(shù)字卡片6,幼兒擺學具,同桌操作。在操作的基礎(chǔ)上用6的組成連線。

        b.對口令。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5

        一、 活動目標:

        1、學習根據(jù)線索判斷結(jié)果。

        2、學習通過觀察、比較、類推、遷移等方法解決簡單的數(shù)學問題。

        二、 活動準備:

        1、空紙箱一個、鉛筆數(shù)支、數(shù)個硬幣、幾張5元紙幣。

        2、幼兒操作材料、鉛筆。

        3、教師用示范紙4張。

        三、 活動過程:

        1、變加2個的.魔術(shù)。

        (1)、出示紙箱一個, 事先在里面放一些鉛筆。告訴幼兒:我要讓這只紙箱變魔術(shù),從左邊放東西進去,就會變不一樣的東西從右邊出來。

        (2)出示2支鉛筆,放入紙箱中,從右邊拿出4支鉛筆來,請幼兒說說有什么不一樣。

       。3)再放入3支鉛筆,從右邊拿出5支鉛筆。請幼兒說說有什么不一樣。

       。4)再放入4支鉛筆,請幼兒猜猜右邊會有幾支鉛筆出來。

       。5)再放入5支鉛筆,請幼兒猜猜右邊會有幾支鉛筆出來。

       。6)請幼兒說說,這只紙箱變的是什么魔術(shù)?

        2、1元變5元的魔術(shù)。

        (1)教師事先在紙箱里放些5元紙幣。讓幼兒看看這次魔術(shù)紙箱又會變什么魔術(shù)。將1個1元硬幣放進去,從右邊拿出1個5元;再將2個1元硬幣放進去,從右邊拿出2個5元。

       。2)將3個1元硬幣放進去,請幼兒猜猜右邊會有什么出來。(3個5元)

       。3)將4個1元硬幣放進去,請幼兒猜猜右邊會有什么出來。(4個5元)

       。4)請幼兒說說,這次紙箱變的是什么魔術(shù)?

        3、師出示剛才變魔術(shù)的圖例紙紙,請幼兒觀察。了解其變化規(guī)律。

        4、逐一出示范例紙紙,請幼兒觀察,說說魔術(shù)紙箱又在變什么魔術(shù)

        4、請幼兒選一張作業(yè)紙進行操作,師逐一觀察幼兒操作情況。

        5、展示幼兒作業(yè),說說自己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6、嘗試別的變化方法,幼兒再次操作。

        7、互相說一說自己的方法。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復習10以內(nèi)的加法算式,發(fā)展幼兒的計算能力。

        2、能積極參與數(shù)學活動,大膽回答問題。

        3、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4、喜歡數(shù)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yǎng)思維的逆反性。

        【活動準備】

        動物頭飾兩個,水果圖片三個,星星,答題卡若干(與幼兒數(shù)量相同)學具小花若干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1、問候,組織幼兒

        2、手指游戲:十個阿姨來摘梨

        二、集體活動

        創(chuàng)設(shè)情景: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好朋友,小朋友想不想看看它是誰?(出示小貓頭飾)小貓說:我要去找我的好朋友小熊,我想給他帶一籃水果,可是這群可愛的水果寶寶設(shè)置了迷宮,我只有回答正確它們的問題,順利通過迷宮,才可以帶走這些水果,到達小熊的家,小朋友們,你們愿意幫助我嗎?(愿意)

        1、小貓開始闖迷宮,首先遇到了水果菠蘿:請小朋友回答出我的問題就可以帶走我,(算式題2+3= 4+3=等)

        2、第二個遇到了櫻桃,櫻桃的難題是釣魚游戲:魚鉤上方為加法算式題,請幼兒找到身上有正確答案的小魚

        3、葡萄:智慧樹。把幼兒分成男女兩組進行搶答,哪組最先把五顆智慧星的`加法算式題回答正確,哪組為勝利,由勝利組幫助小貓摘走水果葡萄

        (此環(huán)節(jié)可使用學具小花進行算式題的驗證活動)

        三、幼兒操作練習

        小貓在小朋友的幫助下,終于來到了小熊家,小熊見到好吃的水果說,謝謝小朋友們,為了感謝你們的幫助,我也有禮物送給你們,是愛心答題卡:請小朋友把卡紙上的加法算式題計算得數(shù),遇到不會的題可以使用小花學具進行邊操作邊計算,最后交給老師,教師有針對性的加以指導。

        四、小結(jié),收拾學具

        【活動反思】

        我們常說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法寶,如何在課堂上真正用上這個工具,是擺在我們教師面前的問題。我認為要根據(jù)智障兒童自身的特點,激發(fā)學生快樂學習就要采取多樣的教學形式。在本節(jié)課《復習10以內(nèi)的加法》中我采用了以下的措施:

        一、設(shè)計數(shù)學游戲,使學生樂在其中。

        根據(jù)低年級學生心理特點,在教學中我注意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不斷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望。他們最喜歡做游戲,讓學生在做中學,在玩中學,在快樂中學,應該成為低年級的重要形式。所以,這節(jié)課我始終以游戲貫穿始終。

        上課開始我沒有用以前的10的組成口訣來進行復習,而是將口訣填入到孩子們熟悉的歌曲中進行復習,勢必比一味地與學生對答效果要好。為了測試學生掌握的情況,可以組織師生互動游戲。我與學生玩“尋找小貓咪”的游戲。我先扮成小貓“喵”幾聲,然后學生根據(jù)我的幾聲,再接著“喵”與我的湊成10。這樣既活潑,趣味性強,又提高了學生辨別正誤的能力,真是一舉兩得好辦法。通過一些游戲,學生就會感到學有勁頭,學有樂趣,學有所獲,由此生發(fā)的熱愛數(shù)學的情感就會自然而然爆發(fā)出來。

        二、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讓學生廣開思路。

        精彩的問題情境對這些學生來說很有吸引力,在教學中我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設(shè)計能吸引學生的問題情境,使學生能積極主動參與到數(shù)學活動中獲得知識,發(fā)展思維,同時獲得美的享受。

        學生的想象是豐富多彩的,出示一幅圖讓學生自由說一說,簡單的一帶而過,這樣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也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再后來的幾幅圖一出示,A組學生基本上能自己看懂題意。再者,當我向?qū)W生展示學習素材后,留給學生一定的思考空間,使學生深深感受到知識的深奧,并可以激發(fā)他們進一步學習的興趣。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學習根據(jù)不同的畫面進行編應用題,并列出相應的算式。

        2、理解互換規(guī)律,懂得運用互換規(guī)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體驗數(shù)學活動中操作的樂趣。

        教學準備:

        1、自制PPT課件

        2、大數(shù)字卡3、4、5、6、7,每人一張7以內(nèi)的算式卡,操作紙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學習根據(jù)不同的畫面進行編應用題,并列出相應的算式;

        難點:理解互換規(guī)律,懂得運用互換規(guī)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教學方法與手段:

        視聽講結(jié)合法、游戲法、操作法

        活動過程:

        教師活動

        幼兒活動

        設(shè)計意圖

        一、組織幼兒游戲:開火車

       。ㄊ孪仍谟變荷砩腺N上7以內(nèi)的加減法算式卡)

        師:今天毛老師帶你們坐火車去旅行,怎么樣?我們知道火車是有很多車廂組成的,每一節(jié)車廂都有一個車廂號,毛老師已經(jīng)為你們安排好了車廂,那你到底坐在幾號車廂呢?就要請你們動動小腦筋,算出胸前的算式,你算出來是幾,就坐在幾號車廂。車廂里的位子看到空的就坐下來,不要管你們的名字了。聽清楚了嗎?行動起來吧,算一算,去找你的車廂。

        待幼兒找好后,教師檢查幼兒坐的座位是否正確。

        認真聽教師引導,聽清游戲要求,積極參加開火車的游戲。

        算一算自己胸前的算式卡,根據(jù)算出的得數(shù)去找對應的車廂號,找一個空位子坐下來。

        找到車廂后和教師一起檢查自己坐的是否正確。

        以游戲調(diào)動幼兒對活動的積極性。

        通過算式卡請幼兒計算,找到對應的車廂號,以此來復習鞏固7以內(nèi)的加減法。

        通過檢查,再次復習鞏固。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導幼兒看圖學習8的

        第一組加減法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

        師:現(xiàn)在所有小朋友都找到了自己的車廂,我們出發(fā)去旅行吧!看,前面有一座城堡,你們想不想進去參觀一下?可是城堡的國王是一個喜歡給別人出難題的人,他跟毛老師說,小朋友參觀城堡時,他會提出許多問題,你們愿意接受挑戰(zhàn)嗎?

        2、引導幼兒看圖學習8的第一組加減

       。1)出示“海底世界”的圖片

        師:國王把我們帶到了海底世界,看看海里有什么?誰會看圖編應用題?怎么用算式表示呢?(1+7=8)

       。2)出示“草地”的圖片

        師:國王又把我們帶到了哪里?你看到了什么?怎么編應用題呢?誰會用算式表示?(7+1=8)

        (3)出示蘋果的`圖片

        師:你們可真聰明!國王決定請你們吃一頓大餐,餐后還有好吃的蘋果呢!一共有幾個蘋果?咦,怎么了?還剩幾個?你能用完整的話把這道應用題編出來嗎?用算式怎么表示呢?(8-1=7)

       。4)出示氣球的圖片

        師:吃飽喝足,我們?nèi)ド⑸⒉桨!看,前面有人在賣什么?突然,一陣刮來一陣大風,把氣球都吹走了,可憐的氣球怎么樣了?誰會編應用題?算式怎么寫?(8-7=1)

        進入教師創(chuàng)設(shè)的情境中,有參觀城堡的欲望,愿意挑戰(zhàn)國王出的難題。

        觀察“海底世界”圖片,說說海里有什么,并根據(jù)魚的動態(tài)圖編應用題,嘗試用算式1+7=8表示。

        觀察“草地”圖片,說說看到了什么、怎么編應用題,并用算式7+1=8表示。

        觀察蘋果圖片,數(shù)數(shù)有幾個蘋果、爆炸了幾個、還剩幾個,用完整的話把應用題編出來,并用算式8-1=7表示。

        觀察氣球圖片,根據(jù)氣球的動態(tài)圖編應用題,并用算式8-7=1表示。

        通過參觀城堡的情境來吸引幼兒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通過在“海底世界”中觀察,并編應用題,以此來復習鞏固“1+7=8”

        通過在“草地”上觀察,并編應用題,以此來復習鞏固“7+1=8”

        通過對吃蘋果現(xiàn)象的觀察,編應用題,以此來復習鞏固“8-1=7”

        通過對氣球的觀察,編應用題,以此來復習鞏固“8-7=1”

        創(chuàng)設(shè)不同的情境來幫助幼兒復習鞏固8的第一組加減法。

        三、幫助幼兒理解算式的互換規(guī)律

        1、師:剛剛我們寫了四個算式:1+7=8、7+1=8、8-1=7、8-7=1,國王想讓你們找找看它們之間誰和誰長得比較像?誰看出來了?哪里像?

        2、教師小結(jié):1+7=8、7+1=8數(shù)字相同,符號也相同,只不過加號兩邊的數(shù)字換了一下。所以看到1+7=8,馬上就想到7+1=8,我們把它們稱作朋友題。同樣,看到8-1=7,馬上就想到它的朋友題是誰?(8-7=1)

        3、鞏固練習

        師:你們再來猜一猜2+6=8的朋友題是誰?(6+2=8)誰會根據(jù)這個算式編應用題?8-2=6的朋友題是誰?(8-6=2)誰會編應用題?

        觀看教師寫的算式,找出長得比較像的算式,并說出哪里像。

        認真聽教師小結(jié),自然想像到算式的朋友題。

        進行鞏固練習,猜測朋友題,并根據(jù)算式編應用題。

        教師寫算式,讓幼兒聯(lián)想算式之間的關(guān)系,引發(fā)幼兒的思考。

        教師小結(jié)朋友題的特點,幫助幼兒理解算式的互換規(guī)律。

        通過鞏固練習,進一步加深幼兒對算式互換規(guī)律的理解,學會編應用題。

        四、組織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1、師:國王對我們小朋友的表現(xiàn)很滿意,時間也不早了,該是我們回去的時候了,臨走前,國王給我們小朋友頒了一張獎狀——愛動腦筋獎。咦,獎狀的背面好像有字,原來,這個愛給人出難題的國王有想考考我們,你們愿意接受這最后的挑戰(zhàn)嗎?他要讓我們做什么呢?

        2、教師交代要求

        3、組織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展示與評價

        小朋友的努力表現(xiàn)得到了教師的肯定,回去的時候接受國王頒發(fā)的獎狀——愛動腦筋獎。接受國王最后的挑戰(zhàn)。

        在教師的指導下挑戰(zhàn)難題。

        繼續(xù)以情境激發(fā)幼兒的興趣,讓幼兒愛動腦筋,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學的興趣。

        通過讓幼兒自己操作,幫助幼兒復習鞏固8的分成。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認識數(shù)字6、7,能大膽的想象數(shù)字6、7像什么。

        2、感知7以內(nèi)的數(shù)量,知道他們的實際意義。

        活動準備:

        1、秋天果園場景

        2、各種水果

        3、籃子若干

        4、數(shù)卡、實物卡

        5、音樂《郊游》、《摘果子》

        活動過程:

        一、 開始部分:

        教師:小朋友,現(xiàn)在什么季節(jié)了?(秋天)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果園的水果都成熟了,我們一起去果園郊游吧!(播放音樂進入教室)

        二、 基本部分:

        1、 你看到了什么水果?想吃嗎?怎樣才能吃到這些果子?我們要把摘到的水果放哪里?

        2、 老師這里有兩個籃子,看看,這籃子有什么特別的地方?有幾個××?(一起數(shù))

        (每個幼兒一個籃子)看看,你們籃子上是什么水果?"有幾個?(請幼兒說一說)

        3、 幼兒自由摘果子 現(xiàn)在就跟著我一起摘果子吧!不過我有一個小小的要求,我們一邊摘一邊數(shù),不能多摘。(教師師范:邊假摘邊大聲數(shù)1、2、3……)

        4、 摘好的小朋友自己或和旁邊的'小朋友數(shù)數(shù),你摘的對不對,如多的就放到果農(nóng)爺爺為我們準備的籮筐里去,少的再去摘。

        5、 你們的小手真靈巧,摘了那么多好吃的水果,誰來說說你摘了幾個什么水果? 如:我摘了6個蘋果。教師出示圖片:6個蘋果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6)還有誰摘的果子也能用數(shù)字6來表示?數(shù)字6像什么?6除了表示6個蘋果、6個……還可以表示什么? 除了6個蘋果、6個……還有誰摘了幾個什么水果? 如:7個石榴。出示圖片,7個石榴用數(shù)字幾表示?數(shù)字7像什么?7還可以表示什么?

        6、 我們今天認識了兩個信朋友6、7,現(xiàn)在我們把摘來的水果送給他們吧!要求:邊送邊說:數(shù)字6我送你6個××。

        三、 結(jié)束部分:

        兒歌《數(shù)數(shù)歌》。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教研活動,孩子們對6、7有了初步的認識,也能正確表述6、7所表示的物體。過程中可以適當?shù)姆怕Z速,幼兒操作時減少量,用三個數(shù)字,這樣能縮短幼兒操作時間,讓幼兒在評價環(huán)節(jié)多說一說,平衡語言表述能力與觀察能力。

      【大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經(jīng)典]大班數(shù)學教案07-21

      大班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8-08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03

      大班數(shù)學教案12-12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9-18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9-17

      大班數(shù)學教案05-25

      大班優(yōu)秀數(shù)學教案02-24

      大班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8-02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