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朱元思書教案集合7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與朱元思書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與朱元思書教案 篇1
《與朱元思書》說課稿
與朱元思書》是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共選了九篇古代詩文,題材多樣,內容豐富;驅懢、或狀物、或詠史、或抒寫人生志趣、或表現(xiàn)親朋情誼,無不滲透著作者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深刻感情和深入思考,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作為本單元第一篇選文,可見其在本單元及本冊的地位。 《與朱元思書》是作者寫給友人的一封信,它以鮮明生動的筆觸描述了富陽至桐廬一百余里秀麗的山水景物。文章從行船游江的實見實感出發(fā),著重寫了“奇山”和“異水”兩個方面,抒發(fā)了作者寄情山水,厭惡世俗官場的清高思想。文章駢散相間,清新雋永,歷歷如繪,是六朝山水小品中的佳作。新教材入選這篇文章,意在讓學生學習名家名篇,培養(yǎng)學生閱讀古文的能力,品味文章的優(yōu)美意境,提高審美情趣,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按照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學習文言文,要能夠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背誦一定數(shù)量的名篇!薄罢b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等要求,根據(jù)單元學習要求和課后練習安排。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看注釋后積累課下文言詞語,重點掌握以下詞語的含義和用法:縹、湍、軒、邈、柯、泠、嚶、鳶、窺。
2、借助工具書和課文注釋,初步感知文章大意,反復誦讀,達到熟讀成誦。
3、誦讀課文后,談談文章的結構美,意境美,志趣美,語言美。養(yǎng)成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文學的情感,養(yǎng)成健康的審美情趣。
4、探究本文對景物作生動逼真描繪的特點后,做口語復述練習。教學重點是:積累文言詞語,讀懂讀熟文言文。 教學難點是:把握課文的主旨。談談文中流露出的作者對功名利祿的蔑視和避世隱退的高潔志趣及追求自由的情懷。
二、說學情:我任教的對象是鄉(xiāng)鎮(zhèn)中學的學生,學生厭學,缺少學習熱情,尤其是對語文科,而對于難讀難理解的文言文更是提不起興趣。同時,班級人數(shù)多,且學生語文素養(yǎng)參差不齊,只有極少一部分學生在課堂上樂于表達自己的閱讀體會,大部分學生則習慣在課堂上保持沉默,甚至思維“休眠”,因此不斷激發(fā)學習興趣,獲得成就感尤為重要。
三、說教法:本文教學我采用誦讀法、質疑法、辯論法、復述法及練習法。在教學過程中,力求體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授之以漁”的教學理念。教學千法,朗讀為本。葉圣陶老先生根據(jù)文言文學習的特殊性,曾經(jīng)說過:“學習文言,必須熟讀若干篇,勉強記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誦才行!币簿褪钦f,學生對課文的感知是通過讀來完成的,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學誦讀尤為重要。學起于思,思起于疑,疑則誘發(fā)探索,通過探索才能發(fā)現(xiàn)真理,才能有所創(chuàng)新。對字詞的疏通,采用質疑法,讓學生利用注釋,借助工具書,自主學習,將自學中遇到的難詞、難句摘下來質疑問難,通過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加以解決,教師在點撥時授以學法指導。在突破教學的難點上,采用辯論法,對文章的結構美、意境美、志趣美、語言美,引導學生開展辯論,訓練學生發(fā)散性思維的能力。進行拓展訓練時,采用練習法,培養(yǎng)知識的遷移能力。
四、說學法:新課標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這是他們走向主體性學習的最根本的途徑。通過教學應使學生能熟練朗讀課文,并能背誦,能運用已有的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進行自主的學習。在本課教學中貫穿自主、探究,引導學生自學,教會學生學習是我們的目的。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為此,我設計的學法有:
1、多形式朗讀課文,培養(yǎng)語感,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2、借助工具書和注釋,在自己領悟的基礎上與學習伙伴合作疏通文意,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3、利用合作,討論、探究的方法,采取師生互動的方式,走進范仲淹的生活,理解作者的豪情壯志和社會責任感。
五、說設計:《與朱元思書》教學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以疏通文字,感知教材為主。第二課時以討論理解,拓展訓練為主。教學過程分六步完成。
第一步:溫故知新,激趣導入。古人描寫山川景色的文章浩如煙海。大家還記得我們學過的一篇文章《三峽》嗎?(展示三峽風景掛圖,播放《高山流水》曲。)文章描寫了三峽兩岸高峻的山勢,奔流的江水以及三峽中四時景色的變化,充滿了詩意,成為古今傳誦的名篇。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類似的文章《與朱元思書》。因為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我設計的導語既起到溫故知新的作用,又激發(fā)了學習新課文的興趣。
第二步:檢查預習,識記生字 。主要掌握:縹、湍、軒、邈、柯、泠、嚶、鳶、窺。我指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從字的音、形、義三方面理解、認記。讓學生大聲讀一讀、動手寫一寫。這是讀順、讀懂、讀熟文言文的必然步驟,尤其是我們鄉(xiāng)鎮(zhèn)中學的大多數(shù)學生。
第三步:朗讀課文,疏通文意
1、朗讀課文 ,采用多種形式反復朗讀,感知課文內容。注意語氣,突出重音,節(jié)奏鮮明,速度稍緩。
2、疏通文意:A、先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自主學習。B、對搞不懂的`問題,通過師生合作探究,相互質疑解答。C、課堂交流,翻譯全文,教師點撥。D、繼續(xù)朗讀課文,以至成誦。這一步是完成學習重點,我始終貫穿自主、合作、探究,引導學生自學為主,實現(xiàn)和諧的生生、師生互動。
第四步:理解內容,欣賞課文:通過以上學習,學生疏通了文意,對這篇課文已經(jīng)有了大概的了解。接著引導學生對文章的內容做進一步的探究。首先讓學生背誦課文,然后拋出問題:同學們喜歡這篇小品文嗎?能說出你的理由嗎?讓學生通過合作探究,說出自己的感悟。我適當引導學生從結構美、意境美、志趣美、語言美等方面去理解課文,去欣賞課文的美。 我設計下面問題加以引導:
1、試找出全文的中心句。文章在結構上的突出特點是什么?寫景順序和詳略上有何特點?(結構美)
2、山水到底“奇”在哪里,“異”在哪里?你從泉聲、鳥聲、蟬聲、猿聲中聽到了什么?(意境美)
3、文章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從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得出來?(志趣美)
4、本文在語言上有什么特點?(語言美)這幾個問題的設計涵蓋了整篇課文的內容,而且又緊扣教學目標,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
第五步:探究描寫,口語復述:拋出問題:同學們,假如我們是富春江漂流公司的導游,我們應該怎樣向游客介紹“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的山水風物呢?提示:
1、抓住景物的特點,突出 “奇山異水”。
2、按地點轉移,由近及遠的順序寫:從流飄蕩、俯視碧水、仰觀青山。
3、采用多種修辭手法使描寫對象形象鮮明,富于生機。
4、詳寫山,略寫水。疏密有分,輕重有度。
5、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這一環(huán)節(jié),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內化課文的表達方式和技巧,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聯(lián)想能力和想象能力。學會復述,是學會寫作的一個中間環(huán)節(jié)。
第六步:拓展延伸,比較閱讀:我首先讓學生集體背誦《三峽》,熟悉文章的內容。然后讓學生從內容和形式等方面談談兩篇文章的異同。鼓勵學生放開談,隨意談。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能指出多少就指出多少,不必強求。我略加點撥,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對課文有更深的理解,溫故知新,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五、說板書 與朱元思書
本板書反映的是本文的結構內容和主旨,力求體現(xiàn)板書設計的簡潔性、直觀性原則,旨在更好的落實教學的重點、難點。 我的教學設計體現(xiàn)了:認認真真地讀,深深入入地想(討論),扎扎實實地練的閱讀教學規(guī)律。力求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的讀、想(討論)、練,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正確的學習方法。
與朱元思書教案 篇2
1.通過學習,能熟練正確誦讀全文;理解文意,并掌握重點詞語的意思。
2.整體把握全文結構,理解作者行文思路,
3.能通過想象和聯(lián)想,把文字變成生動的圖景,感受大自然的美。
1.熟練誦讀全文,感受語言之美、自然之美,培養(yǎng)想象力是學習重點。
2.把握行為思路,理解鳶飛戾天兩句的深意是導學的難點。
學生學習活動概要:
指導誦讀,讀對讀順----自主學習,整體感知----互助學習,理解文意----學習提問,理清思路----自由朗讀,感受語言----創(chuàng)新思維,激發(fā)想象。
學 生 學 習 活 動
一.了解作者,誦讀全文
過程及要求:激興入課----教師范讀----明示目標----學生對照課下注解給生字注音----教師提示其它生字的讀音(由學生提出)----齊讀。 (矯正讀法)
二.自主學習,整體感知
1、快速默看課文,思考回答兩個問題
、俦疚目芍^寫景小品文,寫的是什么地方的景?這里的景物有何特色,能否用文中的一個詞語來概括?作者對這里的美景怎么評價稱贊的?
、谒鶎懼皩儆谀膫季節(jié)?你怎么看出來的?
2、集體交流學習情況。
三.互助學習,理解文意
1、分四人小組邊讀邊疏通文意
2、檢查解疑
小組代表發(fā)言,其余組員補正。
四.思路探討,感受語言
l、依次探討以下問題
(若前整體感知②未完成,則先從此切入)
(1)全文是按照怎樣的順序寫景的? (先探討此問)
(2)第一段總寫了哪些內容?表達上有什么特點?
(3)第二段分寫水、富春江的水有什么特點? ( 清碧與湍急矛盾嗎?為什么?)
(4)本文寫景重在寫山,文中直接寫山的句子有哪些?請概括山的特點。
(5)第三段分寫山,除直接寫山的特點外,還寫了些什么內容,為什么要寫這些內容?
(6)你怎樣理解鳶飛兩句?
2、自由朗讀,感受語言。
五.創(chuàng)新思維,激發(fā)想象
獨立思考后,創(chuàng)新復述:
1、教師示范復述第一段。
2、學生分四組分別重點準備復述二、三段的部分內容。
3、學生復述、教師點評。
六.歸納小結、結束學習
(教 師 幫 助 活 動)
----激興導入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不僅有悠久的歷史,更重要的是有著豐富多彩的古代文化。比如,一千五百年前的`古人給友人寫書信就很講究----他們往往通過對某事的敘述或某景的描寫來間接表達自己的志趣或者是對友人的規(guī)箴、互勉之意。不信?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一篇古代文人的短信,即南朝文學家、史學家吳均給好友朱元思的信一一《與朱元思書》。(板書文題,簡介作者)
----指導誦讀,讀對讀順:范讀時注意停頓、語感,讀出層次,讀出畫面;齊讀時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讀,不要求劃一。
----用小黑出示問題
----問①不難回答,學生自由發(fā)言即可。(若需要,可提示學生注意課文第一段內容)
板書奇山異水
----問②可能會出現(xiàn)爭論。若如此,可暫置討論,提示待后理解 (以激發(fā)深入學習),自然過度到下一學習環(huán)節(jié)。
----說明:將課文內容分成四份(第三段分兩份),指明各組重點理解的部分。
----要求:結合下注,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地方作上標記。
----小組發(fā)言完畢,其它組同學自由補充,教師時適引導評價(學生的理解意對句順即可)。
----析讀結合。
----通過上面的理解,學生會明白本文所寫為秋景。
----由秋景過度到本文寫景順序的探討,以引起學生進入課文內容及行文思路的探討。
----通過探討,讓學生明白:本文寫景的基本格局是先總后分;并明確先分寫異水,再分寫奇山。
----(以下問題用小黑板出示,要求學生快速自由作答,提倡爭論)。
----快速討論(2)(6)題,教師引導、點撥;析讀結合。形成板書(參考):
清碧(緩慢處)
奇
山 湍急(急流處)
異 水、鳥、蟑、猿 (聽覺)
水 挺拔高峻 人----- 息心忘返
(視覺) 樹------茂密 感悟
總寫 分述
----對鳶飛句的理解要靈活,同時以此句的理解為契機,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志趣。
----要求:充分發(fā)揮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
----教師示范要求:進入角色,感情投入;吟詠描繪,生動情切;用語豐富,追求意境。
----學生自薦復述,要求學生給優(yōu)秀復述者以掌聲鼓勵。
----結課語:同學們,我們今天一起學習了這段優(yōu)美的寫景小品文,你可曾記得這是約1500年前的古人給好友書信中的一段文字喲,作者如實寫來,不事雕鑿,音韻和諧,結構嚴謹,不僅抒發(fā)了自己對自然美景的熱愛,還含蓄地表達出多種深意,你不妨以后在給與自己同齡的親朋好友寫信時也試試!
與朱元思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自學尋找資料,了解吳均的創(chuàng)作和寫作特色。
2.通過課堂競賽、導游、演講把握文中的字詞解釋,解讀作者對山水的喜悅之情。
3.體味吳均在《與朱元思書》中對功名利祿的蔑視和避世隱逸的高潔志向。
4.培養(yǎng)學生想象與聯(lián)想的能力。
【教學步驟】
一、課前活動
1、根據(jù)以下論題搜集資料
1)吳均的生平
2)吳均的主要文學創(chuàng)作及代表作品
3)吳均文學創(chuàng)作的獨特性
2、根據(jù)搜集材料的多少和理解程度選擇兩個論題寫成200字的小論文。
3、教師評改論文,指出優(yōu)劣。
4、學生修改小論文。
二、課堂活動
(一)新課導入
1、美景圖片情景導入
2、你去過的景色最優(yōu)美的地方是哪里?
3、美在人的眼中、心里,也在作家的筆下,讓我們一起去欣賞“奇山異水,天下獨絕”的富春江山水
。ǘ┵愐毁悾簠蔷嗌
1、以大組為單位接力介紹吳均的文學常識,每組每次一人,每人只說一句話,選出說得最多的`優(yōu)勝組進行表揚。
2、學生接力競賽時教師擇要在黑板上板書
3、學生在接力比賽后筆記加橫線的內容:
吳均,字叔癢,梁朝吳興故彰(今浙江省安吉縣)人。他出身貧寒,為人性格耿直,好學,有俊才。他的詩文“清拔有大氣”,曾得到當時文壇領袖沈約的稱賞。當時有的人效仿他這種文章,稱“吳均體”。吳均善于以駢文寫書信,今存《與施從事書》、《與朱元思書》、《與顧章書》3篇,俱以寫景見長。還著有《后漢書注》、《齊春秋》、《廟記》等書,后來都失傳了。
(三)說一說:小導游說富春美景
1、齊讀課文
要求 1)讀準字音,讀出句讀
2)邊讀邊感悟文句之美
3)初步感知文章的大體內容
2、小導游說富春美景
1)學生根據(jù)工具書或資料口頭翻譯課文一遍,同桌之間相互指正。
2)根據(jù)對課文的理解假想:如果你作為導游帶人游覽富春山水,你將怎樣來有重點地介紹富春江的美景呢?
3)15分鐘時間寫出導游詞。
要求:A、緊扣課文大意,然后大膽加入想象
B、盡量學習課文優(yōu)美而富有韻味的語言,又要適宜口語敘述。
C、選擇山景或水景之一,不需面面俱到,時間控制在三分鐘之內。
4)導游技能比賽
學生自愿舉手參加導游技能比賽,教師作為評委從反映原文精髓、想象奇特合理、口語表達流暢三個方面給小導游打分,評出最五星級導游一名、三星級導游兩名,給予象征性的物質獎勵。
3、教師小結,點評導游詞,學生明確這些句子的大意:
1)風煙俱凈,天山共色:風塵和霧氣全部消散一片明凈,晴空和青山顯現(xiàn)著共同的顏色。
2)從流飄蕩,任意東西:任憑(船兒)隨著江流往東或是往西。
3)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飛騰的急流,比箭更快;洶涌的浪滔,與快馬無異。
4)夾岸高山,皆生寒樹:緊貼兩岸的山上,長滿了常青(陰森森)的樹木。
5)負勢競上,互相軒藐:樹木憑著山勢,仿佛爭著向遠處高處伸展。
6)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老鷹那樣極想得到名利的人,看到這樣雄奇的山峰就會平息熱衷功名利祿的心。
7)橫柯上蔽,在晝猶昏:橫斜的大樹枝遮蔽著天空,即使白天也與黃昏無異。
8)疏條交映,有時見日:稀疏的小樹枝交織的地方,有時或許還可以漏出點陽光。
。ㄈ┫胍幌耄晃覍φn文最理解
1、教師出示思考題
2、學生根據(jù)對課文的解讀獨立完成思考題
3、班級討論校對,看看哪一位同學對課文最理解,表揚優(yōu)秀作業(yè)
4、提示:允許多元理解,鼓勵新的、合理的創(chuàng)見。
思考題
1、這篇文章的語言好在 ,例如“ ”
2、這篇文章的表達方式主要是 ,其中以“ ”句最傳神。
3、這篇文章的結構妙在 ,使文章 。
4、這篇文章的主題高在 ,從“ ”可以看出來。
明確:
1)這篇文章的語言好在語言優(yōu)美、細膩,多用修辭,駢散結合,例句自選
2)這篇文章的表達方式主要是描寫,通過細致的描寫表現(xiàn)了山川的景色,突出了富春江水之清澈和兩岸山之高峻。例句自選。
3)這篇文章的結構妙在采用總分,使文章開篇點出中心,二、三段承上分寫,條理清晰。
4)這篇文章的主題高在表心了作者對功名利祿的蔑視和避世隱退的高潔志趣,從“鳶鳥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返”可以看出來。
三、課后活動
1、完成同步和課后練習
2、背誦課文,準備默寫
3、參考課文從“水”“山”對富春山水的描寫,仿寫西湖的“雨”或“霧”。
與朱元思書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文字的感情,培健康的審美情趣。
2、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閱讀,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特別地培養(yǎng)對語文文字的感悟能力掌握一些初步的學習方法。
3、側重在朗讀中感悟,讀出情感,還要求表現(xiàn)出作品的音樂美。
重點難點
1、強調朗讀,在朗讀的基礎上,領會內容深入體悟詞語的.表現(xiàn)力6為重點。
2、引導學生通過想象與聯(lián)想來感受語文的力,能在獨立閱讀的過程中有所發(fā)現(xiàn)骨所收獲。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用具
投影儀
教學設計
一、導入
我國有優(yōu)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還有壯麗山河。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古往今來,有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多少詩篇,多少畫卷,多少膾炙人口的美麗傳說――吳均的《朱元思書》一文就是其中的一篇,讓我們一同去欣賞吧。
二、讀
1、師范讀,學生聽讀,自讀注音。
2、生自讀,點人讀,齊讀。
3、四人一組,結合注釋,理解文章大意。
4、師生互動: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師生共同解答解決。
三、析
1、指名一學生朗讀課文,其它學生思考:文中哪一句話最能概括課文所寫景色的特征?(明確:“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2、全文是如何圍繞這兩句來寫的?從文中找出句子說明。
3、邊讀、邊找、邊背、邊完成板書
清(千丈見底、直視無礙)
異水 急 (激湍甚箭、急浪若奔)
山色之奇
奇山 山音之奇
4、學生總結寫景方法:抓景物特征。
5、出示幅圖畫,讓學生用課文的句子概括。
6、聯(lián)想:在學過的課文中找一找與課文的句子一樣的詩文。
四、結
1、學生總結學習文言文方法。
2、積累文言實詞。
課件教案試題論文圖書中考高考新課標。
提供中小學全科課件、教案、論文、中高考試題、新課標資源、電子圖書搜索與下載服務。
與朱元思書教案 篇5
教學方法:
移情移景賞讀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目標:
。薄⒆x出本文生動形象、優(yōu)美傳神而富于意蘊的特點。
2、調動豐富的想象拓延本文的意境。
。、了解作者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古人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蔽覀円腥手侵说男摒B(yǎng),就要會醉于山水。好,就讓我們跟隨散文家吳均,讓他帶我們到富春江那奇山異水去走一走,看一看。
二、教學新課
(一)讀文解義
1、對于這樣出色的寫景美文,需要我們好好品讀吟誦,就讓老師打先鋒,先示范讀一遍,同學們仔細聽,認真品味。(老師示范讀,配樂《高山流水》)
面對如許美文,不親自品讀品讀,豈不遺憾?還是讓同學們也來享受享受吧!一起來讀一遍,讀時一定要以“樂山水”之心去讀,節(jié)奏要隨情景而易。要讀其文,感其美,匯其情。
。、聽著你們動聽的朗讀,享受著如此優(yōu)美的文章,老師都有點陶醉了,但還是別忙,為了更好理解文章,下面我們還是先來疏通文意,請同學們結合課下注釋,四人一小組合作交流,如有困難詞句,可隨時提出來,老師愿和你一起分享。
。▽W生分組活動)
有什么問題嗎?請?zhí)岢鰜。下面我想請三個同學來翻譯一下,一人一段,請大家來做裁判,看誰翻譯得最好,如有錯誤,請指正。
老師在屏幕上打出了課文中一些挺重要的詞句,和大家一起交流。
。ǘ┥裼渭丫
讓我們就帶著這一份美感再次品讀這篇文章,然后分四人小組在一起交流,采用“我讀 ,感受到 !被颉 字詞甚妙,寫出了 !钡哪J浇涣鲗γ牢牡母惺。
。ㄈw情品意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蹦敲醋髡咴⒂谏剿g的感情是怎樣的呢?思考半分鐘后,開通我們的“自由論壇”。
。▽W生討論)
整理學生發(fā)言得:本文抒寫了富春江山水之美,也抒發(fā)了作者對世俗官場和追求利祿之徒的蔑視之情,含蓄地流露出愛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
你是從文中哪一句話中看出作者崇尚清高隱逸、鄙視世俗官場的思想感情的?(學生可結合“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弊杂商接懺诋敃r一定程度上黑暗的封建社會,避世退隱的積極性及消極性。)
(四)拓展延伸
同學們,《與朱元思書》描山繪水精妙無比,讓我們流連忘返,其實在我們古代詩詞里有許多描寫山水的名句,你能寫出幾句來嗎?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山隨平野盡,江如大荒流。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ㄎ澹┬〗Y本文
學習了這篇課文,同學們一定有不少收獲,你能總結這節(jié)課你們都收獲了哪些?
學生甲:學了這篇課文,我欣賞到了富春江奇麗的'自然風光,增添了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我想長大了我想當個導游,去周游名山大川。
學生乙:學習了這篇課文,寫景散文的秘訣就是要善于抓住景物的特點,情景交融。
學生丙:學習了本文,我懂得了寫景要講究層次,就像本文一樣先總后分,先近后遠。此外,寫景還要從多角度觀察,充分調動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嗅覺等感官,這樣才能寫的全面細膩。
學生丁:學習了本文,我明白了好文章的要素之一就是要有優(yōu)美的語言,恰當?shù)男揶o手法,只有這樣,文章才能感人。
同學們說得真好!讀《與朱元思書》,猶如賞一幅山水寫意的圖畫,因為它有特色鮮明的景物,更有明朗灑脫的畫意; 讀《與朱元思書》,如同讀一首好詩,因為它不僅使用辭藻雋永、音節(jié)和諧的詩一般的語言,更洋溢著清新淡雅的詩情:
風煙散盡,天山共青水一色。
獨立舟頭,風行山影水際洌。
游魚戲石,奇峰寒樹聳云闕。
鳥和泉鳴,猿啼蟬鳴聲久絕。
此中真意,欲辨忘言情切切。
。┱n后作業(yè)
學習本文情景交融、動靜結合的藝術手法,調動自己的多種感官仔細觀察身邊的山水景觀,試寫一篇山水游記。
與朱元思書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熟讀課文,正確理解文中的難詞、句。
2.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了解課文內容。
3.體會本文的寫景文字,賞析語言特色。
教學重點:
理解文中的難詞、句,掌握寫景文字內容。
教學難點:
1.對景物的感悟。
2.本文的語言特色。
教學方法:
討論法,情境教學法。
教具:
錄音機、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祖國名山大川很多,旅游黃金周時,若想乘船賞山水之景,你準備去哪里呢?
。▽W生自由回答:長江三峽、桂林漓江,……)
還有一個好去處,山水景色也很美。
。ㄓ猛队皟x,投影出:
這個去處就是錢塘江上游的一段,叫富春江。現(xiàn)在讓我們隨著吳均到那里去游覽一番。
(板書作者,課題)
二、 釋題:
學生解釋:“與……書”是什么意思?
教師補充:既是信又不符合信體的原因。(語言要簡潔)
三、 檢查預習效果:
(重點查文言字詞、句等內容的理解)
學生之間互動:
1. 預習時,你遇到了什么障礙?請你提出來,讓我們大家來幫你解決。
。▽W生提出自己的疑難字句,由其它同學解決)
2. 一個同學自己設計一個問題,自己指名讓另一個同學來回答,看是否能難住對方。
教師小結。
四、 初步感知課文:
1. 放錄音,先欣賞課文。
。▽W生閉目聆聽,初步感知、體會課文的`優(yōu)美寫景)
2. 這一江段山水之美,文中,作者用了八個字進行了高度概括,是哪八個字呢?
。▽W生速讀課文,從文中找出。)
。ń處熤该卮,同時明確,且板書: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3. 教師進一步提問:文中寫水,體現(xiàn)了水什么特點?
。▽W生概括,教師依據(jù)學生的回答,明確后板書:清澈、急猛)
聯(lián)系——四人一組討論后回答:(1)《小石潭記》是如何寫水清的?
。2)《三峽》是如何寫水急的?
。拷M可以寫在題板上,看哪一組寫的準確又快)
4. 再分組討論(仍四人一組):文中又是如何寫山的呢?具體都寫了什么內容?又是從什么角度來寫的?(或各寫出了景物什么特點?)
學生討論后,讓一組中的一個代表來回答。
教師依據(jù)學生的回答,明確后板書:
樹——競上、爭、直指
泉水:
鳥:
猿:
5. 置身于這樣的環(huán)境,作者有什么感悟?(學生速讀課文,從文中找出)
明確后,教師板書: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jīng)綸世務者,窺谷忘反。然后要求學生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五、 進一步感知課文:
1.(品味語言)
教師提問:你認為作者什么地方寫得最好?簡要說明你自己的理由。
(給學生留思考余地,然后回答,過后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
3. 設計情境(一)
。ㄒ粚W生扮演朱元思,一學生扮演吳均。)
情境:朱元思接到吳均的信后,來到此地,吳均作為導游,兩人一同乘船,邊走,邊看,邊介紹。
。▽W生準備2分鐘)
(注意:學生表演時,重在表現(xiàn)人物在船上的神態(tài)、動作等)
4. 設計情境(二)
現(xiàn)在,全國興起旅游熱!拔逡弧被颉笆弧秉S金周前,為了把這個大家不太熟悉而又非常美麗的景點推介出去,富春江旅游開發(fā)公司決定派一些推介員,到各地作宣傳。如果你是一名推介員,該如何作宣傳,才能把外地的游客吸引過去旅游呢?
。▽W生準備5分鐘)
(讓大家推薦二至三名同學到前面作宣傳介紹,同時,可以播放風光片作背景)
(都介紹完之后,由大家進行評判。注意:不合格的可要被炒魷魚的。)
六、 總結:
祖國如此美麗,請熱愛她吧!請欣賞她吧!
七、 作業(yè):
寫一篇游記,記自己的一次旅游活動。
板書設計:
與朱元思書
吳均
樹:負勢競上、爭
奇泉水:天
好鳥:聲
山蟬:音感下
猿:
悟
異清澈獨
急
水猛絕
教后記:
。1) 學生課前必須充分的預習課文。
(2) 運用新的教學理念,能促進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如本課的情境設計,提高了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與朱元思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積累一些文言知識,準確掌握本文的重點文言詞語及句子。
2、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背誦全文。
3、學習抓住特點有層次的寫景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1、指導學生積累文言知識,重視朗讀訓練,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讀和翻譯能力。
2、反復誦讀理解課文內容,品味賞析文章,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提高鑒賞水平。
3、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課文的寫景方法進行探求。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欣賞富春江山水的奇麗多姿的優(yōu)美景色,體會感悟作者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2、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培養(yǎng)健康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1、在準確朗讀的基礎上疏通文意,背誦課文。
2、品味文章描寫山水的巧妙手法,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難點】
1、正確理解作者流露出來的思想感情。
2、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課文的寫景方法進行探求。
【教學方法】
誦讀法、合作探究法、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面對祖國的名山大川,無數(shù)文人墨客寫下許多優(yōu)美的詩文,請同學們說說你所知道寫山水的詩句。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寫山水的美文吳均的'《與朱元思書》。
二、簡介作家作品
吳均,字叔庠,南朝梁代有名的文學家、史學家。他文章工于寫景,尤以小品書札見稱。文詞清拔有古氣,人稱吳均體,本文是作者寫給友人信中的一段話,寫的是浙江境內富春江的秋景,是一篇優(yōu)美的山水小品。
三、吟誦課文,賞優(yōu)美風光
1、一讀課文,讀準字音
把你不認識的字或者不容易記住的字寫在黑板上。 明確:文中注音的字及邈(miao)、窺(kui)
2、教師吟誦課文,學生聽讀,畫出節(jié)奏、領悟感情,再讀課文。
明確:喜愛、贊美、陶醉
3、三讀課文,讀懂內容
(1)、結合課文注釋,疏通文意,理解文句,合作交流,讓學生板書你認為重點的詞語和句子,點撥釋疑。
教師釋:奔、軒、邈、東西、好鳥
(2)、各段寫了什么內容?從哪些方面來寫水之異的?從哪些角度來寫山之奇的? 作者面對這天下獨絕的奇山異水時流露出一種怎樣的情感和志趣?
4、融情背誦課文
四、品讀課文,析美文美點
本文是一篇模山范水的美文,請前后一桌的同學合作探究,品味賞析文章,用《與朱元思書》真美,美在句式,說說對課文美點的發(fā)現(xiàn)。
提示:從描寫角度、修辭方法、詞語運用、表現(xiàn)手法等角度,任選一點,揣摩妙處,體會寫法。
示例:《與朱元思書》真美,美在語言,你看句式整齊、音韻和諧,讀來瑯瑯上口,節(jié)奏感極強。(泉水激石,冷冷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
《與朱元思書》真美,美在結構,你看奇山異水,天下獨絕總領全文,第二段分寫水之美,第三段分寫山之美,先總后分,脈絡清晰,嚴謹完整。
五、現(xiàn)學活用,小試牛刀
仿吳均體,寫一段文字記錄幻燈圖片所述的場景或者自己經(jīng)歷的趣事。教師點評學生作品
六、歸納小結,結束新課
七、作業(yè)設計
1、背誦并默寫課文。
2、仿吳均體,寫一段文字記錄自己所見的景色或者經(jīng)歷的趣事。
板書設計:
21與朱元思書
吳 均
異水清、急
景 天下獨絕
奇山高峻、樹密、景美
情 向往大自然 鄙棄功名
【與朱元思書教案】相關文章:
與朱元思書教案04-02
《與朱元思書》教案02-03
與朱元思書的教案03-08
與朱元思書優(yōu)秀教案03-06
與朱元思書教案(15篇)04-02
《與朱元思書》教案(15篇)03-08
《與朱元思書》教案14篇02-27
與朱元思書課文教案04-02
精選與朱元思書教案四篇04-22
《與朱元思書》教案15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