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合集8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語言活動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認真觀察和理解圖片。
2、在老師的幫助下,幼兒根據圖片說出詩歌內容。
3、幼兒能有感情的用輕重不同的語氣朗誦詩歌《葉子》。
活動準備:
1、四片春夏秋冬有特色的葉子。
2、毛毛蟲、蟬兒、卡片、麥苗圖片。
3、鋼琴。
活動導入:
師:小朋友們一年有四個季節(jié),有哪四個季節(jié)?(春夏秋冬)其實,每個季節(jié)每片葉子都可以連成一句不同的詩歌,什么樣的詩歌呢?
活動過程:
一、出示葉子圖片,引導幼兒說出圖片內容
1、出示春天的葉子和毛毛蟲圖片。
。1)老師拿著春天的葉子:小朋友們看,這片是春天的葉子,嫩嫩的,綠綠的。
。2)老師拿出毛毛蟲圖片:小朋友們這是什么動物?(毛毛蟲)
。3)把兩張圖片的疊放在一起:小朋友們猜猜毛毛蟲在春天的葉子上干嘛?(引導幼兒思考,發(fā)展幼兒想象力)哦,原來啊,毛毛蟲在春天的葉子上寫日記呢!小朋友們知道日記是什么嗎?日記就是小朋友每天把自己想說的話,做過的事情寫下來,就成了日記。可是毛毛蟲沒有手,就用嘴巴寫日記。春天的葉子像日記,毛毛蟲用嘴巴寫日記。
2、出示夏天的葉子和蟬兒的圖片。
。1)老師拿著夏天的葉子:夏天到了,葉子長得更茂盛了。
。2)老師拿著蟬兒的圖片:這是知了,也叫蟬。它們可愛唱歌啦!
。3)把蟬的圖片和夏天的葉子疊在一起:小朋友們想想,蟬兒在夏天的.葉子上干嘛呢?(幼兒思考)原來啊,夏天的葉子像歌譜,蟬兒唱了一下午。小朋友們知道歌譜是什么嗎?歌就是唱歌的歌,譜就是曲譜的譜,是唱歌的時候用的。
3、出示秋天的葉子和卡片。
。1)老師把秋天的葉子拿出來:秋天到了,很多葉子都黃了。這種像金子一樣黃的葉子是秋天的葉子。
。2)那秋天的葉子像什么呢?(幼兒思考,請幾個幼兒說說他們的想法)
。3)老師拿出卡片。老師覺得秋天的葉子像卡片,小朋友可以拿著卡片送給自己喜歡的人。風哥哥說要把這片秋天的葉子當做卡片送給云姐姐。
4、冬天的葉子和麥苗圖片。
。1)老師拿出冬天的葉子:冬天到了,葉子沒有了水分,都落了下來。
。2)拿出麥苗圖片:冬天的葉子落下來,落到了農田里,落在了麥苗兒上。冬天的葉子像棉被,麥苗兒在棉被里乖乖睡。
5、老師按順序把葉子與圖片粘在黑板上,
葉子在上面,圖片在葉子下面,老師一邊指著葉子和圖片一邊誦讀詩歌。
春天的葉子像日記,
毛毛蟲用嘴巴寫日記。
夏天的葉子像歌譜,
蟬兒唱了一下午。
秋天的葉子像卡片,
風哥哥送給云姐姐。
冬天的葉子像棉被,
麥苗在棉被里輕輕睡。
6、老師拿出一片葉子和對應的圖片,
引導小朋友把詩歌說出來。每句詩歌請兩個小朋友。
7、讓小朋友跟著老師一起誦讀詩歌《葉子》。
二、引導幼兒用輕重不同的語氣朗誦詩歌《葉子》
1、春天小動物都睡醒了,毛毛蟲用嘴巴快樂的寫日記,所以,我們在讀“春天的葉子像日記,毛毛蟲用嘴巴寫日記”要念得歡快一些。來,跟老師一起歡快地讀一遍(一起輕輕地讀這一句)。
2、小朋友們再想想,云姐姐收到風哥哥的卡片幸福嗎?所以在讀“秋天的葉子像卡片,風哥哥送給云姐姐”的時候可以念得溫柔一些。
3、麥苗兒在棉被里乖乖睡覺,我們不能吵醒他們,所以在讀“冬天的葉子像棉被,麥苗在棉被里輕輕睡”的時候要輕輕地。
三、活動結束
幼兒跟著琴音,時快時慢的誦讀詩歌《葉子》。
活動總結: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感受到了四季葉子的變化,較好的拓展了幼兒的思維空間,提高了幼兒的想象力和積極性。但是,由于教師對詩歌的重復次數太少,幼兒可能記不住,后面跟琴音誦讀詩歌會混亂。
附:中班詩歌《葉子》
春天的葉子像日記,
毛毛蟲用嘴巴寫日記。
夏天的葉子像歌譜,
蟬兒唱了一下午。
秋天的葉子像卡片,
風哥哥送給云姐姐。
冬天的葉子像棉被,
麥苗在棉被里輕輕睡。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手勢言語,能說出常見手勢所表達的含義
2.通過猜測手勢故事豐富詞匯,嘗試根據手勢創(chuàng)編故事。
3.體驗手勢言語的樂趣。
活動準備:
請家長幫助幼兒積累“手勢”經驗。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教師用手勢招呼一幼兒上前,提問:你怎么知道我叫你來?
2.師:我們不光嘴能說話,手也能說話,F在我做幾個手勢動作,請小朋友猜猜我的“手”說的是什么:你真棒、耶。
3.師:現在我要來點難的:一交警動作、停,知道得真多,還難不倒你們呢!
二、游戲“小手變變變”。
1.師:我的手還會變各種小動物,請小朋友看我變的是什么。(蛇、雀、兔)
2.幼兒用手玩“小手變變變”的游戲。
師:你的.小手會變小動物嗎?小手準備好,變變變——(玩三次)
。1)師:你變出了誰?這是誰呢?
。2)師:再來一次,跟剛才不一樣!
(3)師:最后變一次,看誰能變出新朋友!
三、教師用手“講述”故事。
師:我的手呀不但會變動物,還會講故事!請你仔細看,看誰眼睛亮,會動腦,能猜出我的手講的是什么。教師表演手勢故事——
一只小兔走過來,發(fā)現一塊大石頭,左瞧瞧,右看看,蹦蹦跳跳跳過去。
一只小鴨走過來,發(fā)現一塊大石頭,左瞧瞧,右看看,搖搖擺擺繞過去。
一只小羊走過來,邊走走,邊玩玩,哎呀撞上大石頭,一瘸一拐走過去。
四、引導幼兒猜測故事、學習手勢表演故事。
1.師:你看到了誰?還有誰?他們發(fā)現了什么?在干嘛?怎么過去的?
2.師:剛才你們猜得都有可能,究竟故事里講了什么呢?請你認真看、仔細聽—
(教師邊講述邊表演故事。)
3.師:你們想用手講故事嗎?好,準備讓你好聽的聲音傳到我的耳朵里。
4.師:還想講一次嗎?這次老師只做手勢,請小朋友用響亮的聲音講出故事。
。ㄒ龑в變簩W習邊手勢表演故事邊講述。)
五、幼兒仿編故事。
1.師:你覺得還有哪些小動物會走過來呢?怎么過來的?請你用手勢做出來。2.師:現在我們要把新的動物朋友請到故事里,誰來試一試?(請幼兒到前面邊做手勢動作邊仿編故事:一只……走過來,發(fā)現一塊大石頭,左瞧瞧,右看看,……走過去。如有困難其他幼兒看手勢表演可協(xié)助把故事完整講出來。)
3.教師肯定幼兒創(chuàng)造:老師真的沒想到,我們小朋友這么小就能編出這么多有趣的手勢故事,真是不簡單!
六、欣賞手影表演《逗趣》。
。1)師:有兩個叔叔更不簡單,他們的手會表演更精彩的故事,我們一起欣賞一下——
(2)師:我們好羨慕吧!很多小朋友在討論剛才的手影故事,下次我們也來試試,讓小手說出更精彩的故事,好嗎?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體驗童話故事中的語言美。
2、理解故事中小熊經過冬眠、小母雞長大的情節(jié),豐富詞語“冬眠”、“季節(jié)”。
3、能專心傾聽故事,大膽地描述自己的發(fā)現。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小母雞回來了》
2、故事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調動幼兒已有經驗,引發(fā)幼兒聽故事的興趣。
。1)教師:小朋友,你們認識公雞和母雞嗎?它們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觀察畫面。
。1)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的發(fā)現。
教師:第一幅圖中有誰?小熊和小母雞是一對好朋友,小母雞長大的樣子小熊可沒見過。他們是怎么成為好朋友的呢?后來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
。2)教師引出故事《小母雞回來了》。
3、集體欣賞故事錄音,熟悉故事內容。
(1)教師引導幼兒根據故事內容,講述小母雞、小熊之間發(fā)生了哪些事情。
教師:小熊是什么時候認識小母雞的?小熊又是什么時候和小母雞分開的.?當小熊再次見到小母雞時,小母雞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小結。
4、利用教學掛圖再次欣賞故事,了解花和季節(jié)的關系。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大膽地說出花和小熊、小母雞之間的關系。
教師:桃花開的時候是什么季節(jié)?那時候小母雞會說話嗎?薔薇花開又是什么季節(jié)?這時候小母雞是什么樣子的?桂花開是什么季節(jié)?小熊要送給小母雞什么禮物?為什么要送“滿滿一瓶桂花醬”?
。2)教師根據幼兒回答,繼續(xù)引導孩子回憶故事內容。
教師:所有的花都謝了,小熊就怎樣了?什么是冬眠?等小熊醒來時,什么花開了?他看到了小母雞了嗎?最后他找到小母雞了嗎?
5、師友共同討論小母雞的變化。
。1)教師引導幼兒說一說小母雞變成大母雞后的變化。
教師:小母雞再和小熊見面時,和原來一樣嗎?為什么小母雞和原來不一樣呢?
。2)教師小結。
6、請幼兒結合自身談談長大的變化。
活動延伸:
在日;顒又校龑в變哼M行故事復述和表演;師幼還可以根據故事內容,一起制作圖畫書。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狼是食肉動物,初步理解浪的行為習性和有關生態(tài)平衡的粗淺知識。
2、對動物保護有興趣,能用語言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洞蠡依窃摬辉摼取
活動重點:理解浪的行為習性和有關生態(tài)平衡的.粗淺知識。
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
出示圖:(模擬狼的叫聲)“這是什么地方?”“聽這是什么聲音?猜猜發(fā)生了什么事?”
2、聽故事:
“原來老狼掉進了陷阱在呼救,你們說怎么辦?”
3、問題討論:
。1)圍繞問題談說想法:“要不要救大灰狼,為什么?”
。2)幼兒分成救和不救兩組,在小組內擺開自己的觀點。
。3)教師參與兩組之間,了解幼兒的想法。
4、闡述觀點:
。1)幼兒分別發(fā)表自己的想法。
。2)教師談自己的想法:狼是食肉動物,但我們不能因為狼吃小動物而隨便亂捕殺,這樣會造成自然界生物鏈的斷裂和生態(tài)的不平衡,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應該和它們和平共處。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理解《小袋鼠幫助媽媽》的畫面內容,體驗長大的快樂。
2、幼兒樂意用各種方式表達故事內容。
3、幼兒積極的'參與活動。
二、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容
三、活動難點:愿意用自己的方式表演故事內容
四、活動準備:教學掛圖《小袋鼠幫媽媽》、幼兒用書B《小袋鼠幫媽媽》
五、活動過程:
1、談話激趣:我們一起來聽一個故事!缎〈髱蛬寢尅
出示掛圖:
提問:這是誰?發(fā)生了什么事?
2、引導幼兒閱讀理解:”
請幼兒自主閱讀:
—“我們邊看邊想,故事里說了什么事情?”
請幼兒交流閱讀感受:
—“這個故事說了什么?小松鼠是怎么幫媽媽的?”
利用教學掛圖,幫助幼兒理解重點情節(jié):
—“小袋鼠為什么要跳出媽媽口袋?你從哪里看出來媽媽很累?小袋鼠是怎么做的?
請幼兒表演故事情節(jié):
—“我們一起來表演《小袋鼠幫媽媽》的故事內容好嗎?”
引導幼兒體驗小袋鼠幫媽媽的內心感受:
—“小袋鼠幫媽媽做了那么多事,它是怎么想的?”
請幼兒完整講述故事。
3、展開故事,討論思考:
—“看完故事你有什么問題嗎?”
(教師扮演袋鼠媽媽,我也在菜場里買了很多蔬菜,蔬菜種類很多,我想請我的孩子們幫我搬運到一定地方,并各種蔬菜放整齊,一樣的蔬菜放一起,這樣,我們揀菜洗菜時就方便多了。)
六、活動延伸:師生共同交流分享。幼兒搬運蔬菜,并歸類蔬菜,還可說說蔬菜的食用方法及形狀特點。)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培養(yǎng)幼兒動腦筋從不同角度考慮問題的好習慣。
2. 通過故事的理解,讓幼兒體驗媽媽的辛苦,熱愛媽媽。
3. 初步理解人是由媽媽懷孕生出來的,樹立幼兒正確的人的由來的認識。
4. 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 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故事錄音、回家聽聽媽媽講懷孕的故事,有正確的經驗。
活動過程:
1. 以提問的方式引入故事!柏i媽媽長胖了,大家都恭喜她,可兩只小豬不這么想,會發(fā)生什么事呢?”
2. 將故事錄好,讓幼兒邊聽邊提問,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豬媽媽和爸爸走在街上,誰向豬媽媽祝賀?為什么大家都會恭喜豬媽媽?晚上,小豬發(fā)現什么?他們有什么決定?這個決定合適嗎?為什么?現在,你明白豬媽媽長胖的'原因嗎?
3. 幼兒完整聽故事,能發(fā)準字音。請個別幼兒復述故事,并讓幼兒想一想小豬知道媽媽為什么胖了后,該怎么辦了?
幼兒自由交流媽媽懷孕時的故事,體驗媽媽的辛苦
活動反思:
幼兒對童話有很大的興趣,能基本理解故事內容,幼兒對自己的來歷還很模糊,教師應該加強這方面的教育,樹立幼兒正確的觀點。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記住故事題目、理解故事內容,通過合理的猜想樂意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2、養(yǎng)成安靜傾聽故事的習慣。
3、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讓幼兒嘗試敘述故事,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準備:
活動教具、螞蟻頭飾三個、獨木橋一座、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一、教師以螞蟻的話引出主題
二、引導幼兒對故事有初步的猜想,并通過“模仿”加深對故事印象
1、第一次猜想
螞蟻:秋天是旅行的好季節(jié),我們螞蟻三兄弟也去旅行了,可是我們在旅行中遇到了困難,請小朋友想想我們會遇到什么樣的困難呢?(幼兒第一次猜想完后聽錄音)
2、第二次猜想
螞蟻大哥想出了什么好辦法?(等幼兒猜想完、聽完錄音后模仿螞蟻大哥的動作、說話)
螞蟻二哥、螞蟻小弟也有辦法引出……
三、邊操作教具邊完整講述故事一邊
教師:小螞蟻很聰明想出了那么多的`好辦法,我們小朋友也很能干!螞蟻:這樣吧我們把旅行表演給你們看吧!
四、請幾組幼兒上來表演
要求:把螞蟻的話講完整
五、延伸活動
將螞蟻頭飾、表演道具投放到表演區(qū)供幼兒進行表演!
活動反思:
幼兒期是語言發(fā)展,特別是口語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應為幼兒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幼兒的語言學習應在生活情境和閱讀活動中引導幼兒自然而然地產生對文字的興趣。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理解、學習數字童謠,初步學習使用數量詞。
2.感受童謠的朗朗上口,嘗試仿編童謠。
活動準備:
1.創(chuàng)設與童謠相應的背景圖片和相應的數卡。
2.幼兒對常見動物的習性和特征有所了解。
活動過程:
一、理解學習童謠
。ㄒ唬├斫馔{出示背景圖
---圖上有桃樹、房子、蟲和豬。
1.師:春天到了,桃花開了,美麗的桃花樹下會住著誰呢?
有幾條小蟲?小蟲在干什么?
2.師:小豬有幾頭?你們看看這些小豬長得怎樣?胖胖的小豬叫肥豬,肥豬睡覺怎么樣?
3.師:桃花樹下住著小蟲、小豬,還會住著誰呢?
咖啡色馬有幾匹?添上一匹黃馬,是幾匹馬?馬兒一跑會發(fā)出什么聲音?
4.師:"咯咯噠、咯咯噠",是誰在叫呀?有幾只母雞?又來了一只一共有幾只母雞?母雞生蛋了,它是怎么告訴你的?
5.師:9和10在哪兒呢?誰能很快把它找出來?
粉紅色的'桃花有幾朵?深紅色有幾朵?一共有幾朵?
師:桃花樹下真熱鬧,小動物們都說:" 桃花樹下是我家。"
。ǘ┬蕾p童謠教師完整朗誦童謠。
師:童謠的名字叫什么?這首童謠里數到了哪些數字?
小結:這首童謠里有1-10十個數字,所以這首童謠又叫數字童謠,它的前面一句是數數動物有多少,后面一句是說說動物的特點、動物的本領。
(三)學說童謠
1、分句學說師:你們喜歡這首童謠嗎?最喜歡童謠里的哪一句?
2、完整學說
。1)看圖學說。
。2)幼兒有節(jié)奏的說。
二、嘗試仿編童謠
1、師:桃花樹下真熱鬧,還會有誰也想來住呢?它們有什么特點、有什么本領?你能不能象童謠里那樣先數一數、再說一說呢?
2、教師請2-3個幼兒仿編
3、小結:除了有-----要來桃花樹下住,肯定還會有很多很多的小動物都來呢,請你們數一數,說一說,把它編成一首好聽的童謠去講給弟弟妹妹聽。
附童謠:數一數
一條蟲,兩條蟲,小蟲喜歡鉆洞洞。
三頭豬,四頭豬,肥豬睡覺打呼嚕。
五匹馬,六匹馬,馬兒一跑呱噠噠。
七只雞,八只雞,母雞生蛋咯咯噠。
九朵花,十朵花,桃花樹下是我家。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3-25
中班活動教案:語言03-02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12-18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4-19
《家》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3-01
中班語言活動夢教案03-16
關于中班語言活動教案03-31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 [實用]07-04
中班語言活動教案優(yōu)秀02-14
中班語言游戲活動教案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