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中國》教案(通用13篇)
作為一名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中國》教案(通用1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中國》教案 1
設計意圖
幼兒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藝術活動,并能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音樂活動《大中國》,旨在欣賞體驗作品氣勢雄壯,音域寬廣的特點,學習用多種手段表達、表現(xiàn)作品所展示的內容。
教學目標:
1、欣賞體驗作品氣勢雄壯、音域寬廣的特點,激發(fā)做個中國娃的自豪感。
2、能運用多種手段表達、表現(xiàn)作品所展示的內容。
3、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4、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組織形式:
集體。
教學準備:
1、事先聽過歌曲。
2、自制道具。
教學過程:
一、說說我們的大中國
“你覺得我們中國是個怎樣的國家?”(幼兒可以從多方面敘述)
二、教師演唱歌曲,幼兒隨意跟唱和表演。
提問:聽了這首歌,你有什么感覺?
三、感受、理解歌曲
1、引導幼兒講講對歌曲旋律的感受和歌詞內容的粗略理解。
2、感受歌曲性質。
3、欣賞歌曲一遍。
(1)從這首歌中,你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感覺到了什么呢?
。2)歌曲中用了一個比喻,把中國比做一個家,那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是指五十六個民族在中國大家庭里,就像兄弟姐妹一樣相親相愛)
4、欣賞歌曲第二遍,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1)你聽到歌里唱了哪些美麗景色?幼兒觀看PPT
(2)家里盤著兩條龍,是哪兩條?
。3)我們中國的什么山峰是世界最高山峰?
。4)你見過長城嗎,是什么樣的?
(5)歌曲中為什么說“看那青藏高原比那天空還遼闊”?
5、播放MTV,欣賞歌曲第三遍
。1)喜歡這首歌嗎?這首歌的前后節(jié)奏有什么不同嗎?
。2)歌曲中哪一句聽上去感覺很激動、很自豪?
。3)讓我們一起來大聲唱起來吧!
6、動作創(chuàng)編
讓我們跟著音樂唱起來,跳起來吧。
師豐富幼兒動作。
四、進一步激發(fā)情感:
“歌曲唱完了,你們覺得做一個中國人光榮嗎?為什么?
請幼兒用一句話說說對祖國的祝福。
五、表達與表現(xiàn)。
1、幼兒自由結伴,協(xié)商確定表演的形式(唱歌、舞蹈等),選擇道具。
2、幼兒分組展示。
活動反思
《大中國》是一首節(jié)奏感很強的樂曲,給人的感覺是熱烈、奔放的,與我們平時教孩子唱的兒歌不同,可能孩子們的在幼兒園里接觸到像這樣的樂曲比較少,所以在聽到音樂時,很快的隨著樂曲美妙的音樂不自覺的有節(jié)奏的拍起手來,嘴里還不停的唱著。我想這就是音樂的魅力的吧,孩子們在無形中感受到了曲子的豪放所在,所以隨著樂感不由自主的快樂的'手舞足蹈起來。孩子們學的很開心。有些句子因為比較成人化,孩子在學唱中有些困難,特別是對于“經過那個多少那個風吹和雨打”歌詞的理解,我就用孩子們的語言給所以的孩子做了解釋:因為我們祖國有許多的寶物,外國的人想來搶走我們祖國的寶物,所以他們來打我們,經過戰(zhàn)爭,我們中國人終于把這些外國人趕出去了。孩子們基本上能完整的演唱第一段的歌詞,而且在演唱中,流露出一種自豪、開心的感覺。最后,請幼兒欣賞音樂,自由舞動起來,一些孩子還能合作表演,效果較好!通過傾聽、理解、欣賞、表演,祖國大好河山的美麗景色,再次浮現(xiàn)在幼兒的面前,讓幼兒在感受歌曲旋律的同時,既愉悅了身心,又豐富了幼兒的想像。我想音樂的魅力也就在于此!洞笾袊吩谖覀兊母杪曋袌A滿結束。
不足之處:
幼兒在交流探索結果時,有些幼兒回答的太羅嗦,我沒有及時把他們的語言進行提煉,把孩子們局限在一個框框中,讓他們跟著教師的思路走,而沒有發(fā)揮幼兒主動性。
在音樂教學中適當引入流行歌曲進行教學有著多種的益處,會給我們的音樂教學帶來很大的促進作用。
《大中國》教案 2
學情分析:
教學對象是七年級學生,這些學生對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大部分的學生依舊比較茫然。有些學生對于了解中國濃厚的歷史文化有極大地興趣,也許有些學生的興趣不大,本科通過一些有趣的歷史小故事來激發(fā)學生們的愛國熱情。
教材分析:
以欣賞年畫作品為主,感受傳統(tǒng)年的造型、色彩、構圖等特點。讓同學們了解中國四大年畫,著重講解天津楊柳青年畫,使得學生們對中國傳統(tǒng)產生興趣并進一步傳承中國古老的文化。
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民間年畫的悠久歷史,培養(yǎng)學生熱愛民間美術的思想情感。
2、通過欣賞年畫作品,使學生了解年畫作品表現(xiàn)的題材內容與傳統(tǒng)文化習俗。
3、通過涂色或臨摹年畫作品,使學生初步了解民間年畫造型簡練、色彩對比強烈、構圖飽滿的藝術特點。:
4、對門神的來歷有所了解,掌握門神年畫造型上夸張、變形的特點和色彩鮮艷和諧、對比強烈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對天津楊柳青年畫的認知。
講授新課
1 、介紹年畫的來歷。
課件:展示年畫圖片秦叔寶、尉遲恭
師:同學們,認識年畫中的這兩個人嗎?他們可是唐朝有名的武將,為幫助唐太宗李世民,建立唐朝立下了汗馬功勞。為什么他們就成了門神呢?傳說在唐太宗李世民時。宮中經常鬧鬼。致使唐太宗重病纏身,夜不能眠。群臣提議讓他手下的大將秦叔寶、尉遲恭每夜披甲持械守衛(wèi)于宮門兩旁,說來神奇,宮中果然平靜下來。久而久之,太宗覺得兩位大將太辛苦了。便令宮中畫師繪制了兩位將軍的威武形象。懸掛于宮門兩旁。后來這種形式就流傳到民間。貼門神驅鬼辟邪就是這樣產生的。
現(xiàn)在過春節(jié),貼門神的'習俗在我們這里還仍然存在著,像我們這一帶多以秦晾,尉遲恭,孟良,焦贊等這樣的門神。清光緒年間,正式稱之為年畫。
2、提問
古時貼門神是為敬神,拜佛,求福平安。如今,貼門神表現(xiàn)的是對平安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像這些門神都是貼在門上的年畫,同學們知道還有哪些年畫貼在什么地方嗎?中堂畫:貼在客廳的中央。條屏和單幅:貼在客廳兩邊。
斗方、門畫:貼在大門等一些傳統(tǒng)習俗的地方。
3、年畫的產地
師:我國的年畫歷史悠久,哪位同學們知道哪些地方的年畫最有名嗎?
綿竹年畫與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楊家埠、蘇州桃花塢齊名為中國四大年畫,素有“四川三寶”、“綿竹三絕”之美譽,
天津楊柳青:造型夸張、工藝精細有畫、刻、印、描等多種工序與工筆重彩融為一體,別具風采。
山東濰坊:主要采用木板套色、以紅黃綠為主色彩艷麗、對比強烈,以反映農村生活為主。
蘇州桃花塢:以粉紅、粉綠為主,畫面精細、秀美和諧,鮮明中含有雅致。
四川綿竹:以溝、染為主彩繪精細,一氣呵成奔放洗練,頗有大寫意之神韻也是綿竹之獨特的一種。這是我國有名的四大年畫產地。
提示:年畫,色彩艷麗,構圖飽滿,造型夸張、色彩對比強烈,富有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
4、年畫的題材內容
師:正因為產地不同所以年畫的題材內容也十分豐富,大多以喜慶、吉祥為主。
山水、花鳥、戲曲、動物都是人們喜愛的傳統(tǒng)題材。它寄托著人們對來年的美好愿望。
師:這么美的年畫同學們是否也來嘗試一下年畫這種色彩艷麗,吉祥,喜慶的感覺呢?生:想。
師:好下節(jié)課請同學們帶上毛筆宣紙顏料我和大家一起做一副簡單的年畫好不好
5、小結
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年畫的很多知識,同學們,別忘了每逢新春佳節(jié),都要貼年畫噢。年畫不但美化了生活環(huán)境,又增添了節(jié)日的氣氛,還寄托著人們對來年美好的生活向往。
《大中國》教案 3
活動目標:
1、知道樂譜是4/4拍,能根據(jù)圖譜進行演奏
2、懂得用適合的樂器來演奏樂曲。
3、通過樂曲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
活動準備:
1、圓舞板,鈴鼓和雙響筒若干。
2、節(jié)奏卡片五張,分別是|XOXO|、|XXXO|、|XXXX|、|X---|、|XXOXXO|。
3、幼兒已經在日常生活中聽過大這首歌。
4、音樂磁帶,樂曲的節(jié)奏圖譜。
5、幼兒圍坐成馬蹄形。
6、經驗準備:熟悉歌曲,熟悉各個樂器。
活動過程:
一、熟悉音樂,激發(fā)興趣。
1、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樂曲,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úシ糯笠魳罚
2、幼兒邊聽音樂邊拍手感受樂曲。
師:你聽到這首樂曲心里有什么感覺?
二、熟悉節(jié)奏,學習拍打。
師:在這首樂曲中還有一些節(jié)奏呢,看看你會拍嗎?
1、教師依次出示|XOXO|、|XXXO|、|XXXX|節(jié)奏卡片,幫助幼兒回憶經驗,復習節(jié)奏。
師:請一個小朋友來告訴大家,節(jié)奏卡是怎么看的?X的時候是該干嘛。O的時候是該干嘛。
幼:X的時候是拍手,O的時候不拍手。
師:那我們一起來拍手練習練習這些節(jié)奏卡。
2、學習新的節(jié)奏類型:|X---|、|XXOXXO|師:這些是我們新的節(jié)奏卡,你會嗎?來試一試。
。1)幼兒自主拍節(jié)奏。
(2)師:在|X---|中,這個“—”短橫線是什么意思?你來猜一猜。(這是我們的延長符號,并不是停下不拍節(jié)奏。)
。3)教師鼓勵幼兒用各種動作表示延長符號。
師:我們一起來創(chuàng)造新的動作來表示延長符號吧。
。4)師:|XXOXXO|,誰來拍拍這種節(jié)奏?教師引導幼兒與第一種節(jié)奏進行對比,體驗快速拍節(jié)奏的感覺。
師:這個和我們剛剛出示的|XOXO|有什么不同?是不是速度變快了。
師:我們在通過學習節(jié)奏卡后,了解了新的節(jié)奏,那我們接下去就要看圖譜,讓我們跟著圖譜來來嘗試著演奏歌曲。
三、觀看圖譜,連貫拍節(jié)奏。
1、教師出示圖譜,鼓勵幼兒自主的邊看圖譜邊拍節(jié)奏。
師:小朋友們在拍節(jié)奏的時候,覺的哪里有困難?我們一起來練習一遍
2、教師與幼兒一起看圖譜拍節(jié)奏。
3、幼兒邊聽樂曲邊拍節(jié)奏兩次,提出具體的要求。
師:下面要請小朋友自己來拍節(jié)奏了,請大家看好圖譜,一起演奏。
師:演奏過2次后,老師覺得小朋友都很不錯,那你們想拿上樂器來試一試嗎?
四、選擇樂器,探索合奏。
1、教師介紹樂器,幼兒按意愿選擇樂器,在自主看圖譜的基礎上邊聽樂曲邊用樂器演奏。
師:請你選擇樂器,請一種樂器的小朋友坐一起。
2、請幼兒為樂器找相對應的圖譜做朋友。
師:每個樂器在圖譜上都有相應的標記,我們一看哪些地方是需要哪些樂器演奏的'吧。
3、教師指導幼兒進行輪奏練習,即根據(jù)圖譜上的樂器標記演奏相應的節(jié)奏,在輪奏的基礎上進行合奏。
師:既然我們找到哪里需要哪種樂器演奏后,那我們來一起試試吧。
4、幼兒聽樂曲演奏。
師:比一比,哪一組的節(jié)奏拍的最穩(wěn)最有力。
5、教師鼓勵幼兒采用不同的動作表現(xiàn)合奏部分的節(jié)奏。
《大中國》教案 4
活動目標:
1、了解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知道它們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2、加深對祖國文化的認識,知道中國人是聰明勤勞的,激發(fā)民族自豪感。
重難點:
體驗創(chuàng)造的樂趣,激發(fā)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
2、請幼兒收集各種各樣的紙,舉辦“紙的展覽會”。
3、印刷廠印刷的錄像。
4、指南針。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教師:中國的四大發(fā)明是什么?它們分別發(fā)明于哪個朝代?是誰發(fā)明的?
二、感受四大發(fā)明對人類社會的貢獻,激發(fā)科學探索愿望。
1、造紙術真有趣。
(1)參觀“紙類展覽會”。
。2)感知紙的特征,幫助幼兒回憶和擴展自身的經驗。
啟發(fā)討論:你們帶來了什么樣的紙?它們有什么不一樣?(讓幼兒感知紙有厚薄,有光滑和粗糙,有顏色和光亮度不一樣等多種特征)。紙可以做什么用?(如:書寫、印刷、包裝、做紙盒等)。
。3)引導思考:你知道紙是怎么來的嗎?
2、神奇的火藥。
(1)教師:你看過煙花嗎,是怎么樣的?你知道美麗的煙花用什么做成的嗎?
。2)我國在哪個朝代就發(fā)明了火藥?
。3)火藥在生活中有哪些用處呢?
3、指南針作用大
。1)你們坐過船嗎?為什么船能在大海上航行而不會迷失方向呢?
(2)出示指南針并提問:我國在哪個朝代就發(fā)明了指南針?(戰(zhàn)國時期)
。3)你知道指南針最先是什么樣子嗎?現(xiàn)在又是什么樣呢?(指南針最先用的材料是用天然磁石磨成的,現(xiàn)在我們是用人工磁鐵,把磁針和分方位的'盤裝在一起,也叫羅盤針。)
。4)請你談談我們生活中的哪些地方需要用到指南針?
4、印刷術真方便
。1)怎樣才能讓大家都有一本書看?許多相同的圖書是怎么來的?
。2)我國古代印刷方法是怎么樣的?現(xiàn)在的印刷有哪些主要步驟呢?(排版一校對一上色(印刷)一裝釘。)
。3)播放印刷廠印刷的錄像,體驗印刷過程。
。4)印刷術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變化?
小結:小朋友要從小學好本領,長大發(fā)明比現(xiàn)在還方便的印刷方法。
三、激發(fā)幼兒的愛國心。
小結:四大發(fā)明是我國在世界上最先發(fā)明的,現(xiàn)在,中國還有很多發(fā)明,有很多科學家。我們長大后也要為中國人爭光,好嗎?
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和爸爸媽媽一起嘗試做一件小發(fā)明。
《大中國》教案 5
活動目標
1、學習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尋找“南”方,了解指南針的用處。
2、知道中國人很聰明,中國古代就有四大發(fā)明。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
2、簡易指南針,漢字“南”
活動難點
認識東南西北的方位
難點剖析
大班幼兒對左右的認識和掌握還不是熟練,而且僅限于以自我為中心來辨別左右,因此認識東南西北的方位對幼兒來說更有一定的難度,需要在左右基礎上再加上上下的方位。
活動過程
教學策略創(chuàng)意說明
一、游戲“東南西北在哪里”
1、幼兒根據(jù)教師指令要求快速指點上、下、左、右不同的方位
2、提問:東、南、西、北這四個方位在哪里?
二、認識指南針
出示簡易指南針,告訴幼兒上面這根神奇的小針,能夠幫助我們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能找到“南”方
三、操作指南針
以小組為單位,共同操作和觀察一個指南針,在教室里尋找哪兒是“南”,并站在相應的地方,鼓勵幼兒不斷改變自己所站的'位置,發(fā)現(xiàn)指南針的變化。
四、了解指南針的用處
1、為什么有的小朋友能這么快找到“南”方
2、生活中還有什么時候需要用到指南針呢?
五、聰明的中國人
1、教師講述中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
2、你知道中國現(xiàn)在還有哪些發(fā)明嗎?它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好處?
六、使用幼兒用書“我想發(fā)明”
小朋友,你想做發(fā)明家嗎?你想發(fā)明什么,把它畫出來吧!
以游戲的方法引出課題,讓幼兒在游戲中復習上下左右,認識東南西北。
《大中國》教案 6
一、活動目標:
1、在學習舞蹈《大中國》的基礎上,學習用打擊樂器為《大中國》伴奏
2、看懂樂曲圖譜,根據(jù)舞蹈動作的節(jié)奏,討論相應的節(jié)奏型
3、按自己的意愿選擇樂器,看指揮協(xié)調的演奏樂曲。
二、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打擊樂器—手搖鈴,碰鈴,沙錘,沙蛋,圓舞板,鈴鼓和雙響筒若干。
2、音樂伴奏,樂曲的節(jié)奏圖譜。
3、人手彩帶兩條。
經驗準備:已學會舞蹈《大中國》
三、活動過程:
一、復習舞蹈,熟悉旋律。
全體幼兒一起跳《大中國》
。1)師:小朋友們,還記得我們上一次課學習的舞蹈《大中國》嗎?我們一起來跳出來吧!
二、初識圖譜,鞏固節(jié)奏
。1)師:老師剛剛看到我們小朋友跳的都很好,那現(xiàn)在老師想請你們用拍手來給我伴奏,我來跳舞,到最后高潮那里請小朋友跟老師一起來揮動我們的彩帶。你們準備好了么?
。2)老師注意觀察了一下我們大家拍手的節(jié)奏有的不統(tǒng)一,那我們現(xiàn)在就來看看
(3)我們先來看我們高潮的地方,舞蹈動作是怎么做的。窟@個舞蹈動作給你一種什么感覺呢?我們可以用什么手勢來解決?那我們就用飄著的彩帶來表示延長的動作。
。4)那我們的`圖譜上還有什么呢?老師現(xiàn)在用手指到哪里,你們就跟我一起拍手,老師要是指的快,那我們拍手的速度也要快。
三、觀看圖譜,指揮節(jié)奏。
教師引導幼兒根據(jù)圖譜再次練習用手拍節(jié)奏。教師指揮幼兒分組拍手來演奏《大中國》。
。1)師:我們來跟著音樂一起來用手打節(jié)拍吧!
。2)師:現(xiàn)在啊,老師想當一次小指揮,老師指到哪里,哪里的小朋友就拍手。
四、選擇樂器,探索合奏。
幼兒按意愿選擇樂器,在自主看圖譜的基礎上邊聽樂曲邊用樂器演奏。教師指導幼兒進行練習,即根據(jù)圖譜上的樂器標記演奏相應的節(jié)奏。教師請幼兒交換樂器,師生共同演奏樂曲"大中國"。并請剩余的同學給《大中國》伴舞。
。1)現(xiàn)在,先請小朋友來玩一玩我們的樂器,再來看看我們可以怎么用他們來演奏。
。2)這首歌曲高潮的地方比前面要更加高昂,所以我們可以用哪種樂器呢?
。3)那現(xiàn)在,我們就用我們選好的打擊樂來演奏一次吧!
。4)老師又要變成小指揮啦,指到哪里哪里的小朋友就來演奏,再來幾個小朋友來伴舞。
結束語:今天我們用樂器演奏了一首好聽的樂曲《大中國》,讓我們下次在一起和樂器寶寶一起演奏,好嗎?
《大中國》教案 7
活動目標:
1、嘗試根據(jù)圖譜用樂器,看指揮演奏樂曲《大中國》。
2、激發(fā)幼兒用打擊樂器演奏的興趣,體驗合作演奏的樂趣。
3、增強幼兒熱愛祖國的熱情。
活動準備:
錄音機、樂曲《大中國》、樂器人手一件、音樂圖形譜。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與思考
1、幼兒聽音樂律動進入活動室。
2、復習歌曲《國旗紅紅的哩》
。1)幼兒聽樂曲前奏猜歌名,復習演唱一遍。
。2)引導幼兒唱準切分音。
3、復習歌曲《大中國》
(1)師:今天王老師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請你們仔細的來聽一聽這是什么歌曲。
。2)幼兒聽《大中國》的樂曲。
(3)師:這首歌曲叫什么?你覺的這首歌曲聽上去怎么樣?它是幾拍子的?
(4)二拍子有什么特點?(教師出示節(jié)奏圖譜)
師:這張圖譜畫的是什么?代表什么意思?
我們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示?
二、利用樂器演奏樂曲
1、師:樂器朋友也想跟你們一起做游戲,你們愿意嗎?
教師出示小鈴,鈴鼓,還有圓舞板。請幼兒說出這些樂器發(fā)出的聲音,并讓幼兒用樂器進行節(jié)奏練習,體現(xiàn)二拍子的強弱特點。
2、幼兒看圖譜進行樂器演奏
。1)師:剛剛小朋友是看老師的指揮進行的演奏,現(xiàn)在我們再來試試看著音樂圖譜進行演奏。
。2)教師出示音樂圖譜,請幼兒講述圖譜上的圖示所表示的樂器。
。3)幼兒看圖譜演奏一次。
3、你們想換一種樂器來表演嗎?
幼兒交換樂器,再次合奏樂曲。
三、結束活動:舞蹈《愛我中華》
師:我們56個民族都是朋友,我們來跳個舞吧。幼兒集體進行舞蹈,并學習合作舞蹈。
活動反思:
我發(fā)現(xiàn)了這樣的`現(xiàn)象:當教學生課本上的內容和學唱課本上的歌曲,學生總不能認真上課,甚至有的學生表現(xiàn)出非常厭煩的神情;而當我偶爾唱些流行歌曲時,學生則表現(xiàn)出極度的熱情,在音樂課上不認真唱歌的學生也來湊熱鬧。這種情況下,我便想把課外流行歌曲引入課堂教學。恰巧,我們音樂教材上的第一課欣賞內容中就有《大中國》這首歌曲,我認為,課外流行歌曲是教材的有益補充和提高,對音樂教學有一定促進作用。
一、有些流行歌曲可以形象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音樂教學可以形象地利用歌曲形象地進行思想教育。在音樂課上,我讓學生聆聽《大中國》,學生很多都會演唱了,于是就跟著音樂唱了起來。之后我問他們這首歌曲重主要是歌唱什么的?學生很快就答出是歌唱我們偉大祖國的。我便乘機開導他們:“看來我們歌唱祖國的歌曲也不一定都是那些老掉牙的歌曲啊,剛才這首不就很好聽嗎?”從課后的學生議論來看,效果好于以往的音樂課。
二、課外流行歌曲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也可以提高學生鑒賞能力。
“興趣是成功的一半”,這句話一點不假。如果沒有興趣,不管干什么也無論怎樣去干,也得不到預期效果。教材上的歌曲雖動聽,但總唱難免會有些厭煩;而流行歌曲則以其新鮮的感覺吸引人,使學生能積極且精神飽滿地去學習,如果在這個狀態(tài)下講授一些重點內容和知識,復習一些常用的理論是能事半功倍的。在學生音樂鑒賞力還不高時,可以利用一些流行歌曲進行欣賞教學,讓學生積極參與,當學生欣賞能力有所提高了,能以飽滿的熱情參與了,再欣賞教材中的重點曲目,這樣形象地進行欣賞教學,學生就會穩(wěn)步提高欣賞能力了。
三、流行歌曲可以拓寬知識面,也可對接受能力快的學生進行培養(yǎng)。
教材上的內容雖比較全面,但對于音樂這一大的范疇來講,其范圍過于狹小,適當?shù)匾胍恍┝餍懈枨虒W,可拓寬知識面,拓寬學生視野。引入一些流行歌曲進行教學也是音樂教學的必然趨勢。如果死抓住教材不放,那些接受能力快的學生就容易被束縛住,發(fā)揮不出他們能發(fā)揮的水平,也發(fā)展不到他們應該發(fā)展的程度,那么,對于教者來說也就會有誤人子弟之嫌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就要給學生加入一些課外內容,使他們更好地發(fā)揮自己的潛能。
總之,在音樂教學中適當引入流行歌曲進行教學有著多種的益處,會給我們的音樂教學帶來很大的促進作用,大家不妨一試。
《大中國》教案 8
一、教學目標
1、欣賞體驗作品氣勢雄壯,音域寬廣的特點,激發(fā)做個中國人的自豪感。
2、學習運用多種手段表達,表現(xiàn)作品欣賞展示的內容。
3、學習用樂器協(xié)調演奏歌曲,培養(yǎng)幼兒的節(jié)奏感受能力。
二、重點
1、欣賞作品的性質,結構內容。
2、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節(jié)奏的感受能力。
三、難點
設計節(jié)奏圖譜
四、教學準備
1、蒙古、xxx維吾爾族等五個民族的服飾一套,手巾若干。
2、音樂磁帶,課件,樂器若干。
3、事先欣賞過《大中國》的歌曲。
五、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介紹各民族的小朋友
導入:今天我們班真熱鬧,來了許多客人老師,我們先向客人老師問個好(客人老師好),除了客人老師外,我們班還來了幾位不同民族的小朋友,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他們。(放音樂,少數(shù)民族幼兒入場,幼兒拍手),有蒙古族,xxx維吾爾族,苗族,傣族的小朋友。
認識新朋友真開心,讓我們和少數(shù)民族小朋友一起快樂跳一跳吧。(放音樂,師生共同舞蹈)
二、說說我們的大中國
1、師:新朋友、老朋友們都請坐好,雖然我們來自不同民族,但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家,名字叫什么?(中國)說得好極了!你們喜歡我們的國家嗎?(喜歡)那我們的中國是一個怎樣的國家呢?我們一起去看看。
2、播放課件,幼兒欣賞,教師隨機解說。
3、提問:
剛才小朋友們看到了什么?
中國是一個怎樣的國家?(美麗,漂亮,很大……富饒)
4、師:有一首歌便是贊美我們祖國的,讓全世界的人一聽就知道我們的國家有多大,多美,她的名字叫《大中國》,小朋友們會唱嗎?下面讓我們一起自豪地唱起來吧!
三、唱唱我們的大中國
1、播放課件《大中國》歌曲,師生自由哼唱
2、提問:
這首歌叫什么名字?是幾拍子的?四拍子的節(jié)奏怎么表示?(強—弱—次強—弱)
你們喜歡這首歌嗎?你覺得它是一首怎樣的`歌曲?(非常雄壯,有力……)
歌曲中唱了中國的那些美麗景色?(長江、黃河、珠穆朗瑪峰)
3、區(qū)分樂段
師:如果請你為這首歌分樂段,你會怎樣分呢?
師生共同小結:首先我們從歌詞上看,歌曲先唱了中國有許多美麗景色(教師哼唱第一樂段,并出示課件)我們把這一部分分成歌曲的第一樂段;接下來唱了中國很大,有56個民族永遠伴隨著她(教師哼唱并出示第二部分課件)我們就把這一部分分成是第二樂段;最后是唱我們永遠祝福祖國,祖國永遠在我們心里(出示課件第三部分),我們把她分為第三樂段;看!《大中國》歌曲我們可以分成三個樂段,下面老師把歌詞去掉,我們一起跟著笑臉寶寶再來欣賞旋律,聽聽三個樂段的旋律有什么不同。
幼兒聽樂曲《大中國》,感受樂段。
師生小結:第一樂段旋律很雄壯,第二樂段很歡快,第三樂段很抒情,優(yōu)美。
四、演演我們的大中國
1、幼兒創(chuàng)編動作表現(xiàn)《大中國》
《大中國》除了唱以外。我們還可以用其他方式來表現(xiàn),小朋友說說可以用什么方法?(如:拍手、拍腿……)誰來創(chuàng)編一個四拍子的動作?
剛才我們把樂曲分成了三個樂段,每一個樂段的旋律是不一樣的,現(xiàn)在老師請第一組代表第一樂段,第二組代表第二樂段,第三組代表第三樂段,你們共同為自己組討論出一個最棒的動作來表現(xiàn),并選出一個代表。好,現(xiàn)在請每個組自由圍在一塊討論討論吧(讓幼兒相互交流、商量,教師參與到其中引導,啟發(fā)幼兒用不同的肢體語言表示。如:拍肩、跺腳、拍手等等)。
2、隨音樂表演
幼兒聽音樂自由用動作表現(xiàn)。
3、創(chuàng)編設計節(jié)奏圖譜
剛才小朋友表現(xiàn)的真棒,老師這也有幾張節(jié)奏卡,我們一起來拍一拍。(播放課件,幼兒拍節(jié)奏)
節(jié)奏 1x x x x|x x x x|
2x o x o|x o x o|
3x — — —|x — — —|
4x — x —|x x x o |
請幼兒做個小小設計師,為《大中國》每個樂段設計不同的節(jié)奏,為歌曲設計節(jié)奏圖譜,引導幼兒根據(jù)旋律選配節(jié)奏。
。ㄕJ識自由反復記號)如果后面的旋律和前面的一樣,那我們就不需要再寫節(jié)奏,只需要請一位朋友幫忙就行(出示自由反復記號),自由反復記號可以根據(jù)需要自由反復一遍、二遍、三遍……都可以,我們來看看有了自由反復記號的幫忙,第一樂段需要反復幾遍?
小結:有了自由反復記號的幫忙,這首樂曲就可以很完整的表演了,讓我們一起來試試。
4、音樂中表現(xiàn)幼兒徒手拍出節(jié)奏樂譜
5、音樂中的表現(xiàn)選配樂器演奏
。ń處熞龑В├蠋煘樾∨笥褱蕚淞嗽S多的樂器,看看有什么?(鈴鼓、圓舞板、手鈴、撥、碰鈴、沙球、雙響筒。我們來看看哪種樂器配那個樂段最好,最合適?
配上樂器隨音樂演奏
4、活動延伸
師:這節(jié)課小朋友表現(xiàn)得太棒了,其實贊美我們祖國的歌曲還有很多很多,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塊找找,我們再一起為它配上好聽的節(jié)奏,好嗎?
五、表演舞蹈《歌唱祖國》
我們中國56個民族,大家相親相愛,生活在祖國的大家庭中,讓我們一起用舞蹈來表達我們心中的祝福,祝愿我們偉大的祖國繁榮昌盛,明天更美好。◣熒谝魳返陌樽嘞鹿餐硌菔纸砦瑁
舞蹈結束后,大家一起大聲歡呼:“祖國媽媽,我們愛您”耶。
《大中國》教案 9
一、活動目標
1、能夠認識了解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
2、能夠準確地說出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并說明它們的用途;
3、能夠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4、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快樂,并感受集體活動的樂趣。
5、初步培養(yǎng)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二、活動準備
多種材質的紙張;鞭炮圖片一張;指南針圖片一張,書本若干本。
三、活動過程
1、出示不同材質的紙,說說紙的用處。
老師:這些都是什么?它們都長得一樣嗎?(通過視覺和觸覺)它們的作用是什么?
2、設置問題。
。1)世界上為什么會有紙?紙是怎么來的?
(2)是誰最早發(fā)明了造紙的技術?
引出其它三樣發(fā)明。
3、出示鞭炮的圖片。
老師:這些是什么?它們是什么做的?
4、出示指南針的圖片。
老師:有沒有小朋友知道這是什么?能不能說出它的用途呢?
5、出示此次活動準備的所有物品。
老師:看看這些書和紙,有什么不一樣?(一些紙是空白的',一些是有圖和字的。)這些字是怎么在上面的?是寫的嗎?(是印上去的。)
6、總結。
老師:我們中國古代有四大發(fā)明,分別是:造紙術、火藥、指南針、印刷術。
四、活動結束老師:請小朋友們回到家考考爸爸媽媽,看看爸爸媽媽知不知道中國古代四大發(fā)明是什么,如果不知道,請小朋友告訴爸爸媽媽。
活動反思:
本活動以我是中國人為主體,了解祖國的四大發(fā)明是造紙術、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知道四大發(fā)明與人類生活的關系。上課前先發(fā)動孩子們搜集有關四大發(fā)明的圖片及故事情節(jié),孩子們先有了比較淺的認識,孩子們接受起來比較容易。 整個活動結束后,我感到還是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對于四大發(fā)明的介紹重點不夠突出,在教具準備上,除了利用圖片教學外,對于能夠收集到的材料,還是應該以實物呈現(xiàn)為佳,這樣能夠幼兒全方位、多角度的觀察、感受。
《大中國》教案 10
一、教學目標
1. 學生能夠準確、流暢地演唱歌曲《大中國》,感受歌曲豪邁、熱情的情緒,體會歌曲中對祖國的熱愛與贊美之情。
2. 學習運用力度變化、附點節(jié)奏等音樂要素表現(xiàn)歌曲,增強節(jié)奏感和音樂表現(xiàn)力。
3. 通過演唱、欣賞等活動,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培養(yǎng)集體主義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掌握歌曲旋律、節(jié)奏和歌詞,能夠完整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所表達的情感。
2. 難點:把握附點節(jié)奏的準確演唱,以及通過力度變化表現(xiàn)歌曲的豪邁氣勢。
三、教學準備
1. 多媒體課件(包含歌曲音頻、視頻,祖國壯麗山河、民族風情等圖片和視頻資料)。
2. 打擊樂器(三角鐵、碰鈴、鈴鼓等)。
四、教學過程
。ㄒ唬┣榫硨耄5分鐘)
1. 播放一段展現(xiàn)祖國壯麗山河的視頻,如萬里長城、長江黃河、桂林山水等畫面,同時播放背景音樂《我愛你,中國》。
2. 視頻結束后,提問學生:“同學們,剛剛我們看到的這些美麗的景色,都屬于我們偉大的祖國。那你們對我們的祖國了解多少呢?”引導學生自由發(fā)言,分享自己知道的關于祖國的知識,從而引出本節(jié)課主題——《大中國》。
。ǘ└枨蕾p(8分鐘)
1. 播放歌曲《大中國》的音頻,讓學生安靜聆聽,同時思考問題:“這首歌曲給你怎樣的感受?歌曲中都提到了祖國的哪些事物?”
2. 聽完歌曲后,組織學生進行討論,鼓勵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發(fā)現(xiàn)。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和補充,強調歌曲中所描繪的長城、黃河、長江等祖國標志性事物,以及歌曲豪邁、熱情的風格特點。
。ㄈ⿲W唱歌曲(15分鐘)
1. 教師范唱歌曲,同時用手勢引導學生感受歌曲的節(jié)奏和旋律起伏,讓學生對歌曲有更直觀的認識。
2. 采用分句教唱的方式,逐句教學生演唱歌曲。在教唱過程中,重點講解附點節(jié)奏、切分音等難點節(jié)奏,通過拍手、跺腳等方式幫助學生掌握。例如,在教唱“我們都有一個家,名字叫中國”這句時,強調“都有”“名字”等附點節(jié)奏的準確演唱。
3. 學生跟唱幾遍后,分組進行練習,互相糾正演唱中的錯誤。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給予鼓勵和幫助。
4. 引導學生加入力度變化來演唱歌曲,如在“好大一個家”“中國,祝福你”等地方適當加強力度,表現(xiàn)出歌曲的豪邁氣勢和對祖國的深情祝福。
(四)歌曲表現(xiàn)(10分鐘)
1. 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為每組分配不同的打擊樂器,如三角鐵、碰鈴、鈴鼓等,讓學生嘗試為歌曲伴奏。教師引導學生根據(jù)歌曲的節(jié)奏特點和情感表達,選擇合適的節(jié)奏型進行伴奏。
2. 各小組進行排練,教師給予指導和建議。排練完成后,每組進行表演展示,其他小組進行欣賞和評價,共同提高音樂表現(xiàn)能力。
3. 全體學生一起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加入打擊樂器伴奏,營造熱烈的演唱氛圍,將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充分表達出來。
。ㄎ澹┱n堂小結(2分鐘)
1. 回顧本節(jié)課內容,帶領學生再次感受歌曲《大中國》所表達的愛國情懷。
2. 鼓勵學生在課后繼續(xù)演唱歌曲,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并收集更多關于祖國的知識和歌曲,加深對祖國的了解和熱愛。
《大中國》教案 11
一、教學目標
1. 學生能夠了解中國傳統(tǒng)藝術元素,如剪紙、臉譜、青花瓷等,并運用這些元素創(chuàng)作一幅表現(xiàn)“大中國”主題的美術作品。
2.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高造型表現(xiàn)能力和藝術審美能力。
3. 激發(fā)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認同感。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認識中國傳統(tǒng)藝術元素,掌握其特點,并能將這些元素融入到美術創(chuàng)作中。
2. 難點:如何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傳統(tǒng)藝術元素,表現(xiàn)出獨特的“大中國”主題作品。
三、教學準備
1. 多媒體課件(展示中國傳統(tǒng)藝術作品圖片、視頻,如剪紙作品、京劇臉譜、青花瓷等)。
2. 繪畫工具材料(水彩筆、油畫棒、彩色卡紙、剪刀、膠水等)。
3. 收集學生提前準備的中國傳統(tǒng)藝術元素相關小物件(如剪紙書簽、臉譜掛件等)。
四、教學過程
。ㄒ唬┳髌氛故緦耄5分鐘)
1. 請學生展示自己提前準備的中國傳統(tǒng)藝術元素相關小物件,并向大家介紹這些物件的特點和自己喜歡的原因。
2. 教師補充展示一些精美的中國傳統(tǒng)藝術作品圖片和視頻,如民間剪紙藝人的現(xiàn)場創(chuàng)作視頻、京劇臉譜的色彩搭配展示等,引導學生觀察和欣賞,提問:“這些作品都有哪些獨特的地方?它們是怎樣展現(xiàn)中國特色的?”從而引出本節(jié)課主題——用美術作品表現(xiàn)《大中國》。
(二)知識講解(8分鐘)
1. 分別講解中國傳統(tǒng)藝術元素的特點和文化內涵。
- 剪紙:介紹剪紙的歷史、常見題材(如花鳥魚蟲、吉祥圖案等)和表現(xiàn)手法(陰刻、陽刻等),展示不同風格的剪紙作品,讓學生感受剪紙藝術的精巧和寓意。
- 臉譜:講解京劇臉譜的色彩象征意義(如紅色代表忠誠正義,黑色代表剛正不阿等)、圖案造型特點,通過圖片對比,讓學生了解不同臉譜所代表的人物性格。
- 青花瓷:展示青花瓷的'圖片,介紹其獨特的青花紋飾、制作工藝和藝術價值,引導學生欣賞青花瓷的淡雅之美。
2. 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將這些傳統(tǒng)藝術元素運用到自己的美術創(chuàng)作中,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和創(chuàng)新。
。ㄈ﹦(chuàng)作指導(15分鐘)
1. 教師示范創(chuàng)作一幅以“大中國”為主題的美術作品,將剪紙、臉譜、青花瓷等元素進行融合。例如,在畫面中用剪紙的形式剪出長城的輪廓,在人物形象上運用臉譜的色彩和圖案進行裝飾,背景添加青花瓷的花紋。示范過程中,講解創(chuàng)作思路、構圖方法和色彩搭配技巧。
2. 學生確定自己的創(chuàng)作主題和表現(xiàn)形式,開始動手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大膽運用各種傳統(tǒng)藝術元素,對遇到困難的學生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指導。
。ㄋ模┳髌氛故九c評價(10分鐘)
1. 組織學生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展示區(qū),讓學生互相參觀欣賞。
2. 開展“小小評論家”活動,邀請學生對其他同學的作品進行評價。評價時,引導學生從作品中運用的傳統(tǒng)藝術元素、創(chuàng)意表現(xiàn)、色彩搭配等方面進行分析,先指出作品的優(yōu)點,再提出改進建議。
3. 教師對學生的作品進行總結評價,肯定學生的努力和創(chuàng)意,表揚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同時對全體學生的作品進行鼓勵和指導,提出進一步提高的方向。
。ㄎ澹┱n堂總結(2分鐘)
1. 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的中國傳統(tǒng)藝術元素知識和創(chuàng)作過程,強調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藝術魅力。
2. 鼓勵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繼續(xù)關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用美術的形式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
《大中國》教案 12
一、教學目標
1. 通過多種實踐活動,讓學生深入了解中國的地理、歷史、文化、民俗等方面知識,拓寬知識面。
2. 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調查研究能力、資料收集與整理能力以及表達交流能力。
3. 增強學生對祖國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和社會責任感。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組織學生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全面了解中國相關知識。
2. 難點:指導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深入探究,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將實踐成果進行有效展示和交流。
三、教學準備
1. 提前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確定一個研究主題,如“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國少數(shù)民族風情”等。
2. 為每個小組提供調查研究表格、資料收集工具(如筆記本、相機、手機等)。
3. 多媒體設備(用于展示學生實踐成果)。
四、教學過程
(一)活動動員與分組(5分鐘)
1. 教師通過談話、播放視頻等方式,向學生闡述本次綜合實踐活動的目的和意義,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
2. 介紹活動的主題和分組情況,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小組,并在小組內推選組長,明確小組成員的分工和任務。
。ǘ⿲嵺`活動指導(8分鐘)
1. 教師針對不同的研究主題,給予學生相應的指導。
- 講解調查研究的方法,如實地考察、問卷調查、訪談等,以及資料收集的途徑,如查閱書籍、瀏覽網頁、觀看紀錄片等。
- 指導學生如何設計調查研究表格,記錄相關信息;如何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篩選、整理和分類。
- 強調實踐活動中的安全注意事項,如外出考察時的交通安全、與人交流時的文明禮貌等。
2. 各小組根據(jù)教師的指導,制定詳細的'活動計劃,確定活動時間、地點和步驟。
(三)實踐活動開展(15分鐘,課下時間)
1. 各小組按照計劃開展實踐活動。例如,研究“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的小組,可以實地參觀當?shù)氐奈幕z產景點,拍攝照片、記錄參觀感受;也可以通過網絡、書籍等收集更多關于文化遺產的資料。研究“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小組,可以采訪家人、鄰居,了解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習俗和故事;還可以自己動手制作節(jié)日特色美食或手工藝品。
2. 教師定期與各小組溝通,了解活動進展情況,及時給予指導和幫助,解決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ㄋ模┏晒故九c交流(10分鐘)
1. 各小組將實踐活動的成果進行整理和制作,形式可以多樣化,如手抄報、PPT演示、調查報告、實物展示等。
2. 組織學生進行成果展示和交流活動。每個小組推選代表上臺展示本小組的成果,并向其他同學介紹研究過程、發(fā)現(xiàn)和收獲。其他小組的同學認真傾聽,提出問題和建議,共同分享實踐活動的樂趣和成果。
。ㄎ澹┗顒涌偨Y與評價(2分鐘)
1. 教師對本次綜合實踐活動進行全面總結,肯定學生在活動中的積極表現(xiàn)和取得的成果,對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探究能力等方面進行表揚和鼓勵。
2. 組織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小組互評,從參與度、合作能力、研究成果等方面進行評價,促進學生自我反思和成長。同時,教師也對學生的活動表現(xiàn)進行評價,為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成績評定提供依據(jù)。
《大中國》教案 13
一、教學目標
1. 學生能夠正確認讀、書寫與“大中國”相關的生字詞,如“疆”“闊”“族”等,理解相關詞語的含義。
2. 有感情地朗讀與“大中國”主題相關的詩歌、短文,體會文本中對祖國的贊美之情,提高朗讀能力和語言感悟能力。
3. 引導學生積累優(yōu)美詞句,學習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描寫祖國,進行片段寫作練習,提升寫作能力。
4. 激發(fā)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懷。
二、教學重難點
1. 重點:掌握生字詞的讀寫,理解文本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本情感。
2. 難點:學習運用修辭手法進行寫作,將對祖國的情感融入文字表達中。
三、教學準備
1. 生字卡片、詞語卡片。
2. 多媒體課件(展示祖國的美麗風光圖片、相關詩歌朗誦視頻等)。
3. 收集與“大中國”主題相關的詩歌、短文資料。
四、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fā)興趣(5分鐘)
1. 播放一組展現(xiàn)祖國壯麗山河、豐富文化的圖片,如故宮、布達拉宮、張家界、傣族潑水節(jié)等,同時播放輕柔的背景音樂。
2. 展示結束后,提問學生:“同學們,看到這些美麗的圖片,你們有什么感受?誰能說一說我們的祖國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引導學生自由表達,從而引出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與“大中國”相關的語文內容。
。ǘ┥纸虒W(8分鐘)
1. 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如“疆”“闊”“族”“榮”等,帶領學生認讀,強調生字的讀音和字形特點。例如,“疆”字右邊是“畺”,不要寫成“僵”;“闊”是半包圍結構,里面是“活”。
2. 讓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教師進行范寫,邊寫邊講解筆畫順序和書寫要點。然后學生在練習本上進行臨摹書寫,每個生字寫3 - 5遍,教師巡回指導,糾正學生的書寫姿勢和筆畫錯誤。
3. 出示詞語卡片,如“疆域遼闊”“民族團結”“繁榮昌盛”等,讓學生認讀并理解詞語的含義。可以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舉例說明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如用祖國領土的范圍解釋“疆域遼闊”,用不同民族共同慶祝節(jié)日的場景解釋“民族團結”。
。ㄈ┪谋緦W習(15分鐘)
1. 教師聲情并茂地朗讀一篇與“大中國”主題相關的詩歌或短文,如《我愛你,中國》,讓學生認真傾聽,感受文本的情感基調。
2. 學生自由朗讀文本,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然后指名學生朗讀,其他學生進行評價,教師針對朗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導,如語調的高低、語速的快慢、重音的把握等,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3. 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文本中哪些語句讓你感受到了祖國的偉大和美麗?作者是如何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情的?”每組推選代表發(fā)言,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和補充,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內容和情感。
4. 引導學生積累文本中的優(yōu)美詞句,如“巍峨的高山”“奔騰的江河”“五十六個民族親如一家”等,讓學生摘抄到筆記本上,并鼓勵學生用這些詞句進行口頭造句。
。ㄋ模⿲懽饔柧殻10分鐘)
1. 教師展示幾幅祖國不同方面的圖片,如長城、黃河、繁華都市等,引導學生觀察圖片,思考可以運用哪些修辭手法來描寫這些景象。
2. 教師進行寫作示范,以其中一幅圖片為例,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進行片段寫作,如“長城像一條巨龍,蜿蜒盤旋在崇山峻嶺之間,守護著祖國的'大地”。講解寫作思路和修辭手法的運用方法。
3. 學生選擇一幅自己喜歡的圖片,運用所學的修辭手法進行片段寫作。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寫出獨特的感受。
4. 選取部分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和交流,先讓學生自己朗讀作品,然后其他學生進行評價,教師進行總結和點評,提出修改建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ㄎ澹┱n堂總結(2分鐘)
1. 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的生字詞、文本內容和寫作方法,強調祖國的偉大和語言文字的魅力。
2. 鼓勵學生在課后繼續(xù)閱讀與“大中國”主題相關的文章,積累更多的語言素材,用文字表達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大中國》教案】相關文章:
《中國食物》教案09-12
中國石教案08-06
《中國娃》教案07-11
《中國結》教案07-27
《中國紅飾品》教案07-26
《大中國》大班教案03-02
高中中國地形教案03-16
中國畫教案01-09
《中國的河流與湖泊》教案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