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實用文>教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時間:2023-06-11 18:42:24 教案 我要投稿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

      教學課題:

        1. 經歷從具體物體中抽象出角的過程,認識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并能按一定標準分類。

        2. 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 體會身邊處處有數學,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進一步體會通過探索解決問題的樂趣。

        教材分析:

        說明教材版本、選取的教學章節(jié)、以及教師個人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分析,需要清晰的闡明教學重點、難點以及教學準備。

        本教案選取的是青島版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繁忙的工地》,第一課時《角的認識》。

        本課時經歷從具體物體中抽象出角的過程,認識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并能按一定標準分類。

        本課時的教學重點和難點是用量角器測量角的度數,會畫指定度數的角。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教學掛圖(或課件),活動角,三角板,量角器。

        學生準備:

        活動角,三角板,量角器。

        教學方法:

        本課時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在活動中探索角的有關知識,但對于比較難理解或容易產生錯誤概念的知識教師仍然加以引導和講解。如周角和平角,學生僅從形狀上就普遍認為周角是一個圓圈,平角就是一個半圓圈,而不去理解它作為角的實質,但這種實質的探索僅僅讓學生利用活動角或同桌交流是難以實現的,因此為了讓學生準確理解什么是平角,什么是周角,教師在利用活動角示范的基礎上進行了講解,這樣既讓學生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平角、什么是周角,同時也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教學過程:

        說明如何導入該課程,主要教學點的設計,知識拓展等。 第一節(jié) 教學要點: 經歷從具體物體中抽象出角的過程,認識平角、周角,知道平角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并能按一定標準分類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課

        找一段挖掘機工作視頻,放給學生看。

        仔細觀察,你發(fā)現了什么? 鏟斗臂在工作的時候,能形成什么樣的角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角的認識)挖掘機工作示意:

        二、探索新知

        (一)認識平角、周角

        1.學生做各種活動角。

        老師課前讓大家準備了活動角,請大家把活動角的兩邊重合,一邊不動,另一條邊開始轉動,就可以得到一個角。然后把你得到的角沿邊畫下來。小組同學說一說,你折的是什么角。(小組交流): 哪組的同學愿意上臺給大家展示一下你們小組折的'角?

        2.小組匯報交流

        展示你們折的角,并告訴同學們它的名稱。

        3. 分類。

        這么多角,看起來太亂了,能不能把他們分類整理一下呢?(小組活動): 把你們小組折的角放在一起,分分看。(一組同學在臺上分)你們是怎么分的?為什么?(學生上臺展示)

        4.認識平角。

        手拿一個活動角,從兩邊重合開始,一邊不動,另一條邊怎樣轉動,當兩條邊成一條直線時問:這是角嗎?為什么?

        我非常欣賞這位同學,他能自覺運用已經學過的角的定義來解決今天的問題。還有不同意見嗎? (演示平角的形成過程)同學們請看,這個角的兩邊成一條直線了,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平角。(板書)(畫平角): 跟著老師畫平角。(示范平角的畫法)。

        5.認識周角。

        我們輕松一下,一起來做個游戲

       、爬蠋熛日f出一種角,你們利用活動角轉出這種角:開始!銳角!直角!鈍角!

       、评蠋熮D動活動角,你們說出它的名稱。開始! (老師轉動一周,兩條射線重合),這是角嗎?為什么? 師:同學們的回答都很精彩!請看大屏幕(課件演示周角的形成過程),這是一條射線繞端點旋轉一周組成的圖形,我們給它叫周角。(板書)(畫周角): 跟著老師畫周角。(示范周角的畫法)。

       。ǘ┙堑谋硎痉椒

        我們認識了這么多角,角應該怎樣表示呢?誰有好方法? (兩生上臺板演) 角可以這樣表示:從一點起,畫兩條射線,就組成一個角。通常用符號“∠”表示。記作“∠1”(或“∠2”等)。讀作“角一”

       。ㄈ┨剿魅N角的關系

        直角、平角、周角這三種角之間有什么關系呢?請小組合作利用手中的材料研究一下。(小組匯報): 哪個小組來匯報一下:你們發(fā)現了什么結論?

        三、回歸生活

        1. 解決情境中的問題 現在我們來看看鏟斗臂在工作時都形成了哪種角?

        2. 找出身邊的各各種角 同學們,你在生活中見過這些角嗎?(生舉例) 看到生活中這么多的角,你想說什么?

        四、總結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2

        教學導航

        【教學內容】

        教科書的第111頁的第4題,教科書的第114、115頁練習二十一的第12、16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鞏固條形統(tǒng)計圖,會繪制條形統(tǒng)計圖。

        2.會根據統(tǒng)計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綜合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4.使學生體會統(tǒng)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并能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5.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細心觀察的良好習慣。

        【重點難點】

        分析統(tǒng)計圖中的數據,根據統(tǒng)計圖開放性地提出問題并加以解決。

        【教學準備】

        多媒體、題卡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本節(jié)課對“統(tǒng)計”這部分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

        板書課題:復習統(tǒng)計。

        2.打開數學書,看第七單元的內容,看看都學習了哪些內容?

        哪個小組愿意匯報你們組的交流情況?

        老師指導并歸納,總結在黑板上。

        【課堂作業(yè)】

        1.統(tǒng)計

        畫條形統(tǒng)計圖需要注意什么?

        2.練習二十一第12題。

        根據統(tǒng)計表畫條形統(tǒng)計圖,注意找出縱軸上的數據要準確,然后回答問題。

        3.練習二十一第16題

        畫梯形,并且把梯形分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和一個三角形。

        4.讀出下面各數,然后省略“萬”后面的尾數,求近似數。

        604009024700695200305076000

        5.寫出下面各數。

        四千七百八十萬零二十

        十五億三千零八萬零九

        四億零五十萬零三

        6.計算下面各題,并且驗算。

        127×63=3276÷84=74×59=

        7.估算。

        297×3≈789×4≈5392÷9≈

        8.(1)125的40倍是多少?

        (2)756里面有多少個18?

        (3)把800平均分成40份,每份是多少?

        (4)884是34的多少倍?

        9.分別畫一個50度、90度、135度、180度、360度的角

        10.你會用畫平行線的.方法畫一個平行四邊形嗎?

        11.你會用一張長方形紙做一個平行四邊形嗎?

        12.解決問題。

        (1)一只山雀5天大約吃800只害蟲,30天大約能吃多少只害蟲?

        (2)有624人乘船游玩,每條船可坐50人,要同時出游至少需要多少只船?

        【課堂小結】

        提問:這節(jié)課復習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小結:掌握復式條形統(tǒng)計圖和單式條形統(tǒng)計圖之間的聯系和區(qū)別。

        【課后作業(yè)】

        完成《創(chuàng)優(yōu)作業(yè)100分》本課時的練習。

        教學板書

        第4課時統(tǒng)計

        知識點總結

        教學反思

        本課時的復習讓學生體會到條形統(tǒng)計圖在統(tǒng)計中的作用,它能清楚直觀反映各數據間的聯系,同時讓學生學會分析數據,根據統(tǒng)計圖中的信息開放性地提出問題,能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簡單運用。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3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學會比較億以內數的大小。

        2.培養(yǎng)學生比較、分析、類推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關鍵點:

        1.重點:學會比較億以內數的大小。

        2.難點:學會比較位數相同億以內數的大小。

        3.關鍵:以比較萬以內數為基礎,把個級比較方法推廣到萬級,能正確比較億以內數的大小。

        教具、學具準備:

        視頻展示臺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填空。

        101010是( )位數,最高位是( )位;356000左起第二位是( )位,表示( )個( )。

        2.在○里填上>,<或=。

        999○1010 601○564 687○678

       。ㄕ垖W生說一說萬以內數的比較兩個數的大小的方法)。

        二、導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學會讀、寫萬以內的數。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還需要對一些大數目進行比較。如:經調查我國面積最大的有六個省份,黑龍江454800平方千米,內蒙古1100000,青海720000平方千米,四川485000平方千米,西藏1210000平方千米,新疆1660000平方千米。你知道哪個省份的面積大,哪個省份的面積小。

        三、教學比較億以內數的大小。

        出示例4:你會比較每兩個省面積的大小嗎?

        720000和1100000,454800和485000

        教師:這么大的數,同學們比較過嗎?(沒有)能不能用以前學的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來比較這些大數呢?

        讓學生分組討論例4:⑴兩個數的數位相同時怎樣比較大。竣苾蓚數的`數位不同時怎樣比較大。拷處熂尤雽W生的討論中,對有困難的學生加以輔導。

        討論完后,每一組推薦一個代表上臺講述討論的結果。老師結合學生的口述板書:720000<1100000,454800<485000。讓學生重點說一說比較兩個數的大小的方法。

        教師引導學生位數相同和位數不同兩種情況總結比較大小的方法:如果位數不相同,位數多的數就大;如果位數相同,就從左起的第一位比較;如果左起的第一位上的數相同,就比較左起的第二位上的數,直到比較出大小為止。

        教師結合學生的總結板書:位數不同,位數多的數就大;位數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數相同,就比較左起第二位上的數,直到比較出大小為止。

        學生完成第13面做一做的題目,并且說說比較的方法。

        四、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二第1題。

        讓學生先比較大小,再說出比較的方法。

        2.完成練習二第2題。

        由學生獨立完成,訂正時讓他們說一說排列的過程和方法。

        五、課堂小結

        教師:同學們回憶一下,這節(jié)課我們都學了哪些知識?通過學習你有哪些收獲?我們在比較數的大小要注意些什么?

        學生小結后教師做概括性的總結和評價。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4

        教學內容:

        四年級第一學期第74-76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初步認識圓,知道圓的各部分名稱。

        (2)會正確使用圓規(guī)畫圓。

        過程與方法:

        通過實踐操作活動初步認識圓,進一步發(fā)展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探索能力,能發(fā)現問題并進行探究。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驗到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并感受到圓的美。

        教學重點:

        通過操作和觀察活動初步認識圓。

        教學難點:

        正確使用圓規(guī)畫圓。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次性杯子、線、圖釘、圓規(guī)、直尺、鉛筆.?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

        出示:在我們生活中經常能看到圓。(媒體)

        舉例:你還在哪些地方看見過圓?(學生介紹)

        師舉例動態(tài)的圓:水滴落在平靜的水面泛起的一個個圓形的波紋,這其實是一個動態(tài)的圓。(媒體展示動態(tài)的圓)

        揭示課題:生活中處處有圓。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圓的知識。(板書課題:圓的初步認識)

        嘗試探索:

       。ㄒ唬﹪L試用各種工具畫圓。

        師提供的工具:線、圖釘、一次性杯子、棋子、尺。生自備圓規(guī)。

        學生嘗試利用各種工具畫圓。

        交流畫法:

        利用圓形物體畫圓

        利用線、圖釘畫圓

        利用圓規(guī)畫圓

        我們來看看體育老師和數學老師上課的時候是怎么畫圓的?

        比較各種方法

        你覺得用什么方法畫的圓最標準?(用圓規(guī)畫的圓最標準)

       。ǘ﹪L試用圓規(guī)畫的圓,并認識圓心、半徑。

        介紹圓規(guī)的構造。

        圓規(guī)它有兩個腳,一個是帶針尖的腳,另一個是帶有鉛筆的腳,還有一個把手,用來旋轉的。

        學生嘗試用圓規(guī)畫圓。

        交流畫法

        先用鉛筆在畫紙上點一點,再把圓規(guī)兩腳分開一定距離,把有針尖的一腳固定在點上,捏住圓規(guī)的把手,把另一只裝有鉛筆的腳繞固定的點旋轉一周。

        小組討論用圓規(guī)畫圓的要點。

       。ò鍟憾▓A心、定半徑、繞一周)

        老師示范畫圓

        小結:

        在圓中固定的那一個點叫圓心用字母O表示,圓上所有的點到圓心O都有相等的長度,叫圓的半徑用字母r表示。(板書:圓心、半徑)(在黑板上的圓中標出圓心和半徑)

       。ㄈ﹪L試畫半徑是2厘米的圓

        學生操作

        匯報交流畫的過程

        同桌相互檢驗

       。ㄋ模┨骄繄A心和半徑的作用

        請學生在一張紙上任意畫兩個圓。

        出示同心圓,看了這兩個圓你有什么想法?

        這兩個圓一個大,一個小,這是因為兩個圓的半徑長度不一樣。所以會一大一小。

        出示上下位置半徑相同的兩個圓,那這兩個圓呢?

        這兩個圓一個在上,一個在下,這是因為這兩個圓的圓心位置不同,所以會一個在上,一個在下。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因為這兩個圓的'圓心位置不同,所以會一個在左,一個在右。因為它們的半徑長度不一樣。所以會一大一小。

        通過觀察你能不能說說圓心、半徑在圓中有什么作用?

        圓心決定了圓的位置,半徑決定了圓的大。ò鍟

        總結:

        在今天的學習活動中你有什么收獲呢?

        拓展階段:

        通過今天的學習活動,同學們知道了很多有關圓的知識。用圓可以設計出各種美麗的圖案。(出示媒體)彎月、五環(huán)、小花,你想不想也來試試!那我們就來試試吧!

        板書設計:

        圓的初步認識

        定點 圓心 決定圓的位置

        定長 半徑 決定圓的大小

        繞一周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逐步學會概括加法結合律、交換律并能用字母表示,并能用加法定律進行簡單的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以及自學的能力,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

        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自主學習的方式探索、理解并掌握加法結合律。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以及自學的能力。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課件

        2、學生準備:課本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xù)了解黃河的有關知識。請看情境圖,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根據圖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觀察情境圖,了解黃河的走向,弄清楚黃河流域與黃河長度的區(qū)別,匯報自己發(fā)現的信息。學生自己提出問題。

        師:黃河流域的面積約是多少萬平方千米?誰會解答?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二、學生根據圖中信息獨立列式

        方法一:(39+34)+2=75(平方千米)

        方法二:39+(34+2)=75(平方千米)

        師:黃河全長約多少千米?可以怎樣算?

        學生列式:(3472+1206)+7863472+(1206+786)師:觀察這兩組算式,你有什么發(fā)現?小組研討,匯報交流師:這是一個規(guī)律嗎?想辦法驗證一下。經過驗證這確實是一個規(guī)律,叫加法結合律,你能用字母表示這個規(guī)律嗎?

        生:A+(B+C)=(A+B)+C

        學習了加法結合律,加法中還有其他的規(guī)律嗎?請完成填空,然后觀察,看有什么發(fā)現?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發(fā)現,兩個加數交換他們的`位置,和不變。

        師:這也是加法運算中的一個規(guī)律,叫加法交換律,能用字母表示它嗎?

        生:A+B=B+A

        師:學習了加法的兩個定律,能根據加法運算律解決實際問題嗎?

        三、觀察下面算式,想想怎樣算比較簡便?

        282+63+37

        生:用加法結合律可以簡算

        四、自主練習

        第1題。獨立完成,說說自己的想法。

        第3、4題。注意用簡算。

        五、簡要回顧

        這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

        六、作業(yè)

        自主練習3題。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6

        教材分析:

        垂直與平行 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它是在學生認識了直線、線段、射線的性質,學習了角及角的度量等知識的基礎上學習的。在空間與圖形的領域中,垂直與平行是學生以后認識平行四邊形,梯形及長方體、正方體等幾何形體的基礎。也為培養(yǎng)學生空間觀念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載體。

        學生分析:

        從學生思維角度看,垂直與平行這些幾何圖形,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學生頭腦中已經積累了許多表象,但由于學生生活的局限性,理解概念中永不相交比較困難;再加上以前學習的直線、射線、線段等研究的都是單一對象的特征,而垂線和平行線研究的是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未知的相互關系,這種相互關系,學生還沒有建立表象。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初步理解垂直和與平行是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特殊的兩種位置關系,會初步辨析垂線和平行線。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分類、比較等環(huán)節(jié),認識垂線和平行線,感知生活中垂直和平行的現象。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體會到垂直與平行的應用和美感,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平行線垂線等概念。

        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難點:

        正確判斷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之間的位置關系。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 導入新課

        1、多媒體播放奧運會開幕式片段。

        解說:對于一屆奧運會來說,精彩的開幕式就是成功的一半。參加開幕式演出的部隊官兵經過130多天的艱苦排練后,才形成了如此宏偉、壯觀、盛大的場面。橫成排、豎成列、整齊劃一。實現了精雕細刻、精益求精、精彩絕倫的目標,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軍人的風采。

        其實在如此盛大的場面里蘊含著許多數學知識。如果把每個人想象成一個點,你們看,這一排排、一列列像我們數學上的什么呢?(直線)

        沿著不同的角度觀察,就會找到許多條直線。把這個場面轉化成一張平面圖。

        2、出示平面圖,找出其中的一些直線。

        這些直線都在舞臺表面上,我們就可以說這些直線都在同意平面內。

        板書:在同一平面內。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板書: 兩條直線。

        【從開幕式演出的片段入手,把數學問題的.研究置身生活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轉化成平面圖,使學生感受到點連成線、線連成面,初步建立垂線和平行線的表象】

        二、觀察分類,感受特征

        1、提出問題

        同學們,你準備解決哪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大屏幕展示學生提出的各種方案。

        2、觀察分類

        師:仔細觀察這6種情況中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能把它們分分類嗎?想好后和同桌交流交流。

        學生匯報:生1:1和2、3和5、4和6分三類。

        生2:1和2一類,3、4、5、6一類。

        生3:1一類,2、3、4、5、6一類。

        在學生說到交叉的分為一類時,告知學生交叉在數學上叫做相交。

        板書:相交

        針對學生的不同分類引發(fā)學生的爭議,在爭議中統(tǒng)一意見,大致按相交、不相交分為兩類。

        3、認識平行線

       。1)觀察、體會平行線的特點

        師:為何要把1號單列出來?1號圖中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有什么特點?

        生1、兩條直線之間的距離不變。

        生2、不相交。

        師:延長后會相交嗎?(不會)

        動畫演示延長后不相交的過程。

        小結:像這種位置關系的兩條直線在數學上叫做平行線,也可以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板書:平行線。

       。2)揭示平行線的定義

        師:同學們,你在生活中見到過這種位置關系的兩條線嗎?

        學生舉例

        那到底怎樣的兩條直線叫平行線呢?

        生:永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

        師補充在同一平面內。

        大屏幕出示:在同一平面內永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也可以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師:為什么要加上互相呢?

        生:是2條直線!

        小結:要說互相平行或平行線至少需要2條直線。

        師:能說一條直線是平行線嗎?應該怎么說呢?

        引導學生說出:紅線是綠線的平行線,或綠線是紅線的平行線,也可以說紅先和綠線互相平行。

        【分類活動是開放的,分類結果也是多樣的,當學生把它們分為交叉、不交叉、快要交叉三類時,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利用直線可以延長的性質,把快要交叉的兩條直線延長后,使學生明白,看起來快要相交的實際上也屬于相交。在觀察比較、討論交流、教師點撥中逐步達成共識,也使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感受到相交不相交這些垂直和平行概念的基本特征,為深化理解概念的本質屬性創(chuàng)造了條件!

       。3)、鞏固練習

        師: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什么叫做平行線,會用小棒擺擺嗎?

        用小棒代替直線,擺兩根小棒平行。

        展示學生的作品

        再擺第三根小棒也和第一根小棒平行,得出:如果兩條直線都和同一條直線平行,那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讓學生動手動腦,加深理解平行線的特點】

        4、認識垂直

        (1)分類

        師:我們已經知道了1號圖中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是互相平行。接下來我們繼續(xù)研究2、3、4、5、6這5中情況中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這5種情況中的兩條直線又一個共同的特點是什么呢?(相交)

        如果要把這5種情況再一次進行分類應該怎么分?

        生:3和5一類,2、4、6一類;

        今天我們重點研究3和5 圖中兩條直線的位置關系。

        【讓學生在相交的情況中找出特殊的情況相交成直角,為學生進一步理解垂直的特點做好鋪墊】

        師:為什么要把3、5單獨分一類呢?

        生1:因為它們都是十字性的。

        生2、它們都有四個直角。

       。2)揭示垂直的定義

        師:像這樣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在數學上叫做互相垂直。

        大屏幕出示:如果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就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這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

        【在分類,比較的基礎上揭示垂直的概念,初步感知相交中的特例是垂直,為學生進一步理解概念的包含與從屬關系進行了潛行的滲透】

        師:你認為判斷兩條直線是否垂直最主要的是看什么?

        生:相交成直角

        師:能不能說紅線是垂線。

        引導學生說出:紅線是綠線的垂線,或綠線是紅線的垂線,也可以說紅線和綠線互相垂直。

        同學們請看數學書的封面上有垂直的現象嗎?(有)

        在生活中還有垂直的例子嗎?

        學生舉例

       。3)鞏固練習

        會用小棒擺擺垂直嗎?

        學生擺垂直

        全課總結: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特殊的位置關系:垂直與平行(板書課題)

        再次播放開幕式片段

        【讓學生尋找影片中的垂直和平行現象,感悟數學無處不在和數學的美感】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7

        一、角的度量:

        平角、周角、畫角

        二、整理與復習:

        銳角 鈍角

        請用三角板拼出下面度數的角,并把它們畫出來,再用量角器量一量,分別說一說它們是什么角。

        135° 75° 120° 180°

        出示以上各題,學生獨立思考并完成。

        三、拓展提高,促進發(fā)展(依次出示下面各題及答案)

        1.出示教科書第72頁第13題。

        教師:請同學們先在數學書上量出下面各圖中每個角的度數,并填在表中。

        學生自主動手測量,教師巡視,個別指導,集體匯報。

        教師:通過測量,你發(fā)現了什么?

        學生:我發(fā)現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是180°。

        教師:關于三角形的內角和是不是180°,我們在今后的學習中還要繼續(xù)探索這個問題。

        2.出示教科書第72頁第14題。

        學生審題后,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分針剛好走一個平角,那分針后來指著哪個數字?那小玲是什么時候完成作業(yè)的'?

        3.出示第72頁第15題。

        教師:從圖上你獲得了哪些信息?你覺得他們誰說得對?你發(fā)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小結:角的大小和邊的長短沒有關系,只和兩條邊張開的程度有關,兩條邊張得越開角越大,兩條邊合得越攏角越小。

        四、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整理和復習,你有哪些收獲?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8

        教學目的:

        1、使學生能夠利用電子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

        2、使學生知道用電子計算器計算順序和筆算順序是一樣的。

        3、讓學生善于觀察發(fā)現數學的秘密,能夠對一些有規(guī)律的數進行口算。

        教學重點:

        能夠利用計算器進行簡單的計算。

        教學難點:

        懂得觀察發(fā)現一些有規(guī)律的數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利用計算器計算:

        386+179=

        說說你是怎樣使用的。

       。ㄏ劝础386”,屏幕上顯示386,再按“+”,屏幕顯示不變,再按“179”,屏幕顯示179,按“=”,顯示結果565。)

        試試ce鍵有什么功能?(清除)

        自己試試看:

        26×39= 312÷8=

        l、你覺得使用計算器需要注意些什么?

        看清數,別摁錯了;每次計算前要清0。

        2、計算。

        54+46= 60×2=

        198÷49= 50+30=

        38×79= 201+99=

        計算后說一說你怎么算的這么快?(并不是任何時候用計算器計算都是的`,像可以直接口算的、能簡算的題目,就不需要使用計算器了。)

        3、做一做練習。

        讓學生在小組內做一做,然后同桌做一做。

        二、觀察發(fā)現

        1、比一比,看誰做的又對又快。

       。ㄒ运娜诵〗M為單位進行)

        9999×1= 9999×2= 9999×3= 9999×4=

        說說你為什么做的又對又快。

        觀察上面的算式和結果,你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

        生暢所欲言。

        師:根據你們的發(fā)現大膽猜測,能不用計算器,直接寫出下面各題的答案嗎?

        9999×5= 9999×7= 9999×9=

        師總結:碰到9999乘9以內的自然數(0除外)答案都是五位數,位和個位就是自然數與9的乘積,中間三位數都是9。

        三、練習

        做一做。練習30頁的第11、12題。

        第11題用比賽的方式進行,以鞏固學生使用計算器計算。

        第12題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講評。

        四、課堂小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9

        教學內容:

        角的計算

        教學目標:

        1.能進行簡單的角的加減法計算。

        2.在獨立探索中掌握角的加減計算方法。

        3.在學習活動中發(fā)展空間觀念,積累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能進行簡單的.角的加減法計算。

        教學難點:能進行簡單的角的加減法計算。

        教學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1、測量∠1的度數并說說你是怎樣量角的?

        2、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角的計算。揭示課題:角的計算。

        新課探索

        探究一

        已知∠1=45度,∠2=90度,求∠AOB=?

        請你們試著做在課堂練習本上。

        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指導書寫格式。

        小結:∠AOB是由∠1和∠2組成的,所以要求∠AOB的度數只要用∠1的度數加上∠2的度數。

        練習:書P73/1練習

        已知∠1=650,∠2=150,求∠AOB=?

        已知∠3= ∠ 1+ ∠ 2, ∠ 1=180,∠2=720,求∠3=?

        探究二

        已知∠AOB=63度, ∠1=30度, 求∠2=?

       。1)請你們試著做在課堂練習本上。

       。2)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小結:∠AOB是由∠1和∠2組成的,所以要求∠2的度數只要用∠AOB的度數減去∠1的度數。

        已知∠AOB=1520

        已知∠AOB=1520 ,∠1=700,求:∠2 =?

        已知

        已知∠3= ∠ 1+ ∠ 2, ∠3=800 ,∠2=500,求∠ 1 =?

        課內練習

        1、練習一 填空

       。1)若∠AOB+600 =平角,則∠AOB=( )度;若周角-∠1=600 ,則∠1=( ) 度。

        (2)從12時10分到12時20分,分針轉了( )度。

        2、練習二 下面都是用兩塊三角板組成的角,算一算它們各是多少度?

        3、練習三 計算下列角的度數。

        如下圖,已知∠1=650 ,求∠2的度數。

        如上右圖,已知∠1=600 ,求∠2的度數。

        本課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會了進行簡單的角的加減法計算。

        課后作業(yè)

        完成練習冊

        板書設計: 角的計算

        解:∠

        解:∠AOB= ∠1+ ∠2

        =450+ 900

        =1350

        解:∠2 =∠AOB- ∠1

        =630-300

        =330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0

        教學內容:

        億以上數的改寫(教科書第20頁例3,21頁例4)。

        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1、理解掌握將整億數改寫成以“億”為單位的數的方法,并能正確地改寫。21世紀教育網

        2、理解、掌握將非整億數用“四舍五入”法改寫成以“億”作單位的數,并能正確地改寫。

        3、進一步理解“改寫”和“略寫”的含義。

       。ǘ┻^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知識經驗,通過交流優(yōu)化寫法,正確改寫。

       。ㄈ┣楦小B(tài)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在活動中積極地探索并理解數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

        教學重點:

        整億數的改寫,非整億數的略寫。

        教學難點:

        正確使用“四舍五入”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把下面各數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

        25000020000000581200000

       。1)由學生獨立完成。展示個別學生的改寫結果。

        (2)你是怎樣改寫的?這樣改寫,原數的大小變了嗎?

        引導回顧

       、傧日覝省叭f”位。

       、诳辞簧系腵數,以五為準,按照“四舍五入”原則改寫。

       、圩⒁狻啊帧碧柕氖褂。

       、茏詈筇砩稀叭f”字。

        二、探究新知

        學習億以上數的改寫。

        1、出示例3:(1)200000000=()億

       、賹W生嘗試獨立完成。

       、谡故尽⒔涣鞲膶懛椒。

        ③歸納方法:改寫成以“億”作單位的數和改寫成以“萬”作單位的數的方法相類似。

        練習:1000000000=()億530500000000=()億

        小結:改寫整億數,先分級,再找到億位,然后把億位后面的8個零去掉,改成“億”字。

       。2)完成20頁做一做第3題。

        2、學習例4

        1034500000≈()億

       、賹W生嘗試改寫。

       、谡故、交流改寫方法。

       、蹫槭裁匆谩啊帧

        3、非整億數的改寫方法

        (1)分級,找到億位上的數。

       。2)看億位右邊的數是比5小,還是

        大于或等于5,進行四舍五入。

        (3)去掉尾數,寫上“億”字,寫上約等號。

        4、把9876540000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億位后面的尾數。

       、賹W生獨立完成。

       、诮處熝惨、指導。

       、壅故窘涣鳌

        三、鞏固練習

        1、教材第21頁的“做一做”。

        2、自主設計練習。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了改寫和省略,對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想法?

        五、作業(yè)

        完成練習冊11、12頁。

        板書設計:

        億以上數的改寫

        整億數的改寫:先分級,再找到億位,然后把億位后面的8個零去掉,改成“億”字。

        非整億數的改寫方法

       。1)分級,找到億位上的數。

        (2)看億位右邊的數是比5小,還是大于或等于5,進行四舍五入。

       。3)去掉尾數,寫上“億”字,寫上約等號。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1

        教學目標:

        1.理解并初步掌握身份證編碼的有關知識,體會到數字編碼的優(yōu)越性和科學性;

        2.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及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3.體會數字編碼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fā)學生“學數學、做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身份證編碼的有關知識;

        教學難點:

        體會到數字編碼的科學性、優(yōu)越性;

        教具準備:

        課件,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提問激趣

        談話:昨天,老師請同學們回家調查了解你們父母或者爺爺奶奶等人的身份證號碼,了解了的同學請舉舉手。

        很好,有這么多同學都去了解過,老師有一種本領,只要你說出一個身份證號,我就能很快知道你所說的人的生日和性別,你們相信嗎?

        咱們來試一試,看誰愿意來考考老師。

        抽生1:422424791204281…… (師猜)

        抽生2:422424198310172929…… (師猜)

        抽生3:42242419800804456x……

        二、了解身份證,掌握號碼含義

        1.想知道老師的秘訣嗎?身份證號碼中到底有著怎樣的秘密?

        接下來,我們一起想辦法研究了解它里面所包含的信息。請同學們觀察屏幕上的這幾個身份證號碼,把你們的猜測和發(fā)現先說給你的同伴聽一聽。

        2.誰來介紹一下你的發(fā)現?

        3.師:1——12位或1——14位知道了,第15位或第17位也知道了。那剩下的這幾位你知道表示什么嗎?(有就抽,沒有師介紹)其實年月日后面的'3個數字是順序碼,順序碼就是表示當天出生的人,按一定順序排列起來的,順序碼的單數分配給男性,雙數分配給女性,第18位(最后一位)是檢驗碼,檢驗碼也就是個人信息碼,一般隨計算機產生,用來檢驗身份證的正確性,有時也用X表示,但不一定是男單女雙,這些資料實際上是老師昨天到公安局戶籍科去調查了解到的。

        4.老師有一個身份證號碼(422424197709090627),你能知道老師的那些個人信息嗎?你能把老師的情況向大家介紹一下嗎?(女,1977年9月9日出生,湖北省荊州石首市人)

        5.那現在你準備怎樣讀和記身份證號呢?齊讀。

        三、 聯系實際拓展思維

        1.其實我們的生活已步入到數字時代,你還在那些地方見過有關數字編碼的例子?(抽生回答)……

        2.老師也收集了一些如:110、119、114、120……電話號碼,飛機票,車牌號,門牌號,商品條碼等。

        3.我們用這些數字編碼有什么好處嗎?(有序便于統(tǒng)計,而且更方便,也便于查找等。如郵遞員分發(fā)報紙,分發(fā)信件就更加方便快捷,要不然太麻煩。)實際上這就是我們研究的數字與編碼的目的。(板書課題:——數字與編碼)

        四、總結全課

        數字編碼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編碼中還有許多學問,希望同學們處處留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課的最后老師要提醒大家一點,身份證是我國目前唯一的法定個人身份證件,乘坐飛機、銀行辦理存款、取款等很多場合需要證明身份時都需要出示身份證,大家要注意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證,不要隨意借給他人使用。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2

        一、激趣引入

        教師:同學們,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什么好玩的玩具?(每只手拿出一個溜溜球)

        學生:溜溜球。

        教師:想來玩玩嗎?

        學生:想。抽兩個學生上臺玩溜溜球。

        教師:(問玩溜溜球的同學)你發(fā)現了什么?

        學生1:溜溜球的繩子很有彈性,可以伸很長很長。

        學生2:在玩的時候線總是直的。

        教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用溜溜球來研究線段、直線和射線。

       。ò鍟n題)

        [點評:玩具“溜溜球”與線段、直線和射線都有相通之處,體現了生活中的數學;用“溜溜球”引入新課,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體現“在玩中學”和“在學中玩”的思想,還能讓學生從中獲得價值體驗。]

        二、教學新課

        1.發(fā)現線段、直線和射線。

        教師:溜溜球真頑皮,一跳就跳到了我們的紙上,(課件顯示兩個點)變成了兩個點。你們能用一條直直的線把這兩個點連在一起嗎?

        學生:能。

        教師:但請注意,開動腦筋,盡量想出和別人不同的連法。請拿出你的卡片在小組里一邊討論,一邊連。

        教師巡視指導,學生操作后交到講臺上。估計學生操作的結果大概有四種情況:圖4 3

        [點評:這個教學片斷體現了數學內容的抽象過程,體現了現實生活與數學知識的緊密聯系,這樣有利于學生理解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

        2.認識線段、直線和射線。

        教師:同學們連線的結果大概分為三類。我們先研究第1類。(拿出一張學生連成的線段放在視頻展示合上)像這樣連的同學請舉手。

        相應的學生舉手。

        教師:我們把它畫到黑板上。(教師在黑板上畫線段)你是怎樣畫出來的呢?

        引導學生說出:是從1個點出發(fā)畫一條直直的線到第2個點。

        教師:(課件根據學生的意思再演示一遍)是這樣嗎?

        學生:是。

        課件出示圖4?4:圖4?4比較一下

        教師:這4條線段中哪一條線最短?

        學生:第①條線最短。

        教師:對,在兩個點之間可以畫很多線。但只有我們畫出來的這條線最短。在數學上,這條線叫“線段”。

       。ò鍟壕段)線段兩端的點叫“端點”。

       。ㄕn件閃爍端點)

        教師:你能量出這條線段的長度嗎?

        學生:能。請一個學生到視頻展示臺上量。

        教師:通過量,我們知道線段是可以量出長度的。我們接著看第2類。

       。贸鰧W生畫出的直線放在視頻展示臺上)像這樣畫的舉手.

        相應的學生舉手。

       。ò阎本畫在黑板上)

        教師:你是怎樣畫出來的呢?

        引導學生說出:是把線段的兩端延長后得到的。

        教師:這條線段的.兩端還能延長嗎?

        學生 :能。

        教師:對,還能延長。(課件再無限延長兩端)這樣無限延長后,就成了一條“直線”。

       。ò鍟褐本)

        教師:教師剛才我們量出了線段的長。你能量出直線的長嗎?

        學生:不能。教師:為什么?

        學生:因為直線是可以無限延長的,是無限長的。

        教師:同學們開動腦筋一畫,就畫出了線段和直線。我們接著看第3類。看還畫出了什么?

        (拿出學生畫出的兩條不同方向的射線)像這樣畫的舉手。

        相應的學生舉手。

        (把射線畫到黑板上)

        教師:你又是怎樣畫出來的呢?

        引導學生說出:是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得到的。

        教師:(課件根據學生的意思再演示一遍)是這樣嗎?

        學生:是。

        教師: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后就是“射線”。

       。ò鍟荷渚)

        教師:你能找出生活中的射線嗎?

        學生回答(略)

        教師:認識了線段、直線和射線,你知道它們之間有什么區(qū)別嗎?

        學生討論后回答。……

        [點評:從學生探究出的表象出發(fā)分類研究線段、直線和射線,從一般到特殊,結構明顯、層次清晰,學生容易理解。學生成為參與研究的主體,更能體驗成功的喜悅和學習數學的快樂。]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1、通過復習,鞏固所學的乘除法口算和筆算的計算方法,在計算過程中能靈活應用因數和積的關系,商變化的規(guī)律正確熟練地計算。2、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參與復習的全過程,通過合作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形成知識網絡。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反思意識和合作精神。

        重點:乘除法筆算的方法,積的變化規(guī)律,商不變的規(guī)律。

        難點:正確熟練地計算

        教具:題卡

        教學過程:

        一、復習整理:

        1、本節(jié)課對乘法和除法這部分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板書課題:復習乘法和除法。

        2、打開數學書看第三單元和第五單元的內容,看看都學習了哪些內容?

        哪個小組愿意匯報你們組的交流情況?

        老師指導并歸納,總結在黑板上。

        問:你認為這兩個單元哪些內容比較難?你最容易出錯?

        二、復習知識點

        1、復習口算

        直接說結果。

        270030=、18060=、36040=、24060=、80040=、42060=、543=、6030=、25050=、1305=、2380=、1506=、183=、234=、713=、4602=、750=。

        說一說口算的方法是什么?

        2、復習估算

        52270、71092、54390、35068、45570、67880。

        說一說估算的方法是什么?

        59103、72012、31572、40818、20929。

        3、復習積的`變化規(guī)律,商不變的規(guī)律。

        不計算,直接寫出下面的積或商。

        1539=585 79224=33

        15039= 39612=

        15390= 158448=

        根據什么算出結果的?

        4、復習筆算

        1)94838=、249647=、432548=、327684=。

        2)24527=、53048=、50950=、80237=。

        組織學生筆算,說一說筆算的方法是什么?

        5、解決問題

        1)甲火車14小時行駛1750千米,乙火車10小時行駛1350千米,哪列火車快,快多少?

        指出題中的數量關系,列式計算。

        路程時間=速度

        2)有26條船,每天收入780元,照這樣計算,現在增加了15條船,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

        3)總復習9、10

        四.總結:

        這節(jié)課復習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yè):

        練習二十一48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4

        教學目標:

        1.復習角的計算。

        2.通過對一些特殊角的計算和探索,為以后有關角的性質作鋪墊。

        3.小組合作,通過驗證得到相等的角,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學習態(tài)度。

        重點難點:

        通過計算找到相等的角。

        能從平面圖形中找出相等的角。

        教學用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昨天我們復習了角,并求了角的度數,下面我們先來做一道練習

        已知∠COB=90°∠COD=38°,求:∠AOD=?

        生1:∠AOD=∠AOB-∠COB-∠COD

        =180°-90°-38°

        =52°

        生2:∠AOD=∠AOC-∠COD

        =90°-38°

        =52°

        師:為什么∠AOC=90°?

        因為∠AOB是一個平角,∠COB是一個直角,所以∠AOC必定也是一個直角。

        ∠COB和∠AOC都是90°的角,它們是一組相等的角,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新知識。出示課題:相等的角。

        二、新課探究

        探究一

        師:兩條直線相交會形成幾個角?在這四個角中有什么小秘密嗎?

        例:如圖,兩直線相交,得到的角分別為∠1,∠2,∠3,∠4,如果∠1=30°,∠2,∠3,∠4這三個角中哪一個角能馬上知道度數了,為什么?

        ∠3是不是等于∠1的度數呢?能不能用我們已有的本領去想想辦法能證明呢?四人小組討論。

        生1:解:因為∠1+∠2=180°,

        所以∠2=180°—30°=150°,

        因為∠2+∠3=180°,

        所以∠3=180°—150°=30°。

        生2:解:因為∠1+∠4=180°,

        所以∠4=180°—30°=150°,

        因為∠4+∠3=180°,

        所以∠3=180°—150°=30°。

        小結:有的同學先利用平角求出了∠2的度數,再根據∠2與∠3的關系求出了∠3的度數;也有的同學是先利用平角求出了∠4的度數,再根據∠4與∠3的關系求出了∠3的度數,不管從什么角度去思考,最終的結論是一致的,∠3=30°。

        師:在你們剛才的探究過程中,還發(fā)現了什么?

        生3:(∠2和∠4也是一組相等的角。)

        跟進練習

        兩條直線相交會形成兩組相等的角,這個結論是否帶有普遍性呢,還是僅僅是偶然?下面我們把這一題的條件做些變化,請你再一次通過計算,看看是否存在兩組相等的角?

        例:如圖,兩直線相交,∠2=145°,請你通過計算驗證一下∠1和∠3,∠2和∠4是否是兩組相等的角。

        學生獨立練習。

        生:(略)

        小結:兩條直線相交,必能形成兩組相等的角。

        探究二

        生:解:因為∠1+∠2=90°,

        所以∠1=90°—60°=30°,

        因為∠2+∠3=90°,

        所以∠3=90°—60°=30°,

        ∠1=∠3=30°。

        師:如果∠2=65°,∠1與∠3還相等嗎?

        生:因為∠1+∠2=90°,∠2+∠3=90°,

        ∠1和∠3都等于90°—∠2=25°,

        所以∠1=∠3。無論∠2等于幾度,

        在這題中∠1和∠3的度數都是相等的。

        跟進練習

        兩人一組動手操作,用兩把一樣的三角尺擺一擺相等的角,對你的同桌說說理由。學生操作演示。

        小結:要擺出一組相等的角,我們首先要找到三角尺中兩個一樣大小的角,將這兩個角部分疊放,沒有重疊的部分所形成的兩個小角它們必定是一組相等的角。

        三、課內練習

        練習一

        找一找下圖中有沒有相等的角,說一說理由。

        生1:∠1 = ∠3

        生2:∠2 = ∠4

        練習二

        找一找下圖中有沒有相等的角,說一說理由。

        生:∠2 = ∠3

        練習三

        找一找下圖中有沒有相等的角,說一說理由

        為什么第三幅圖中沒有相等的角呢?

        課堂小結

        四、本課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找了圖形中相等的角,知道了當兩條直線相交時會形成兩組相等的角;還知道了將兩個相等的角部分疊放在一起時,沒有重疊的部分所形成的角也是一組相等的角。

        課后習題

        五、課后練習

        在你的生活周圍有沒有相等的角,請你找一找,并向你的伙伴們說一說。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15

        [設計理念]:

        “角的分類”是九年制義務教育課本四年級第一學期的學內容,本課的重點是知道周角、平角、直角的度數和銳角、鈍角的度數范圍,能識別這些角;通對角的分類,能準確地認識直角、平角、周角、銳角、鈍角?紤]到分類這一現象生活中到處可見,把學習建立在學生原有的生活和經驗基礎上,讓數學帶上生活味,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滲透分類的思想;同時通過問題模塊,為學生的思維提供了時間和空間,充分展示和發(fā)展他們的思維與語言達能力。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角的分類”。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認識平角和周角。

        2、知道平角、周角、直角、銳角、鈍角間的關系。

        3、培養(yǎng)學生實際操作和觀察比較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明確建立各種角的概念,理解直角、銳角、鈍角、平角和周角的大小關系。

        難點:認識平角和周角。

        [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

        今天我們來繼續(xù)認識角。(板書:角)

       。ǘ⿲W習新課

        1、認識平角

        我們已經知道,一條射線繞著它的端點旋轉,就能形許多不同的角,F在老師手中有把扇子,當扇子旋轉到兩條邊在一條直線上時,就隱藏著這樣一個圖形(多媒體演示折扇圖1),它是角嗎?請大家談談自己觀點。

        指名回答,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從角的概念來分析是否是角。

        2認識周角。

        老師手中還有一把扇子,扇子的一邊繼續(xù)旋轉一周,隱藏著另一個圖形,這時還是角嗎?同學們再談談你的看法。

        3、角的分類

       。1)我們把新認識的角放到角的大家族中,(投影:出示一堆角三個銳角、一個直角、一個平角、一個周角、三個鈍角),讓學生感覺凌亂,你想知道些什么?指名表達自己的想法。

        同學們在下面議論什么呢?你現在最想干的是什么?

       。ㄎ蚁胫浪鼈兠總角的度數;還有它們的各自的名稱;我覺得很亂,可不可以分一分類等。)

        好,今天我們就通過角的分類來進一步了解這些角。(教師板書課題:角的.分類)觀察一下,它們可以分為幾類?把你認為是一類的角的序號寫在一塊。

        教師觀察分類情況。

        讓幾個小組的代表上黑板將貼紙分類。

       。2)通過觀察我發(fā)現大家對這三個特殊角比較感興趣,這樣吧,我們先研究者幾個特殊的角吧。(將直角、平角、周角移開成一列)對于這幾個特殊角,你有哪些了解?

        同學們,你怎么知道平角是180°,周角是360°?下面拿起你準備好的白紙,跟老師一起來驗證吧。

        ①學生動手,用準備好的長方形紙先橫著對折,再豎著對折。

        提問:折出的角是什么角?(用筆標出直角)這個角是多少度?

        板書:直角90°

       、诎褎偛耪鄢傻闹苯羌埓蜷_來,如右圖。兩個直角組成我們新認識的角,它叫平角,這個角有什么特點?這個新的角的邊和頂點各在哪里?它是多少度?

        教師指出:角的兩條邊在一條直線上,這樣的角叫做平角。平角是180°。

        板書:平角180°

        繼續(xù)問:你還在哪里見過這樣的角?

       、壅埬銈冇米约旱幕顒咏遣僮,旋轉一根硬紙條,使其成為直角,再旋轉成一個平角。

        你能說說平角與直角有什么關系嗎?(一個平角等于2個直角。)

        板書:1平角=2直角

       、馨炎约夯顒咏堑囊粭l邊旋轉一周,兩條邊重合了。

        教師指出:通過剛才的動手操作,看出一條射線繞它的端點旋轉一周所成的角叫做周角。周角是360度。

        板書:周角=360°

        你能說說周角、平角、直角有什么關系嗎?

        引導學生明確(板書):1周角=2平角=4直角

       。3)今天你們表現的都很棒!真不錯。(將移開的角歸位)下面我們來看剩下的這些角,同學們,你說這位同學分的合不合理?他是按什么標準分的?獨立思考。

        我們來看這一類角,它們和直角的關系怎樣?你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嗎?這一類呢,它們和直角的關系怎樣?有補充的嗎?

        從同學們的介紹和圖中顯示,直角、平角、周角都只有一個角,而銳角、鈍角有三個。對嗎?鈍角呢?平角,周角呢?

        好了,這幾類角我們都了解了,誰來說說它們之間的關系?

        總結關系:銳角<直角<鈍角<平角<周角

        1周角=2平角=4直角

        現在大家還感覺亂嗎?

       。ㄈ╈柟谭答仯

        1`指出下面的角各是哪種角

        ∠1是()∠4是()∠7是()

        ∠2是()∠5是()

        ∠3是()∠6是()

        2、口答。

        (1)80°角與()°角能拼成一個直角。

       。2)一個平角與一個鈍角的差,一定是()角。

       。3)一個直角與銳角的和,一定是()角。

        3、已知∠1的度數是124°,你能求出其他角的度數嗎?

        知識延伸:兩條直線相交形成四個角,相對的兩個角互稱為對頂角。圖中∠1與∠3,∠2與∠4為對頂角

        4、今天的表現都不錯,下面我們再來挑戰(zhàn)一下自己吧,已知∠3的度數為40°,你能求出∠1的度數嗎?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02-17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03-20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06-12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12-30

      初二數學上冊教案04-06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統(tǒng)計》數學教案11-20

      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人教版11-24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上冊教案02-18

      蘇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教案02-23

      四年級上冊數學教案人教版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