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侘寂》讀書筆記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書筆記吧。那么讀書筆記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侘寂》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分享。
在去年或更之前,定制圈流行“侘寂”,大多數設計師把自己作業(yè)的空間或者產品稱為“侘寂”風,看了很多這種“侘寂”風之后,我也對這種風格自以為有了一知半解。
后來蒙輝建議我可以買本書來看看,他說印象中是一本小書,可能個把小時就看完了,特別適合在旅行途中看。
書非借不能讀也,買了很久,直到今天才看完,真的只花了一小時左右,我愿意把這稱為:一讀。不準備束之高閣,找時間二讀或者三讀。
本文是一讀的收獲,以下或節(jié)選或感悟。
1、侘寂,廣義上,是一種生活方式,狹義上,則是一種美的特定形式。
2、“侘”和“寂”,原本意義不同!凹拧敝咐渚、清癯或者干涸!皝鳌敝鸽x群索居、遠離社會、帶給人以灰心、消沉、慘淡的情緒。大約在十四世紀,這兩個字開始發(fā)展出正面的美學價值。
3、把現代主義與侘寂在多個方面進行了對比,非常有趣,也值得深思。
4、侘寂的來源,產生過程,流行歷史和對于空間、材質等解讀。這是該書占主要篇幅的部分,超過2/3我認為屬于這個部分。
5、在后記里提到中日審美給到我共鳴。
6、在審美觀念上,中日有太多的不同。中國長于開拓,在豐富價值,混沌、活潑、躁動、有趣,但容易迷失在創(chuàng)作的快感中,是亞洲文化的創(chuàng)造者;日本精于守成,在確定價值,冷靜、理智、獨立、乏味,又讓人擔心很快老去,是亞洲文化的收獲者。
7、作為東方的東方,日本像是支立在太平洋上的一個巨大濾網,浩繁的東方創(chuàng)造,涌到這個扁瘦的國家,被過濾、純粹、明確和突顯,使日本成為東方文化的代表。
8、“所有事物,皆暫時。”這是侘寂的精神價值描述里很重要的一種理解,很有禪意。
【《侘寂》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經典讀書筆記_讀書筆記09-09
讀書筆記與讀書筆記范文09-23
讀書筆記古代文學讀書筆記09-06
經典讀書筆記02-16
讀書筆記03-02
長征讀書筆記03-30
神曲讀書筆記04-19
冰心讀書筆記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