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14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書筆記呢?千萬不能認為讀書筆記隨便應(yīng)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 篇1
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fā)生在不同時代但同樣凄美的愛情悲劇,在這本書中融合。最后,只剩下三個字:穆斯林。
這是一個神圣的名字,代表這著一個古老的民族千百年來的信仰和歷史。不知多少次,敬畏的目光長久地注視著這個詞。
誰知,這個詞的背后,藏有多少無奈和痛楚……
梁亦清在水凳旁磨玉。坨子在手中旋轉(zhuǎn),時間飛逝,一塊玉又快成形了。不知道這件作品又會落到何人之手?不知道它是否會成為價值連城的珍寶?這一切都與他無關(guān)。他不得不承認他的命運不在自己手中,只因為他和大多數(shù)人沒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民國初期,穆斯林是被歧視的`。他們不可能和漢人得到一樣的地位,也得不到應(yīng)有的尊重。但他們從不反抗,只能逆來順受,靜靜等待也許有一天,命運會讓他們的生活有所好轉(zhuǎn)。
楚雁潮站在“博雅宅”的客廳,楞在那里。他向韓新月的父母表明了他對新月那灼熱的感情,可韓太太一句話就表明了這不可能,他們隔著教門。就因為不是同一個宗教,兩顆碰撞的火熱的心無法找到同一種歸屬。楚雁潮心碎了。俗話說,“寧拆十座廟,不破一門婚”,可這個門檻將兩個人生生隔開了。
回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他們之中,有名人,也有普通人。他們,和漢族人有著同樣的相貌,說著同樣的語言,穿著同樣的衣服,住著同樣的地方,可卻有著不同的待遇!而這不同的待遇則帶出了不同的命運!
韓新月坐在未名湖畔的小亭子里,手中的書久久沒有翻動。她默默地念到:“人的靈魂是平等的……”梁冰玉在倫敦古城的街上,撲在深深愛著她的人身旁,又聽到了那絕望的呼喊:“我有權(quán)利生活!有權(quán)利愛!”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 篇2
女兒在北京上大二時強烈向我推薦女作家霍達的長篇小說《穆斯林的葬禮》,我早聽說過這本書,但一直沒顧上認真讀它。
捧著女兒送我的新版《穆斯林的葬禮》從頭到尾,不分晝夜,我?guī)缀跏且粴庾x完的,整個人仿佛被籠罩在生命的悲哀之中,閱讀中曾幾次潸然淚下。我很久沒有被這樣一本書這般感動過了。
這是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fā)生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的內(nèi)容卻又交錯扭結(jié)的愛情悲劇。作者以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豐厚的內(nèi)容、深刻的內(nèi)涵、冷峻的文筆,宏觀地回顧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揭示了他們在華夏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的撞擊和融合中的心路歷程,以及在政治、宗教的氛圍中對人生真諦的困惑和追求…
掩卷長思,我唯一感受到的依然是悲哀。也許有人并不相信這樣的故事,可是我卻為它的生動與真實所深深吸引。在這本書里,你能看到人性的弱點與人生的無奈,但你更能看到生命的價值。
書中展示出兩條不同的人生道路,雖然最終歸結(jié)到了一起,而命運卻是如此的相似。一條是恩怨分明的不歸路,一條是愛恨情仇的死胡同。在老玉匠死去的那一刻,韓子奇就注定要為此而演繹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家恨與國寶聯(lián)系在一起,即使在那些寶玉漂流國外,遭受二戰(zhàn)洗禮的時候,家,卻在時間長廊中積聚起更多的恨來。我從心底同情主人公新月,但我也同情韓子奇。有些東西是無法預(yù)料的,新月的誕生就像我們經(jīng)歷過的某些時代一樣,也許從一開始就是一個錯誤。然而,新月卻又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是一個容不得浪漫的時代,她所選擇的師生之戀只能走向絕境。在難以把握的命運面前,在每個人生命中那股捉摸不定的、潛在的暗流中,任何生命似乎都有些微不足道,而哀歌便由此而生。在韓子奇說要轉(zhuǎn)而投向仇人的時候,命運的哀歌就已然繚繞在我的耳邊;而在新月臨死的時候,我已經(jīng)為這生命的哀歌而淚流滿面了。在壓抑和痛苦的感覺中我不禁要問:正義,你為何而生,為何而滅?我也曾讀過一些這樣的故事,公平不在正義的一方,而《穆斯林的葬禮》里的正義就在主人公的身邊,可它卻是那樣地微弱,以至于產(chǎn)生了我們不想看到的結(jié)局。復(fù)仇使人性失去理智,在遙遠的未來,宿命同樣落在下一代的身上,時代的悲哀已將一切掩埋,沒有人理解這樣的家庭、這樣的生命歸屬。
我不明白作者為什么要讓新月的母親做一個逃避者,因為既然她有勇氣打破世俗的常規(guī),卻為何沒有勇氣面對女兒與現(xiàn)實?《穆斯林的葬禮》以一段很冷清的描述讓新月的母親再次出場,這不過是讓我們的心中更添幾分哀愁的陰云而已。那段凄美、悲涼的描述使我久久不能忘懷。是啊,許多已經(jīng)過去的往事,許多生命旅途中留下的難以平復(fù)的轍痕是很難再找回來的,如果一定要追尋,結(jié)局一定是早已逝去的生命中那段難忘的心曲所奏出的絕唱罷了。
穆斯林,對于許多人來說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詞,在這個詞的'背后,更多的是宗教。而宗教這兩個字,更容易讓我們聯(lián)想起那奇怪的儀式。于是,人們對它的葬禮似乎更會產(chǎn)生一種神秘感。于是,作者從一開始就把讀者引入了她巧妙布置的圈套,使讀者在《穆斯林的葬禮》的描述中一步步領(lǐng)略了人生的哀歌。韓子奇從流浪而來,是一個虔誠的穆斯林朝覲者把他送到了故事的中央;新月也在流浪中誕生,是命運將她送別在一段動人的愛情故事里、最終送進了穆斯林的葬禮;新月的母親也在結(jié)束流浪之后,才找尋到一點往昔的生活痕跡。而對于任何人來說,流浪本來就意味著哀愁。流浪,在書里最終以葬禮為終點;蛟S誰也不知道,葬禮的哀歌究竟為誰而鳴?我終于讀懂了:生命的哀歌決不單單是為書中的主人公而鳴,其實也是為你我而鳴、為眾生而鳴,因為世界上誰也無法逃脫生命最后的劫數(shù)--不論你曾經(jīng)多么燦爛或多么悲微。
此外,女兒讀完這本書的一些感想也令我陷入沉思。女兒對我說:讀《穆斯林的葬禮》之前,我?guī)缀鹾苌僬嬲私饽滤沽诌@個民族,甚至對他們頗有誤解,因為過去從一些文章的只言片語和圖片介紹中所得到的印象十分模糊,似乎他們都是滿臉胡子、頭戴白色小帽、行動有些怪異甚至讓人有點害怕的一個群體。現(xiàn)在我才明白了,其實世界上任何不同的種族、民族都有著許多相同的屬性,那就是人性、愛、善良與頑強。我甚至開始喜愛他們了,因為我忽然之間覺得穆斯林(回族)這個民族要比我們干凈許多,無論從他們的日常生活的習俗和禮儀,還是他們在生活方面非常講究節(jié)制等。至少,在不吃豬肉這一點上就比我們要干凈!
仔細想了想,女兒說的話不無道理,至少大部分觀點我可以認同。
《穆斯林的葬禮》創(chuàng)作完成于1987年秋,發(fā)表后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許多作家、評論家、穆斯林學(xué)者和廣大讀者都給以了充分的肯定和高度評價,認為這是我國第一部成功地表現(xiàn)回族人民悠久歷史和現(xiàn)實生活的長篇小說,具有民族史詩的品格和不可替代的文學(xué)地位與審美價值!赌滤沽值脑岫Y》于1991年獲第三屆茅盾文學(xué)獎,之后,該書的英、法、阿拉伯、烏爾都等文字的譯本也陸續(xù)出版。1996年7月號的香港《鏡報》報道,在中國青年最喜歡的二十本古今中外文學(xué)名著中,《穆斯林的葬禮》名列第五。
著名作家冰心在為《穆斯林的葬禮》外文版所寫的序言的最后一句是:我們中國有一句古諺,說‘百聞不如一見’,亦愿海外的朋友們,都來讀一讀這本中國回族女作家寫的奇書!
不論怎樣,《穆斯林的葬禮》給我留下的都是深深的感動。感動之余,我還蒙生了把它推薦給更多朋友的沖動,因為,如果有人愿從更多的角度去了解人生的意義,那就去讀一讀《穆斯林的葬禮》,至少它可以讓我們懂得什么是人世間最純真的感情。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 篇3
“暮色悄悄地降臨了墓地,婆娑樹影尖尖的和大地融合在一起,滿目雄渾的黛色,滿目溫馨的清香。
西南天際,一彎新月升起來了,虛虛的,淡淡的,朦朦朧朧,若有若無。
梁冰玉在琴中久久的佇立,她的心被琴聲征服了,揉碎了,像點點淚珠在這片土地上灑落。
天上,新月朦朧;地上,琴聲縹緲。
天地間,久久的回蕩著著琴聲如清泉淙淙,如絮語呢喃,如孤雁盤旋。
這是《穆斯林的葬禮》最后的結(jié)尾,沒有淚水,卻讓人覺得心酸。第一次了解《穆斯林的葬禮》是室友告訴我的,這是她初時讀過的,雖然已經(jīng)不記得很多的細節(jié),但是他說很值得一讀。后來在語文老師的介紹下,我花費了一些時間讀了這本書。讀這本書時,就好像走進一個完全不一樣的世界,走近了故事的點點滴滴,走進或喜或悲的人生。
讀這本書使我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就像初中時擠出時間讀完《夏至未至》后的心塞。這不僅僅是為結(jié)局的難受,也是為故事人物的命運。甚至在心底有那么一絲對作者的埋怨,為什么一定要以悲劇結(jié)尾呢?為什么如此的殘忍的讓一個花季少女擁有一個苦難且短暫的一生?為什么一定要讓相愛的人分離?或許正是這樣的悲劇才會鑄就這本書的經(jīng)典。
《穆斯林的葬禮》是一部描繪平凡人物苦澀愛戀的畫卷,是一部普通人心酸的投影。書中講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幾十年的興衰,幾代人不同的命運。在我看來這本書講述的不僅是幾個人一生的故事,更是一個時代一個民族的興衰。
韓子奇,小說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是梁家家主的義子,后來娶了梁家的大女兒。在多年奮斗后成為玉石行業(yè)的高手,后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韓子奇去了英國,在英國與梁冰玉相愛并有了女兒新月。如故事就此結(jié)束也算美好,但韓子奇回了國,為了自己的玉,他回到了梁君壁的身邊,使得冰玉被君壁趕走,使得新月從小失去了母親,也導(dǎo)致了以后的一切。如果說給韓子奇一個稱呼,我想我會叫他渣男。韓子奇如不跟壁兒在一起,又或者說他沒有與玉兒在一起,是不是可以避免了一切的`發(fā)生呢。韓子奇的懦弱與反復(fù)無常,使冰玉憤而離去,使壁兒恨上冰玉與新月,使新月多次受到傷害。對于冰月和君壁來說,他不是一個稱職的愛人;對于天星和新月來說,他不是一個稱職的父親;對于他自己來說,他不是一個稱職的人。
梁君壁可以說是書中的反派,因為她,天行無法和喜歡的人在一起;因為她,新月受盡了苦難。但是從梁君壁的角度來看,她并不壞,他只是在保衛(wèi)自己的家庭。她也是一個不幸福的女子,丈夫離心,姐妹反目,兒子不順。她每天都在禱告,卻沒有一天獲得過安寧,每天都活在煎熬中,可恨之人也有可恨之處。
整本書中最令我記憶的便是新月這個人物。不行的出生,抑郁的生長,痛苦而短暫的愛情,悲哀的離世,新月這個最無辜也最令人心疼的人物結(jié)束了。或許從一開始新月的悲劇就已經(jīng)注定,就像紅樓中瀟湘妃子注定消香玉隕,一次新月讓人為她傷心哀嘆。新月與楚雁潮的愛情也最令人震撼,新月的愛情是那樣的純潔而美好,但命運狠狠的打碎了它。先天性心臟病,這個無法治愈的病讓新月虛弱的躺在病床,也讓她用血淚寫下了絕情書,不想也不愿讓愛人但其苦痛。在新月病逝前以及病逝后楚雁潮也未曾見到新月一面,在新月的葬禮上他甚至不讓進去,只能在遠方靜靜的眺望,他們的愛何其悲哀。與他們相比,梁山伯與祝英臺何其幸運,起碼他們死后還能雙飛。
沉浸在穆斯林中,我恨韓子奇的懦弱,惡梁君壁的壞,厭梁冰玉的逃避,傷新月的不幸,嘆楚雁潮的鐘情。我們與新月一比,沒有那么多的苦難,那么糾結(jié)的身世。我們生活在和平社會,有父母的疼愛,也有健康的身體,我們應(yīng)感到幸運。穆斯林的葬禮不僅僅是為了死去的人,更是為了活著的人,讓他們好好的珍惜現(xiàn)在的一切。
“天上,新月朦朧;地上,琴聲縹緲。”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 篇4
讀完《穆斯林的葬禮》,心情特別的沉重,說實話最后的幾章我也是和著眼淚讀完的,那一個個個性鮮明的人物一直在我腦海中回蕩。“博雅”宅中悲涼的氣氛一直襲擊著我的心,這時候用任何語言都不能表達我此時的情感,憑我現(xiàn)在的文學(xué)功底和見解來談這部巨著我怕玷污了她的美好。但是我又不得不說,因為那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還在我的腦海中來回打旋,新月的離去也一直折磨著我的心,我也一直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感覺新月也一直在我身旁,是那樣清晰,那樣靈動。一曲沒有結(jié)果的愛,一曲悲壯的愛,一曲觸動我們心靈的愛,最后以新上人的歸土而告終,當那塊磚頭蓋上了最后一絲光明,我的心也跌入了黑暗,那個還在為自己的心上人默默守候的癡情人,從他的.口中道出了多少關(guān)于愛的真諦,然而他就是帶著所有這些來獨自走著余生。我多么希望那時候他能夠和新月一起,在那個狹小的空間中一起熟睡,但是它畢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日后他還要時常來到這里為自己的心上人演奏那首她最喜歡的《梁祝》。
這本書巧妙地將玉與月作為線索貫穿整部小說,講述了一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fā)生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內(nèi)容卻又交錯扭結(jié)的愛情悲劇,讀來著實讓人心動! 看到穆斯林我們想到最多的還是清真寺;關(guān)于回族,我知道的也很少,只知道回族人都很愛干凈,不吃豬肉,男人們頭上都戴一頂小白帽;僅此而已!赌滤沽值脑岫Y》的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在這部長達五十余萬字的長篇小說里,作者以自己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豐厚的容量,深刻的內(nèi)涵,回顧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
難的足跡,揭示了他們在華夏文化的撞擊和融合中獨特的心理結(jié)構(gòu)。以及在政治、宗教的氛圍中對人生真諦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韓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韓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豐滿的人物,展示奇異而古老的民族風情及充滿矛盾的現(xiàn)實生活。作品清新流暢,質(zhì)樸無華;以細膩的筆觸探測人的心靈,讀后蕩氣回腸,留下深沉的思索,讓我們看到了更多有關(guān)穆斯林的精神生活。
常常出現(xiàn)這種情況,每當人們在看完一部小說后,而置身于故事人物其中,情緒也久久受故事人物的影響,這也許就是作者在用自己的心,或自己的生命去寫的緣故吧。他們并不是為了賺別人的眼淚,那也是他們自己的情不自禁。一個好的作家在寫作時,并不急于下筆,而是經(jīng)過想當長地一段“孕育”之后,他們面對文學(xué),有著宗教般的虔誠,寫作在他心中應(yīng)該是神圣的,來不得虛偽,欺詐和裝腔做勢,也容不得骯臟和居心不良。因為一顆丑惡的心是寫不出真善美的好文章的,也不會讓人淚流滿面的。難道你不是這樣認為的嗎?
長路漫漫,無限的思緒仍在飄蕩,何處才是心靈的彼岸?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 篇5
一本好書真的可以讓人忘記還書。最近,我剛剛看完穆斯林的葬禮,看到最后的眼淚在流淌。穆斯林是一種感動和遺憾。穆斯林第一次讓我有了再讀一本書的欲望。我不是穆斯林,但我非常喜歡這本書。我不擅長評價它,但我敢說它絕對值得一讀。這是作者寫的一本書。當我讀到它的時候,我仿佛真的進入了另一個世界,聽不到周圍的任何聲音。在我面前,書中的聲音在人們的耳朵里,書中的聲音充滿了喜悅、憤怒和悲傷。這就好像我走進了一部大電影,完全忘記了自己的存在。
看著這些浮躁的`文字,翻看這些獲獎的杰作,我感到神清氣爽。穆氏的維吾爾族文學(xué)以優(yōu)美流暢的文字描寫風景,更不時地給人以詩情畫意。作者對人物語言、行為和心理活動的細膩描寫,深深打動了我的心,尤其是少數(shù)民族與漢族之間微妙的關(guān)系。
霍達是一位偉大的作家。她能忠實地運用唐詩宋詞和成語。讀她的小說不僅是一種享受,而且是很多知識。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 篇6
早就想寫這篇讀書筆記,可總覺得準備的不夠充分。因為要寫的東西太多了,不知道從誰先寫起。在我腦海里印象最深的是韓新月了,可發(fā)生在她身上事太多了,與她有關(guān)的人有過復(fù)雜。其實,我是被她的精神而感動,她追求很完美,不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做的最好。她對愛情的向往,堅定的信念,對愛的責任都是無法比擬的。
這本書一共寫了三代人,而且是錯綜交織在一起。梁亦清,一個人一輩子琢玉卻因玉而亡。人老實,就那他自己的話來說,干那行就吃那行的飯;韓子奇,是梁亦清的徒弟也是他女婿。人有心,能干,忠誠。我想正是因為這忠誠導(dǎo)致他以后的命運。還有壁兒和玉兒;韓新月,韓天星。
想到這些我的心里有些亂亂的。就先說一下韓子奇吧,我很佩服他的干勁,把奇順齋治理井井有條。在這時歷史給他開了一個大玩笑,二戰(zhàn)爆發(fā)了,他為了他的寶玉,不惜遠走他鄉(xiāng),到英國避難。而且玉兒也偷偷跟著去了,從這里就開始了。他們沒有躲二戰(zhàn),英國一樣爆發(fā)。戰(zhàn)爭毀了一切,而制造了一分愛情。韓子奇玉兒,而且有了他們愛的結(jié)晶,韓新月。忠誠是他必須回國,回家。就這樣悲劇一點一點發(fā)生。
唉!寫著寫著就想把正本書寫上去,呵呵……因為它真的不一樣。想簡單寫一寫,可怎能表達我內(nèi)心的世界。就談一談愛情故事吧。韓子奇和玉兒的愛情,是不該發(fā)生中應(yīng)該發(fā)生的,讓人恨與痛。恨韓子奇沒有做好,心疼玉兒的'命苦。韓子奇和璧兒,是不該結(jié)合而結(jié)合。因為他們之間沒有愛情,只是親情與責任的相加。還有哪個英國男孩和玉兒,只能說是男孩對愛的摯著,為愛情付出一切,不惜生命。唉!讓人感動。韓天星和陳某的愛情,讓人惋惜,因為他們沒有堅持,沒有做互相信任。韓新月和楚雁潮的愛情,真是讓人心都跟著疼,老天是多么的不公。一個還未讀完學(xué)業(yè),自己的目標尚未達到,對未來出滿了憧憬,沒有感受過一次真正的母愛,還有許多許多事等待她完成。她的愛情受到了家認的阻撓,老天的宣判。人世的不公好象都降臨在她的身上。讓人落淚。楚雁潮愛的化身,給她帶來了一絲的希望。
當我讀到這些時,我真想為她做些什么,可我又如何出手呢?因為這只是作者筆下的故事。只希望現(xiàn)實生活中不要存在這些故事,讓愛進行到底。
讀完這本書后我還了解了不少回回的生活習俗,哈哈……這本書挺不錯的,大家有時間也看看。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 篇7
一本好書真的可以讓人留連忘返。最近剛剛看完《穆斯林的葬禮》看到最后淚水止不住地流下來。《穆斯林》給人的是一種感動和遺憾!赌滤沽帧返谝淮巫屛矣辛艘槐緯朐俅伍喿x的欲望。我不是一個穆斯林可我深深的喜歡這本書我不善于評價但我敢說這本書絕對值得一讀。這是一本作者用心寫作的書在閱讀的時候我仿佛真的進入了另一個世界聽不到身邊的任何聲音眼前是書中的`人耳中是書中的聲自己的喜怒哀樂全被牽引著仿佛走進了一個巨大的電影中竟然完全忘記了自己的存在。
看多了浮躁的文字翻一翻這些獲獎巨著感覺腦中一片清新!赌隆返奈淖志S美流暢文中用于描寫景物的文字的比較多不時地帶給人詩一般的意境。作者對人物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的細膩刻畫深深地打動了我尤以少數(shù)民族與漢族之間微妙的關(guān)系觸動心弦。
霍達一個了不起的作家無論是唐詩宋詞還是成語典故她都能信手拈來而且運用的惟妙惟肖。讀她的小說不僅是一種享受更能從中了解到許多知識。在《穆》中我看到了許多有關(guān)回族人的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的細致描寫使我對這個民族、這個宗教有了重新的、進一步的認識有了想探究的興趣。
感謝學(xué)校要求大家每月讀一本書(呵呵學(xué)校要求的是每月讀一本教育專著我改了總之開卷有益嘛讀自己喜歡的書。)我才有機會讀到如此感人的美文又重新體會到讀書讀好書帶來的樂趣、享受。書籍真是人類的營養(yǎng)品。讓我把這個習慣堅持下去讓經(jīng)典的書籍伴隨著我的生活為我積累一筆豐厚的精神財富。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 篇8
當我第一眼看到這本書的題目時,我就深知這不是本普通的小說,讀完后,我有了更加深刻的感觸!
這本書講述了回族玉器家族兩代人坎坷的命運。事業(yè)的興衰榮辱、理想與現(xiàn)實的落差造就了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命運。
小說開頭韓子奇在北京相識了梁家四口,并因摔壞玉器無力償還,跟梁玉清做學(xué)徒。古時有“手藝傳男不傳女”的規(guī)矩。但梁家只有兩女:長女君璧、次女冰玉,所以,梁家不得不把獨活傳給了韓子奇,師徒倆為了奇珍齋的名譽接手了琢鄭和寶船的活,梁玉清由于琢壞寶船,急火攻心,死了。后來韓子奇接手奇珍齋并娶了長女君璧,生下兒子天星。為了逃避戰(zhàn)亂,韓子奇決定帶著心愛的玉器逃往英國,但其妻君璧思想保守,不愿隨行。冰玉在大學(xué)期間受感情創(chuàng)傷,不愿留在國內(nèi),便隨韓子奇一同去了英國。在英國期間,他們相愛了,生下了新月。幾年后,他們回到家,冰玉遭到君璧排擠,不得不留下女兒走了。后來,新月因心臟病而離世。當冰玉再回來時,這個家早已物是人非。
起初,我不理解為什么冰玉搶了姐姐的丈夫還帶著女兒理直氣壯地回來。后來我明白那是有文化的新青年對愛情的“獨到見解”。冰玉為了自己的愛情做出了大膽的決定,那是她對自由的追求、對愛情的追求、對生活的追求!中國舊時期有太多的人因為門戶之見,父母之命而錯過了自己的愛情。冰玉雖不甘如此,曾大膽的追求自己的幸福,但她的付出卻也沒有得到回報。新月也是一樣,她是一個多么優(yōu)秀、多么純潔善良的新時期有思想、有抱負的人。她為了考北大,只報一個志愿,不給自己留退路!她,也是一個為了夢想而堅持不懈努力的人。她和她的老師楚雁潮也有過似懂非懂的愛情。但命運沒有給她愛的機會:新月因為心臟病過早的離開人世。最終,這兩位有知識有見解的人也沒有得到應(yīng)屬于她們的幸福。
玉象征著財富、地位、華貴;
月象征著純潔、美麗、婉約。
月忘不了玉的傳奇,玉忘不了月的凄清。
這是穆斯林華美圣潔的詩篇,這也是穆斯林美的.靈魂。玉碎月冷,這凄美的故事有著詩一樣的結(jié)局:暮色悄悄降臨了,這墓地,婆娑樹影漸漸和大地融合在一起,滿目雄渾的黛色,滿園溫馨的清香。西南天際,一彎新月出來了,虛虛的、淡淡的,朦朦朧朧,若有若無......淡淡的月光下,幽幽的樹影旁響起了輕柔徐緩的小提琴聲,如泣如訴,如夢如煙。琴弓親吻著琴弦,訴說著一個流傳在世界的東方,家喻戶曉的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天上新月朦朧,地上琴聲縹緲,這是否是在向人們訴說:新月象征著一個新的未來、新的希望?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 篇9
黃昏,披著淅淅瀝瀝的杏花雨,她從街巷的盡頭走來。臨街的墻,幾經(jīng)歲月,斑駁中僅留下暗淡的殷紅,融于灰色之中。
她,步履蹣跚,如一葉扁舟,游弋在似曾相識的小巷,隨風飄蕩。然而,歲月已將她遺忘。當她重新回到這個世界時,她老了,這里已經(jīng)變得陌生。街上零星的點綴著些許的人影,匆匆移動。沒有人知道她是誰,也沒有人關(guān)心她從哪里來,又將到哪里去。
“沒了,全沒了,你想見的,不想見的,都沒了”。沒了,才知道什么叫沒了!她哭了,卻并不傷心!
“可憐一片無暇玉,誤落浮塵煙雨中”,而她到最后才明白,自己只是一個悲劇里的一段插曲,另一個悲劇的淵源——光與影的交匯,月與玉的串織!
“愛情引發(fā)了責任,還是責任萌生了愛情?”
或許,所有的一切都只是玉光、月影的層層幻滅,都只是一個悲劇的輪回。而悲劇的起點,卻是一個謊言,一個當了一輩子回回的漢人的謊言!
他流浪而來,由一個虔誠的穆斯林把他推上了歷史的舞臺。然而誰也不知道他的謊言,他便成了梁亦清唯一的徒弟,并得到了師傅的真?zhèn)鳌?/p>
師傅的溘然長逝,將沉甸甸的責任擺在了他的面前——未完成的“鄭和航海玉雕”,一個破敗的家,以及三個孤兒寡母,而作為一個男子漢,他不得不果斷的扛起家中的重任,然而悲劇也便由此而起。
從他打碎師傅的那片玉起,他便與玉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冷冷的玉光,散落在師傅的陵墓上,玉便成了他生命的主旋律!他對于玉已經(jīng)到了癡迷,幾近于瘋狂的地步了。
為了那份責任,他臥薪嘗膽,忍辱負重,以完成師傅的`心愿;為了那份責任,他和璧兒結(jié)合到了一起,以扛起家庭的重擔;為了那份責任,他和玉兒一起去了英國,以求玉器珍品不被銷毀;為了那份責任,他放棄了愛情,以守著他那心愛的玉。
他和璧兒的結(jié)合本身就是一場悲劇,與其說他愛上了壁兒,還不如說他對玉的執(zhí)著愛上了那份責任。這樣的婚姻是沒有愛情的,這是由責任產(chǎn)生的婚姻,而非由愛情產(chǎn)生的責任。這樣的婚姻注定是要以悲劇來收場的。
他真的愛璧兒嗎?他和璧兒之間真的有什么真感情嗎?如果真是這樣,在動亂年間,他就不會留下壁兒一個人孤苦的看守著那個家,而自己只是因為擔心玉器被毀,而和玉兒一起去英國;如果真是這樣,在和玉兒漂泊途中,就不會由于孤苦,對玉兒動真感情,并有了他們的愛情結(jié)晶——新月;如果真是這樣,回國后,他就不會出于愧疚才選擇留在北京,而一切都只是為了守著他那心愛的玉,為了那份蒼白而又無力的責任——那有名而無實的婚姻,而非愛情。
如果說子奇和璧兒的婚姻是一座墳?zāi)沟脑,那玉兒就只能算是殉葬品。他和玉兒有了愛情的結(jié)晶,卻放棄了愛情,他寧可守著有名無實的婚姻,寧可瞞著女兒的身世,寧可讓心愛的人獨自到異鄉(xiāng)漂泊,而只為了守住他心愛的玉。
如果說他和璧兒之間是沒有愛情的責任的話,那他和玉兒之間就是沒有責任的愛情。他傷透了兩顆純真的心,如果不能說是背叛的話,至少是不負責任,而能令他真真正正負責任的,恐怕就只有他的玉了。他對玉幾乎到了瘋狂的地步,與其說他是玉王,還不如說他是玉魔!
他為了自己的玉舍棄了很多,談不上是值得還是不值得,只是他愛的人和愛他的人,都成了他的玉的殉葬品!
冷冷的玉,折射著寒光,折射出一幕幕悲劇,折射出一道道月的陰影!
“一場場無奈的愛情,究竟是誰埋葬了誰?”
“你不知道自個兒是個回回嗎?回回怎能嫁個‘卡菲爾’!”,“我寧可看著你死了,也不能叫你給我丟人現(xiàn)眼!”璧兒的聲音并不高,卻像一聲驚雷。新月感到的是絕望,她的心仿佛突然從空中墜落,她懵了,呆了,傻了,熾烈的愛使她忘記了楚老師是另一族人,他們屬于兩個不可跨越的世界!
這便是所謂的穆斯林,而穆斯林的意思就是順從者,順從于她的民族,順從于她的血統(tǒng)!
韓子奇與璧兒的結(jié)合,本身就是對命運的一種順從,在國外,他曾一度擺脫這種精神的影響,熱烈地接納了玉兒的愛情,然而當他回到祖國,回到原來的生活環(huán)境,穆斯林的精神枷鎖,又重新控制了他的心靈,他不得不放棄自己的真愛,和無愛的妻子維持一段名存實亡的婚姻,對妻子的責任忍著,對新月的愛忍著,對玉兒的思念忍著……
玉兒也曾一度沖破精神的枷鎖,主動的和自己的姐夫結(jié)合。然而回國后,她同樣不能擺脫心靈的桎梏,選擇了順從,離開了自己的愛人和女兒,遠渡重洋。
而韓天星,他不乏熱烈的愛情,他第一次和母親攤牌,體現(xiàn)了一種反抗意識,而心理畸形的母親,卻用卑劣的手段,將他們拆散,然而悲劇的是,他最終知道了真相,但是他又能做什么呢?去和母親吵嗎?去和淑彥離婚嗎?……但神圣的穆斯林精神使他什么也不能做,只能讓一場大雨沖刷內(nèi)心的苦悶,用一個穆斯林的方式——隱忍和順從來結(jié)束這一切!而同時淑彥也迷惘,“為什么沒有愛情,卻可以生孩子?”,最終,她還是認命了!
新月的確具有叛逆精神,她敢愛敢恨,她和楚雁潮之間的愛情,來得那么純凈美好,沒有一絲的雜質(zhì)。然而,不幸往往在風平浪靜中到來,無情的疾病開始侵蝕她年輕的生命,孱弱的她,又必須面對穆斯林精神的陰影,璧兒的中傷,校方的阻撓,她縱然叛逆,縱然反抗,但神圣的穆斯林精神,卻最終讓這樣一個叛逆者,凄慘的死去。愛情還沒達到高潮,就開始落幕。一個花季般的少女香消玉殞,一場隆重而莊嚴的葬禮在玉碎月落時舉行。這是一場愛情的葬禮,埋葬它的是那神圣的穆斯林精神——隱忍和順從。
“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庇袼榱,夢破了;月落了,心痛了!當一代玉王隨著他的玉告別了他的人生,生命和破碎的玉一起消散。
她狠狠地撕了一把蓬亂的頭發(fā),抬頭望著夜空,那一輪新月也早已隕落!一切都結(jié)束了,只留下她,在孤獨的人間,繼續(xù)她孤獨的旅行。一道門,隔著兩個世界,門內(nèi)有影,而門外無光!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 篇10
雁歸有時,潮來有汛,惟獨明月不再升起。
——霍達《穆斯林的葬禮》
期望太大,看書名覺得是本很恢弘的書,細看后又無法茍同里面的些許內(nèi)容與觀念。
?用了幾天時間看完了這本書,外表是宗教、歷史、玉器、時代,內(nèi)容是兒女情長。
一本書,兩條線。月,玉。
玉雖美,但易碎;月雖美,卻難圓。三代人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分別圍繞著有“玉”和“月”一絲一縷地展開,最終卻又緊緊地纏繞在一起,剪不斷,理還亂。梁亦清磨了一輩子玉,最終為玉而亡;韓子奇守了一輩子玉,最終一無所有;楚雁潮沖破險阻追月,結(jié)果月不在了。《穆斯林的葬禮》感覺像是看了一篇唯美凄涼的'愛情散文,如詩如畫。
罷了罷了,書中再悲苦,我們的生活還得繼續(xù)!?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 篇11
一個穆斯林的傳奇故事,三代人的沉浮與共,愛恨糾織的凄美戀情,譜出一部由:梁亦清、韓子奇、梁君壁、梁冰玉、韓新月、楚雁潮等角色塑造的完美長篇巨作。主人公們在政治、宗教中掙扎,人們在思想感情和愛情的熏陶中沉浮,縹緲,被作者獨特的視角帶入了一個從來沒有見過的可愛又可恨的世界。
如訴如泣的吶喊,冰如刀攪的世界,愛恨情仇的交匯。死去的人往復(fù)在地獄與天界的輪回,活著的人卻在現(xiàn)實與浪漫的墻縫中重生。幾個世紀的輪回,人們逝去的、重來的,能夠永無忘記的只有七情六欲。紅顏的薄命,男子的癡情,都在這一界如地獄般的天堂中展開交戰(zhàn)。
社會的無形的條件下成形,人們卻又在成形的條件下痛不欲生。
在宗教中對人生以及來未的困惑,這之間的'流傳,只會如浮命般吧?释廊サ男膼鄣娜嗽俅握Q生,那誕生之后又會是怎么樣的一段家庭故事呢?爭吵,或是平靜地度過下半輩子?只是渴望著這一切稍縱即逝的虛擬給自己的生活添加著無形的色彩,愛情就只是被人類無疑當作是精神養(yǎng)料的東西么,那是在現(xiàn)實社會中不允許存在的。
宗教的純統(tǒng),政治的鋒交。
曲終掩卷,回腸蕩氣,余音繞梁,揮之不去。
那些“玉”一樣純潔美好的人物最終爭不過命運的安置,猝然離開,徒留下梁祝的曲子汩汩流淌,訴說著它的憂傷。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 篇12
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個發(fā)生在不同時代、有著不同內(nèi)容卻又交錯扭結(jié)的愛情悲劇。
這部五十余萬字的長篇,以獨特的視角,真摯的情感,豐厚的容量,深刻的內(nèi)涵,冷峻的文筆,宏觀地回顧了中國穆斯林漫長而艱難的足跡,揭示了他們在華夏文化與穆斯林文化的撞擊和融合中獨特的心理結(jié)構(gòu),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圍中對人生真諦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韓子奇、梁君壁、梁冰玉、韓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豐滿的人物,展現(xiàn)了奇異而古老的民族風情和充滿矛盾的現(xiàn)實生活。作品含蓄蘊藉,如泣如訴,以細膩的筆觸撥動讀者的心靈,曲終掩卷,回腸蕩氣,余韻繞梁。
走來了。
一輛頂燈上標著“TAXI”的白色小汽車停在路口,她下了車,略略站了站,環(huán)顧著周圍。然后,熟悉地穿過大街、小巷,向前走去。
她穿著白色的坡跟皮鞋,銀灰色的西服裙和月黃色的短袖襯衫。身材纖秀因而顯得頎長,膚色白皙、細膩,橄欖形的`臉型,一雙清澈的眼睛,鼻梁略高而直,未施任何唇膏的淡紅的嘴唇緊閉著,頦旁便現(xiàn)出兩道細細的、彎彎的、新月形的紋路。微微鬈曲的長發(fā),任其自然地舒卷在耳后和頸根。耳垂、頸項都沒有任何飾物。盡管鬢邊的黑發(fā)已夾雜著銀絲,她卻并不顯得過于蒼老;不認識她的人,把她遺忘了的人,也看不出她曾是怎樣年輕。
她匆匆走著,沒帶任何沉重的行囊,手里只提著一個白色的圓形紙盒。
走在這里,她仿佛從一個長長的夢中醒來。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 篇13
這是一本講述一個穆斯林家庭三代人的命運沉浮的故事。在不同時代下有著不同的內(nèi)容,卻又交錯相關(guān),最后衍變成一場悲劇,最終郁郁而終。令人抽象地體會到命運的多舛以及愛的深沉。
全文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以幼年的韓子奇如何在機緣巧合下入住了北京一戶普通的穆斯林家庭后想當時的主人家學(xué)習琢玉的技術(shù),歷經(jīng)磨難之后成就一番大業(yè),但因時代背景以及命運的捉弄下使得家業(yè)不復(fù)存在,以及韓子奇與師傅兩個女兒的情感糾紛為主線。
第二部分則以韓子奇的女兒韓新月為主人公,講述韓子奇一家在經(jīng)歷“七七盧溝橋”事變后以及一系列政治上的動蕩后幸存下來,生活逐漸步入正規(guī),但又因上代人的恩怨情仇以及韓新月有先天性心臟病最終衍變?yōu)橐粓霰瘎。令人感概“命運”與“情”這兩個詞。
這是一本將“愛”這個抽象的概念表達的如此真實的書。有韓子奇與他師傅的大女兒“梁君璧”相互支撐的愛情。有韓子奇與師傅的小女兒梁冰玉在身處異鄉(xiāng)且生命受到威脅下相互依靠的“禁斷之戀”。也有三代人韓天星與其原本廠友—一個樸實的女孩容桂芳,因他的母親梁君璧看不起容桂芳的家世,用離間計將兩個相愛的人因誤會而“咫尺天涯”的沒有結(jié)果的愛情。以及韓新月與其老師楚雁潮的師生之戀,但因回族的規(guī)矩以及韓新月的先天性心臟病從而變成一段凄美而悲壯的愛情。無一不使人感概萬分。并不像一些小說的.圓滿結(jié)局,而是以悲劇結(jié)尾,使情的理解更為深刻且難忘。
當韓新月臥病在床,得知自己的病已不是現(xiàn)代醫(yī)學(xué)可以力所能及的時候,她請求楚雁潮放棄自己,任自己自生自滅時,楚雁潮憤怒了,他向新月訴說:“愛是什么?愛就是火,火總是光明的,不管那熊熊燃燒的是煤炭還是木材,是大樹還是小草,只要是火,就閃耀著同樣的光輝!愛就是愛,它是人類自發(fā)的美好情感,我因為你才愛你,此外沒有任何目的,不要用’自我犧牲’這樣的詞來貶低我,我們雙方都不是祭壇上的羔羊,我們付出了愛,也得到了愛,愛得越深,愛得強烈,愛得長久,這就是一切!”如此感人肺腑的一段話令多少讀到這的人潸然淚下。
愛得濃郁,愛得深沉,此情此景,也不枉此書的好評如潮。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 篇14
“很厚的一本書,拿在手上,感覺沉甸甸的。很厚的一段情,讀完之后,心里沉甸甸的!边@大概是讀完《穆斯林的葬禮》之后心中最大的感覺了吧。
三代人的愛恨情仇在作家霍達的筆下展現(xiàn)出來,或樂或悲,讀者們的思想感情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而起伏不定,時而揚起嘴角微微一笑,時而又不禁捂住口鼻失聲痛哭。
記得第一次拿起這本書是在我十一歲那年,懷著童年時還有著的天真,看著書中所描寫的一個又一個故事,我只是覺得很傷心,新月、韓子奇最終都死去了,最后梁冰玉回到當初的博雅宅,物是人非。并沒有體會、理解到作者在寫這部小說時想要表達、揭示什么。只把故事讀進去了,而并沒有理解透徹。
第二次讀,也是最近一次讀是我在十三歲的時候。相比于第一次讀那本書,經(jīng)歷了更多事情的兩年后的我在閱讀完這一本書后,我的感情就不同于兩年以前的了。三代人命運的坎坷與悲慘使我在合上書那一刻心里沉重起來。而在這么多的事件中給我影像最深的就是亨特的兒子奧利弗與梁冰玉、楚雁潮與韓新月之間的故事了。
“雁歸有時,潮來有汛,惟獨明月不再升起!边@是作家霍達在寫完書后所說。是啊,唯獨明月不再升起。新月就這樣永遠的離開了她所愛的楚雁潮,楚雁潮也永遠的`失去了他所愛的韓新月。在新月住院期間,楚雁潮無微不至地關(guān)懷照顧著她,并向她吐露了深藏在心中許久的愛情,“愛情,老師,我們之間是愛情嗎?”新月在病床上幸福地接受了老師楚雁潮的愛情。從此,兩顆炙熱的心緊緊貼在了一起。可是,在新月對父親韓子奇質(zhì)問下得知了自己并不是梁君璧的親生女兒,并親眼看到了自己的親生母親梁冰玉離家時留給自己的一封信后。韓新月精神上無法承受如此沉重的打擊,舊病復(fù)發(fā),被送進了急救室。在飛雪漫天的清晨,新月沒有等到楚雁潮來到她的身邊,就帶著遺憾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楚雁潮表面上的痛苦新月的哥哥嫂子以及父母親肯定都知道了吧,可是他心里的痛苦又有誰能知道呢?
雖然第一次表白遭到拒絕,但絲毫阻止不了奧利弗火熱的心。隨著時間的推移,冰玉的心開始被這個外國男孩的堅持所感動?墒,悲慘的一天如期而至,奧利弗為了買玫瑰送給冰玉,在戰(zhàn)火中冒著生命危險出去尋找玫瑰,卻遲遲不歸。最終,在家人的尋找下,看見了倒在地上的奧利弗,也看見了同他一起落下的玫瑰。玫瑰終究枯萎,但我相信,奧利弗對于冰玉的那份執(zhí)著而又熱烈的愛卻永不會凋零。
靜靜合上這本書,眼中朦朧,我被深深感動。正如霍達在書中所說“世界上根本沒有完美無缺的人,那只是由愛而產(chǎn)生的錯覺!睂Π∈郎蠜]有完美無缺的人,都是因為那美好而又純潔的愛才造就了那些所謂的“完美無缺的人”。“人可以失落一切,唯獨不應(yīng)該失落自己!笔前。松,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失落,可唯獨不能被失落的,就是你自己……
想必美好、純潔、堅強就是穆斯林之魂之所在了吧……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02-13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02-02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15篇02-13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15篇02-26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13篇03-08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15篇)03-13
大瀑布的葬禮讀書筆記04-12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02-19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心得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