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讀《長征的故事》有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長征的故事》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長征的故事》有感 篇1
在我看完《長征的故事》的時候,我便被里面一個個故事給震撼到了,你不了解長征背后的細節(jié),就永遠無法真正體會到長征的艱難困苦。“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鎖寒……”從瑞金到陜西,二萬五千里的.長征,他們爬草地、過雪山,他們挖野菜、啃樹皮,每一個故事都能讓我淚流滿面。
在許多故事種,尤其令我感動的是《風雪中的前進》,老兵陳松庭為了照顧體質(zhì)瘦弱的向明陽,每天晚上睡覺都是讓向明陽睡在里面,而自己都是蹲在洞口湊合一晚,今天這個風雪交加的夜晚同樣如此,陳松庭的臉和嘴都凍得發(fā)烏,裹腿更是成了兩根冰筒,可就算如此他仍以上廁所方便為由,讓向明陽睡在里面。早晨,雪地反射的太陽光照醒了向明陽,乘著需要收拾行李的時間,他把被單蓋在陳松庭身上,好讓他多睡一伙,可當行李收拾好再去喊陳松庭起床時,他卻因為連續(xù)的挨凍,沒有再醒過來……長征路上,為了照顧傷員或者弱者而犧牲的同志可謂是成百上千,但他們都無怨無悔,因為他們是紅軍。“雪皚皚,野茫茫,高原寒,炊斷糧,紅軍都是鋼鐵漢,千錘百煉不怕難!”
正因為有了先輩們的艱苦奮斗,才有了我們現(xiàn)在的高樓大廈,才有了我們明亮的教室,而作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們更需要努力學好科學知識,就像聶榮臻說的:“有了文化,我們才會思考,思考怎么打敗敵人,怎么讓革命取得勝利,這些必須靠文化,靠智慧,不能靠蠻力!爆F(xiàn)在,我們的經(jīng)濟和軍事實力要想超越美國,同樣需要文化,有了文化我們才能創(chuàng)新,才能去超越。
我相信只要我們以“長征”的精神去學習,我們的祖國一定能更加繁榮富強。
讀《長征的故事》有感 篇2
在這個快樂的假期中,我讀了一本紅軍長征的故事,里面有個小故事它的名字叫《買船自沉為阻敵》。它講的是,1935年5月5日,紅九軍的.軍長羅炳輝帶著紅九軍團的戰(zhàn)士,來到巧家附近的金沙江南岸,準備渡江。
雖然是去渡江,但他們一條船也沒有,派人去找了十公里也沒找到,因為聽說紅軍來了,敵人就強行把沿岸所有的船只集中到北岸的鹽場去了。這時,后面的敵人追兵將至,情況萬分緊急。正在這時,偵察連從鹽工那里打聽到渡口附近有一只沉船。羅炳輝立即命令戰(zhàn)士們馬上將它打撈上來,突擊搶修,于半夜時分,駕著這條破船偷渡金沙江。第二天上午,羅炳輝率領(lǐng)紅軍團的兩千多人,順利安全地渡過了金沙江。
幾天后,羅炳輝接到中央軍委電令,要求紅九軍團阻止追到巧家的敵人過江,掩護主力部隊行動。羅炳輝命令部隊以每條船四十塊銀圓的高價從船主那里買來,將船底鑿個洞把船沉入江底,接著在新街構(gòu)筑工事,還派出一個團在江岸來回運動,擺出一副大部隊渡江的架勢來迷惑敵人。敵人從望遠鏡中看到這些,真以為紅軍在要這里渡江,也急急忙忙地修筑工事,準備頑抗。敵我雙方這樣對峙了八天,為黨中央順利召開的會理會議爭取了寶貴的時間。八天后,羅炳輝才根據(jù)中央軍委的命令,帶領(lǐng)部隊悄悄離去。等敵人發(fā)覺上當后,再去找船渡江時,連一條船都找不到,只能望著金沙江水興嘆。
讀了這個故事,我覺得羅炳輝“買船自沉為阻敵”既是一種智慧和策略,也是一種遵守紀律顧全大局的精神。
讀《長征的故事》有感 篇3
這個故事講了一個叫小蘭的女紅軍,她13歲時爸爸媽媽就去世了,這時紅軍來到了她的故鄉(xiāng),于是,小蘭隨部隊一起長征,為了照顧傷員,在過橋時把好不容易得到的干糧掉進了水里。她為了讓大家可以填飽肚子,就把口袋里塞滿泥土和野草,裝成什么事也沒發(fā)生過。大家知道后,紛紛把糧食分給了她。
看完之后,想到有些同學挑食、剩飯,我感到慚愧。糧食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我們更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要不是紅軍長途跋涉,吃樹皮,吃草根,我們的'新中國也不可能成立!
我們要在學習上發(fā)揚紅軍這種艱苦樸素的精神,長大把祖國建設(shè)得更繁榮富強。
讀《長征的故事》有感 篇4
我記不起這是我第幾次想起長征了,在我的記憶中,它就像古希臘文學中一部長長的史詩,我至今才讀懂它一個小小的章節(jié)。
在漫長的歷史與文化的進程中,我們的民族有著很多輝煌的過去,穿越時空的蒼涼與沉重,是歷經(jīng)滄桑后的繁華,的確,我們的民族承受了太多的苦難。
風吹過,雨打過,火燒過,鐵蹄踐踏過,但寧折不彎的是中國人的脊梁,這就是長征的真實寫照。
長征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一座巍峨的豐碑,百年前,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的工農(nóng)紅軍為了北上抗日,突破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跨越萬水千山,戰(zhàn)勝無數(shù)艱難險阻,創(chuàng)造了無與倫比的英雄業(yè)績,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偉大革命篇章。
堅定不移地信仰、不屈不撓的求索,無所畏懼的前行,向著理想勇敢奮斗,在當今的詞典中,沒有哪一個詞能夠像“長征”那樣,包含了所有這些令人感動的崇高精神和象征意義!
撫今追昔,共和國的滄桑巨變令人感慨萬千;繼往開來,全面小康社會的美好前景呼喚著我們奮然前行。
展望未來,社會主義經(jīng)濟建設(shè)的.大船正劈波斬浪,昂首向前!
淋浴著新世紀燦爛的陽光,歷史的重任將落在我們這一代少年的肩上。過去,長征使中國輝煌;今天我們要將長征精神發(fā)揚下去。我相信,未來的中國載入世界編年史的一定是更華美的篇章!
讀《長征的故事》有感 篇5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借著暑假的大好機會,我可以盡情暢游書海,去尋找無盡的“財富”。的確,在這個暑假里我讀了很多的書,也有很多的收獲。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長征的.故事》這本書,書中為我們講述了許多動人的故事,而我最喜歡的故事是渡烏江。
故事發(fā)生在一九三四年,紅軍要渡過烏江占領(lǐng)遵義城,但有句話叫“烏江天險”。是的,烏江很難渡,既有烏江天險,又有敵人重兵把守,紅軍面臨著極其嚴峻的形勢。但是偉大、勇敢、團結(jié)的紅軍們卻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他們渡過了烏江。雖然他們渡了一次又一次,退了一次又一次,但結(jié)果是一個連猛追三個團!林秀生從江邊逃回,連他的文件電稿都不要了。
讀了這篇文章,我想:林秀生所謂的“江防工事,重壘而堅,官兵勤勞不懈,挽險固守,可保無虞!”結(jié)果只是“莫道烏江塹,看紅軍等閑飛渡!”、“莫道重壘堅,看紅軍橫掃江山!”紅軍這種為了祖國而戰(zhàn)斗到底的精神,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在學習中,我也經(jīng)常會遇到困難。記得有一次做奧數(shù)題,遇到一道難題,我用了所有所學公式,把方程式都用上了,還是想不出來。我想:不做了吧,反正也想不出來,還不如出去玩呢。再說了,思考是會消耗脂肪的。我又想:不行,“飛渡”烏江的紅軍在面對艱難險阻的時候,依然勇往直前,百折不撓,他們連死都不怕,我怎么能怕這點芝麻大的困難呢?學習好比長征,同學就如“敵軍”,我不能停下或是后退,否則就會被追上來的。想到這里,我腦子里突然靈光一現(xiàn),有了一個新思路。于是我按新思路去解答,終于解出了這道題,我高興地跳了起來,那一刻我知道了堅持的意義。
在學習的道路上,我們要學習紅軍為了理想堅定信念、排除萬難,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因為我們身上寄托著祖國的未來!吧倌陱,則國強”讓我們?yōu)樽约憾鴬^斗吧,讓我們?yōu)樽鎳鴬^斗吧!祖國是我們中華兒女唯一的家!
讀《長征的故事》有感 篇6
從前,長征對我來說只是一段歷史,和我們小學生的生活相距很遠,但是在我讀完《長征的故事》后,我的看法徹底改變了。
《長征的故事》講述了紅軍戰(zhàn)士在長征路上的各種經(jīng)歷。長征之路艱難,不僅難在戰(zhàn)士們要不斷地與敵人戰(zhàn)斗,還要與饑餓、傷病、殘酷的自然環(huán)境斗爭。即便如此,紅軍始終堅持原則、不忘初心,并最終完成了兩萬五千里長征的.偉大壯舉。在長征途中,戰(zhàn)友們相互扶持、無私關(guān)愛,教會了我如何與同學和朋友相處;戰(zhàn)士們餓著肚子卻仍然能在挖野菜中發(fā)現(xiàn)樂趣,教會了我即使身處困境也應保持樂觀向上的積極心態(tài);在那些取得勝利的戰(zhàn)役中,戰(zhàn)士們不但付出了體力,更付出了智慧,教我在學習中要勤于思考,而不是一味的埋頭苦讀。
長征不只是一段歷史,更是一種精神,它沒有因為已成往事就變得落后過時。事實上,長征精神是引導我們不斷進步、不斷完善自我的指路明燈,應該世世代代傳承下去。我把這本書推薦給大家,希望大家能從這本書上吸收更多知識,好好學習,長大后建設(shè)祖國。
讀《長征的故事》有感 篇7
暑假里,我讀了一本課外書叫《讀故事 塑品格——長征精神青少年讀本》。書中第六章《軍民魚水情》講述的三個小故事中,無論是紅軍戰(zhàn)士和普通老百姓之間,還是紅軍領(lǐng)袖和群眾之間以及廣大人民 群眾之間,無不體現(xiàn)著軍民團結(jié)奮斗、親如一家的魚水之情和同心協(xié)力、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
合力共建文明城,眾心齊聚強國夢,就是要重塑長征精神,共同創(chuàng)造屬于我們的和諧生活。這些天,外婆家的窗臺上滴滴答答地響個不停,仔細一看原來是五樓人家的`空調(diào)出水管破裂,空調(diào)出水都滴在外婆家窗臺和玻璃上,嘀嗒嘀嗒的聲音讓人覺得很煩躁。但外婆并沒有很生氣,而是和和氣氣地把情況告訴了五樓的阿姨。五樓的阿姨馬上到外婆家查看,一再打招呼說不好意思,并說馬上讓師傅來修理。
鄰里間以和為貴,看著外婆與五樓阿姨客氣地說話,回想起平時外婆總是主動熱情地與鄰居打招呼,下樓主動幫鄰居把門口的垃圾帶下去丟掉……。我想,合力共建文明城,就該從一點一滴做起,從小事做起,從我做起,努力營造和諧生活氛圍。
長征故事的熏陶,長輩的言傳身教深深地影響著我。我決心把創(chuàng)城精神牢記在心,把道德規(guī)范落實在行動上,在學校尊敬老師,團結(jié)同學,關(guān)心集體;上課遵守紀律,專心聽講,認真學習,努力取得好成績;在家里孝敬長輩,學做家務,一言一行努力學做有高尚情操的人。
讀《長征的故事》有感 篇8
《紅軍長征的故事》這一本書中描寫了當年戰(zhàn)爭時期中,紅軍們爬雪山、過草地等一些不怕艱難、不怕犧牲的故事。最讓我難忘的是,當這些戰(zhàn)士剛進入紅軍隊伍的時候,竟然就已經(jīng)不把“死”放在心上了。為了祖國的和平,他們真是了不起!
紅軍長征中的一個故事讓我至今還記憶猶新,那就是關(guān)于戰(zhàn)地女杰——賀子珍。1935年4月初,紅軍們趕到貴州附近的五里排,突然他們的頭上有一群敵機,戰(zhàn)士們迅速趴在路坎下、田溝里、坡地上,但躺在擔架上的紅軍傷員根本動不了。賀子珍連忙去疏散傷員,這時一枚炸彈投了下來,賀子珍被炸傷了,不過好的是敵機在這時候飛走了。
醫(yī)生給賀子珍打了一支止血針,又給她做了全身的檢查,發(fā)現(xiàn)她的'頭部、上身和四肢共有17塊大小不一,深淺不同的彈片。手術(shù)開始了,賀子珍疼得大汗淋漓,但卻一聲不吭。終于,賀子珍身體淺層的彈片被一塊塊取出,而深入體內(nèi)的彈片卻難以取出,成為戰(zhàn)爭給她的一份永久紀念。
當我看到這本書的最后一行時,我心里真是激動極了,暗暗地想,這些壯舉簡直是中國戰(zhàn)爭史上前所未聞的,這些英雄都是些平凡的人,但他們卻是那樣堅強、勇敢、自信。我也要像他們一樣,雖然生活的環(huán)境不一樣了,但我也要堅強地面對一切,讓自己自信起來,變得更棒!
讀《長征的故事》有感 篇9
紅軍長征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在我讀了一些紅軍長征的故事之后,對紅軍的長征有了更深的了解。
我讀了一個參加萬里長征的女兵謝飛的故事。每一件事情,都有一個深刻的意義。
根據(jù)她說,她們這些女同志,也要和男同志一樣爬雪山,過草地,參加戰(zhàn)斗;護理傷病員,宣傳發(fā)動群眾;還要于饑餓、寒冷、疾病作斗爭。從這里我可以感覺的出她們很堅強,而且不怕困難。
在糧食短缺的時候,她們吃的食物,是烘烤干了的從牲口的糞便中挑出的未消化的玉米粒。從這里可以看出,他們?nèi)f里長征的歷程是艱難的',他們都去吃牲口未消化的東西,可想而之,他們是多么艱難。
還有就是在他們紅軍在過大渡河的時候,她已經(jīng)感冒發(fā)燒了好多天,她頭重腳輕,昏昏沉沉,全身都快散了架似的,戰(zhàn)友都擔心她過不了鐵索瀘定橋,但他手腳并用,坐在地上艱難地一步一步挪過鐵索橋,最后以驚人的毅力趕上了隊伍。從這里可以看出,她不怕艱險,就算生了病,還是堅持趕上隊伍,這需要多少毅力!
我覺得,紅軍的萬里長征之所以能進行下來,完全是因為有那么多像謝飛那樣有毅力的人,才能夠完成的。所以,我們在學習上也要學習紅軍不怕苦,不怕累,有毅力的這種精神!
讀《長征的故事》有感 篇10
發(fā)生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長征,像一條蜿蜒二萬五千里的紅飄帶,以它無與倫比的絢麗,飄過滿目瘡痍的中國大地,舞出了我們這個民族的嶄新希望。
長征的故事有很多,我雖然沒有全部看完,但當我把書合上的一瞬間,那一幅幅驚天動地的畫面,那一場場驚心動魄的戰(zhàn)爭,仍久久縈饒在我眼前……長征初期的湘江戰(zhàn)役,是紅軍突圍以來最壯烈、最關(guān)鍵的一仗,中央紅軍人數(shù)由出發(fā)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雖然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紅軍最終突破了敵人的四道封鎖線。還有后來的四渡赤水,搶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過雪山、草地,這一重又一重令人無法相信的困難,卻被這支隊伍戰(zhàn)勝了,這就是“無堅不摧”的紅軍。紅軍的頑強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深深震撼了我的靈魂。
看紅軍爬雪山的時候,吃的是皮帶、樹根,穿的是草鞋,薄衣,他們卻翻過了一座又一座的雪山,戰(zhàn)勝了一道又道的'困難。而我們面對困難時卻知難而退,如在學習中遇到難題,有時沒有經(jīng)過任何思考,就放過了。有時候老師布置的作業(yè)還沒做就牢騷滿腹,找借口和理由推脫逃避。在他們的面前我們變得那么渺小和蒼白無力……
從紅軍長征中我收獲了堅強、智慧、勇敢、自信、頑強、團結(jié)……今天,我們遠離了那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過著衣食無憂、幸福安定的生活。我們所能做的就是要將這些高貴的品德精神發(fā)揚下去,學好每一科知識,沿著先烈們走過的路,繼續(xù)走下去。把自己的成長、成材同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地聯(lián)系起來。立愛國之志,成報國之材。把我們的國家建設(shè)得更加繁榮昌盛,讓可愛的祖國躋身于世界強國之列。作文
讀《長征的故事》有感 篇11
暑假,媽媽給我買了一本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的書——《讀故事塑造品格——長征精神青春讀本》。
什么是長征精神?我很好奇,帶著疑惑打開了書。全書共分十章,分別開啟遵義新篇章、強渡大渡河、翻越雪山、用理想鑄軍魂等,每一章都有一個真實的故事,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 、敢于擔當?shù)瓤少F的長征精神!
看到長征精神,我想到了自己:遇到困難,等著老師或父母解釋,從不動腦子;遇到一點挫折,就心灰意冷,不敢迎難而上。我們要繼承長征精神,在學習中勇于攀登山河,為理想不斷奮斗,直至最終勝利。
我們今天所進行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shè),就是新的.長征。作為新時代的學子,我們要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美好時光,用長征精神激勵自己,努力學習,勇攀高峰,全面發(fā)展,做有用的棟梁祖國的。
讀《長征的故事》有感 篇12
作為一名80后,我出生在和平年代,對于長征的認識,最早源于小學、中學課本上的長征故事。直到今天,我還能如數(shù)家珍:像《金色的魚鉤》《倔強的小紅軍》《翻越大雪山》《豐碑》《飛奪瀘定橋》《七根火柴》等,那些悲壯感人的故事,像一泓清泉,滋潤著我的心靈。
作為中華兒女,怎能忘記這些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前輩呢?正是平凡而偉大的他們,托舉起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們怎能忘記那位心里裝著別人唯獨沒有自己的老炊事班長呢?那枚長滿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金色的光芒,那正是老班長舍己為人的光輝寫照。在長征途中,又有多少個這樣的老班長呢? 還記得那個倔強的小紅軍嗎?陳賡將軍曾4次伸出援手——讓馬、一起走、送糧,均被小紅軍以各種借口拒絕了。陳賡同志一度信以為真,策馬先行,直到最后,他才明白小紅軍是在“騙”他。那個小紅軍寧可犧牲自己,也不愿意拖累陳賡同志,在生死關(guān)頭,將生的希望留給了陳賡,將死亡留給了自己。在長征途中,又有多少個這樣的孩子呢?
讓我們向那座巍峨的大雪山——夾金山致敬。這是紅軍長征中一段震驚中外的歷程,被譽為20世紀人類創(chuàng)造的最偉大的奇跡。它震撼了所有的炎黃子孫,像完美的神話,超越國界,在世界上廣為傳揚。紅軍戰(zhàn)士頑強的意志、堅韌不拔的毅力以及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在雪山之巔,凝結(jié)成一座晶瑩的永恒的豐碑。
我更忘不了《飛奪瀘定橋》里的驚險與悲壯,《七根火柴》里無名紅軍戰(zhàn)士對革命事業(yè)的無限忠誠。千千萬萬的紅軍戰(zhàn)士心中,都有一團永不熄滅的.火焰,那就是對祖國母親的愛,這種愛超越了一切,成為他們不竭的勇氣和動力。
紅軍創(chuàng)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他們縱橫11個省份,攻占700多座縣城,進行了300余次戰(zhàn)斗,突破敵人的重重包圍,兩過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穿越荒無人煙的地區(qū),總行程2.5萬余里,先后跨越了近百條江河,征服了約40座名山險峰,其中包括20余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皚皚雪山,穿過了被稱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這用無數(shù)生命寫下的英雄史詩,已成為中國革命和人類歷史上一段永不磨滅的回憶。
讀《長征的故事》有感 篇13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當讀到毛主席寫的這首氣勢磅礴的七律《長征》時,我都會想到長征中偉大的紅軍戰(zhàn)士們。帶著對革命英雄的崇敬之情,我打開了這本《長征的故事》讀了起來。
1934年10月中旬,毛主席率領(lǐng)紅軍全體官兵從革命根據(jù)地瑞金出發(fā),共經(jīng)過14個省,跨過24條大河,翻越18座大山,行程約二萬五千里。他們?nèi)币律偌Z,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情況下,他們勇敢地面對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爬雪山,過草地,抱著對革命必勝的信念,最終勝利會師延安。在長征中發(fā)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比如《草地讓糧》、《倔強的小紅軍》等,一個個感人的真實故事,一位位活生生的英雄形象。他們奮斗著,誰也沒有退縮過。
中華民族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但就是因為這樣,我們在災難中奮斗,在災難中崛起。先輩們歷盡千辛萬苦,拋頭顱、灑熱血,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經(jīng)過重重磨礪換來我們現(xiàn)在幸福的生活,舒適的環(huán)境。他們的精神打動了我,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上,我也要向他們學習,奮發(fā)向上,不畏艱難,勇往直前。
長征精神永遠激勵著中國人奮發(fā)向前!
讀《長征的故事》有感 篇14
公公是位老軍人,就愛讀描寫戰(zhàn)爭的書,暑假里我從他的書架上翻出一本《紅軍長征的故事》,看著看著我也入了迷。這本書里講述的故事讓我心情激動,難以忘懷。在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紅軍將士們生活非常艱苦,吃不飽、穿不暖,爬雪山、過草地,最后取得了偉大的勝利。紅軍的故事深深震撼了我的靈魂。
紅軍將士們?yōu)榱私夥湃袊、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的偉大理想,面對困難絕不退縮,甚至不惜拋頭顱、灑熱血。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時,他們勇敢地面對困難,咬緊牙關(guān),一次次戰(zhàn)勝了各種艱難險阻。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生活優(yōu)越,更不需要去打仗、犧牲性命。想想我自己,一心相當宇航員、發(fā)明家,可是一遇到自己不明白的事就打退堂鼓,沒有那股子刨根問底的勁兒。想想紅軍將士們,他們信念堅定自,有堅持的'恒心和韌勁,所以能夠取得偉大的勝利。現(xiàn)在我明白了,困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面對它,俗話說:“困難就像彈簧一樣,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今后在學習的過程,我一定向當年的紅軍將士們一樣不怕困難、艱苦奮斗,朝著自己的理想努力,好好學習、回報社會!
讀完這本書,我覺得國民黨反動派掠奪百姓們的東西,犯下大罪,讓百姓們過不上好日子;紅軍為了讓百姓們過上好的生活,他們的槍決不放下,要戰(zhàn)斗到底,我們之所以能在好的環(huán)境下生活,是烈士們用自己的鮮血換來的;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后,為祖國的建設(shè)做出貢獻,讓我們的國家更加繁榮富強。
【讀《長征的故事》有感】相關(guān)文章:
長征故事讀后感03-25
《長征的故事》讀后感04-29
讀《長征》有感04-26
《長征的故事》讀后感[推薦]09-20
《紅軍長征故事》讀后感09-20
長征故事讀后感(14篇)03-26
說不盡的長征故事讀后感12-21
長征故事讀后感15篇04-11
長征故事讀后感14篇03-26
《紅軍長征的故事》讀后感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