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說不盡的長征故事讀后感
讀完一本經(jīng)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現(xiàn)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墒亲x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說不盡的長征故事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說不盡的長征故事讀后感1
在暑假里媽媽給我買了許許多多英雄故事書,其中我最喜歡的一本是《說不盡的長征故事》。
這本書主要講了中國工農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為了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被迫開啟了二萬五千里長征。他們在途中遭遇千辛萬苦,沒有一個人退縮,堅持不懈、勇往直前、不屈不撓的精神,終于到達了陜北延安。當我讀到他們飛渡瀘定橋的時候,看著他們在敵人的炮火中一個又一個倒下后,另外的紅軍叔叔趕緊的'替補上去,終于攻下了瀘定橋。他們在途中沒有吃的,餓了就會吃樹皮、抓一把雪、挖草根來填飽肚子。讀到這里時我已經(jīng)淚流滿面,他們不怕犧牲、吃苦耐勞的精神讓我十分敬佩。
在當代也有許多這樣的英雄,比如2018年四川涼山爆發(fā)的森林大火中消防員叔叔,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勇往直前、不怕犧牲。在疫情中,白衣天使們也是冒著生命危險沖到了抗疫最前面。
讀完這本書,我想沒有革命先烈的無私奉獻,就沒有我們現(xiàn)在幸福的生活。我們要學習他們的勇敢、舍己為人、吃苦耐勞、團結互助的精神,長大以后爭取做一名有用的人。
說不盡的長征故事讀后感2
《說不盡的長征故事》是一本由十個章節(jié)組成的書,每個章節(jié)寫的都是紅軍在長征路上遇到的困難和他們的解決方法。如“寶貴的鹽”這一章,紅軍缺鹽,他們便想方設法,終于得到了用石頭熬制出來的鹽。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一章——“寶貴的鹽”。這章講的是紅軍長征行軍來到一個叫茂州的地方。那里人煙稀少,糧食短缺,戰(zhàn)士們只能天天喝清水煮野菜,不少人消瘦得很厲害,還有人得了浮腫病。而且那里的百姓的生活也很困難。由于軍閥和土司頭人的反動宣傳,不少老百姓都躲了起來。因為紅軍有紀律,不能拿老百姓的一針一線,所以紅軍只能用錢買鹽。而沒有人愿意賣給他們,紅軍只能先幫老百姓們打掃衛(wèi)生,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老大爺,可他卻躲進屋,關上了門。一天過后,老百姓回來一看才發(fā)現(xiàn)紅軍是好人,昨天的老大爺送來了鹽,可紅軍不收,老大爺被感動了,他主動帶領紅軍到不遠的`白云山,采了一種能熬出鹽的石頭,紅軍才得到了十分寶貴的鹽。有了鹽,他們的身體變得不再虛弱,有力氣打仗了……
讀了《說不盡的長征故事》,深受感動,紅軍愛老百姓,守紀律,是真正的人民軍隊。也讓我明白,今天的我們要珍愛(食物),不能浪費,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說不盡的長征故事讀后感3
當我邁著輕快的步伐,迎著朝陽,走進校園時,五星紅旗驕傲飄揚。老師說,五星紅旗的紅,是革命先烈熱血的紅。我知道,那是就中國紅,是每個中國人心中的紅!
那一抹紅,是挫折與悲傷。
面對五星紅旗,我想起了宣傳員小鄭。他用年輕的生命在紅軍長征路上播撒革命的種子。十四歲的“紅小鬼”楊征鵬、為護傷員身中十七塊單片的賀子珍、凍死在寒冷雪山的軍需處長胡軍……更有千千萬萬像他們一樣的紅軍戰(zhàn)士征服了草地、雪山和敵人,用鮮血染紅了五星紅旗,染紅了每顆中國心。
面對美味佳肴,我想起了長征路上戰(zhàn)士們吃樹皮挖草根的艱苦。饑火燒腸之時,劉營長咬著牙忍著淚,殺死了自己心愛的戰(zhàn)馬,給戰(zhàn)士們充饑。長征中這樣的故事幾乎每一天都在發(fā)生。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啊,一蔬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到底是什么讓長征的戰(zhàn)士們明知有艱險卻前赴后繼?又是什么支撐他們跨越萬水千山,戰(zhàn)勝艱難險阻?是堅定不移的革命信仰,是向著理想勇敢奮斗的'精神。
正是這精神,八十多年來像甘甜的泉水,哺育了我們千千萬萬的祖輩和父輩。一座座高樓大廈,一架架跨海大橋,一顆顆人造衛(wèi)星……都是他們?yōu)槲覀兠枥L的一幅又一幅的優(yōu)美藍圖,為我們譜寫的一曲又一曲的美麗樂章。你看,那一抹紅,也是光榮與夢想。
作為當代少年,我們應當樹立遠大的理想,繼承和發(fā)揚這大無畏的長征精神,努力建設好我們熱愛的祖國媽媽!
【說不盡的長征故事讀后感】相關文章:
說不盡的橋教案03-07
《長征的故事》讀后感04-29
長征故事讀后感03-25
《長征的故事》讀后感[推薦]09-20
《紅軍長征故事》讀后感09-20
《紅軍長征的故事》讀后感04-29
長征故事讀后感14篇03-26
長征故事讀后感(14篇)03-26
長征故事讀后感15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