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釘子讀后感范文
認(rèn)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釘子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分享。
釘子讀后感范文1
我曾經(jīng)讀過一篇有名文章,名字叫《釘子》,這篇文章讓我深受感觸!
這篇文章主要講有一個壞脾氣的小男孩,總愛生別人的氣。一天,父親拿來一袋釘子,說:"每當(dāng)你生氣時,就往后院的圍墻上釘一顆釘子,每當(dāng)你能控制自己情緒時,就拆掉墻上的一顆釘子。"一開始,小男孩經(jīng)常往墻上釘釘子,后來,墻上的`釘子越來越少了,終于有一天,小男孩對父親說:"墻上的釘子沒有了。"而父親卻指著墻上的洞說:"你看你給墻打了多少個洞,這就是給墻帶來無法挽回的影響。"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和人之間交流時,常常會發(fā)生一些誤會,而造成永久的傷害。只要我們從自己做起,用寬容的心去溫暖別人,就會有更多朋友。
是呀,有一顆寬容的心,會帶給你許多快樂。我會從小學(xué)會和小伙伴友好相處,讓我的生活更快樂,讓我們的集體更和諧。
釘子讀后感范文2
讀完《釘子》一文,我感覺還想再讀一遍,于是饒有興趣地再次細(xì)讀,收獲還真不小:做任何事情都必須有耐心,更不能亂發(fā)脾氣。
故事中的父親用心良苦,借助釘釘子和拔釘子巧妙地教育了壞脾氣的兒子。這位父親說的多么在理呀:話語的'傷痛就像真實(shí)的傷痛一樣難以治愈。
想想自己,我不禁有些愧疚,每當(dāng)我著急或心里不耐煩的時候,常常沖著爸爸和媽媽發(fā)脾氣,又吵又鬧。明明是自己做事缺乏鍥而不舍的釘子精神,反而去找借口推卸責(zé)任。這樣,既做不好事情,又傷了別人的心。爸爸和媽媽為了培養(yǎng)教育我操盡了心,我又有什么理由亂發(fā)脾氣呢?
我想:我已經(jīng)長大了,做事應(yīng)該有點(diǎn)分寸,有點(diǎn)悟性,多為別人著想。用實(shí)際行動證明自己真的長大了,懂事了,讓爸爸媽媽為我感到驕傲。
讀書真的能讓人明白道理,所以我要多讀書,讀好書。
【釘子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釘子的故事讀后感09-05
《拿破侖轉(zhuǎn)》讀后感_讀后感01-10
《阿凡提的故事》讀后感_讀后感01-10
《繁星春水》讀后感_讀后感02-15
《在路上》讀后感-初中讀后感02-15
簡愛讀后感_初中讀后感02-15
禮記讀后感,禮記讀后感11-27
《簡愛》讀后感體會 讀后感03-04
《暮光之城》讀后感-讀后感02-15
論語讀后感,論語讀后感高中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