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在路上》讀后感-初中讀后感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這時候,最關(guān)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在路上》讀后感-初中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前些日子疫情期間在家休息時,偶然在網(wǎng)上看到了《在路上》的書評,便直接買了看看。
故事講述了主人公薩爾與他的朋友的生活瑣碎和多次通過不同方式游經(jīng)美國,甚至到達墨西哥的故事。作者喬治凱魯亞克作為“垮掉的一代”的命名者,生動形象地刻畫出這代人的生活--貧窮的生活與經(jīng)常換的底層工作,不斷地酒吧買醉、欣賞爵士樂與吸引女孩,搭車到途徑美國各地去旅行,整日整夜地交談或讀書。這種貧窮的生活卻顯現(xiàn)出其獨有的色彩與生命力,讓人突然覺得有錢并不是唯一的選擇,起碼不是唯一會快樂的選擇。作為描寫了這么一群"垮掉“人群的書,當(dāng)然也有不少質(zhì)疑與批評,認(rèn)為他們在做的不過是浪費時間,浪費生命。在這些人眼里,也許通過持續(xù)地努力獲得自己想要達成的目標(biāo),過上積極向上的人生才是夢想,但是我覺得這兩種方式并不沖突,一種是努力過上美好的生活,一種是已經(jīng)生活在其中,生命的意義難以追尋,那么只要能快快樂樂地每一天,沉迷在”奶頭樂“與酒精當(dāng)中又有什么不好呢?
不去批判別人生活的方式與意義,而應(yīng)自己想想自己應(yīng)該追求的生活,是堅持隱忍成功的成就感,還是眼下的快樂。書中的他們能打破現(xiàn)實中種種默認(rèn)的規(guī)則與枷鎖,也有仿佛燃燒不盡的熱情與能量。我也希望可以擁有這種熱情與能量,可以如迪恩一樣保持興奮,即使暫時撇開理智,想象一下,任何發(fā)生的事情都能令他興奮與有所感悟,這是多么美妙的能力。但他們也并不是幸福的,周圍的一切都在迅速的迸離解析,貧窮的陰霾也持續(xù)籠罩,生活的大廈在不斷坍塌,就如逐漸消亡的爵士樂,生活的枯燥乏味也在逐漸吞噬著內(nèi)心的火熱。但他們卻依然持續(xù)燃燒,盡管生活有不斷的悲劇,他們還是能”用纏滿繃帶的大拇指舉一個鼓勵的動作“,這種頑強的生命力與活力是我畢生的追求。
這本書讓我見識到生活的另一種選擇,他們的精神也將讓我一直銘記與追求。
【《在路上》讀后感-初中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在路上讀后感04-10
《在路上》讀后感04-24
走在路上讀后感04-09
走在路上的讀后感01-25
《逐夢路上》讀后感12-29
初中讀后感02-11
初中的讀后感02-09
初中活著讀后感02-11
初中讀后感大全02-15
簡愛初中讀后感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