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貧窮的本質(zhì)》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貧窮的本質(zhì)》讀后感精選【4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lǐng)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qū)懸黄x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貧窮的本質(zhì)》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貧窮的本質(zhì)》讀后感1
以往,我們思考貧窮的時候,總是帶著偏見與歧視,認為他們不思進取和懶惰,但是我想事實并非如此。
我母親是一個勤勞而勇敢的女性,同樣的,在我們的村子里絕大部分的女性也是如此,她們起早貪黑地勞動,愛護自己的孩子。但是我母親是村里少數(shù)的負債讓我們上了大學的人,同樣的,在她的周圍也有三四個這樣的女性,她們幾乎是忍受著“嘲笑”將自己的孩子供上的大學,并看著孩子有所成就。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經(jīng)歷,就是她們曾經(jīng)到省會城市打工過,不僅如此,她們也曾試圖為了擺脫女工微薄的收入而試圖去做點小買賣。在80年代中的大城市的小攤位上,來買東西的人絡(luò)繹不絕,但是那些想要多買的人都需要開發(fā)票,她們突然意識到她們不會開發(fā)票,學普通話倒是難不倒年輕聰明的她們,但是不會寫字讓她們眼睜睜地看著即將賺到的錢從手中溜走。這段經(jīng)歷埋在她們的潛意識里,雖然她們沒有勇氣擺脫包辦婚姻的束縛,也不曾脫離過傳統(tǒng)思想的左右,但是她們都存著樸素的念頭,讀書是有用的。在90年代,工廠盛行,初中畢業(yè)后,許多同齡人都選擇了打工,因為那樣有更快的收入,不僅如此,同樣愛子心切的父母們也沒覺得讀書有什么重要的,他們紛紛認為自己的孩子不是讀書的料,并以自己管不住孩子了而選擇放任孩子結(jié)束學習生涯。
當然過去20年后,這些選擇帶來了極大的差異性。那些有讀完高中和大學的孩子,人生有了更多的自由選擇,即使依然和城市富二代有極大的鴻溝,但是確實可以選擇避免從一段火坑一樣的婚姻跳入到另一段火坑的婚姻,下一代也更加有了一些自由與機會。
主動接受學習和提供教育機會的苦,和被動接受生活的苦之間有著極大的時間差,大部分處于資源劣勢的人沒有這樣的遠見與機會讓他們擺脫短見與更大的代價,他們不曾清楚地了解到這樣的`盼望與希望能夠?qū)崿F(xiàn),能夠使他們擺脫困境。
母親與她的朋友是幸運的,因為她們偶然瞥見了世界更好的真相,以至于她們堅定了內(nèi)心的選擇,但是又多少人根本沒有機會瞥見一絲真相呢?正如我上次接待的一個來往與印度的商人朋友,她說,那些種姓制度下的賤民根本沒有想到人可以有尊嚴地活著,他們不是不想,而是根本不曾有這樣的思想讓他們可以想。
撇開印度、非洲這種極度貧窮地方的情況,從這本書中,我也看到我們除了幸運的感恩,還需要一種提醒,我們依然活在短淺的目光之中,正比如,我明明曉得夜宵與熬夜對我的健康是一個極大的受損,為避免更大的健康問題就是要有運動與節(jié)制的生活,但是我依然無法擺脫當前享受的誘惑,放任自己的食欲,而選擇忽視未來代價更大的健康問題。
很多人以為《貧窮的本質(zhì)》這本書是為了寫給那些社會公益組織的,豈不知,我們一樣在犯著我們以為我們不會犯的錯。
另外一點思考是,我想公益比任何一個行業(yè)都需要清醒的頭腦和對這個世界真實、理智的認識,那些以為窮人缺的只是錢的“大撒幣”人物,其實是對這個世界的真相與人性并不了解。我們也不斷看見許多金錢的投入不僅不利于世界解決貧困的問題,更是增加了腐敗和社會的對立情緒。
我想,每一個人都應(yīng)該從這貧窮的本質(zhì)中發(fā)現(xiàn)我們?nèi)诵缘挠白印?/p>
《貧窮的本質(zhì)》讀后感2
重構(gòu)貧困地區(qū)學校教育需因地制宜
我們要從內(nèi)心深處相信教育對于改變貧困狀態(tài)的價值,而不是將教育扶貧僅僅作為對政策的執(zhí)行、對任務(wù)的完成。這種相信不局限于探討知識是否可以改變命運,更在于教育可以給人提供希望。
處于困境的人需要“希望”,而他們?nèi)狈ψ銐虻哪托牡却L遠的、宏大的目標的實現(xiàn),他們需要的“希望”是能夠盡快實現(xiàn)的希望。這是我們在重構(gòu)貧困地區(qū)學校教育時特別需要關(guān)注的問題。
基于對貧困地區(qū)人口教育需求的分析,學校的育人目標需要相應(yīng)地做出調(diào)整。培養(yǎng)目標的設(shè)定需要在國家意志、地方需要,對標發(fā)達地區(qū)以及當?shù)乩习傩盏膶嶋H需要中尋找“重疊共識”。
例如,基于人們這種對于“希望”的特殊渴求,學校教育應(yīng)特別關(guān)注學生的信念教育。對于貧困地區(qū)孩子的“核心素養(yǎng)”“關(guān)鍵能力”則應(yīng)更多地關(guān)注對學生的'“耐心”“專注力”“自控力”“選擇的意識與能力”“自信心”的培養(yǎng)。
圍繞育人目標,我們還需不斷建構(gòu)、完善學校課程體系。如本書作者所批評的那樣“千年發(fā)展目標中并沒有規(guī)定孩子們必須在學校里學的東西,只是說他們應(yīng)完成基本的課程”,我們要研究不同貧困地區(qū)的小學、初中、高中(包括職業(yè)教育)學生分別要掌握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
我國在這方面已經(jīng)做了非常好的工作,筆者在這里更強調(diào)的是國家課程之外的學校特色課程。
在扶貧資金的支持下,我們看到很多貧困地區(qū)的學校也開設(shè)起了比較豐富的校本課程,而這些課程往往是從發(fā)達地區(qū)直接引入成熟的課程包或是簡單地模仿,經(jīng)常因為師資、資金的不可持續(xù)以及與學生實際需求的錯位而無法成為學校常態(tài)的高質(zhì)量課程。
基于貧困地區(qū)區(qū)域特色、辦學條件以及實際需求的課程才更加有生命力。
此外,還有個關(guān)鍵的因素——貧困地區(qū)的教師,他們決定著我們對于貧困地區(qū)學校教育的這些美好設(shè)想在多大程度上能夠變?yōu)楝F(xiàn)實。
面對著教育“遲效性”的特點和貧困地區(qū)人們對“立竿見影成效”的渴望,怎樣向貧困家庭的父母解釋政府要這樣做,而不僅僅是應(yīng)該要做什么;怎樣把長遠的目標分解成一個個小目標,建立怎樣的評價機制讓孩子和家長們不再覺得目標遙不可及,能夠抵制得住實現(xiàn)目標路途中的各種誘惑;怎樣停止對學生、家長素質(zhì)的抱怨,面對現(xiàn)有的學生而不是面對可能想要的學生構(gòu)建學校教育……
這些都是對教師的考驗,遠不能用“愛心”“能力”這樣的詞匯去簡單地概括。
在《貧窮的本質(zhì)》一書中,作者花了很多篇幅解讀了經(jīng)濟學的一個概念——“貧窮陷阱”。他們認為,窮人陷入“貧窮陷阱”的根本原因在于沒有有效地利用資源和留存收益,大量本該被用作未來發(fā)展的資本開支被浪費了,因此最終陷入了貧窮之中。
這啟發(fā)我們思考:教育中是否也存在類似的“貧窮陷阱”?我們投入在教育上的資源被合理利用了嗎?不同年段、學段教育的銜接中有沒有把學生之前形成的“知識、能力、態(tài)度、方法等”作為“留存收益”用于未來發(fā)展?
本書作者的研究發(fā)現(xiàn):“貧窮陷阱”的“梯子”是存在的,但并非總是放在正確的地方,而且人們似乎不知道怎樣踏上“梯子”,或者他們甚至根本不想那樣做。所幸的是,在我們國家的各個地方,總是有那么一大群可愛的人甘當“人梯”,讓我們有理由期待“踏上梯子、走出陷阱”的那一天。這也正是我們這個時代教育人的使命擔當!
《貧窮的本質(zhì)》讀后感3
為什么貧窮的地方一直還是那樣的貧窮,貧窮的本質(zhì)是由于外部因素,如自然環(huán)境的惡劣、土地貧瘠、氣候炎熱,還是自身原因,如缺乏教育、認知、信息、資金、膽識。一個家庭一旦沒有錢就很容易掉入“貧窮陷阱”。
你今天的收入會影響將來的收入,這個將來可能是明天、下個月、也可能是下一代;你今天有多少著你能吃多少,有多少錢用來買藥、支付你孩子的教育費、為自家天地買來化肥或更好的種子,所有這些都決定著你明天會有多少錢。
根據(jù)書中的內(nèi)容,我認為陷入貧窮的原因可以歸納成:卻反認知而容易造成目光短視、享受生活、害怕風險。很多非洲家庭不愿意花費10美元購買一個經(jīng)過殺蟲劑處理的蚊帳,導致很多非洲兒童在瘧疾喪生。即便是公益組織捐贈給他們蚊帳,對于不花錢就能得到蚊帳更加不會珍惜蚊帳,更加也不會自己出錢去購買。不重視基礎(chǔ)疫苗接種和基礎(chǔ)教育,導致很多兒童得病或者缺乏基礎(chǔ)自我保護意識間接被傳染得病。
為什么窮人不愿意讓自己的孩子上學,最主要的是小孩子上學不能立馬變現(xiàn),而且還會耽誤賺錢的時間。即便是認可獲得更多的教育可以增加收入,可是投資教育的是家長,而獲得收益的卻是孩子,投資人與收益人錯配,盡管有孝心的孩子讓父母的投資得到回報,但是不可否認,還有很多家長并沒有從中獲得應(yīng)有的收益而心生怨恨。不僅如此,可能老了晚年過得很凄慘。每次回老家我總是能聽到各種各樣言論,特別是很多女孩子受到教育后,都遠嫁他鄉(xiāng),父母老了想看一眼都難。反而那么沒有讀書的孩子,都在父母身邊,享受天倫之樂。站在部分父母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如果知道結(jié)局是這樣,父母心里不會絲毫的后悔那也是很難的。
為什么印度所有的懷孕婦女都不吃加碘鹽,盡管這種鹽到處都可以購買,很有可能是人們并沒有意識到,讓自己及子女吃得更好有什么價值,人們并不完全了解微量營養(yǎng)素的重要性,盡管微量元素很便宜。小孩子的未來潛力是不可估量的,培養(yǎng)好一個孩子他們未來會創(chuàng)造多大的價值也是難于測算,不僅僅可以讓他們健康生活在地球上,更可以讓他們因為身體健康而大大提升了他們一生的收入。基礎(chǔ)教育、接種疫苗與飲食一樣重要,做出的錯誤的決策本質(zhì)還是認知問題。就像來長沙后,我才發(fā)現(xiàn)湖南地區(qū)的人們很喜歡艾葉和熏艾,而在我的'人生經(jīng)驗里艾草被收割來當做柴火燒了。
書中還提到窮人選擇食物時,主要考慮的不是價格是否便宜,也不是有無營養(yǎng)價值,而是食品的口味怎么樣。甚至在他們的生活中還有比電視更重要的東西,例如先考慮買車、買電視(電視比食物更重要);會發(fā)很多錢置辦婚禮、嫁妝。
曾經(jīng)聽家人講過從柬埔寨嫁入到中國當媳婦的女人,無論家里生活條件多苦,她們都舍得一次性買20個雞蛋,然后把雞蛋用油炸熟,加入白砂糖,一頓可以全部吃掉。對于國內(nèi)生活的人民來說,簡直不可思議,甚至覺得是暴殄天物。不知道是價值觀不同,還是對于生活的享受,沒有想到一次性可以透支半個月雞蛋使用量。所以,我時常覺得生活在勤儉持家的中國實在是幸運。
不肯冒險,是窮人面臨的第一大風險。不肯冒險,其實是最大的冒險。不肯冒險或不敢冒險是因為沒有辦法把全家人的幸福當做賭注,現(xiàn)有的一切可能是最好的,至少比失去現(xiàn)有的一切要好。輸不起的觀念會一代一代地傳遞下去并束縛著他們,因為輸了沒有辦法翻身。只要有一代人挺身而出,努力一把,就可以讓一代人在甚至是三代人在一個健康的環(huán)境里成長、生活,將他們從“貧苦陷阱”中解救出來。
《貧窮的本質(zhì)》讀后感4
我決定看這本書,
一是想從書中找到一個貧窮的人擺脫貧窮的方法,
二是想從書中找到對自己的啟發(fā)(讓自己避免陷入貧窮?)。
書還沒全部看完,書中主要從教育、饑餓、疾病、人口等社會問題教育闡述了貧窮的本質(zhì),我這個感悟主要從個人教育闡述,先寫下我對這兩個問題的理解。
第一個問題:貧窮的人如何擺脫貧窮?
一是要加強學習。無論是自己再次受教育還是讓子女受教育,起碼是高中及以上,最好是高等教育。大量的人通過受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改變了自己和家庭的命運,從農(nóng)村走到大城市,人數(shù)真的數(shù)不勝數(shù),包括我自己也是其中一員,離不開爸媽傾盡全力對我在教育上的支持。學習不僅限于書本和受教育,更是終身學習。
二是要有外力支持。國家近些年在扶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是基于這個方面的考慮,窮人之所以一直窮,主要是因為資源有限,無法憑借自己的努力突破貧窮的限制,也就是所謂的“貧窮陷阱”,這個時候需要外力支持,如論是幫忙打開眼界、提供技術(shù)培訓、給予資金扶助、幫忙度過家庭難關(guān)等,外力支持加上個人的努力,自己起碼可以在認知等方面有個提升或者擺脫貧困。順帶說下,自己獲得的信息也是一種外力。
三是改變自我認知。窮人之所以窮,是因為受環(huán)境和金錢的束縛而一直擁有窮的思維,《窮爸爸富爸爸》很好的闡述了這一點(慚愧這本書聽了十幾年還沒認真讀過一遍)。比如投資方面,因為沒錢,根本沒有投資的理念,只懂得消費;再比如健康方面,由于不懂得關(guān)于健康的常識,更側(cè)重于昂貴的疾病治療而不是很少花錢的疾病預防,而且生病后所選擇的醫(yī)療方式也經(jīng)常不靠譜,導致惡性循環(huán):因窮和缺少常識而生病,為生病而花錢,因為花錢而變得更窮。
第二個問題:從書中找到對自己的啟發(fā)?
一是改變自我認知和行動。書中提到:窮人所陷入的困境與我們其他人的困擾似乎是一樣的—缺乏信息、信念不堅定、拖延。我現(xiàn)在或許并不貧窮,受過良好的教育,見多識廣,但實際上除了些許財富外,與窮人的差別其實很小,因為我們的認識比我們想象中要小得多。比如,我依然會懶惰、拖延、意志力不堅定等等,這些看似每個人都有的'弱點,也在限制著我向更高方面突破。實際上,我可以讓自己的時間利用效率再高些,可以讓自己每天都能睡夠8—9個小時每天都有好狀態(tài),也可以讓我面臨選擇時更加快速做出決定和行動而不是拖延,我都可以做到并且做的比現(xiàn)在更好。
二是樹立更加遠大的目標和志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之所以被眼前瑣事淹沒、耽擱和干擾,是因為我們沒有明確的目標和志向。窮的一個標志性特征是短視,這跟財富多少無關(guān)?催^不少深圳本地房東坐擁幾棟樓收租,自己還住在交通不變、道路狹窄、配套堪憂的城中村里,不愿意搬到各方面都很好的可以有很大面積的現(xiàn)代化小區(qū)(也可能有其它原因)。窮人因為認知局限導致缺乏更大的眼光可以理解,我自己完全可以在工作和學習中樹立更加長遠的目標和眼光,比如戰(zhàn)略眼光、投資思維、安全和保險意識,工作上再突破效率再提高50%等,都是可以實現(xiàn)的。
三是加強學習。不僅要學習學科和理論的系統(tǒng)知識,更要懂得學習、了解和掌握最新的信息,信息對人的改變往往見微知著,學習永遠是讓自己精神強大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學習就是借力,這點不多贅述。
【《貧窮的本質(zhì)》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貧窮的本質(zhì)》讀書筆記02-14
《貧窮的本質(zhì)》讀后感03-17
制度的本質(zhì)11-07
意識的本質(zhì)教案02-21
問題剖析面試本質(zhì)05-03
感謝貧窮讀后感03-31
《貧窮后的美麗》讀后感05-01
讀《學習的本質(zhì)》有感12-25
禮記讀后感,禮記讀后感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