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流浪地球》有感
細細品味一部作品以后,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chǎn)生了許多感想吧,現(xiàn)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后感吧。那么觀后感到底應(yīng)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觀《流浪地球》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流浪地球》有感1
寒假里,我們一家到影院觀看了一部名叫《流浪地球》的電影。這是一部描寫地球末日的科幻片,電影講述的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太陽壽命臨近終點,于是人類在地球上造出了1萬臺離子發(fā)動機,企圖推動地球在木星“引力彈弓”的加速下駛向距離太陽系4.2光年遠的人馬座恒星,保護自己的家園,來開啟未來新的生活。然而計劃總有疏忽,在這過程中,地球險些就要被木星吞食了!不過通過人們的努力,最后終于取得了勝利。
這部電影非常具有特色,像在劇情的氛圍上,就把末日的感覺描寫的非常淋漓盡致。電影內(nèi)容銜接和節(jié)奏把握的尤其到位,特效也十分完美,美輪美奐,讓人完全挑不出毛病,是一部制作精良的電影。
通過這部電影,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也帶給了我許多的感受。人的一生,需要有希望有向往才能有活下去的價值。如果一個人總是渾渾噩噩,天天碌碌無為,那么他的人生還有什么意義?就像電影里的剛子,眼看著電梯從天而降他沒有丟失信心,為了要把韓子昂給救出來,他拼盡了全力,但是后來韓子昂獲救了嗎?沒有,他只不過是多活了幾分鐘。享受到了不被電梯砸死而被凍死的特權(quán),僅此而已。這一段讓人印象深刻,確實,人生中有一些事情拼盡全力,卻沒有任何意義,也沒有任何收獲。所以這樣的.事情還需要去做嗎?我認為還是要做的。
電影中為了整個地球,所有人都為了成功率幾乎為0%的希望,沖到行星發(fā)動機做最后一次努力,那一刻我是感動的。或許在你做的時候就會有吳京駕駛太空船,來給你續(xù)上最后的距離,然后創(chuàng)造令人難以置信的奇跡。
所以說這部電影已經(jīng)給我們上了很有意義的一課,希望我們以后能相信自己,相信希望,相信未來,加油!
觀《流浪地球》有感2
一放寒假,我就迫不及待地想看一場電影,放松一下自己,好在春節(jié)檔的影片眾多,選擇的余地較大。大年初六,爸爸媽媽帶我到奧斯卡影院觀看了國產(chǎn)科幻電影《流浪地球》。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人類帶著地球逃離太陽系的故事。太陽的膨脹即將吞沒地球,人類為了生存,建造了遍布地球的巨大行星發(fā)動機,用來將整個地球推離現(xiàn)有軌道,前往宇宙深處,尋找新的家園……這是發(fā)生在末日災(zāi)難下的一場逃亡,然而宇宙之路危機四伏,災(zāi)難重重。在災(zāi)難面前,勇敢的人類不放棄希望,甚至不惜為了那渺茫的希望犧牲自己。當所有的`人都放下自我,去投身拯救地球的行動之中時,人類得救了。
影片中,吳京飾演的父親常年孤獨駐守太空站和兒子不能見面,父子產(chǎn)生了隔閡,但最后親情的默契,讓他們一起完成了造福人類的壯舉。
看了影片后,我深感震撼,雖然這只是科幻片,但它時時提醒我們:地球是我們生存的家園,如果不好好保護,終有一天它會資源枯竭,我們?nèi)祟悓o法生存。所以,我們從現(xiàn)在起,一定要愛護地球資源,保護我們生存的環(huán)境,這樣人類才有立足之地。
觀《流浪地球》有感3
今日我們觀看了一部電影——《流浪地球》。電影講解并描述了太陽急速蒼老,地球?qū)媾R滅頂之災(zāi)。人類在地球上修建了一萬多座行星發(fā)動機和轉(zhuǎn)向機,以逃離太陽系找尋新的家園。在找尋新家園的路上,發(fā)生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中國宇航員劉培強用自己的生命愛護了地球。
影片當中最能感動我的就是劉培強和兒子劉啟的對話。劉培強去太空執(zhí)行任務(wù)十七年,他在對話中向劉啟說出了自己的無奈,并對劉啟說:“當你抬頭看到天空中的星星時那就是我!比缓篑{駛著國際空間站撞向木星,引燃了木星上的氫氣,強大的沖擊波把地球沖向了平安的.區(qū)域,自己也光榮犧牲了!看到這感人的一幕,我也流下了淚水,我覺得劉培強是天下最“帥”的父親!
我們現(xiàn)在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從來沒有想象過我們的地球?qū)硎鞘裁礃幼拥,真的有一天我們也面臨這樣危害的時候,我們能像劉培強、劉啟父子那樣去挽救我們的地球嗎?所以,我們現(xiàn)在要團結(jié)起來,愛護我們的地球,不要面臨那樣的災(zāi)難,一起創(chuàng)建我們美妙的家園。
通過這部影片也讓我明白了,我們在生活中要低碳出行,多植樹。哪怕當真正的危急來臨的時候,我們也不要放棄希望。
觀《流浪地球》有感4
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智,確實是一種奢求。
中國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在春節(jié)檔中,票房穩(wěn)居第一,帶著對劉慈欣科幻小說的信任與欣賞,我對流浪地球的期望值特別高。
結(jié)果,它給我?guī)淼恼鸷尺h遠超過了我的期望,它充分展現(xiàn)了人類智慧的力量,感情的偉大。在龐大的宇宙系中,渺小的人類用他們渺小的力量創(chuàng)造希望,守護地球。
機器人那么強大,那么理智,為什么統(tǒng)治不了世界?他們可以在最快的時間給你最佳的解決方案,就像柯潔和阿爾法狗的對決一樣,接近圍棋上帝的阿爾法狗太出色啦。人類最頂尖的圍棋選手面對人工智能,也一樣不堪一擊。
但是人類擁有機器永遠無法代替的東西——愛!皭邸卑颂,人類可以為了愛,拋下一切,而機器不會,他們沒有感情,他們終究不是人類。
《流浪地球》中,在災(zāi)難前,或者說是事關(guān)人類存亡的大災(zāi)難前,機器人莫斯(,MOSS)選擇了生存;人類,選擇了希望。
王磊上校身上背負著的希望,是他死去親人的希望,他的任務(wù)就是讓火種安全到達杭州,不惜一切代價,包括隊友的生命,自己的生命,所以他做了隊友周倩、劉啟、韓朵朵眼中的惡人,也正是這不一般的惡和堅持,成就了最后翻倍的希望。
劉啟的希望一直都很簡單,他想讓妹妹韓朵朵有更好的生活,想讓他的姥爺安心離開這個世界,想帶他的家人回家。他希望達成的最后一個臺階就是讓地球不被毀滅,他身體里那份飽滿的愛,可以為了希望,全部犧牲。
韓朵朵從一個不理解“希望是什么”的不良少女,到最后的用希望呼吁起人類希望的英雄少女,她經(jīng)歷了爺爺?shù)臓奚,哥哥?堅強,同伴的努力。她看著,卻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把對希望的理解,通過電波信號傳輸?shù)矫總人腦海中。
劉培強中校選擇將伏特加扔向火花,拒絕所謂的理性,拒絕像機器一樣思考,帶著30萬噸燃料奔向木星。他知道自己這樣做意味著什么。他的耳邊,是17年未見面的兒子的呼喚;他的前方,是有去無回的木星。
“你就數(shù),一、二、三,抬頭,就能看到爸爸了,這次,你一定能看到我!眲⑴鄰娭行е麑ζ拮拥睦⒕,對劉啟的思戀,對老馬與他的友誼,點燃木星,點燃35億人類的希望,換來了地球脫離木星引力的成功。
整部影片中,你看不到超級英雄,孤身一人去闖蟲洞,也不是復(fù)仇者聯(lián)盟里,寥寥幾人就可以拯救世界。人類的全部救贖,希望,分給了每個人,只有全部人類一起才可以拯救世界,拯救這個被聯(lián)合國拋棄的35億人類。與其說是人類共同體散發(fā)出的團結(jié)一致的強大魅力感動了觀影人,不如說是觀影人因為這部電影,喚起了內(nèi)心的那一刻英雄心。
無論最后,命運將我們或者地球變得怎樣,我們都選擇相信希望!
觀《流浪地球》有感5
作為一個從小不讀科幻、對宇宙星球沒有太多探索欲、就是大劉的作品也只讀了《三體》第一部的我,下筆實在心虛得緊。
不過,觀看電影《流浪地球》時的激動和感動是真切的,還是值得記錄一下。
是的,我的總體感覺就是,這部科幻電影達到的效果遠遠超出了我的期待,我要贊美它!
當然,正如導(dǎo)演所說,《小破球》還很稚嫩,還需要觀者的善意和寬容,呵護它不斷茁壯成長,雖然我也能察覺到一些并未交代清楚的背景,一些不太合邏輯的情節(jié),一些本身還存在質(zhì)疑的技術(shù),也在個別刻意煽情的地方略有不適感,但觀影結(jié)束時,我心里的確有一個聲音在高聲呼喊:中國從此有科幻(電影)!
看完后詢問一直癡迷于科幻小說、讀完了大劉所有作品、經(jīng)常將那些作品拿來抑揚頓挫慷慨激昂朗誦的侄兒,評價如何,得到的答復(fù)是8分。侄兒冷靜地說,雖然電影情節(jié)與原著相差甚遠,雖然電影效果與美國的科幻還有較大差距,但是作為中國的硬科幻作品,已屬不易,值得肯定。
趕緊討了原著來看。
沒想到,看完之后,最強烈的感覺是:活在前太陽時代,真好!
你看,無論是書中還是電影中,無論是剎車時代、逃逸時代還是流浪時代,都沒有“藍色的天空”,沒有“綠色的草原”,沒有“清澈的小溪”,沒有“銀色的小魚”,也看不見太陽、星星和月亮,溫度要么零上七八十度要么零下七八十度,人們只能生活在地下城,隨著地球與木星和太陽的位置變化而焦慮不安……
電影中說,在那個時代,大家曾經(jīng)關(guān)注一種叫做錢的東西;書中說,“在這個時代,人們看四個世紀以前的電影和小說時都莫名其妙,他們不明白,前太陽時代的人怎么會在不關(guān)生死的事情上傾注那么多的感情。當看到主人公為愛情而痛苦或哭泣時,他們的驚奇是難以言表的!
因為,“在這個時代,死亡的'威脅和逃生的欲望壓倒了一切,除了當前太陽的狀態(tài)和地球的位置,沒有什么能真正引起他們的注意并打動他們了。這種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關(guān)注,漸漸從本質(zhì)上改變了人類的心理狀態(tài)和精神生活!
所以,當爸爸說“我要離開你們和她在一起”時,媽媽說“那你去吧”;當爸爸兩個月后回來時,媽媽沒有高興也沒有不高興,事實上她已經(jīng)幾乎忘記了這件事情。果然是“對于愛情這類東西,他們只是用余光瞥一下而已,就像賭徒在盯著輪盤的間隙抓住幾秒鐘喝口水一樣!
哎呀,我可真慶幸自己生活在前太陽時代那個“讓人神往的黃金時代”。
還有“希望”,應(yīng)該是一個關(guān)鍵詞,因為無論是原著還是電影中(姑娘的求助訊息)都有專門的強調(diào)。書中說,只要我們擁有希望,就是高貴的。這句話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電影中一句“要讓人類一直保持理智,真是件難事”引發(fā)了不少關(guān)于人性與理性的討論,我感覺還需要慢慢體會。
總而言之,看完這部電影和這篇作品,我會愈發(fā)熱愛這花紅柳綠、天藍云白、充滿人情味的時代和生活,哈哈,這也說明這是部好電影吧!
觀《流浪地球》有感6
周雨涵
你是最可愛的人,永遠值得被銘記!
“你是最可愛的人,不用問愛有多忠貞,只為人間美好幸福,一顆心也要守衛(wèi)安寧……”電影片頭曲在我的耳邊響起,仿佛回到了戰(zhàn)爭那時候。
爆破大王楊根思曾說:“我就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wù),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zhàn)勝不了的敵人!”他如猛虎一樣,拿著炸藥撲向了美軍。
無數(shù)戰(zhàn)士犧牲在戰(zhàn)場上,有名字的,沒有名字的,才21歲的黃繼光,犧牲在上甘嶺中,偉大而又傳奇;才26歲的邱少云,被火燒身,痛得把手插進泥土里,也不說一個字;當然也有很幸運活下來的如王海,神槍手張?zhí)曳迹歉嗟氖悄切o名英雄們?yōu)榱藨?zhàn)爭的勝利犧牲在了戰(zhàn)場上!他們是最可愛的'人,我們應(yīng)該向他們致敬!
還有誰是最可愛的人?戰(zhàn)士?醫(yī)生?為國家、為人民作出貢獻的人?是!他們都是的!鐘南山、李蘭娟、袁隆平、藍天救援隊那些戰(zhàn)士們,在人民困難時伸出溫暖之手的人們,還有無數(shù)平凡卻為了孩子付出一輩子的父母,他們都是最可愛的人!
可愛的人有很多,之前在網(wǎng)上看到這樣一句話:“無論你在國外遇到什么危險,不用擔心,因為你的背后有一個強大的祖國!”那一刻我頓悟了,原來我們的安好是建立在我們有一個強大的祖國的前提之下,原來祖國最可愛!
我愛那些最可愛的人們,我更愛我的祖國!
觀《流浪地球》有感7
這部電影與原著改變了許多,但是他還是突出了人類在自救的那一部分,同時也尊重原著的地球被冰封。電影中,人的戀家情被體現(xiàn)的酣暢淋漓,家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避難所一般的存在,就好像是只要在家里,世界末日都不算什么了。
最后拯救地球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group,許多隊救援人,為了拯救自己的家園,進行最后的一搏,哪怕這挽回地球只是一種0%成功機率的奢求。人之所以為人,而不是機器,是因為,人在面對任何困境的時候,哪怕這事是一種妄想,但是人類的情感往往會讓人去試一試。而里面的莫斯,則是里面最理智的東西了,所有的事情都會計算好,只要有一點失敗的余地,莫斯都不會冒這個險。
拯救世界不是一個人可以做到的,它需要萬眾一心,需要一個團隊的努力與奮斗,要團隊中的每一個人不計代價與回報的奉獻,朝著同一個方向努力。
最后那些人的奮斗目標便是保衛(wèi)自己的家!读骼说厍颉酚^后感二打開了窗,看見了光。
比我想象的好很多很多!太空的感覺很強了,特效不錯,真的挺宏大的;家國情懷,從讓人想打一頓的少年到擁有希望去付出努力的英雄(英雄不太準確)。誠然有許多不足但是真的像希望,像光希望照亮了前路,真的.超乎了我的想象,感覺已經(jīng)做的很棒了。如果有一天太陽真的即將爆炸,地球踏上流浪之旅,希望我們一路平安,希望那天永不來臨。
本來有感覺有一些槽點,但是補看了曉說大劉的那期,又感覺有點明白了這個電影所想要表達的,人物是排在后面的,而且主角也是在過程中成長的。瑕不掩瑜。
強推流浪地球,中國科幻加油!
觀《流浪地球》有感8
一天,劉啟跟妹妹韓朵朵去了北京市,那里體溫是零下八十四,冒險就起先了……但我覺得廣播說道:地球快撞上木星了,大家舍命地忙活著。劉啟他們飛速地開著車,不料被征用了。后來,只見他們開往了杭州,可是這里已經(jīng)變成白茫茫的一片,什么也看不清。地面又起先猛烈搖動,廣播又出聲了,說地球再一次發(fā)生了強震。我說,這地震也太厲害了吧!不僅房子震塌了,人也死了好多個。
鏡頭一轉(zhuǎn),劉培強和好友老馬逃了出來,來到了總控室。結(jié)果老馬被機器人殺死了。劉培強大喊:“莫斯,你是在殺人!”但這些都不是重點!是后來劉啟想出了方法,那片星空中有一只大大的“眼睛”,突然一道流星劃過,劉啟就想到了小時候,爸爸說過的.話,忽然又有了希望?赡銈冘囎娱_得也太快了吧!立刻到達了目地的。
一個叫李一一的計算天才,幫助了他們勝利的挽救了地球。你以為沒了嗎?不!后來發(fā)覺,離木星差了五千公里,這該怎么辦呢!劉培強做出了一個大膽的做法,最終勝利了!但是他犧牲了。
他救的不僅是兒子劉啟,也是全球35億人的生命。人總是要抱有希望,假如沒有了希望,那你活著干什么呢?沒了希望,人生就沒有了意義。
觀《流浪地球》有感9
在大年初一,由郭帆導(dǎo)演的《流浪地球2》在萬般矚目之下,總算是上映了。我也是在第一時間里趕去電影院看了這一部影片。走出電影院時,我感到感慨頗多。
《流浪地球2》是在20xx年上映的《流浪地球》的前傳。整部影片講述了在地球得知了太陽即將發(fā)生氦閃之后,人類準備逃亡的過程。和原著不同的是,電影中人類的派別并沒有像原著一樣,分成“飛船派”和“地球派”,而是分成了“數(shù)字生命派”和“地球派”。估計借此,導(dǎo)演想要和我們討論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如果可能,人類要不要成為數(shù)字生命?這是一個很值得人們思考的問題。但是在整部影片中,我感觸最深的,還是導(dǎo)演所要表達的主要內(nèi)容——團結(jié)就是力量。故事當中,那個時候的人類各國政府已經(jīng)組成了一個叫做UEG的國際組織,相當于現(xiàn)在的聯(lián)合國。這個組織就主要負責(zé)著逃亡計劃的運行。在當時,人類最終選定的逃亡方案由中國提出,叫做“移山計劃”。這個計劃雖然比較現(xiàn)實,但是卻沒有太多的國家和民眾支持。更多人所支持的,是數(shù)字生命。顧名思義,就是將自己的記憶上傳到電腦當中,以獲得永生。隨著移山計劃的質(zhì)疑聲音越來越高,群眾也對此計劃的核心——太空電梯發(fā)動了恐怖襲擊。雖然人類克服了沒有太空電梯的困難,成功地啟動了月球上的行星發(fā)動機,準備把月球推走了。不過,由于種種原因,月球上的行星發(fā)動機發(fā)生了故障,而月球又因為停止了公轉(zhuǎn),導(dǎo)致它徑直地撞向了地球。人類為了讓月球不向地球撞來,制定了一個新的方案:將全球的核武器都聚集起來,放到月球一個特定的地點上引爆,從而引發(fā)月核聚變,導(dǎo)致月球坍縮,分裂成許許多多的碎片。這個計劃十分地危險。即使算上冗余,人類的核彈數(shù)量也只能夠勉強超過使月球發(fā)生月核聚變的臨界點。這就說明,只要有任何一個國家不同意將核武器獻出,那么就不能夠成功把月球炸碎,月球就會撞向地球。令我十分感動的是,地球上凡是有核彈的國家,都把這些昔日是國家頂級機密的“大殺器”,給無償捐獻了出來。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提出了反對意見。在電影的設(shè)定里,那個時候,中國已經(jīng)成為了世界的`領(lǐng)袖?墒,沒有別的國家支持,只靠中國的力量,是無論如何都不夠的。危難當前,人類就像是一個個纖弱無力的手指頭,只有握在一起,變成一個拳頭,才能夠發(fā)揮出它的力量。在各國都獻出了全部的核武之后,破譯核彈密碼的工作就開始了。由于全球各國引爆核武的密碼都各不相同,想要同時引爆它們,就需要把這一系列的密碼都串聯(lián)起來,組成一個統(tǒng)一的新密碼?墒,這件事實在是太難完成了。這一些核彈的生產(chǎn)時間從上個世紀末到本世紀的二三十年代,從中俄到英美,各個型號的都有。即使像是550W這樣的超級計算機,也不能夠做到在這么短的時間內(nèi)破解并串聯(lián)所有的密碼。人類就只剩下一個選擇了:近距離手動引爆核彈。這也就意味著,這些執(zhí)行任務(wù)的航天員,都將有去無回。在距離月球最近的空間站上,宇航員們接到了這個命令。在當時,那個空間站上有一千多名航天員。空間站長問他們:“你們有誰自愿去引爆核彈?”起初,一片寂靜。所有的人都肅立著,沒有人答應(yīng)。過了一會兒,一只手舉了起來。就仿佛是傳染了一般,第二只,第三只,第四第五只手,也都接連舉了起來。不下一會兒功夫,手就越舉越多,至少有一大半的人舉起了手。就在這時,一個人說話了。他就是中國航天隊的隊長,張鵬。他默默地將一旁年輕人舉起的手壓了下去,說:“讓你們年輕人去啊,我還是不太放心,還是讓我們?nèi)グ。”說完,他就站出來,高聲喊了一句:“中國航天隊,五十歲以上的出列!”說完,自己就站了出來。受到了張鵬的鼓舞,別的國家的航天隊長也接二連三地出列了:“俄羅斯航天隊,五十歲以上的,出列!”……同樣的,沒有任何一個人吭了一聲。就這樣,整個空間站里,來自各個國家,五十歲以上的航天員,就這樣默默地走出了隊伍,站在最前面。不約而同地,所有年輕的航天員,都齊刷刷地向著這些英烈們,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目送著他們,一步一步,堅定地走向了自己的墳?zāi)埂T谶@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是超級英雄,也沒有任何一個人擁有特異功能。所有人都是那么的普通。但是,正是因為有了那么多平凡的英雄,為了自己至生所愛的東西而不惜獻出自我,才能夠換得一片安寧。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負重前行。
在《流浪地球2》里,守衛(wèi)地球的,正是這樣一群普通人。董爸說大年初一,董爸董媽和小董興沖沖地觀賞了《流浪地球2》。影片非常精彩,可是小董卻犯了難:看完電影好像有很多感悟,但要寫成觀后感卻不知從何落筆。于是,我?guī)退崂砹艘幌滤悸,從五個維度拆分了整部電影,分別是中國電影工業(yè)的里程碑、數(shù)字人的覺醒、中國價值觀的全面輸出、中國力量的集中展示和致敬經(jīng)典。小董盤算良久,最終從中國價值觀中選取“集體主義”作為文章脈絡(luò),串聯(lián)起整篇文章,圍繞“團結(jié)就是力量”,闡述了他對影片的解讀。略有不足的是,文章對影片的介紹偏多,而真正的解讀和感悟偏少,而后者才應(yīng)該是觀后感的主體。
觀《流浪地球》有感10
從此以后,我們的征途有了星辰大!}記
在這部電影之前,我們的文化中,有著厚重的歷史和人文,這部電影之后,我們的文化中,將會擁有星辰大海!這是我在看完《流浪地球》后,第一個出現(xiàn)在我腦海的理性思維。
希望,是如同鉆石一樣正規(guī)的東西。電影中那個時代的人認為他們所處的那個時代,希望是最彌足珍貴的東西,但在電影外的我卻以為,希望這東西,對于現(xiàn)下的我們而言,一樣很是珍貴。
人生在世,只有內(nèi)心有希望,有向往,有目標,有夢想,才有生活的動力和價值,否則渾渾噩噩的生活將毫無意義,在空虛寂寞之中消磨生命,浪費時間。電影里面有兩個關(guān)于為了希望而奮斗的片段,讓我記憶深刻。
一個是在上海某荒廢大樓的電梯里,吳孟達飾演的韓子昂犧牲的那場戲,眼見這電梯解鎖下落了,救援隊的剛子用盡全力也要打開電梯門,把年老的韓子昂丟到安全的位置去,他內(nèi)心的'希望,便是韓子昂得救,即便是犧牲自己,他也要做到,可結(jié)果呢?他真的打開了電梯門,真的把韓子昂丟到了安全區(qū),他自己也真的被下落的電梯給砸死了,可韓子昂得救了嗎?多活了幾分鐘,得到了坐著凍死的機會而已。
這一段看哭的許多人,有的人說這一段體現(xiàn)了中華文化的許多人文精神,但對于我而已,最讓觸動的是,為了內(nèi)心的希望,用盡了全力,甚至不惜生命的代價為之拼搏過后,最后所得到的收獲依舊是沒有任何的意義。就如同向杭州地下城運輸火石任務(wù)失敗一樣,讓隊長王磊圣手打擊和失落。
可即便是希望破滅,可即便是希望荒謬的好似幻想,即便是希望只有百分之零的可能性,為了拯救地球,所有人都為了這個沒有意義的希望,沖到了最后的行星發(fā)動機去做最后一次拼搏,無數(shù)已經(jīng)離開的救援隊掉頭回到了這個沒有任何一絲希望的救援行動之中,那一刻,我是感動的。人生之中太多事情,做了沒有任何收獲,卻十分有意義,這樣的事情倒地要不要做。我以為,還是要做的,不說在做的過程之中,或許就有吳京駕駛太空飛船沖過來,為你續(xù)上最后一段距離,創(chuàng)造奇跡。就算是最終沒有成功,人生之中為自己認定的事情,為了自己內(nèi)心的希望所付出的努力和堅持,本身就是對人生的豐富,至少可收獲精神的財富。這就是,夢想精神吧。中華民族偉大的夢想精神。
《流浪地球》和諸多西方世界拯救地球的電影的不同,是我們中華人文精神和價值的體現(xiàn),是傳承!作為地球上唯一一個沒有斷檔的文明,我們中華民族對于傳承的重視,世界上沒有別的民族可以和我們相比了。在電影之中,軍人姥爺,宇航員父親,叛逆卻懂得大局的兒子,一家三代人,用自己的行動體現(xiàn)著家族精神的傳承,而電影之中的整個世界,則是萬億個這樣的家庭所組成的,就電影之中,吳京的話便是,我們還有孩子,孩子還有孩子,終有一天,他們是可以去貝爾加湖上釣魚的。
更為重要的是,傳承在《流浪地球》之中所表現(xiàn)的意義和從前很不一樣了,傳承不是為了什么發(fā)揚光大,傳承不是為了什么不要忘記,傳承,在這里,更是為了開拓!一代一代的傳承,繼承前輩的科技,地球的運動軌跡數(shù)據(jù),是為了找到新的行星,新的家園,在新的家園,需要傳承下來的所有知識,科技,人文和道德,傳承過去,是為了開拓未來!
《流浪地球》的高潮,在于地球上的人付出了自己一切的努力之后,八千米高的噴色火焰依舊無法點燃木星,吳京駕駛飛船,帶著飛船上的三十萬噸燃料,為火焰續(xù)上了最后一段燃燒的距離。犧牲自己,拯救世界,這一次,這么做的是中國人!體現(xiàn)的,是人的意志力!面臨滅頂之災(zāi),人類不屈不撓,和天斗,和地斗,在絕境之中,永不放棄!拯救世界,更是拯救自己。
而對于看電影的我們而已,想要拯救自己,便需要改變自己,改變整個世界,至少,是改變我們自己眼中的世界。想要做到這些改變,我們需要做的,便是用強大的意志力,控制自己,改變自己,讓自己去做自己認定的正確的事。
最后,關(guān)于《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本身,我在想,是不是也已經(jīng)給我們上了很有教育意義的一課。在電影里面,面對零成功率的可能性,救援隊乃至全人類都拼盡了全力,最后關(guān)頭,可不止一處火焰想要點燃木星,除了電影中的主角救援隊外,還有別的救援隊也在這么做!即便是沒有可能性,但我也一定要做!
希望帶給人的,是夢想的力量。而夢想精神,推動的是整個人類的文明!從此以后,我們的征途有了星辰大海。
觀《流浪地球》有感11
寒假,我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流浪地球2》,看完后感觸很深。
影片主要講述人類在面臨地球即將毀滅的危急關(guān)頭,無數(shù)人犧牲自我,以自己的生命換取地球未來的感人故事。其中展露的先進科技、珍重情感以及自我犧牲的精神讓我深感震撼,四對師徒的傳承更讓我深受觸動。
影片中劉培強愛家人勝過愛自己,他想要通過入選宇航員,而家人才能進入地下城,在月球上的核彈燃燒前,劉培強的師傅張鵬,即使在特別想見到自己徒弟的時刻,都還不斷委托戰(zhàn)友,最終讓劉培強成功坐上返回艙,回到空間站中,涂恒宇即使在女兒去世之后,仍用數(shù)字聲明讓女兒成功存在于世界上。最后為了讓女兒擁有完整的一生,而做出了錯誤的抉擇,在溺水之前讓女兒記住密碼,從而拯救了全人類。
張鵬與劉培強之間額頭的動作更讓我記憶猶新,這個動作大概出現(xiàn)了四回,每一回都能看出張鵬對劉培強的愛和在乎。“我給你個坐標,讓他來吧!”張鵬想再戳戳頭讓他長長記性,可惜他們沒能成功見面。引爆月亮的時刻,張鵬注視著地球砸下核彈啟動按鈕“培強啊,地球,還是挺美好的'”。鏡頭的最后,老一輩們完成使命引爆月球,劉培強戳了三下玻璃,可惜沒有人會在對他做這個動作了。
“危難當前,唯有責(zé)任!”當中國代表周喆說出這句話時,在地球面臨毀滅時,在人類面臨死亡之際,每個人都各司其職,都已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當需要300人引爆核彈時,許多不同的我去紛紛想起當張鵬說中國航天隊50以上的出列,那些人義不容辭的站了出來,最后年輕的一輩留在了地球上,而老一輩卻獨自去月球引爆核彈。“地球之光,要勇敢啊”,在真正的死亡面前,人類或許會本能地對其產(chǎn)生恐懼,但是影片中的他們面對這種恐懼仍然毫不猶豫地選擇引爆時,他們是人類真正的英雄。
前面兩個階段都已完成,只差中國服務(wù)器未啟動,準備放棄時,中國代表周喆還在堅持時刻重復(fù)著一定可以完成任務(wù),操作人員也選擇了,相信在倒計時結(jié)束前果斷按下啟動鍵,在千鈞一發(fā)之際,中國服務(wù)器啟動。成功啟動,成功點燃,人類又一次擺脫了危機。
觀看了這部電影后,我感觸很深,讓我想起我們經(jīng)歷的疫情,危難當前,有人不顧安危前往武漢馳援一線,有人晝夜不息研究疫苗治療患者,有人日夜不休建造方艙為患者提供住處,這根斷裂的股骨在慢慢愈合,我們也在漸漸走出疫情的陰霾,去擁抱新的生活。這些人都是我們的英雄!
落葉不是無情物;鞔耗喔o花。雖然人類像沙子一樣在天地間,但危難之前,有責(zé)任就絕對可以響徹天地。
觀《流浪地球》有感12
今日,爸爸帶我看了一部叫《流浪地球》的電影。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在不遠的將來,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地球面臨被吞沒的滅頂之災(zāi)。為拯救地球,人類在地球表面建造了上萬座行星發(fā)動機,以逃離太陽系尋找新的家園,地球和人類就此踏上預(yù)計長達2500年的.宇宙流浪之旅。在完成這一宏偉計劃的進程中,無數(shù)人挺身而出上演了可歌可泣的傳奇故事。
看完這部電影,我陷入了沉思:在我們這個年代,所有的人都關(guān)心金錢和物質(zhì),沒有人去關(guān)心環(huán)境,關(guān)心未來。如果人類都這樣,為了自我的貪欲,無休無止的向地球母親索取,那么電影里的情節(jié),也許會很快發(fā)生在我們身邊。氣候巨變,動物消失,河流干涸,土地貧瘠,人類將面臨生存的挑戰(zhàn)。
電影中的男主角劉培強,為了點燃木星,拯救地球,犧牲了自我的生命。這種舍己為人的精神讓我們感動,可是如果我們不保護環(huán)境,愛護地球母親,未來需要多少個“劉培強”來拯救我們?我們此刻就要從自身做起,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保護自然環(huán)境,讓地球母親更好的庇護我們?nèi)祟惿妫?/p>
觀《流浪地球》有感13
最近,我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做《流浪地球》。它主要是講了天文學(xué)家發(fā)現(xiàn)太陽正在急速老化,一百年后將吞沒地球。為了保持地球文明的持續(xù),世界各國體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團結(jié),共同修建了共一萬兩千臺發(fā)動機,制定了流浪地球計畫,用發(fā)動機將地球推離太陽系,在太空中流浪,尋找合適的星系。為了在地球流浪期間保護人類,每個發(fā)動機下都有一座地下城。
七十年后,地球經(jīng)過木星,上面的發(fā)動機卻突然統(tǒng)統(tǒng)出現(xiàn)故障,地球逐漸被木星所吸引。雖然經(jīng)過努力,大部分發(fā)動機都被修好,但仍然阻止不了地球被木星吸引。就在這時,一群英雄挺身而出,用火柴——位于赤道的'巨大發(fā)動機,把木星點燃,通過產(chǎn)生的衝擊波,把地球彈出太陽系,使它的流浪得以繼續(xù)……
看了這部電影后,我深深地領(lǐng)悟到地球在宇宙中是如此的渺小,仿佛一顆塵埃,一粒火星就能把它徹底毀滅。同時,我也感受到全球人類合作會產(chǎn)生多大的力量。
在電影接近結(jié)尾時,為了推動發(fā)動機的引針,主角們向世界各地正在撤離的救援隊伍請求支援。最初,他們都認為毫無希望而不前去支援,但后來,他們選擇了希望,個個返回火柴發(fā)動機,推動引針,再次證明了團結(jié)是多麼的強大。有時,團結(jié)是一種需要,就像一根小火柴,能讓世界死灰復(fù)燃,能產(chǎn)生希望,將絕望驅(qū)除。有了希望,一切會開始變得順利,一切都會平靜下來。希望,像金剛石一樣堅不可摧,有了希望,團結(jié)就會增強,製造更多希望……
雖然,二戰(zhàn)結(jié)束后,世界維持了一定的和平,但現(xiàn)在,戰(zhàn)亂的火焰已從中亞地區(qū)擴散,幾十年后,世界還會像現(xiàn)在一樣和平嗎?我真希望將來會有一天,和平的光明在全球照耀,全世界的人團結(jié)在一起,和平鴿快樂地在天空飛翔,即使太陽真的迅速老化,也不會發(fā)生戰(zhàn)亂……可是,真的會有那一天嗎?
觀《流浪地球》有感14
今天是正月初六,聽了各方宣傳,出于好奇心在金融街電影院觀看了《流浪地球》。
確實很震撼,我國的科幻電影能夠達到如此的水平很令震驚,我至始至終都被劇情和場景吸引著,災(zāi)難來臨時巨大而暗無天日的地下城市,寒冷冰凍慘烈的.地上場景,太空星系末日的景象,推動地球流浪的發(fā)動機的宏大場面和宏偉想像,主人公的堅毅、執(zhí)著和勇于奉獻的精神分分秒秒地震撼心靈,而且每一個科幻劇情都有著科學(xué)的理論依據(jù),而不是瞎掰和。確實是中國電影工業(yè)技術(shù)的一大進步。我在擔心,地球是否會因經(jīng)不起這樣的折騰而散架了?
觀《流浪地球》有感15
有這么一個說法特別有意思——劉慈欣以一己之力將中國科幻小說提升至世界水平。而今天所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流浪地球》,則可以說是這七千電影人將中國科幻電影提升至世界水平。
從行星發(fā)動機的重元素聚變到推進地球至脫離太陽的逃逸速度;從木星的引力牽引到潮汐力的洛希極限;毋庸置疑這部國產(chǎn)科幻電影從頭到尾都充斥著“硬氣息”。作為一部好的科幻電影,尤其又是硬科幻電影,它不僅能引出許多值得思考的問題,更能對于科學(xué)產(chǎn)生一定的指向意義。在想象力爆炸的同時,其視覺沖擊力也是令人嘆為觀止。但相比較這些,我個人最為觸動的則是其中的文化內(nèi)涵。
《流浪地球》不同于傳統(tǒng)西方的科幻作品,其最為特殊的就是中國文化的哲學(xué)內(nèi)核。好萊塢的特效公司工業(yè)光魔看到劇本時,他們最感興趣的不是視效問題,而是為什么地球出現(xiàn)危機時,我們逃跑都要帶著家人?在好萊塢電影的傳統(tǒng)套路中,地球遭遇滅頂之災(zāi)時通常有兩種解決途徑:超級英雄解救全人類,或者建造“諾亞方舟”帶人類逃出地球。而我們之所以會選擇流浪地球,大概是因為相比海洋文明,在東方文化里,對故土和家園的感情更深,同時,地球在中國人心中象征著人類全部的生活、文化和歷史。如果把地球變成宇宙飛船,就有了更深的.含義——我們不是在流浪,依然和古老的文化在一起。這種反套路還表現(xiàn)在好萊塢大片里的超級英雄一定會活下來,但《流浪地球》中的劉培強在最后卻選擇用生命去點燃木星,化為星辰;在劉啟團隊點燃橙色光柱發(fā)射的一剎那,旁邊同時也燃起兩束橙色光束——還有其他人和他們一樣在努力。
這種家國關(guān)系的認知,這種生命的認知,這種英雄史觀大于個人英雄主義的認知——這是我們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價值觀。我們的文化不是功夫,不是麻將,不是舞龍,這些膚淺的表皮并不能完整的代表我們的文化。團結(jié),進取,永不言棄,這些才是我們文化真正的內(nèi)核。
不論是中國科幻電影的進步與反思,還是意識形態(tài)的孰是孰非,它承載的意義也早已遠超電影本身。
【觀《流浪地球》有感】相關(guān)文章:
流浪地球觀后感(精選)07-05
《流浪地球》觀后感11-27
流浪地球觀后感09-26
《流浪地球》觀后感09-01
流浪地球觀后感09-05
流浪地球的觀后感12-06
流浪地球觀后感優(yōu)秀04-17
【熱門】《流浪地球》觀后感06-13
《流浪地球》觀后感【精】06-13
【熱】《流浪地球》觀后感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