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觀后感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后感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流浪地球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流浪地球觀后感1
《流浪地球》描述的是不幸的事情,但此刻的孩子是幸福的,想想自我這個年齡的時候僅有《地道戰(zhàn)》《地雷戰(zhàn)》《上甘嶺戰(zhàn)役》還有《鐵道游擊隊》等等愛國教育片。此刻他們都是這類科幻大片?苹妙}材的電影我看過《后天》,那時候是一種震撼的感覺,但《流浪地球》比《后天》還震撼,畫面的震撼,情感的震撼,期望的震撼都有之。有人可能說中國為什么前幾年拍不出這樣的電影呢,不可否認有借鑒參考的因素,但從零到一是創(chuàng)新,從一加一大于二也是創(chuàng)新,《流浪地球》就屬于后者,并且這一次拯救地球,拯救世界的主人換成了中國人。
地球開始了長達2500年的流浪,這樣漫長的過程中人類只能棲居底下城,看不到太陽,也看不到月亮,更是看不見以往的藍色天空。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都是那樣的渺小,人類也如此。迄今為止從我們的祖先到此刻的人類,活著真不容易。對于個人也是異常艱難,小的`時候到此刻可能我們每個人都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次的危險擦肩而過,大家試試想一下,如果以往的某個因素偏差可能我們都看不到此刻的太陽。對于我們微不足道的個人,活好當下,珍惜此刻,用力的過好每一天。
堅定的期望是流浪地球上的人類的所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我相信我們不能沒有期望,如果放棄期望就是一種犯罪。電影中吳京扮演的父親沒有放棄期望,在最終關(guān)頭駕駛空間站沖向木星氫氣層引爆空間站所攜帶的30萬噸燃料;劇中的劉啟以及他們的救援團隊沒有放棄期望,在大家都紛紛撤離的過程中逆向而行去到轉(zhuǎn)向動力中心去重啟動力;劇中其他各國救援執(zhí)行人員在感召下沒有放棄期望,最終他們回到基地協(xié)助救援。正是在這樣的期望之下,他們拯救了地球,拯救了人類,使得地球逃離了木星的吸引力重新回到正常的行駛軌道上來。
電影的場面再加上3D的效果會給觀影的我們視覺的沖擊。有北京、上海冰凌的地面,還有被寒冷冰寒封住的央視大褲衩和東方明珠;有地震帶來的地殼運動導(dǎo)致建筑物的再次轟然倒塌的壓頂;有木星大氣波沖擊帶來的從天而降的火球沖擊地面,這些場面的刻畫絲毫不輸國外大片。情感的敘述也是細膩周到,有父子感情的沖撞,有兄弟之情的磨合,有朋友之情的肝膽相照,所有情感的描述在大環(huán)境,大背景的烘托下都恰到好處,直潤人心。以致電影結(jié)束影院的燈亮起,座位上的人們還久久不愿離去,仍舊沉浸在電影帶來的那種氛圍之中。
網(wǎng)上有人說《流浪地球》上映之后將開啟中國科幻大片的元年,我非專業(yè)人士不敢妄評,我只寫下自我的感受,這是一部好電影,并愿意推薦給周圍的朋友,也愿意寫一篇觀后感來記錄它,正如此刻正在干的事。
流浪地球觀后感2
20xx年2月8日,我和父母一起觀看了由劉慈欣同名小說拍攝成的電影《流浪地球》。
電影中,因為太陽的急速老化,嚴重威脅人類的安全,世界各國組成了聯(lián)合政府,啟動了流浪地球”計劃。
影片一開始,是計劃啟動前的地球,(這里所謂計劃啟動前”是指行星發(fā)動機啟動前)地面上還像天堂般美好,但計劃啟動后(行星發(fā)動機分為兩種,一種是位于地球赤道上的自轉(zhuǎn)發(fā)動機”,另一種是推進發(fā)動機”),嚴寒籠罩地球,人類都生活在發(fā)動機下距地面5500米的地下城中,在經(jīng)過木星時,由于引力激增,導(dǎo)致發(fā)動機出現(xiàn)故障,地球失去了機動能力,逐漸向木星靠近,政府組織了救援隊,全球展開飽和式救援,不惜一切代價,重啟行星發(fā)動機”電影中出現(xiàn)了紅色貨箱的大型運載車,車上是代號火石”的行星發(fā)動機啟動裝置,但還是有地下城被熔巖毀滅,我記得最深的就是杭州一號”地下城,它最先被巖漿燒熔,行星發(fā)動機也毀了。
后來,有人利用電腦程序控制轉(zhuǎn)向發(fā)動機所有的噴射力都轉(zhuǎn)移到一個噴口上(發(fā)動機噴口共有7個),想用發(fā)動機火焰點燃木星,引發(fā)速度超過1000馬赫(1000倍音速)的巨大沖擊波推開地球,但撞針推不動,一個名叫韓朵朵的少女進行了全球廣播,她說的話使原本心灰意冷的人們重新燃起了希望,火焰距離木星大氣還有5000公里,這時,原本在距離地球十萬公里處伴飛的領(lǐng)航者”號空間站在分離了休眠模塊后,由劉培強中校(吳京飾演)駕駛著,朝木星撞了上去,爆炸點燃木星,推開了地球,人類得救了。
看這部電影時,地面上僅存的建筑和冰川給了我強大的壓迫感,行星發(fā)動機使我感受到了人類的偉大。當?shù)厍蚩拷拘,即將撞上去時,我不禁冷汗直流:難道繁衍了幾百萬年的`人類文明就這樣毀滅了嗎?”后來,各國的救援隊一起推動撞針時,我心中和電影里的人們一樣,燃燒著強烈的希望之火。劉培強犧牲自己,保全同伴后操縱空間站朝著木星撞了上去,我看著這一場面,心中有一種莊嚴的感覺,畢竟他是為了人類的生存,我不禁想向他致敬。
地球被推開,計劃重新回到正軌,我長舒一口氣,有種置死地而后生的舒暢。
這部影片證明,人類只要團結(jié)在一起,共同面對困難,沒有什么事是完成不了的。在這里,我勸人們放下自私的心理,一起維護世界的和平。既為人類,也為自己。杭州江南實驗學校613班邵煒康指導(dǎo)老師陳小民
流浪地球觀后感3
今天下午,我和李潤庭一起來到了電影院,來觀看《流浪地球》這部電影。
《流浪地球》的主演是我們大家非常熟悉的演員吳京,導(dǎo)演則是郭帆,這部電影也是根據(jù)劉慈欣小說《流浪地球》改編的同名電影。這部電影早已經(jīng)在四年前就開始拍攝,到今年的大年初一,才與大家正式見面。
在2075年的某一天里,人們發(fā)現(xiàn)太陽在急速老化,快要炸了,人類生存的唯一辦法就是逃離太陽系,但是,最近的適合居住的星系是4.2光年外的比鄰星。大家知道的,如果地球沒有任何動力,是根本不可能來到4.2億光年外的,所以人們想了一個辦法,就是在地球上安裝上1萬個發(fā)動機,這個發(fā)動機就是行星發(fā)動機。人類建造了1萬個行星發(fā)動機,分布在世界各地,這樣就能把地球推離太陽系。地球搬移太陽系還需要五個步驟。但是,人類為了這個計劃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讓地球剎車,并推動地球前進,讓板塊變動,引發(fā)了滔天海嘯和地震,地球人口減半,只剩下35億人。城市陷入冰封。幸存的35億人,被迫簽入了地下城市,因為地面上的溫度已經(jīng)達到了零下84攝氏度。在這時,在地球還沒有徹底飛出太陽系的時候,飛到木星附近時,卻被木星強大的引力而吸住,地球逐漸接近木星,而且兩個星球即將要相撞。
這時,劉啟上場了,他想到了自己在四歲的時候,爸爸劉佩強對自己說過的一句話,因為木星的體內(nèi)大多都是氫氣,點燃他們,只需要一根火柴的力量,而這個“火柴”,就是他們手中的“火石”。他們來到一個發(fā)動機的總站,劉啟在李一一、還有他爸爸在一次洪水中撿來的一個小妹妹韓朵朵、王磊等人的幫助下,成功的將這根火柴發(fā)射到了地球跟木星的中間,要是發(fā)射到五千公里的時候,這根火柴卻停止了,在空間站的劉佩強,目睹了一切。決定用空間站的30萬噸燃料,犧牲自己,來幫助自己的兒子。最后,地球也成功的遠離木星,而劉啟,一抬頭,倒數(shù)三個數(shù),依然能看見在天上的父親。
雖然在劉啟四歲的時候,自己的爸爸劉佩強就因為流浪地球的工程,遠離自己,去了太空,從小和爺爺一起長大,如今他已長大成人,童年很少有父親的陪伴,兒時,父親對自己說他就是天上的一顆星星,可是他長大了,就知道了父親兒時對自己說的.話都是假的,那也是父親危的不讓孩子擔心,變出來的善意謊言,說到底,這都是對孩子的愛,只是大多父親都不太善于用言語去表達愛,用他們的行動,去呵護,去關(guān)愛他們的孩子。
在看完這部電影之后,我意猶未盡。不太相信這是中國拍的,以前看的科幻片,全都是外國人拍的,以前我國就沒有拍出多少不好的科幻片,但是,它作為一部迎難而上,在工業(yè)水平實現(xiàn)大步飛躍的國產(chǎn)科幻片,還相當不容易呢。
流浪地球觀后感4
最近,電影《流浪地球》可所謂是火遍大江南北,電影中除了復(fù)雜深奧的太空知識,還引出了人們心中千古不變的信念一“希望”。這部電影或許注定只有感情豐富多彩的中國人才能拍出真諦,如果拿給外國人拍,他們或許會制作出人類拋棄地球?qū)ふ倚碌募覉@,而后引發(fā)星際大戰(zhàn)之類一系列的視覺大片,而我們,卻會想著帶地球起走,去尋找希望的彼岸。
電影情節(jié)反復(fù)不斷提醒我們,希望的力量是代代相傳不變的真諦。地球發(fā)生毀滅性災(zāi)難,全球變冷,溫度降到零下八九十度,根本沒辦法生存,只能穿著特制防護服才能存活。
人們住在五公里深的地下城里,全球的人團結(jié)起來,用多個發(fā)動機將地球推離太陽系,去找新的環(huán)境生存?赏局杏龅侥拘菗v亂,在沒有任何辦法的情況下、在這最后一個救援方案的成功率為零的情況下,還是有些人不肯放棄希望,一定要試一試。這個“試”的過程中,自然也有很多人犧牲。但不去試,人們差不多也全得“同歸于盡”。在這種時候,即使是預(yù)測為零的希望,也是珍貴的希望。絕望和希望總是在剎那之間,他們卻鍥而不舍的堅信希望。
如果《流浪地球》也只是和國外的科幻大片一樣,那確實沒什么好看的,畢競外國的制作水平遠在我們之上。但這部電影卻顛租了我們的想象,各種“反套路”層出不窮,沒有所謂的“超時空英雄”,只有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人們一起履行著人類共同的使命。哪怕是主角也不是萬能的,反而有無數(shù)的“無名小卒”化作“英雄人物”在為人類的.存亡最后一搏。當主角之-郭朵朵通過空間站向全球講那段有關(guān)希望的話時,也是真的深有觸動。還是學生的韓朵朵,在地下城上學時,對于老師提出的關(guān)于希望的問題,很是迷花。對于班長“希望像鉆石-樣珍貴”的回答很不在意。但是當她在地而上跟大家一起參與拯救地球的行動時,突然領(lǐng)悟了那個道理:“希望的確是一件極珍貴的東西!彼,只要希望不滅,一切都可能有轉(zhuǎn)機。那些理性數(shù)據(jù)分析結(jié)果為零的事,也有可能成功,又或出現(xiàn)好的轉(zhuǎn)機,抑或發(fā)生奇跡。因此,任何時候,不要忘記希望,不要放棄尋找希望,要相信希望的力量。
希望比理論,比邏輯,比數(shù)據(jù),比金錢,比世間許多看似重要的東西都要有力。有的人總把希望寄托在下輩子、下一代,有人認為希望就是“假大空”的代名詞,但希望卻是真實存在的,這就好比在黑暗中,人們總喜歡把手伸向遠方的燈光,雖然觸摸不到,但是卻心生暖意。
電影里,希望可以拯救地球,可以拯救人的生命,現(xiàn)實生活中,希望能讓你充滿力量,充滿動力,讓你無論遇到什么事都不會被輕易打垮。一個永遠心存希望的人,即便瘦弱無力,但他遠比看上去更有作為!
【流浪地球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流浪地球經(jīng)典語錄09-21
《流浪地球》的觀后感12-29
《流浪地球》觀后感11-27
《流浪地球》觀后感09-01
流浪地球觀后感09-05
流浪地球的觀后感12-06
流浪地球觀后感(精選)07-05
《流浪地球》觀后感(薦)07-05
《流浪地球》觀后感通用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