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引爆點》讀后感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引爆點》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首先我在這里談談我對“引爆點”的認識,書中是這樣給我們解釋的:“引爆點”指的是流行潮突然全面爆發(fā),以及一切變化同時產生的戲劇性時刻。它的突出特點是劇爆,即突然性的全面爆發(fā)。而我對它的理解就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中的那個臨界點,我也這樣理解:引爆點就是一件事或者一個東西由不被大多數人知道突然變成被大多數人知道,或者由少數人或者沒人喜歡一下子變成有很多人喜歡并且為之而癡迷的過程中的那個關鍵點。而且引爆點是所有流行潮所必須具備的,沒有一個流行潮例外,更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無論是流行病還是罪行也存在這所謂的引爆點。舉個現實的例子,折紙,將一張白紙連續(xù)對折52次,相信很多人都對這個厚度沒什么概念,但是可以明確的告訴你們答案,這個厚度已經超過地球到太陽的距離了,這中間,就存在著一個引爆點,我覺得也可以稱之為爆發(fā)點。
作者在開篇講了流行法則三要素:個別人物法則、附著力因素法則、環(huán)境威力法則。作者指出,正是由于個別人物導致了流行潮的發(fā)生。這里的個別人物指的是聯系員、內行和推銷員。作為一個聯系員,他必須存在強大有力的人脈網絡,是社會中的交際花,是溝通的能手,這樣才能將一件東西或一件事情一傳十十傳百,達到人人皆知的效果。除此外,作為一個聯系員,還必須學會把握微弱關系的能力,因為在了解新東西時,微弱關系往往會比牢固關系發(fā)揮的作用更大。作為一個內行,必須全面了解各個事物的方方面面,但是也許不會對別人產生什么很大的影響。作為一個推銷員,作者指出必須要有一種能力——超感染力,這種超感染力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個人魅力和說服別人的能力。但是對于作者提出的“說服工作往往是通過人們不喜歡的方式發(fā)揮作用的”這一點我不明白,因為至少我和我身邊的人不是這種情況。在講述個別人物法則時,作者還給我們講了微妙的暗示對作為個別人物的重要作用,作者認為,在有些場合,非文字性的暗示往往比文字性暗示更為重要。
引起流行潮的第二法則是附著力因素法則,就拿當今的廣告來說吧,任何一家公司要想宣傳自己的品牌,基本都會打廣告,但是怎么做才會達到很好的宣傳效果呢,這時,附著力因素法則就起作用了,附著力因素說的是在宣傳時,用一些特別的方式,能夠使一條具有傳染性的信息被人們記住,只要在信息的措辭和表達上做一下簡單的修改就能在其影響力上受到顯著的效果,F在的有些廣告,時老長老長了,里面包含的信息多了,可是被人們記住的少了,相反有的廣告很短,但是很經典,很容易被人們熟記,自然,宣傳效果就達到了。前者是因為干擾因素多了,影響了人們對有效信息的吸收,所以宣傳效果不盡人意。但是附著力因素產生的前提是必須有內在的質量。
引起流行潮的第三法則是環(huán)境為力因素,可能有的人對此感到很困惑,流行跟外在環(huán)境有什么關系,其實則恰恰相反,環(huán)境因素往往會對流行產生的影比前面的兩個都大。就拿現在的手機黨來說吧,為什么會出現呢?因為無論在地鐵上還是公交以及餐桌上,你都會發(fā)現別人都在玩手機,沒人跟你說話,而你又無事可做,也只好默默的拿起手機,有的人可能會說這是有個別人物法則的原因,但是在一個環(huán)境(大多數人玩手機)形成的時候,個別人物法則就會使去作用了。跟風,隨大流,追時尚不都是這么出現的嗎?
綜上所述,當某些東西滿足以上幾個條件的時候,就會形成一種風尚,引起一種潮流。這就是我讀《引爆點》給我?guī)淼恼J識和影響。
【《引爆點》讀后感】相關文章:
《點豆豆》教案03-08
《輕一點再輕一點》教案03-08
太陽光點讀后感05-01
《太陽光點》讀后感03-16
點和線教案01-18
《我為祖國點贊》讀后感05-01
點一盞心燈讀后感04-30
自我介紹的四點05-05
隔離點的工作總結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