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華羅庚的故事讀后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華羅庚的故事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華羅庚的故事讀后感1
成功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件幸運的事,但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獲得成功。成功不是路邊的小石子隨處可撿,也不是田間的小草隨意可覓。要成功,需要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在這期間是要經過許多挫折的。
1930年的一天,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坐在辦公室里看一本《科學》雜志?粗粗,不禁拍案叫絕:“這個華羅庚是哪國留學生?”周圍的人搖搖頭,“他是在哪個大學教書的?”人們面面相覷。最后還是一位江蘇籍的教員想了好一會兒,才慢吞吞地說:“我弟弟有個同鄉(xiāng)叫華羅庚,他哪里教過什么大學!他只念過初中,聽說是在金壇中學當事務員!
熊慶來驚奇不已,一個初中畢業(yè)的人,能寫出這樣高深的數學論文,必是奇才。他當即做出決定,將華羅庚請到清華大學來。從此,華羅庚就成為清華大學數學系助理員。在這里,他如魚得水,每天都游弋在數學的海洋里,只給自己留下五、六個小時的睡眠時間。說起來讓人很難相信,華羅庚甚至養(yǎng)成了熄燈之后,也能看書的習慣。他當然沒有什么特異功能,只是頭腦中一種邏輯思維活動。他在燈下拿來一本書,看著題目思考一會兒,然后熄燈躺在床上,閉目靜思,開始在頭腦中做題。碰到難處,再翻身下床,打開書看一會兒。就這樣,一本需要十天半個月才能看完的書,他一夜兩夜就看完了。華羅庚被人們看成是不尋常的助理員。第二年,他的論文開始在國外著名的數學雜志陸續(xù)發(fā)表。清華大學破了先例,決定把只有初中學歷的華羅庚提升為助教。幾年之后,華羅庚被保送到英國劍橋大學留學。可是他不愿讀博士學位,只求做個訪問學者。因為做訪問學者可以沖破束縛,同時攻讀七、八門學科。他說:“我到英國,是為了求學問,不是為了得學位的!
華羅庚沒有拿到博士學位。在劍橋的兩年內,他寫了20篇論文。論水平,每一篇都可以拿到一個博士學位。其中一篇關于“塔內問題”的研究,他提出的理論被數學界命名為“華氏定理”。
華羅庚曾說:“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真理的`長河中有無數礁石險灘。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藥者,才能登上高峰覓得仙草;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兒,才能深入水底覓得驪珠?茖W上的每一個真理都是在經歷無數次的挫折、失敗之后才得出的。我們要正視挫折,正確對待挫折,只有這樣,才能讓挫折變成我們走向成功的階梯!
看了華羅庚的故事后,我覺得華羅庚有一種熱愛科學,勤奮學習,不求名利,獻身于他所熱愛的數學研究事業(yè)的精神。他拋棄了世人所追求的金錢、名利、地位。我覺得我們要學習他的這種精神和他的這種脫俗的境界。
最后我想說挫折可以戰(zhàn)勝,挫折孕育著成功,而前提是具有堅定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精神。當具備了這些條件之后,挫折就會被你踩在腳下,明天就是撥開浮云見麗日之時。
華羅庚的故事讀后感2
志向是天才的幼苗,經過熱愛勞動的雙手培育,在肥田沃土里將成長為粗壯的大樹。不熱愛勞動,不進行自我教育,志向這棵幼苗也會連根枯死。確定個人志向,選好專業(yè),這是幸福的源泉。
19xx年11月12日,華羅庚生于江蘇省金壇縣。華羅庚小時候很淘氣,也很聰明,所以爸爸經常給他出數學題目,店里的帳有時也讓他算,可是他上數學課時經常逃課。老師不知找了多少次家長。上中學時,在一次數學課上,老師給同學們出了一道著名的難題:“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余二,xx數之余三,七七數之余二,問物幾何?”大家正在思考時,華羅庚站起來說:“23”他的回答使老師驚喜不已,并得到老師的表揚。從此,他喜歡上了數學。
華羅庚上完初中一年級后,因家境貧困而失學了,只好替父母站柜臺,但他仍然堅持自學數學。經過自己不懈的努力,他的《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的理由》論文,被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教授發(fā)現,邀請他來清華大學;華羅庚被聘為大學教師,這在清華大學的歷史上是破天荒的事情。
記得有一次,他女兒不知什么原因在一旁哭得很厲害,可是當時華羅庚正在算著一條數學題,他裝著什么都沒聽見,后來華羅庚成了一名偉大的的數學家。比所有數學老師還要高大,也非常出名,走遍了全世界,不知為多少學校講課,雖然他沒有上過高中、大學,但他講的內容比數學老師還要好,他讓所有的學生、老師、教授都佩服。華羅庚也為青年樹立了自學成才的光輝榜樣,他是一位自學成才、沒有大學畢業(yè)文憑的數學家。他說:“不怕困難,刻苦學習,是我學好數學最主要的經驗”,“所謂天才就是靠堅持不斷的`努力!
是!世上沒有絕對天才,也沒有絕對笨蛋,只要刻苦、鉆研,奇跡一定會出現的。時間是由分鈔積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時間的人,才會做出更大的成績來。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勞一分才。天才在于積累,聰明在于勤奮。
讓我們學習如何接受自己——接受以下的事實:我們在某方面很行,在別人方面則有極限;天才稀有,而平凡幾乎是所有人的命運,但是善用自己技能的倉庫,便能豐富我們平凡的生活。讓我們接受自己感情上的脆弱,了解人人心中都有某種恐懼潛在,而正常人則是愿意快樂而勇敢地接受生命的極限與機會的人。
【華羅庚的故事讀后感】相關文章:
《華羅庚》讀后感03-16
《華羅庚》讀后感【精選】01-25
彼得兔的故事 彼得兔的故事讀后感01-14
故事讀后感03-27
《阿凡提的故事》讀后感_讀后感01-10
《品德故事》讀后感03-21
《阿凡提的故事》讀后感03-24
長征故事讀后感03-25
女兒故事讀后感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