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圓明園的毀滅》說課稿(精選10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圓明園的毀滅》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圓明園的毀滅》說課稿 篇1
【說教材】
《圓明園的毀滅》是六年制小學第九冊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講的是在北京西北郊曾經(jīng)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它過去是一座皇家園林,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由于帝國主義的侵略,圓明園遭到毀滅。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只能是殘垣斷壁、一片灰燼。
本文是第七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單元訓練重點是"寫文章要有中心"這篇課文流露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和對侵略者強盜行徑的強烈仇恨。根據(jù)本教材的育人點、知識點和能力訓練點,我把“通過語言文字的的理解,想象圓明園當年的樣子,了解圓明園是怎樣毀滅的,學習寫文章要有中心”作為本課的重難點,并制定以下教學目標:
1、了解圓明園的輝煌和它的.毀滅,使學生記住這一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病⒕毩暩爬ㄖ行乃枷,并體會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表達的。
。、學習本課生字詞,練習用“宏偉”、“凡是”造句。
。础⒂懈星榈乩首x課文,背誦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這樣確定教學目標,體現(xiàn)了大綱“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進行思想教育,達到文理結合、教書育人的要求!
【說教法】
“教是為學服務的”,一節(jié)課選擇了較為恰當?shù)慕虒W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所以我準備在“目標調(diào)控法”大前提下運用以下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
引導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文路,察感情,受感染,可以很好地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益。我在新授前,憑借插圖,讓學生感其情,激發(fā)對侵略者的憎恨之情。
。、半扶半放到大膽放手的方法:
教育學告訴我們利用知識的類比繁華,以便在“訓”的過程中扶放結合,讓學生遷移運用,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所以在新授中我采用此法。
3、以讀代講法:
加強讀的訓練是當前語文科教學中最為重要的一種訓練。再說本文所敘的事與學生存在著時空差,只有通過讀才能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所以我把此法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體會,讀中運用。
。、以練促讀法:
根據(jù)高年級語文教學“讀、講、練”結合的特點。在剖析重點段后,我出示課后思考、練習,學生練習之后,再讀課文,仔細體會感情。
。、教具準備:
影儀、掛圖、小黑板、生字卡片。
【說學法】
通過教學不僅使學生學會知識,更主要的是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由“學會”變成“會學”,正如葉老所說的“教是為了將來不需要教”。因此,為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根據(jù)本教材的特點,我將引導學生運用“讀、思、劃、議、提(質疑)的方法”了解課文內(nèi)容;運用“觀
《圓明園的毀滅》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下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圓明園的毀滅》的第二課時。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教材分析】
《圓明園的毀滅》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這篇課文以淺近的語言,描述了圓明園當年的繁華,講述了圓明園毀滅的過程,作者想讓學生感受到的除了因祖國過去的貧病饑弱而忍受的恥辱之外以及由此而生的憤怒之外,更重要的,是想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以及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學生在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基本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對文章進行了初步解讀,對這段歷史有一定了解,但對愛和恨交織的情感把握上不是很準,尤其是把這份情感升華為民族的.責任感更需要老師的引導。本節(jié)課我將引導學生透過語言文字充分挖掘“愛恨變化”的情感主線,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帶著他們在愛的情感中走進圓明園,在由恨而生的使命感中走出圓明園。
根據(jù)本課的學習內(nèi)容和學生的認知基礎,我將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方面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薄⒅R與技能:
、胖笇W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朴柧殞W生在讀中認真思考,體會,從而獲得真實的感受,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2、過程與方法:
⑴重視讀文,讀中自悟。
⑵電教媒體,從旁輔助。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課外資料和對課內(nèi)重點詞句的理解,使學生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jīng)過,產(chǎn)生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重點:通過閱讀,了解圓明園被毀滅這一屈辱的歷史,激發(fā)愛國熱情。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讀文、感悟、想象,在腦海中再現(xiàn)它昔日的輝煌壯觀。
【教學方法】
我們知道,“教是為學服務的”,一節(jié)課選擇了較為恰當?shù)慕虒W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所以我準備在“目標調(diào)控法”大前提下運用以下教學方法:
、乓宰x促進,激發(fā)情感。
書讀百遍,其意自現(xiàn)。這篇課文文字優(yōu)美,字里行間飽含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只有通過讀才能更好地理解課文內(nèi)容。在教學中設計多種形式的讀:引讀、個人讀、對比讀、自讀、默讀等形式,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齐娊堂襟w,從旁輔助。
對于不熟悉的事物,孩子是很難想象的。多媒體的引入,幫助學生解決了語言文字想象艱難的問題。
【教學過程】
通過對語言文字的感悟,激起學生情感的共鳴是本節(jié)課的關鍵。
我設計了以下5個環(huán)節(jié)。
1.名言引題,激趣導入(2分鐘)
2.走進圓明園,字里行間悟真情(20分鐘)
3.走出圓明園,字字句句表真情(15分鐘)
4.總結全文,提升情感。(2分鐘)
5.布置作業(yè),拓展延伸(1分鐘)
環(huán)節(jié)一、名言引題,激趣導入
出示法國最著名的大作家雨果說的一句話:“在世界東方的中國,有著人類的一大奇跡,這一奇跡,就是圓明園。” 通過這一導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自然而然地隨著老師一同走進這個舉世聞名的圓明園。
環(huán)節(jié)二、走進圓明園,字里行間悟真情
在“走進圓明園,字里行間悟真情”環(huán)節(jié)中,總體上是分兩部分進行的。
1.讓學生細讀探究二、三、四自然段,通過讀、悟課文語句,發(fā)揮想象感受圓明園當年的輝煌景觀,激發(fā)他們的我國古代燦爛文化無限熱愛之情。在這部分中重點指導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
2.抓住“圓明園中有什么?沒有了什么?”這一矛盾的變化,讓學生細讀探究五自然段,了解圓明園毀滅的過程,激發(fā)他們對侵略者野蠻行徑的無比仇恨。在這部分中重點指導學生朗讀第五自然段。
環(huán)節(jié)三、走出圓明園,字字句句表真情
抓住文結尾情感表達的空白點——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為一片灰燼。此時,學生不得不接受這個慘痛的歷史事實,情不可抑,迫不及待地想讀,說,寫,此時我安排自由創(chuàng)作空間,給學生一個表達心聲的平臺,讓學生抒發(fā)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把這份情感升華為民族的責任感。
環(huán)節(jié)四、總結全文,提升情感。
這一節(jié)課的總結,我主要抓住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這一點來總結。我是這樣設計的:這把火,燒毀了舉世聞名的圓明園。但是,這把火,燒不毀英法聯(lián)軍的滔天罪行,燒不毀炎黃子孫的刻骨仇恨,更燒不毀中國人民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頑強精神。讓我們時刻記住——(課件出示: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生齊讀。這樣,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油然而生。
環(huán)節(jié)五、布置作業(yè),拓展延伸
我本著作業(yè)設計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充分考慮學生特點,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挖掘學生內(nèi)在潛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習空間,拓展知識面的觀點,因此我布置這樣一道作業(yè)題“有人建議在圓明園的舊址上重建圓明園,恢復它的原貌,對這個問題,你有什么看法?”
以上就是我的教學過程。
【板書設計】
板書是無聲的語言,板書的內(nèi)容是課文內(nèi)容的“綱”,是課文內(nèi)容的縮影,為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愛國情感。我設計了以下板書:
圓明園的毀滅
有……也有……
有……也有……
……還有……
不僅有……還有……
不但……還……
上自……下至……
圓明園的毀滅
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圓明園的毀滅》說課稿 篇3
說設計理念:
《課標》指出:“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由于這段歷史與學生現(xiàn)在生活的年代相隔百年之久,所以單單對語言文字去理解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補充展示有關文字、圖片、錄像等資料,來豐富教學資源。
說教材:
《圓明園的毀滅》是人教版小語第九冊教材第七單元的開篇之作。本組教材的專題是“勿忘國恥”,這篇課文講述了圓明園當年輝煌的景觀和它的毀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和對侵略者強盜行徑的仇恨。文章構思巧妙,把圓明園的輝煌放在毀滅中寫,題眼是毀滅,重點寫的是輝煌。
說目標:
知識目標: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感悟,把握文章主要內(nèi)容,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它毀滅的經(jīng)過。
能力目標:體會關鍵語句的含意和表達作用
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不忘國恥,興我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說重點:
文章前后內(nèi)容緊密聯(lián)系,一揚一抑,一美一毀,愛恨交織。讓學生了解這一屈辱的歷史,激發(fā)愛國之情,我將之確定為教學重點
說難點:
文章用大量篇幅描繪昔日的輝煌,體會這種安排材料的獨具匠心,是教學的難點。
說學情:
五年級的學生已經(jīng)具有初步的閱讀能力,自主意識已普遍增強。在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他們對課文的感受能力逐漸提高。所以我在教學中,通過一次次的閱讀與感悟,充分挖掘"愛恨變換"的'情感主線,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帶著他們在愛的情感中走進圓明園,在由恨而生的使命感中走出圓明園.
說教法:
教法一: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因此,我采用以讀代講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讀中求解,讀中品味,讀中明理。
教法二:充分利用電子白板,采用直觀演示法、情景教學法,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去體會、去理解,從而獲得學生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
說教學流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走近圓明園,整體感知。
第二環(huán)節(jié):走進圓明園,再現(xiàn)輝煌。
第三環(huán)節(jié):再進圓明園,感受毀滅。
第四環(huán)節(jié):走出圓明園,宣泄情感。
1、走近圓明園:
請同學們翻開書本,自由朗讀課文后,出示兩組詞語(一組是表現(xiàn)圓明園輝煌的詞語,一組是反映圓明園毀滅過程的詞語),通過分析詞語規(guī)律,學生頭腦中不僅是這些詞語本身,而且是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提煉。
2、走進圓明園,再現(xiàn)輝煌。
(1)通過默讀、個別讀等形式體會,圓明園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
(2)理解“眾星拱月”詞意來體會圓明園的面積之大,設計之巧妙。
(3)理解圓明園風格迥異的建筑,我采用讓學生自由朗讀后,畫出文章中的景,選出自己最喜歡的景與其他同學分享。這其中有 金碧輝煌的殿堂(突出華麗之美), 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突出小巧,精致之美);有象征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突出繁華之美), 有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鄉(xiāng)村野(突出自然之美)……用不同類型的美,凸顯圓明園美輪美奐的建筑。
(4)感悟珍貴文物,通過出示“珍寶”圖片直觀感受,抓住“上自先秦時代的的青銅禮器,下自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這句話中“上自”、“下至”這兩個詞來體會時間長,跨度大來體會這里的珍寶之多,之名貴。抓“青銅禮器、名人書畫、奇珍異寶”來體會珍寶種類之豐富。
這樣用不同形式的讀,大家分享感受,直觀看圖片、老師引導等方法讓學生感悟圓明園不愧是我們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它的價值是不可估量的。也為它的毀滅導致的損失是不可估量的,從而更加深對英法聯(lián)軍的憤恨。
3、再進圓明園,感受毀滅。
通過出示視頻《火燒圓明園》,將學生帶入情境之中。在學生沉默于惋惜痛恨之中時,我讓學生回到文本中,再次指導朗讀,在此,我讓學生一讀再讀,一悟再悟,是想讓學生把語言的感悟和情感的激蕩融合在一起,體現(xiàn)出教學的循序漸進。
4、走出圓明園,宣泄情感。
孩子們,這就是被譽為世界典范的皇家園林,它曾經(jīng)美的讓人心醉,如今又毀的讓人心碎,沒有了金碧輝煌的殿堂,沒有了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它們都隨著侵略者猙獰的大火灰飛煙滅,再也不復存在,只剩下這幾根石柱孤零零地矗立在那里,面對殘垣斷壁,作為中華少年的我們,你想說點什么?
通過電子白板反復創(chuàng)設的視覺反差,視聽強化,學生內(nèi)心的惋惜一定會轉變?yōu)閼嵟蓱嵟,為下面的寫話練習奠定基礎。我在學生抒發(fā)憤恨之情時,抓住時機,激情過渡:這殘垣斷壁,斷壁殘垣,屈辱歷史的見證,是落后就要挨打的見證,這殘垣斷壁,斷壁殘垣,是我們心頭無法抹滅的傷痕,繼而最后引導學生抒發(fā)情感。(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說板書設計:
21、圓 明 園 的 毀 滅
布局美化
建筑美 為
文物珍貴灰
燼
這樣的板書設計,將本文由曾經(jīng)的輝煌及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主要內(nèi)容進行了請準的概括,也表現(xiàn)出學生由愛到恨的情感變化,激發(fā)學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圓明園的毀滅》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圓明園的毀滅》是新課標人教版教材小學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第1篇課文,是精讀課文,這組課文的主題是勿忘國恥。它講述的是圓明園當年輝煌的景觀和它毀滅的經(jīng)過,字里行間都飽含著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熱情,本課正是語文教學中進行中國近代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極好的教材。(說教材,地位與作用)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本組教材的內(nèi)容、主題,結合著五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特點及其心理特征,參照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用詞:認識,會寫,學會,理解,培養(yǎng)什么能力……):
1、自學或結伴學習,借助工具書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估量、損失、殿堂、銷毀、瑰寶、舉世聞名、眾星拱月、玲瓏剔透、奇珍異寶”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自然段。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探索…):
3、由通讀課文到讀懂課文,指導學生讀書的方法(畫、圈、標、加批注),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體會,懂得,領會……):
4、把閱讀、情感和想象結合起來,了解圓明園的輝煌和毀滅的經(jīng)過,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熱情,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和使命感。
三、說教學的重難點
在以上的教學目標中,根據(jù)本組課文的主題和本課的學習目標,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用詞掌握,理解……) 。
由于文章前后內(nèi)容緊密聯(lián)系,一揚一抑,一美一毀,愛恨交織。所以,我把通過閱讀,讓學生了解這一屈辱的歷史,激發(fā)愛國之情確定為本課的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較抽象,學生難掌握的)
圓明園的輝煌已成為歷史的記載,離現(xiàn)在學生生活的年代已久遠,所以引導學生讀文、感悟、想象,在腦海中再現(xiàn)它昔日輝煌景觀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為了使學生能夠達到本課題設定的教學目標,突破教材的重難點,下面我從教法上談談如何實施目標。
四、說教學方法。
我們知道:“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語文課程要使學生初步掌握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紤]到五年級學生的情況,我主要采取情景教學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使他們在活動中得到體驗和初步的認知,產(chǎn)生學習課文的愿望,從而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基于本課題的特點,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
圓明園昔日的壯觀已成為歷史,單單對語言文字來理解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利用圖片、小視頻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重現(xiàn)圓明園昔日的輝煌,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理解課文表達的意境和情感。
2、 閱讀自學法:
“授人魚不如授之以漁”要使學生由“學會”變成“會學”,在教學中就必須體現(xiàn)新課標提出的“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一理念。因此,我通過創(chuàng)設情景等活動形式,引導學生閱讀課文,邊讀邊想,邊讀邊畫,邊讀邊作批注,學生從課文中初步獲取知識,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學習難點,使學生在課堂上用心地有的放矢地學習、探索,最終找到答案。這個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3、“二人轉”學習法。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同桌或鄰桌的學生配對學習,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學起來也很上心。
4、以讀代講、集體討論的方法
《語文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弊x是閱讀中最主要的,讓學生讀通、讀懂,這樣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對難點內(nèi)容有更清晰、更深刻的認識。 集體討論有助于學生合作意識的增強,同時互相交流能使學生萌生自己探知的意識。
下面,我具體來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五、說教學過程
我根據(jù)對教材的理解和對教法、學法的認識,將本課分為五個環(huán)節(jié)進行。
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奠定情感基調(diào)
這里我準備了《圓明園的毀滅》電影片段,指導觀看,導入:1、板書課題;2、設問:看完電影片段,你們有什么想知道的?然后鼓勵學生帶著疑問閱讀課文,提示閱讀方法:邊讀邊想,邊讀邊畫,邊讀邊作批注。
這樣的導入,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質疑問題的`能力,又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讓學生有的放矢,直奔課文的情感預設點。
第二環(huán)節(jié):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將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閱讀課文,要求學生把不懂的生字詞,不懂的語句標記出來,大致了解課文內(nèi)容,并且把自己喜歡的詞句、文段摘抄下來。讀后,借助工具書解決問題(包括生字詞、句子等),并且可以與同桌、鄰桌結伴交流。教師巡視指導,主要是輔導學困生學習生字詞,對一些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指正與指正。最后,教師投示生字、新詞,檢驗學習成果和總結學習方法、學習所得。
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因材施教,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任務與索求,都能從語言文字中獲取信息,包括認識生字詞、積累好詞好句、了解課文大意等知識點。這樣,既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又能促使學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第一課時完)
第三環(huán)節(jié):品讀交流,體悟情感
學生學習完生字新詞,基本掌握課文整體內(nèi)容后,就可以進入本課教學的第三環(huán)節(jié),也是本課的重點環(huán)節(jié):品讀交流,體悟情感。
首先,引導學生學習描寫圓明園昔日輝煌這部分。曾有一位名教師說過:“讓學生在讀書中做記號、寫批注,留下自己思考的痕跡,有利于良好讀書習慣的養(yǎng)成。”所以,我投影圖片,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2、3、4自然段,要求學生邊讀書邊在感受深的地方寫上批注,在筆記上摘抄下好詞好句。
在學生讀正確、流利的基礎上,我還會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進行交流匯報,并在交流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抓住重點的詞句進行反復品讀,感受圓明圓昔日的輝煌。這正好體現(xiàn)了“教是為學服務”的觀點。
學習完“圓明園昔日輝煌”這部分,旋即引導:“可是,這一切早已不復存在了,有兩個強盜放了一把大火,把它化成灰燼了。同學們,請你們學習最后一段,把他們的罪行找出來!”通過學生的品讀最后一段,認識侵略者的野蠻途徑,從“侵入、闖進、掠、毀、燒”等幾個重點詞語記住英法聯(lián)軍的滔天罪行。然后抓住這些重點詞句進行有感情地朗讀訓練,激勵學生對侵略者的仇恨,進而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突出了教學的重難點。
第四環(huán)節(jié):總結全文,升華主題
通過前幾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學生的心中可以說是愛恨交織,心情難以平靜,所以,在接下來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總結全文,升華主題。
1、教師激情引導:面對這場罪惡的大火,面對這圓明園的殘垣斷壁,你有什么話想說的?把你們此時此刻要說的話寫下來。
2、學生交流,互相評價。
3、師生小結:貧窮受欺壓,落后就挨打!國盛則園興,國衰則園毀。本課教學在“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的情感氛圍中結束。
我這樣設計的意圖:教師激情引導可以說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情動于衷而發(fā)于外,在寫話中愛國主義情感油然而生,達到意猶未盡的作用,再次突出了教學重難點。
六、我的板書設計:
圓明園的毀滅
再現(xiàn)輝煌 感受毀滅
布局合理 侵入北京
建筑雄偉 闖進園林
收藏豐富 放火燒毀
愛 恨
國盛則園興 國衰則園毀
《圓明園的毀滅》說課稿 篇5
說教材
《圓明園的毀滅》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的一篇精讀課文。文章篇幅較短,語言簡潔、結構嚴謹、構思巧妙。作者先以優(yōu)美簡潔的文字較大篇幅地介紹了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再以精煉準確的文字介紹圓明園毀滅的經(jīng)過,圓明園輝煌的過去與它的徹底毀滅令人愛恨交織。
說學生
四年級的學生,已形成了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了一些學習語文的基本方法,能在課前預習課文,能在閱讀中初步感悟文章內(nèi)容。另一方面,我們的學生從一年級學習計算機課,通過四年的學習,已經(jīng)能夠獨立運用Word、PowerPoint等軟件,有一定的網(wǎng)絡瀏覽和網(wǎng)上搜索的能力。
教學目標
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jīng)過。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培養(yǎng)學生網(wǎng)上獲取信息,分析、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教學重難點
通過閱讀,再現(xiàn)圓明園昔日的輝煌壯觀,激發(fā)學生對祖國燦爛文化的愛,對侵略者的恨,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課時安排:
。闭n時。
教學準備:
課前建《圓明園的毀滅》專題站。
教學過程
布置課前預習,了解課文大意
1.初讀課文,初步自學生字詞,了解課文大意。
2.收集有關圓明園的資料,找出不懂的問題。
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就是要充分了解學生,給學生充分發(fā)展活動的空間。由于四年級學生已具有良好的預習習慣和課外收集資料的基本能力,教師要放手讓學生去做,使學生能力得到鍛煉。
匯報預習情況,確定探究主題
在預習后,上課開始,我給學生交流的機會,在學生的交流中,充分肯定學生預習成果及課外預習的良好態(tài)度。然后,在學生的質疑中幫助學生確定本節(jié)課探究的三大主題:“為什么說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為什么說圓明園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圓明園是怎樣毀滅的”。
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教師的作用在于組織、引導。
利用網(wǎng)絡優(yōu)勢,開展探究活動
在網(wǎng)上學習中,我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學習方法如下:
1.自讀賞句法。
學生打開主頁的“課文學習”不僅可以欣賞到優(yōu)美的全文朗讀,還可以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詞句點擊,戴上耳機,反復自讀、自聽,也可找伙伴互讀、互聽、賽讀,從優(yōu)美的句段中去感受、去想象。
2.賞圖、品詞法。
需要了解圓明園總體布局和宏大規(guī)模的學生,可以點擊“圓明園布局”鏈接,從中可以看到圓明園的全景圖,了解到圓明三園的具體分布情況,感受何為“眾星拱月般地環(huán)繞”。
需要探究圓明園景觀的學生,通過點擊“圓明園景觀”鏈接,便能欣賞到“金碧輝煌的殿堂”、“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等。這些迷人的風光圖,能讓學生身臨其境般地感受圓明園當年的輝煌,同時還能幫助他們理解一些存在疑惑的詞語,如“金碧輝煌”、“西洋景觀”等。
同樣,學生通過點擊“圓明園收藏”鏈接,瀏覽其中所呈現(xiàn)的“青銅禮器”、“名人書畫”和“奇珍異寶”的實物圖像,便可感受圓明園何以被稱作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了。
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教師要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寬松民主的氛圍,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個性選擇不同的學習內(nèi)容、學習方式。由于課文中介紹圓明園當年的輝煌景觀語言簡潔、內(nèi)涵豐富,介紹的內(nèi)容已消失,教師應引導學生借助網(wǎng)絡優(yōu)勢自讀自悟,并以網(wǎng)上圖片、資料幫助學生去加深認識,形象地了解、感受。
交流探究成果,升華學生情感
匯報交流中學生可以暢所欲言,交流自己對三大問題的理解或讀課文后的感受,教師相機點撥,指導學生朗讀,發(fā)揮學生想象,激發(fā)學生情感,引導學生背誦。
圓明園被譽為“萬園之園”,它的美還遠遠不止文中所描寫的這些。為了開闊學生的視野,使他們更加深入地了解圓明園,當學生在交流“為什么說圓明園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這個問題時,我再一次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游覽圓明園的情境。那就是讓孩子們點擊“更多風光”或“拓展資料”鏈接,自由暢游圓明園的其他景點,然后學生自由組合,選擇最喜歡的文字、圖片,制成幻燈片,寫上解說詞,像小導游一樣向大家介紹。學生運用文中的優(yōu)美詞句和自己積累的`詞句,對圓明園的宏偉美麗進行描述。
教師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語言實踐的機會,又使學生對文中“漫步園內(nèi),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有了更深的感悟,同時使全體學生入境入情,從而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對圓明園的熱愛之情,這樣就培養(yǎng)了學生感悟、表達等綜合素養(yǎng)。
當學生交流圓明園的毀滅后,我播放了場面宏大、驚心動魄的影視片段,將英法聯(lián)軍燒殺搶掠、火燒圓明園的強盜行徑展現(xiàn)于課堂。我進一步激情:圓明園的廢墟始終佇立在那里,它記載著帝國主義侵略者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也記載著中華民族那段飽受屈辱的苦難歷史。這時學生情感已經(jīng)被充分調(diào)動起來,我放手讓學生讀課文最后一段,讓學生在反復朗讀中去感受侵略者的野蠻,去表達對侵略軍的刻骨仇恨,完成了第三大主題的探究。
開展辯論活動,引導課外延伸
我們的教學并沒有到此結束,因為語文學科的性質決定了它的學習不僅僅在課上的40分鐘。因此,在這節(jié)課的最后,我設計了這樣的辯論主題:“昔日的圓明園是那么輝煌,而今天的圓明園又是這樣殘破,我們是否應該重修圓明園呢?”課上的40分鐘是有限的,這個辯論僅僅是個開頭。我鼓勵學生把這個辯論延續(xù)到課外,也可以在指定論壇上圍繞“圓明園是否應該重建”開展網(wǎng)上辯論會。
辯論的結果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學生在辯論的過程中領悟到,圓明園的建造和毀滅反映祖國的強盛與衰敗,只有祖國強盛了,才不會受到帝國主義的侵略。
《圓明園的毀滅》說課稿 篇6
一、說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由于這段歷史與學生現(xiàn)在生活的年代相隔百年之久,所以單單對語言文字去理解是遠遠不夠的。因此,上課前通過讓學生多種途徑搜集有關圓明園的資料。在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補充展示有關文字、圖片、錄像等資料,來豐富教學資源;并且在擴展性學習中,讓學生展示課前收集到的資料,從而提高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說教材
(一)在單元的地位和作用
《圓明園的毀滅》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七組的第一篇課文,它講述的是圓明園當年輝煌的景觀和它毀滅的經(jīng)過,字里行間都飽含著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熱情,本課正是語文教學中進行中國近代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極好憑借;在本組以“勿忘國恥”為專題的學習中起到引領作用。
(二)教材處理
教師不僅僅是教材的使用者,而更應是教材的組織者和開發(fā)者。我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將文中的一些抽象的語言描繪,整合為形象生動的教學資源。如將“眾星拱月” 通過課件直觀演示,更利于學生的接受和理解,從而達到優(yōu)化教學資源的效果。
根據(jù)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請看大屏幕: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認識6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估量、損失、殿堂、銷毀、瑰寶、舉世聞名、眾星拱月、玲瓏剔透、奇珍異寶”等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自然段。
2.能力目標
領悟文章的表達特點,學習與運用搜索、整理資料的方法。
3.情感目標
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jīng)過,激發(fā)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由于文章前后內(nèi)容緊密聯(lián)系,一揚一抑,一美一毀,愛恨交織。所以,我把通過閱讀,讓學生了解這一屈辱的歷史,激發(fā)愛國之情確定為本課的教學重點。
圓明園的輝煌已成為歷史的記載,離現(xiàn)在學生生活的年代已久遠,所以引導學生讀文、感悟、想象,在腦海中再現(xiàn)它昔日輝煌景觀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三、說教法
俗話說得好,“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因此,我采用以讀代講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讀中求解,讀中品味,讀中明理。
圓明園昔日的壯觀已成為歷史,單單對語言文字來理解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充分利用媒體的作用,采用直觀演示法重現(xiàn)圓明園昔日的輝煌。
“教是為學服務的!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痹谶@節(jié)課中,我采用情景教學法,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親自去體會、去理解,從而獲得學生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
四、說學法
我們都知道“授人魚不如授之以漁”要使學生由“學會”變成“會學”,在教學中就必須體現(xiàn)新課標提出的“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這一理念。因此,我將引導學生運用自主學習法和寫批注法了解課文內(nèi)容,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接著,我將要重點講的是本課的教學流程
五、說教學流程
我根據(jù)對教材的理解和對教法、學法的認識,將本課分為三個課時,今天,我重點講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流程。請看大屏幕,
第一環(huán)節(jié):走進圓明園,再現(xiàn)輝煌。
第二環(huán)節(jié):再進圓明園,感受毀滅。
第三環(huán)節(jié):走出圓明園,宣泄情感。
現(xiàn)在,我們先來看第一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走進圓明園,再現(xiàn)輝煌。
課件出示全文中心句“圓明園是中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接著提出質疑,為什么說圓明園不僅是中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還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損失呢?以此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帶問題走進文本。
記得,永正老師說過:“讓學生在讀書中做記號、寫批注,留下自己思考的痕跡,有利于良好讀書習慣的養(yǎng)成!彼,接著我會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2、3、4自然段,要求學生邊讀書邊在感受深的地方寫上批注。
在學生讀正確、流利的基礎上,我還會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進行交流匯報,并在交流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抓住重點的詞句進行反復品讀,感受圓明圓昔日的輝煌。這正好體現(xiàn)了催巒老師倡導的“以學定教,順學而導”的理念。
如:學到“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圓明園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huán)繞在圓明園周圍!边@一句時,因為“眾星拱月”這個詞比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我便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演示化抽象為形象,便以學生直觀了解圓明園建筑結構的特點。
又如在學習圓明園的景觀和歷史收藏時,其中的民族建筑和西洋景觀,名人書畫都是我國的藝術瑰寶,為了讓學生更真切地感受圓明園昔日的壯觀和輝煌,激發(fā)學生對祖國文化的熱愛,在學習這些句子時,我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圓明園昔日輝煌景象并在展示中抓住關聯(lián)詞“有……也有……”來引導學生品讀。
(我這樣設計的意圖:俄國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過“任何視覺上觸摸產(chǎn)生的效果都遠勝于文字的表達。”直觀的圖片更利于學生感受園內(nèi)的壯觀。)
圓明園的景觀只是書上說的這些嗎?不是的,接著在擴展知識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會讓學生交流課前收集到的有關資料。
(我這樣設計的意圖:給學生收集資料搭建一個交流的平臺,提高學生收集的積極性,又起到了加深理解內(nèi)容的作用。)
在充分激發(fā)了學生對文本的興趣,了解了圓明園昔日的輝煌以后,我還讓學生在優(yōu)美的音樂伴奏下品讀二、三、四自然段。
(我這樣設計的意圖:對重點句段的反復品讀體現(xiàn)了以讀代講,以讀悟情,學生在朗讀中與文本對話。)
通過以上五個步驟,就完成了第一環(huán)節(jié):走進圓明園,再現(xiàn)輝煌的學習,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手段使教學難點得于突破。
接下來進入到了教學的第二個環(huán)節(jié):再進圓明園,感受毀滅。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為了讓學生了解這一屈辱的`歷史,激發(fā)愛國之情我是這樣做的:
首先:讓學生默讀第五自然段,邊讀邊想圓明園是怎樣被毀滅的? 讀后交流感受。
接著:抓住重點句“他們把園內(nèi)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tǒng)統(tǒng)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蓖ㄟ^對重點詞“凡是、統(tǒng)統(tǒng)、任意”的反復朗讀體會,讓學生了解侵略者是如何掠奪的。
然后:擴展交流收集到資料,讓學生補充描述當時被毀滅的情景,并觀看火燒圓明園的錄象片段。引導學生討論:“這把火燒毀了什么東西?此時此刻,你心里是什么滋味?”讓學生暢所欲言(恨、氣憤、可惜……)
最后:配以悲壯的音樂,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再讀最后一段。
我這樣設計的意圖:在學生讀文的基礎上,通過觀看火燒圓明園的錄象,讓學生身臨其境地體會侵略者的殘暴和野蠻。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突出了教學的重點,為后面的練筆奠定了感情基礎。
第三環(huán)節(jié):走出圓明園,宣泄情感。
通過剛才兩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學生的心中可以說是愛恨交織,心情難以平靜,所以,在接下來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
1、教師激情引導:圓明園的毀滅僅僅是一個損失嗎?英法聯(lián)軍,還有后來的八國聯(lián)軍,他們用中國人發(fā)明的指南針指引著他們的艦隊駛入中國領海,用中國人發(fā)明的火藥制成的槍彈、炮彈屠殺中國人,然后,逼迫滿清政府在中國人發(fā)明的紙上簽訂不平等條約——割地賠款。這僅僅是損失嗎?我想每一個中國人讀了這篇課文一定有很多話要說。把此時此刻要說的話寫下來。
2、學生交流,給予中肯的評價。
3、師生小結:貧窮受欺壓,落后就挨打!國盛則園興,國衰則園毀。
我這樣設計的意圖:教師激情引導可以說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情動于中而發(fā)于外,在寫話中愛國主義情感油然而生,達到意猶未盡的作用,再次突出了教學重點。
六、教學設計反思
1.體現(xiàn)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痹谥攸c句、段的一讀再讀,一悟再悟的過程中,將語言文字和學生感悟融在了一起。寫話環(huán)節(jié)的安排,既是語言文字的積累與運用,也是學生愛國主義情感的宣泄。
2. 體現(xiàn)了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
這節(jié)課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課文中所描繪的情境,讓學生直觀感受到了圓明園當年的輝煌景觀,親眼目睹了圓明園被毀滅的經(jīng)過,激發(fā)了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從而突出了教學的重點,也突破了教學的難點,這正是信息技術在語文學科的運用中,提高教學效果的一大體現(xiàn)。但是,設想付諸于實踐,還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
《圓明園的毀滅》說課稿 篇7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號考生,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圓明園的毀滅》。根據(jù)新課標的理念,對于本節(jié)課,我將以教什么,怎樣教,為什么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圓明園毀滅》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7組第21課,是一篇精讀課文,它講述的是圓明園當年輝煌的景觀和它毀滅的經(jīng)過,字里行間都飽含著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熱情,本課正是語文教學中進行中國近代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極好憑借;在本組以“勿忘國恥”為專題的學習中起到引領作用。
二、說學情
合理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本次所面對的對象是五年級的學生,他們在此之前的學習讓他們已經(jīng)具備了理解文章和體會榮辱的能力,通過這一篇文章的學習可以使他們能夠更好的體會圓明園的宏偉,同時也能樹立興我中華的意識,但是由于年代比較久遠,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與之前大不相同,所以需要借助多媒體教學的形式來讓學生更加直觀形象的體會當時我們所受的屈辱,也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新課標對小學語文教學的要求和本文的教學內(nèi)容與特點,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了本課時的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是學會本課14個生字,正確讀寫“玲瓏剔透、蓬萊瑤臺、建筑宏偉、瑰寶、灰燼”等詞語。過程與方法目標是通過反復閱讀能夠背誦3、4自然段,體會圓明園的宏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是能夠熱愛祖國,有興我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
四、說教學重難點
基于本課及學生的一些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通過理解重點詞語和句子,能夠體會圓明園建筑的宏偉和昔日輝煌之景。教學難點是能夠通過學習本篇文章有熱愛祖國的意識,同時樹立責任感和使命感。
五、說教法和學法
那么依據(jù)“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的理念,同時,為了達到既定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學習,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從閱讀中提出問題和見解,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表達自己見解,利用多媒體讓他們更好的體會當時的情境,置了以下的教學方法:朗讀法、探究討論法、情境設置法!澳敲匆罁(jù)‘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的理念,同時,為了達到既定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將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學習,鼓勵學生自主探究,從閱讀中提出問題和見解,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表達自己見解。注重引導學生通過朗讀課文,質疑問難,在師生合作中讀懂課文,體會圓明園毀滅價值的不可估量。在教學中,我主要通過結合時代背景、抓重點詞語、讀寫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并適當輔以多媒體教具,幫助學生從視覺上感知課文內(nèi)容。”
六、說教學過程
圍繞以上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我將教學過程設置為六個環(huán)節(jié),分別是導入、整體感知、深入體會、談感受、遷移拓展、作業(yè)小結,下面對我的六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簡單的概述。
第一環(huán)節(jié):談話導入。我將引出一個話題“同學們有沒有去北京旅游過呢”這樣的問題導入今天的新課,這樣的導入一方面可以了解大家是否有去過圓明園,見過如今圓明園的景象,也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大家參與其中激發(fā)起大家學習的興趣,從而板書今天的課題:圓明園的毀滅。
第二環(huán)節(jié):通讀課文,整體感知。在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分成兩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解決生字詞的環(huán)節(jié),我會讓大家在讀后先借助字典學會本課生字、新詞,鍛煉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同時為之后課文的梳理掃清文字障礙。然后讓學生結合全文,說一說文章中都講了有關圓明園的哪些?這個問題之所以在這里提出就是因為它是一個統(tǒng)領全文框架的問題,因為文章比較短,內(nèi)容相對來說比較簡單,所以通過兩三個同學的回答就可以知道答案,我也會同時進行板書的書寫:組成、建筑、收藏、侵略。
第三環(huán)節(jié):再次朗讀,深入體會。葉圣陶說: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自主讀書,不待老師講。鑒于此,本環(huán)節(jié)中我主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激勵學生主動解決問題。
首先,我會先讓同學們讀第一自然段,說一說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用原文中的話回答) ,因為這個問題比較簡單,同學們基本都可以找出來“不可估量的損失”,之所以在這里會問這個問題,是為后文更好的理解作者所抒發(fā)的感情奠定基礎。
其次,我會接著上面一個問題繼續(xù)問:“作者在文章的開頭,就連用兩個“不可估量的損失”來突出圓明園的價值。對此,你有什么想問的嗎?”這個問題算是一個比較開放性的問題,這么問可以引起學生的質疑,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接下來,我會組織一個小組討論,讓大家閱讀2-4自然段,說一說最吸引大家的是哪里,待會一起討論?這個問題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他們獨立回答的意識,在這里我會著重引導學生來體會以下重點詞句的含義:
1.“眾星拱月”
2.體會“有…也有…有…也有”,
3.“不僅有…還有…”的句子
4.體會“…不但…還…”,“上自…下至…”。
這一部分的學習也是這一節(jié)課學習的重點,通過對重點句子的理解可以讓大家更好的'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
再次,我會按照課文課文的順序,來進行提問:“這么宏偉,有這么多瑰寶的大園子,他究竟遭受了什么啊?”在大家的回答之后我會引導學生來體會“凡是、統(tǒng)統(tǒng)、任意”等詞。來升華作者對于毀滅圓明園的遺憾和憤慨之情。
最后,我會問同學們“化為灰燼”在這里抒發(fā)了作者什么樣的而感情?來用一個問題總結這篇文章主要抒發(fā)的情感。
第四環(huán)節(jié):觀看影片、談感受。我會組織一個影片觀看的活動,讓大家能夠借助多媒體走向150年前的歷史,結合當時的環(huán)境深刻體會當時侵略者的殘暴和祖國的軟弱。
第五環(huán)節(jié):遷移拓展。文章的3-4自然段文筆優(yōu)美,辭藻華麗,所以和大家一起來試著背誦。
第六環(huán)節(jié):作業(yè)小結。根據(jù)新課標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我會布置一個開放性的作業(yè):查閱有關圓明園的歷史文獻,下一節(jié)課和大家一起分享。這個作業(yè)可以激發(fā)血學生對歷史的了解,促進學科的綜合發(fā)展。
七、說板書設計
最后,說一說我的板書設計。好的板書猶如提純的金,琢成的玉,能夠反映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要內(nèi)容。
我的板書以文章寫作的線索和作者所表達大感情來設計,提綱挈領、一目了然。
以上就是我今天說課的全部內(nèi)容,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圓明園的毀滅》說課稿 篇8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課文是小學語文教材第九冊的一篇精讀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我把本課共分為兩課時,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第一課時。
一、說教材:
課文主要講述了圓明園當年的輝煌景觀和它的毀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對侵略者罪惡行徑的無比仇恨。文章主要寫了兩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寫圓明園是怎么樣一座園林。是舉世聞名、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和藝術館。二是寫了強盜們肆意踐踏毀壞圓明園的罪惡行徑。作者運用一美一凄的寫作特點,使人們愛恨交織,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近代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從而激發(fā)學生不忘國恥,有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我將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維度、語文學習知識和能力維度、語文學習方法和過程維度來安排課程。教學目標的制定則是按照以上三個維度來制定的:
1、由通讀課文到讀懂課文,指導學生讀書的方法,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奠定情感基調(diào),以情促讀,從中體悟情感。
3、把閱讀、情感和想象結合起來,了解圓明園的輝煌和毀滅的經(jīng)過,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和使命感。
4、培養(yǎng)學生運用不同角度分類介紹方法。
三、說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圓明園過去的輝煌和遭八國聯(lián)軍損毀后的慘狀,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和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培養(yǎng)學生感悟、想象能力,激發(fā)愛國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四、說教學方法:
根據(jù)課文我準備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
引導學生在特定的情感環(huán)境中受感染體悟情感,可優(yōu)化課程教學。在授課中借用圓明園毀滅前后的比較,激發(fā)學生對侵略者的憎恨,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2、以讀代講、集體討論的方法
讀是閱讀中最主要的,教學生讀通、讀懂,自己從中獲得知識比老師灌輸效果要好的多。集體討論有助于學生合作意識的增加,同時互相交流能使學生萌生自己探知的.意識。
五、說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導入新課
1、激情導入:今天的中國讓國人自豪、讓世界驚嘆。然而100多年前由于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導致西方列強不斷入侵我們中國,就在1860年10月19日在北京上空煙云籠罩,發(fā)生了一件讓國人恥辱,讓世界驚嘆的事情。大家知道是什么嗎?(預設)是的,圓明園被毀滅了。
。ò鍟皥A明園的毀滅”)(學生書空)
。A設:毀滅意味著什么?)
也就是說這座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再也沒有了。讓我們齊讀課文——《圓明園的毀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好的導入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以激情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上課伊始處于積極興奮狀態(tài)。??
二、初讀課文,理清文脈
。ㄒ唬┲该髯x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ǘ├砬鍖哟,隨文理解
1、讀文思考:文中都寫了什么?找一找作者是如何評價圓明園的毀滅?
2、板書:(不可估量)
——讓我們一起走進圓明園那昔日的輝煌。
三、品讀課文,走進輝煌
。ㄒ唬┘氉x課文,品味輝煌
1、集體交流2—4自然段:要求在重點詞句下劃上橫線,并批注。
板塊一:獨特的布局
。1)圓明園的布局是怎樣的呢?說說你是從哪些語句中看出來的?
。2)理解“眾星拱月”的獨特布局。(板書:眾星拱月)你能聯(lián)系上下文具體說說“眾星拱月”的意思嗎?(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輔助理解)。
板塊二:各異的景觀
。1)引讀體會作者的感受。
。2)語段比較練習,學習作者從多角度分類描寫事物及巧用連接詞的寫法。
、倏,老師把這段話的第一句,作了一些改動(出示課件),請同學們讀一讀,你覺得這樣改行嗎?
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有象征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有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鄉(xiāng)村野。
。ㄍㄟ^比較,個別讀等方式,讓學生體會到課文運用連接詞“有……也有……”分類介紹,層次清楚,讀來富有節(jié)奏感。)
。3)提示背誦:圓明園中,有……,也有……;有……也有……。
、诮處熜〗Y:課文運用連接詞“有……也有……,……還有……,不僅有……還有……”從不同角度分類(景物的種類、建造方法、建筑特色三個方面)具體介紹園內(nèi)景觀,條理清楚,重點突出,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4)據(jù)史料記載,園內(nèi)還有許多珍禽異獸,奇花異草呢。
仿寫句子(出示課件練習,自由選擇一句)
例:圓明園中,有金碧輝煌的殿堂,也有玲瓏剔透的亭臺樓閣;有象征著熱鬧街市的“買賣街,也有象征著田園風光的山鄉(xiāng)村野。
、賵A明園中飼養(yǎng)著許多珍禽異獸,有____的丹頂鶴,也有____的綠孔雀;有____的猴子,也有____的獅子。
、趫A明園中種植著許多奇花異草,有____,也有____;有____,也有____。
。5)小結:看來,同學們也學會了運用文中的介紹方法。
圓明園內(nèi)有這樣的奇花異草,還有各種珍禽異獸,它確實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板書:瑰寶精華)
板塊三:珍貴的收藏
。1)過渡:圓明園不但建筑宏偉,還收藏著最珍貴的歷史
文物。你又是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圓明園的輝煌呢?
。2)理解“上自……下至……”的時間長(跨度有2300年)
。3)師再引“所以,它又是……”(板書:博物館、藝術館)
在教學圓明園昔日美景部分時,做到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中感悟,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也是新課標倡導的自助學習方式得以有效落實。
(三)欣賞昔日圓明園,談感受。
。ㄓ欣谧寣W生激發(fā)情感,留下懸念。)
。ㄋ模┬〗Y設疑
《圓明園的毀滅》說課稿 篇9
一、說教學內(nèi)容
這篇精讀課文描述了圓明園昔日輝煌的景觀和慘遭侵略者肆意踐踏而毀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無限熱愛,對侵略者野蠻的行經(jīng)無比仇恨,激發(fā)人們不忘國恥,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篇極好的愛國主義教育的教材。文中所描寫的許多景觀現(xiàn)在已經(jīng)遺失,圓明園距離學生實際生活比較遠,涉及的史料較多,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二、說教學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課程目標根據(jù)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這就要求我們從“三個維度”來整體把握語文課程目標,同時,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本身所具有特點,確定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為: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整合課程資源,把閱讀、感悟、想象結合起來,了解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和毀滅的經(jīng)過,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說教學重難點
課文語言簡潔,結構嚴謹,構思頗具匠心。題目為“毀滅”,卻用了大量篇幅寫它輝煌的過去,把美麗的東西毀滅了,這就是一個悲劇,更能激發(fā)起讀者的痛心與仇恨,文章前后聯(lián)系緊密,一揚一抑、一美一毀,愛恨交織。因而通過閱讀后,讓學生了解這一屈辱的歷史,激發(fā)愛國情感,是本文的教學重點。圓明園輝煌的過去已經(jīng)成為歷史的記載,引導學生讀文、感悟、想象,在腦海中再現(xiàn)他昔日的輝煌景象是本文教學的難點。
四、說教法
依據(jù)這節(jié)課本身的特點,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的分析,確定本節(jié)課的主要教學方法為:以情激情、以讀激情、以景激情、以史激情。
五、說教學過程(包括整合點診斷及解決方法)
魯迅先生曾經(jīng)說過:悲劇就是將有價值的.東西撕毀給人看,《圓明園的毀滅》一文的教學就是讓學生陶醉在圓明園昔日的輝煌的同時,透過輝煌背后看到毀滅后的滄桑,既讓學生感受圓明園“美得讓人心醉”,更應該體驗“痛的讓人心碎”。
。ㄒ唬、揭示課題、奠定基調(diào)
上課伊始,讓學生舉起右手一起寫下圓滿無缺的“園”,光明普照的“明,”萬園之園的“園”。然而就是這樣一座圓滿無缺、光明普照的皇家園林被兩個強盜毀滅了,被英法聯(lián)軍的熊熊大火毀滅了,板書:毀滅。此時,讀課題時,學生心中有了初步的感受:憤怒、可恨。
帶著這樣的情感,重新走進圓明園一睹圓明園昔日的風采,學生心中涌動的不僅有觀景時的陶醉,還有美景被毀后的痛惜。
。ǘⅢw會圓明園不可估量的價值
圓明園內(nèi)究竟有什么?讓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都覺得它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首先從它的整體布局說起。圓明園是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它由圓明園、萬春園、長春園組成,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圓明園東、西、南三面,形成了眾星拱月的布局。那么,這個眾星拱月的布局是什么樣的呢?除了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想象以外,利用課件出示圓明園全景圖,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這一部分內(nèi)容。
其次,圓明園內(nèi)有風格各異的建筑。而每一處景物又都是那樣精妙絕倫,美倫美煥。園中許多景物都是仿造各地名勝建造的,特別是江南的許多名勝,正所謂:誰道江南風景佳,移天縮地在君懷。還有許多是根據(jù)詩人的詩情畫意建造的。所以,“漫步園內(nèi),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飽覽著中外風景名勝;流連其間,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這是課文的一個重點句。單憑解讀文本是很難產(chǎn)生這種感覺的,這里需要教師做適當?shù)难a充:圓明園光著名的景點就有四十多處,那么要寫盡園內(nèi)所有的景色需要多少個“有”?可見,圓明園美景是寫不完道不盡的。接著,課件播放圓明園內(nèi)的20多處景觀,并配上曲子《平湖秋月》。這時,再去讀該重點句,學生就能體驗到那種“漫游”的境界了。
再次,圓明園內(nèi)收集了大量的珍貴文物,上至先秦下至唐、宋、元、明、清2300多年歷代名人書畫、奇珍異寶,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這些東西離學生生活實際較遠,此時用課件呈現(xiàn)部分珍寶的圖片,使昔日圓明園的形象在學生心中更加豐滿。
這時候,學生能夠很自然地認識到圓明園不光是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藝術館。法國著名作家雨果評價它是:一座言語無法形容的建筑,某種恍若月宮的建筑。在這個基礎上補充資料:法國作家雨果對圓明園的評價。
那么,這樣一座舉世聞名的園林,它真正擁有的是什么?是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更是一種文化。所以,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告訴世人:圓明園的價值是祖國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座不可估量的萬園之園,被兩個狗強盜毀滅了,被被英法聯(lián)軍的熊熊大火毀滅了。此時此刻,每一個中國人,每一個有正義感的人都會感到心痛、憤怒,痛惜那曾經(jīng)光彩奪目現(xiàn)在卻化為一片灰燼的圓明園。于是在充分感悟到圓明園“不可估量的價值”后,再去體會圓明園“不可估量的損失”,會油然而生出一種痛、一種恨。
。ㄈⅢw會不可估量的損失
應該說,圓明園的毀滅不僅僅是祖國文化的損失,更是世界文化史上的損失。然而,它帶給中國人民的更是一種痛徹心肺的恥辱,是仇恨的怒火,是警醒,是奮發(fā)。當學生通過讀課文,了解到圓明園被毀的經(jīng)過時,教師不失時機的播放火燒圓明園的視頻,再配上悲憤激昂的《江河水》,學生親眼目睹昔日光彩奪目的圓明園被搶、被燒、被毀,最后只留下斷壁殘垣在風中哀嘆,心不能不為之一動。師生再創(chuàng)造性改編2—4自然段,昔日的“有……有……有……”變成毀滅后的“沒有……沒有……沒有……”,面對曾經(jīng)美好的一切都化為灰燼,這個時候屏幕上出現(xiàn)李大釗的詩:圓明兩次昆明劫,鶴化千年未忍歸。一曲悲笳吹不盡,殘灰猶共晚煙飛。學生的心縮得緊緊的,仇恨的怒火油然而生,面對強盜的無恥行徑、面對清朝政府的昏庸無能、學生情動于中而發(fā)于外,強烈的情感如黃河之水傾瀉而下。
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一天——1860年10月6日。圓明園毀滅了,那么它被燒毀的究竟是什么?永遠也燒不毀的又是什么?我相信: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們會有更多的思考。
《圓明園的毀滅》說課稿 篇10
老師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課文是小學語文教材第九冊的一篇精讀課文《圓明園的毀滅》。我把本課共分為兩課時,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第二課時。
一、說教材
課文主要講述了圓明園當年的輝煌景觀和它的毀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對侵略者罪惡行徑的無比仇恨。文章主要寫了兩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寫圓明園是怎么樣一座園林。是舉世聞名、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和藝術館。二是寫了強盜們肆意踐踏毀壞圓明園的罪惡行徑。作者運用一美一凄的寫作特點,使人們愛恨交織,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近代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從而激發(fā)學生不忘國恥,有振興中華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說課標
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我將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維度、語文學習知識和能力維度、語文學習方法和過程維度來安排課程。
教學目標的制定則是按照以上三個維度來制定的。
1、由通讀課文到讀懂課文,指導學生讀書的方法(畫出重點字詞)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奠定情感基調(diào),以情促讀,從中體悟情感
3、自學生字詞,借助工具書理解重點詞語,學會排比的重要性和作用。
4、把閱讀、情感和想象結合起來,了解圓明園的輝煌和毀滅的經(jīng)過,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強振興中華的責任和使命感。
5、背誦課文3-4段
其中3、4點為本次教學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三、教學方法
教是為學服務的,一節(jié)課選擇了恰到好處的教學方法,就能最大限度的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根據(jù)課文我準備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
引導學生在特定的情感環(huán)境中受感染體悟情感,可優(yōu)化課程教學。在授課中借用圓明園毀滅前后的比較視頻,激發(fā)學生對侵略者的憎恨,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2、以讀代講、集體討論的方法
讀是閱讀中最主要的,教學生讀通、讀懂,自己從中獲得知識比老師灌輸效果要好的多。集體討論有助于學生合作意識的增加,同時互相交流能使學生萌生自己探知的意識。
3、講授法
我將指領學生對疑難問題進行討論,如仍不能化解,那么我將進行點撥,這樣有利于學生更徹底、更快、更清晰的了解知識、獲得知識。
四、教學過程
學習不僅是為了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學習的方法。教正是為了以后不需要教。因此為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使學生化被動為主動,根據(jù)教材運用讀、思、劃、議、提的方法教學。
。ㄒ唬⿵土晫胝n文
1、指領學生寫“圓明園”
圓,圓滿無缺的圓;明,光明普照的明;園,皇家園林的園。讓學生連續(xù)讀,在此時寫板書“圓明園。”
2、寫板書“的毀滅”
提問學生在寫“圓明園”和寫“的毀滅”的時候表情有巨大的變化原因是不是因為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第一和第五段,作者運用了一美一凄的方法,讓我們看到了圓明園毀滅之前和之后的巨變。同學們是不是想詳細的了解圓明園是怎么樣的一個園林?是如何輝煌的呢?從而引出今日的新課。
理由:把本文情感蘊含在板書之內(nèi),確立學生提筆練字的好習慣,也從而引出本節(jié)新課。
(二)學生通讀課文
讓學生帶著問題,在利用各種方式讀的過程中得出經(jīng)驗和悟出道理。
布置的要求如下:
1、讓學生把自身認為重點的字詞句畫出來
2、對重點字詞句進行反復揣度,從中無處情感。
理由:使學生養(yǎng)成做記號的良好習慣,有助于學生抓到重點,通過各種感覺器官的運用一起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愿望。
。ㄈ┚v課文2、3、4自然段
第二段:
指名讀,讀后讓同學們圍繞“眾星拱月”這個詞開動思維,在了解詞義的基礎上、形象的比喻出圓明園的布局是什么樣的。
圓明園的布局就像晚上的夜空,月亮周圍分散著眾多的小星星,也就是說圓明園以圓明園、萬春園、長春園三個為中心,四周圍繞著各種小園。
第三段:
學生讀,齊讀。提問學生此段共有幾句話,再分別找人來讀。
問此段都寫了什么?同學們將按課文內(nèi)容回答。繼續(xù)提問此段一共有幾個“有”字?如果這8個“有”所包含的東西全部存在,那么你應該如何讀?讓學生通過理解自己讀。讀后引導學生說出應當讀出自豪和驕傲的口氣,然后教師范讀。
之后學習此段運用排比和關聯(lián)詞的重要性和作用,教會學生學會品味語言。
在此期間完成板書:有...還有(7有)
第四段:
教師略講,學生自學
讓學生讀后,回答此段主要講的是圓明園之中都有什么?
在學生回答都是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奇珍異寶的同時寫板書:上自先秦下至唐宋元明清名人書畫、奇珍異寶。
提問:那么古人的智慧有多少呢?讓學生了解,我國自古就是世界文化強國,文化舉世聞名。園內(nèi)奇珍異寶無數(shù)。
五、歷史再現(xiàn)、激蕩情感
通過上面幾段對圓明園未毀滅前的具體學習,筆鋒一轉來觀看視頻。
1、播放圓明園毀滅后在原址上逐漸還原的動畫視頻
2、提問學生這把火燒掉的是什么?
指導學生開動思維從最表層的文物、園林上升到燒掉的是中華人民智慧的結晶和國人的尊嚴
讓學生產(chǎn)生激憤的心情。
3、在奠定情感基調(diào)的同時讓同學齊讀課文第一段,了解圓明園的重大損失,使其刻骨銘心。
六、激發(fā)愛國情感,產(chǎn)生振興祖國愿望并布置作業(yè)
提問學生圓明園真正被毀的原因是什么?
為何英法聯(lián)軍從大洋彼岸千里迢迢跑來中國搶奪踐踏?
為何中國當時不反抗呢?我們的軍隊哪里去了?
通過這一系列的問題充分調(diào)動學生對侵略者踐踏圓明園的憎恨,激發(fā)對振興祖國的決心。
在這樣的情況下即刻布置作業(yè)。趁熱打鐵,留下作文,讓同學們有話可說。
作業(yè)題目是以“我想對xx說”為題寫一篇作文。
寫作的對象可是侵略者、中國、同學、自己等。
只要書法出自己內(nèi)心真摯的情感即可。
文章當中要求運用到本節(jié)課所學的排比句式和關聯(lián)詞。
七、板書設計
一、圓明園的毀滅
二、“眾星拱月”(布局)
三、有···還有···(7有)(排比句)
四、上自···下至···(名人書畫、奇珍異寶)
【《圓明園的毀滅》說課稿】相關文章: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02-06
《圓明園的毀滅》教案08-26
小學圓明園的毀滅教案08-07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06-12
有關圓明園的毀滅教案06-12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12-20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02-12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反思[薦]07-11
圓明園的毀滅讀書筆記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