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學小學低年級寫話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啟發(fā),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么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小學低年級寫話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小學低年級寫話心得體會1
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關乎語文教學成敗的關鍵所在。而新課程標準之所以稱小學第一學段的寫作為“寫話”, 其目的是強調低年級不必在乎口頭表達與書面表達的差異,強調學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說的話用文字寫下來,消除寫話的神秘感,讓學生處于一種放松的心態(tài),真正做到“愿于動筆,樂于表達”。那么如何進行低年級的寫話訓練呢?鄙人略談自己在訓練學生寫話時的一些拙見,敬請專家斧正。
一、借用“下水文”,誘導學生寫話的沖動。
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模仿是兒童學習技能的基本手段。模仿可分為“機械模仿”,“半機械模仿”和“綜合模仿”,在學生學習寫話的初始階段,可以進行“機械模仿”。我作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深知寫話對于低年級尤其是農村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是件多么困難的事,他們認不了幾個字。音節(jié)拼讀不熟練甚至不會,還規(guī)規(guī)矩矩地要求他們寫話,這不是等于向他們宣告,學習太難了嗎?這樣下去,他們肯定會喪失學習的信心,我想這是所有教師都不愿看到的結果。于是我做了嘗試,從一年級開始,便堅持每周在小黑板上寫一至兩篇符合學生語言特點的,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下水文”,這樣它一方面能直觀形象地讓孩子們明白什么是寫話,從而學會寫話;另一方面更能啟發(fā)孩子們想寫話的沖動及欲望。起初我用拼音寫一兩句簡單的話,當孩子們有了一定量的識字能力和拼讀音節(jié)能力后,我便用漢字夾音節(jié)同時寫稍微復雜點的句子,再后來我索性全用漢字寫話了。這樣堅持了近兩年,孩子們有意或無意地閱讀了大量的適合他們閱讀的寫話“范文”,既復習鞏固了拼音和識字,又培養(yǎng)了孩子們閱讀的習慣和能力,最終萌發(fā)了自己也想寫一些的愿望。學生在大量閱讀“下水文”時學到的語言,在寫話訓練中加以運用,使他們的寫話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地提高。孩子們在寫話時就有了參考,降低了他們寫話的難度,長期下來,他們會懼怕寫話嗎?我相信只要有適合的情境,孩子們會有表達的沖動,會寫下真實的情感!
二、活用課外資源,提高學生寫話的興趣。
新課標提出“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的`認識和感想”。生活是習作的源泉,要引導學生提高寫話興趣與水平,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要引導學生貼近生活,觀察生活,自由地用筆記下自己的生活所見所想。
自然,生命的搖籃。自然界的花草樹木,風雨雷電,小生靈都可以成為學生觀察描寫的對象。在教學時,有意識地利用各種機會帶著學生觀察周圍事物的變化。春天,帶著他們去田野里看看抽薹的蒜苗,摸摸瓜架上帶刺的黃瓜,嘗嘗莓農家的草莓,聞聞黃黃的油菜花香,仔細觀察他們的葉花,感受一下春風的溫柔,學一句“吹面不寒含楊柳風”。冬天,帶他們到溪邊看看結冰的小溪,下雪了帶著他們一起奔向鵝毛般的大雪中,仰著頭,伸出手,感受一下雪的冰涼,潔白,欣賞一下雪中的美景。于是頗有靈氣的孩子忍不住贊道:厚厚的雪真美呀,就像給學校穿上了一件潔白的婚紗,遠處的田野街道,近處的房屋樹木,全都看不清了,銀裝素裹,粉妝玉砌。我和孩子們被這美景怔住了,靜靜地站在那里,默默的欣賞著如詩如畫般的景色,突然,一陣風吹來,樹上的雪球簌簌的往下落 ,此時的孩子們如夢初醒,不知是誰喊了一下:“接球!”隨著這一聲,我和孩子們樂壞了,幾個雪球,爬起來再打,我們叫喊聲很大,仿佛要把整個學校都震塌了。如此生動的語言來自小學二年級學生之口,這語言來自孩子對自然界的熱愛和感悟。
三、巧用教材,喚起學生寫話的欲望。
眾所周知,小學低年級教材中的課文,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圖文并茂,頗有情趣。有的課文可以讓學生參與形象的創(chuàng)造過程,進入角色,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當學生的思維被激活,情感被激起時,我就趁勢引導學生進行寫話訓練。在教學《小熊住山洞》一文時,在引導學生賞析完文質兼美的課文后,我問:孩子們,森林里的小動物都來感謝小熊一家,他們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小熊又會對他們說些什么呢?然后讓學生分別扮演課文中的角色,按照課文中描述得場景進行表演,學生仿照文中的好詞佳句邊說邊演,演完后就鼓勵孩子進行寫話訓練。這樣既發(fā)揮了孩子們的想象力,訓練了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又能喚起孩子們寫話的欲望,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四、善用評價,調動學生寫話的熱情。
新課程標準關于評價提出了新的理念,評價的目的是為了學生更好的發(fā)展。提出“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我們知道,創(chuàng)作重要,可評價更重要。每次寫話完畢,首先請孩子先讀一讀自己的作品,看看自己文中有沒有出現咱們學過的好詞佳句,有沒有用上咱們學過的句式或修辭,只要自己滿意或特自豪的都行;然后再組織孩子在組內相互讀一讀,評一評。孩子們總是爭先恐后,樂不可支。因為他們總會想辦法比一比,看一看誰使用的好詞佳句多,誰使用的句式或修辭妙。他們總認為自己寫的最棒,總想得到別人的肯定。最后教師評價,評價時要本著讓寫話充滿快樂,收獲成功,使學生愿寫樂寫的原則,抓住重點,不要去找枝枝節(jié)節(jié)的問題,要抓住每次寫話訓練中全班學生共同的主要的問題來評價。而事實上,他們最期待老師的評價,老師要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孩子們的寫話成果,讓孩子們享受成功的喜悅。我們可以花些時間把孩子們寫得好的寫話發(fā)表出來,定期把孩子的寫話整理出來,念給班上其他孩子聽。這既可以作為其他孩子的范文,又能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多么了不起,使他們寫話的熱情越來越高。
總之,寫話訓練是一個漫長而又艱難的過程,教師要持之以恒,一點一滴一步一個腳印的引導學生扎實基礎,逐步升級。整個寫話訓練過程中的每一步,教師都要和孩子一起去經歷,去體驗,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利用各種資源,引導學生進行練習,培養(yǎng)孩子們寫話的興趣,提高孩子們的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為今后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學小學低年級寫話心得體會2
《語文課程標準》中對低年級的寫話教學是這樣要求的:“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根據表達的需要,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笨梢钥闯觯瑢懺捲谡Z文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寫話剛入門,學生一提到寫話就感到頭疼,無從下筆。有的學生隨便寫幾行,或從別的書上抄幾句應付;有的學生寫的很多,可仔細一看,文不成句,前言不搭后語。如何訓練學生這一能力,通過本次的學習培訓,讓我收獲很多,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環(huán)境,激發(fā)興趣、仿寫句子,奠定基礎、借助教材,續(xù)說故事,重視閱讀。積累詞句等形式,培養(yǎng)訓練學生的寫話能力。通過學習培訓,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現談談我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說話、寫話的體會與看法:
一、緊密聯系課文內容,開展聯想寫話訓練
德國著名哲學家黑格爾說:“最杰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象。”現在,有些中高年級的學生總是抱怨自己的作文干巴巴的。究其原因,是他們缺乏想象力。那么,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呢?
1.利用課后習題引導學生聯想。
低年級語文課本中選的課文,內容豐富,融知識與思想教育于一體,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因此,教師可利用課后習題,引導學生進行聯想性寫話訓練,從而提高學生的寫話水平。例如,《狐貍和烏鴉》這篇課文后有這樣一個練習題:“有一天,烏鴉又找到一塊肉,它還會上狐貍的當嗎?”課堂練習時,學生都爭先恐后地說:“會,因為烏鴉很笨。”“如果烏鴉改了,不再聽狐貍的奉承話,它就不會上當了!薄谑,我抓住時機,引導學生寫出自己的想法。再如,上完《小動物過冬》后,我提了這樣一個問題:“大家還了解哪些動物的過冬方式呢?”結果,有的學生說青蛙和蛇冬眠,有的學生說仙鶴飛到南方去過冬……于是,我讓他們把知道的都寫下來。
2.通過續(xù)編故事培養(yǎng)想象力。
教學中,教師要營造自由、寬松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展開想象的翅膀。例如,學了《秋姑娘的信》后,教師可讓學生先想象好朋友收到秋姑娘的.信以后會怎么做,然后再將其寫下來。這樣,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展開合理的想象,既可發(fā)展想象力,又可提高說寫能力。
二、利用觀察,訓練說寫能力
觀察是學生認識世界的好方法。教會學生觀察和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對訓練學生的思維和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有重要作用。教師要選取學生感興趣的觀察對象引導學生觀察。小動物、新穎的玩具、色彩鮮艷的插圖、大自然中的景物等,都是學生喜歡的觀察對象。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因此,學生觀察時,教師要相機進行指導,并提出意見,以便學生在糾正錯誤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觀察水平。這樣訓練觀察,不僅可培養(yǎng)觀察興趣,還可使學生掌握觀察方法,更可使學生知道寫話要“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例如,寫《春天到了》時,我曾帶學生到大自然中去尋找春天。學生很興奮,邊找邊說,個個興致盎然。他們有的說,“春天來到了小河邊,河里的冰化了,清澈的河水嘩嘩地流淌著。魚兒在水中嬉戲,我真想變成一條小魚和它們一同游戲”;有的說,“春姑娘來到了樹林里,我看見小草從泥土里鉆出了小腦袋。野花也盛開了,五顏六色,像是地毯上的花,美麗極了。小鳥們在樹林里放聲歌唱,好像在舉行音樂會”。回到學校后,我讓學生把看到的和聽到的寫下來,學生一會兒就寫完了。通過這次訓練,學生知道了只有勤于觀察事物才能把事物寫具體寫生動,并初步懂得了觀察要抓住事物的特點。
總之,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中有許多訓練說話寫話的素材,我們要把握機會,及時給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發(fā)展他們的思維,提高他們的說寫能力。這樣,學生的寫話水平就一定會大幅度提高。
教學小學低年級寫話心得體會3
《語文新課程標準》對一、二年級學生的寫話要求是:
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
2、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3、學習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由于低年級學生年齡特征及識字量的限制,寫話訓練時,教師要求不能過高,對學生的寫話評價也要恰如其分。這里我主要談談自己對低年級寫話評價的幾點看法:
一、評價以激發(fā)學生寫話興趣為原則。
《語文新課程標準》建議對學生的評價應采用激勵性評語,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教師在對學生寫話進行評價時,你的一句表揚,不管是書面的還是口頭的,都會讓學生心花怒放,信心十足,所以教師應該對每一位孩子的寫話進行細致批改,從中找出每一個閃光點。教師還可以對學生的亮點進行適當的放大,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寫話興趣。評價學生寫話時,可以在文后寫幾句學生看得懂的話語進行表揚,也可以在文中給出小星星、小紅旗予以夸贊。
學生的寫話能力參差不齊,有的學生很容易達到課標要求甚至超過要求,而有的學生寫一兩句簡單的話卻十分困難,更談不上達到課標要求。那么教師在讓學生寫話時,可以對他們設置不同的課程標準。對寫話困難的學生更要有耐心去引導他們,啟發(fā)他們的思維。這些孩子寫話的點滴進步教師都不容忽視,及時發(fā)現,及時鼓勵,及時評價。如有一次我布置學生以清明節(jié)的所見所聞為材料寫一段話。其中有一名話語不多的孩子撓了半天腦袋寫了幾句話:清明節(jié)的早上,爸爸帶著我去jì祖。一路上天下著蒙蒙細雨。我和爸爸在爺爺墳前送上鮮花,還kè了幾個頭。盡管他只寫了幾句簡單的話,但我看完這段話后卻十分欣慰,因為這孩子是寫話十分困難的學生。我的評語是你把清明節(jié)自己所見所做的事寫清楚了,而且會用‘蒙蒙細雨’這個詞了,你真棒!我在蒙蒙細雨詞下面畫了幾顆星星,還當堂進行了表揚。從此,這位學生每個星期都把自己寫的日記拿給我看,話語也比以前多了許多,很顯然他已經對寫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二、評價學生寫話堅持有針對性原則。
教師在批改和評價學生寫話的時候,首先要面向全體學生。無論是口頭評價還是書面評價都應該因人而異,對癥下藥。同年級學生的寫話水平各不相同,所以對他們寫話的要求也不能一刀切,對能力較強的.孩子要求是精,對能力較弱的孩子要求通就行。
教師的評語要簡明扼要,適合兒童性格,不千篇一律地套用評語,不說空話。像寫話詳細、具體,中心突出……這樣的評語會讓學生云里霧里,不知所云,而且失去了教師評價的作用。
三、評價學生寫話堅持多就少改的原則。
小學低年級孩子初學寫話,教師不能苛求他們。有些話在大人看來十分幼稚,或許不合乎常理,教師評價的時候,應該保護孩子的寫話積極性,尊重他們的勞動成果。教師本著多肯定,少否定的原則,不能用教師的思路代替學生的思路,不輕易刪減學生話語,多保留孩子的語言,而且力求保持學生寫話的原意。評價作品時,堅持多就少改的原則。
四、堅持形式多樣化的評價原則。
對學生寫話進行評價,實際上是一個再思考、再創(chuàng)新的過程,有利于學生寫話水平的提高。評價時不能由教師一手包攬,否則不僅教師批改負擔大,學生實際上也是似懂非懂,漠然視之。我認為要變教師一人獨評為學生自評,學生互評,師生共評等多種方式進行評價。
1、學生自評。
寫話完成后,要求學生自己先評價自己的作品,可以評出一、二、三等,也可以先說出自己作品的優(yōu)缺點。這樣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讓他們樂學、會學、善學,發(fā)揮了學生主體作用。盡管學生的評價質量有高有低,甚至有的不切合實際,但通過自評,可以讓學生主動閱讀自己的作品,培養(yǎng)孩子寫話的自覺性,能動性,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對提高學生的寫話水平無疑大有幫助。
2、學生互評。
學生開始未接觸互評的批改方式,對這種方式有好奇心,都愿意當一回小老師。教師首先提出評價方法和要求,可以同桌互評,也可以四人小組互評。評價通常包括亮點評價與不足建議兩方面。孩子通過仔細閱讀別人的寫話,可以發(fā)現別人寫話的優(yōu)點,甚至可以記住一個好詞,一句好話,這樣學生在互評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提高了自己的寫話水平,體驗到寫話之快樂。我認為這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應該大力提倡。
3、師生共評。
學生寫話完成之后,教師選擇幾篇有代表性的作品,由教師或學生自己進行朗讀。然后由小作者自己提出評價意見,說出自己作品的優(yōu)點缺點。隨后由其他學生提出自己評價意見。評價時盡量不重復別人的觀點,說出自己的心里話。最后教師也當堂提出自己的評價觀點,力求簡短明了。在這種平等和諧的氛圍中,同學們既有對亮點的肯定,又有對不足的修改建議,形成互動性評價,讓全體學生相互取長補短,受益匪淺。
總之,小學低年級寫話評價是一門藝術,是提高學生寫話水平的重要手段。師生中肯精彩的評語,會給學生寫話帶來無窮的樂趣和動力,會悄然地把學生引入寫話的美好殿堂,必將為學生高學段的習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當然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教學中結合學生實際不斷地去研究、去探索行之有效的評價方法。
教學小學低年級寫話心得體會4
“語文課標”從低年級開始強調寫話訓練,提倡學生不拘形式寫出見聞和感受。作為習作的起步,低年級作文教學應從寫話開始,讓他們養(yǎng)成能寫好一句話的習慣,逐漸地,對寫話產生興趣后,可結合生活實際,用學到的詞語說一句通順的話,這樣堅持著,對以后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是有很大幫助,也為學生的寫作打下較好的表達基礎?梢詮囊韵聨讉方面入手:
一、借助口語交際,以說促寫
在低年級,口語交際是一項重要內容,教師要利用這一憑借的優(yōu)勢,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寫一句或幾句完整的話。
因為有了對話的基礎,學生比較容易下筆,寫出來的內容自然比較豐富,句子比較完整、通順。比如“向你介紹我家”主題口語交際,在對話交流后,教師讓學生寫話,多數學生能圍繞主題,從家居、成員、特點各方面寫話,某種程度是課堂口語教學發(fā)言的再現。
二、借助句式訓練,練習寫句
低年級學生習作以寫句和寫話為主。寫話,不僅要求學生能寫流利、通順、正確,還要求學生能使用一些句式表達自己的感情和理解。我們應該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fā),在一二年級學生寫話的起步階段,認真在教學中挖掘典型的句式,對學生進行句式訓練,提高學生的句式運用水平,學會用一些不同的句式表達自己的感情和理解。主要用兩種情況,一是句型模擬訓練。比如學習到疑問句、感嘆句等,讓學生練說仿寫。二是詞語仿寫運用。教材中蘊藏著大量的好詞、好句為學生積累語言提供了方便條件,如:AAB式、ABAB式、AABB式等,不失時機地讓學生進行填空訓練。大量的句式訓練為學生寫句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借助實物演示,引導寫話
學生寫話質量的好壞,與教師的指導緊密相關。對于低年級學生生活經驗不多、知識視野不豐富的背景、表達水平處于起步階段的現實,教師在指導學生寫話時,要從有利于學生形象感知的情況入手,創(chuàng)造積極條件,指導學生寫話。借助實物演示,引導學生寫話就是一種很好的手段。像我經常帶著水果,玩具、卡片,來讓學生看一看、拿一拿、評一評、嘗一嘗,由于有了直觀的憑借,學生感到有話可說。這樣的題材貼近了學生生活,學生比較容易下筆。
四、借助生活觀察,引導寫話
生活是習作的源泉,要引導學生提高寫話興趣與水平,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要引導學生貼近生活、觀察生活,自由地用筆記下自己的生活所見所想。引導學生貼近生活進行觀察,可以有幾種做法:一是確定范圍,連續(xù)觀察。教師規(guī)定一個較寬的范圍,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事物觀察,寫下自己的觀察積累,比如讓學生觀察《我家的小動物》,每天就自己的觀察寫話。(不給學生限制多少句,能寫多少就寫多少,能成段就成段)。二是定點觀察,詳細寫話。教師可以根據訓練需要,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觀察“校園一角”,按順序寫下自己看到的景物,或引導學生觀察學校的一件花草,注意指導觀察其特點。這樣的定點,主要是基于群體指導,有利于觀察方法和表達方法的指導。觀察某一景物后,指導學生圍繞中心進行說話寫話練習。
五、借助文本圖畫,引導寫話
小學生活潑可愛,富有想象力。低年級是兒童想象活動的敏感期。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圖,色彩鮮艷,聲情并茂,教學時將利用這一教學資源,教給學生看圖方法,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圖意,或是想象串編故事。讓學生把自己的發(fā)現和想象寫下來,無論是表達圖意,還是串編故事,都需要學生思維加工的過程,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有意地重現表象的技能,包括在頭腦中有目的地產生豐富的表象。只要我們激發(fā)起他們的想象,讓他們的想象與觀察有機結合在一起,學生感知到的事物也會有“神”。
六、借助日記習作,打牢基礎
日記是經常性習作最好的載體,養(yǎng)成良好的日志習慣是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的'重要保證。從一年級下學期開始,我就引導學生設置了“寫話練習本”,到二年級改為日記本,其實也主要是寫話,從一句寫幾句,甚至一段,不管他們寫得好壞、多少,只要他們堅持每天一記,教師給予批改,還為每位學生寫鼓勁性評語。每周進行一次交流,在班級中交流他們的優(yōu)秀日記,使他們都有一種成就感。學生逐漸養(yǎng)成一種習慣,這可為作文教學邁好一大步。教師要鼓勵學生自由記錄自己的生活,把記日記寫話當作一種生活和學習的習慣,在日記中,記錄自己知道的校園外所發(fā)生的精彩事情。像我班的美玲同學在日記中寫到:“今天和媽媽去種花生,因為自己對花生的憐惜之心,將餅干與礦泉水一同放入花生洞里,還在沾沾自喜時,卻遭來母親的經驗教訓!
教師要借助評改學生日記的機會,通過鼓勵性評語與學生對話,調動學生日記寫話的積極性,引導領學生寫話和心靈成長。特別是一些學生容易把自己的心理話和小秘密寫在日記里,教師可以利用此機會,既引導學生,又肯定學生,這也是促進學生寫話的一個機會。如紫蘭同學在日記中寫到:“早晨吃飯是一天中最煎熬的事。而母親為了我的身體健康,每天強制性地盛兩碗飯要我吃完才可去上學。為了逃過母親的法眼,為了能讓自己早去上學,我總是趁媽媽上樓時,把飯倒掉,等媽媽下來時,嘴里一口飯咀嚼著,這樣總算瞞天過海了。其實,我這樣做是不對的,老師經常教育我們要做個誠實有用的人,我這樣做對不對呢?”我給她這樣的評語:“老師覺得你是一個會聰明能干的孩子,媽媽也是關心你的,像這樣的事,你可以和媽媽商量一個辦法,去試試看!”過幾天,紫蘭在日記中寫道:“今天回家,我說服了媽媽,讓她同意我試一個星期自己安排早飯吃多少,如果對我的身體不好,再按媽媽的要求做。”我們可以看到師生通過評語對話,同時,這也是一個促進學生自我反思,實踐寫話的過程。
“作文教學應該從說到寫,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逐步提高”。寫話教學是學生習作的起步,在這個階段,我們應該積極關注,用心引導,從小打好學生的習作基礎。
【教學小學低年級寫話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寫話教學心得體會03-02
寫話教學心得04-28
寫話教學心得體會(精選8篇)03-18
看圖寫話教學反思04-27
小學二年級寫話教學心得01-22
低年級音樂教學總結01-14
低年級數學教學心得04-22
看圖寫話教案11-17
低年級美術教學總結(精選5篇)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