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歡慶》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jīng)驗,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學反思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慶》教學反思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歡慶》教學反思 1
本課的重點是識字和有感情朗讀課文。我在識字教學時主要采取隨文識字,自主識字的方式進行,堅持在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的原則,由文中的句子,到文中的詞語,最后到換環(huán)境識字,關注學生識字的過程和識字方法,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漢字具有音形義三位一體的特點,根據(jù)構字特征,有多種識字方法,用熟字加偏旁組合記字,用形聲字特點記字,用聯(lián)想的方法記字,將熟字加加﹑減減﹑換一部分記字??但對于一、二年級的孩子來說,識字也是難點。作為教師不應只教給學生幾個字,而是讓學生掌握識字的規(guī)律,找到識字的方法。
如本課的7個生字,其中5個很好記憶,但是“奏”和“曲”,學生的回答和我的預設大大的不同,“奏”我想的是減一減的方法,把以前學過的“湊”去掉兩點水就是“奏”!扒弊謱W生說得非常好,是我沒想到的。由此我想到了羅曼?羅蘭曾說:“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相信只要我們教師在教學中善于發(fā)現(xiàn),大膽創(chuàng)新,就會使學生在語言文字的學習中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掌握識字規(guī)律,真正具備駕御漢字能力,打好語言基礎。語文教學的'關鍵是識字只有我們把低年級的識字教學落實好,才能為學生高年級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朗讀課文時我堅持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以讀為主把朗讀的權利還給學生。在初讀課文時一遍有一遍的要求,做到有層次、有目的性,針對詩歌的特色熟讀時采用多種形式朗讀,如:自由讀,指名讀,男
女生對讀,領讀,齊讀等,讓朗讀變得有滋有味,給每一個學生以充足的時間去讀去感悟,感悟各族人民為祖國媽媽過生日的情景,體會歡樂、喜慶的氣氛。并在學生熟讀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背誦,在指導背誦時,引導學生注意歸納總結自己的背誦方法。達到積累語言的目的,使學生體會讀書的樂趣。這節(jié)課學生們的朗讀是充分的,絕大多數(shù)學生投入到了詩歌當中,注重借助圖片引領學生想象。在全課結束之前,設計了對祖國媽媽說句祝福的話環(huán)節(jié),目的是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課堂上我還出示了毛主席在開國大典上的照片的當時的講話錄音,唯一遺憾的是播放錄音時效果不太好,學生笑了,我有些急躁了,這說明我還缺少教育機智。通過讓學生欣賞了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國》再次感受全國人民歡祝祖國生日時的激動和喜悅,我還利用課件展現(xiàn)了詩歌中出現(xiàn)的自然景色的圖片,引導學生想象。
課堂上主要采用同桌互讀,同桌之間討論的形式進行,在朗讀時注重引導學生學會正確評價他人和自己。
上課是一門遺憾的藝術,這節(jié)課上完后靜下心來反思,覺得還有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說識字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學生字的時候學生掌握的不扎實,教學時沒有針對課文中的詞語搭配進行相應的練習等。
《歡慶》教學反思 2
《歡慶》是山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課,是首為慶祝國慶而作的小詩。這首詩的前四行描寫了大自然為祖國獻禮的美麗景象。文中寫道:“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楓林舉起火紅的旗幟,藍天飛著潔白的鴿子,大海奏起歡樂的樂曲。”多么美麗歡騰的景象,如何讓學生好好體會,并從中汲取文學的營養(yǎng),學會積累和運用呢?
首先,我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找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句多讀幾遍。然后,請幾位學生朗讀自己最喜歡的句子,并說說為什么喜歡。
有個學生說,“我最喜歡的句子是‘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彼懈星榈匕丫渥永首x了一遍,但是沒有說明自己為什么喜歡。
看看學生似乎還未提起思考的興趣,我來了個“拋磚引玉”。
“如果把這句換成‘田野到處是綠油油的一片。’怎么樣?”
“不好!”立即有學生舉手反對。
“為什么不好?”我微笑著請他做出解釋。
“因為國慶(這段時間)已經(jīng)是秋天了,田野里果子、稻谷都已經(jīng)成熟,所以說是‘獻上金黃的果實’!庇袀孩子反應還真快。
“我有個問題,我想把這句改成‘田野掛上金黃的果實’。”另一個孩子得到啟發(f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很好,你很愛動腦筋。你們覺得這樣改動之后,句子好不好?”我鼓勵大家評一評。
“當然不好啦!”有個孩子拉長了聲音叫道。這個手腳永遠比腦子要來得快的女孩想都不想就大聲嚷道。
“不好!不好!”其他人也受了她的影響跟著嚷了起來。
我沒有立即制止顯得有點混亂的局面,只拋出沉穩(wěn)的一句:“為什么?”
女孩因為沒有經(jīng)過思考,一時楞住了,她顯得有點尷尬。
有個孩子倒象是有所準備,“能把詩寫到課文上的人一定是很著名的作家之類的,他們的文章當然會比我們寫的好啦!“
“呵呵,你有你自己的想法,很好!可是我倒是覺得我們班里也常常出這樣的小詩人、小作家。比如上學期,‘小朋友的眼睛醒了’;‘陽光照到小河上,小河就飄起來了’等等,這些好句子不見得就比不上名作家寫的哦!”我的情緒象是被激起了漣漪的小河,一下子興奮起來。
“怎么樣?今天這堂課能不能再出幾個小詩人。俊蔽疑縿又蠹!澳銈円矂幽X想一想,看看自己能不能象課文一樣也來上那么兩句為我們的國慶獻禮?”
“好!”幾個思維活躍的孩子爭著把任務接了下來。
“我先來一句,‘稻田翻起金色的波浪’!边@學期進步很大的一個孩子,一改上學期懶散的樣子,思維也活躍了很多。
“不錯!”我立即把他的句子板書在黑板上。
“高粱舉起火紅的`火把。”其他學生也不示弱,緊跟著來了下一句。
“好極了!還有誰也能來?”我把這句也寫上了黑板。
“老師,我想給改一下句子!币粋孩子舉手說!拔野训咎锔某伞竞!,這句就成了‘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有意思!“你們覺得他們倆誰的句子更美?”一旦深入思考的叢林,這樣的感覺真是妙不可言。
“我認為‘稻!谩!毙〗“l(fā)表了自己的見解,“因為稻田就象大海一樣,很寬闊,風一吹來,稻谷隨著風翻動,就象金色的波浪!
有道理。我隨即在黑板上畫出一塊稻田和一片稻海,讓孩子們觀察對比。結果他們都覺得‘“海”比“田”更美。
清脆的下課鈴聲在孩子們剛剛掀起的創(chuàng)作高潮中打響了,我們意猶未盡。但我絕不會把這樣的快樂延續(xù),因為更多的喜悅應該由他們自己去創(chuàng)造,去慢慢品味。
“今晚作業(yè):把你創(chuàng)作的句子寫在日記本上!”我宣布。
次日,我發(fā)現(xiàn)交上來的日子本里果然有我期待的驚喜。
“高粱打著一面面小紅旗。
葡萄捧出一串串紫瑪瑙在陽光下閃光。
香蕉劃著彎彎的小船來了。
柿子提著紅紅的燈籠來了。”
這是班上學習委員的。
“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
楓林舉起勝利的火把,
藍天飛著潔白的天鵝,
大海奏起歡樂的樂曲。
大家和孩子們,
歡慶這難忘的日子,
十月一日----------
我難忘的一天!
《歡慶》教學反思 3
《歡慶》這首詩寫的就是給祖國媽媽過生日的情景,從田野到楓林,從藍天到大海,從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處都沉浸在歡樂之中。金黃的果實,火紅的楓葉,潔白的鴿子,陣陣的海濤,構成了一幅美麗、歡樂、祥和的圖畫。
在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領略課文所描寫的畫面,感悟詩中所表達的那份喜慶,我想對于二年級學生,相對來說有點難。那怎么辦?我的做法一:“構建開放的課堂”。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從封閉走向開放。不斷引入來自社會,來自大自然的活水,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本課我實現(xiàn)了兩個“開放”:向課內開放,在課堂上引進1949年開國典禮的視頻,在課堂上讓學生欣賞了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國》,利用課件展現(xiàn)了詩歌中出現(xiàn)的自然景象圖片,諸如此類,大大拓寬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展開想象,使學生的學習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之內;向課外開放,十月一日,我們身邊所有的人和物都在祝福著祖國媽媽,課文中寫了田野,寫到了楓林,寫到了藍天,寫到了大海,那我們還看到了什么呢?這個說話練習,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與觀察能力,同時促進了學生對課文詩歌的語言感受和內化。我的另一做法是: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性,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在學習第一句詩時,我讓學生先來想像喜慶的畫面,最喜歡哪一幅畫面?說一說理由,再美美地讀讀這一句。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出示相關的圖片和詩句來理解詩歌內容,得到情感的升華。譬如:在學習“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一句時,通過畫面展示出豐收的景象,正如我們學習的“金秋十月,果實累累”;再如“楓林舉起火紅的旗幟”一句時,讓學生看那火紅火紅的楓樹,這讓他們又回憶起了“霜葉紅于二月花”的詩句,更讓學生明白了這“火紅的旗幟”指的就是“火紅的`楓葉”,這火紅的顏色給祖國媽媽的生日增添了喜慶色彩。本詩的教學重在讀中體會、感悟歡慶的氣氛,和對祖國的熱愛。但是在教學中,還是感覺對詩內容的分析稍多了些,以后還是要注意,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讓他們展示朗讀,說說為什么要這樣讀,這其實就是可以檢測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以讀來代替分析,可能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會更適合。
《歡慶》教學反思 4
講了《歡慶》一課。我發(fā)現(xiàn)教師狀態(tài)佳,學生的狀態(tài)就會好。也就是說教師的熱情會感染班級的孩子。
導入語簡潔樸實“有這樣一個城市,它生活過許多皇帝,也住過許多將軍,他很古老,是一座文化名城,卻也是一個現(xiàn)代化的大都市。同學們你們知道它是哪個城市嗎?”他們大聲喊出:“北京”。同學們聚精會神的表情讓我熱情高漲。
教學生字,生活中哪里見過這個字?“電視上,中央電視臺的央”孩子們積極踴躍的回答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霸跀(shù)學課上見過這個字,拼圖的拼,圖案的圖!
用多種方法與孩子一同識字、讀生字。男女生比賽讀,然后教師打分。分小組朗讀比賽。從后往前讀。比賽內容包括坐姿、聲音的洪亮程度、是否拖長音。激勵孩子們認真學習,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
在課文教學中講解四字成語的含義,在教師動作和精美圖片的幫助下加深理解。能適當?shù)挠贸烧Z造句子。
指導朗讀要讀出對祖國的.熱愛對北京的喜歡之情,感染孩子讓孩子向往祖國首都,最后課文是圍繞那一段寫的?通過反復讀文不難找出是第一自然段。以師生對話的方式嘗試背誦,在快樂的氛圍中孩子很容易就背下了這一課講了什么。
《歡慶》教學反思 5
X月X日,公開課的內容是《歡慶》,《歡慶》這首小詩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的第三組教材,這組教材圍繞著“愛祖國”這個專題進行編寫。這首詩展現(xiàn)了隆重、熱鬧的國慶場面。本課的重點在于表現(xiàn)國慶的歡樂熱鬧氣氛,為了把學生帶入情境,我又配上音樂《今天是你的生日》來朗讀,以點燃孩子們的情感共鳴,激起學習興趣。學習中,以讀為主。形式上,有自讀,齊讀,男女生讀,小組讀,展示讀,加上動作讀等;層次上,有初讀,理解讀,想象讀,感悟讀等等,讀出學生的不同感受。
在教學字詞的環(huán)節(jié),我為了渲染歡慶的場面,把詞語寫在氣球中出示。教學字詞做到:
1.重點指導奏的擴詞,用老師說詞語的意思,讓學生說出詞語的形式,如:我用手彈出樂曲,就叫“彈奏”;我?guī)系炎,吹出樂曲,就叫“吹奏”;帶上樂器,在舞臺上表演,就叫“演奏”。
2.指導“樂”的讀音,出示樂的詞語,讓學生說說什么時候讀yue,什么時候讀le。
3.“幟”是形聲字,可以給它換偏旁,如:變出積、識、織等,并指導書寫“旗幟”。教學字詞時,循序漸進,從字到詞,再到詞組,如:樂和曲都是生字,從學生字到組成“樂曲”,接著到詞組“歡樂的樂曲”,指導有感情地讀好詞語,為課文的感情朗讀作鋪墊。
在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我借助多媒體畫面讓學生去觀看一幅幅美麗的畫面,如,秋季的水果,火紅的楓葉,藍天和白鴿等,并讓學生去了解“大海奏起歡樂的樂曲”并配上音樂,讓學生進一步感受歡慶的氣氛。對“十三億孩子”的教學我是這樣引導的:十三億孩子,都有誰呀?“祖國媽媽”,這個媽媽是誰,我們的'祖國叫什么名字。再問:十三億孩子,有你嗎?有我嗎?舉列學生是祖國媽媽的孩子,爸爸媽媽是祖國媽媽的孩子,老師也是祖國媽媽的孩子。再延伸至生長在中國的每一個人,中國的十三億人口都是祖國媽媽的孩子,再出示56個民族的人民在歡慶的圖片,學生對“十三億孩子”的了解才能達到形象生動。
教學中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如:寫字教學的反饋不夠,指導的方法不多,指導感情朗讀的方法還要加強。教學中要用心學習先進的理念,并內化為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歡慶》教學反思 6
本課設計學生借助生字卡片自主識字,同位互幫互讀,這種學習方法在以前的教學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因此在這里使用同樣能幫助學生盡快識字。然后通過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以各種方式讀帶拼音的和去掉拼音的生字,逐步鞏固他們對生字的掌握。接著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相同偏旁的字的識記規(guī)律,從而引出更多的識記生字的好方法。最后,以分組練習和學生喜愛的做游戲的.方式來鞏固所學,這節(jié)課的生字,學生掌握的十分牢固。多樣的朗讀方式,也是本課的成功之處,例如:觀察鳥蛋實物理解課文,師生合作讀課文,做動作表演讀,看圖、想象體會感悟等。
《歡慶》教學反思 7
一、換種方式提問,提高教學實效
在以往的生字教學中,我常常問學生:“這個字你是怎么認識的?”“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剛開始學生個個踴躍,爭相做答,但久而久之,這種刺激的效果越來越弱,部分學生的惰性開始顯露。于是,在這節(jié)課上,我嘗試著換了一種提問方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提醒大家要注意什么?”鼓勵學生去探究去發(fā)現(xiàn)。結果在這堂課上,我又看到了學生按捺不住的興奮。在讀字音時,學生提醒到“慶”是后鼻音,“幟”是翹舌音,“曲”在課文里讀第三聲。書寫時,學生發(fā)現(xiàn)了“歡”是左窄右寬,“慶”字廣字旁的橫不宜太長,這樣的學習情景,這樣的學習效果只有在興奮的情緒狀態(tài)下,在思維得到了極大激活的'情況下才能出現(xiàn)。
二、整體吟誦的高效
本詩內容可以分為兩部分,一是自然景物用自己的方式歡慶祖國媽媽的生日,二是由物及人,十三億的孩子歡慶這美好的日子。如何讓學生領悟這部分的內容,我選擇了整體感悟的方式,一起出示這四句話,讓學生不斷誦讀,避免了逐句講解的支離,避免了詩意美感的破碎。詩是語言的精華,言簡意豐,一首詩,就是一幅畫或多幅畫使讀者可以展開各自富有個性的想象,在自己的頭腦中構建出形象生動的畫面。因此,在吟誦中引導學生想象,讓詩中景、詩中物在學生腦海里浮現(xiàn),展現(xiàn)一幅幅立體的圖景,引導學生步入詩境。本課教學中,我讓學生在誦讀中說說“眼前出現(xiàn)了什么景,心中出現(xiàn)了什么物?”同時展開想象“你仿佛聽到各自在說著什么話呢?浪花會唱什么歌?”給學生建立了語言與形象的聯(lián)系,同時自然地滲透了誦讀的方法,即讀書的時候,只要眼前有景,心中有物,就能讀出感情,達到了整體的高效。
三、真誠的課堂對話,喚起學生學習的歡樂:
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中進行,真誠的課堂對話能喚起學生的歡樂的課堂情趣。例如:“老師寫不好,等會你們寫的要比老師好。”“放開聲音讀,小朋友讀書的聲音最好聽了!薄霸僮x讀課文,肯定比上一次好!薄白x好了,就讀給同桌聽,讀正確了,就翹起大拇指,夸夸你的同桌,或著沖他笑一笑。”等,這真誠的語言,喚起學生學習上歡樂多多,童心無限,才使得本課誦讀聲聲,氣氛濃濃,才使的以學定教的思想得以落實。
《歡慶》教學反思 8
一、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搜集有關國慶的資料。
教師準備:圖片、生字卡片、有關國慶資料
二、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喜慶、歡樂的氣氛。背誦課文
3、加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三、教材分析
依據(jù)教材的特點,結合單元目標及新課標的要求,充分考慮二年級學生的心智水平及年齡特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三個緯度進行考慮設計。
《歡慶》是新課標實驗教材第三冊三單元的首篇講讀課文,第三單元的課文是圍繞我們偉大的祖國這一主題進行編排的。《歡慶》是一首描寫歡慶祖國媽媽生日情景的小詩。詩句短小精悍,語言優(yōu)美生動,感情真摯,課文中從田野到楓林,從藍天到大海,從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處都洋溢著歡慶、喜慶。那金黃的果實,火紅的楓葉,潔白的鴿子和奔騰的海濤,給我們展示了一幅美麗、歡樂、詳和的畫面。
識字教學是低段閱讀教學的重點之中,因而認讀本課時的7個生字,會寫2個生字是本課時的教學重點,同時,引導學生從字里行間感悟到歡樂,喜慶的氛圍,把感受到的通過感情朗讀表達出來,也是本課時教學的重點,而二年級的孩子對國慶所知略少,因而感受到節(jié)日的隆重及人們的歡快心情是本課時教學的難點所在。
四、教學方法
1、激趣學習
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心理特點,挖掘教材中的潛在資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時首先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的生日,再來說祖國的生日,讓學生在看似無意,實則有意的引導下理解歡慶、國慶的意義。接著在美讀課文、背誦課文、指導書寫的教學中安排了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一讀、采用各種形式比著讀、用自己的方式背一背,始終注意調動學生的興趣,在課堂中能始終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2、自主學習
課堂主張發(fā)揚學生的`自主。在這堂課的每個環(huán)節(jié)中,從朗讀到識字,從你用怎樣的方法記住它到讀你喜歡的句子,從你怎樣記住的到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每一環(huán)節(jié)都爭取讓學生來說、來讀、來背、來發(fā)現(xiàn),教師是引導者,是學生的學習伙伴。同時針對低年級的教學要求,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我也安排了詞中識字、文中識字、指導寫字的環(huán)節(jié)。
優(yōu)美的小詩《歡慶》,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了國慶時祖國一片歡慶的歡樂場景,激發(fā)了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五、教學過程
(一)課前學習
選擇內容,下發(fā)資料
潛心自讀,自主識字
課堂導入
提問:什么是國慶節(jié)
分享資料:六十年國慶大閱兵
師生說歡慶
。ǘ┳灾鲗W習生字
一、自主學習題:1、認真朗讀課文 2、圈出我會認的生字 ,標出我會寫的生字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生字
二、自主學習符號:我會認的生字 我會寫的生字
三、檢查自主學習情況
1、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開火車認讀,師相機正音
例:慶后鼻音,幟翹舌音,曲讀第三聲,奏平舌音
師問怎樣記住生字的?
例:慶=廣+大,獻=南+犬,幟=巾+只,
左右結構:潔 億
上下結構:奏
多音字:曲
怎樣寫生字
例:億右邊是乙,折筆處應盡量向左;潔右上邊是士不是土;慶字廣字旁橫不宜太長,大的撇寫成豎撇;曲字口應寫的扁些,兩豎起筆應錯落有致左高右低;祖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旗字右下的其中間是兩橫。
學生自由練習寫生字,小組同學交流,比一比看誰寫得好。
(三)小組合作朗讀感悟
一、師生感受課文
二、自主合作專題:歡慶場面
三、自主合作形式:重點句- 疑問?
四、釋疑解難:小組內快速讀課文,討論解決不懂問題
例:十三億孩子指的是全國人民,我們大家都是祖國媽媽的孩子。
旗幟就是楓林,秋天變紅了,就像一面紅旗一樣。
。ㄋ模├首x指導
一、出示課文插圖
二、看到這一些,再把你的感受讀進去
1、齊讀課文
2、男女生比賽讀
三、今天是祖國媽媽的生日,大海會唱什么歌?
生:《生日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像大海一樣快樂的齊讀:大海奏起歡樂的樂曲
四、感受新中國變化
圖片交流
五、帶著自豪、驕傲的心情齊讀課文最后一句。
(突出十三億,快速讀歡慶這美好的日子,高聲讀十月一日,深情、速度慢祖國媽媽的生日。
。ㄎ澹 合作探究
一、全班齊背課文,感受歡樂氣氛。
二、小組合作表演背誦課文
三、課后實踐:
1、搜集歌頌祖國的歌曲,讀一讀歌詞,唱一唱歌。
2、用楓葉或彩色紙做一張慶國慶的書簽,或者畫一張畫。
板書設計
歡 慶
田野 獻 果實
楓林 舉 旗幟
藍天 飛 鴿子
大海 奏 樂曲
十三億孩子 慶 祖國的生日
教學反思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該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本課在進行指導學生識記課題中的生字時,采用自主識字的方法,引導學生用自己的好辦法記一記,并進行全班交流。在初讀課文感知的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畫出自己最喜歡的詞,讀一讀這個詞所在的那一行,說一說為什么喜歡這個詞?注重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意識,教師在這里只起到引導的作用。
現(xiàn)代教育
觀提倡教育要以人的發(fā)展為本。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重以發(fā)展學生的自主意識,培養(yǎng)學生自主讀書的能力為出發(fā)點,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真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本節(jié)課的教學絕不僅僅是完成教案上預設的每一個步驟,而是一切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的需要,讓學生獲得新的體驗,獲得認可和欣賞,讓他們自主探究。在指導背誦時,引導學生注意歸納總結自己的背誦方法。在指導寫字時,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認為最難寫的生字,尊重學生的意愿,指導學生寫好旗字,并采取學生說,老師范寫的形式完成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
課堂上的師生關系應該是互為主體的平等關系,沒有平等的師生關系,就不可能達到真正和諧。課堂中,教師一直努力創(chuàng)造一種民主的氣氛,時時與學生對話,絕不是高高在上。在課堂中,教師注意把尊重的言語送給每位學生,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學生。通過熱愛和尊重學生的行為,創(chuàng)造出寬松的教學氛圍,使學生產生最佳的學習心態(tài),輕松愉快地參與學習。
《歡慶》教學反思 9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關于閱讀的基本要求“注重情感體驗”。
語文教學以讀為“本”。該如何讓學生來讀呢?讀得入情、讀得有滋有味呢?這次磨課活動中,在朗讀教學中,有的老師把學生對課文的領悟、感受和認識都統(tǒng)一在自己的標準答案下,追求一致的情感體驗。
如我在教學二年級語文第九課《歡慶》。在教學中我注重感情朗讀的引導,下面是我上課時的一小片段。
師范讀課文。
師:同學們覺得老師讀得怎樣?
生:讀得很好!
師:怎樣好?
生:很有感情!
生:聲音很好聽。
生:讓我很激動。
師:知道老師為什么讀得這么好嗎?這么有激情嗎?因為我在讀的時候腦袋里想像到全國上下歡慶十月一日的情景,老師的心情激動萬分。所以在讀的時候自然就真情流露,同學們也被感動了。
生:老師我們該怎么讀才能像你那樣呢?
師:你們有沒有看過大閱兵,奧運會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中國健兒奪冠時你們的心情怎樣?
生:心情很激動。
生:我都哭了。
生:我高興得跳起來!
師:我們會感到非常自豪和驕傲!現(xiàn)在你們的心情怎樣呢?很激動是嗎?你們就以現(xiàn)在的心情來讀這首詩歌吧!
生有感情地朗讀。
在朗讀中我采取多種形式進行教學。有個人朗讀,小組朗讀,接口朗讀,示范表演朗讀。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語文閱讀的基本要求“注重情感體驗”,教師應做到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讀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我在教中注意引導學生的'情感體驗,激起情感的共鳴,這樣一來學生的言語能力得到發(fā)展,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言語智慧。
江蘇省特級教師薛法根曾經(jīng)說過:“培養(yǎng)學生的言語智慧,理應培育學生獨立思考的意識,其次是引領學生在生活中去進行言語實踐,并在這樣的言語實踐中領悟生活的哲理與文學的浪漫,言語表達與人文素養(yǎng)兼得。
《歡慶》教學反思 10
《歡慶》這首詩寫的是給祖國媽媽過生日的情景,從田野到楓林,從藍天到大海,從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處都沉浸在歡樂之中。金黃的果實,火紅的楓葉,潔白的鴿子,陣陣的海濤,構成了一幅美麗、歡樂、祥和的圖畫。小詩短小精悍,優(yōu)美動聽。該給孩子講什么?思考了又思考,我覺得把朗讀與想象結合起來,以讀為主,讀中想象,讀出層次,讀中感悟各族人民為母親過生日的情景,從中體會喜慶、歡樂的氣氛,這就足夠了。
剛開始,我讓學生初讀課文,讀準字詞,讀通句子。然后通過范讀,結合圖畫,體會詩歌蘊含的情感,讓學生練讀。后來針對詩歌的`特色,采用了多種方式讀,自己讀,個別讀,賽讀,分男女生讀,帶著動作表演讀等等,讓朗讀變得有滋味。在品讀理解詩歌內容后,利用課件為四處景物配上圖畫,直觀有效地幫助學生看圖背誦前四行。詩歌后四行在教學時,老師進行示范朗讀,掌握好歡樂、喜慶的基調,用熱烈奔放、激情滿懷的朗讀,表現(xiàn)出對祖國的無限熱愛之情。通過這各種方式的誦讀,這節(jié)課結束時,班里所有孩子都能熟練背誦。對于低年級孩子來說,能夠背些東西,積累語言,已經(jīng)相當不易了。站到兒童的角度想問題,正是我們老師所缺失的。
《歡慶》教學反思 11
教學目標:
。.認識會認“慶、獻”等7個生字,會寫“億、潔”等8個生字;
2.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練習用“ 獻上 的果實”說話;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認識“慶、獻”等7個生字,會寫“億、潔”等8個生字。
教學難點:
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練習說話。
教學過程:
一、誦讀導入,識寫“歡慶”
1.誦讀導入
同學們,再過幾天,就是十月一日了,十月一日是我們國家一個特別重要的節(jié)日,誰知道是什么節(jié)日?
國慶節(jié),就是祖國媽媽的生日。咱們一起來背誦一遍《識字3》,夸夸咱們偉大的祖國。
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歡慶》也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大家一起讀課題。
2.識記“歡慶”
想一想,你能用什么巧方法記住這兩個字?
(1)生活中識字.喜歡的歡就是這個字。你在生活中就認識了這個字。
(2)加一加“吹”去掉一個“口”字,左邊加上一個“又”字,就是“歡”字。
(3)換一換.你用換一換的方法記,很好。
(4)順口溜
(5)你能不能像“嘆”字這樣來說一說,先讀一讀例句:(出示)
嘆:口字旁和“又”組成“嘆”,嘆氣。
和“”組成“”,。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
1.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1)第一排誰認識?請你讀,其他同學做小老師來評判。(豎排出示)
田野楓林藍天大海
。2)第二排誰來讀?
獻上舉起飛著奏起
、僮R記“獻”字
“獻”字你怎么記住的?你是怎么記住這個字的?
生活中我們也常見這個字。出示圖片:“獻花” ――畢業(yè)生在向老師“獻花”;“橫幅”――他們正在“獻愛心”; 采血車上的“獻血”標語。
生活是識字的大課堂,留心學習你就會認住更多的字。
②識記“奏”
你們看藝術家在演奏二胡,你能把“演奏”換個詞嗎?音樂家在演奏鋼琴,你能再換個動詞嗎?藝術家在演奏笛子,還可以說,他在笛子。
這一排都是表示動作的。誰能把這些詞變成動作?請你來做小老師領讀,不過不讓他讀,他做一個動作,我們讀相應的詞。
。3)第三排:
金黃的火紅的潔白的歡樂的
、佟暗摹笔禽p聲,要讀的輕一些、短一些。
、谶B起來讀一讀:
金黃的果實火紅的旗幟潔白的鴿子歡樂的樂曲
、蹚娬{多音字“樂”
2.抽生讀糾正讀音
現(xiàn)在誰敢第一個站起來把整首詩讀給大家聽?
3.老師范讀
快國慶節(jié)了,老師也想為祖國媽媽獻上一份禮物,我就朗誦這首詩吧。
誰來評價老師的讀?你們想知道老師為什么能讀好嗎?
老師就把這個小秘密告訴大家,可得聽仔細了。老師在讀書的時候,每讀一句,腦海里就會想象出一幅畫面,這樣就能讀好。
4.學生練讀
你們想不想也像老師這樣來讀讀?那就再讀一遍。慢一點,速度快了,腦海中的畫面就跳不出來。
三、細讀課文,讀出畫面
1.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
。ǎ保┰娭械拿恳痪涠际且环鶆尤说漠嬅。讀著這一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ǎ玻肚锾斓膱D畫》這一課,有很多這樣的句子。你能想到哪些句子?
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
蘋果露出紅紅的笑臉
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高梁舉起燃燒的火把
這一課又是如何描寫豐收景象的?
(出示)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
。ǎ常┣锾欤有誰會為祖國媽媽獻上果實呢?
出示秋子果實圖和句式“ 獻上 的果實”
2.楓林舉起火紅的旗幟
看到漫山遍野的楓林,你能不能想起一句古詩?
老師有個疑問:你看,滿山都是楓葉,沒有旗幟呀?楓葉像一面面火紅的旗幟。
3.藍天飛著潔白的鴿子
你們看,鴿子也來了。讀一讀這個句子。
鴿子是和平的象征,祖國媽媽生是這天,鴿子會對祖國媽媽說什么呢?出示句子:祝愿祖國媽媽:
如果你想不起來,可以看著這些詞語來說:
提示詞語:
永遠年輕吉祥如意心想事成興旺發(fā)達國富民強吉祥如意
幸福安康 繁榮昌盛國泰民安明天更美好
4.大海奏起歡樂的樂曲
今天是祖國媽媽的生日,大海會唱什么歌呢?
同學們,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富強,作為祖國媽媽的孩子,你們自豪嗎?讓我們帶著自豪一起來讀最后四行。(出示后四行)
四、練習背誦,積累語言
1.你們的朗讀多么自豪。
2.去掉部他文字讀
現(xiàn)在老師把課文變成這樣(去掉部分文字)你還能讀嗎?
。1)田野獻上果實,
楓林舉起旗幟,
藍天飛著鴿子,
大海奏起樂曲。
十三億孩子,
歡樂這美好的日子,
十月一日——
祖國媽媽的生日。
。2)田野獻上,
楓林舉起,
藍天飛著,
大海奏起。
十三億孩子,
,
十月一日——
。
(3)田野,
楓林,
藍天,
大海。
十三億孩子,
,
十月一日——
。
4.指名背誦
不知不覺中,同學們已經(jīng)背會課文。誰敢站起來為大家背誦一遍?
五、書寫指導
讀好書,寫好字,就是我們送給祖國媽媽最好的禮物。接下來我們要寫的是兩個左右結構的字“億”和“祖”。
。.先觀察一下這兩個字的寬窄、高低。
誰來說一說:這兩個字都是左窄右寬,左高右低。你真有一雙發(fā)現(xiàn)的眼睛。
2.指導書寫“億”
怎么才能把“億”字寫漂亮呢?先來回想一下“家”字,哪兩點在一條線上就好看了?頭上的點和彎鉤的鉤兩點在一條線上,字就寫正了。
這個字也可以用“兩點一線”來固定。哪兩點在一條豎線上就好看了?也就是“乙”的起筆和橫折彎釣的“彎”兩點在一條線上。伸出手跟老師寫一個。
2.指導書寫“祖”
(1)這個字你還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示字旁不要多一點,多一點就成了衣字旁。
。ǎ玻┪覀儊砜础笆尽痹诠糯囊馑迹荷厦鎯蓹M表示上天,豎釣像背對我們跪拜的人,撇點像兩手扶在地上。你們說,人們一般跪地的是什么?所以示字旁的字都跟神或祖宗有關!白鎳本褪俏覀兊淖嫦仁朗来幼〉牡胤!笆尽弊銎臅r候,第一個橫變成點,第二個橫變成橫撇,豎不變,點還是點。
那衣字旁是什么字變的?衣服有兩只袖子,所以衣字旁一定是兩點。衣字旁的字大多跟衣服有關。
。ǎ常┻@個字什么筆畫最多,橫畫比較多,要注意什么?
橫畫間的距離要相等。
。ǎ矗┨镒指裰羞有哪些字橫畫比較多?“潔、旗、曲”。寫的時候都要注意橫畫等距。
伸出手跟老師寫一遍。
在田字格中找到“億”和“祖”,描一個,寫兩個。這兩個字都有書寫標準:首先要做到左窄右寬,左高右低, “億”要做到兩點一線,獎一顆星;“祖”要做到橫畫等距,獎一顆星。
3.展示評價。
4.指導書寫“旗”
同學們,在識字2我們學過“棋”字,在“識字3”我們學了“族”!捌臁弊置總部分我們都會寫,可會寫不等于寫好。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老師還編來一個順口溜:方字肩膀往左縮,小旗背在肩膀上,“其”字橫畫要等距,兩腳分開站得穩(wěn)。
伸出手跟老師寫一遍。師邊說順口溜邊書寫。
4.評價修正
現(xiàn)在我們一起做小老師來評價一下這兩位同學寫的字。
檢查一下自己寫的字,有沒有這樣的問題,再修改一下。
現(xiàn)在誰覺是自己做到了以上兩點,請伸出勝的姿勢。恭喜大家,字寫得是越來越好了。
同學們,怎樣才能寫好其他的生字呢?請大家課下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相信一定會有所發(fā)現(xiàn),寫好他們。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我主要落實了以下兩點:
一、將課堂10分鐘書寫練習落到實處。
《課標(20xx版)》中明確指出,第一、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我們語文教師既是這個要求的執(zhí)行者,也是監(jiān)督者。但要想事半功倍,提高識字寫字的效率,就必須要有方法。因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方法,寫字自然也不例外。
各種結構形態(tài)的`漢字都有規(guī)律可循,對學生進行書寫指導時,我們要盡量做到“以一帶多”,即教一個字,帶動一類字,幫助他們歸納書寫要點,把握書寫規(guī)律。這就需要語文老師至少思考兩點:
1.一節(jié)課重點要教哪些字?為什么?
《歡慶》這一課,要寫的字有八個:億、歡、旗、慶、潔、祖、幟、曲。這八個字重點該教哪個?經(jīng)過一番斟酌,本課重點指導的是“億、旗”兩個字,因為這幾個字中所有合體字的各個部件學生都學過、會寫,只有“億”字右半部分的“乙”是個新出現(xiàn)的部件,從來沒寫過,而且二年級下冊還要學習“藝”,三年級還要學習“憶”和“乞”,都以此為基礎!捌臁弊蛛m然每個部件都學過,但筆畫較多,組合起來難以寫得美觀。
其次指導的是“祖、曲”兩個字。三個字中示字旁前一個已經(jīng)學過,這一課需要鞏固;“曲”字雖沒學過,但之前學過“田、由、甲”等字,不少學生已經(jīng)會寫。這里要指導學生的是如何把這兩個字寫得更美觀。
2.如何來教更有效?
對于生字,若是見一個教一個,不講方法與技巧,只能是事倍功半。要想事半功倍,提高識字寫字的效率,就必須要有方法。因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方法,識字寫字也不例外。
“億”的教學我采用了獨家發(fā)明的“兩點一線”法,即“乙”的起筆和橫折彎釣的“彎”兩點在一條線上。通過屏幕顯示,學生一目了然,易于把所握。
“祖”字,學生容易把示字旁寫成衣字旁,我就從字理的角度講了他們在古代的意思和區(qū)別。學生聽得很有趣,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在無意識中這個偏旁已在他們心中扎根。此外這個字橫畫最多,我著重強調了“”橫畫等距”這一點,并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要求會寫的字,還有哪個字是“橫畫較多”,這要就順勢指導了“潔”“曲”等字。
“旗”字的“方人旁”在《識字3》學“族”字時剛學,難在把整個字寫在田字格正中間,不倒不歪。為此,我為學生編了一個順口溜:方字肩膀往左縮,小旗背在肩膀上,“其”字橫畫要等距,兩腳分開站得穩(wěn)。這樣學生基本能掌握幾個關鍵點:如“方”字的橫一定往左縮,右上的撇橫寫在“方”的肩膀上。這樣就不易把字寫得太散。
二、學習規(guī)范的語言表達。
我們都知道一二年級語文教學的一個重點是識字寫字,但同時,也是學生學習規(guī)范語言的起步和重要階段。學習規(guī)范語言,首先要靠積累,其次還要適當運用。在這節(jié)課中,我創(chuàng)設了多次語言運用的情境:
1.用規(guī)范的語言說說合體字的組成
本冊第二單元第7課《一分鐘》課后有這么一道練習題:讓學生找找哪些偏旁和獨體字可以組成新字。旁邊還配有學習伙伴的示范:口字旁和“又”組成“嘆”,“嘆氣”。編者安排這個練習,真可謂一石三鳥,這個練習既是鞏固識字的練習,同時也是學生練習規(guī)范口語表達的示范。如此意圖,如果僅在那一課讓學生練習,很難產生應有的效果,因為任何能力的形都需要不斷學習和鞏固強化。這一課我就自延伸了這一練習,讓學生在實踐中再次練習。
2.模仿“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練習說話
備課時,我曾試圖這樣安排:先學完前四句,然后發(fā)現(xiàn)語言規(guī)律,最后模仿句式說話。這樣安排教學環(huán)節(jié),顯得更加清晰。這樣處理其實隱含著幾個難點:一是要掌握與景物詞如“田野、楓林、藍天、大!钡仍~相搭配的詞語,如“果實、旗幟、鴿子、樂曲”;二是要準確使用動詞,如“獻上、舉起、飛著、奏起”;三是要恰當使用與景物適配的形容詞,如“金黃的、火紅的、潔白的、歡樂的” 等。
如果同時進行以上三項訓練,顯然難度過大。與其多項訓練水過地皮濕,還不如擇其一處,深入練習,靈活運用。在這種想法下,我選擇了練習“恰當使用形容詞”。先出示“蘋果、鴨梨、芝麻、葡萄”等圖片,然后讓學生模仿“獻上的果實”說一說圖片內容。原本以為這是非常容易的,可從課堂實踐來看,學生大多只知道“紅紅的、黃黃的、黑黑的、紫紫的”等詞,還是很有必有進行實踐練習的。
《歡慶》教學反思 12
這《歡慶》這首詩寫的就是給祖國媽媽過生日的情景。從田野到楓林,從藍天到大海,從首都到天涯海角,到處都沉浸在歡樂之中。金黃的果實,火紅的楓葉,潔白的鴿子。陣陣的海濤,構成了一副美麗、歡樂、祥和的圖畫。
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領略課文所描寫的畫面,讓學生讀得入情,讀得有滋有味呢?我想對于沒有任何形象積累的小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也減少了孩子們對朗讀的興趣。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來和孩子們感悟、朗讀詩文的
。、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性,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在學生閉上眼睛聽完教師的范讀,說了自己所看到、聽到什么后,接著讓學生說“你喜歡哪句?為什么喜歡?”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出示相關的圖片和詩句來理解詩歌內容,得到情感的升華。在此,我只作為一名引導者來點撥學生對詩歌某些地方的理解,而體現(xiàn)學生在學中的主體性。比如:藍天上的鴿子會對祖國媽媽說些什么?學生很自然的就說出“祝祖國媽媽生日快樂!”還有的說“祝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再如“你仿佛看見田野里都有些什么呢?”學生根據(jù)學過的課文回答“金黃的刀子笑彎了腰,棉花朵朵白,還有大豆粒粒飽!比缓笤诶斫獾幕A上指導朗讀,學生帶上自己的體會讀,也會讀得更加入情。
。病⑾蛘n前開放。讓學生課前收集有關國慶的資料,不僅加深了對國慶的理解,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在學生讀自己喜歡的詩句“大海奏起歡樂的樂曲”時,說說大海會奏什么樂曲?會唱什么歌呢?有的說會唱《國歌》,有的說會唱《生日快樂》,還有一個說會唱《愛我中華》,說是爺爺告訴他,每年的國慶都可以聽到這首歌。這樣,學生更易融入自己的感情,進行有感情的朗讀。
。、課外實踐活動的`延伸。祖國媽媽的生日,你為祖國媽媽準備一份什么禮物呢?可以是畫一幅《歡慶》的插圖,可以做一張祝福的卡片,也可以學著課文寫一首簡單的小詩……這種個性化的作業(yè),不僅發(fā)揮了每個孩子的特長,挖掘了學生的潛能,而且提高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同時促進了學生對課文詩歌的語言感受和內化。
在本課的教學中,還存在著點滴不足之處。當孩子對問題很感興趣,有說不完的話時,教師該如何既能讓孩子盡情的說,又能很自然的將教學引入下一環(huán)節(jié)?是我要思考的問題。
《歡慶》教學反思 13
這首詩寫的是給祖國媽媽過生日的情景。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是把朗讀與想象結合起來,以讀為主,讀中想象,讀出層次,讀中感悟各族人民為母親過生日的情景,從中體會喜慶、歡樂的氣氛。
授課文初始,我讓學生感受歡樂的氣氛,順勢教授“歡慶”二字的正確書寫。初讀課文,讀準字詞,讀通句子。然后檢測預習情況,采取同桌合作識字,“摘蘋果”鞏固識字,但是,發(fā)現(xiàn)學生預習效果欠佳。
合作再讀,整體感知:要求把課文讀流利,小組研讀任務之一:畫出大自然里都有誰在歡慶?
品味研讀,隨文識字:小組研讀任務之二:你聞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旨在突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尊重他們的閱讀體驗,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大膽表達閱讀的感受。但在教學中可能是留給的思考時間不夠,匯報的不太理想,自己也沒及時機智地調控課堂,導致草草收尾。在接下來的逐句研讀詩句的環(huán)節(jié)中,“獻”、“潔”二字挖掘的過深、過細,本想達到會用字的目的,沒想到?jīng)]把握好“度”,適得其反了。
指導朗讀不到位:在訓練有感情朗讀時,我力求幫助學生透過文字領會其中蘊含的感情(誠意、熱情、純潔、歡樂),再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而不是一味地帶讀,強加傳授情感。遺憾的是,由于前面逐句研讀的時間過多,在讀的時候就沒有充分的時間了。
雖然對教材的把握我比較到位,也想把課改的新理念帶入課堂,但由于對學情了解不夠,自身水平有限,出現(xiàn)教學目標沒有達成,教學效果差強人意,真誠的希望各位同仁提出寶貴意見。
《歡慶》教學反思 14
《歡慶》這首詩寫的就是給祖國媽媽過生日的情景,從田野到楓林,從藍天到大海,從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處都沉浸在歡樂之中。金黃的果實,火紅的楓葉,潔白的鴿子,陣陣的海濤,構成了一幅美麗、歡樂、祥和的圖畫。
在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領略課文所描寫的畫面,我想對于沒有任何形象積累的城市學生,相對來說,阻礙了學生對于詩歌所寫詩句的理解。而 “構建開放的課堂”是新課標倡導的理念之一。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從封閉走向開放。不斷引入來自社會,來自大自然的活水,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本課實現(xiàn)了三個 “開放”:向課前開放,讓學生課前收集有關國慶的資料,不僅加深了對國慶的了解,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向課內開放,在課堂上引進國慶節(jié)的有關資料和詩歌中出現(xiàn)的自然景象圖片,以課件的形式出示,能拓寬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展開想象,使學生的學習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之內;向課后開放,為祖國媽媽準備一份生日禮物和祝?ㄆ膶嵺`活動,體現(xiàn)了課內向課外的延伸,能挖掘學生的'潛能,發(fā)揮每個孩子的特長,又能培養(yǎng)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和提高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同時促進了學生對課文詩歌的語言感受和內化。
本詩的朗讀教學重在掌握好歡樂、喜慶的基調,用熱烈奔放、激情滿懷的朗讀,表現(xiàn)出對祖國的無限熱愛之情。怎么樣才能讓孩子們有朗讀的興趣,產生朗讀的激情呢?在教學時,除了讓孩子們看生動的影音資料外,老師進行示范朗讀外,我設計了讓學生進行詩朗誦。進行分工合作,排演朗誦的方式吸引學生。
首先,我讓學生進行練習,先達到熟練,流利在此基礎上,才請了四位朗讀較好的學生上臺,分給他們一人一句朗讀的任務,然后最后四句則是齊讀。在各自明白了自己的朗讀任務之后,我組織小組合作形式進行本詩的朗誦。讓更多的學生體驗到朗讀的快樂。
《歡慶》教學反思 15
來到學校這么久,還沒有在網(wǎng)上寫過,之前都是講完一節(jié)課直接在教案本上寫教學反思,說出來實覺是汗顏啊,與其說是沒時間不如說是自己懶惰,今天終于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反思自己,反思自己之前講的一門課,總結之后呈現(xiàn)在這個媒介上。
1、每次講完課,都感覺時間不夠用,在私底下也反思過自己,但是都是苦思一場,直到最近才慢慢的反應過來,是自己在“我會認”的生字中,時間用的過多,說簡單點兒就是,重點把握的不夠準確。
2、我們班孩子讀生字,愛拉長音,這也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學中需要注意的。
3、教小學生和教初中生的最大區(qū)別就是:板書
在教小學時,老師應特別注意,教初中生板書可以寫連筆字,但是教小學生板書一定要按照一筆一劃的.楷體字呈現(xiàn)給孩子。
4、備課要細致,只有自己細致了,孩子才能聽得細致。
5講課時,一進班,一定要充滿熱情,這樣才能感染到大家,讓他們有聽課的動力和聽下去的興趣。
【《歡慶》教學反思 】相關文章:
[實用]《歡慶》教學反思07-09
歡慶教學反思15篇04-10
《歡慶》教學反思(15篇)03-24
《歡慶》教學反思 【精選15篇】07-05
《歡慶》教學反思13篇02-25
《歡慶》教學反思15篇03-12
《歡慶》教學反思精選15篇04-09
《歡慶》教學反思(通用15篇)04-09
《歡慶》教學反思集合15篇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