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wù)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jīng)驗,那么優(yōu)秀的教學反思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孔子拜師》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1
我有八年沒上語文課了,今天上的是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17課《孔子拜師》,上課前,我先讓學生讀五單元學習目標,想想看,五單元是讓我們學習什么內(nèi)容,從而引出課題,“孔子”,這時我就問學生我們要學習的是孔子的什么事情,孔子拜師的事情。在這里呢,我就做錯了一點,就是板書完課題后,應(yīng)該馬上讓學生對課題提出疑問,而不該馬上去了解孔子的生平。
在學生對課題提出疑問后,我馬上就讓學生去讀生字、詞語,這里呢我應(yīng)該馬上讓學生自讀課文,先解決學生提出了疑問,應(yīng)該對學生的質(zhì)疑即時解決。
進入課文學習時,我安排的是從課文的最后一自然段入手,在讀了最后一段后,我們知道了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和敬重他們的高尚品行,那么為什么要敬重他們那種高尚品行呢?就從這個問題入手,讓學生自學課文,從課文中找出能夠解答這個問題的重點詞句,來體會他們的高尚品行,初步體會作者寫作文章時的感情。在這里,讀課文最后一段,并提出疑問的任務(wù)本來應(yīng)該由學生自己進行,這樣才能夠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來,教師在這里本來只該是作為一個引導者的身份,但是在這里,這個工作我卻自己做了,所以學生就機械的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學習課文,而沒有達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要求。
由于在學習生字詞語時浪費的時間過多,所以本來這節(jié)課我預(yù)計安排的從重點詞語來初步理解課文的任務(wù)沒有完成。
總的來說,在這節(jié)課中,在“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幾個方面中,我基本上注重了知識與技能、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這堂課中,我安排了兩個說話,一個是想象孔子在路途中艱辛。另一個拓展是理解孔子的話中“學習是無止境的”這個句子后,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理解,引導學生歸納出:世上的學問是學不完的,我們要虛心好學,活到老,學到老。不做一個自滿的人。
總之,在教學中,我做得很不夠,這是由于自己平時在經(jīng)驗上的積累不夠。在整節(jié)課上,由于我自己對教材的鉆研不夠,所以不能夠?qū)W生有更好的引導。以后,要從人文觀念上去引導學生,要引導學生學會合作學習,進行分工合作,指導學生探索課文,自我發(fā)現(xiàn)。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2
課堂需要反思,有反思才有進步,上完《孔子拜師》以后,心中頗多感受。仔細回想自己的課堂,我做了以下兩方面的反思。首先,這堂課中閃光的有這么兩點:
一、情境中理解詞語,幫助體悟情感。
字、詞、句的理解我們提倡在一定的語境中進行,不能脫離語言環(huán)境。這也是對學生一種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本堂課中的“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兩個詞語的理解。我先請學生展開想象,調(diào)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再聯(lián)系課文中的孔子說說當時孔子路途中是怎樣生活的,碰到什么困難,他又是怎么做的。這樣學生說出來的不是簡單的詞語解釋,呈現(xiàn)的是一種生活場景。這不盡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更好體會情感,還使學生掌握了一種學習方法。
二、抓住主線來貫穿課堂。
一篇課文是一個整體,我們要在這個整體中找一條主干,來貫穿全文的學習。在這堂課中我就抓住課文的最后一節(jié)。再回到全文讓學生找出哪些言行中看出孔子什么品行。這樣以一條線帶到整個面上,教學顯得清晰、連貫。特別時在處理孔子與老子的對話時,讓學生反復(fù)進行朗讀對話,從孔子和老子的語言中理解他們的品行。其實他們的話是相互的,從一個人的語言中不僅看出某個人的品行,還可以看出另一個人的品行,有種側(cè)面襯托的作用。
課堂更是一門遺憾的藝術(shù)。課堂還存在一些不足:課堂整體把握不夠。課堂中雖然我以一條線來貫穿全文,但是在談?wù)摽鬃拥钠沸袝r,沒有整體把握。學生逐句找出寫孔子品行的句子,我逐句出示,逐句讀、理解、再讀,缺少與文本語言環(huán)境的相結(jié)合。
課堂中還需要我們?nèi)フ遄玫牡胤胶芏唷;ǜ鄷r間去琢磨、思考、實踐,讓我們的課堂逐步走向成熟。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03-01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04-10
【熱】《孔子拜師》教學反思04-10
《孔子拜師》教學設(shè)計及反思04-10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精華)07-05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精選15篇)03-19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15篇)03-06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精選15篇04-10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15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