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部編版二年級上冊《望廬山瀑布》語文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部編版二年級上冊《望廬山瀑布》語文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部編版二年級上冊《望廬山瀑布》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習《望廬山瀑布》、理解詩的意思,感受廬山瀑布的壯觀氣勢、
2、學會本課的生字、
3、背誦古詩,結合詩的內容展開想象,并把想象到的畫面說出來、
教學準備:生字、新詞卡片;與詩歌內容相一致的'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引入新課、
二、初讀古詩,識記生字:
1、這首古詩是哪位詩人寫的?(李白、)李白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歌氣勢豪放,想象奇特大膽,語言清新自然,被稱為“詩仙”,和杜甫并稱為“李杜”、著有《李太白集》、
2、借助拼音讀古詩、要讀準字音,圈出生字、
3、集體認讀生字:爐煙掛流尺疑銀
4、交流記字的方法、
5、集體反饋、
(1)掛:右半部分是由兩個“土”組成的、(2)流:右半部分不要少寫“丶”、
6、再讀古詩,讀準字音、
三、精讀古詩,體會意境:
1、先聽老師讀古詩,然后說一說這首詩寫的是哪里的景色、(廬山瀑布、)
2、數一數這首古詩共有幾句、(4句、)
3、質疑、解疑,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1)廬山:三山五岳中三山之一,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南、
(2)香爐:指香爐峰,是廬山西北部的一座山峰、它的形狀尖而圓,峰上煙云繚繞,就像一座香爐,因此而得名、
(3)生:產生、
(4)紫煙:紫色的煙霧、
(5)掛前川:指瀑布好像一條大河垂掛在山前、川,河流、
4、說一說這首古詩的意思、(太陽照耀著香爐峰,升騰起紫色的煙霧,遠看瀑布就像一條大河垂掛在山前、湍急的水流從三千尺的高處飛瀉下來,讓人懷疑是銀河從天而降、)
5、想一想,在這首詩中,詩人看到了什么?(香爐峰、瀑布、)
6、看到了這樣的景象,作者想到了什么?(疑是銀河落九天、)
7、觀看課件,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四、課后延伸拓展:
1、展開想象,把想到的畫面說一說、
2、推薦李白的詩《獨坐敬亭山》,建議學生背誦、
部編版二年級上冊《望廬山瀑布》語文教案2
教材分析
《望廬山瀑布》這是詩人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這 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奇壯麗的景色,反映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無限熱愛。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認識詩中生字,能做到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
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讀詩體會這首古詩的節(jié)奏和韻味美,理解古詩的意思并會 背誦。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多媒體課件、詩歌朗誦音頻。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情導入:
1、談話激趣:同學們,在開展今天的學習活動前,我們先去廬山游覽一番,欣賞一下廬山風光吧!
2、學生觀看廬山風光片,飽覽廬山秀美的風光。
3、請學生談談自己對廬山 的印象,暢所欲言。
4、導入新課:廬山風景迤邐,吸引了古往今來許許多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無數膾炙人口的詩篇。(介紹廬山)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李白在游覽廬山后題寫的詩作《望廬山瀑布》。
5、介紹作者李白。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學習生字:瀑、紫、遙、尺、照、爐、煙、掛、疑、川;
2、老師范讀詩歌;
3、學生對照書本自由朗讀詩歌,體會詩歌。
三、細讀課文,整體感知:
1、想一想“望廬山瀑布”是什么意思?
2、“望”和“看”有什么區(qū)別?
3、帶領學生理解“掛前川”與“九天”的含義;
4、翻譯詩歌:在陽光的'照耀下,香爐峰周圍升起紫色的云煙。從遠處望去,山前的瀑布就像掛在那里的一塊白布, 從高高的山上飛流而下,不由使人懷疑是銀河從天上落了下來。
四、精讀(選讀)課文,深 入感悟:
1、理解古詩(跟隨課件講解每一句)
首句“日照香爐生紫煙”!跋銧t”是指廬山的香爐峰。此峰在廬山西北,形狀尖圓,像座香爐。由于瀑布飛瀉,水氣蒸騰而上,在麗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升起了團團紫煙。一個“生”字把煙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寫活了。此句為瀑布設置了雄奇的背景,也為下文直接描寫瀑布渲染了氣氛。
次句“遙看瀑布掛前川”!斑b看瀑布”四字照應了題目《望廬山瀑布》!皰烨按ā笔钦f瀑布像一條巨大的 白練從懸崖直掛到前面的河流上!皰臁弊只瘎訛殪o,惟妙惟肖地寫出遙望中的瀑布。
詩的前兩句從大處著筆,概寫望中全景:山頂紫煙繚繞,山間白練懸掛,山下激流奔騰,構成一幅絢麗壯美的圖景。
第三句“飛流直下三千尺”是從近處細致地描寫瀑布!帮w流”表現瀑布凌空而出,噴涌飛瀉。“直下”既寫出巖壁的陡峭,又寫出水流之急!叭С摺睒O力夸張,寫山的高峻。
這樣寫詩人覺得還沒把瀑布的雄奇氣勢表現得淋漓盡致,于是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說這“飛 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懷疑是銀河從九天傾瀉下來。一個“疑”,用得空靈活潑,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2、講解古詩中虛數的情況。
在古詩中,用來表示數字的“三”、“六”、“九”、“千”、“萬”等大多是虛指,不是實指,一般用來形容很大很大,很多很多,很高很高。
五、課堂總結 :
理解詩歌,把下面的空填一填:
《望廬山瀑布》是( )代詩人李白的作品。詩中的首句,將蒙蒙的( )形象地比喻為從香爐中升 起的( )。整首詩采用( )的方法寫出廬山瀑布的( ),表達了詩人( )。
六、布置作業(yè):
1、將這首詩背給爸爸媽媽聽;
2、找一找李白的其他詩歌讀一讀。
教學反思
略。
【部編版二年級上冊《望廬山瀑布》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望廬山瀑布優(yōu)秀教案08-26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02-06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01-04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02-13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樹之歌教案03-07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場景歌》教案04-08
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一》語文教案11-20
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八》語文教案01-17
部編版二年級上冊《語文園地四》語文教案04-09
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拍手歌》教案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