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中班體育游戲教案:老鷹捉小雞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新中班體育游戲教案:老鷹捉小雞,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練習撲捉躲閃的動作,提高快速反應能力。
活動材料
平整的場地。
指導建議
1.幼兒分成3~4組,練習重心移動的動作。
2.每組各推選兩位幼兒分別扮“老鷹”和“雞媽媽”。提醒“雞媽媽”要表現(xiàn)得勇敢
3.分組游戲。被“老鷹”抓到的幼兒也可與“老鷹”交換角色,重復進行游戲。
玩法
教師扮雞媽媽,幼兒扮小雞四散地站在場地上。另一名教師扮“老鷹”站在場地外。游戲開始,教師帶領幼兒邊模仿小雞動作邊念兒歌:“雞媽媽,真能干,會捉蟲,會生蛋,老鷹來了也不怕,保護小雞真勇敢!闭f完在場地上自由地做吃蟲、抖翅等動作。當聽到“雞媽媽”喊“老鷹來了”時,“小雞們”快速跑到“雞媽媽”身后站成一路縱隊,“雞媽媽”掩護“小雞”在場地上四散跑和躲閃。“老鷹”把抓到的“小雞”藏到場外,當捉到2~3只“小雞”后,“老鷹”飛走。“雞媽媽”救回“小雞”,游戲重新開始。
課程評價
本主題活動的評價遵循《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所提出的有關教育評價的原則與要求:一是注重評價的過程,即教師運用專業(yè)知識審視教育活動組織過程,以及發(fā)現(xiàn)、
分析、研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伴隨整個主題活動實施的全過程,綜合采用觀察、談話、作品分析等多種方法。二是幼兒發(fā)展狀況的評估。明確評價的目的是了解幼兒的發(fā)展需要,關注幼兒行為表現(xiàn)和發(fā)展變化,防止片面性,避免只重知識和技能,忽略情感、社會性和實際能力的傾向。承認和關注幼兒的個體差異,以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幼兒,并將其作為教師評價的重要信息和改進工作的依據(jù)。
三是重點評價教育活動計劃、目標是否符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教育內(nèi)容、方式、策略、環(huán)境條件是否能調(diào)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活動過程是否能為幼兒提供有益的學習經(jīng)驗并符合其發(fā)展需要,教育內(nèi)容、要求能否兼顧幼兒群體需要和個別差異,從而使每個幼兒獲得發(fā)展,都有成功感;教師的指導是否有利于幼兒主動、有效的學習。
本主題活動根據(jù)《指南》提出的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5個領域的核心目標要素,為教師和家長制定了《主題活動評價參考表》,幫助教師和家長科學的觀察、評價幼兒的發(fā)展,及時反思、調(diào)整教育行為,從而促進每個兒童在不同水平上的發(fā)展。
【新中班體育游戲教案:老鷹捉小雞】相關文章:
老鷹捉小雞大班體育游戲教案04-30
老鷹捉小雞游戲中班教案04-01
老鷹捉小雞游戲教案03-15
游戲老鷹捉小雞教案03-18
老鷹捉小雞游戲中班教案4篇04-01
大班體育教案老鷹捉小雞11-22
大班民間游戲老鷹捉小雞教案03-14
老鷹捉小雞游戲教案14篇03-29
老鷹捉小雞游戲教案15篇04-01
民間游戲老鷹捉小雞教案范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