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wǎng)>實用文>教案>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約分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約分

      時間:2024-04-04 08:46:15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約分

        作為一名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約分,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約分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約分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約分的方法,能正確進行約分;

        2、使學生經(jīng)歷約分的探索過程,進一步發(fā)展數(shù)感,培養(yǎng)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體驗成功的愉悅,進一步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約分的方法。

        教學難點:

        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數(shù),能準確地判斷約分的結果是不是最簡分數(shù)。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引入

        1、指出下面每組數(shù)中的公約數(shù)(1除外)。

        42和5015和58和2118和12

        2、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

        8/24=2/( )=( )/318/24=( )/12=3/( )

        提問:你的依據(jù)是什么?(分數(shù)的'性質(zhì))

        3、揭示課題--約分。(板書課題:約分)

        二、師生探究

        1、教學約分的含義:例3。

        (1)提問:你能寫出和12/18相等,而分子、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shù)嗎?

       。2)小組交流,說說:是怎樣想的?

        (3)匯報交流,得出兩點:一是約分后得到的分數(shù)要與原來的分數(shù)相等;二是約分后得到的分數(shù)的分子、分母都要比原來的分數(shù)小。

       。4)小結:把一個分數(shù)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shù),就叫做約分。

        2、介紹約分的方法和書寫格式。

       。1)分步約分及書寫格式;

       。2)一次約分及書寫格式。

        3、認識最簡分數(shù)。

        提問:可以直接把12/18化成最簡單的分數(shù)嗎?你是怎樣想的?(找出12和18的最大公因數(shù))

        強調(diào):2/3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數(shù)1,這樣的分數(shù)叫最簡分數(shù)。約分時,通常要約成最簡分數(shù)。

        4、練一練。

        第1題,指名學生口答,哪些分數(shù)是最簡分數(shù),并說說其余分數(shù)的分子、分母的公因數(shù)除了1還有幾。

        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可以用分步約分,也可以用一次約分的方法。集體訂正時強調(diào)學生注意約分的書寫格式是否規(guī)范、結果有沒有約成最簡分數(shù)。

        三、鞏固深化

        1、做練習十一第4題。

        提示學生聯(lián)系2、5、3的倍數(shù)的特征依次觀察每個分數(shù)的分子和分母,并口答。

        2、做練習十一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其中第4題可引導學生想一想26和39的因數(shù),發(fā)現(xiàn)13是26和39的公因數(shù),從而確定26/39不是最簡分數(shù)。

        3、做練習十一第6題。

        學生獨立完成,組織交流:可以先把上一行的分數(shù)分別約分,再與第2行的分數(shù)進行比較,學生根據(jù)交流情況各自訂正。

        四、全課總結

        提問:今天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嗎?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約分2

        一、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86、87頁練習十六的第1——9題。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鞏固學生對最簡分數(shù)和約分的概念的理解,能熟練應用約分的方法,正確地約分。

        2.培養(yǎng)學生靈活應用知識的解題能力和計算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仔細計算的良好習慣。

        三、重點難點

        正確、熟練地進行約分。

        四、教具準備

        投影。

        五、教學過程

       。ㄒ唬⿲耄禾釂枺菏裁唇凶詈喎謹(shù)?什么叫約分?怎樣約分?

       。ǘ┙虒W實施

        1.完成教材練習十六的第1題。

        學生觀察圖,口頭回答藍色部分和紅色部分哪個多些?為什么?

        提問:第2個圖還可以化簡為幾分之幾?

        2.完成教材練習十六的第2題。

        學生直接填在教材上,集體訂正。

        提問:你是根據(jù)什么這樣填寫的?

        3.完成教材練習十六的第3題。

        讓學生根據(jù)最簡分數(shù)的概念,判斷哪些已經(jīng)約成了最簡分數(shù),哪些還沒有約成最簡分數(shù)。然后把不是最簡分數(shù)的繼續(xù)約成最簡分數(shù)。

        提醒學生注意:像這樣的分數(shù),還可以用7去除。

        4.完成教材練習十六的第4題。

        讓學生寫在教材上,先約分,再連線。在投影下訂正。

        5.完成教材練習十六的第5題。

        這三組分數(shù),既不同分子,也不同分母,如何進行比較呢?

        引導學生思考出先約分,再比較。

        6.完成教材練習十六的第6題。

        學生先獨立思考,在班上進行交流,得出結論:先把這幾個分數(shù)約分化成最簡分數(shù),再比較哪些分數(shù)相等,可以用同一個點表示。然后填在教材上。

        7.完成教材練習十六的第7題。

        提問:求進人決賽的隊占所有參賽隊的幾分之幾,是誰與誰比較?怎樣計算?

        8.完成教材練習十六的第8題。

        引導學生根據(jù)插圖中的兩個時鐘,求出睡眠時間,再和全天24小時比較,寫成分數(shù)并約分。

        9。完成教材第9題。

        學生先獨立思考,試著計算。然后集體交流計算方法和思考過程。

        小結:這道題需要逆向思考。用2約了兩次,用3約了一次,說明原來的分數(shù)在約分過程中,分子和分母同除以2×2×3=12,才得到。要求原分數(shù),就要把分子3和分母8同乘12。

       。ㄋ模┧季S訓練

        1、一個分數(shù)約成最簡分數(shù)是,原分數(shù)分子與分母之和是90,原分數(shù)是多少?

        2、一個分數(shù)是,分子加上一個數(shù),分母減去同一個數(shù),化成帶分數(shù)是2,求這個數(shù)。

        3、分數(shù)的分子和分母都減去同一個數(shù),得到的`分數(shù)約分后是,求減去的數(shù)。

        (五)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上節(jié)課學習的有關約分的知識。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要能熟練、正確進行約分,并能靈活運用有關約分的知識解題。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約分3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并能初步運用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進行約分。

        2、掌握約分的含義和約分的一般方法,學會約分的書寫形式,認識最簡分數(shù)。

        教學重點:

        掌握約分的方法已經(jīng)約分的.書寫形式

        教學難點:

        約分時通常約成最簡分數(shù)。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說一說: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

        2、想一想:學習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有什么作用?

        3、寫一寫:請你寫出和12/24相等的分數(shù)在學生交流反饋后,引導學生對相等的分數(shù)做比較:分子分母都比原來大的,分子分母都比原來小的。

        二、教學例3

        1、出示例3:你能寫出和12/18相等,而分子、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shù)嗎?

        學生嘗試自主思考。匯報:你是怎樣想的?先在小組里交流。

        2、教學約分的含義。

        師:把一個分數(shù)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shù),叫做約分。

        12/186/9

        12/184/6

        12/182/3

        教師指出:約分要注意兩點,一是約分后得到的分數(shù)要與原來的分數(shù)相等;二是約分后得到的分數(shù)的分子分母都要比原來的分數(shù)小。

        3、教學約分的書寫形式

        分子分母都要同時除以幾呢?(分子分母同時除以2、3或者6。)

        方法一:先分別除以12和18的公因數(shù)2、再分別除以6和9的公因數(shù)3。

        方法二:分別除以12和18的最大公因數(shù)6。

        規(guī)范:畫斜線的方向和商的書寫位置提示:熟練以后,約分可以直接寫成12/18=2/3

        約分到什么時候就不要繼續(xù)除呢?(除到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數(shù)1為止。)

        4、教學最簡分數(shù)。

        像2/3的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數(shù)1,這樣的分數(shù)叫做最簡分數(shù)。約分時,通常要約成最簡分數(shù)。

        同步練習1:說出一個最簡分數(shù)

        同步練習2:把約成最簡分數(shù)。

        三、課堂練習

        1、指出下面的哪些分數(shù)是最簡分數(shù)。(練一練62頁第一題)

        2、分組練習(指名板演)練一練第二題

        練習十一第5題

        四、課堂作業(yè):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約分4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84-85頁例3、例4及相關練習

        學情分析:

        《約分》是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和公因數(shù)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約分作為分數(shù)基本性質(zhì)的直接應用,它是化簡分數(shù)的常用方法。學習約分,不但可以提高對分數(shù)基本性質(zhì)的的認識,還為分數(shù)的四則運算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理解最簡分數(shù)和約分的意義,掌握約分的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約分,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和概括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學生自主探索理解最簡分數(shù)和約分的意義,經(jīng)歷探究約分方法的過程,滲透恒等變換思想。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最簡分數(shù)的意義和約分的方法;掌握約分的方法。

        難點:能準確的判斷約分的結果是不是最簡分數(shù)。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復習鋪墊。

        課件出示一起回答用列舉法找出24和30的公因數(shù)和公因數(shù)(為24

        /

        30約分做準備)

        1、24的因數(shù)有(),30的因數(shù)有(),24和30的公因數(shù)有(),它們的公因數(shù)是()。

        2、填空(說說為什么,什么是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

       。ń虒W方法:課件出示復習題,第1題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第2題先默背,然后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過渡:這是我們前面所學習的內(nèi)容,這節(jié)課我們接著學習新內(nèi)容,請看大屏幕。

        二、探究新知。

       。ㄒ唬⒉聹y、驗證和比較,理解最簡分數(shù)的意義

        1、出示例3的教學情境圖,讓學生觀察。

        2、師:從情境圖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這是某所學校100米游泳比賽中,三個學生的對話,生1:一共要游100米,小明已經(jīng)游了75米,生2:他已經(jīng)游了全程的3

        /

        4,生3:75

        /

        100和3

        /

        4是一回事嗎?)

        3 、猜一猜:75

        /

        100和3

        /

        4

        /

        是一回事嗎?

        4、驗證:讓學生同桌討論,把驗證過程寫在練習本上。

        5、學生匯報結果,教師課件演示。

        6、引導學生比較75

        /

        100和3

        /

        4兩個分數(shù)的異同,得出最簡分數(shù)的概念。

        相同點:分數(shù)的大小相等

        不同點:75

        /

        100分子和分母較大,含有公因數(shù)1、5、25;3

        /

        4分子和分母較小,只含有公因數(shù)1。分數(shù)的意義,分數(shù)單位都不同

        總結概念:分子和分母只含有公因數(shù)1,像這樣的分數(shù)叫做最簡分數(shù)。

        活動:請學生例舉最簡分數(shù)的例子。

        教師說學生判斷,

        學生說大家判斷

        學生說同桌判斷

        抓住關鍵:分子和分母只含有公因數(shù)1,看是否有公因數(shù)2、3、5

        8、課件出示練習:指出下面哪些分數(shù)是最簡分數(shù)?為什么?

        5

        /

        7 6

        /

        9 10

        /

        12 11

        /

        12 8

        /

        10 14

        /

        169

        /

        1624

        /

        25 21

        /

        24 13

        /

        17

        名回答,說明為什么。

        還是抓住關鍵:分子和分母只含有公因數(shù)1

        假如都是2或3或5等的倍數(shù),就不只有公因數(shù)1。

       。ǘ、探究約分的意義和方法

        過渡: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最簡分數(shù),在我們學過的分數(shù)中有很多都不是最簡分數(shù),我們能不能把它化成最簡分數(shù)呢?

        課件出示例4.判斷24

        /

        30是不是最簡分數(shù)(不是,除了1外,還有公因數(shù)2、3、6)

        把24/30化簡成最簡分數(shù)

        師提出思考問題:

        (1)、化簡指什么?使分子分母的數(shù)字變小

       。2)、化簡后大小不能變,要運用什么性質(zhì)?等式的基本性質(zhì)

       。3)、等式的基本性質(zhì)中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shù)(0除外),化簡時,是乘,還是除,用什么來除。除,用公因數(shù)來除

        (4)、化簡到什么時候為止?最簡分數(shù),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數(shù)1

        學生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明確題目要求,為探究約分方法做準備。

        2、師:請同學們試著做一做,把24/30化簡成最簡分數(shù)。大小不能變。

        完成后小組內(nèi)交流。

        巡視,指導。

        交流探究結果。

        小組匯報結果。

       。1)方法一: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shù)(1除外)依次去除。除到最簡分數(shù)為止

        24

        /

        30=24+30

        /

        30+2=12

        /

        152

        /

        15=12÷3

        /

        15÷3=4

        /

        5

       。2)方法二:直接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shù)去除。直接得到最簡分數(shù)。

        24

        /

        30=24+6

        /

        30+6=4

        /

        5

        /

        小結:教師用課件演示比較兩種約分方法,并總結約分的意義。

        約分的概念:

        師:約分還有一種書寫方法,請同學們看第85頁例4,

        并在練習本上寫一寫約分的這種寫法。

        6、教師課件直觀演示約分的另一種書寫格式。

        三、鞏固練習(課件演示)

        過渡:剛才我們一起學習到了最簡分數(shù)和約分的.知識,老師發(fā)現(xiàn)大家學得很認真,但不知掌握的怎么樣?大家愿意接受挑戰(zhàn)嗎?

        1、判斷下面各等式,哪些是約分?為什么?

        2、錯題改正。

        3、指出下列分數(shù)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shù)。

        4、分蘋果。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板書課題:約分)

        五、板書設計

        約分

        方法一:

        24

        /

        30=24÷2

        /

        30÷2=12

        /

        15

        12

        /

        15=12÷3

        /

        15÷3=4

        /

        5

        方法二:

        24

        /

        30=24÷6

        /

        30÷6=4

        /

        5

        75

        /

        100= 3

        /

        4

        不同點:分子和分母較大分子和分母較小,

        含有公因數(shù)1、5、25只含有公因數(shù)1

        最簡分數(shù)

        教學反思

        1、為學生的數(shù)學思考搭梯子。

        課堂提問是學生進行數(shù)學思考的前提,問題過易就沒有思考探究的價值,但問題過難,學生又研討不出來也沒有實際意義。本節(jié)課的教學,我根據(jù)問題的難易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學生學習搭梯子。

        如:在探究理解最簡分數(shù)意義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學生驗證出75

        /

        100和3

        /

        4相等以后,我提出了一個問題:75

        /

        100和3

        /

        4有什么區(qū)別?很多學生都能看出75

        /

        100分子分母較大,3

        /

        4分子分母較小,但沒有學生從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shù)上去比較。接著我給學生搭了個梯子:請同學們從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shù)上比較一下看它們有什么區(qū)別?很快學生就找出了75

        /

        100分子分母有公因數(shù)1、5、25,而3/4只有公因數(shù)1,然后我又在“只有”這個詞上加以強調(diào),使學生深刻的理解了最簡分數(shù)的概念。

        又如探究“約分的意義和方法”這個環(huán)節(jié),如果直接出示例4:24

        /

        30,然后讓學生自主探究約分的方法,相信很多學生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無從下手。在出示例4之后,我是這樣給學生搭梯子的。我要求學生不動手,先思考三個問題(①、化簡指什么?②、化簡要運用什么性質(zhì)?③化簡到什么時候為止?),接著讓學生交流,明確題目要求,為探究約分方法做準備。通過這兩步搭梯子之后,學生也就知道了化簡就是把分子分母較大的分數(shù)化成分子分母較小的分數(shù),化簡要運用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化簡要化到最簡分數(shù)為止。第三步再讓學生自己去探究約分的方法。此時學生已胸中成竹,很自然的探究出了約分的方法,體驗了成功的喜悅,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重點。

        2、為學生交流搭臺子。

        課堂是學生的舞臺,需要教師給學生搭臺子。只要有探究的地方,就需要交流,學生交流的過程就是在建構知識的過程。因此在理解最簡分數(shù)和探究約分方法的教學中,我都充分讓學生先同桌討論再全班交流,最后歸納總結形成知識點。我認為教師在教學時,應時刻記住把課堂還給學生,為學生的精彩交流喝彩。只有這樣,你的課堂才會因為學生的精彩交流而精彩。

        3、不動筆墨不讀書。

        數(shù)學學習是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過程。學生在思考交流之后更應讓學生動手來寫,熟話說“讀十遍不如寫一遍”。我特別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要求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在復習鋪墊中讓學生把練習題先寫在練習本上,再集體訂正;在驗證75/100和3/4是否相等的教學時,要求學生把驗證過程寫在練習本上;在探究約分的方法時,讓學生把化簡的過程寫在練習本上,再交流;在學生看書找約分的另一種書寫格式時,我始終要求學生練習寫一寫。

        4、教學環(huán)節(jié)過渡亦無痕。

        好的書法給人感覺“行云流水一氣呵成”,好的課堂也應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銜接自然的。本節(jié)課我注重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過渡,如:復習鋪墊后說:這是我們前面所學習的內(nèi)容,這節(jié)課我們接著學習新內(nèi)容,請看大屏幕(過渡到最簡分數(shù)的教學);在學習了最簡分數(shù)后說: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最簡分數(shù),在我們學過的分數(shù)中有很多都不是最簡分數(shù),我們能不能把它化成最簡分數(shù)呢(過渡到約分的教學)?在學習了約分后說:我們一起學習了最簡分數(shù)和約分的知識,老師發(fā)現(xiàn)大家學得很認真,但不知掌握的怎么樣?大家愿意接受挑戰(zhàn)嗎(過渡到鞏固練習的教學)?

        5、思想方法滲透亦無形。

        數(shù)學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是一條明線,數(shù)學思想的滲透是教學的一條暗線。數(shù)學的每一個知識點都會滲透著一種數(shù)學思想,《約分》這一知識點就滲透著恒等變換的數(shù)學思想。本課的教學中,恒等變換的數(shù)學思想在驗證75/100和3/4是否相等和化簡分數(shù)的教學時得到滲透,在鞏固練習中得到不斷的內(nèi)化和深化。

        欠缺火候的地方:

        有智慧的教師往往能利用課堂即生資源進行教學,使課堂教學更具魅力。整觀這節(jié)課,本人撲捉學生課堂發(fā)言及練習中有用教育資源的能力不夠,課堂教學亮點不夠亮;其次本人對學生評價的語言還不能較大程度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三,學生傾聽和動筆的習慣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名師張齊華說:好課是從心靈深處流淌出來的。一堂成功的課往往不是教師教學技藝和技巧的簡單疊加與拼湊,而是其多年來學識、功底、經(jīng)驗、技巧、智慧、個性乃至人生閱歷等在特定教育情境下的一種自然勃發(fā)與流淌。如練武之人,境界不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而是有深厚內(nèi)力和“手中無劍,心中有劍”的氣魄。自知自己還有很多東西需要不斷學習,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約分5

        設計說明

        本課時的教學是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基礎上進行的,學習起來并不難,教學時應注意突出以下兩點:

        1、把新知融入到有趣的情境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把問題隱藏在情境中,制造懸念,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學習興趣。本設計由學生喜歡的孫悟空導入,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在設計練習時,將“做一做”的題目融入到游戲之中,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達到了鞏固強化的目的。

        2、以人為本,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知識的建構,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

        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自主探究,即學生能學會的,老師決不代替。本設計把學生放在了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探究出最簡分數(shù)的意義。學習約分時,放手讓學生思考怎樣把不是最簡分數(shù)的分數(shù)化成最簡分數(shù),讓學生說出不同的思路和方法,體現(xiàn)了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設計意圖:

        在自學的過程中,學生及時反饋,教師予以指導,特別在學習約分的兩種方法時,讓學生在頭腦中感受每一步的過程,形成知識表象。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長方形紙

        教學過程

       。1)復習鞏固,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1、求下面每組數(shù)的公因數(shù)。

        42和50 15和5 8和21 18和12

        2、大家都看過《西游記》,里面都有哪些人物?誰最厲害?大家都知道孫悟空有72變,特別神奇,你們想不想也學一招?好,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變分數(shù)”。

       。2)認識約分

        1、嘗試“變分數(shù)”。

        課件出示教材65頁例4:把化成分子和分母比較小且分數(shù)大小不變的分數(shù)。

        讓學生了解“變化”的要求:

        ①這個分數(shù)要與的大小相等。

        ②這個分數(shù)的分子、分母要比的`分子、分母小。

        2、了解約分的概念。

        ①所變出的分數(shù)與原分數(shù)有什么關系?

       、谙襁@樣,把一個分數(shù)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shù),叫做約分。

       、壅垖W生說一說所變的分數(shù)是怎樣得來的。

        觀察后發(fā)現(xiàn)分數(shù)的大小不變,但分子、分母都比原來分數(shù)的分子、分母小。

        3、認識最簡分數(shù)。

       、偌s分后的分子、分母能否再變小了?為什么?

       、谛〗Y:像這樣,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數(shù)1的分數(shù),叫做最簡分數(shù)。

        4、說出幾個最簡分數(shù),強化最簡分數(shù)的概念。

       。3)合作交流,總結方法

        1、討論:你能根據(jù)我們化簡的過程找到約分的方法嗎?

        2、小結。

        教師板書約分時一般采用的兩種方法:

       、僦鸩郊s分法。

        如約分時,依次用12,18的公因數(shù)2和3去除,最后約分成。

       、谝淮渭s分法。

        如約分時,如果能很快看出12和18的最大公因數(shù),也可以直接用最大公因數(shù)6去除,一次約分成。

        3、小結:我們既可以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數(shù)去除,一步一步地來約分;也可以用最大公因數(shù)去除,直接一次約分。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約分6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jù)

        《課標》明確指出:“數(shù)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向?qū)W生提供充分從事數(shù)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shù)學知識與技能!币獙⑦@個理念落實在課堂教學中,就要求教師能根據(jù)教學的具體內(nèi)容,選擇恰當?shù)膶W習方式,并巧妙創(chuàng)設學生主動探索的機會,變“接受學習”為“創(chuàng)造學習”,讓學生在觀察、操作、討論、交流、歸納、整理、概括的過程中學習新知,充分以學生為主體,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jù)以上思想,本節(jié)課的設計我主要從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在觀察與操作中去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掌握約分的方法。

        二、教學背景分析

        1、教學內(nèi)容、地位及作用。

        約分是分數(shù)基本性質(zhì)的一種應用,是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和求幾個數(shù)的最大公因數(shù)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同時,約分又是分數(shù)四則運算的重要基礎。要掌握約分的方法,除了要能很快看出分子、分母最大公因數(shù)之外,很重要的一點是能判定約分的結果是不是最簡分數(shù)。

        2、學情分析

        在學習約分之前,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了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zhì),大多學生能較快的找出兩個數(shù)的公因數(shù)、最大公因數(shù),同時理解了互質(zhì)數(shù)的概念。這些知識點的掌握為約分方法的學習提供了認知基礎,學習本課應該較為容易。但快速并準確地判斷約分的.結果是不是最簡分數(shù)對少部分學生應該有一定的難度。

        三、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在教法、學法上,我主要采用了問題啟發(fā)法、操作探究法、驗證發(fā)現(xiàn)法、歸納概括法,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發(fā)現(xiàn)新知;在合作交流中探究新知;在實踐驗證中,理解新知,在歸納總結中提升新知。

        根據(jù)學生原有的認識基礎和認知規(guī)律,結合“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的理念,力求突出以下三點

        第一、將教學內(nèi)容活動化,讓學生在操作中學。

        第二、采用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互動中學。

        第三、利用原有認知經(jīng)驗,讓學生在遷移中學。

        使學生獲得了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體驗。

        四、教學目標

        1、理解約分的意義。掌握約分的方法.

        2、設置情景與激趣,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利用舊知自主探究新知識.

        3、培養(yǎng)學生遷移能力,歸納概括的能力及遇到問題積極思考,主動學習的學習習慣.

        五、教學重點

        理解最簡分數(shù)及約分的意義和方法,六、教學難點

        能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約數(shù),并能準確地判斷約分的結果是不是最簡分數(shù)。

        七、教學用具

        教師準備:幻燈片,投影

        學生準備:分別涂有紅色,和綠色的卡片。

        八、教學過程

        口算復習

        1、說出下面分數(shù)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數(shù)。

        3/5  2/8  4/6  5/15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約分7

        一、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85頁的內(nèi)容。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最簡分數(shù)和約分的意義,掌握約分的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應用所學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簡潔性。

        三、重點難點

        進一步歸納、概括出最簡分數(shù)的概念及約分的方法。

        四、教具準備

        投影。

        五、教學過程

        (一)回顧導入

        求兩個數(shù)的最大公因數(shù)時,有兩種特殊情況:一種是兩個數(shù)成倍數(shù)關系,較小數(shù)就是兩個數(shù)的最大公因數(shù);另一種是兩個數(shù)的公因數(shù)只有1,它們的最大公因數(shù)就是1。

        (二)教學實施

        1、出示例4:把化成最簡分數(shù)。

        學生先嘗試把化成最簡分數(shù),引導學生想出多種方法進行約分。

        方法一: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數(shù),逐次去除分子和分母,最后得到最簡分數(shù)。

        ====

        方法二:用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數(shù),分別去除分子和分母,得到最簡分數(shù)。

        ==

        2、引導學生概括出方法。

        3、指出:像這樣,把一個分數(shù)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較小的分數(shù),叫做約分。

        約分時還可以怎樣寫呢?請同學們看教材第85頁的例4,試著自己寫一寫。

        學生匯報約分的.寫法,老師板書:

        提問:怎樣約分比較簡便?

        小結:如果一下能看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數(shù),直接用它們的最大公因數(shù)去除比較簡便。

        4、完成教材第85頁的“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先判斷哪些是最簡分數(shù),再把不是最簡分數(shù)的化成最簡分數(shù)。

       。ㄎ澹┱n堂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叫最簡分數(shù)和怎樣約分。在約分時,可以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shù)分別去除分子和分母,直到約成最簡分數(shù)為止;也可以直接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數(shù)去除分數(shù)的分子和分母,得到最簡分數(shù)。用第二種方法比較簡便,但是,必須要能看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數(shù)。

      【五年級數(shù)學教案:約分】相關文章: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約分》數(shù)學教案01-17

      約分教學反思06-12

      《約分》的教學反思04-04

      《約分》教學反思04-02

      《約分》優(yōu)秀教案(精選12篇)04-14

      約分教學反思(15篇)04-01

      約分教學反思15篇03-31

      《約分》教學反思15篇04-02

      約分教學反思(合集15篇)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