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4篇[實用]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術教案4篇,歡迎大家分享。
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生活中馬桶的造型,大膽暢想,并能用語言講述自己的設想。
2.運用手捏的方法創(chuàng)作表現(xiàn)不同造型、不同外觀的馬桶。
3.能根據(jù)自己的創(chuàng)意構思、設計制作。
活動準備:
1.利用保健教育時間,隨機提醒幼兒注意觀察生活中所見馬桶的不同造型。
2.課件:多變的馬桶。
3.陶泥、操作工具等。
4.故事:《我要拉巴巴》。
活動過程:
1.幼兒聽故事《我要拉巴巴》,導人活動。
教師:故事里的小動物真能干,都會獨自上廁所大小便了:你們平時上廁所時發(fā)現(xiàn)衛(wèi)生間的馬桶是什么樣的?坐在上面有什么感覺?想象一下。 (幼兒自由暢想,大膽講述)
●由趣味故事導入活動,大大提高了幼兒對本次活動的.積極性;從日常生活經(jīng)驗進行暢想,為幼兒的想象插上了無形的翅膀。
2.欣賞自制課件:多變的馬桶。
(1)教師:老師也收集了很多馬桶的圖片,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看看與你們平時看到的馬桶有什么不同。
(2)啟發(fā)幼兒用手捏的方法創(chuàng)作表現(xiàn)不同造型的馬桶。
教師:請你用陶泥嘗試制作不同造型、不同外觀、多功能的馬桶。
3.展示作品,結(jié)束活動。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 將幼兒作品陳列在班級展示區(qū),讓幼兒擔當講解員,講述各自的馬桶暢想曲。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開辟“生活小常識”專欄,展示如廁時的相關常規(guī),培養(yǎng)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欣賞各種扎染作品。
2.了解扎染的基本過程,感受扎染的奇妙。
3.嘗試用捆扎大小不同的珠子扎染方巾布。
活動準備:
1.純棉白色方巾。
2.各種扎染作品(花布、衣服、圍巾、包等)圖片
3.材料:大小不同的珠子、玻璃球、皮筋或毛線,染料。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
談話:1、你見過好看的花布嗎?
2、你覺得它哪里好看?
二、基本活動部分:
1.欣賞扎染。
。1)欣賞各種扎染作品引導幼兒討論花布上有哪些圖案?花布上圖案的顏色特點。
。2)欣賞用裹珠子的方法扎染而成的T恤,感受圖案的奇特。
2.教師示范扎染的材料與操作過程。
。1)示范扎染的過程:捆扎――浸泡――晾干,知道用不同的`方法
。2)引導幼兒觀察制作材料共同討論材料的用途和操作方法,學習扎染。
3.嘗試在方巾上進行扎染,布置圖案。
(1)鼓勵幼兒用大小不同的珠子包裹在方巾里,用皮筋或者毛線扎緊,設計不同圖案。
。2)教師觀察幼兒操作并給予指導。
三、結(jié)束部分:
1、把扎染的作品晾干的同時欣賞民間藝人扎染視頻,鞏固幼兒對扎染的認識。。
2、欣賞同伴作品并點評。分組整理材料作品。
活動延伸:
幼兒展示自己的扎染作品,可以把自己漂亮的扎染手絹送給同伴。
美術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人美版美術教科書第十六冊以《敦煌莫高窟》為教學的出發(fā)點,并聯(lián)系我國其他的著名石窟,從石窟藝術追溯佛教的起源,對雕塑、壁畫藝術的欣賞,引申到對當時社會歷史、文化的了解,對宗教文化的了解。在本課教學中,教師可以打破了以往單純介紹作品的美術特征的局限,把敦煌藝術放在特定的文化和歷史情境中,以便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敦煌藝術,升華學生的愛國情感。同時通過敦煌石窟藏經(jīng)洞遭遇外國所謂探險家的掠奪,致使大批國寶四處流散的事實,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懂得藝術珍品的價值。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敦煌藝術所處的地理位置,初步認識敦煌藝術是由石窟建筑、彩塑藝術和壁畫藝術共同組成的佛教藝術的寶庫。
2、能力目標:通過查找資料,了解佛教傳入與敦煌石窟的興建。能對敦煌石窟有代表性的形象塑造與藝術效果進行分析。
3、情感目標:充分感受我國石窟藝術的偉大成就及傳統(tǒng)藝術的博大精深和藝術價值。同時滲透德育教育,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
教學重點:
認識敦煌藝術中彩塑、壁畫的藝術特點,激發(fā)學生學習探索興致和愛國熱忱。
教學難點:
感悟石窟藝術作品所傳達的審美、理想與情感。
教學手段采用:
1、倡導“表現(xiàn)性學習”,以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
2、多媒體輔助教學豐富課堂容量,加強課堂的直觀性與趣味性。
3、采用欣賞優(yōu)秀作品與德育滲透相結(jié)合的教學策略來組織教學。
教學過程設計:
一、引入
1、組織教學,誘導提問學生是否知道中國的四大石窟藝術。
2、學生回答后播放幻燈片,讓學生對石窟中彩塑和壁畫作品有一個初步的直觀感受。
教師提問:你看了以上作品后談談你對它們初步感受(考查直觀感悟的能力)、欣賞、評述。學生回答:紛紛對彩塑的外在形象談看法。如身姿顯得較豐腴。耳垂都較大,神色都較慈祥等,壁畫色彩鮮艷,線條比較流暢。
3、幻燈出示課題——敦煌莫高窟
二、新授
1、學生自主探究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發(fā)展過程和藝術特色。
。ㄍㄟ^學生自主的整理歸納,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感悟佛教與石窟藝術的關系,以及石窟藝術的時代背景及發(fā)展過程。)
此環(huán)節(jié)學生掌握敦煌莫高窟如下知識信息:
A、地理位置:敦煌在今甘肅省西北角,莫高窟位于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前臨宕泉河,南北長1680米,高50米。
B、發(fā)展過程:始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引入樂傅和尚的故事),莫高窟現(xiàn)存有壁畫和雕塑的492個,石窟大體可分為四個時期: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
C、藝術特色:莫高窟是一座融繪畫、雕塑和建筑藝術于一體,以壁畫為主、塑像為輔的大型石窟寺。
學生活動:結(jié)合教材與準備材料,進行探討交流和總結(jié)。
教師活動: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驗證學生們的探究結(jié)果。
2、分析討論:敦煌藝術中建筑、壁畫、雕塑的整體特點,升華對傳統(tǒng)藝術的情感。(師生互動完成)
【幻燈鏈接】:(輔助資料)
建筑: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禪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壇窟、四壁三龕窟、大像窟、涅磐窟等。
壁畫:莫高窟壁畫繪于洞窟的.四壁、窟頂和佛龕內(nèi),內(nèi)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跡、經(jīng)變、神怪、供養(yǎng)人、裝飾圖案等七類題材。這些畫有的雄渾寬廣,有的瑰麗華艷,體現(xiàn)了不同時期的藝術風格和特色。
雕塑: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為木骨泥塑。塑像都為佛教的神佛人物。彩塑形式有圓塑、浮塑、影塑、善業(yè)塑等。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象力豐富、造詣高深,而且與壁畫相融相襯,相得益彰。
學生活動:結(jié)合課前預習,進一步認識和研究敦煌藝術特點,談出自己認識和感受。
教師活動:結(jié)合學生的談話,進行補充講解。同時滲透和強化我國優(yōu)秀美術傳統(tǒng)的歷史淵源和成就,激發(fā)學生的自豪感。
3、結(jié)合欣賞歸納幾個重要時期的主要藝術特色,理解敦煌藝術,全面認識和學習石窟藝術。(強化對祖國優(yōu)秀傳統(tǒng)美術作品的熱愛,深化愛國思想。)
教師活動:用幻燈片出示不同歷史時期的同一類敦煌藝術形式(以壁畫、雕塑為主),引導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并嘗試歸納其藝術特色。
學生活動:討論、探究不同時期敦煌藝術的特色。
【幻燈鏈接】:(輔助資料)
a、北朝時期:共有36個,窟形主要是禪窟、中心塔柱窟和殿堂窟,彩塑有圓塑和影塑兩種,壁畫內(nèi)容有佛像、佛經(jīng)故事、神怪、供養(yǎng)人等。塑像體態(tài)健碩,神情端莊寧靜,風格樸實厚重。
b、隋唐時期(重點探究分析):現(xiàn)存洞窟有300多個。塑像都為圓塑,造型濃麗豐肥,風格更加中原化,并出現(xiàn)了前代所沒有的高大塑像。群像組合多為七尊或者九尊,壁畫題材豐富、場面宏偉、色彩瑰麗,美術技巧達到空前的水平,內(nèi)容主要有佛像、經(jīng)變、佛教史跡、佛教故事和供養(yǎng)人等。
c、五代和宋:這一時期的洞窟現(xiàn)存有100多個,多為改建、重繪的前朝窟室,形制主要是佛壇窟和殿堂窟。
d、西夏和元代:莫高窟現(xiàn)存西夏和元代的洞窟有85個。西夏修窟77個,多為改造和修繕的前朝洞窟,洞窟形制和壁畫雕塑基本都沿襲了前朝的風格。
教師活動:結(jié)合以上內(nèi)容對學生討論進行點評和補充。
學生活動:分組探究,交流成果。
4、敦煌藝術中彩塑藝術及壁畫藝術的賞析。
。ㄘS富學生認識,進一步加強對美術傳統(tǒng)的藝術特色的理解。結(jié)合講解有關故事,創(chuàng)設互動機制,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如“九色鹿”“尸毗王”、“經(jīng)變”、“本身”“佛傳”故事。)教師可通過課堂調(diào)查的形式引導個別學生給大家將與之相關的故事,但要注意把握時間。教師在講述中要注意選擇造型生動、故事性、趣味性較強的作品,使學生易于接受,且易于比較,避免面面具到。
教師活動:幻燈展示典型圖片,講解升華。答惑。
學生活動:講自己知道的相關故事或聆聽他人講故事,并把自己不懂得或者不理解的地方與大家分享。
5、藏經(jīng)閣的發(fā)現(xiàn)和失竊歷程。
。ぐl(fā)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和傳承美術文化的責任感。)
教師活動:幻燈展示以上內(nèi)容,引導學生列舉與之相似的例子,同時進行德育滲透:愛國愛傳統(tǒng)。
學生活動:例舉、談感受,并談一談自己今后應該怎樣做。
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多種線條和圖案有規(guī)律地圍繞中心進行裝飾。
2、欣賞感受青花瓷盤不同形狀花紋的美,激發(fā)幼兒對中國陶瓷藝術品的喜愛。
活動準備:
藍色記號筆,實物青花瓷盤若干,范例若干
活動重難點:
重點:
嘗試運用多種線條和圖案進行裝飾
難點:
有規(guī)律圍繞中心裝飾青花瓷盤
活動過程:
一、欣賞青花瓷盤 感受中國獨特的民間藝術
1、你們家的盤子上有花紋嗎?
2、今天老師也帶來許多漂亮的盤子,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中國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裝飾, 青花瓷器成為中國外交禮儀上的珍貴禮品。
二、出示范畫,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欲望
1、它們排列的規(guī)律是怎么樣的呢?
(重點引導幼兒找出青花瓷盤上裝飾的規(guī)律以及瓷盤上的線條)
2、梳理總結(jié)幼兒經(jīng)驗;這些盤子都是圍繞中心有規(guī)律的來
裝飾的,我們把這種的裝飾方法叫做中心裝飾法 。
三、幼兒作畫,發(fā)揮幼兒創(chuàng)作想象
1、交代作畫要求: 我們在裝飾盤子的時候,圍繞中心有規(guī)律的進行裝飾,中心的圖案要大。
2、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四、活動評價-----游戲"古董拍賣會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02-20
《美術》教案02-17
美術教案(精選)08-02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7-22
美術教案(經(jīng)典)09-10
(精選)美術教案09-29
(經(jīng)典)美術教案10-19
美術教案(精選)08-08
美術的教案02-05
美術教案[精選]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