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小豬的野餐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shè)計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小豬的野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小豬的野餐1
設(shè)計思路:
小班年齡段的孩子,獨占意識較強,有好吃的東西或好玩的玩具總是喜歡自己獨霸,不愿意和別人分享。最近我們班爭搶玩具的現(xiàn)象屢禁不止,雖然老師也引導(dǎo)孩子好玩的玩具要大家一起玩,或和別人商量:你的玩具給我玩一下好嗎? 你愿意和我交換玩玩具嗎?我和你一起玩好嗎?但收效甚微,我想可能是在情感上激發(fā)得還不夠,孩子并沒有真正體會分享所帶來的快樂,光知道做法并不能讓小年齡的孩子做到真正分享,所以我采用了講故事的形式,讓孩子在理解故事的基礎(chǔ)上,向故事中的榜樣小豬學習,萌發(fā)幼兒這方面的情感。
活動目標:
學說故事中的短句,體驗與同伴共同分享的快樂。
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圖片一套,草地背景圖,錄音。
活動過程:
一、看看、說說
1、出示小豬:這是誰呀?
今天小豬要去旅游了,你們猜猜看豬媽媽會給他準備什么好吃的食品?
2、出示圖片(包里的物品可以拿下來):看,媽媽給小豬準備了一大包好吃的東西,都有些什么呀?
Tips:
通過猜豬媽媽準備什么食品這一問題,讓孩子的思維進一步發(fā)散,同時讓孩子說說媽媽為什么要給小豬準備這一食品,如:準備面包,因為它能填飽肚子,準備飲料,因為旅游時會累,會口渴等,從而理解事物的關(guān)聯(lián)性。
二、猜猜、學學
1、播放小鳥的叫聲。聽聽誰來了?
小鳥聞到香味來了,胖胖拿出一個面包給小鳥姐妹,面包只有一個,怎么分呢?(將面包一分為二)
幼兒學說小鳥姐姐,我請你吃面包。一起野餐真開心。
2、猜謎請出猴子一家。
又有誰來了?全身毛茸茸,調(diào)皮又可愛,愛爬樹,愛吃桃子。
小猴一家聞到香味來了,胖胖拿出桃子分給小猴一家,怎么分呢?(大、中、小匹配)
幼兒學說:猴爸爸我請你吃桃子,一起野餐真開心。猴媽媽我請你吃桃子,一起野餐真開心。
猴寶寶我請你吃桃子,一起野餐真開心。
3、用動作引出小兔、小貓、小烏龜。
小兔蹦蹦跳跳跑來了,小貓靜悄悄的走來了,小烏龜慢吞吞的爬來了。幼兒邊說邊做動作。
胖胖請他們吃糖果,一包糖果可以怎么分呢?
一粒一粒的分。請幼兒學說短句。
小兔(小貓、小烏龜)我請你吃糖,一起野餐真開心。
4、老師放錄音完整欣賞故事。
Tips:
以猜的方式引出小豬的這些朋友,并且猜的方式的變化:通過聲音猜,通過動作猜,通過謎語猜,這樣更能抓住孩子的興趣。
而每次都需要孩子想辦法來解決怎么分的問題,對孩子有一定的挑戰(zhàn),同時數(shù)學方面的內(nèi)容巧妙的融入其中,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鞏固數(shù)知識。
作為一個語言活動,每次的對話學說都是重復(fù)性的.語言,更適合小年齡的孩子,更易于幼兒語言的模仿和習得。
三、想想、做做(經(jīng)驗遷移)
1、好吃的東西分給了朋友,可小豬怎么樣?為什么呢?
師小結(jié):小豬覺得把好吃的東西分給好朋友一起吃,和大家一起分享是最快樂的。小豬看到小動物吃的那么高興,心里樂滋滋的。
2、我們?nèi)绻泻贸缘臇|西和好玩的玩具,應(yīng)該怎么樣?
3、孩子們分享老師帶來的食品,體驗分享的快樂。
Tips:
在理解故事的基礎(chǔ)上,教師把孩子生活中存在的問題拋向他們,讓孩子通過經(jīng)驗遷移來解決這些問題,最后的分享食品,孩子的情感已得到激發(fā),真正體驗到了分享的快樂。
活動延伸:
1.好朋友互相分享帶來的食品和玩具:一起玩、一起吃。
2.表演區(qū)中表演故事《小豬胖胖的野餐》
活動反思與建議:
1.活動中基本上都是以聽、說為主,如果有操作,能動靜交替,更顯合理。
2.在第三環(huán)節(jié)中,經(jīng)驗遷移稍嫌不夠,怎樣設(shè)計讓孩子愿意分享的情緒能得到更深刻的體驗,需要進一步思考。
3.小結(jié)語還不夠精煉,最好以兒歌式的語言來進行小結(jié),更易于幼兒理解和掌握。
小百科:豬,古雜食類哺乳動物。分為歐洲野豬和亞洲野豬,野豬的染色體數(shù)2n在36一38之間彼此間沒有繁殖障礙。野豬在全世界有27個亞種,亞種間和亞種內(nèi)核型都有一些差異,染色體數(shù)(2n)在36-38之間,如西歐野豬2n=36或37,日本野豬2n=38,但彼此間沒有繁殖障礙。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小豬的野餐2
要求:
1、通過故事理解應(yīng)該與好朋友分享自己的食物。
2、喜歡自己的朋友,體驗分享的快樂。
準備:
幼兒人手一張“小豬的背包”練習紙、圖片。
過程:
1、說一說
你春游時帶了哪些食物?你把什么食物分給好朋友了?(幼兒自由地說)
過渡:你們知道小豬春游時帶了哪些食物?分給了誰?
2、聽一聽
、佟⒊鍪緢D片并講故事
前半部分講述,后面給孩子留疑。
提問:小豬要給云朵吃好東西,可是云朵那么高,怎么送給她,大家快來幫小豬想想辦法?(擴散思維)最后說出小豬想出的辦法。
、、再完整地聽故事,并回答:
小豬帶了什么去春游?哪些朋友聞到香味來了,它們分別吃些什么?
、、找一找:小豬還剩下些什么食物?(幼兒從練習紙上找出來)
3、組織幼兒討論
小豬吃的東西越來越少,怎么會越來越高興呢?(體驗分享帶來的快樂)
推薦理由:
本活動是在“好朋友”的主題背景下進行,正好結(jié)合幼兒我們這次去“野生動物園”的春游活動。在春游活動前,我們就和家長取得聯(lián)系,配合主題活動,給孩子們準備一點他們喜歡吃的食品,并教育幼兒跟小朋友交換分享,春游活動中孩子們都能去交換好吃的食品,為我們故事的開展奠定了基礎(chǔ)。在進行本活動前,仔細的研讀教材,抓住重點,故事后半部分留疑,讓孩子們大膽的暢想擴散思維,孩子們替小豬想出了很多的`辦法,這樣的活動的設(shè)計能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最終的目的是通過故事教學,讓孩子們喜歡自己的好朋友,體驗分享帶來的快樂;顒舆M行之后,覺得效果還不錯,推薦給大家。
【幼兒園小班社會教案:小豬的野餐】相關(guān)文章:
小班語言小豬的野餐教案03-20
小班語言教案小豬的野餐11-22
小班語言教案:小豬的野餐03-14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小豬的野餐》10-17
幼兒園小班教案:貪吃的小豬02-05
幼兒園小班拖小豬教案04-03
小班教案拖小豬11-22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案貪吃的小豬03-27
小班主題小豬教案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