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一、導入
1、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賀知章寫的另一首《回鄉(xiāng)偶書》。
2、板書課題、解題。
二、學習《回鄉(xiāng)偶書》。
1、簡介作者及背景。
那么誰來介紹一下這首的作者?
2、齊讀、指名讀。思考:這首詩講了一件什么事?
3、借助課文注釋及自學詩句,記下不懂的問題,然后小組討論。{學生自學討論}
4、同學們學得真起勁,那么今天我們又學會了一首詩,高不高興?那么放學回家后把這首詩給父母講一講好不好?
。1)分角色試練表演。
。2)指定小組在班上展示表演。
師:同學今天學的真不錯,那么其他同學學了這首古詩后還有什么收獲?
。ㄉ劊
5、小結(jié):詩人少小時離開家鄉(xiāng),年紀老了才得以重返家鄉(xiāng),離開家鄉(xiāng)久了,一切都可以改變,惟有“鄉(xiāng)音無改”,這無改的鄉(xiāng)音里流露出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深情厚意,同時又有淡淡的憂傷,那么我們能不能帶著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懷著淡淡的憂傷讀一讀這首詩。
6、指導朗讀。(試讀、指名讀、齊讀、試背。)
7、《回鄉(xiāng)偶書》描繪了詩人告老返鄉(xiāng)不被相認的情景,那么下面請同學們根據(jù)詩的內(nèi)容,結(jié)合自己的想象。試著將《回鄉(xiāng)偶書》編成故事,再演一演。
。1)在小組內(nèi)進行編演
。2)指定小組在班上展示演出,師生評議。
8、師模仿“記者”,采訪“賀知章”。
9、感情朗讀、想象情景。
三、布置作業(yè)。(任選一題)
1。為《回鄉(xiāng)偶書》完成一幅詩配畫。
2。編故事。
反思:
在古詩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手段,孩子們會感到“易”“趣”“活”,課堂上不在是那種沒完沒了的單調(diào)重復的各種習題和可有可無的乏味的回答,學生的視野、思想也不被禁錮在小小的'教室里,通過表演,詩中那鮮明生動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及耐人尋味的情感,都會深深地印到學生的腦海里。
愛表演是學生的天性。學生要表演,首先要熟讀課文內(nèi)容,深入理解課文語言;其次要展開想象的翅膀,設計表演過程。因此,課堂表演能促進學生正確理解并靈活運用課文語言,是學生進行語言實踐的有效方法。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認會課文中8個生字,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確的書寫,會在生活中靈活的運用。
2、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能夠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3、能夠體會作者的感情。抓住第三小節(jié)重點詞語體會“無形的橋”的深刻含義,并結(jié)合個人經(jīng)歷交流自己的看法。
重難點:通過學習,閱讀有關于橋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能力,鼓勵學生學會積累。
教學策略
初讀—美讀—欣賞—感悟
課前準備 教學媒體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課:
前幾節(jié)課,我們一起領略了在瀘定橋上戰(zhàn)士們的勇往直前和不畏艱險,正是由他們的付出才有我們今天的安定、團結(jié)和幸福。出示個中橋的圖片,橋現(xiàn)在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橋。我們一起去看看著名作家樊發(fā)稼在橋上的思考。
出示課題:橋之思
二、初讀課文
: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把自己遇到的難認的字寫下來,并把課文中難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盒〗M合作學習現(xiàn)在開始。
學生合作完成在預習時遇到的問題。
。耗銈儎偛磐ㄟ^合作學習都有哪些收獲?
小組交流學習成果。
教師在適當?shù)臅r候做點撥。
。何覀儸F(xiàn)在來一個朗讀比賽,誰愿意首先站起來接受考驗?
請學生朗讀課文。
師生共同,主要是糾正發(fā)音。
這一環(huán)至少要3名同學。
。杭热淮蠹艺n文讀得這么棒,生字一定也沒問題。
出示生字卡片,請學生開火車讀生字。
。赫n文清晰的'為我們分了三個小節(jié),這三個小節(jié)中都講了些什么內(nèi)容呢?課文會有滿意的答案。
三、美讀課文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ㄒ唬⿲W習第一小節(jié)
1、指名讀第一小節(jié)。
你認為第一小節(jié)為我們介紹了什么?
學生自由交流。(寫了橋的功能及橋的材料和樣式)
你是從那里讀到的?
學生交流。
你還知道有哪些樣式的橋?
學生交流。
。何覀兊纳钪姓且驗橛辛烁魇礁鳂拥臉颍罹透拥姆奖、美觀。
再次播放橋的各種圖片。
請你讀一讀課文的第二小節(jié)。你會有什么收獲?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請一名同學朗讀課文的第二小節(jié)。
朗讀情況。
說一說第二小節(jié)為我們介紹了什么?
學生自由交流。
在這一小節(jié)中有沒有不理解的地方?
學生自由發(fā)言。根據(jù)學情進行教學。
指導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橋都引發(fā)了你的那些思考?
學生自由交流。
請全班同學朗讀課文第三小節(jié)。
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你是怎樣理解“這樣的橋存在于心靈與心靈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的?
小組合作學習。
全班交流。
四、選擇你最喜歡的語句先記在讀書筆記上,再來背一背。全班交流。
布置作業(yè):
把自己最喜歡的校節(jié)讀給爸爸、媽媽聽一聽。
收集有關于橋的材料,下節(jié)課交流。
。ㄖ攸c讓學生了解這一小節(jié)講的是造型優(yōu)美的橋,再給人方便的同時,裝點著鄉(xiāng)村和城市,給人一種美的感受。為我們介紹了兩種橋。)
(理解“幽靜”“碧波粼粼”“回旋別致”“魅力”“巍峨雄偉”“浩然坦蕩”等詞的意思,從而進一步了解橋的美。)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請同學們一起有感情的讀一讀課文。
大家回去收集了很多的材料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
二、全班交流材料。
教師給予及時的。
三、學習課文中的生字
對“幽”“粼”“魅”“*”“巍”等字做重點指導。
。涸诒菊n的生字中,你認為那幾個字的書寫需要提醒同學們注意?
學生們自由交流。
指導書寫。
三、你是一位設計師,你會建造一座什么樣的橋?請先在小組中交流,把你想到的橋?qū)懴聛怼?/strong>
四、全班交流
比一比誰建造的橋最有特點。
師生共同。
五、并布置作業(yè)
寫會生字,修改小習作。
作業(yè)設置
學寫生字
讀課文
寫讀書筆記
板書設計
橋之思
功能、材料、形式
方便
心橋
課后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本課,激發(fā)學生觀察和想象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積極探索宇宙奧秘的信心。
2.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字。
3.能自主積累詞語。
4.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認識12個生字,會寫4個字。
⊙教學難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時數(shù)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平時觀察過天上的白云嗎?它有趣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隨著云云、寧寧、安安幾個好朋友一起去看看天上的白云吧。ò鍟n題)
(二)初讀課文,感悟課文內(nèi)容
1.播放課文的錄音,學生邊聽邊看。
2理想和錄音讀得一樣好嗎?那就趕快試試吧!不認識的字可借助拼音,也可小伙伴合作認識,還可以請教老師。
3.學生讀后練習標出自然段序號和不認識的生字。
4.老師領讀,學生跟讀。
5.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6.朗讀講評,重點引導學生將課文讀正確。
(三)隨文識字
1.(點擊課件或出示像白云狀的生字卡片)你們瞧,課文里的生字娃娃都跑到白云上玩去了,你認識這些調(diào)皮的生字娃娃嗎?
2.學生自由讀。
3.你覺得哪個生字娃娃最容易讀錯?
小老師帶讀:
。悒# chī cái zán zì
草 吃 才 咱 自
4.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生字娃娃?學生分小組想辦法。
全班交流:
。1)加偏旁:“早”字加上“艸”就是“草”。
“自”字加上口字旁就是“咱”。
。2)加筆畫:大——太白——自
。3)比較法:木——才
。4)數(shù)筆畫:己可
5.開火車認讀生字。
6.復習鞏固。
(1)識字游戲:送信。(丁零丁零,郵遞員去送信。小小信封誰收到,請你念給大家聽)
。2)時間不早了,我們一起把生字娃娃喊回來吧!齊讀。(學生讀對了,生字回到課文中)
7.學生自主積累詞語。
。1)自由練讀:火箭 發(fā)現(xiàn) 同伴 自己
。2)你還喜歡哪些詞語?請讀一讀。
。3)從書上畫出這些詞語。
(四)細讀課文,邊讀邊悟
1.(點擊課件)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美美地讀一讀第一自然段嗎?
2.小朋友們讀得真好!如果能注意適當?shù)赝nD就更棒了!
學生自由練讀:碧綠的草地上,孩子們望著藍天上飄動的白云,托著腮靜靜地想。
3.云云、寧寧、安安眼中的白云像什么呢?
老師隨機指導朗讀。
。1)云云說:“白云多像我愛吃的棉花糖!”云云多高興!你能帶著高興的心情讀一讀嗎?
(2)寧寧看到天上的白云變成大白馬時心情怎樣?請帶著奇怪的語氣讀讀寧寧的話。
。3)誰能用興奮的`語氣讀讀安安的話?
。4)(點擊課件或出示掛圖)天上的白云真美!真有趣呀!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5)云云、寧寧、安安的想象
教案《語文A版一年級語文上冊《天上的白云》教案》,
力真豐富,同學們也非常棒,誰能說說你看到的白云像什么?
。6)大家的發(fā)現(xiàn)可真有趣,你們高興嗎?那就帶著這種感情讀讀最后一自然段吧。
。7)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8)學生評議。
板書設計:
12.天上的白云
棉花糖
白云像小綿羊大白馬
(新奇的發(fā)現(xiàn)) 機器人 火箭 宇宙飛船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認讀。
2.分小組賽讀課文,師生共同評議。
。ǘ┳R記生字字形
1.出示生字卡片:可 才 自 己
指名讀,齊讀。
2.學生自學生字,說說你有什么好的識字方法,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可:“河”字去掉“氵”就是“可以”的“可”。
才:與“木”字比較。
自:“白”字加一橫就是“自己”的“自”。
也可用順口溜來記:
白里加橫就是自,
自字古時指鼻子,
今日說到自己時,
常用食指指鼻子。
己:與“包”字中的“巳”比較。
(三)指導書寫
1.學生認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間架結(jié)構(gòu)。
2.你認為哪個字書寫時應注意什么,請告訴大家。
3.學生按筆順規(guī)則練習書空。
4.老師重點指導:
己,第一筆橫折的折要寫在豎中線上,稍斜一點,第二筆橫要寫在橫中線上,第三筆豎彎鉤要寫得舒展一些。
5.學生在書上先描兩個,再寫一個。
6.學生練習書寫,老師巡視。注意糾錯。
7.優(yōu)秀作業(yè)欣賞、展覽。
8.課堂作業(yè):
練習書寫生字。
。ㄋ模┭a充閱讀
山和云
云喜歡圍繞在山腰
聽山歌
山喜歡戴帽子
云就變成帽子
給山戴
山和云是好朋友
板書設計:
。毹 cái zì jǐ
可 才 自 己
語文教案 篇4
一、學習目標:
1。學生能夠活動體驗,不斷充實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加深對自我、對青春的思考與認識。
2。學生能夠結(jié)合自我體驗,說出《我的四季》蘊含的人生含義。
3。能用自己的語言闡述文中一些富有哲理的句子的含義。
二、教學重難點:
1。讓學生懂得人生的意義在于人生的過程,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2。關于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句子的含義的理解。
三、課時安排:1課時
四、教學方法:活動體驗
五、教學過程:
。ㄒ唬⿲耄涸诘谝粋板塊“吟誦青春”中,我們在詩歌的吟誦活動中一起禮贊了青春,體驗了青春的激情,明確了青春的使命,在接下來的“體悟人生”的板塊中,讓我們一起結(jié)合自己的經(jīng)歷與體驗感悟青春話題,交流青春話題,感悟多彩人生。每個人對生命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說人生是一部書,從第一頁寫到最后一頁結(jié)束;有人說人生是一部影集,滿載著不同生命階段的照片。在張潔看來,生命如四季,今天讓我們走入張潔生命中的“我的四季”。
。ǘ1。作者簡介:張潔,1960年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計劃統(tǒng)計系,1978年發(fā)表第一篇小說《從森林里來的孩子》,獲當年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F(xiàn)任北京市作協(xié)副主席,著有小說散文集《愛,是不能忘記的》,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獲全國第二屆茅盾文學獎,曾被譯成德、英、法、瑞典等多種文字出版)。張潔以“人”和“愛”為主題的創(chuàng)作,常引起文壇的.論爭,她不斷拓展藝術表現(xiàn)的路子,作品以濃烈的感情筆觸探索人的心靈世界,細膩深摯,優(yōu)雅醇美。
2。理解題目的比喻含義(人生——四季),概括春、夏、秋、冬各自的人生階段,為什么說生命如四季?
四季人生階段經(jīng)歷
春少年播種
夏青年耕耘,澆灌
秋中年收獲
冬老年品味、反思
4.分組討論,關于文中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句子,結(jié)合課后練習
要求:(1)含義;經(jīng)歷;體會;寫在紙上(2-3句)
。2)分組,明確責任,記錄發(fā)言。
。3)15-20分鐘
5.小組發(fā)言,同學補充,教師點評。
6.學生自由發(fā)言,談對人生的思考,對個體的啟示,教師總結(jié):
人生重在過程,重在經(jīng)歷,失敗也是一種經(jīng)歷,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沒有失敗,成功還有何意義?只要認真地努力過,付出過,無愧于自己,那么你的人生必將是豐富多彩的。希望大家珍惜生命的過程,走好屬于自己人生的每一步。
。ㄈ┌鍟O計:
四季人生階段人生經(jīng)歷
春少年播種
夏青年耕耘、澆灌
秋中年收獲
冬老年品味、反思
(四)布置作業(yè):
1。完成《學習與評價》“體悟人生”板塊。
2。完成教材“設計未來”板塊上相應的練習。
3。和父母共讀《十八歲和其他》一文,完成活動體驗一練習,充分準備后開展一次語文活動。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小說內(nèi)容,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力,感受科幻小說的魅力
2、把握小說主要情節(jié),了解小說主要寫作手法,懸念的設置和對比手法的運用。
3、領略小姑娘的崇高精神,感悟文章主旨。
教學重難點:
領略小姑娘的崇高精神,感悟文章主旨。
一、導入:
上周六,我們班組織了一次旅游——文成九溪一日游,大家都說說看,我們都帶了什么去旅游?(防曬用品、零食、相機、錢等)可是有人去旅游卻帶了別人的眼睛,這是怎么一回事呢?請大家翻開課文23課《帶上她的眼睛》,一探究竟。
二、概括大意,梳理情節(jié),了解懸念技法。
1、誰能解答老師剛才的問題。
2、剛才我們將故事大概說了一遍,這是按照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的順序,條理很清晰。作者有沒有按照這個順序來寫?這樣處理有什么好處?
明確:設置懸念,能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讓讀者閱讀時充滿期待。
3課文作者劉慈欣,乃懸念大師,文章在許多地方尤其是小姑娘言行舉止上種下懸念,請找到一處,揭曉謎底。
三、了解小姑娘的精神品質(zhì),感受人物的`偉大
1、過渡:當所有謎底都揭曉,懸念都解決后,再來回顧這個故事,此時涌上你心頭的是什么感受?并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說一說,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
例如:沉重壓抑,如此年輕美好的生命,被永久地禁閉在地心,一輩子無法與外界聯(lián)系。孤獨到極致,也殘忍到極致。
感動敬佩,最后的留言沒有訴苦,沒有絕望的嚎啕,只有平靜的敘述,勇敢的承擔。這份堅強,勇敢,和為科學事業(yè)無私奉獻的精神,讓人肅然起敬。(魯迅: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
小結(jié):法國哲學家,帕斯卡爾曾說過,思想形成人的偉大,正是這份勇敢堅強樂觀,愿為科學事業(yè)獻身的精神才鑄就了小姑娘的崇高。
2、請同學們帶著這份感動敬佩再來讀一讀小姑娘最后的留言“……今后,我會按照研究計劃努力工作的。將來,也許會有地心飛船找到“落日六號”并同它對接,但愿那時我留下的資料會有用。請你們放心,我現(xiàn)在已適應這里,不再覺得狹窄和封閉了,整個世界都圍著我呀,我閉上眼睛就能看見上面的大草原,還可以清楚地看見那里的每一朵小花呢……”
四、從“我”和小姑娘的對比中感悟主旨
1、過渡:同學們剛才的感受都是圍繞小姑娘來談的,但是卻忽略了文章中另外一個重要的人物,誰?“我”,小說以“我”的視角敘述故事,“我”是參與者,我是見證者,我也是改變者。有人說,表面上看,是“落日六號”內(nèi)部的小姑娘被圍困了,然而實際上是“我”被激活了。你贊同這個觀點嗎?
明確:贊同,小姑娘雖然身體被困地心,心靈卻是詩意的自由的,“我”雖然身體是自由的,心靈卻是麻木封閉的。小說的末尾,“我”覺得地球變得透明了,“我”能感受到她的心跳,聽到她的歌聲,“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離她都不會再遠了”,說明兩個主人公已經(jīng)交融在一起了,“我”被激活了,真正地打開了被世俗封閉已久的心靈,重新?lián)碛辛藢ι畹臒釔酆驮娨。小說通過“我”和小姑娘的對比以及“我”前后變化,凸顯了主旨。
2、運用對比詞,寫下感悟。
五、總結(jié):
這個故事發(fā)生在未來,卻能讓我們真實地感受到了這個世界的身影,當我們汲汲于名利,忙碌工作,執(zhí)著于眼前的茍且時,不要忘了尋找生活里的詩意,不要忘了帶上她的眼睛,讓心靈去旅行。
六、板書設計
帶上她的眼睛 劉慈欣
讓心靈去旅行。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教案語文教案05-04
語文的教案11-16
[精選]語文教案07-30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7-26
(精選)語文教案08-01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9-09
語文《公輸》教案09-18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9-16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8-26
語文教案(精選)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