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通用(3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教案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練習縱跳的能力。
2、體驗勞動的辛苦和秋收的喜悅心情。
3、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練習縱跳的能力。
教學難點:通過活動,感受到勞動的辛苦及秋收的喜悅。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自帶橘子3~4個。
2、 橘子林(戶外活動場地拉兩根長繩,將橘子掛在繩子上。)
3、 小籃子4個,圈16個(放在地上做“洼地”),平衡木4條(用來當“小橋”)。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教師:秋天到了,橘子熟了,我們一起去幫叔叔阿姨采橘子好嗎?
二、探路
1、教師:去橘子林的路上有小橋,還有坑坑洼洼的泥地,我們要想辦法走過去哦。
2、教師帶領幼兒走過小橋,跳過洼地。
3、幼兒自由地在平衡木上走,并連續(xù)跳過每個圈。
三、游戲:摘橘子
1、將幼兒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4隊,站在離橘子林20米的'場地一邊,場地中間
分別設有小橋和洼地。
2、每隊幼兒按次序穿過小橋和洼地,來到橘子林,向上跳起摘下一個橘子,快跑回來放入自己隊的籃子里。按此順序幼兒依次往返,直到橘子全摘完。
3、請各隊數(shù)一數(shù),自己這對共摘多少個橘子,大家齊歡呼:橘子豐收了!
四、唱唱跳跳,慶祝豐收
1、請排頭幼兒拿著籃子,放到場地中央,幼兒圍成圈。
2、幼兒用歌舞等方式慶祝橘子豐收。
五、延伸活動:想一想,畫一畫
教師:秋天是水果豐收的季節(jié),你喜歡吃的水果有哪些?請畫一畫。
教學反思
本節(jié)活動課我充分利用本土資源創(chuàng)設了真實的活動情景,幼兒在愉快的活動中鍛煉了縱跳的能力,真實地感受到秋收的喜悅。反思整個活動過程有幾個亮點:
1、活動內(nèi)容選擇合理
采橘子是幼兒身邊的事情,他們沒有陌生感,能激起幼兒的極大興趣。
2、幼兒是活動的主體
分組活動,自由歌舞,自由繪畫等形式都給他們留下寬廣的活動空間。
3、體現(xiàn)了“寓教育于活動中”的教學理念
通過此活動,幼兒真實體驗到了秋收的愉悅心情。
不足之處:在自由歌舞慶祝豐收那環(huán)節(jié),有的孩子趁機搗亂,我一時想不出好的教育方法,使得結(jié)束課有些亂。今后在教育機智方面應多探索,提高自己在教學活動中的應變能力。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發(fā)現(xiàn)物體在空中會自由下落;不同物體、重量不同下落的路線不同;同一物體大小、形狀不同,下落的路線也不同。
2、能用直線和曲線來記錄重的和輕的物體下落時的.路線。
3、仔細觀察事物,主動參與活動。
[活動準備]
紙飛機、竹蜻蜓、積木、彩紙、手工紙、蠟筆、作業(yè)紙、沙包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物體在空中會自由下落
1、幼兒自由玩竹蜻蜓和紙飛機,提出問題:竹蜻蜓和飛機開始在哪里飛行?最后又落在哪里?
2、 討論:它們飛到天上,為什么會落下來?
3、 知識點:地球有引力,所以物體會落下來。
4、 所有的物體都會下落嗎?
二、幼兒實踐
1、問題:它們下落的速度一樣嗎?為什么?(重的快、輕的慢)
2、你可以用不同的線來畫出他們下落的路線嗎?
3、你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表示這些物體下落的路線?
三、探索發(fā)現(xiàn)
1、如何讓兩張一樣大的紙走不同的路線(直線、曲線)
2、知識點:同一物體形狀不同下落路線不同。
[活動延伸]
沒有引力會怎樣?(觀看視頻)了解宇航員是怎樣在太空生活的。
大班教案 篇3
一、 活動目標:
1、樂意積極動手操作、測量,體驗鋪地磚帶來的快樂。
2、能不受形狀、顏色的干擾,正確比較和判斷圖形的大小。
3、體驗面積守恒,學習用測量單位測量比較圖形大小的方法。
二、活動準備:
1、幼兒已有自然測量的經(jīng)驗。
2、12×12cm彩色卡紙32張以上;6×24cm彩色卡紙32張以上;貼有相應圖形的kt版共10張,其中圖1兩張,圖2四張,圖3四張;記錄表一張;鉛筆、橡皮、剪刀各4-5份。
三、活動過程:
1、出示兩種(圖1、圖2)房子地面圖,引導幼兒通過“鋪地磚”比較面積的大小。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活動。
導入語:最近老師買了新房子,這就是一號二號房子的地面圖。我想選一間大的給媽 媽住,你覺得一號房和二號房哪間更大?
。2)幼兒操作。引導幼兒通過給房間鋪地磚,發(fā)現(xiàn)一號房二號房是一樣大的。
。3)通過引導幼兒交流鋪地磚的`注意事項,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鋪地磚的時候要注意不能空也不能重疊。
2、幼兒二次操作。引導幼兒在用長方形地磚測量完二號房需要的地磚數(shù)量后發(fā)現(xiàn)兩塊地磚的大小一樣。
。1)教師提出要求:請小朋友用長方形的樣磚比一比、量一量鋪滿二號房需要幾塊地磚?并引導幼兒討論測量方法。
。2)幼兒分組操作。
。3)請幾個幼兒介紹自己的發(fā)現(xiàn),并在記錄表上進行記錄。
。4)觀察記錄表,發(fā)現(xiàn)正方形磚與長方形磚的面積關系。
3、幼兒再次操作,在嘗試運用已知的經(jīng)驗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面積的守恒。
。1)教師介紹操作要求:請幼兒用長方形磚鋪三號房子。
。2)幼兒操作,教師鼓勵幼兒合作,并鼓勵幼兒在遇到商量不能解決的問題時可以向老師及他人求助。
。3)幼兒交流。請幼兒說一說一共用了幾塊地磚?在鋪的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
4、帶著“用拼拼剪剪的方法試一試正方形、長方形的地磚還能變成什么圖形?”的問題結(jié)束活動。
四、活動提示:
。1)活動的重點和難點是排除形狀的干擾感受面積的守恒。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在判斷圖形面積時孩子的思維很容易受到形狀的干擾。因此,活動中設計了三次操作,引導幼兒通過操作、推理、驗證,通過自己的體驗建立守恒的概念。
。2)活動的教具和學具可以投放到區(qū)角?梢栽趯⒌卮u通過剪貼變形及設計其它的房間地面圖等活動中引導幼兒反復操作,進一步理解面積的守恒。
。3)提請家長配合:帶孩子到廣場、公園,仔細觀察地磚的樣子,也可以利用數(shù)格子的方法比較感受面積的守恒。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精選】09-01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7-31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16
(精選)大班教案07-30
[精選]大班教案07-30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30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8-14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8-13
大班教案(精選)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