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wǎng)>實用文>教案>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時間:2023-12-25 08:39:46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班教案

      中班教案 篇1

        目標:

        1、通過活動使幼兒知道拾到東西應該還給失主, 并了解找失主的方法。

        2、引導幼兒體驗丟失東西和撿到東西后的著急心情, 找到東西和把東西還給別人時的不同情緒情感。

        準備:動物頭飾、情景表演

        過程:

        開始部分

        (一) 引起興趣,引出課題。

        師:今天,老師要來變個魔術(shù),你們想看嗎?

        (二)基本部分:

        1、情景表演,讓幼兒了解小貓丟了東西著急、 難過的心情和小兔把東西還給它以后高興的心情。

        提問:

        1、小貓丟了什么?心里怎么樣?(著急、難過)

        2、誰撿到了帽子? (小兔)

        3、小兔撿到了帽子是怎么做的? (他說了什么?)

        集體練習: 請問,這是你丟的'帽子嗎?

        小結(jié):

        把帽子還給了小貓,小貓可高興了,小兔著見小貓這么高興,他心理也很高興,我們小朋友要向小兔學習,拾到東西要還給別人。

        2、討論,幫助幼兒體驗丟了東西、 拾到東西還給別人等情況下的不同情感。

       。1) 小朋友有沒有無過東西? 丟過什么? 心里怎樣?

       。2) 你丟了東西,別人拾了還給你,你心里怎樣?

       。3) 你有沒有拾到過別人的東西? 你是怎么做的? 心里怎么樣?

        3、情景表演,激發(fā)幼兒幫助小動物的動機, 使他們體驗到幫助了別人會很快樂。

        師: 看看又發(fā)生了什么事,小動物們?yōu)槭裁措y過? (看見他們難過,小朋友你們心里怎么樣?

       。1) 提問: 小動物們這么難過? 它們丟了東西心里怎樣? 看見他們難過你的心里怎樣? 那怎么辦呢? 我們一起幫助他們(請問, 剛才你們在哪里玩的?) 我們到走廊里、樓梯口、午睡室去看一看, 如果發(fā)現(xiàn)地上有東西就怎么辦?

       。2) 幼兒幫助小動物們找東西,(拾起來,拾起來以后怎么做呢? 問問撿到東西后怎么說? 請問這是你丟的東西嗎?

       。3) 幼兒找東西

        (4) 師: 剛才我們幫助小動物找到了東西,還給了他們, 他們一定很高興,他們肯定會來謝謝我們的,我們小朋友把東西還給了失主做了好事,心里怎樣? (做一做高興的樣子,笑一笑)

       。5) 提問: 剛才你撿到了什么東西? 是怎樣還給丟東西的人的, 說了什么話?

        4、幼兒討論:

       。1)拾到了東西為什么要還給別人?

       。╝)人家會難過,會著急。

       。╞)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

        (2) (表揚自己)

        討論: 找不到失主的東西該怎么辦呢?

       。ㄈ 結(jié)束: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理解兒歌內(nèi)容的基礎上進行仿編,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了解傘的作用,感受自由想象后用語言大膽表述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圖加文兒歌。

        2、帶勾雨傘一把,每人一把傘。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出示雨傘,引導幼兒觀察傘的.外形:

        師:剛才小朋友看得很仔細,請你說說傘是什么樣的?

        師根據(jù)幼兒回答小結(jié):傘有圓圓的傘面、直直的傘柄,有的還有彎彎的傘勾。

        二、基礎部分

       。ㄒ唬、引導幼兒了解兒歌內(nèi)容:

        1、師:"傘可以做什么呀?"(擋風、遮雨、遮太陽,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及時出示圖加文的兒歌,帶領(lǐng)幼兒朗讀兩遍。

        2、讓幼兒感知問答式兒歌的形式,并采取一問一答的方式練習兒歌。(教師問幼兒答、幼兒問教師答、男女幼兒互問互答)

       。ǘ、學習仿編兒歌:

        1、師:除了兒歌里說的傘的用處外,傘還可以做什么?

        幼兒自由回答,師采用圖加文的形式記錄下來。

        2、師幼共同朗讀仿編的兒歌。(教師問幼兒答、幼兒問教師答、男女幼兒互問互答)三、結(jié)束部分和幼兒一起到戶外玩?zhèn)悖w驗傘還可以做什么。

        附兒歌:

        傘可以做什么?遮太陽。

        傘可以做什么?避風雨。

        傘可以做什么?當拐杖。

        傘還可以做什么?看不見了,遮住你。

        提示:此教案有配套的課件點擊下載

        教學反思:

        1.整堂課的環(huán)節(jié)設計合理,重點突出。

        2.全班幼兒基本能念兒歌,理解兒歌內(nèi)容,了解了傘的作用。完成了教學目標。

        3.幼兒的參與面較廣,但課堂氣氛不太活躍。

        4.在仿編兒歌時,幼兒遇到了一定的困難,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將注重孩子語言表述,還有語感的培養(yǎng)。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在試試,玩玩,做做中積累有關(guān)轉(zhuǎn)動的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轉(zhuǎn)動的很多有趣現(xiàn)象。

        2、為自己和同伴的成功而高興,在活動中獲得成功的喜悅。

        設計意圖:

        現(xiàn)實生活中轉(zhuǎn)動的現(xiàn)象隨處可見,風車的轉(zhuǎn)動、電風扇的轉(zhuǎn)動、車輪的轉(zhuǎn)動……在成人看來是理應如此再正常不過的現(xiàn)象卻深深吸引著我們的孩子,轉(zhuǎn)動的奧秘讓孩子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和探索欲望。為了順應孩子的心理,我選擇了《旋轉(zhuǎn)的物體》這一科學探索活動來幫助幼兒去發(fā)現(xiàn)探索轉(zhuǎn)動、體驗轉(zhuǎn)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玩具車、陀螺、筷子、積木、圓片、吸管、牙簽、碗、杯子、毛巾、硬幣等 。

        活動過程:

       。ㄒ唬┩ㄟ^操作,讓幼兒初步獲得有關(guān)轉(zhuǎn)動的經(jīng)驗。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粋謎語,請你來猜猜它是什么?說它是輛車,可它不是車,風兒一吹來,腦袋隨風轉(zhuǎn)。你是怎么猜出來的`?

        2、幼兒探索操作,鼓勵幼兒發(fā)現(xiàn)轉(zhuǎn)動的各種有趣現(xiàn)象。

        師:那除了風車能轉(zhuǎn),你覺得還有哪些東西是可以轉(zhuǎn)的?今天,老師還給大家準備了很多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什么:玩具車、陀螺、硬幣、紙片、吸管呼拉圈,它們能轉(zhuǎn)嗎?我們來試一試!

        3、幼兒交流,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大膽地告訴同伴,鼓勵幼兒為同伴的成功而高興。

        師:你玩的是什么?你是怎樣讓它轉(zhuǎn)起來的?

        小結(jié):我們小朋友真棒,用嘴吹,用手轉(zhuǎn),有手推,想出了那么多轉(zhuǎn)動的方法,老師真為你們感到驕傲!

       。ǘ、)第二次操作,探索、引導幼兒用兩種不一樣的東西使其中的一樣東西轉(zhuǎn)起來。

        1、今天我們班要開展一個“轉(zhuǎn)轉(zhuǎn)轉(zhuǎn)”的展覽會,老師還想讓你們來玩一次,不過這次有點難度,你們怕不怕?

        2、請大家用兩種不一樣的東西合作,使其中的一種東西能轉(zhuǎn)動起來。

        3、誰來說說你用了哪兩樣東西,是怎么玩的?

        4、小結(jié):中二班的小朋友真會動腦筋,想出了各種辦法讓桌子上的東西轉(zhuǎn)動起來了,真棒!

        (三)、延伸活動:游戲“迷迷轉(zhuǎn)”,引出身體的轉(zhuǎn)動。

        1、老師為了表揚你們,我們一起來做“迷迷轉(zhuǎn)”的游戲!懊悦赞D(zhuǎn),迷迷轉(zhuǎn),大風停了我不轉(zhuǎn)!薄斑,我們在做游戲的時候身體怎樣了?”(哦,原來發(fā)現(xiàn)我們的身體也會轉(zhuǎn)動的,真神奇。)

        2、那請小朋友找一找在我們身上還有哪些地方,哪些部位也會轉(zhuǎn)動起來的?

      中班教案 篇4

        一、活動目標

        1.唱清歌詞,唱準曲調(diào),初步表現(xiàn)歌曲的說唱風格。

        2.愿意在集體前大膽表演,體驗活動樂趣。

        二、活動準備

        1.物質(zhì)準備:布織布各類小菜、教學圖譜等。

        2.經(jīng)驗準備:幼兒認識各類小菜。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師:老師帶來了什么?(母雞,青菜,蘿卜等。)這么多的菜,為什么沒有客人來買呢?(我們小朋友都愿意去買,可為什么客人不來買呢?)

        幼兒自由回答。

        過渡語:原來客人不知道我們的菜有多么好,那我們來夸夸菜寶寶,好不好?

        2.夸夸菜寶寶

        1.幼兒自由夸菜寶寶。

        過渡語:我也想來夸夸菜寶寶,你們想聽聽我是怎么夸菜寶寶的嗎?

        教師夸菜寶寶:雞蛋圓溜溜呀!母雞咯咯叫呀!青菜綠油油呀,魚兒蹦蹦跳呀。

        教師提問,老師是怎么夸菜寶寶的?

        幼兒回答,老師出示圖譜。

        我們學著老師的'樣子一起來夸夸菜寶寶。

        誰來試試2。

        我們的菜這么好?墒窃趺催是沒有客人呢?原來是我們沒有叫賣。∧銜匈u嗎?

        幼兒叫賣。

        你的菜好嗎?把你的菜有多好叫賣出來,好不好?

        你們的菜這么好啊,我們來買啦!誰來買菜了?你們看!

        2.幼兒學唱歌曲

       。1)播放多媒體,聽音樂。

       。2)教師提問并隨機根據(jù)幼兒回答出示圖譜:誰來買菜了?今天天氣真呀真正好,我和奶奶去呀去買菜,都買了些什么菜?(根據(jù)幼兒回答情況老師可再次清唱歌曲)我們也和奶奶去買菜。

       。3)幼兒看圖譜模唱一。

       。4)指導幼兒開心地唱一。

        買了這么多菜真開心呀,我們開心地唱一唱。

        買了這么多菜,拿得了嗎?哎呀呀哎呀呀,拿也拿不了。怎么辦?哎!我們一起幫奶奶去買菜吧。

        (5)完整地唱一唱。

        (6)加反復記號完整演唱。

        教師提問:這首歌和我們平時唱的歌有什么不一樣?

       。ǜ枥镉谐牡胤,還有說的地方)真有趣,我請來唱唱的地方,小朋友來表演說的地方,好不好?

        (7)幼兒分形式表演說唱部分。

        3.表演唱

       。1)今天我們學了一首新歌,講了小弟弟和奶奶去買菜,歌里有唱的地方有說的地方,有開心的地方也有不開心的地方,很有趣,這首歌還沒有名字呢?買菜。

       。2)你想和誰去買菜,邀請你的XX一起來買菜吧。

        幼兒分角色表演。

      中班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幫助幼兒練習正確使用量詞。

        2、提高幼兒在活動中快速傾聽和應答的能力,增進他們思維的敏捷性。

        3、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4、萌發(fā)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教學準備】

        1、幼兒學會念一首造火車的兒歌"火車頭點兵點將,點到誰,誰就是我的小車箱"

        2、三十張圖片及火車、公交車圖片

        【教學過程】

        一、|指導語:上次我們學會了使用量詞。使幼兒明白:知道了數(shù)字后面的`字都叫量詞。今天我們就來做個游戲,名稱叫《造火車》。

        二、規(guī)則:老師先挑一個人做火車頭,其他小朋友都做小車箱。游戲開始時,大家一起念剛才念的兒歌(要伴隨手指點的動作),當兒歌念完后,點到的小朋友站起來從火車頭手里輪流點摸出一張圖片,并用'一……'說出圖上的物品,如'一桶水'。說對的小朋友站在火車頭后做一節(jié)車廂;說錯了,不能做車廂,大家重新尋找車廂。

        三、老師先示范說一次,從圖紙里抽一張:"一棵樹。"展示圖片,全班小朋友一起說:"這是一棵樹"。

        說對了,扮火車的幼兒一起說:"對對對,請你快來做車廂。"說錯了,扮火車的幼兒則說:"不對,不對,請你再想想。"沒說對的幼兒,則念:"點到誰,誰就是我的小車廂。"并重新點將,讓后面的幼兒再說這幅圖。

        四、分批開展游戲,老師觀察指導。

        盡量讓每位幼兒都能成為小車箱。當選好了一列長長的火車后,"小火車"即可帶領(lǐng)"車廂"玩開火車游戲,繞教室一周。為增加趣味性可以在教室周圍設置一些障礙物,如由兩對小朋友用手搭成高低不同的山洞等。

        注意:

        1、對能力比較差的幼兒,教師應當盡量用動作、手勢、或者語言提示,引導他使用量詞。當沒說準量詞或不會說時,老師可面向全體提示,讓更多的兒童學習。

        2、給兒童提供的物品可從熟悉(的程度較容易的量詞)到陌生(的程度要難些的量詞)。

        小百科:通常用來表示人、事物或動作的數(shù)量單位的詞,叫做量詞。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有興趣的學習繞口令。

        2、學習讀準詩中一些韻母相同的字(虎、鹿、豬、兔、鼠);能有用合適的語言描述動物所在的位置。

        3、鍛煉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幼兒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上,發(fā)揮其想象力。

        4、教育幼兒要保護小動物。

        活動準備:小動物圖片,錄音機。

        教學方法:講述法、激勵法、接龍法

        教學過程:

        一、模仿動物,導入。

        師:請你像我這樣做。◣熌7仑、象、兔、猴)。剛才老師模仿了幾種小動物,你們知道它們都是誰嗎?師模仿動作,幼兒說出是哪種小動物。

        師:那你喜歡什么小動物呢?誰來說說。(指導幼兒用“我喜歡......”說句完整話。)

        過渡:今天呀,可愛的五兄弟也來到了我們中一班,想不想和它們見面?它們都很害羞,不好意思當著這么多人的面兒閃亮登場,請你閉上小眼睛,它們就會悄悄地來到我們身邊。不許偷看哦!

        (師將動物圖片分別放在窗臺上、柜子上、地上、黑板上、墻上)

        二、觀察、說話

        師:請睜開小眼睛。你看到誰?它在什么位置?(指導幼兒用語言描述動物所在位置,把話說完整。 幼兒說對后,師將圖片按虎、鹿、豬、兔、鼠的順序豎貼在黑板上)

        師:我們一起來跟五兄弟打個招呼吧!(幼兒按自己的意愿打招呼)

        師模仿動物說話:“中一班的小朋友真是太熱情,太友好了,咱們?nèi)ヒ巴庾矫圆睾貌缓、?/p>

        師:想不想跟小動物玩捉迷藏?小動物要開始藏嘍,你可聽好哦!

        三、學習繞口令

        1、師快速背繞口令《數(shù)數(shù)歌》,后問:”誰的小耳朵最靈敏,聽清楚了,這些小動物都藏哪里了呢?

        2、師帶幼兒念兒歌(重點讀準幾個動物的名字)黑板示兒歌。

       。1)慢速清晰地 (2)學大象伯伯粗聲地 (3)學小貓咪咪輕聲地 (4)師幼接龍

        (5)結(jié)合動物的生活環(huán)境來幫助幼兒理解記憶兒歌。

        3、試編繞口令,體驗成就感

        師:小朋友,想不想當小詩人,小作家,自己編兒歌?

        分別找5名幼兒上前,按順序發(fā)貓、鳥、鴨、馬、蛙的圖片,師提問其他幼兒這些小動物生活的場所或環(huán)境,來引導啟發(fā)幼兒編繞口令。

        四、思想教育:愛護小動物

        今天,我們跟小動物們玩得高興嗎?我們應該怎樣和小動物相處呢? (師結(jié)合幼兒回答,點撥要愛護、不傷害小動物)

        五、播放歌曲《我愛我得小動物》,音樂聲中結(jié)束活動。

        集寧第一幼兒園 不怕風雨

      中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幼兒進入中班以后,交往的圈子越來越大,他們渴望和更多的朋友在一起,抓住這一時機,引導幼兒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學會合作,學會關(guān)心他們,從而為健康個性的形成奠定基礎,這是很有必要的。

        活動目標:

        1、在學一學,聽一聽,說一說的基礎上,讓幼兒懂得笑臉能給人帶來快樂。

        2、學會關(guān)心他人,初步體驗當把快樂帶給別人的同時,自己也能得到快樂。

        活動準備:

        1、表情圖4張(微笑,哈哈大笑,哭泣,哇哇大哭)

        2、故事《微笑》圖片。

        3、空白大樹,彩紙,蠟筆。

        4、音樂《找朋友》

        活動重點,難點:

        讓幼兒初步體驗當把快樂帶給別人時自己也得到快樂。

        活動過程:

        1、幼兒聽歌曲做《找朋友》的游戲,找到好朋友后對好朋友做一個鬼臉,為朋友帶來快樂。引發(fā)幼兒快樂的情感。

        2、做“變臉”的游戲,引發(fā)幼兒對快樂事情的回憶。

        師:小朋友真可愛,老師看到你們的微笑心里可高興了。

        出示表情圖,與幼兒做“變臉的游戲。

       。1)我出什么樣的表情幼兒變出他的樣子。

       。2)我說什么表情幼兒變出表情。

        師:老師看到你們的笑笑臉,心里很快樂。原來笑笑臉還能給別人帶來快樂呢,森林里的小動物們都想把快樂帶給別人,你們想知道它們是用什么辦法給別人帶來快樂的嗎?

        3、欣賞故事《微笑》,萌發(fā)幼兒學會關(guān)心他人,初步體驗把快樂帶給別人的同時自己也能得到快樂。

        第一段提問:

        (1)小鳥想出什么辦法給別人帶來快樂?

       。2)小象呢?

        (3)小兔想了什么辦法?

       。4)小蝸牛呢?它的心情怎么樣?為什么?

        第二段提問:(1)小蝸牛用什么辦法為別人帶來快樂的'?

       。2)為什么把微笑送給大家?

       。3)你們想把快樂帶給別人嗎?

       。4)小鳥歡快的為大家唱歌,小象樂呵呵的為朋友蓋房子,小兔快樂的為朋友送信,小蝸牛把微笑送給了大家,你們想用什么辦法給別人帶來快樂呢?

        4、師:小朋友們說了這么多高興的事,想了許多帶給別人快樂的好辦法。今天,森林里的小動物們想請我們幫個忙,請小朋友幫他們做一棵快樂樹,在樹上畫上你們最美的笑容,把快樂送給他們,好嗎?

        5、出示空白的大樹,請幼兒畫上微笑,貼在大樹上。

        6、現(xiàn)在我們和森林里的小動物一起圍著快樂樹做游戲吧?請小朋友和客人老師一起做《找朋友》的游戲,找到朋友后,要對朋友做一個引人發(fā)笑的動作或鬼臉,為她帶來快樂。

        師:你們感覺到為客人老師帶來了快樂嗎?給別人帶來快樂的同時,自己也會得到快樂,走,讓我們把快樂帶給更多的人。

      中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感知、猜想、實驗、記錄等活動,發(fā)現(xiàn)生活中有些東西是容易吸水的。

        2.嘗試用獲得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對活動產(chǎn)生探究興趣并樂于在活動中動手操作。

        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感知、猜想、實驗、記錄等活動,發(fā)現(xiàn)生活中有些東西是容易吸水的。 難點:嘗試用獲得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活動準備

        海綿、紙巾、積木、膠頭滴管(若干)杯子 1 個、水盆 4 個、記錄表 1 張。

        活動過程

        一、以變魔術(shù)的形式,引起幼兒興趣。

        師:孩子們,你們看過魔術(shù)嗎?今天老師也給你們帶來一個魔術(shù)。

       。ㄒ唬、出示材料:一個不銹鋼杯子(里面藏海綿)

        你們看!我現(xiàn)在要把水倒入這個杯子里,你們可要看仔細哦! 二、科學發(fā)現(xiàn),找出水不見了的原因。

        (一)教師實驗,幼兒找出水不見的原因所在。

        1、提問:奇怪,這個杯子里的水為什么會不見呢?水去哪里了呢?

        2、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現(xiàn)在我請一個小朋友來學一學。

        3、請該幼兒將杯子里的海綿取出,用手擰,會發(fā)現(xiàn)有出水現(xiàn)象。

        4、小結(jié): 當我們把水倒入杯子里時,水都被能吸水的`海綿全吸住了,所以杯子里的水會倒不出來。

        三、進行實驗,驗證哪些材料吸水,哪些材料不吸水,并記錄下來。

        (一)幼兒猜想:哪些材料吸水,哪些材料不吸水。

        1、介紹材料。

        師: 老師今天準備了一些材料,請你們看一看。有海綿,來摸一摸它是什么樣的,還有紙巾,最后的一樣是小朋友玩的積木。

        2、你們覺得這些東西容易吸水嗎?為什么?

        3、出示記錄表,請幼兒猜想哪些吸水哪些不吸水。

        師:吸水的我們用什么符號來表示呢?不吸水的又用什么來表示呢?(和幼兒一起來討 論并記錄)。

        (二)幼兒操作、記錄操作結(jié)果并驗證。

        1、師:“到底哪些材料吸水,哪些材料不吸水呢,你們想不想來試一試!”

        2、交代要求:8 個小朋友為一組;保持桌面整潔;聽到老師手搖鈴響,馬上回座位坐好。

        每個小朋友選擇一種材料用膠頭滴管滴一滴水上去觀察,這滴水會不會被材料吸走?

        3、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4、交流討論,一起來驗證幼兒猜想:你是用的什么材料,它容易吸水嗎?那一起來看 看你們的猜想對不對。

        5、小結(jié):海綿、紙巾可以吸水,刷了油漆的積木不能吸水。

        四、經(jīng)驗遷移:

        1、請幼兒說說這些容易吸水物品有什么作用。布吸水可以抹桌子、拖地;紙吸水可以擦汗、擦鼻涕;毛巾吸水可以洗臉等等。

        2、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可以吸水,它有什么作用?回家以后請小朋友一起去找一找。

        活動總結(jié)

        在組織教育教學中 主要以一個魔術(shù)貫穿整個活動,從導入部分以此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增加幼兒對活動的興趣;以魔術(shù)來結(jié)尾,幼兒找出水不見的奧秘的同時也知道了哪些物品吸水與不吸水。在親手操作中來探索水不見的奧秘,先猜想再驗證,鼓勵幼兒對于科學能想、敢想、暢想,同時學會做記錄,能將看到的事物按照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在實際教學中整個活動目標達成較好,但在幼兒材料的投放過程中有所欠缺, 可以讓每個幼兒都去完成每個物品的操作,親自感受,積累經(jīng)驗。

      中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學習6的形成,區(qū)別5、6兩數(shù)之間多1少1的關(guān)系。

        2、有良好的操作習慣。

        3、探索怎樣把5和6變成一樣多。

        活動準備

        1、人手一份正方形、長方形積木。

        2、課件。

        3、《小樹葉》音樂。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小樹葉》進活動室。

        二、故事導入,學習6的形成,區(qū)別5、6兩數(shù)之間多1少1的關(guān)系。(出示課件:鳥兒飛來了)

        小朋友:你們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秋季)對。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深秋了,天氣越來越冷了,再過幾天就過冬了,我們都穿上了毛衣毛褲,有的小朋友還穿上了棉襖。數(shù)字王國請來了許多鳥類到他們的森林里來開會,商量今年冬天怎么過。咱們?nèi)タ纯窗伞?/p>

        你們瞧:鳥兒飛來了,我們看一看都有誰?一群大白鵝正在商量著要回家過冬呢!它們說:“河水太涼了,再過幾天就要結(jié)冰了,我們不能在這里游泳了,快回家吧!”請小朋友幫我找一找有幾只大白鵝?(出示課件:五只大白鵝)我們讓它排成隊好不好?(提醒幼兒數(shù)的時候從左向右數(shù))。大白鵝回家了,這時天空中飛來一群大雁,它們一會兒排成個“人”字,一會兒排成個“一”字。領(lǐng)頭的大雁說“北方的天氣越來越冷了,我們到南方去過冬吧!那里的冬天比較暖和,伙伴們走吧!”這時它們排成了“一”字形,趁此機會,我們趕快去數(shù)一數(shù)有幾只大雁吧。6只)

        對,數(shù)完了5就數(shù)6,5的后面就是6,也就是說5添1就是6。(出示課件:6)問幼兒6像什么?(6像哨子吹一吹)

        咱們來比一比這些白鵝跟這些大雁誰多誰少?(引導幼兒區(qū)別多1少1的關(guān)系)

        大白鵝回家了,大雁飛走了。這時一群小燕子飛來了,它們說:“伙伴們招呼大家來,咱們商量商量怎么過冬吧!”于是小燕子在天空中飛來飛去找同伴,它們找到了幾只同伴呢?讓我們來數(shù)一數(shù)。(5只)小麻雀見小燕子們準備過冬了,于是它們也召集大家來開會。你們聽數(shù)字王國的喇叭響了:“各位麻雀請注意,各位麻雀請注意,請大家趕快到草地上集合,準備開會了!”小朋友咱們也去看一看吧!數(shù)一數(shù)有幾只麻雀,咱們把它們排成隊數(shù)一數(shù)。(6只)咱們把小燕子跟小麻雀比一比誰多誰少。(進一步引導幼兒區(qū)別多1少1的關(guān)系)

        小喜鵲看見其它鳥類走的走,開會的開會,它們著急了,趕快去告訴貓頭鷹:“貓頭鷹大哥,大白鵝、大雁、小燕子、小麻雀它們都準備好過冬了,我們怎么辦?”貓頭鷹說:“別著急,現(xiàn)在是白天,讓我休息一會兒再說吧!”說完閉上眼睛又睡了起來。小朋友咱們?nèi)タ纯从袔字回堫^鷹在睡覺吧!指導幼兒小聲從上向下數(shù),別驚醒了貓頭鷹。(5只)我們?nèi)ジ嬖V小喜鵲,別讓它們叫了,貓頭鷹大哥晚上工作太累了,讓它們休息一會兒吧!走,小聲地告訴它們:“小喜鵲別叫了,小喜鵲別叫了……”小朋友們我們告訴了幾只小喜鵲呀?數(shù)一數(shù)(6只)

        比一比貓頭鷹跟小喜鵲誰多誰少?(鞏固多1少1的.關(guān)系)

        三、幼兒操作積木,比較5和6兩數(shù)的關(guān)系。

        小朋友,今天我們學習了6的形成,讓我來檢查一下你們學的怎么樣?請你們拿起手中的積木擺一擺6是怎樣形成的。(復習鞏固6的形成)

        四、幼兒用積木操作怎樣使5和6變成一樣多。

        五、游戲《挑兵挑將》,鞏固學過的數(shù)字。

        活動延伸

        閱讀幼兒用書第2冊第28頁,數(shù)數(shù)不同的鳥各是多少,鞏固5和6兩數(shù)間的關(guān)系。

        教學反思

        隨著新《綱要》的頒布和實施,幼兒數(shù)學教育的新的目標和教育價值逐步得以體現(xiàn),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shù)量關(guān)系并體驗到數(shù)學的重要和有趣,已成為我們現(xiàn)代幼兒數(shù)學教育的宗旨,為了更好的實現(xiàn)這個宗旨,我設計了這節(jié)教育活動,我以故事和游戲為雙重因素,讓孩子們在故事情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感知6的形成和實際意義,并在實際的操作和游戲過程中讓幼兒鞏固學習,我希望孩子們能通過不斷的游戲操作,從中獲得自信,真正感受和體驗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根據(jù)本主題的大目標和本活動內(nèi)容,我為這節(jié)教育活動制定了三個教育目標:

        1、學習6的形成,區(qū)別5、6兩數(shù)之間多1少1的關(guān)系。

        2、有良好的操作習慣。

        3、引導幼兒探索怎樣把5和6變成一樣多。

        在組織過程中,我采取了三個步驟:

        一是通過故事畫面,讓幼兒在表象認知中,初步感知6的形成及數(shù)數(shù),并進行初步的等量差量判斷。

        二是通過故事提示,讓幼兒親自操作,在實物認知中,理解6的形成及數(shù)數(shù)、知道5、6之間的關(guān)系。

        三是通過游戲,讓幼兒在抽象符號的認知中形成6的數(shù)概念,達到對6的實際意義的理解。

        通過本次的活動,我感到孩子們喜歡這種形式,因為他們喜歡聽故事,我認為幼兒數(shù)學教育以這種故事和游戲的形式進行傳授,幼兒會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但是我在活動過程中也存在許多不足,交流溝通少一些,所以在操作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還不能很好的關(guān)注每一個孩子。

      【中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教案12-11

      中班教案12-12

      中班教案12-12

      中班教案12-10

      中班教案12-08

      中班教案12-08

      中班教案12-08

      中班教案12-09

      中班教案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