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diào)整。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繼續(xù)學習和積累文言常用詞語和句式。
2、能力目標
朗讀和翻譯
3、情感目標
了解孔子主張仁政、實行禮治的政治觀點。
【教學重點與難點】
疏通文意,熟讀課文直至能背誦全篇;
體會孔子在原則問題上當仁不讓的精神。
【教學設想】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字詞句的掌握和課文的脈絡層次,難點在于對孔子政治主張出發(fā)點的理解。學生學習本文時,只有先掃清文字障礙,才能抓住重點,突破難點。鑒于此種情況,本文的教學設想如下:
1.課前安排預習,借助注釋,細讀課文一遍,結合書后練習中的問題,再讀課文,并試作口頭翻譯。
2.結合預習,采用點撥法,理解詞句。掌握應知應會的詞語,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至于人物分析則在理清思路的過程中點到為止,不宜多作分析。
3.在學生理清課文層次的基礎上,反復朗讀,促進學生熟讀課文直至能背誦全篇。
4.比較《季氏將伐顓臾》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兩篇文章,體會孔子在原則問題上當仁不讓的精神。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及弟子言行的書,是關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在初中教材中的《〈論語〉六則》一課里,我們學習了孔子“溫故知新”、“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等著名的教育思想!都臼蠈⒎ヮ咊А芬彩钦撜Z中的著名篇章,反映了孔子實行禮治、以德服人的政治思想。[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
讓學生提出自己在預習時遇到的疑難字句,可板書在黑板上,增強學生聽講的針對性。
三、講析第一段
1.朗讀和疏通文意
請同學朗讀第一段并作口頭翻譯。
教師點撥重點詞句:
伐:攻打,征討,指正式的戰(zhàn)爭。
過:責備。
無乃……與? 一種表示委婉推測語氣的'句式。
何以……為? 一種表反問的句式。
2.簡析第一段,提出思考問題。
、龠@次談話的背景事件是什么?
點撥:背景事件為季氏將伐顓臾。教師可根據(jù)資料向?qū)W生介紹背景。
②孔子對這件事的反對態(tài)度可從哪句話看出?孔子反對的理由是什么?
點撥:“無乃爾是過與?”一句。特別是“過”字確切而又傳神地表達了孔子對季氏將伐顓臾的強烈不滿,同時也是對作為家臣的冉有、季路未加勸阻、嚴重失職的極大反感?鬃用鞔_指出了不應攻打顓臾的理由:
顓臾受先王之封,不可伐
顓臾是魯國附庸,不必伐
顓臾是社稷之臣,不當伐 [板書]
這三條理由體現(xiàn)孔子一向反對國君進行武力征伐、以力服人的思想主張,也再次對冉有、季路提出含蓄的批評。
3.全體朗讀第一段,結合簡析思路,請同學試作背誦。
四、布置作業(yè)
1.熟讀并背誦第一段。
2.細讀第二、三段,并思考課后練習一。
第二課時
一、檢查第一段背誦
二、講析第二段
1.朗讀和疏通文意。
學生朗讀第二段,另指一名學生口譯本段。
教師點撥本段重點字詞:陳、列、危、顛、相、押、櫝、過
注意辨析:
過:是誰之過與? 過錯
過:無乃爾是過與? 責備
2.簡析第二段,提出思考問題
在上文中孔子含蓄地批評了冉有,但他辯解“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企圖推卸責任,孔子是怎樣批駁的?
教師點撥:
、倭忻?鬃酉攘惺饭倜,指出冉有、季路應在其位,謀其政,據(jù)理力爭勸其改邪歸正,否則,就應離去,不可一味茍同。
、谟帽扔。運用比喻闡釋深刻道理。
[板書]
3.熟讀第二段,試背誦。
三、講析第三段
1.朗讀和疏通文意。
集體朗讀第三段,請兩名學生口頭翻譯。
教師點撥重點字詞:疾、辭、患、寡、均、貧、安
注意辨析:
安:不患貧而患不安 安定
安:既來之,則安之 使……安定
本段較長,而且集中表達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因此,除重點實詞外,一些重要的語句要認真翻譯(教師可適當板書),為分析本段內(nèi)容,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打下基礎。
四、布置作業(yè)
1.背誦第二段,熟讀第三段,繼續(xù)思考練習題。
2.完成課后練習三。
3.閱讀語文讀本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季氏將伐顓臾》學案
一.基礎知識掌握
1、給加點字注音。
顓臾( ) 冉有( ) 社稷( ) 柙( )
虎兕( ) 蕭墻( ) 相夫子( ) 櫝( )
2.請從文中找出三個成語并作解釋。
、
、
、
3.找出加點詞詞義不同的一項 ( )
A.無乃爾是過與 B.是社稷之臣也
C.是誰之過與 D.夫如是,遠人不服
4.下邊一句中加點的詞,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
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焉用彼相矣?
A.危險 顛簸 輔助 B.不穩(wěn)定 跌倒 輔助
C.不穩(wěn)定 顛簸 輔助盲人走路的人 D.危險 跌倒 輔助盲人走路的人
5.辨析下列加點詞的不同意思
、俜蝾咊,昔者以為東盟主 為:
②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為:
③今不取,后世必為子孫憂 為:
④君子疾夫舍早曰“欲之”而必為之辭 為:
6.指出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
、偃接校韭芬娪诳鬃 于:
、诩臼蠈⒂惺掠陬咊 于:
、刍①畛鲇阼 于:
、荦斢駳в跈 于:
、萁穹蝾咊,固而近于費 于:
、薅\動干戈于邦內(nèi) 于:
7.閱讀全文,回答下列問題。
、胚@是一篇對話體議論文,文中記載的是孔子與其弟子冉有和季路的一段對話,主要是孔子與冉有的對話。他們談話的政治背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瓶v觀全文,孔子在和冉有、季路的對話中堅持了兩點看法,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孔子引用古代史官周任“陳力就列,不能者止”的話,又舉出一些比喻,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葟恼n文中看,孔子的政治主張是 ( )
A.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B.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C.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5)文中能反映出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深刻的政治眼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句話一語道破了季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無乃爾是過與”語音停頓正確的項是 ( )
A無乃/爾是/過與 B無乃/爾是過/與
C無/乃爾/是過/與 D無乃/爾/是/過與
(7)“而謀動干戈于邦內(nèi)”語音停頓正確的項是 ( )
A而/謀動/干戈/于邦內(nèi) B而謀/動干戈/于/邦內(nèi)
C而/謀/動干戈/于邦內(nèi) D而謀/動/干戈/于邦內(nèi)
。8).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項 ( )
A既來之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
C則安之 D吾恐季孫之憂
。9).對“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一句有四種理解,選出正確的一項 ( )
A遠方的不服,不能前來和好。
B偏遠地方的人不服,不能前來和好。
C本國以外的人不服你們卻不能使他們前來歸附。
D本國以外的人不服(你們)卻不能使他們前來歸附。
二.課外提升
閱讀下面兩則短文,完成后面各題。
8.子 謂 子 貢 曰 女 與 回 也 孰 愈 對 曰 賜 也 何 敢 望 回 回 也 聞 一 以 知十 賜 也 聞 一 以 知 二 子 曰 弗 如 也 吾 與 女 弗 如 也
、贋槎涛臄嗑。
、趶南铝懈黜椫羞x出正確的項 ( )
A.文中兩個“女”,都是通假字,同“汝”。
B.文中兩個“與”詞義詞性完全相同。
C.短文中,孔子與子貢對話,提到了回與賜兩個人。
D.文中“望”是“看”的意思。
9.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贋榧狱c的字注音
A.省 B.傳
、诮忉屜铝凶值脑~義。
A.謀: C.交:
B.忠: D.信:
、鄯g這則短文。
《季氏將伐顓臾》學案答案
1.略
2.①既來之,則安之 ②分崩離析 ③禍起蕭墻
3.A
4.D
5.①作為 ②語氣助詞 ③成為 ④動詞,這里有“編造”之意
6.①引進動作對象,不譯 ②對,對于,介詞 ③從,介 ④在,介 ⑤到,介 ⑥在,介
7.⑴季氏將伐顓臾⑵季氏伐顓臾是錯誤的 冉有、季路作為季氏的家臣應制止這種不義的作法。⑶說明冉有、季路二人既做家臣,就要盡職,縱容季氏的行為是失職。批評冉有政治態(tài)度的不端正。 ⑷D ⑸ 吾恐季氏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nèi) 將伐顓臾的真正陰謀 (6)B(7)C(8)D(9)D
8.①曰:“愈?”曰:“回?十,二。”曰:“也;也!雹贏
。.①A.xǐng B.chuán
、贏.計謀,主意 B.忠誠,忠實 C.交往 D.講信用
③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做事情,有沒有不忠誠的地方呢?與朋友交往,有沒有不講信用的地方呢?老師所傳授的知識,是否復習了呢?”
語文教案 篇2
【設計理念】
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增強學習漢語拼音后獲得的初步的語文成就感;在玩耍、游戲、閱讀中感受識字的樂趣;關注學生良好的傾聽、說話、閱讀、朗讀、書寫習慣的持久培養(yǎng)。
【教學目標】
1.熟練地拼音,復習整合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
2.借助拼音識字,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背誦兒歌。
3.認真觀察,創(chuàng)造性地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字母卡片、音節(jié)卡片;插圖;課件。
2.學生準備:寫有拼音的動物頭飾。
【教學時數(shù)】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讀畫畫
1.秋風姑娘托黃葉捎來信息:秋天來了。小朋友們,帶上你們的行囊,我們?nèi)游飯@郊游吧!行囊里帶上了什么寶貝呢?四人小組交流交流,派2~3名小朋友在全班交流,注意交流時還可以友情提示一下。
2.聰聰也給了我們一些建議,是什么呢?(老師在黑板上出示詞語卡片,學生自由拼讀,全班開火車讀。)3.挑出你認為最重要的一件物品,取下卡片,教讀,并說說為什么特別要帶上它。
4.還等什么呢?把自己需要的東西涂上漂亮的顏色吧。
。ㄔO計意圖:將練習順序做了適當調(diào)整,目的在于使課堂有一個連貫的故事情節(jié)。此處在強調(diào)準確拼讀的同時,關注學生合作交流的習慣。)
二、我會連
1.出發(fā)前我們先排好隊,請小朋友們按聲母順序站立。老師發(fā)聲母卡給學生,吹口哨整隊。分成兩次,比賽哪一隊站得整齊、正確,按順序呼讀字母響亮、迅速。比賽后舉著聲母卡一邊大聲讀音一邊依次回座位。
2.你們瞧,誰來迎接我們啦?認真連一連,仔細看一看,響亮說一說。
3.學生交流反饋。老師相機引導學生表達,如:快樂的小海豚迎接我們來了;熱情的小海豚迎接我們來了;美麗的川、海豚跳起歡樂的舞蹈迎接好朋友……
4.小海豚高興地說:聰明的小朋友,謝謝你們來探望我,我還要感謝這些神奇可愛的聲母娃娃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拿書齊讀聲母。老師提示讀書姿勢。
。ㄔO計意圖:在語文工具性的訓練中,融人更多的人文性因素,如認真傾聽要求,在書本上漂亮地連線,快樂地說話,這樣長此以往,我們的孩子就會充滿人文氣息。)
三、讀讀連連
1.看到你們守紀律、聰明可愛,動物們都想跟你們交朋友呢。它們有些什么絕活呢?
出示課件:動物們圍著圓圈在想什么呢?哦,原采它們在找自己的名字。
2.讀拼音可是你們的絕活,快幫幫你的好朋友吧。抽生拼讀連線,其余學生在書上連線。同桌評價。
3.小動物們?yōu)榱吮硎靖兄x,也拿出了它們的絕活。瞧,它們來了。
學生戴動物頭飾互動表演。如:表演者手指頭飾:我是小猴。其余學生:小猴小猴,你好你好。表演者邊說邊做動作:變變變,我會超級72變。提示小朋友仃刁讀音準確,做熱情、文明的小觀眾。
4.評出動物明星,在書上蓋星星。
。ㄔO計意圖:鞏固拼音拼讀的綜合能力,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樂趣、互相幫助的樂趣、給別人帶來歡笑的樂趣。)
第二課時
一、我會講
1.啊,小朋友們,我們在這片綠油油的草地上休息休息吧。老師出示掛圖。咦,小溪那邊傳來了什么聲音?去認真聽一聽,仔細看一看,再想一想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交流中,老師相機引導學生了解:
圖上有些什么:小溪、獨木橋、猴媽媽和小猴、小白兔、學校、桃樹、草地;
學校、桃樹在哪里;
拼讀“dúmùqiáo!,并看圖了解“獨木橋”;
猴媽媽帶著小猴到哪里去干什么,小白兔到哪里去干什么;
它們遇到了什么困難。
2.猴媽媽帶著小猴到橋這邊摘桃子,小白兔到橋那邊去上學,它們都來到了獨木橋邊,怎么辦呢?分組解決問題、編故事。
3.小組派代表上臺講故事。老師、學生評價。評價注意引導:
不同的過橋方法;
清楚地表達;
生動地表達。
4.評出故事大王和解決問題專家。
5.在拼音本上書寫:xuéxiàodúmúqiáo。
6.從故事中選擇一句話寫下來,注意打上句號。
7.課后把故事講給家長聽。
。ㄔO計意圖:聽、講故事是孩子們童年最樂意做的`事情。讓孩子們自己解決問題,自己編故事,從中獲得成就感,獲得樂趣,獲得觀察、表達、合作的能力。)
第三課時
一、我會讀
1.秋天的大自然是一幅美麗的圖畫。讓我們來欣賞欣賞。開火車讀詞語。
2.一個詞就是一幅畫,請出繪畫能手上臺合作這幅畫。
3.請“小老師”教讀詞語,將詞語卡片貼在相應的圖畫旁。
4.幾個詞就是一句好聽的話,請小朋友看圖、想象,用詞說一說。
5.評出小畫家。
。ㄔO計意圖:聽、說、讀、畫,在熱熱鬧鬧中扎扎實實地培養(yǎng)一年級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愛好。)
二、讀讀背背
1.秋姑娘神奇的魔棍兒一揮,樹葉跳起了快樂的草裙舞。多美呀!自己輕聲讀讀兒歌,欣賞欣賞秋天的美,不會認的字借助拼音讀準確。
2.抽學生讀兒歌,其余學生欣賞、評價,說說自己欣賞小伙伴的哪些地方。
3.從兒歌中,小朋友們發(fā)現(xiàn)了秋天的美了嗎?學生交流,只要言之有理,都給予肯定。
4.秋姑娘發(fā)出了好多不一樣的“電報”,細心的小朋友你還發(fā)現(xiàn)了些什么呢?
5.我們把這幅美麗的圖畫裝在記憶中吧。對照插圖指導小朋友背誦。
。ㄔO計意圖:借助拼音識字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積累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
三、我會讀
復習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
1.讀書展示臺:小朋友們讀了些什么書呢?讀了那么多書,認了那么多字,是誰幫助了你們呢?我們可不能忘了聲母、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jié)這些老朋友。
2.“開火車”游戲:打亂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的順序讀,老師將學生所讀卡片分發(fā)給他們。
3.“找朋友”游戲。
。1)小朋友們可以找跟自己樣子相像的朋友,也可以找跟自己讀音相近的朋友,然后上臺展示。如:我的朋友bbb,我的朋友ddd;我的朋友nnn,我的朋友lll。
。2)用粉筆在地上畫一個大圓圈。一部分小朋友拿聲母卡片在圈內(nèi),一部分小朋友拿韻母卡片在圈外。大家一起跳找朋友的舞蹈,圈內(nèi)的孩子找圈外的孩子做朋友。跳完一曲,
看看兩個人拿的聲母和韻母組成什么音節(jié),拼讀兩遍。如果兩個人拿的聲母和韻母不能組成音節(jié),說明朋友找錯了。
4.“回家”游戲:黑板上出示三座標有“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的小房子,學生依次將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放回各自的房子。
。ㄔO計意圖:通過游戲鞏固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的認識、歸類,讓課堂節(jié)奏和孩子們的年齡特征相融合。)
【特別建議】
復習課盡可能體現(xiàn)語文課程的實踐性、開放性、綜合性。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組織有趣味的語文活動,在活動中學習語文知識,獲得語文能力,嘗試用語文知識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表達自己的思想。課時安排可以結合自己班級的特點進行。
語文教案 篇3
1、同學們,如果在放學路上突然下雨了,而你又沒有帶雨具,正巧有一個同學帶雨傘了,并且他把你送回家了,這時你會說些什么?
如果你的朋友考試成績不理想,你又會怎么做呢?
2、板書課題《感謝與安慰》生答:感謝
安慰讓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情感體驗,產(chǎn)生積極的表達態(tài)度,從而進入交際的話題。
生活中一定有人幫助過你,很多時候我們需要伸出雙手幫助別人。向幫助過你的人表示感謝,向需要安慰的人說些安慰的話。想想該怎樣說。思考:
1、哪些人幫助了我?我是怎樣感謝他的?
2、誰需要我的安慰?我是怎樣安慰他的?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再現(xiàn)生活情境。初步體驗幫助別人與被別人幫助的快樂。
在小組內(nèi)跟同伴們說一說,然后在班上說一說。
1.說一說為什么接受幫助,你怎樣表示感謝的?
2.說一說怎樣向需要安慰的人表示安慰?
3.自找合作伙伴共同設計對話,進行模擬練習。
4.議一議:
在小組內(nèi)商量,開展一次獻愛心活動。就怎樣幫助怎樣安慰等問題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聽聽同伴的意見。
一、說一說
1、為什么接受幫助,你是怎樣表示感謝的。
2、我是怎樣安慰別人。
二、自找合作伙伴共同設計對話,進行模擬練習。
三、在充分練說的基礎上全班交流、評議。
四、小組討論,開展獻愛心活動。
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從內(nèi)心深處知道感恩別人。同時讓學生知道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道理。
一、根據(jù)小組商量的方案,從兩個情境中選擇一個,試著表演,分角色進行感恩。
對自己幫助最大讓自己最感動的事,自己最煩惱的事是什么,小組內(nèi)分角色表演。
二、全班分組進行感恩。包括:大自然、祖國、老師、父母、同學、朋友……任選一個進行表演。
三、集體評議。
四、以《感恩××》為題,寫一段話,要求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1、找出自己最需要安慰的事情,讓小組中成員安慰自己。
2、全班分組進行感恩。包括:大自然、祖國、老師、父母、同學、朋友……任選一個進行表演。
3、師生評議。
4、寫話練習。
5、小組交流自己的作品。
6、全班交流。
讓學生知道感恩我們的大自然,增強保護大自然的意識。感恩我們的祖國,潛移默化中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帶著感恩的心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 認識8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新部件“廣”。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朗讀過程中感受花園里的美麗和蝴蝶飛舞時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1. 認識8個生字,會寫4個字,認識新部件“廣”。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朗讀過程中感受花園里的美麗和蝴蝶飛舞時的快樂。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本課生字,詞語卡片和課文插圖,課文朗讀帶。
學生:到花園、草地去觀察蝴蝶,學唱《蝴蝶飛呀》。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新課
1. 出示課文插圖一,觀察后說說圖上的景物。
2. 學生介紹自己所看到的蝴蝶飛舞時的情景。生可以一邊說一邊跳,還可以唱。
3. 出示課題:蝴蝶歌。
二、自主學習,掌握生字
1. 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詞,看誰畫得又快又準確。
2. 同桌學習: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生字詞;同桌相互考一考;給同桌提醒(生字的讀音)
3. 出示所有的生字。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從字音、字形、字的結構等方面指導學生發(fā)現(xiàn))
你能給哪些生字找一些好伙伴?(擴詞或說話)
師:書上為“和”字找了一串好朋友,你能讀好它們嗎?
出示:他呀你呀和我們一起飛。(練讀)
三、朗讀課文,感悟理解
1. 帶著問題自讀課文。
“我們”、“他”、“你”指誰?讀了這首兒歌你感受到了什么?
2. 學生練習表演課文,老師引導。
師:“怎么才能讀好花兒、草兒、蝴蝶的友誼和快樂呢?”
(1)找好朋友相互練習表演讀,比一比誰表演得最好,讀得最好。
(2)請小朋友上臺表演讀。讀后評價。
(3)學生相互交換朗讀與表演,教師讀,大家表演。
3. 出示課文插圖,觀察可以用哪些詞語來表示圖中的事物。
板書相關的詞語。(完成課后的第二題)
4. 蝴蝶還會飛到哪些美麗的地方?它們會看到什么?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按書上的語言格式進行說話練習。教師將學生的語言進行梳理,構成一首兒歌,再讓學生讀。
四、認真規(guī)范、練習寫字
1. 孩子們,這課有哪些字我們必須會寫?
2. 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
3. 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字,你覺得在寫這些字時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4. 教師范寫。
5. 學生先描后寫,教師巡視指導。
五、課外作業(yè)
查找有關蝴蝶的資料。
《蝴蝶歌》導學案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用“美麗”說一句話。
2、復習鞏固漢語拼音,認識8個生字,會用其中的4個字。
3、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人與大自然之間的和諧,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意識和情感。
【使用說明與學法指導】
1、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在誦讀中去體會和感覺和感受大自然的美麗與和諧。
2、通過獨立思考、深情朗讀、小組合作,通過自讀自悟,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在朗讀兒歌的過程中想象蝴蝶飛舞嬉戲的畫面,體會它們快樂自在的心情。
3、認真研究學案,獨立思考,限時30分鐘自主完成;規(guī)范書寫;小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內(nèi)容導航】
本課是一首充滿童趣的兒歌,是葉圣陶的作品,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還配了兩幅彩圖。課文的插圖表現(xiàn)了花園的美麗和蝴蝶在花園里飛舞的快樂情景。
【知識鏈接】
對于農(nóng)村的學生來說,對到秋冬季節(jié)黃葉紛飛的.情景的描寫是那樣的熟悉,再加上孩子們之間相互探討,輔以插圖或影視資料為他們提供幫助,再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那樣的活靈活現(xiàn),栩栩如生。
【自主學習】
1.我會讀:飛到、花園、這里、景色、鋪床、美麗、游戲、分離
2、想一想,再填空。
我:共有( )畫,第五畫是( )。
你:共有( )畫,第三畫是( )。
和:共有( )畫,第四畫是( )。
3、初讀課文,梳理內(nèi)容。利用拼音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合作探究】
朗讀感情,想像
1、你們想請哪個同學來朗讀課文?為什么?
咱們給他提點建議吧!你認為他要怎么讀?大家仔細聽,想想蝴蝶飛到哪里。
2、指名說(板書:花園里)
3、你喜歡這里的花園嗎?為什么?板書(美麗)誰來美美地讀一讀?指名讀第一句:
范讀、齊讀、邊做動作邊讀。
這里的“美麗”還可以怎么說?聰明的孩子,你能用“美麗”說一句話嗎?
4、是呀!花園非常美麗,那花園里都有些什么呢?顯示句子:
請孩子們讀一讀這兩句:“紅花鋪……游戲”。邊讀邊想,看看自己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還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路同桌交流。
示范讀。指名讀。齊讀。閉上眼聽老師讀。在反復地讀中感悟花園里景色的美麗,以及蝴蝶停留在花叢中,在綠草間嬉戲的迷人景象,展開想像,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大自然的美麗,產(chǎn)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問:孩子們,假設你們諒是一只只快樂的蝴蝶,在花園里飛累了、玩累了,這時就在紅花鋪成的床上睡眠,有什么感覺。
生自由發(fā)言,然后帶著這種感覺讀一讀這一句。
問:來到花園里,蝴蝶在綠綠的草地上游戲,想想:它們都會玩些什么游戲?
讓孩子展開想像,從而貼進課文,實現(xiàn)與課文的對話,進一步理解課文,再美讀這一句。
是呀,花園這么美麗,蝴蝶們飛來飛去,累了,就在紅花鋪成的床上休息,還可以在綠草叢中游戲,真有趣!想把這兩句背下來嗎?試背。
5、小蝴蝶沉浸在這美麗的景色中,它們飛呀!飛呀!一會兒飛得高,一會飛得低,一會飛成一團,舍不得分開,多么有趣呀!真開心!看著蝴蝶們快樂地飛舞,你們快樂嗎?那就讓我們一起來跟著蝴蝶邊飛邊唱吧!
學生帶著自己的感受,自由地讀一讀:
“飛呀……分離”
邊讀可加上自己喜歡的動作,指名讀,聽后評價。
6、看著這群快樂天使,花兒更是快樂,你看,它張開了鮮紅的花辨,笑得臉生笑得更紅了,來吧,親愛的朋友,我們一起飛吧!
齊讀最后兩句。
【練練測測】
1、孩子們,這課有哪些字我們必須學會寫?
2、你有哪些好辦法記住它們?
3、仔細觀察田字格中的字,你覺得在寫這些字時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4、教師范寫描描寫寫里面的字,并指導。
5、說一說蝴蝶還會飛到哪里去,想一想那里的景色。
【拓展延伸】
1、用“美麗”說一句話。
2、畫一幅黃葉飄飛的畫。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一、了解本文按空間轉換的順序描寫景物的寫作方法。
二、體會古代園林建筑設計的精致奇巧和建造者高超的藝術造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吟誦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今天,也讓我們一起到揚州瓜洲鎮(zhèn)上的于園,去品賞中國古典園林的絕妙景致。
二、作者簡介
張岱,明末清初文學家。出身于仕宦家庭。明朝滅亡后,他隱居山中,在國破家亡之際,回首二十年前的繁華靡麗生活,寫成了《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等書,抒發(fā)了他對故國鄉(xiāng)土的追戀之情。
今天,我們學的《于園》就出自于他的'《陶庵夢憶》。
三、初讀課文
1、散讀課文。
要求:請注意課文中個別字詞的讀音。
2、請讀。
學生正音。教師范讀。
板書:檻jian
3、全班齊讀。
要求:讀準字音,不讀破句。
四、再讀課文
1、分組討論交流課文的解釋。
2、學生解釋,重點字詞教師點撥。
、俑蝗擞谖逅鶊@也園:動詞,建筑園子。
、诜秋@者刺刺:名帖,這里作動詞,投名帖。
②奇在磊石磊:壘,堆砌。
、劬壠轮材档、芍藥緣:順著,沿著。
④以實奇以:因為。
、菀杂年幧铄淦嬗年幧铄洌宏幇瞪钸h。
⑥頹然碧窈頹然:舒坦的意思。碧窈:碧綠幽遠。
⑤俱以假山顯以:憑借。顯:顯揚,有名聲。
⑤胎于石胎:這里是形成雛形的意思。于:從。
、葜劣趫@可無憾矣于:到。
3、在此基礎上思考:于園并非人人都能進去,從文中那一句話可以證明?
“非顯者刺,則門鑰不得出”一句告訴我們:只有有名聲、有地位的人才能進這座園子,一般人則不能?梢钥闯鲞@座園子不同尋常,主人不肯輕易示人,給人一種“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之感。
這一節(jié)中,還有哪一句也照應了“非顯者刺,則門鑰不得出”這句話呢?
五、細讀課文(第二段)
從第一節(jié)中,我們還了解到于園是一個名叫于五的有錢人所建造的園子。它可以算是一座私家花園。據(jù)我了解,私家花園是中國園林藝術的精華。它們大都模仿自然,推崇山水野趣,疊石掇山,樓閣重復,具有山水畫意。
下面,讓我們重點學習第二節(jié),看看它究竟奇在何處?
1、找出關鍵句:“園中無它奇,奇在磊石”。
板書:園中無它奇,奇在磊石。
2、文中從哪幾處描繪了磊石呢?
找出方位名詞“前堂”、“后廳”、“臥房檻外”。朗讀這三句。
它們各自奇在何處?請學生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處談感受。(可抓住文中具體字詞,想象一下作者當時的感受。)
語文教案 篇6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課
教師出示一根編中國結的紅絲線,同學們這是什么?
教師出示一個中國結,這優(yōu)勢什么呢?你能說說它們之間的關系嗎?
教師總結:
這跟繩子扯的再遠,也離不開這個頭.這就形成了這個中國結.
板書課題:中國結
二、整體認讀了解課文內(nèi)容內(nèi)容。
1、通過自身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解決課文中新的生字朋友。
2、考慮:課文中寫的中國結都在什么地方出現(xiàn)?
三、細讀課文,交流品讀。
通過對課文第二段的閱讀,對中國結進行進一步的了解。
默讀二、三段,
考慮:你喜歡中國結嗎?為什么?
讓學生展開想象除了書上的這些描寫你還能想到什么?
小朋友用自身的語言來描述,通過學生的相互補充達到完美的境界。
你是從什么地方看出人民喜歡中國結,在課文中找出有關語句畫下來,全班互相交流。
指名讀一讀畫出的語句。
指導朗讀,通過個別的詞語體會中國結的意義,應該讀的速度快一點,聲音響亮。讓學生根據(jù)課文中的上下理解。
過渡:
中國結不只代表著你們說的意義?它還代表著中國心,飽含這中國情.
自由讀第四自然段
讀完后集體交流你是怎樣理解文章中所說的頭的。
中國結中寄托著所有華夏子孫的濃濃深情,有一種怎樣的感情?課文中那些詞語表達這種情感?
通過課文的分析讓學生試著概括文章的段落大意。
四、總結:
根據(jù)板書,由學生總結從課文中學到了寫什么?
文章最后一個自然段介紹了中國結受歡迎的原因.說說你是怎樣理解的,
通過課文的學習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五、作業(yè):
背誦自身喜歡的段落。
第二課時
一、導入揭題
1、你喜歡的中國結,他們一定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回憶一下,你都見過什么樣的中國結?
2、我們繼續(xù)來感受文章中給我們怎樣來解釋中國結的
[板書課文標題]
播放課文錄音。
二、重新認識全文
1、速讀課文,找出你喜歡的句子,并用筆畫下來。
2、你能讀出自身喜歡的語氣嗎?
3、小組研究:
它包括了什么樣的`民族感情?
4、反復閱讀第5自然段,然后把這個課文復述給大家聽。說說你很快能復述出來的秘訣
三、總結全文
1.再讀全文:跟著課文錄音輕聲讀課文。
2.縱觀全文,說一說:
中國結代表了什么?
把你心中的感受用一二句話說出來。
四、學習本課的生字詞
1、學習生詞
A、本課中你還還有哪些不理解的詞語?
B、集體用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嘆為觀止
神往
2、學習寫本課生字。
A、出示生字寵 飾 頸 僑 憧 憬 乞。
B、讀字組詞。觀察字形,想一想:這些字在字形上有一個一起特點是什么?
C、認真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模仿寫。
D、寫完后在班里展示寫的好的學生的作業(yè),進行評價。
五、課堂小結
對于本節(jié)課你想說點什么?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懂得象聲詞是表示聲音的,寫的時候一般都加上引號。
2、學會把生活中聽到的聲音用象聲詞說出來。
3、能通過一件事的敘述或一個場景的描寫,用上幾個象聲詞。
教學重點
1、懂得象聲詞是表示聲音的,寫的時候一般都加上引號。
2、如何在一件事或一個場景中正確使用象聲詞
教學難點
能通過一件事的敘述或一個場景的描寫,用上幾個象聲詞。
教學流程
一、認識象聲詞,感受象聲詞
1、師:同學們,還記得一年級學過的《魯班和櫓板》這篇課文嗎?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
這時,一群鴨子“嘎嘎”叫著,“撲通撲通”跳下水。
①齊讀句子,提問:這句話中有兩個表示聲音的詞,誰來讀?這些表示聲音的詞語叫什么?(板書:象聲詞)
、诔鍪镜诙湓挘哼@時,一群鴨子叫著,跳下水。
師:請大家自己讀一讀第二句話,這兩句話你喜歡哪一句,為什么?
、坌〗Y:看來,在句子中準確地使用象聲詞,我們讀了會有如聞其聲、身臨其境的感覺。(板書:如聞其聲)
2、在句子中用上象聲詞要注意什么呢?(加上引號)由于象聲詞是表示聲音的,所以一般都要加上引號。(板書:“”)
3、你們還知道哪些象聲詞?
4、你們積累的象聲詞真豐富!能在說一句話的時候,恰當?shù)赜蒙舷舐曉~嗎?
二、創(chuàng)設情境,活用象聲詞
1、師:說得真好,原來,在句子中恰當?shù)赜蒙舷舐曉~,就能讓人有如聞其聲的感覺。如果在說話和寫作文時也能做到這一點,文章就會變得更生動、更有趣了。有一位同學寫了這么一個片段,你們自己輕聲地讀一讀:這段話主要講了什么?
教室里安靜極了,只聽見一片寫字聲,像是靜夜里春蠶在吃桑葉。不知誰一不小心把書碰到了地上,大家都抬起了頭。一陣風吹過,然后門被風吹得使勁關上了。
2、師:這位同學觀察得真仔細!剛才我們說了,在說話和寫作文時恰當?shù)赜蒙蠋讉象聲詞,會讓人有如聞其聲的感覺。那么,在這段話中,是否也能用上幾個象聲詞,用在哪兒好呢?(指名說)
校正:教室里安靜極了,只聽見一片“刷刷”的寫字聲,像是靜夜里春蠶在吃桑葉。不知誰一不小心把書碰到了地上,“啪”地一聲響,大家都抬起了頭。一陣風“呼!”地吹過,然后“咣當”一下,門被風吹得使勁關上了。
3、出示文字:
“小蜜蜂飛來了,采走了香的粉,釀出了甜的蜜!昂⒆觽兣軄砹,籃兒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裝著喜盈盈的滿足。
讀了這句話,你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4、走出家門,來到大自然中,你聽,你看:
。ㄇ镲L“呼呼”地吹著,金黃的樹葉“嘩嘩”地向我們招手,像是在和我們告別……)
你又看到了什么?又聽到了什么?
5、師小結:在寫作文時,如果能把看到的、想到的、聽到的都寫下來,那么,你的文章就會更加真實、生動。
三、明確要求,指導選材
1、師:你們說的真好!如果把說的內(nèi)容寫下來,那就是一篇好作文了。想不想試試?今天,我們就來寫這樣的一篇作文。
請大家翻開課文第79頁,自己讀讀習作4的第二自然段,這次習作給我們提出了哪些要求?
2、請大家一起讀第二自然段,提問:這次習作提出了哪些要求?(指名回答)板書:一件事,一個場景用上象聲詞
3、師:課文中有四幅圖,為我們提供了寫作素材。仔細觀察,根據(jù)插圖的內(nèi)容,你會想象到什么事情或場景?
4、師:好,現(xiàn)在誰想說?
5、指名說。
四、自由習作,品味賞讀
1、師:你們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有這么多事情和場景要說,想不想寫下來?現(xiàn)在,請你們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件事或一個場景寫下來,恰當?shù)赜蒙蠋讉象聲詞。因為時間關系,我想提一個小建議,開頭、結尾先不要寫,抓住重點部分,寫一個片斷。
2、學生寫片斷,教師巡視指導。(注意提醒書寫姿勢)
3、師:同學們,停一停,你們真了不起,短短的十分鐘時間,都寫了不少了,而且還很精彩,想欣賞欣賞嗎?(指名交流)大家要學會傾聽。要知道,欣賞別人作文的過程,也是一個自我提高的過程。待會兒聽聽老師是怎么評的。
五、小結延伸,布置作業(yè)
1、課堂小結:
我們在使用象聲詞描寫一個場景的時候,只要做到準確、恰當、合理、有序,就會使我們的文章變得
有聲有色。
2、文章寫好不能交給老師,自己應成為自己作品的第一個讀者。要反復地讀,反復地想,反復地改。俗話說:文章是改出來的。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你們的文章就這樣不斷地讀,不斷的思,不斷的改,一定會有更大的進步!
3、布置作業(yè):
、俳o你的作文加上開頭和結尾,認真修改。
、诎炎魑淖x給爸爸媽媽或同學聽,根據(jù)他們的意見,再改一改。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熟讀成語,并理解成語意思;
2、朗讀并背誦相關的兒歌;
3、熟讀老子原文。
教學過程:
一、交流成語,走進老子
1、背誦積累的道德經(jīng)成語。
2、看圖猜成語。
師導入:成語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濃縮的文化。這節(jié)課,我們將再次走近《讀老子,學成語,誦兒歌》這本書,從經(jīng)典作品中學習成語。
二、學習成語,初讀老子
1、漢字趣解。
過渡語:看到大家如此優(yōu)秀的表現(xiàn),老師帶來一個有趣的漢字趣
解送給大家!猜猜它會是什么字呢?
出示圖片,邊看圖標講解:
最早的“和”字是由“龠(yue,古代樂器)”和“禾”組成,本義為以聲音相應和,協(xié)調(diào)地跟著唱或伴奏,此時讀音為四聲he.
2、你還知道哪些含有和的詞語?
3、今天我們要學的成語是——《六親不和》這個成語也含有和字。
。◣煱鍟n題,生齊讀兩遍)
三、理解成語,熟讀兒歌
1、成語簡介
六親不和的意思是指與親族、親戚之間的關系不好。這個成語是從《道德經(jīng)》第十八章中提取出來的。
2、聽老師讀道德經(jīng)原文。
3、過渡語:有一首和“六親不和”有關的兒歌在等著和大家見面
呢!請看。ǔ鍪緝焊瑁
(1)自己試著來讀一讀吧!
(2)、師范讀。
請聽老師讀一遍,聽清你不認識的字的讀音,默默記在心里。
注意,一邊聽一邊指著字。
。3)、鞏固,熟讀兒歌。
A現(xiàn)在一起將整首兒歌讀一讀。
B誰敢當老師帶大家讀?(兩名學生分兩節(jié)帶讀)
C是不是每個同學都會讀這首兒歌呢?現(xiàn)在同桌互相檢測一下吧。(讀得好夸夸他,讀錯了當小老師教教他。)(檢測:誰能流利地讀給同桌聽?)
。4)、男孩女孩比賽讀一讀吧!
。5)、填空檢測。
四、拍打節(jié)奏,背誦積累
過渡語:語文學習重在積累,熟讀才能成誦。怎樣才能讀得抑揚頓挫、朗朗上口呢?老師告訴大家一個小秘訣:要注意把握好詞語意思間的'停頓哦!
1、師出示畫有停頓符號的兒歌。(斜線表示語氣的停頓)
2、請聽老師如何讀出節(jié)奏。
3、打節(jié)拍齊讀。
4、同桌試著背給對方聽。
5、誰敢背給大家聽?(指名)
6、全班拍手背誦。
五、增量發(fā)現(xiàn),生活鏈接
1、學生說說自己最愛的家人,為家人做過哪些事?
2、自己讀增量發(fā)現(xiàn)后回答問題:“六親不認”和“六親不和”意思一樣嗎?
六、暢談收獲,總結課堂
孩子們,你們的家人都很疼愛你們,你們也很孝順他們,一家人相親相愛是多么的幸福啊。說說你本節(jié)課學到了哪些知識?
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積累運用語言心理神態(tài)動作和環(huán)境描寫來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寫作方法。
2、感悟文中兒童“中士”堅守諾言不失信的品質(zhì)。
3、探究生活中的類似現(xiàn)象,聯(lián)系自己的閱讀,與課文作相同或相反的比較。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初讀感知
1、自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初步感知文章內(nèi)容。
2、 用一句話來說說文中的小男孩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二、再讀課文,進行圈劃體會
1、圈出描寫小男孩外貌的句子,進行圈劃提問
A很小的男孩子,七八歲的模樣。
B長有雀斑的小鼻子,他的短褲很短,不用腰帶。
2、圈劃描寫小男孩心情的句子,小組進行討論體會,交流。
A低下頭,哭得又響又傷心。
B但是他連忙甩開了我的'手,說:“我不能,我不能!
C孩子又重重地嘆了一口氣說:“我想他們走了。”
D他快樂極了,快樂得甚至叫出聲來。
3、圈劃能體現(xiàn)我對小男孩看法變化的詞語,加以體會。
(板書:有病 笑出來 省悟 愿意“幫忙” 緊緊“握手”)
4、教帥小結:這篇文章就是通過這些語言,心理,神態(tài)動作等描寫來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三、合作探究
1、學習了這篇文章,你喜歡文中的小男孩嗎?為什么?
2、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你碰到過類似的事嗎?
(與課文作相同或相反的比較,討論守信的可貴,不守信用的危害)
布置作業(yè):
1、同桌分角色朗讀課文片段。
2、寫一篇讀后感。
語文教案 篇10
內(nèi)容預覽:
《觀潮》
第一課時:
學習課文第3、4自然段,了解錢塘江大潮潮來時的情形,理解、積累并運用課文中描寫潮水的語句。熟讀成誦部分語句。
第二課時:
二.教學目標:
1. 小組合作,探究課文3、4自然段,了解錢塘江大潮到來時的情景,體會其雄偉壯觀。
2. 理解,積累并運用課文中描寫潮水的語句,熟讀成誦部分語句。
3. 體會作者留心觀察,抓住事物特點有順序的描寫方法。
三.教學重點:理解,積累并運用課文中描寫潮水的句子;學會按序背誦課文。(文字序領與畫面結合法)
四.教學難點:感悟領略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
五.教學方法:目標教學法 感悟發(fā)現(xiàn)法 引導發(fā)現(xiàn)法
六.學習方法:小組合作(讀書發(fā)現(xiàn)--質(zhì)疑問難--組內(nèi)合作--組外協(xié)作)、感悟發(fā)現(xiàn)法
七.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錢塘大潮錄象
八.教學流程:
。ㄒ唬 激趣導入,引出壯觀
1. 談話,板題。
2. 理解觀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觀。
3. 導入3、4自然段。
4. 出示學習目標。(目標教學法)
(二)、觀看錄像,感受壯觀 。
看看畫面,聽聽聲音,感受這一天下奇觀。
。ㄈ⑿〗M合作,感悟壯觀
1. 談話激發(fā)學習興趣。
2. 合作學習提示:a.你喜歡文中的那一句,為什么?你能把你喜歡的這句話讀的讓你們組內(nèi)的同學也喜歡上它嗎?b.你在學習中有什么問題,你們小組是怎樣幫助你解決的?c.通過小組合作,你都學懂了些什么?
3. 組建合作小組
4. 組內(nèi)合作學習 (感悟發(fā)現(xiàn)法)
5. 反饋合作成果,構建全體讀書感悟氛圍。
6. 引導小組感悟。a.朗讀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b.課件展示描述的情景;c.引導發(fā)現(xiàn)大潮雄偉壯觀(想象和實踐表演);d.感情朗讀。(引導發(fā)現(xiàn)法)
。ㄋ模、聽聽讀讀,發(fā)現(xiàn)作者觀潮順序
1. 范讀課文,聽后練習。剛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讀了這些描寫潮水的語句。不過,把觀潮的順序給打亂了。其實,作者寫得可有順序了。下面,我們就先來做一個聽的練習。
聽老師讀這段話(出示),看誰本事大,能聽清作者是用哪些詞語把這四處的描寫給連接起來的。待會兒,請你把聽到的詞語寫下來。
師讀生聽:
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條白線。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大多高的白色城墻。(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2. 感悟發(fā)現(xiàn):作者是按從遠到進順序來描寫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聲音和大潮的變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偉壯觀。
3. 齊讀課文,感受壯觀。
。ㄎ澹、思路引導,背誦壯觀
1. 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 出示音樂、畫面,激發(fā)背誦興趣
3. 評價:背誦得多有感情啊!我們仿佛站在錢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來越近,聲音(越來越響),浪頭(越來越高),氣勢(越來越大)。錢塘江大潮真不愧為(天下奇觀)!我們?yōu)橹院,為之(驕傲)?/p>
。、創(chuàng)設情境,運用語句
1.積累詞匯
今天,我們學習的兩個自然段里,詞語非常豐富,你們想不想把它們積累起來?聽老師說詞語的意思,看誰的反應快,老師語音剛落,就能很快地站起來說出哪個詞語表達了這個意思。 (人聲鼎沸、山崩地裂)
2.運用詞匯
看得出,同學們在閱讀課文的時候,還挺注意詞語的積累,不過,會不會用了 呢?咱們來自我檢驗一下,我這兒有一段話,可是不完整,你們能不能在括號中用上今天學到的詞語,使這段話表達得清楚通順呢?師出示一段話:
今天,我去海寧觀潮。潮來之前,江面上( )?沙眮頃r,卻一浪一浪( ),一浪一浪( )。湖水聲猶如( ),海堤上盡管( ),但竟聽不出他們在說些什么。漸漸的,潮過去了,消失在( )的地方。
。▽W生分四人一小組討論,然后選派一代表報告)
3. 師生共同評價
(七)、結束語
(八)、板書
觀潮
悶雷滾動出白線
潮頭怒吼貫江面
山崩地裂城墻現(xiàn)
錢塘奇觀天下傳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教案語文教案05-04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教案(精選)08-20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8-26
語文教案12-14
語文教案12-14
語文教案12-14
語文教案12-15
語文教案12-15
語文教案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