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錦集6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辨別并愿意模仿幾種常見小動物的叫聲。
2、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3、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5、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各種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1、模仿小動物叫聲
――教師出示小各種動物頭飾。這是誰?它是怎么叫的?
――請幼兒選擇自己想扮演的小動物,戴好相應的.頭飾。
2、游戲:猜猜我是誰
――告訴幼兒游戲名稱,激發(fā)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
――講解游戲規(guī)則,告訴幼兒游戲玩法。
――請一名幼兒趴在教師膝蓋上,蒙上眼睛,作為猜的人。被猜的幼兒戴上動物頭飾,輕輕走到猜的幼兒后面,拍拍他的肩,模仿自己所扮演的小動物的叫聲。如“嘰嘰嘰,猜猜我是誰?”請猜的幼兒說出該小動物的名稱。
――猜對的幼兒作為猜的人繼續(xù)游戲,猜錯的幼兒則成為被猜的人。
活動反思: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圖畫不單是文字的說明,且可拓展兒童的想象。讀懂她、愛上她讓幼兒用想象力描繪出眼睛無法看到的故事,真正學會閱讀。本次活動選用的繪本畫面簡單有趣,幼兒看完后總有恍然大悟的表情。畫面提供了每個動物身體的一部分讓幼兒推測、想象,讓幼兒逐步懂得了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學會由部分推及整體。圖與圖之間呈現(xiàn)獨特聯(lián)系,表達繪本的整體內(nèi)涵,預留給孩子最大的想象空間,帶給孩子閱讀的快樂感。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在看看,聽聽,玩玩,講講中初步學會兒歌《小雞》
2 認識相關字:雞,捉,嘰。
3 感受雞與人們生活之間的密切關系,理解圖,文的內(nèi)容。
活動準備:教師用書,大掛圖,字卡、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小朋友們見過小雞嗎?他們長什么;樣?怎樣叫的?
小朋友們知道后和教師一起學做小雞的走路動作和叫聲。
然后出示掛圖《小雞》并說:今天我們學小雞。
2、進入
先讓幼兒觀察掛圖,至少一分鐘,沒有聲音,靜靜地看圖上都有什么,都有誰,然后等待老師的問題再回答。
---圖上都有誰呀》?他們在做什么?
---數(shù)一數(shù),圖中有幾只小雞?仔細看,他們是一起來的嗎?
---有一只小雞呀是后來的,那他來干什么呢?是來找著兩只小雞一起玩游戲的',是不是?再問一次,它來找著兩只小雞做什么?
3 開始理解的讀兒歌
---小雞怎樣叫(嘰嘰嘰) 引出第一句。
---他們在哪。ㄇ嗖莸兀 引出第二句。
---他們在干什么(捉小蟲) 引出第三句。
---那他們吃完蟲子準備做什么了(做游戲)
4 熟悉字卡,認讀雞,捉,嘰字卡
---教師舉讀字卡,幼兒復讀。
---教師舉字卡并說:一只。u)來(捉)蟲,(嘰),幼兒復讀。
---教師再舉字卡說:兩只。u)來(捉)蟲,(嘰嘰)。
---教師再舉字卡說:三只小雞來了,應該怎么說?幼兒說:三只小雞來捉蟲,嘰嘰嘰。
5 拍拍字寶寶
教師說:這三個字寶寶等著你們叫他們呢!快用你們的小手和他們握握手吧(用小手拍打字卡)
活動延伸:了解公雞和母雞,回家讓爸爸媽媽將關于公雞和母雞的故事。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會“打蛋”和“攪拌”。
2.愿意與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培養(yǎng)分享意識。
3.在老師的幫助下將碗勺收拾干凈,擺放整齊,養(yǎng)成愛衛(wèi)生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微波爐一臺、打蛋器一個、雞蛋2~3個、圍裙若干、碗、勺等每人一份,調(diào)味瓶一盒(內(nèi)有食油、鹽)。
【活動過程】
1.示范打蛋、攪拌:將蛋拿出,請小朋友觀察蛋的形狀和顏色,隨后將蛋輕輕地在工作臺敲破,用小碗盛好,并用打蛋器攪拌直至均勻(加上適量的水和鹽)。
2.幼兒打蛋:系上圍裙,將蛋與打蛋器放到工作臺上,將碗和勺清洗干凈,開始操作。注意要及時將蛋盛在碗里,避免掉到桌上或地毯上。
3.幼兒學習攪拌:左手抓住碗,右手用打蛋器輕輕攪拌直至均勻(加水、鹽)。
4.蒸蛋:將蛋放到微波爐里蒸五分鐘(由老師操作完成)。
5.分享:將蒸好的`水蛋取出,用勺切開,分別盛在幾個碗里,溫度適宜時邀請其他小朋友過來一起品嘗。
6.清潔:將用過的碗、勺、打蛋器用清水沖洗干凈。
【活動延伸】
雞蛋還有許多不同的做法,比如我們還可以做“煎雞蛋”。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鞏固對大小標記的認識。
2、能按照大小標記將物體分類。
3、初步學習粘貼的基本技能。
活動準備:
1、教具:大小標記各一;大小動物卡片一套
2、學具:大小動物卡片每人四張。
3、漿糊每桌一盆、抹布每桌一塊。
活動過程:
一、幫動物排隊(出示動物圖片)
1、今天誰來了我們班?
2、它們有什么不一樣?(大小不同)
3、我們來幫他們按照大小分一分,分成兩排。
二、大小特征標記(出示大小標記)
1、這里有兩張標記,誰會照它的樣子來做動作?
2、兩個動作有什么不一樣?
3、當小朋友兩只手伸出來,兩只腳分開就覺地很大,這張標記表示什么意思?叫它什么名字?(大標記)
4、兩只手靠著身體,兩腳并攏就決得很小,這張標記又表示什么意思?叫它什么名字?(小標記)
5、將大小動物放到相應標記處。
6、送小動物回家
。1)出示貼有大小標記的房子
T:這是大動物的家(指貼有大標記的房子)這是小動物的家(指貼有小標記的房子)
T:天黑了,小動物要回家了,我們把大動物送到有大標記的'房子里,小動物送到有小標記的房子里。
。2)教師邊講解邊示范粘貼的方法。
三、幼兒操作:送小動物回家
T:還有一些小動物也想請小朋友送它們回家,小動物要回家了,請你看一看哪個大?哪個小,然后把他們送回自己的家,好嗎
四、活動評價:
展示個別幼兒的操作紙,從操作的結果、粘貼的技能集體進行評價。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感受歌曲歡樂的節(jié)奏。
2、創(chuàng)編動作,表現(xiàn)做家務的情景。
3、愿意與同伴一起參與表演。
4、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chuàng)編動作。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音樂CD。
2、布置好的娃娃家。
活動過程:
1、傾聽音樂,想象音樂表現(xiàn)的家庭情景。
指導語:歌里說了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呀?
2、學習歌曲。
1)、教師演唱,幼兒輕聲跟唱。
2)、教師與幼兒共同大聲演唱歌曲。
3、引導幼兒回憶在家里看到爸爸媽媽是怎么做家務的.,請個別幼兒表演。
指導語:你看到爸爸、媽媽平時會做哪些家務活呀?你能表演給我們看看嗎?
4、與幼兒討論:如果玩“扮家家”這個游戲,需要哪些人及材料。
將幼兒進行分組,一個人當爸爸,一個人當媽媽以及娃娃家材料。
5、播放音樂,老師與幼兒一同玩“扮家家”的游戲。
兩名幼兒一名扮演爸爸,一名表演媽媽。
教師可以以孩子角色進入,也可以去娃娃家做客,觀看孩子活動情況。
6、活動結束后進行小結。
指導語:今天的游戲中你表演,你扮演了誰?你做了哪些事情?你是怎么照顧娃娃的.
課后反思:
整首歌曲的歌詞孩子們很熟悉,是他們?nèi)粘I畹膶懻。當我范唱這首歌曲時,孩子們馬上有了感應,和我一起說: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開飯了! 開始我并沒有要求他們一起學,孩子們就不由自主地做起了動作,還很有節(jié)奏?梢,來自孩子生活熟悉的東西是很能為孩子們理解、接受的。
當我提出問題:“你看到爸爸、媽媽平時會做哪些家務活呀?”孩子們都能很擁躍地回答,有的孩子還配上了動作。
因此,我在讓孩子們學習這首歌曲時,只要強調(diào)歌曲的節(jié)奏就可以了,孩子們能很快理解并學會。孩子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主要是“開飯了——”這個語言節(jié)奏拉得太長,所以我在教學時就采用了拍節(jié)奏的方法幫助孩子掌握,受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小百科:流傳于兒童之間的游戲。流行于全國各地!斑^家家”是孩子模仿成年人的一種游戲,一個人或幾個人都可進行。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鞏固團圓、壓扁、搓長條的技能。
2、學習塑造太陽的造型。
3、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喜歡裝飾。
活動準備:
紅色橡皮泥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太陽,激發(fā)幼兒興趣
出示范例。這是什么?(太陽)小朋友經(jīng)?匆娞柟,它和調(diào)皮,有時候高興,有時候很生氣。今天我們用泥來做個太陽。
二、講解示范。
1、取一塊泥團圓,在泥工板上壓扁。
2、取一塊泥團圓在搓長,一段段粘接在太陽周圍作光芒。
三、幼兒操作
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
四、評價幼兒作品
展出幼兒作品,互相欣賞。
教學反思: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xiàn)出來的操作活動。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8-08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8-08
【精選】小班教案08-03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5
(精選)小班教案07-27
小班教案【精選】07-29
[精選]小班教案07-28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8-22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