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語文教案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5篇,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教案 篇1
一、教材簡說
小橋被大雨沖壞了,兩岸的小動物過不了河,很不方便。后來,兩只大象站在河的兩岸,用長鼻子架起了。動物們又感動又慚愧,合力架起新橋。
這是一個意在頌揚關心他人、團結互助精神的動人的童話故事,以小動物為主角是小朋友喜聞樂見的。
全文注有拼音,鼓勵學生自己借助拼音和插圖認識漢字,讀通課文,體驗學習拼音和漢字的樂趣和成就感;本文又是選學課文,重在通過朗讀訓練、游戲活動等促進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感悟。
二、學習目標
1、借助拼音,正確、流浪、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提高朗讀能力。
2、了解課文內容,懂得關心他人,團結互助。
3、能根據文字提示和創(chuàng)設的情境展開想象,選擇表演、說話、唱歌、繪畫等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借助拼音讀通課文。
2、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悟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團結的美好情感。
教學難點:理解感悟
四、教學設計
。ㄒ唬┛磮D導入:小朋友,看看這座橋(看圖說話),給小動物們帶來了什么方便?
。ǘ⿲W習第一段
1、讀
2、說說為什么“熱鬧”,找到相關詞句:許多、每天、來來往往……
3、試讀,表現“熱鬧”
4、小朋友喜歡熱鬧嗎,把你的喜歡表達出來。
(三)、學習2、3、4段
1、出示圖(兩只大象搭起來的'橋)這是怎么回事?
2、自由讀2、3、4段
3、表演讀第二段。
4、小橋被沖壞了,給小動物帶來什么不便?(讀第3段)
5、用奇怪、歡樂的語氣讀第4段(分男女、小組讀)板書:
。ㄋ模、第5、6段
1、大象的舉動讓動物們感動,于是大家齊心合力造了一座新橋。(出示圖)
2、把動物的感動慚愧讀出來。
3、想象說話:“新橋修好后不久,……”
4、讀第4段,板書“”
。ㄎ澹⒆x全文。
這是一座()的橋?你感悟到了什么
板書設計:
。ǎ┑臉
齊心合力
語文教案 篇2
一、第一段
1.朗讀。
2.重點字詞句講解。
3.研讀,討論。
⑴為什么說“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客觀)
、飘敃r的有利條件是什么? (主觀)
⑶諸葛亮向劉禪提出了什么建議? (“開張圣聽”)
⑷提出這一建議的目的是什么?
4.小結:論述當時的嚴峻形勢,提出了廣開言路的建議。
二、第二段
1.指名朗讀。
2.重點字詞句講解。
3.研讀,討論。
提問:作者在本段提出了什么建議?如何具體執(zhí)行?
4.小結:提出嚴明賞罰的建議。
三、第三、四段
1.指名朗讀。
2.重點字詞句講解。
3.研讀,討論。
、胖T葛亮向劉禪舉薦了哪些人?這些人具有怎樣的特點?
、婆e薦這些人的目的是什么?親賢有什么好處?
4.小結:諸葛亮向后主薦賢,考慮周密。
四、第五段
1.指名朗讀。
2.重點字詞句講解。
3.研讀,討論。
、耪页霰径蔚闹行木? 第1句
⑵“每與臣論此事”中“此”指代什么? 第1句
⑶“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的.主要條件是? “親賢臣,遠小人”
4.小結:從總結歷史教訓中提出親賢遠佞的建議。反復叮嚀,表明自己推舉賢能,旨在興復漢室。
五、布置作業(yè)
1.背誦1—5段,熟讀第6段。
2.歸納虛詞“而”、“以”的用法和意義。
語文教案 篇3
教材簡析
《假如》是一首充滿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詩,語言清新活潑,充滿兒童的想像力、創(chuàng)造力。全詩用并列結構的形式,借“馬良的神筆”,表達“我”對小樹、小鳥、殘疾人發(fā)自內心的關愛。這些關愛,顯示了兒童一顆博大而純真的心。朗讀這首詩,學生可能會產生心靈的共鳴,可能會產生許多新的“假如”。全詩以“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筆……”結束,給學生想像的空間,滿足孩子情感表達的需要。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會認“良”等九個字,會認會寫“良、食”等生字,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自主、合作等識字方法,提高學生的識字水平;通過多種形式地讀,使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并且在讀中初步有所感悟。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1.積極,樂于和同學交流識字的方法,大方自信匯報自己的識字感受和收獲。
2.初步有關愛他人、關愛環(huán)境、關愛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教學重點
1.通過自主、合作等識字方法,提高學生的識字水平;通過多種形式地讀,使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并且在讀中初步有所感悟。
教學難點
積極,樂于和同學交流識字的方法,大方自信交流自己的識字感受和收獲。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1、在上課之前,老師想先講個故事,題目是《神筆馬良》。課件出示:神筆馬良圖
馬良是一個人的名字,跟老師一起讀:liáng.從前有個叫馬良的孩子,他很喜歡畫畫,可是家里太窮了連支筆都買不起。他常常想:要是自己能有一支畫筆該多好!后來,有個白胡子老人送了一支畫筆給他,而且那支筆還是一支神筆呢!馬良只要畫什么他面前就會出現什么。從此,馬良就用這支神筆為窮人畫了很多需要的東西,像可以幫助人們耕田的牛馬等。幫助了很多人實現了他們的心愿。
2.小朋友們,你們想要一支馬良的神筆嗎?大家一定是有很多心愿想實現。有一個小作者也跟大家一樣,有很多心愿想要實現。他把他的心愿都寫進了一首詩歌,題目是《假如》。課件出示:假如(板書并齊讀課題)
3.假如是什么意思?誰能給它找個意思相近的詞語?(板書:如果、要是)
4.“假如”的“假”我們讀第三聲,我們還學過它另外的一個音是“jià”。給它組個詞語是“寒假”的“假”。(板書:假如、寒假)
5.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多音字。
設計意圖通過講述《神筆馬良》的故事,既激發(fā)了學生興趣,又讓學生明白學習的內容。
二.讀詩歌,識字
1.現在讓我們一看作者在《假如》中寫了哪些心愿吧!誰來讀一讀“朗讀要求”。 課件出示
1、用喜歡的方式,正確地朗讀課文,并標出小節(jié)。
2、讀準課文中的生字,同桌互相讀一讀。
3、讀完后跟你的小伙伴一起打敗生字寶寶。
2.請大家打開書,按照大拇指寶寶的要求朗讀詩歌。
3.大家可真厲害啊,這么快就完成了。瞧,生字寶寶都跑到我們的屏幕上來了,小伙伴們趕緊來認一認吧!
課件出示:尋找、馬良、雙腿、操場、糧食、不幸、哭泣、身體、窗前
4.有哪些小伙伴能一起來挑戰(zhàn)呢?
。ㄕ簟傲、雙、場”后鼻音,“食”整體認讀音節(jié),翹舌音。)
5.看樣子生字寶寶帶上拼音難不倒大家,那我們去掉拼音你還敢來挑戰(zhàn)嗎?
課件出示:尋找、馬良、雙腿、操場、糧食、不幸、哭泣、身體、窗前
我們一起來開火車,幾號火車開起來?(兩組開火車認讀,教師指讀)
6.大家都會認了,那你還能用新認識的詞語寶寶說句子嗎,喜歡哪個詞語就說那個。
7.會認會說話,我們單獨見到它們的時候也要認識,F在我們一起來點兵點將認認它們。
課件出示:尋 良 雙 食 操 場 哭 體
8.大家都認得這么好了,那你們是用什么好方法記住它們的? 課件出示田字格里的字
“尋”字,橫山加個寸,要提醒學生上下結構,上小下大,橫山中間一橫短,寸字橫寫在橫中線上。
“良”字,“很”字去掉偏旁頭上加一點 !笆场弊秩俗诸^個良,良字捺變點。在書寫前重視食和良字的最后一筆的不同。
“哭”字,上窄下寬,可用拆字法,分解為兩個口和“大”再加一個點;也可想象“哭”字的兩個口像一雙眼睛,一點是一滴掛在眼角的眼淚。寫時,中間的橫筆在橫中線略上一些,一點在右“口”之下。
8.有了這么多好的`記字方法,相信大家都記住了。那我們一起來玩高速闖關和喜羊羊摘蘋果的游戲。。課件出示
9.大家真是太棒了,把這些生字寶寶都打敗了。會認還要會寫,現在我們一起來寫一寫這兩個字。(寫“良、食”。)大家先看這兩個字,你發(fā)現了什么?(兩個字都有一個“良”字)這兩個“良”字是一樣的嗎?(不一樣,第一個“良”字最后一筆是一捺,而“食”字下面的“良”字最后一筆是一點。)我們一起來寫(小小手,跟你寫)注意:“食”字的“人”字頭要寫得舒展一些。最后一筆是點,不能寫成捺。誰能給這兩個字找找朋友?(良好、優(yōu)良;糧食、食物)
10.下面請大家在書上寫好這兩個字。寫好了的就伏好休息一會。
11.這些字教師作適當的指導后,再讓學生看清整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描紅、仿寫,最后可聽寫。
設計意圖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性,自學生字,培養(yǎng)學生自學習慣和自主識字的能力。寫字是低年級的重點,隨文識字更能理解詞義。連詞造句,培養(yǎng)說話能力。
三.讀詩歌,找心愿
1.剛剛的生字寶寶跳啊跳,跳到我們的詩歌中去了,你還能把它們認出來嗎?那誰能來讀一讀它的朗讀要求。課件出示:認真地朗讀詩歌,找出小作者的心愿。
2、小作者有哪些心愿,誰能來說一說?你在哪一節(jié)找到的?給我們讀一讀這一節(jié)。如果大家也找到了作者的這個心愿,那大家也一起讀一讀。男孩子們、女孩子們分別讀一讀第二、三個心愿。
3、這一節(jié)中也有一個多音字,是“還”。它還有一個讀音是“ hái”。給它們各自找個朋友。(板書:還書;還有)課件相機出示:3節(jié)詩歌對應的圖文
4、小作者寫到的這三個心愿中你喜歡他的哪個或哪幾個心愿?把你喜歡的那些心愿讀一讀吧。
設計意圖以讀促思,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感知,挖掘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情知體驗,培養(yǎng)學生讀書能力。
四、課后作業(yè)
朗讀整首詩歌
語文教案 篇4
一、復習導入:
1、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廬山的云霧》,廬山的云霧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想細細品味廬山云霧奇麗的美嗎?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讀課文。
2、課文著重寫了廬山云霧的哪些特點?文中哪兩句話分別告訴你們的?把它劃出來,一起讀一讀。
二、精讀第二小節(jié):
1、這一小節(jié)重點寫廬山的云霧千姿百態(tài),自由讀第二小節(jié),你從哪些句子具體讀出來的?試著用簡筆畫的方法來畫一畫這些姿態(tài)。
2、我們來交流一下好嗎?
山頭的云霧(象白色絨帽)
半山的云霧(象一條條玉帶)
山谷的云霧(象茫茫的大海)
遮擋山峰的云霧(象巨大的天幕)
結合簡圖理解:籠罩、纏繞、彌漫、遮擋
師述引讀:看作者用詞多貼切呀。站在山腰或山腳,抬頭仰望,那山頭的一片云霧,就像——( ),多么輕柔可愛。荒切 ),又像——( ),顯得高貴典雅,讓人愛不釋手。站在山頂,俯瞰山谷,那云霧——( ),一眼望不到邊際,令人覺得遼闊而深遠;仰望天空,云霧——( ),使我們不禁想仰天長嘯。
3、指導朗讀:這么美的云霧,真是讓人覺得心曠神怡、陶醉其間。你們能用朗讀讀出這種感覺嗎?(自由練習,指名讀,齊讀)
4、廬山云霧這么美,這么神奇,那是它真的有這么多形態(tài)嗎?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把這云霧千姿百態(tài)地展現在我們眼前(通過豐富的想象,用了比喻的手法)
3、你能不能仿照作者的方法也來用美妙的文字形容一下各種姿態(tài)的云霧?
4、這千姿百態(tài)的云霧真的讓人神往,讓人陶醉,讓我們再來美美地讀一讀。
三、精讀課文第三小節(jié):
1、指名讀這一小節(jié)的中心句。理解“瞬息萬變”。
2、快速瀏覽課文第三自然段,用不同的符號分別標出表示變化快變化多的字詞。
(生讀圈)
3、交流:
A.變化多:
。1)請大家一起告訴我你們一共找到了哪些姿態(tài)?(4種……)
。2)這4種就能讓你們覺得變化很多了嗎?(不能,還有省略號)
(3)我們來看看這4種姿態(tài)究竟能不能說明變化多?
一縷青煙:細細的、輕輕的、柔柔的——輕盈柔和的美
一瀉千里的九天銀河:濃重、厚實,氣勢非凡——雄偉壯麗的美
四蹄生風的白馬:小巧運動著的美
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高大靜止的美
師述:這些或濃或淡、或靜或動的形態(tài)是多么地具有代表性啊,而這些形態(tài)都是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如果時間再長一些,那變化該有多少?可見變化真多。
B.變化快:
。1)那你們又從哪體會出云霧變化的快呢?
。2)學生交流:剛剛還是……轉眼間,明明是……還沒等你完全看清楚
。3)改用“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說這句話,比比哪句好,體會云變化之迅捷之多。
。4)這“一縷輕煙”“九天銀河”“白馬”“冰山”是真的嗎?對,是作者看到云的想象,你能象作者一樣展開豐富的想象,仿照他的寫法也來寫寫云霧的瞬息萬變嗎?
句式練習:眼前的云霧剛剛還是( ),轉眼間( );
明明是( ),還沒等你完全看清楚又變成了( )……
4、廬山的云霧瞬息萬變,它的變化之多、變化之快真是令人驚嘆,我們該怎么通過朗讀來展現出來呢?(指名讀,男女生賽讀)
5、過渡:聽了你們的朗讀,我仿佛就置身于廬山的云山霧海之中了。在這里,老師忍不住要和作者一樣感嘆:云遮霧罩的廬山,真令人流連忘返!
四、略講第四自然段
1、如果你們也置身于云遮霧罩的廬山,感受著這神秘莫測的云霧奇景,你們想說些什么?(生交流)
2、師述:看來大家的感受一如作者一樣,都不想回去了。
3、造句:像作者一樣,面對美麗的自然景物,不忍離去,即流連忘返。你們能用這個詞造個句子嗎?(生造句)
4、美麗的景色總讓我們沉醉,讓我們流連忘返,F在我們正身臨廬山,讓我們再次讀一讀作者的慨嘆:(齊讀最后一小節(jié))——
五、作業(yè):
1、練習冊。
2、朗讀背誦課文。
3、仿照文中二、三小節(jié)的結構寫法,寫一處景物。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寫作方法。
教 法:引導探究法、組織合作法、以讀代講法
學 法:閱讀理解法、合作探究法、自學法
教學目標:
1、認識到10個生字,會寫出15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把事情經過寫清楚寫具體地寫作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寫作地興趣,豐富知識。
教具準備:生字卡、掛圖、錄音磁帶、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教師的活動及教法
。ㄒ唬、初讀課文,了解相關知識。
1、引導自讀
2、組織小組內交流讀后知道了什么?
。ǘ、再讀,熟練朗讀。
1、組織小組學習
2、指名讀課文了解學生掌握情況。
。ㄈ 交流識字方法
(四)、思考:
我的故鄉(xiāng)有哪些風光?我的童年有哪些趣事?
二、學生的活動及學法
1自由讀課文,了解內容。(自主學習法)
2交流自己通過朗讀知道了什么。
1組內朗讀。(小組讀、分段讀、同桌讀)
2指名讀了解學生朗讀情況
3、組內說一說
1、班內交流方法
2、小結: 我的故鄉(xiāng)有哪些風光?我的童年有哪些趣事? 2仔細讀
三、設計意圖:
讓學生自主地選擇自己喜歡的`朗讀方式,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為學生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通過說話讓學生親身體驗作者的寫作方法。了解學生對本課生字的認讀情況,培養(yǎng)學生在朗讀中主動認字的習慣。抓住詞句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并認真品味精美的詞句,學習描寫的方法。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教案語文教案05-04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園地教案04-11
語文古詩教案11-07
(經典)語文教案07-26
語文教案07-20
(精選)語文教案07-20
語文教案【經典】07-23
語文教案【精選】08-10
【經典】語文教案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