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語文教案[匯編3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篇1
識字7
綜合課
1、認識“棉”、“照”等13個生字,會寫“看”、“著”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有關(guān)心長輩的愿望,學會體貼長輩。
識字、寫字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悟課文
小組合作
生字卡片
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我們來玩?zhèn)對反義詞的游戲好嗎?我說一個詞,你們對一個意思相反的詞。比如:我說“大”,你們說“小”;我說“白”,你們對“黑”,F(xiàn)在開始!
高— 明— 胖— 美— 新— 忙—
2、今天我們學習的“識字”中的對子比這更有趣。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學生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把字音讀準。
1、勾出文中的生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
2、分小組交流識字方法。說說自己是怎樣認識的。
3、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生字,教師注意糾正平翹舌音。
4、現(xiàn)在我們把生字娃娃送回家,自讀全文。
5、同桌互讀互聽互糾正。
三、再讀課文,感悟內(nèi)容。
1、出示不注音的課文,請小朋友們試著讀一讀,看誰讀得正確、流利。
2、課文里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嗎?用鉛筆打個小問號。
3、學生質(zhì)疑,教師引導解疑。
4、師生、生生合作讀對子。還可以試著不看書,背一背。
四、練習寫字。
1、看看這六個生字,哪些字容易寫錯?請告訴大家。
2、教師范寫幾個不大好寫的字,并提示學生:“冷”的最后一點別忘了;“淡”的三點水要分開,別寫成“言”字旁了,否則就成了“談”字了。
3、學生描紅、臨寫。
五、拓展練習:你還知道哪些俗語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掌握本文行文平易,表面不動聲色,而實際情感真摯,內(nèi)涵深厚的寫作特點。
2.掌握本文對人物的刻畫方法:因小見大,通過具體事例的詳細描述再現(xiàn)人物全貌。
3.掌握本文所記述的葉圣陶先生的過人品性:待人寬、律己嚴,及體現(xiàn)這一品性的典型事例。
4.掌握本文所記述的葉圣陶先生在的語文方面的.兩項重要主張“寫話”和“簡潔”及其具體內(nèi)涵。
[考核要求]
1.領(lǐng)會:行文平易、內(nèi)涵深厚的寫作特點。
2.領(lǐng)會與簡單應用:以小見大,通過具體事例展示人物全貌的寫人方法。
3.領(lǐng)會:所記葉圣陶先生待人寬、律己嚴的典型事例。
4.領(lǐng)會:所記葉圣陶先生的語文觀點。
[練習]
一、填空題
1.葉圣陶,又名_________,二十世紀著名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張中行是當代知名_________家、_________家、_________家。
3.《流年碎影》的作者是_________,《順生論》的作者是_________。
4.本文記述的葉圣陶先生的主要品德是_________。
5.本文記述的葉圣陶先生在語文方面的兩個主要主張是_________、_________。
6.葉先生認為,“做”的意思是行為,“作”的意思是_________。
7.學而不厭,_________,何有于我哉?
8.仁者見仁,_________。
9.《葉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一篇_________散文。
二、選擇題
10.葉圣陶先生是_________的發(fā)起組織者之一 ( )
a.新月社 b.未名社 c.創(chuàng)造社 d.文學研究會
11.下列作品哪一部不是張中行先生的作品( )
a.《順生論》 b.《倪煥之》 c.《流年碎影》 d.《佛教與中國文學》
12.《葉圣陶先生二三事》舉“做”、“作”分工的例子,旨在說明葉圣陶先生( )
a.寬厚 b.禮讓 c.律己嚴 d.謙虛
13.本文選自( ) a.《流年碎影》 b.《順生論》 c.《文言與白話》 d.《談文論語集》
三、解詞題
14.高文典冊 15.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16.學而不厭,誨而不倦,何有于我哉! 17.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18.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19.己欲立而立人,己于達而達人 20.著作等身 21足以沾溉后人的。 22.努力爭取不愧于屋漏 23.不即不離的文就會發(fā)榮滋長 24.余然之
四、簡答題
25.本文是記人散文,為什么用很多篇幅記述葉圣陶先生語文方面的主張?
26.作者寫葉先生語文方面的主張,對刻畫葉先生的形象有何好處?
27.本文記述了葉圣陶先生哪些品德?
28.試析本文的寫作特色。
29.葉先生寫話主張的內(nèi)容是什么?
五、閱讀分析題
30.閱讀本文第五段(文革的大風景--越少了),回答下面的問題。
本段反映了葉先生什么品德? 本段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寫方法? 本段在語言方面有何特點?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理解課文善用豐富的想象、對偶、比喻、排比、夸張等修辭方法的特點,并明確它們對突出主題思想的作用,語文教案-阿房宮賦 教學設(shè)計示例(二)。
2.掌握“一、愛、取、族”等實詞的用法,培養(yǎng)朗讀、背誦的能力。
(二)能力訓練點
學習本文善于從多種角度,具體、生動、細致地描寫藝術(shù)形象,并在此基礎(chǔ)上議論的寫作特色。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作者對秦亡原因的闡釋,了解本文作者借古諷今、諷時刺世的寫作目的,認識封建統(tǒng)治者驕奢淫逸、橫征暴斂、不顧人民死活、必然導致覆亡的道理。
一、導入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總結(jié)歷史的興亡教訓可以補察當今為政的得失。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賈誼寫了《過秦論》,其中心論點是:“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針對漢初的情況,主張施行仁政。同樣是總結(jié)秦亡的教訓,針對唐敬宗繼位后,廣造宮室,天怒人怨的現(xiàn)實,杜牧作《阿房宮賦》以諷時刺世,那么,在這篇賦中,杜牧又提出了怎樣的觀點呢?讓我們通過學習來體會。
二、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正音。
2.學生大聲地自讀。
3.在預習的基礎(chǔ)上,讓學生課上對照注解疏通全文,將疑點劃出,以備質(zhì)疑、釋疑。
4,完成課后練習第一題,從總體上把握全文。
三、學習第一段
1.提問課后練習第一題答案,從總體上把握全文。
2.找一學生讀第一段。
3.學生齊讀。
4.學生質(zhì)疑、教師指導、明確重點掌握的詞。
。1)需要掌握的.重點實詞:
六王畢:完了、結(jié)束
北構(gòu)而西折:動詞,架木做屋
不霽何虹 雨止初晴
。2)特殊用法
四海一 “一”數(shù)→動 統(tǒng)一
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 “北”、“西” 名→狀 向北、向西 “驪山” 名→狀 從驪山
未云何龍 “云” 名→動 出現(xiàn)云彩 “龍” 名→動 出現(xiàn)龍
未霽何虹 “虹”名→動 出現(xiàn)虹
歌臺暖響 “響”動→名 歌聲
5.段意理解。
本斷可分四層:
第一層:開首十二字,交代時代背景,點出地理環(huán)境,高中一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阿房宮賦 教學設(shè)計示例(二)》。 “兀” “出”雖是粗筆勾勒,但已顯愛憎,揭示了秦始皇統(tǒng)一后驕縱享樂,幾十萬勞動者的辛勞與血淚才換得阿房宮“出”。
第二層:“覆壓……流入宮墻!笨鋸埵址,總寫阿房宮的宏偉規(guī)模!案矇骸毖云鋸V,“隔 離”言其高。驪山,起伏不斷;二川,滔滔不絕,這兩句將宮殿趨向、座落地勢、規(guī)模之大形象鮮明地描繪出來。
第三層:“五步……不知西東。”以大量的對偶、排比等駢句,極力描繪、渲染了阿房宮內(nèi)樓臺殿閣的宏偉、豪華,橋梁復道的奇麗、壯觀!拔宀健 “十步”,寫出樓閣之密;廊腰飛檐,指出宮室之美。廊腰縵回突出曲線美;鉤心斗角突出結(jié)構(gòu)美!氨P盤焉、囷囷焉”,是概括各式各樣樓閣的形狀,像蜂房那樣邃密,如漩渦那樣紆回!按2恢鋷浊f落”,擲筆長嘆,言非筆墨所能盡言。
第四層:本段最后部分。
從行文上看,這部分帶過渡性質(zhì),從建筑寫到宮殿中人物的活動,“歌臺暖響”等四句既寫宮中歌舞之盛,也寫出這歡歌狂舞背后隱藏著宮人的無限悲戚!啊罩畠(nèi),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重在寫人之感受,親疏各別,冷暖不均。
6.小結(jié)“賦”的特點。
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賦的特點是“鋪采摘文,體物寫志”。作者圍繞一個事物,就某一客觀對象反復描寫,多方渲染,極盡鋪陳之能事,以達曲傳其義,情盡意足之效果。本文的第三段就體現(xiàn)了上述特點。
7.學生反復讀,嘗試背誦。
四、布置作業(yè)
背誦第一段,預習下幾段。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教案語文教案05-04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園地教案04-11
語文樹教案12-05
(精選)語文教案08-01
語文教案【經(jīng)典】07-23
語文教案07-20
(精選)語文教案07-20
語文教案【精選】08-10
【經(jīng)典】語文教案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