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教案 推薦度:
- 《動物》大班教案 推薦度:
- 《拜年》大班教案 推薦度:
- 最新大班教案 推薦度:
- 白露大班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大班教案【實用9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感受和表現(xiàn)大草原美麗的風光。
2、感受優(yōu)美恬靜和快樂奔放兩種不同類型的音樂,并能與詩歌中草原的不同風景匹配。
3、能通過文學活動和美術(shù)作品來感知音樂,大膽創(chuàng)編各種合適的動作來表現(xiàn)對音樂的感受。
4、通過音樂活動培養(yǎng)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xiàn)能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熟悉并理解詩歌的意境,在日常生活中學習朗誦詩歌。
2、繪畫工具,錄音機,配套磁帶或CD。
活動過程
1、欣賞草原美景。出示圖畫并播放音樂,請幼兒安靜地欣賞。
2、組織幼兒討論畫面與哪段音樂相似,與詩歌《美麗的草原》哪一段匹配。
3、啟發(fā)有根據(jù)音樂和畫面有感情地朗誦詩歌,注意符合音樂的力度、節(jié)奏。
4、鼓勵幼兒根據(jù)自己對音樂的感知,即興創(chuàng)編合十的動作表現(xiàn)音樂兩遍:第一遍,欣賞美麗的草原風光。第二遍,在歡樂的草原上愉快地活動。
5、請幼兒自由選擇主題:美麗的草原風光或歡樂的草原進行繪畫活動,注意色彩、構(gòu)圖與音樂性質(zhì)相符。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jié)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shù),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yǎng)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大班教案 篇2
一、游戲的價值
“轉(zhuǎn)盤”是孩子比較喜歡的玩具之一,孩子對于自己制作的玩具更加的喜愛。在制作的.過程中通過涂色發(fā)展了孩子的動手能力,紅、黃、藍是孩子接觸的最多的顏色,在轉(zhuǎn)盤旋轉(zhuǎn)的過程中可以激發(fā)孩子對顏色的變化產(chǎn)生興趣,孩子在玩中學,更有探究的欲望。
二、游戲準備
圓形轉(zhuǎn)盤、扇形轉(zhuǎn)盤、花型轉(zhuǎn)盤
三、游戲玩法
用手指拉住繩子的兩頭,順時間或逆時針旋轉(zhuǎn)。直至繩子兩頭打結(jié)纏繞。然后兩手再一拉一放,反復進行。在選擇的過程中探究顏色的變化。
四、游戲指導
1、組織活動
時可添加一張記錄表,有利于孩子更好地觀察。在玩的過程中,提醒孩子們繩子一定要朝著一個方向繞,直至繩子打結(jié)才能拉。一拉一方時注意觀察轉(zhuǎn)盤顏色的變化,進行記錄。
游戲在中、大班中都可以進行。在中班中進行時,只需探究圓形、扇形、花形轉(zhuǎn)盤紅、黃、藍顏色的變化。大班可以根據(jù)孩子的需要再追加其他的顏色變化。激發(fā)孩子的探究欲望。
2、建議
還可以加一些其他形狀的圖形看看是否可以旋轉(zhuǎn)起來?在轉(zhuǎn)盤能成功旋轉(zhuǎn)的基礎(chǔ)上對圖形進行均分,然后讓孩子進行涂色。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不同形狀的樹葉進行拼圖、組合,并能表現(xiàn)出物體的主要形象特征。
2、學習正確的粘貼方法。
活動準備
1、已經(jīng)認識過多種不同形狀的樹葉。
2、樹葉、彩筆、畫紙、糨糊。
活動過程:
一、欣賞各種樹葉,知道它們有大有小、形狀不一,可以組合成各種圖形。
師:秋游的時候,老師和小朋友在去參觀時收集到了很多樹葉,我們都已知道了這些樹葉的名稱和形狀,F(xiàn)在,老師把這兩片樹葉放在一起,你們看象什么?”
幼:像金魚。
幼:像小魚。
幼:像傘。
師:“換一片樹葉呢?
幼:像兔子。
幼:像小貓。
幼:像大熊貓。
師:再換一片樹葉呢?
幼:像帆船。
幼:像蔬菜小船。
師:每一片樹葉和不同的樹葉組合就會有不同的圖形,小朋友要開動腦筋,看誰的圖形最象,最好看。而且與別人不一樣。
(由于這些樹葉都是小朋友自己帶來的,在和爸爸媽媽收集時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認識,活動中思維敏捷,通過看、說等多種手段,觀察更加直接,有了親身感受,讓幼兒體驗了樹葉本身的美感)。
二、介紹樹葉粘貼畫的方法。
師:小朋友可以先挑出樹葉,在畫紙上拼出圖形,拼圖時要注意,如果是拼一個物體,可以布置在畫紙的中間部位,如果是幾個圖形,就要想好每個圖形的位置,要有疏有密,這樣才好看。圖形拼好后,再一片片在樹葉后面抹上糨糊,貼在畫紙上,再用手壓一壓。最后,可以用彩筆添畫和裝飾,但不能太多,但不要涂在樹葉上,要突出樹葉拼圖的'特點。
。ń處熢诮M織幼兒操作的時候,首先為幼兒提供了自由選材的機會,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交代要求的時候語言簡潔,邊講邊操作,讓幼兒有了更直接形象的感受)。
三、交代要求,幼兒操作
四、結(jié)束作畫,幼兒作品欣賞。
師:請完成的小朋友,把圖畫帖在黑板上,互相看一看,你最喜歡哪一副圖,你看出來他拼的是什么?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你的好朋友。
活動反思:
孩子對秋天的樹葉感興趣,但他們對樹葉的認識也比較有限。我就從認識樹葉的形狀開始,并把這些樹葉編成好聽的幼兒熟悉的故事,孩子們很快記住了這些樹葉的名稱。落葉飄飄,每天帶孩子到戶外散步,孩子們都愛撿地上的樹葉!澳憧催@片樹葉黃了”“我撿的樹葉是尖的”“我的樹葉上有一道一道的”。孩子們把他們撿到的樹葉當成寶,有的小朋友還把它偷偷的裝在兜里,舍不得丟掉。
大班教案 篇4
設(shè)計意圖:
童謠《老鼠娶親》十分具有童話色彩,它講述了一個家喻戶曉的民間故事,用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中國民間婚禮習俗的熱鬧場面。孩子們都喜歡看新娘子,喜歡結(jié)婚娶親熱鬧的場面。我國歷史悠久,中國民間婚嫁的一些風俗及所蘊含的文化源遠流長。而在當今孩子們的世界里受到西方的'電子文化以及動漫文化的沖擊,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在慢慢淡出。由此,我們開展本次活動,旨在以孩子們熟悉的生活題材為媒介,讓孩子了解感受、認識理解我國傳統(tǒng)民間文化,在游戲中體驗民間娶親的風俗習慣。
活動目標:
1、感受民間游戲獨特的趣味性,能根據(jù)角色投入的參與游戲。
2、掌握抬的技能,及躲閃跑的動作技能。
3、在游戲過程中提高合作能力,能積極動腦探索有效的合作方法;顒訙蕚洌
1、幼兒知識技能儲備:會簡單的秧歌步;知道民間故事《老鼠嫁女》。
2、活動準備:自制花轎四、貓頭飾個、音樂《老鼠娶親》、各種自制體育器械、安全平坦的場地。
重難點突破:
1、三人合作抬花轎,保持速度的一致。
2、能根據(jù)角色投入的參與游戲。
游戲過程:
一、導入部分。
1、教師整隊,師幼互動問候。
2、熱身活動:《抬花轎》
場地創(chuàng)設(shè):在平坦的場地繞圈設(shè)計障礙若干,如:跨欄、木墩等。
播放音樂《老鼠娶親》,幼兒隨教師跟著音樂繞場走秧歌步,遇到障礙用跨跳等形式通過。
二、探索創(chuàng)新。
。ㄒ唬、談話導入游戲主題“老鼠嫁女”。
。ǘ、感知探索游戲的玩法。
1、抬花轎。
玩法:幼兒分成四隊,男、女孩各兩隊,相對而站,中間間距為20-25米。男孩兩人一組,戴上老鼠頭飾抬“花轎”從起點出發(fā),到達對面指定地點后,迅速將對面的第一位女孩請進轎子后,起跑按原路線返回,將頭飾與“花轎”交予下一組男孩繼續(xù)依此方式進行,先把女孩接完的一隊獲勝。要求三人一定要默契合作,速度盡量一致。
規(guī)則:整個往返過程中,必須保證“轎子”不落地。
2、探索創(chuàng)新游戲。
組織幼兒共同探討故事中老鼠嫁女的方式,并給與適當?shù)摹袄鲜蠹夼眻D片提示。
3、引導幼兒分小組探討角色分配。如:轎夫、新娘、媒婆等。
。ㄈ┯螒颉袄鲜蠹夼薄
1、幼兒分四組“送親隊”,每組幼兒商討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如:老鼠新娘、轎夫、鑼鼓隊等,并尋找好角色所需要的“道具”等裝扮自己。
2、播放音樂《老鼠娶親》,四組“送親隊”隨音樂走秧歌步繞場行進。
3、四名幼兒當貓,當“送親隊”來到貓兒家后,貓兒請出花轎中的“老鼠新娘”就可以再去抓“送親的老鼠”回家。
規(guī)則要求:①、“送親隊的老鼠”必須要按路線隨音樂走秧歌步。
、、每位幼兒必須按自己預先選擇或分配的角色扮演對應的角色。
、邸⒃谧分鹬胁荒芟嗷ダ锻拼。
4、教師對游戲進行總結(jié)評價。
三、結(jié)束部分。
1.隨音樂帶領(lǐng)幼兒做放松活動。
2.游戲結(jié)束:指導幼兒整理器械,有序離開活動場地。
大班教案 篇5
復習10以內(nèi)的加減法的教案應該怎么設(shè)計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些吧!
活動目標:1、幼兒能看圖,編出相應的加減法應用題,并正確地擺出算式進行解答。2、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傾聽習慣和收拾用具的習慣。 活動重點: 幼兒能看圖,編出相應的加減法應用題,并正確
活動目標:1、幼兒能看圖,編出相應的加減法應用題,并正確地擺出算式進行解答。2、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傾聽習慣和收拾用具的`習慣。
活動重點:
幼兒能看圖,編出相應的加減法應用題,并正確地列出算式進行解答。
活動難點:
孩子能較好地看圖編應用題,能正確地分辨加法與減法。
活動準備:
大圖。數(shù)字、符號卡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報數(shù)游戲,復習10的組成。
1、我們來做報數(shù)游戲,我報的數(shù)和你們報的數(shù)合起來是10。我報1,引導幼兒說出,我報9,1和9合起來是10。依次復習10的組成。
2、合動作。教師和老師的動作合起來的數(shù)量是10.
3、開火車的游戲,復習10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
二、復習10的加減法
1、出示大圖。
師:小朋友,我們來看看這幅圖,圖上有什么。他們有什么不同的特征呢?(請幼兒看圖找出圖中事物的特點)
2、嘗試編應用題、
師:你能根據(jù)這些不同的特征編應用題嗎?他這樣編的應用題是加法的還是減法的呢?
(引導幼兒去區(qū)分減法和加法應用題的不同,幫助幼兒理解減法和加法的含義)
教師小結(jié):加法應用題一般就是先告訴別人一部分數(shù),再告訴別人另一部分數(shù),最后要問別人總數(shù)。而減法應用題一般是先告訴別人總數(shù),然后告訴別人其中一部分數(shù),最后要問別人另一個部分數(shù)。
3、分別請幼兒一一編出相應的應用題,其他幼兒根據(jù)幼兒編的應用題利用符號卡和數(shù)字卡擺出相應的算式。
4、表揚那些編的好小朋友。
三、幼兒和同伴合作完成任務。
要求:至少兩個人一組,進行“你編應用題,我列算式”的活動。
評價幼兒的活動。
四、結(jié)束部分
1、評價幼兒活動情況。
2、組織幼兒收拾整理用具。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發(fā)現(xiàn)物體扔到空中會自由下落,初步感受地球吸引力的存在。
通過實際操作,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活動準備:
1 每人一份操作材料(各種小塑料玩具,糖紙,羽毛,紙偶,球,沙包)。
2 老師作掛圖兩張。
3 氫氣球,普通氣球各一個。
活動過程:
1 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物體扔到空中會自由下落。
。1)游戲:幼兒運用操作材料,自由拋耍。老師同幼兒個別交流。
老師問:“扔到空中的物體最后會怎么樣?(掉下來)。
教師問:“你們能讓扔到空中的物體不掉下來嗎?(鼓勵幼兒運用各種方法)。
2 初步理解為什么物體扔到空中會自由下落。
打開書第31頁,教師講述科學家牛頓爺爺?shù)墓适隆?/p>
3 進一步探索不同的物體或同樣的物體其形狀不同,下落的情況也不同。
。1)讓幼兒自己選擇兩種物體做實驗,發(fā)現(xiàn)物體下落的速度有快有慢。
如羽毛和沙包,并讓幼兒想一想,為什么?
。2)教師出示兩張同樣大小的紙片。
教師:請小朋友想一想,老師一松手,這兩張紙片誰先落地?誰后落地?(同時落地)。
教師與幼兒共同實驗,將其中一張揉成團。(教師:我們現(xiàn)在來看一看,比一比,誰先落地?誰后落地?為什么?)
。3)教師出示兩張掛圖,并設(shè)計“空氣娃娃”進行講解。
教師:我們周圍,有許多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它是什么?(空氣)。
活動延伸:
教師出示兩個外表接近的氣球(一個是氫氣球,一個是普通氣球)。
1 教師演示,并提問:
。1)這里有兩個氣球,你們想想看,如果教師一松手,這兩個氣球會怎樣?(落下來)。
(2)為什么一個氣球落了下來,而另一個氣球卻上了天呢?
(3)你們想一想,當我們坐著飛機去旅行,飛機會不會掉下來呢?為什么?
小結(jié):我們生活的地球有一個很大的本領(lǐng),就是它具有吸引力,物體無論扔多高,無論我們
怎么吹,怎么煽,總會掉下來。只是重的.物體落得快,輕的物體落得慢。
活動反思:
大班幼兒還對科普知識不太了解,大部分幼兒都是似懂非懂的樣子,接受率不高。
在今后工作中,我們要普及科普知識,在活動區(qū)域增設(shè)科普讀物,一些科普玩具
幫助幼兒學習這門潛移默化的課程。另外,家長也要配合,經(jīng)常帶孩子去一些科技館去激發(fā)孩子的興趣。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水娃娃漫游記》,知道水的不同存在狀態(tài)。
2、會用自己的方式記錄水娃娃漫游時變化的順序。
活動準備:
1、冰塊、紙杯、筆、紙。
2、材料操作包《水娃娃漫游記》人手一份。
3、童易軟件--天氣與自然想象一--小水滴旅行記
活動過程:
一、聽故事《水娃娃漫游記》
1、教師介紹故事名稱(見P.60)。談論:什么是漫游?
2、安靜地聽教師朗誦故事(見操作材料包"水娃娃漫游"),邊聽邊想:水娃娃去哪里漫游了,并用自己的方式記錄下來。
3、教師輕聲重復故事以提示幼兒,注意不打擾已有想法的幼兒。
二、介紹、談論
1、幼兒介紹自己的記錄:水娃娃去哪里漫游了。
2、比較各自采用的.不同的記錄方式。
3、將一些片段的記錄按照水娃娃漫游的順序加以排列。
4、談論:水娃娃的漫游經(jīng)過哪些地方?水娃娃把自己變成哪幾種模樣?水娃娃為什么會不斷地改變自己的模樣?
三、水的小游戲
1、瀑布(幾個紙杯倒放摞高,把水從頂部倒下,形成"瀑布")。
2、噴泉(在盛滿水的紙杯的不同高度戳洞,水從洞里溢出,形成"噴泉")。
3、玩冰塊。
4、說說自己在游戲中的有趣發(fā)現(xiàn)。
活動延伸:
將以上游戲內(nèi)容放在區(qū)域活動中,給予幼兒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玩,讓他們在玩中不斷獲得新的發(fā)現(xiàn)。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不高興、生氣等情緒會帶給自己不舒服的感受,體驗積極情緒帶給自己的快樂。
2、幫助幼兒初步學會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消極情緒,逐步養(yǎng)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3、讓幼兒知道愉快有益于身體健康。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yǎng)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5、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難過或疼痛時不哭。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鏡子里的我
2、水彩筆,畫紙。
活動過程:
一、自由游戲
教師提出游戲規(guī)則,并重點提醒幼兒注意游戲中自己的心情是怎樣的。
教師以同伴的身份參與游戲,并注意觀察、記錄幼兒在游戲中的情緒。
二、回憶:我快樂嗎?
1、游戲活動結(jié)束后,教師重點引導幼兒討論在活動時的心情:
說一說高興的事。
說一說不高興的事。
2、教師注意引導個別性格內(nèi)向的孩子講出自己的`情緒。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一些發(fā)泄不高興情緒的方法。
三、談話:怎樣使自己快樂起來
1、讓幼兒談談生氣、傷心和高興時的感受,使幼兒知道笑比哭好,告訴他們要盡量使自己快樂起來。
2、設(shè)計不同的情緒情境,引導幼兒初步懂得一些調(diào)節(jié)不良情緒、使自己快樂起來的方法。
(1)不高興時:做自己喜歡的事。如和好朋友一起玩,和家人外出游玩,想想高興的事等。
(2)生氣時:可以大聲唱歌,可以把心事告訴朋友、老師或爸爸媽媽等。
(3)害怕時:可以請求別人的幫助,聽音樂轉(zhuǎn)移注意力等。
3、教師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嘗試,以保持好的心情。
四、表達
趣味練習:鏡子里的我
鼓勵幼兒用繪畫或其他方式表達自己愉快的情緒,并與小朋友們分享。
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地球的形成與國家的地理位置。
2、知道我們?nèi)祟愑泻凇、黃三大膚色種類,樹立正確地種族觀。
3、樹立幼兒平等的種族觀,建立幼兒愛國主義情感。
【活動準備】
教具:課件《我們的家園》圖片:黃、白、黑人種圖。
學具:地球儀8個蛋糕盤構(gòu)線筆蠟筆黑毛線黃毛線膠水剪刀。
【活動過程】
1、你們見過外國朋友嗎?他們長什么樣子呢?長的與我們哪里不一樣?
2、我也帶來了三個朋友,兩個外國朋友,一個中國朋友。知道他們是誰嗎?中國的劉翔(跨欄運動員),英國的貝克漢姆(足球運動員),美國的大威廉姆斯(網(wǎng)球運動員)。請小朋友們說說他們長什么樣?
3、小結(jié):
黃種人:黑眼睛、黑頭發(fā)、黃皮膚。
黑種人:黑眼睛、黑頭發(fā)、黑皮膚。
白種人:藍眼睛、黃頭發(fā)、白皮膚。
還有其它種類的是少數(shù)人。
4、你們知道他們的家在哪里嗎?看課件《我們的家園》。
。1)認識地球:
地球的形成;認識地球的基本特征;地球是個運動員。
。2)人們生活在哪里?
。3)認識中國地圖,知道中國的地形與地理位置。
5、認識地球儀:知道地球儀的地理位置“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6、游戲:找家。分成8小組,每組一個地球儀,根據(jù)老師指令找位置。
7、我們共有一個家,怎么會有很多不同種類的人呢?
8、教師出示圖片,講述人種來源的故事。
9、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我們共有一個家,一家人要相親相愛,團結(jié)和睦;我們的'民族要自強不息,國家才能興旺,家庭才能幸福)
10、幼兒根據(jù)圖片復述故事。
11、操作活動:先讓幼兒談談與外國朋友的感想,再根據(jù)幼兒差異讓幼兒自由選擇活動。
。1)繪畫:我和外國朋友手拉手。
根據(jù)自己喜歡的外國朋友想象作畫。
。2)裝飾:我的外國朋友。
根據(jù)教具圖片來裝飾外國朋友的臉部特征。用蛋糕盤當臉、用黑、黃毛線做頭發(fā)、蠟筆涂膚色。
(3)手工:我和外國朋友手拉手。
第一步:一張白紙一折四。
第二步:畫連體人,先畫上圓圓的頭然后畫兩只手畫到紙邊,不畫手指,以防剪斷,最后畫腳。
第三步:按把連體人剪下。第四步:用構(gòu)線比、蠟筆裝飾我與外國朋友。
12、完成的作品展示。
【大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的教案01-10
大班教案03-27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7-31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8-05
【精選】大班教案07-22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7-20
(精選)大班教案07-30
[精選]大班教案07-30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