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大班語言教案8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語言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仔細聽辨錄音的聲音,促使幼兒進行創(chuàng)造性想像,激發(fā)幼兒用形象的語言描述動物的外形特征、動態(tài)及叫聲。
2.通過電腦多媒體教學,激發(fā)幼兒參與講述活動的積極性。
3.通過又快又好地說動物,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流暢性、敏捷性。
4.通過鼓勵幼兒大膽自信獨創(chuàng)性地講述,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人格特征。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 已組織幼兒參觀動物園,并對部分動物的名稱、外形特征、生活習性等有一些了解。
2.物質準備 錄音機、錄有動物聲音的磁帶,各種動物名稱字卡、叫聲字卡若干,動物頭飾、拼圖若干。
活動方法
1.類比法。
2.激發(fā)法。
3.習慣改變法。
4.直觀表達法。
活動過程
(一)聽錄音講述:這是誰的'聲音?
指導:引導幼兒仔細辨別聽到的是什么聲音,這些聲音是什么動物發(fā)出的。(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肯定有不同說法的幼兒)
(二)游戲 找動物。
指導:再請幼兒聽錄音,根據聽到的動物聲音請幼兒隨意拿動物名稱字卡或叫聲字卡到活動室周圍找相應的動物圖貼上,邊貼邊能大膽、流利地講述。如:這是小雞嘰嘰嘰,小雞的嘴巴是尖尖的。咕咕叫的是白鴿,白鴿的毛雪白雪白的。(激發(fā)幼兒根據動物聲音、外形特征等進行描述,表揚說得快、說得多、說得與眾不同的幼兒)
(三)發(fā)散性思維講述 森林里的動物。
指導:請幼兒說說森林里還有那些動物,這些動物是怎么樣的,它是怎么叫的,它們的外形、叫聲會給人怎樣的感覺。(鼓勵幼兒說得越多越好,說的范圍越廣越好)
(四)創(chuàng)編講述活動 森林里的動物怎么啦?
指導:讓幼兒重點聽幾種動物的叫聲,然后根據動物的叫聲、形象特征、活動特征來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想像創(chuàng)編故事。如:森林里有一只威風凜凜的獅子出來了,它慢悠悠地邊走邊看,正在找食物呢。忽然,它昂頭大吼一聲,猛撲上去。原來它看見了一只兔子。(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肯定講述的情節(jié)離奇、豐富的幼兒)
(五)表演活動 動物聯歡會。
指導:
1.請幼兒聽音樂進行大膽想像,用身體語言來表演森林里的動物在干什么。
2.幼兒戴頭飾分角色自由表演。
(六)各領域滲透
藝術:音樂活動 歌曲《可愛的小動物》。美工活動 潑墨畫《動物聯歡會》。
健康:體育游戲 獵人和動物。
科學:動物世界。
(七)生活中滲透
有意識地帶幼兒到動物園觀察和認識各種動物,了解動物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等。
(八)環(huán)境中滲透
周圍張貼各種動物圖片,供幼兒觀察、認識。
(九)家庭中滲透
1.請家長帶孩子到動物園里去觀察認識各種各樣的動物。
2.請家長有意識地引導孩子觀看《動物世界》等節(jié)目。
3.請家長和孩子進行說動物比賽,看誰說的多,說得好。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中,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教師富有情境的語言,調動幼兒的興趣,使幼兒積極的進入活動。另外,設置問題讓幼兒去說,帶上頭飾讓幼兒去演,都能使幼兒更好的認識動物,了解動物。但活動中還有欠缺之處,例如沒有更好的關注所有幼兒,課堂時間把握的還不夠好,以后我會改掉不足,逐步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
大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聽過觀察圖書畫面,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2、懂得看書要一頁一頁的翻閱。
3、體驗幽默,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喜歡閱讀圖書。
活動準備
PPT《貪吃的哈羅德》、幼兒操作材料《貪吃的哈羅德》(圖畫書)
活動過程
一、出示PPT《貪吃的哈羅德》,引導幼兒觀察圖書畫面,初步認識圖書畫面內容。
引:老師帶來了一本有趣的圖書,和小朋友們分享。請小朋友仔細看,待會請小朋友來說說圖書上有什么,發(fā)生了什么事。
請小朋友看看圖書的第一頁。接下去我們看看圖書的第二頁。我們看看
第三頁發(fā)生了什么事。圖書的第四頁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接下去看看第五頁有什么。
二、展示所有圖片,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圖片進行講述。
提問:我們把圖書看完了,請小朋友來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幅圖,為什么?你能說說這幅圖上發(fā)生了什么事嗎?你能完整說說這幅圖的故事?
(吞、象聲詞:啊嗚)
三、幼兒結合圖片完整講述故事,教師歸納故事主要情節(jié)。
引:小朋友說的都很精彩,那有沒有哪個小朋友能看著老師的圖片按順序把故事完整的講一遍。
小朋友很厲害。那現在我們一看寫這本書的姐姐是怎么講這個故事的。(出示帶字圖片)
看完了圖書,你們知道為什么要叫哈羅德是一條貪吃的蛇嗎?
小朋友平時貪吃嗎?你覺得貪吃好不好?為什么不好?
教師:貪吃就是除了吃飯以外還吃了很多不營養(yǎng)的食物,吃完很多很多不營養(yǎng)的食物以后小朋友就會消化不良,這樣小朋友就會肚子痛了,而且貪吃的小朋友很容易變胖,這樣是不健康的。
四、請幼兒為圖書起名字
引:那我們看完了這本有趣的圖書,那請小朋友為這本有趣的圖書起一個好聽的名字吧。我們現在看看寫這本書的姐姐給這本書起什么名字。
五、幼兒自由閱讀圖書,引導幼兒正確看書方法。
引:大班的.小朋友很愛讀書,那你們平時看書是怎么看的呢?有哪位小朋友說說你看書是怎么看的呢?
。嚎磿纫獜姆饷骈_始看,然后一頁一頁的仔細看每一頁的圖畫,知道每一
頁說的是什么。
今天老師在桌面上都放了圖書,請小朋友輕輕地把小椅子搬到位置上和你旁邊的小伙伴說說故事吧!
活動延伸:
在表演區(qū)進行故事表演。
大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嘗試結合已有經驗,運用四等分的方法對實物進行四等分,了解物體等分方法的多樣性。
2、在幫助小動物分食物的過程中,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成功的快樂。
3、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喜歡參與游戲,體驗。
[活動準備]
1、ppt課件
2、每組兩個小筐,圓形紙若干置于桌上。
3、另準備每組立體的圓柱體,長方體,正方體,橢圓形食物。一杯飲料
4、磁性黑板一塊。
[活動過程]
一、引出故事,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四只小熊不會把餅分成一樣大的四份,你們愿不愿意來幫助小熊解決難題哪?
二、第一次嘗試:四等分圓形
1、教師提出嘗試要求,將正方形分成一樣大的四份。
2、幼兒嘗試操作,將圓形四等分,教師巡回觀察幼兒的操作,
3、嘗試操作后提問。
(1)你是怎么分的?怎么知道分出來的四份是否一樣大?(用重疊的方法比較)
(2)老師圓形的分法在磁性板上擺給幼兒看,然后請用重疊的方法進行比較5、小結。
師:像這樣把一個東西分成一樣大的四份叫四等分,四等分后的每一份都是一樣大的,我們可以用重疊的方法來比較。
三、第二次嘗試:四等分其他圖形(長方形、正方形)
1、教師提出第二次嘗試要求:四等分其他圖形。
2、幼兒第二次嘗試操作,即把長方形、正方形、等四等分,教師觀察幼兒的操作,了解幼兒不同的四等分方法。(兩組投放長方形,兩組投放正方形)3、教師請選擇不同圖形進行四等分的'幼兒講講,自己分的是什么圖形、是怎樣分的,然后教師將各種圖形的四等分方法在磁性黑板上擺出來。
小結:圓形四等分的方法比較簡單,但是有的圖形像長方形,正方形有多種四等分的方法。
四、第三次嘗試:不同食物四等分
1、請幼兒再來幫助小動物解決難題,即四等分不同食物。
2、幼兒嘗試把特殊材料進行四等分,教師巡視。
3、你們分了什么,怎么分的?
五、延伸液體的四等分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讓幼兒在做做玩玩中掌握了四等分的知識,讓孩子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體現了新綱要的教學理念,所以效果還是不錯的。但也發(fā)現在操作材料上準備得還不夠充分,可能是計算錯誤,另外在擺放操作材料時還要考慮得更周到,這樣活動效果可能會更加完美。
大班語言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綜述本活動將現實生活中的多種運動形式及力的作用滲融在童話情景中,使物理現象集中自然,而又夸張滑稽地表現出來。幼兒在忍俊不禁的大笑中,更具體、更清晰地認知了運動形式和力。
活動目標:
1、通過夸張、滑稽的故事,具體、清晰的認知運動形式和力。
2、對運用各種工具、方法來解決問題的情形進行描述。
重點難點
幼兒對用各種工具、方法來解決問題的情形進行描述。
教具準備
幼兒活動材料第三冊第17—19頁
活動流程:
一、大床、大桌、大椅子。
1、教師講述故事第一小節(jié)。
2、教師引導幼兒想一想、說一說:國王睡在很大很大的床上,
他起了床,怎樣下去呢?坐在大大的.椅子旁吃早飯,怎樣把吃的東西運上去呢?吃完飯,怎樣從大大的椅子上下來呢?
3、故事里是怎么講的呢?教師講述故事第二節(jié)至第六節(jié)(從“每天早上”至“仆人們又用滑輪把他吊下來”)。
4、吃完早飯,住在大宮殿里的國王還會有哪些有趣的事呢?
二、大宮殿、大花園、大澡盆。
1、吃完飯,國王想到花園里去,可是國王怎樣才能走出那么大的宮殿呢?國王的花園更大了,他怎樣才能走上一圈呢?
2、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如何省力的、比較快的走出宮殿,并在花園里走上一圈。
3、幼兒充分反思后,教師講述故事七至八節(jié)。
4、國王玩累了,到一個很大很大的澡盆里洗澡,會怎么樣?
5、引導幼兒想象,并描述國王在大大的澡盆里洗澡的情形。
6、教師講述故事第九節(jié)至結尾(從“國王玩累了”至結尾)。
三、喜歡大東西的國王
1、這個國王的一天有趣嗎?我們再來聽一遍這個故事,還要想一想仆人是用什么辦法幫國王的。2、教師完整的講述故事。
3、閱讀幼兒活動材料第17——19頁,引導幼兒結合畫面。
大班語言教案 篇5
教案目的:
1、引導幼兒在理解圖片內容的基礎上學習排列圖片。
2、培養(yǎng)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及排圖講述能力。
教案準備:
大圖片一套,幼兒用的小圖片人手一套。
教案過程:
一、引起幼兒的注意
今天老師帶來了幾張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想一想,排一排圖片,好嗎?
二、引導幼兒在理解1~5幅圖片意思的基礎上學習排圖
1.出示第一幅圖片,請幼兒說說圖片說的是什么。
小結:一天,天氣非常晴朗,小鳥在嘰嘰喳喳地唱歌,小動物們高高興興地去郊游。
2.引導幼兒理解2~5幅圖片的'意思。
、偎鼈冊诮纪馐窃趺赐娴?這兒有幾張沒按順序排列的圖片,誰能夠看懂?
、谛∝堅诟墒裁?它是怎樣跳高的?(撐竿跳。)
、坌」吩诟墒裁?(學習詞語:豎蜻蜓。)
3.引導幼兒給圖片排序。
、佻F在請你們把紅色邊框的五張圖片拿出來排一排,然后連起來講一段故事。
、谟變簞邮峙艌D片,教師巡回指導。
、塾變焊鶕约号帕械膱D片講述故事,教師排出相應的大圖片。
三、引導幼兒為故事的后部分排圖
1.小動物玩得正高興,突然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請你們拿出藍色邊框的三張圖片想一想、排一排。
2.幼兒排列圖片,教師巡回指導。
3.個別幼兒排圖片,請其余幼兒說說是否同意這樣排列。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及時作出正確引導。
4.這幾張圖片講了什么?小刺猬為什么幫小動物們曬衣服?誰會用一段好聽的話來說?
5.教師小結。
6.現在圖片已經排好了,請你們把圖片上的故事講給小朋友聽。
大班語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進一步了解鳥與人類的關系。
2、大膽猜測故事內容,較完整表達出鳥與人類的關系。
3、萌發(fā)對大自然的關注之情。
活動重點:
理解故事內容,了解鳥與人類的關系。
活動難點:
了解鳥與人類的關系。
活動準備:
掛圖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活動。
提問:你們知道鳥與我們人類有什么關系嗎?
師:小朋友講了那么多鳥與我們人類的關系,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個關于鳥的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聽聽吧。
二、分段學習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1、講述故事第一段提問:
。1)老爺爺希望家門口有什么?他做了什么?種了幾棵樹?為什么?
。2)老爺爺年紀大了,只種了九棵樹就種不動了,他該怎么實現自己的`愿望呢?
2、看圖猜測故事內容提問:
(1)你看到了什么?老爺爺為什么要做鳥窩?
。2)有幾只小鳥飛來了?你覺得小鳥能幫老爺爺實現愿望嗎?為什么?
3、看圖驗證結果。
提問:老爺爺的愿望實現了嗎?你認為是怎么實現的?
4、教師講述故事第二段到最后。
提問:老爺爺的愿望是怎么實現的?小鳥是怎樣幫助老爺爺實現愿望的?
三、看圖完整欣賞故事。
一次提問:如果一開始老爺爺沒有做鳥窩,小鳥會來嗎?
小樹苗是怎么長大的?
老爺爺為什么能實現愿望?
你能為故事取個題目嗎?
四、與幼兒交流。
提問:鳥對人類有什么好處?
小結:小鳥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它們能幫助人類傳播種子,綠化環(huán)境,凈化空氣。
五、幼兒自由看書嘗試講述故事。
大班語言教案 篇7
目的:
1、學習故事,了解情節(jié),明確動物分房子的要求,通過給動物分房。發(fā)展幼兒的動手能力及思維力。
2、通過學習,發(fā)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幫助幼兒體驗和理解故事內容,嘗試講清簡單的事情。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準備:木偶表演、幻燈片、人手一套分房圖片、固體膠、一幼兒表演虎王
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由虎王入場,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喲,誰到我們班上來了,是虎王,虎王,你到我們班上來有什么事嗎?
虎王:嗨,我近來碰到一個難題,我們大森林里造了二棟樓房,一棟是紅顏色的三層樓,一棟是黃顏色的三層樓,有六個動物參加分房,可是在分房的時候,它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要求,弄得我沒有主意,只好請你們小朋友來幫忙,想請你們幫我想出一個合理的分房辦法。小朋友,你們愿意幫我想辦法嗎?
師:小朋友都愿意幫虎王想辦法,現在我們一起看看有哪六個動物參加分房,它們向虎王提出了哪些要求。
二、引導幼兒觀看木偶表演《分房子》。
看完后提問:有哪六個動物參加分房的?(個別回答)
師:它們向虎王提出了許多要求,老師聽清楚了,講給你們聽聽,看我講得對不對,不對的地方請小朋友幫助我,好嗎?
三、老師邊操作幻燈,邊講述動物提的要求,加深對主要內容的印象。
四、邊提問邊操作幻燈,進一步幫助幼兒明確動物提出的分房要求。
提問:
1、 1、 首先是誰提出的要求?老鼠提了什么要求?
從老鼠年輕、靈活,上下樓梯很方便這句放你認為老鼠適合住幾樓?
從老鼠提的另一個要求不愿和貓住在一起,貓聽了怎樣罵老鼠的?貓和老鼠都不愿住在一起,現在老鼠住在紅顏色的房子里了,那貓應該住在什么顏色的房子里?
2、 2、 老鼠和貓?zhí)嵬旰,是誰提的要求?大象提了什么要求?從大象很重會把樓房壓垮的這句話中,你認為大象住幾樓合適?但是大象也不愿意和老鼠住在一起,你們想想大象住什么樣的房子合適呢?(集體扮演大象,學大象的語言)學說句子。
3、 3、 公雞提了什么要求?
如果公雞住在紅房子里,那狐貍應該住在什么樣的房子里呢?
4、 4、 最后一個是誰提出的要求?烏龜提了什么要求?
從烏龜說的話里你認為烏龜住在幾樓比較合適?
五、發(fā)揮幼兒的主動性,讓幼兒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回想動物提的要求,使幼兒形成完整的印象。
六、幼兒動手分房子,向虎王匯報分房結果。
1、 提供操作材料,幼兒動手分房
2、 互相交流分房結果
3、 講評分房結果
4、 向虎王匯報分房結果,鼓勵幼兒提出各種合理的.分房方案
七、結束:小朋友幫虎王想出了合理的分房辦法,虎五高興得和幼兒一起跳舞,然后虎王去森林給動物們分房子。幼兒送虎王出活動室。
教學反思:
《分房子》即讓孩子們了解大自然中不同動物的存在,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同時,又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各種動物生存之間簡單的關系。故事以森林中的動物住新房為線索,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要求,而老虎大王不能夠很好的滿足他們的需要,希望得到小朋友的幫助而展開。通過故事引出活動的主題,動物們該住哪一間房子里,他們有什么樣要求,從而激發(fā)他們幫助動物分房子的興趣。故事的發(fā)展是讓幼兒去主動思考、發(fā)現問題、尋找答案很好的依托。作為活動的延伸,另外不同動物的動物需要分房子,應該怎么辦,讓孩子根據動物的特點,再一次展開思考,望孩子多關注關心動物,讓孩子繼續(xù)有探索的機會,讓本次活動在區(qū)域活動中有體現。
本次活動整合了語言、常識等方面的知識
大班語言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根據圖畫線索大膽猜想故事情節(jié)及小動物的對話,并用連貫、完整的語句表達出來。
2、理解故事內容中蘊藏的童趣,能對故事內容展開大膽的想象與表達。
3、感受動物們齊心協力,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樂心情。
活動準備:
1、PPT\圖畫書《月亮的味道》、音樂磁帶。
2、圖片:月亮、烏龜、大象、長頸鹿、斑馬、獅子、狐貍、猴子、老鼠。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引發(fā)想象。
1、猜謎導入:“有時像圓盤,有時像鐮刀,白天藏起來,晚上才出現!保ㄔ铝粒
2、(出示圖書)我這里有一本書,是和月亮有關的,讓我們一起來來看看吧!“書上的月亮像什么?”這本書的名字是?(《月亮的味道》)“如果真的能吃到天上的月亮,你想象一下月亮可能是什么味道呢?”
3、讓我們來看看故事里的動物們是怎么想的,我們一起來聽故事。
二、閱讀圖書內容,幼兒觀察PPT圖畫書。
1、觀察PPT的第1頁,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內容。
。1)、這是發(fā)生在什么時候的事情?黑夜里多少雙眼睛?請大家數一數?(九雙眼睛)有幾只小動物嗎?(九只小動物)
。2)、他們會是誰呢?為什么?
(3)、他們在黑夜里望著月亮在想些什么?(引導幼兒猜測故事內容)
(4)、教師小結:靜靜的夜晚,圓圓的月亮掛在夜空。動物們都仰著頭,望著月亮。看得真專心都在想:月亮,是什么味道呢?是甜的,還是咸的呢?真想嘗一小口。】墒悄兀还茉趺瓷扉L了脖子,伸長了手,伸長了腿,也夠不著月亮。
2、觀察第2-5頁引導幼兒了解小海龜下定決心要去摸月亮并請大象、長頸鹿幫忙。
。1)、第2-3頁:一只小海龜下定了決心,要一步一步爬到最高的山上夠月亮。“海龜夠到月亮嗎?有什么辦法能讓海龜夠到月亮?它的好朋友是誰?那它會怎樣邀請它的好朋友幫忙?”教師示范海龜所說的話,幼兒觀看畫面。
。2)、第4頁:大象的鼻子往上一伸,月亮看見了會怎么想?會怎么做?月亮輕輕往上一跳,大象還是夠不著怎么辦呢?。會請誰來?他們會說些什么?
。3)、第5頁:長頸鹿是怎么做的?月亮有怎么做?還是夠不著怎么辦?
3、幼兒討論:“它會請誰來幫忙?”幼兒觀看PPT中出示的小動物,并分組講述小動物、月亮之間的對話,了解6-9頁圖畫書的內容。
。1)、長頸鹿是怎么做的?夠到了嗎?他會請誰來?會說什么?
。2)、幼師出示小動物圖片,引導幼兒分組講述。
。3)、幼兒扮演小動物邀請幫忙,并學說對話。
4、幼兒觀察幻燈片第10頁教師提問“小老鼠能夠到月亮嗎?為什么?”“月亮在想什么?什么樣的表情?”
5、幼兒觀察第11-12頁圖片了解小動物夠月亮的方式“疊羅漢”和規(guī)律。
。1)、最后誰夠到月亮了?為什么小老鼠這么小能夠到月亮?
(2)、小老鼠會怎樣分享月亮?那月亮會怎樣?
(3)、出示貼絨圖片引導幼兒鞏固對小動物夠月亮方式的理解!皦蛟铝恋男游锒加姓l?”“小動物是怎樣夠到月亮的`?”“看到小動物們夠月亮你感受到了什么?”
。4)、觀察12頁“小動物們都怎么了?為什么?”
三、引導幼兒完整欣賞故事內容,感受體驗動物們齊心協力,成功“吃到”月亮后的快樂心情。
1、幼兒觀看PPT教師完整講述至小動物們相互合作夠到月亮。
2、討論:“動物們愿望實現了嗎?”“那月亮的味道到底是什么味的?為什么?”
3、引導幼兒思考相互幫助,相互合作的好處與價值,讓幼兒懂得分享后大家的快樂與愜意。
四、引導幼兒欣賞故事的結尾,激發(fā)幼兒大膽想象和無限的思考。
1、引導幼兒觀察小動物圖片,提問引導:“最先夠月亮的是誰?接下來的是誰?它是怎么邀請小動物的?說了些什么?”幫助幼兒梳理故事內容,掌握故事情節(jié)。
2、討論:“夜晚有幾個小動物看著天上的月亮?”一起夠月亮的小動物有多少??還差一個會是誰?
3、“小魚在想什么?”“你能幫助小魚解開疑問嗎?那你會怎么說?”
4、“你喜歡這個故事里的哪個部分?為什么?
五、教師小結:“月亮”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你能講一個和月亮有關的故事嗎?引導幼兒開發(fā)想象創(chuàng)編和“月亮”有關的故事。
【大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語言的教案02-28
語言大班教案10-12
大班語言教案:走近澳門_大班語言教案07-01
大班語言教案:春雨的色彩_大班語言教案07-01
大班語言教案:字寶寶 大班語言教案09-21
大班語言當鋪教案03-15
大班語言教案04-14
大班語言落葉教案04-09
大班語言聚寶盆教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