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10篇[熱門]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長方形、正方形等基本圖形進行組合,表現(xiàn)側面、正面以及高矮不一的房子。
2、了解住宅小區(qū)的房子結構,房子有前有后的布局安排以及簡單的小區(qū)設施。
3、用遮掩的方法來表現(xiàn)整體與部分的和諧。
活動準備 幼兒參觀過住宅小區(qū)。有畫過正面與側面房子及高樓的經(jīng)驗。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討論“住宅小區(qū)”
提問:1、為什么叫住宅小區(qū)?
2、你們看到的住宅小曲是什么樣子的?
3、如果我們站在一個地方看,小區(qū)內的房子有什么不一樣?
4、小區(qū)內除了有房子,還有什么?
5、教師小結:我們站在一個地方看小區(qū)內的房子,是有高有低、有前有后、有正面有側面的,還有一些花草樹木等景物,小區(qū)內除了有房子還有花草、植物以及一些簡單的運動健身器。
二、討論如何在紙上來表現(xiàn)“住宅小區(qū)”
1、教師:怎樣在一張紙上畫那么多房子?(幼兒自由討論)
2、教師:先畫遠處的房子還是近處的房子?近處地方的房子應該靠近紙的什么位置?應該大些還是小些?
3、:教師怎樣讓大家看出來,房子是有前有后的?(引導幼兒說出前面的房子是完整的,而后面的'房子應該部分被遮掩的)
4、教師:你見過的房子是什么樣子的?什么形狀的?幼兒講述房子的基本形象,教師在黑板上用簡單的線條在黑板上示范讓幼兒參考。
三、幼兒繪畫,教師指導幼兒畫面布局。
四、展覽幼兒作品,從整體的畫面布局來進行評價。
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一次,我班幾名幼兒在墻角發(fā)現(xiàn)一只小壁虎,驚訝地跑來叫我,孩子們圍上去看時壁虎已經(jīng)爬走了,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了關于這是什么動物的話題。我不禁想起了《小壁虎借尾巴》這個故事,可以通過聽這個故事讓孩子們認識并了解故事中幾種動物尾巴的作用,并且能發(fā)揮想象續(xù)編故事,大膽進行故事表演,同時可以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自然、輕松地認識一些字寶寶。
活動目標:
1、安靜地聽故事,能復述故事內容。
2、能通過想象續(xù)編故事,說出2―3種別的.動物尾巴的作用。
3、能積極主動地進行故事表演。
4、認識“壁虎”、 “尾巴”、 “借”、 “爬”、“游”、“搖”、“燕子”字寶寶。
活動準備:
1、《小壁虎借尾巴》故事動漫。
2、字卡,動物頭飾。
3、故事情景表演場景布置。
活動過程:
一、看動漫、聽故事
幼兒安靜入座后,師手持一只壁虎走進教室,請幼兒說說是什么動物(幼兒討論),告訴幼兒是壁虎,出示字卡“壁虎”。師講述:有一天,小壁虎在墻角捉蚊子吃,突然被一條蛇咬住了尾巴,小壁虎一下子掙斷尾巴逃脫了,可是卻沒有了尾巴,小壁虎覺得好難看呀,怎么辦呢?大家?guī)托”诨⑾胂朕k法(幼兒討論),那么,小壁虎是怎么辦的呢?請幼兒聽聽故事(幼兒安靜看動漫、聽故事)。
二、復述故事
師用提問方式引導幼兒復述故事,強調提問動物尾巴的作用,講到哪種小動物的動作,就出示字卡,并請幼兒表演。
三、我來講
小壁虎沒有借到尾巴,請幼兒想一想,小壁虎還會去向誰借尾巴,能借到嗎?為什么呢?(幼兒續(xù)編故事)教師給予鼓勵和肯定。
四、我來演
1.先請幾位幼兒戴上頭飾在布置好的場景進行表演,強調動物的對話。
2.幼兒集體表演。幼兒自由拿字卡,拿到動物字卡貼到身上,就演哪種動物。教師進行指導,對幼兒進行表揚、鼓勵。
五、活動結束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鼓勵寶寶消除陌生感,愿意參加集體游戲。
2、指導家長的按摩與撫摸活動,使家長、寶寶都體驗親子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地墊。
活動過程:
1、自由活動十分鐘:教師了解寶寶的.乳名,集體活動前教師進行點名游戲。
2、寶寶平躺在地墊上。家長按教師的指導要點對幼兒進行按摩與撫摸活動。
3、指導要點:
1)家長與教師有語氣的齊說兒歌。
2)家長的動作應輕柔。
3)家長在游戲時應用慈愛的目光注視寶寶。
小加餐:
1、鼓勵寶寶把自己的小手洗干凈、請家長適當幫忙。
2、提示孩子給家長品嘗自己的小點心。
家庭指導:
1、請家長回家后,復習所玩游戲并繼續(xù)玩此類撫觸游戲,以增加親情。
2、并注意活動的指導要點。
3、請家長反復有語氣的說兒歌,寶寶的記憶,為說完整話做準備。
附兒歌:
搟搟皮,和和餡。
捏捏餃子剁三下。
煮一煮,翻一翻。
撈起餃子晾一晾,
嘗嘗餃子香不香。
大班教案 篇4
游戲目標:
1、讓幼兒初步理解矛和盾是我國古代戰(zhàn)爭時用的武器。
2、通過講解、示范、練習、游戲,讓幼兒獲得玩矛和盾時一手要用矛攻擊對方,同時另一手要用盾保護自己。培養(yǎng)幼兒手眼的協(xié)調能力。3、使幼兒懂得安全游戲,進一步感受游戲的樂趣。
游戲準備:
1、自制玩具矛和盾人手一副。
2、音樂磁帶“中國功夫”;“雪花和雨點”,錄音機一臺。
3、對矛和盾有一定的了解。
4、小頭盔每人一只。
游戲過程:
1、老師播放音樂“中國功夫”幼兒跟著老師邊聽音樂邊做律動。
2、出示玩具矛和盾引起幼兒游戲的'興趣。
3、通過老師講解讓幼兒初步理解矛和盾是我國古代戰(zhàn)爭時用的武器。
4、幼兒游戲“有趣的矛和盾”
。1)兩人一組一人拿矛一人拿盾自由游戲。老師指導幼兒一人用矛攻擊一人用盾保護自己。
。2)兩人一組各拿一副矛和盾合作游戲。播放音樂“中國功夫”增
加游戲樂趣。老師指導幼兒游戲時一手要用矛攻擊對方同時另一手要用盾保護自己。提醒幼兒不能攻擊對方臉部,增強安全意識。
(3)每人戴好頭盔繼續(xù)進行游戲。引導幼兒在一定的范圍內向對方?jīng)_擊進行游戲。
。4)分組請客人老師和自己玩游戲。
5、放松游戲:“雪花和雨點”。
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運用多種方式進行創(chuàng)造。
2、能相互幫助,有合作意識。
3、喜歡參與活動,能初步感受美。
活動準備:
紙杯、紙盤、糖紙、各種顏色的紙若干、剪刀、膠水、彩色筆、毛巾等、成品三個。
活動過程:
1、以教師的“夢”引入
昨天晚上,譚老師做了一個奇怪夢,我夢見了許多的“紙杯”娃娃跑到我的`家里面,其中一個“娃娃”很著急的說:“我們馬上要去參加重慶市幼兒風采杯‘創(chuàng)意’大賽了?墒墙o我們化裝、打扮的叔叔、阿姨們事情太多了,忙不過來,所以我們是來請您和大班的小朋友幫忙的。幫我們打扮打扮,趕去參加比賽!薄芭!原來是這么回事。那我去問問小朋友愿不愿意幫忙!
“你們愿意嗎?”
2、啟發(fā)想象、大膽創(chuàng)造。
1、出示成品,2、引導觀察。
(1)提示語:“它們還托我?guī)Я藥讉以前去參加過比賽的娃娃,(2)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一下,(3)它們是怎么打扮的?”
。4)幼兒邊看邊說
3、引導幼兒想象。
提示語:你打算怎樣打扮它?
4、鼓勵幼兒大膽創(chuàng)造。
(1)引導幼兒自由組合,選材料。
。2)提出操作要求,鼓勵幼兒大膽操作。
。3)重點指導“無所事事,左顧右盼”的兒童。
5、評價、小結。
。1)引導互評。
。2)教師總評。
3、結束。
以照相留影,結束活動。
大班教案 篇6
一、 教學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大膽猜測故事的發(fā)展過程。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3、教育幼兒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
二、 教學資源:
經(jīng)驗準備:了解松樹鼠的外形特征,知道松鼠的生活習性。
講述有關松樹的故事。
物質準備:松鼠圖片、松果圖片;大書一本。
三、 教學過程:
1、導入活動。
猜謎:身體像老鼠,尾巴像大傘,最愛吃松果,樹上做游戲!靶∨笥,猜猜這是什么動物?為什么?”
2、閱讀圖書。
觀察封面: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淼囊槐拘聲小凰墒。你們看這三只松鼠在干什么?他們穿的衣服怎么樣?給它們取個好聽的名字吧!這本書會講一個什么樣的故事呢?
第一頁:三只小松鼠這是要去哪兒?你是怎么知道的?
第五頁:怎么只剩下黃黃一只小松鼠了呢?它的表情是什么樣的?它怎么會這樣吃驚呢?其它的兩只小松鼠到哪里去了?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第二——三頁:從畫面上你看到了什么?你覺得在它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兔子和綠綠在說些什么呢?(請兩名幼兒上來扮演兔子和綠綠,猜測它們可能說的話。)那么藍藍和黃黃還會遇到什么呢?
第四——五頁:現(xiàn)在你們知道為什么只剩下黃黃了吧。它的表情怎么樣?(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它到底為什么這么吃驚呢?猜猜它看到了什么?
第六—七頁:哇!黃黃看到了什么?黃黃現(xiàn)在的'表情怎么樣?它是怎么想的呢?又是這么做的?
第八頁:采了很多松果以后,黃黃這時的表情怎么樣?它在想什么?小伙伴們都去哪兒了?為什么把它丟下?這么做好不好呢?為什么?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事?請小朋友回家創(chuàng)編故事結尾,讓爸爸媽媽記在老師發(fā)下的紙片上,好嗎?
3、小結。
這本書叫什么名字,講了一件什么事?
活動反思:
《三只松鼠》這本讀本一共有9頁,第一次備課的時候,我對每一頁設計了相應的問題,這樣一來,層次會比較清楚一步一個腳印,但時間上卻會很浪費。于是,我進行第二次備課,讓幼兒兩頁、兩頁觀察,提問簡練、概括,讓幼兒充分觀察故事的發(fā)展過程。本次活動進行了大膽地嘗試,孩子們的反應還是比較好的。大部分幼兒能仔細觀察畫面的主要信息,用自己的語言比較連貫地講述畫面內容,而且講話比較有層次性。但在活動中有一些細節(jié)的東西還需關注。如:在讓幼兒上來扮演小動物時,最好佩戴胸飾,使孩子們清楚自己扮演的角色,進行合理想象。
大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故事《月亮船》是一個精彩奇妙的故事,活動中我主要是通過蒲公英找家的這條主線,把蒲公英坐在月亮船上所見的祖國秀麗山河,通過與仙女的對話,讓幼兒了解中國的四個世界之最,將知識的傳授轉變?yōu)樗囆g感受,讓幼兒體會到祖國的偉大,產(chǎn)生自豪感。然后由蒲公英的家鄉(xiāng)在中國聯(lián)系到孩子們的家鄉(xiāng)在崇明,從而引發(fā)孩子對家鄉(xiāng)崇明的熱愛之情,并通過欣賞《崇明簡介》視頻使孩子們的已有經(jīng)驗得到了提升和拓展。最后,在歌唱《大中國》的歌聲中將活動推向了高潮!
活動目標: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了解我國的世界之最,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2、領略蒲公英所見的祖國秀麗山河,激發(fā)幼兒的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熱情。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了解我國的世界之最,并用語言進行表述。
難點:幼兒愛家鄉(xiāng)、愛祖國情感的激發(fā)。
活動準備:
1、在哭的蒲公英圖片一張、四個世界之最圖片各一張(附有漢字說明)、崇明島圖片一張、仙女棒一個。
2、多媒體課件:《月亮船》
3、崇明簡介的視頻。
2、歌曲《大中國》(幼兒已欣賞過歌曲《大中國》)。
活動過程:
一、分段欣賞故事、逐漸理解故事
1、教師出示蒲公英在流淚的圖片
提問:這是誰?(這是蒲公英——解釋:它是一種花)
它怎么了?(引導幼兒從臉上表情觀察出流淚,哭了。)
蒲公英為什么會哭呢?(引導幼兒自主猜測。)
2、引導幼兒欣賞故事《月亮船》: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故事《月亮船》,就知道蒲公英為什么哭了。
3、教師放映課件《月亮船》,課件放映到“不聽,不聽,我要回家!
提問:
(1)誰來告訴我:蒲公英為什么哭了?(因為蒲公英迷路了。)
(2)蒲公英迷路了要回家,我們怎樣幫助它呢?(幼兒自由回答)。
4、教師繼續(xù)放映課件至結束:我們繼續(xù)聽下去,就知道誰幫助了蒲公英,是怎樣幫助的?
提問:是誰幫助了蒲公英?仙女最后幫助蒲公英找到家了嗎?蒲公英的家在哪里呢?
5、提問環(huán)節(jié)
。1)提問:月亮船在云海里飄呀飄呀,蒲公英看見了什么?仙女告訴它那叫什么?(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片)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世界上最高的山——喜馬拉雅山)
(世界上最大的廣場——天安門廣場;世界上最長的城墻——萬里長城)
。2)提問:仙女讓蒲公英記住什么?(孩子,記住你的家叫中國)。
二、整體欣賞故事、學說世界之最
1、我們一起來完整欣賞一下故事《月亮船》吧!
提問:你覺得故事中什么地方很好聽的!(引導幼兒學說故事中好聽的話)
2、施老師覺得這些話是很好聽的:
(1)(月亮船在云海里飄呀飄呀!蒲公英看見了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仙女就告訴他,那叫太平洋。蒲公英又看見了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仙女告訴他,那叫喜馬拉雅山。蒲公英還看見了世界上最大的廣場,仙女告訴他,那叫天安門廣場。蒲公英最后看見了世界上最長的城墻,仙女告訴他,那叫萬里長城。)
(2)教師引導幼兒找好朋友,一個做蒲公英,一個做仙女,進行學說!(前半句蒲公英說,后半句仙女說)
(3)教師引導幼兒進行表演:可兩兩結伴、可個別集體、可師幼互動等形式。(使用仙女棒一個)
三、自主分享討論,我愛家鄉(xiāng)崇明
1、教師自然過渡提問:蒲公英的家鄉(xiāng)在中國,我們的家鄉(xiāng)在哪里呢?你們喜歡她嗎?請小朋友互相說說我們的家鄉(xiāng)崇明都有什么?(當幼兒談論自己喜歡的家園時,教師可引導幼兒不僅可以從名勝古跡來說,還可以從其發(fā)展變化來談。)(幼兒討論后提問)
2、幼兒欣賞簡介:我愛家鄉(xiāng)崇明
3、教師小結:小朋友,我們是中國的小主人,不僅要為我們偉大的祖國感到驕傲自豪,還要從小學好本領,長大了把我們的家鄉(xiāng)建設得更加美麗、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富強!
4、教師與幼兒再次欣賞歌曲《大中國》。
讓我想起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大中國》,讓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準備
廢舊彩筆帽,顏色艷麗的小長方形即時貼。
教室內墻上、窗戶上貼有大紅喜字,屋頂掛有幼兒自制的彩色吊環(huán)。
《老鼠嫁女》PPT,圖片(太陽、烏云、大風、圍墻、老鼠爸爸、老鼠女兒、貓),圖卡每人一份。
和家長一起搜集關于太陽、鳥云、大風、圍墻、老鼠、貓各有什么厲害的本領,以及其他小動物本領的資料。
重點難點
能夠運用已有經(jīng)驗,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通過分組討論,遷移經(jīng)驗,能把心里所想的老鼠女兒所嫁的對象畫出來,并說出理由。
活動目標
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風格。
理解故事內容,了解故事中人物之間的關系。
通過分組討論,運用已有經(jīng)驗,大方、自然地表述改編后的故事結尾。
活動過程
1.導入環(huán)節(jié),以談話形式引出故事
請幼兒觀察班級環(huán)境,有什么變化?
幼兒A:門上貼有喜字。
幼兒B:屋頂有我們做的彩色吊環(huán)。
師:今天班里裝扮得這么漂亮,你們猜猜有什么事情發(fā)生?
幼兒A:結婚的時候才貼喜字呢!
幼兒B:對,對,結婚的時候還要吃喜糖呢!
師:“今天有一個小動物也要結婚了,咱們一起看一看它要嫁給誰?”
(析:在課前我問過幾名幼兒,他們或有過參加婚禮的經(jīng)驗,或在電視上看過結婚的場面。我首先在環(huán)境中營造出喜慶的'氛圍,并引導幼兒細心觀察,給幼兒留出懸念,帶著問題去欣賞故事。)
2.觀看PPT,了解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及情節(jié),并用回憶提問法把圖片貼在黑板上,幫助幼兒掌握故事中人物之間的關系。(邊提問邊貼圖片。)
(欣賞故事后)提問:
。1)故事中誰家要嫁女兒? (老鼠)
。2)老鼠爸爸最開始想把女兒嫁給誰?(太陽)
為什么老鼠爸爸想讓女兒嫁給太陽呢?太陽有什么厲害的本領?
幼兒A:太陽能發(fā)出光,能把衣服曬干。
幼兒B:太陽能讓小草、小花和大樹長高。
幼兒C:太陽照在身上暖暖的,很舒服。
師:“太陽這么厲害,為什么老鼠爸爸沒有把女兒嫁給太陽?”(因為烏云能把太陽給遮住。)
“烏云有什么厲害的本領呢?”
幼兒A:烏云把太陽遮住就什么都看不見了,全都是黑的。
幼兒B:烏云能下雨、閃電,特別嚇人!
師:“烏云這么厲害,那老鼠爸爸把女兒嫁給烏云了嗎?”(沒有,因為風能把烏云吹走。。
“風有什么厲害的本領?”
幼兒A:我在電視上看的,大風能把房子吹走。
幼兒B:大風還能把樹吹倒。
師:“你們說的是龍卷風,風力特別大,F(xiàn)在你們看看窗外,樹葉在動,今天外面也有風,是微風,但是你們能感覺到嗎?為什么?”(感覺不到,因為我們坐在教室里。)
“對,咱們坐在教室里面,有圍墻擋著,我們就感覺不到風了。圍墻有什么作用呢?”
幼兒A:如果下雨,我們就淋不著了,下雪也淋不到了。
幼兒B:刮風也不怕了。
師:有了堅固的房子、圍墻,我們才能在這里學習,做游戲。那老鼠爸爸把女兒嫁給圍墻了嗎?(沒有。)
誰比圍墻厲害?(老鼠。)
為什么?(老鼠能在墻上打洞。)
但是老鼠又怕誰呢?(貓。)
。ㄎ觯涸诒经h(huán)節(jié),利用圖片回憶故事情節(jié)、內容及人物關系,為幼兒創(chuàng)設寬松的語言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的積極性,幼兒再現(xiàn)已有經(jīng)驗,能準確地說出故事中各人物的本領、作用,并初步明白故事中一物比一物強的寓意。)
。3)和幼兒一起看圖片,了解故事中的人物關系,知道一物比一物強的道理,并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編故事結尾。
師:你們看(看黑板上的圖卡),老鼠爸爸最開始想把女兒嫁給最厲害的太陽,可是(烏云能把太陽遮住),老鼠爸爸又想把女兒嫁給烏云,可是(大風又能把烏云吹走),它又想讓女兒嫁給大風(大風被圍墻檔住了),它又想讓女兒嫁給圍墻,可是(老鼠在圍墻上打洞)”,故事中每一個形象的本領都特別厲害,但是和其他的形象一比較,它就不厲害了。
。ㄎ觯簭娀變阂晃锉纫晃飶姷脑⒁猓層變褐朗澜缟蠜]有絕對的強大。)
師:“故事的結局是什么?”(老鼠女兒嫁給了貓,可是貓把老鼠給吃了。)
你們覺得這個結局好嗎?(不好,老鼠女兒太可憐了。)
你們能想到比貓厲害的動物嗎?
幼兒A:老虎。
師:“有人知道有比老虎還厲害的動物嗎?”
幼兒B:大象一抬腳就把老虎給踩下去了。
師:“有人知道有比大象還厲害的動物嗎?(沒有了。)
如果老鼠女兒沒有嫁給貓的話,嫁給大象可以嗎?你們還能想到更好的答案嗎?
。ㄎ觯喊l(fā)散幼兒思維,讓幼兒大膽思考。)
3.引導幼兒改編故事結尾,運用已有知識經(jīng)驗進行大膽猜想。
。1)個別幼兒回答老鼠女兒應該嫁給誰?為什么?
幼兒A:應該嫁給大象,因為大象能保護老鼠女兒。
幼兒B:應該嫁給白云,帶著老鼠女兒到天上玩兒。
。2)分組討論,討論出一個本組認可的最佳答案,派出一個代表告訴大家本組答案。(其他組可找出理由反駁。)
4.遷移經(jīng)驗,把自己心里想的老鼠女兒應嫁的形象畫出來。
(可提問三、四名幼兒來說一說自己的故事結尾。)
5.延伸活動
制作喜糖,渲染氣氛。(活動自然結束。)
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通過玩滑板車的情景,掌握側面運動的人物造型。
2.嘗試表現(xiàn)畫面中人物的前后重疊關系。
3.合理配色,能將滑板車賽時的快樂、緊張情緒表現(xiàn)在畫面上。
活動準備:
活動前有滑板車賽的經(jīng)驗,滑板車一輛,幼兒滑板車賽時的經(jīng)典照片,PPT課件。
活動過程:
1.出示滑板車,激發(fā)幼兒回憶滑板車比賽時的快樂經(jīng)歷。
2.借助示范手段.幫助幼兒重點掌握身體姿態(tài)。
(1)動作示范,強化身體姿態(tài)。
(2)同伴示范,表現(xiàn)側面人物的五官及全身動作。
請造型能力強的幼兒將看到的身體動作畫下來。
(3)給予適當評價或修改。
3.師生合作,表現(xiàn)人物的前后重疊關系。
(1) 理解畫面人物的前后關系。
出示PPT中多名幼兒滑板車賽時的情景畫面。
小結:畫面中最下面的景物是離我們最近的,越往上的就是離我們越遠的。
(2) 理解畫面人物的重疊關系。
小結:原來被遮擋的就看不見了,就可以不要畫出來了。
(3) 合作表現(xiàn)人物的前后、重疊關系。
總結:這樣,我們的比賽場地看上去就很熱鬧了,感覺有很多的參賽選手了。
4.幼兒嘗試作畫。
(1) 大膽表現(xiàn)側面人物的五官、情緒。
(2) 能用前傾的.上身及彎曲的腿部表現(xiàn)滑板時的動作。
(3) 能注意人物的前后遮擋、疏密布局。
(4) 能合理搭配顏色,表現(xiàn)比賽時的快樂、緊張氛圍。
5.畫展、畫評。
利用自評、同伴互評、教師綜合性評價等多種方式評價孩子的作品,讓每位孩子都感到繪畫的快樂。
大班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兩人協(xié)調一致地夾球側身行進。
2、積極探索有效的合作運球方法,體驗同伴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大小一樣的球若干。
2、畫好兩條跑道線,每條跑道終點放一把小椅子。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我是運動小健將。組織幼兒學做各種運動項目的動作,如:踢足球、打排球、游泳等。
2、組織幼兒探索兩人一組,不用手,用身體其他部位合作運球的方法。
。1)引導幼兒探索并嘗試不同部位的`運球方法,如:胸夾球、背夾球、頭夾球、胳膊夾球等。
。2)組織幼兒重點進行胸夾球、背夾球練習,掌握夾球側身行進的要領。
3、組織幼兒進行胸夾球比賽。
。1)教師介紹游戲玩法:幼兒兩人一對,全班分兩大組,縱隊站在起跑線后。游戲開始,兩隊前面的一對幼兒面對面站立,將球放在胸前夾緊,使球不至于滑出來,然后步伐一致地側身向終點快速行進。兩人夾球到達終點后,繞小椅子回到起點處,將球交給下一對幼兒,以最先完成運球任務的對為勝。(人數(shù)多時需多分幾組,避免長時間的等待。)
。2)組織幼兒分隊練習,教師強調游戲規(guī)則:兩人必須夾球側行且不能用手扶球;到達終點后必須繞過椅子方可返回。
(3)教師擔任裁判,組織幼兒進行胸夾球比賽。
。4)小結比賽中出現(xiàn)的問題,如:運球方法、規(guī)則等。
。5)組織進行背夾球、頭夾球比賽。
4、放松活動:組織幼兒兩人一組互相揉肩、敲背等,放松全身肌肉。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精選】大班教案07-22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7-20
大班教案03-27
大班的教案01-10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8-14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8-13
大班教案(精選)08-28
(精選)大班教案07-30
[精選]大班教案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