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語文教案9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認讀6個字。
能力目標:
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感受。
情感目標:
產(chǎn)生學習北京老人關(guān)愛他人的好品質(zhì)的愿望。摘錄自己喜歡的語句。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感受。
教學難點:
理解詞語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恰當含義,辨別詞語的'感情色彩。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自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
1.邊讀課文,邊借助字典及課后認讀字表認識生字詞語。
2.了解文章內(nèi)容。
二、再讀課文,看看作者回憶了北京老人的哪幾件事?有什么感受?
1.邊讀邊劃。(用不同的標記)
2.畫出你不理解的詞或句子。
三、交流。
1.作者回憶了北京老人的兩件事。
一件事是:五年前我初到北京,一位北京老人耐心為“我”指路,知道“我”迷失方向后,主動把我馱回車站,使我深受感動。
第二件事是:另一位北京老人看見我在公共汽車上屢屢給別人讓座,始終沒有坐穩(wěn)當,主動給我讓座的事情。
2.作者的兩次感受。
。1)那個美麗的秋日,被冷風吹的感覺竟然十分愜意。
。2)可車剛啟動,……被認可的感動。
四、理解作者的兩次感受。
1.什么是愜意?被冷風吹著應(yīng)該是冷的,為什么作者卻感到十分愜意?
2.作者被什么感動了?
五、感受老人的品質(zhì)。
把你最受感動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說說你為什么受感動?
六、讀第三段,體會一下作者的感受。
作業(yè):摘抄使你受感動的語句。
板書設(shè)計:
我 北京老人
迷路
耐心指路,馱到終點熱心助人
給別人讓座
給我讓座 善解人意、懂得心疼別人
語文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ㄒ唬┛磮D導入。
1、出示松鼠圖問這是什么?你們知道它生活在哪里?(出示花生圖問這是什么?它長在哪里?)
2、今天,我們來學(生齊讀課題)
3、質(zhì)疑課題讀完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ǘ┞犱浺,大致了解課文內(nèi)容。
。ㄈ┏踝x課文。
1、現(xiàn)在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兩遍,要根據(jù)拼音讀準每個字的讀音,遇到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生按要求讀文),檢查課文是否讀通順(生開火車讀)
2、把課后生字讀兩遍,在課文中找出標出自然段。
。ㄋ模z查自讀。
1、投影出示生字生開火車讀,領(lǐng)讀,指名讀齊讀。
2、出示去拼音的詞語指名讀,齊讀。
3、課文有幾小節(jié)指名分節(jié)讀評議。
。ㄎ澹┳鳂I(yè)。
第二課時:
。ㄒ唬⿵土暋
1、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小松鼠找花生果,齊讀課文。
2、小松鼠為什么找花生果,怎么找,找到了沒有?
(二)講讀課文。
1、小松鼠為什么找?趕快打開書,找找讀讀,生讀課文,指名回答。
2、花生在什么地方?長得怎么樣?(出示花生圖)生看圖說話。
(1)書上怎么寫呢?請小朋友自由讀第一節(jié),在這一節(jié)中有好多詞寫的很美,在讀的過程中,你認為哪個詞用的好,就把這個詞讀重一點。(投影出示第一節(jié))。
。2)綠油油:出示實物,這種顏色就是綠油油,你還見過綠油油的什么?這些花生不光長著綠油油的葉子,還開著什么樣的花?(理解:黃燦燦)
(3)指導朗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3、小松鼠見了這么好看的花生他想(齊答)
4、小松鼠是怎么找花生果的`?書上有一段話小朋友們找一找讀一讀指名讀。
。1)師述:旱晨,小松鼠來了花生地看到花生,小松鼠一路上會想些什么呢?生看圖想象說話。
。2)出示“從那以后……沒有……”看書上用了這么幾個句子(指名讀)
5、小松鼠多失望啊,誰來讀第三自然段。(投影出示練讀)
6、出示“誰……呢?”
。1)蚯蚓在說的時候是怎樣說的?生練習說話。
。2)師指導朗讀,(出示花生果)花生果躲在泥士里看著小松鼠笑呢。
7、練讀第45小節(jié),同桌互讀,指同桌讀。
8、聽了蚯蚓的話,小松鼠接下去會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生說話)
9、小松鼠有沒有找到花生果?
(三)表演課本劇。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訓練朗讀能力,品味詩歌語言,提高文學欣賞能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感悟生活哲理。培養(yǎng)為實現(xiàn)理想而不懈奮斗的精神。
【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訓練中品味揣摩語言,感悟作品的思想感情。
2、 難點!吧健、“!钡南笳饕饬x。
3、領(lǐng)會全詩所闡述的人生哲理。
要解決好這三個學習重難點,,一是要指導學生反復朗讀課文,二是教師要 有重點地選擇實例引導,在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要相機點撥。
【教學設(shè)想】
1、根據(jù)詩歌的文體特點和學生的情況,我制定了兩個學習目標⑴、朗讀課文,品味語言⑵、聯(lián)系生活,感悟人生。 在教學過程中突出朗讀訓練,調(diào)動學生情感來理解作品。
2、通過學生自主學習,熟悉課文,提出疑難,掃除朗讀和理解的障礙。
3、共讀課文,理清要點 ,以理清文章結(jié)構(gòu)為目標,以欣賞配樂朗誦為引子,通 過師生共讀課文,在讀中理解課文,在理解中反復朗讀,把握要點,品味語言。
【學習方法】
讀──講──讀──賞──讀
1、“講”,清除文字、詞語等障礙,整體把握內(nèi)容和感情,“賞”初步理解課文的基礎(chǔ)上,品味語言。
2、 課堂討論──評述、質(zhì)疑。
3、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句子,并說出理由;然后師生相互質(zhì)疑。
【媒體設(shè)計】
第一節(jié)詩歌配樂理查德與鮑丁.斯坦博格的長笛與鋼琴合奏《母親教我的歌》。
第二節(jié)詩歌配樂理查德與鮑丁.斯坦博格的長笛與鋼琴合奏《大海》。
(課件提供群山、大海的圖片。)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shè)計
導入:同學們,如果我們不是生活在四季如春的美麗富饒的江南魚米之鄉(xiāng), 而是生活在大山里,每天抬頭可見的只有高聳人云的大山,蒼蒼茫茫,連綿不斷,你會想到什么呢?為什么會這么想?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位從大山里走出來的詩人,根據(jù)自己成長的歷程寫的一首詩《在山的那邊》。請同學們把書翻到第一課《在山的那邊》。在山的那邊》,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尋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教師板書課題、作者。
二、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掌握重點字詞。
癡想、凝成、誘惑、喧騰、瞬間。
2、整體感知:熟讀課文,把握內(nèi)容及感情。
(1) 詩中的“!焙汀吧健碧N含著什么意思?
詩的第一節(jié)寫我渴望山那邊的海和童年的想望和困惑;“海”、“山”就是現(xiàn)實中“!焙汀吧健薄 第二節(jié)詩寫我追尋心中的海和長大后的拼搏和奮斗;其中“山”比喻困難、障礙等,“海”比喻理想、信念、成功等!吧侥沁吺呛!睂崉t是詩人矢志不移的信念。爬上山去看大海也就成了為理想而艱苦奮斗的積極行動!吧健辈恢挂蛔挥袌猿植恍阜^連綿群山,才能見到那美麗的大海;理想的實現(xiàn)不是一蹴而就的,還需漫漫旅途的百折不撓的艱辛跋涉。所以這首詩寫了詩人對人生信念和理想的追求,抒發(fā)了詩人渴望實現(xiàn)理想的感情?傊姼枰馓N很豐富很含蓄,除了理解字面意思以外,還需深入把握詩歌的深層含義。
(解說:以上探究內(nèi)容,盡量鼓勵學生多參與,多思考,多說,不強求標準的答案,意思正確即可,要注意營造民主、和諧、平等的`課堂氣氛。)
(2) 朗讀這兩節(jié)詩應(yīng)該分別讀出什么語氣?并說明理由。
(配樂,營造氛圍,感受詩歌的音樂美。
第一節(jié)應(yīng)讀出“向往──疑惑──希望──失望──困惑”。
第二節(jié)情感變化為堅定──渴望──充滿信心、樂觀。
3、正所謂“文貴自得”,“讀中有悟”。試模仿例子,從語氣、語調(diào)、重音、停頓、感情等方面,選擇你最喜歡的詩句進行朗讀設(shè)計,編寫朗讀腳本,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把對詩歌的深入理解淋漓盡致地演義出來。
(1)、 哦,山那邊/是海嗎?
提示: “是”字重讀,句子呈升調(diào)。要讀出充滿疑惑和向往的語氣。
(2)、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提示:“是”“信念凝成”應(yīng)重讀,要讀出肯定的語氣,突出實現(xiàn)理想的必然性和信念的堅定。
個別示范后,全班齊讀。
總結(jié):欣賞詩歌一定要放聲朗讀,而朗讀不僅要正確流利,關(guān)鍵還要有感情,這樣才能和詩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鳴,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啟示。同學們對句與句之間的語氣把握得很好,其實句子內(nèi)部也有急緩輕重的區(qū)別。關(guān)鍵還是對詩歌的每一句深透理解后,才能處理好?磥磉@任務(wù)要下堂課來完成了。
4、課堂小結(jié):
在這一堂課里,我們又積累了不少的詞語,從整體上對詩歌有了初步理解,在朗讀聲中,我聽出了大家愛這篇意蘊豐富的詩歌。其實我國是詩的泱泱大國,優(yōu)秀詩歌比比皆是,有興趣課外找?guī)灼x讀,你一定會更喜歡這朵文學世界的奇葩──詩歌。
三、布置作業(yè)
1、語言訓練:讀一讀,寫一寫詞語至少選三個造一段話。
2、熟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語句。
第二課時
一、檢查知識掌握和背誦情況
二、研習課文
詩歌的語言是非常凝練而又有豐富內(nèi)涵的,請找出你喜歡的并認為含義深刻的詩句細細品味,你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也畫下來一起討論。
(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細讀、討論、交流。教師巡視并參與部分小組的討論。)讓我們一起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邊讀邊議邊品味,揣摩詩歌語言的魅力?凑l的眼睛最敏銳,能發(fā)現(xiàn)美,能發(fā)現(xiàn)問題。
語文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四季》這篇課文是課改實驗教材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中課文的第2課,它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兒歌。
本文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現(xiàn)四季的特征。兒歌采用擬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語言親切、生動,讀來瑯瑯上口,能喚起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同時,四幅插圖色彩明麗,形象生動,便于學生觀察和想象。
學習了本文,能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優(yōu)美的'大自然,從而讓環(huán)保意識悄悄地在他們心里萌生,使他們養(yǎng)成從自己身邊小事做起的習慣,激勵他們?nèi)シe極參與環(huán)保實踐活動。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熟讀課文的同時認識11個生字。
3、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四季的特征,感受各個季節(jié)的美麗,激發(fā)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認字和練習朗讀。
2、教學難點: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發(fā)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樹立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四、教學理念
1、采用聽讀識字法進行教學(以情境導入,在反復練習和教師指導的朗讀過程當中認識生字),并有效地解決低年級學生唱讀的問題。
2、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打破一貫從頭到尾按順序?qū)W習課文的傳統(tǒng),讓學生自主選擇喜歡的季節(jié)去讀,把要我讀變成我要讀、我想讀、我愛讀)。
3、充分開展探究活動(努力開闊學生的思維、動手動腦,讓學生感受自然美、生活美,并在潛移默化中樹立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
五、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四季風景圖片
六、教學時間:第一課時
七、教學過程設(shè)計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興趣
1、欣賞四季風景圖片,板書課題。
師:請同學們邊看邊想,你都看到了哪些季節(jié)的美景呢?(出示課件)指名答。
2、教師小結(jié):我們知道了一年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合起來我們就叫“四季”。(板書)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品讀課文,讀中識字
1、朗讀課文:
師:我們來讀讀課文好嗎?
、俪踝x:讀準字音,感知內(nèi)容:即慢速地、大聲地多讀幾遍。
、谠僮x:整體感知,加深印象:即速度稍微加快讀。
如學生讀得不夠準確,教師再范讀或帶讀。
2、識字游戲:(出示課件)
師:同學們剛才都讀得很好,現(xiàn)在老師想考考大家,答對了有獎哦。
引導學生進行生字識記游戲,教師適時給予獎勵。
3、再次齊讀課文,加深印象。
(三)、自主選擇,指導朗讀
1、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
師:剛才大家都得很好,你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呢?請你來讀一讀。
可讓學生看書讀,也可看著大屏幕讀。指名學生回答并朗讀。
2、學生評價。
師:你覺得他(她)讀得怎么樣?你認為應(yīng)該怎么讀。(出示課件)教師在學生評價的基礎(chǔ)上總結(jié)。
3、請所有喜歡相同季節(jié)的同學都站起來有感情地或加上動作讀。
(四)、開闊思維,訓練語言
1、師:你還能從哪些事物身上知道春天(夏天、秋天、冬天)來了呢?
引導學生開闊思維,把平?吹降、想到的都說出來。
2、師:老師手中有很多圖片,每人拿一張,請你和同桌討論一下,你認為手里的圖片是哪個季節(jié)的?
學生分組交流討論,教師適時指導。
3、師:你能照課文的樣子說說你手中的圖片嗎?教師范例說,然后指名學生說。(出示課件)
4、貼圖游戲。
師:說得好的獎勵你把圖片貼在黑板上。
學生自由貼圖。
5、教師總結(jié):
同學們,你覺得四季美嗎?那我們要怎樣保護這美麗的景色呢?
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與想法,樹立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語文教案 篇5
一、復習回顧。
1.同桌互讀檢查,小組給生字找朋友。
2.叫幾位學生分自然段讀課文,其余學生當老師評價、糾錯。
二、精讀感悟。
1.指導學習課文第二小節(jié),結(jié)合訓練:
(1)課文是怎樣介紹“活化石”的呢?首先請大家讀讀第二小節(jié),一邊讀課文一邊想,你讀懂了什么?可以用筆畫出自己認為重要的句子。
(2)學生自由讀第二小節(jié)。
。3)匯報交流。
2.自主學習第三、四小節(jié),結(jié)合訓練:
。1)課文還寫了兩種“活化石”──大熊貓和中華鱘,小朋友們能自己讀懂嗎?試一試吧!也像剛才老師那樣,一邊讀一邊想一邊記,同桌合作,把讀懂的內(nèi)容向大家匯報,把不懂的地方提出來我們一起解決好嗎?開始吧!
。2)學生合作學習第三、四小節(jié)。
。3)匯報交流:
A、“大熊貓是我們熟悉的動物,非?蓯!蹦阒馈笆煜ぁ钡囊馑紗?你對什么很“熟悉”?請說一句話。
B、“滅絕”是什么意思?誰知道其他動物為什么會“滅絕”呢?
C、“它身上披著大片的硬鱗,核桃大的眼睛亮晶晶的,一張大嘴又尖又長,樣子怪怪的!薄跋∮小笔鞘裁匆馑?為什么中華鱘會“稀有”呢?
三、品讀升華
師:這些古生物已經(jīng)越來越少,許多人還不了解他們,大家想不想把這些古生物介紹給別人聽,并讓大家都來保護他們?現(xiàn)在,請大家認真讀課文,看誰把課文讀的正確,流利。
1.自由讀課文。
2.小組內(nèi)互讀。
3.全班賽讀。
四、演讀展示。
1.師:銀杏樹、大熊貓和中華鱘,科學家把它們叫做“活化石”,我們要好好地保護它們,假如你是博物館的講解員,要給前來參觀的游人解說有關(guān)“活化石”的內(nèi)容,你該怎么說呢?想試一試嗎?
2.(師示范):我是銀杏樹,就是大家常說的白果樹,我是幾億年前的樹種,十分珍貴,我的樣子很容易辨認,一片片葉子就像一把把小扇子。我長得很慢很慢,如果你小時侯種下了我,一直要等到你當上了爺爺奶奶,才能吃上我的果子,所以我又叫“公孫樹”。
3.(小組合作)選擇一種“活化石”介紹給游客。
4.各組派代表上臺演說。
五、資料交流。
1.師:同學們,學了這篇課文,使我們對活化石有了更深刻地了解,在我們這個地球上還有許多從遠古時代生存至今的生物,除了書上介紹的.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等活化石外,你還知道哪些有關(guān)化石的知識,趕快把你找到的資料和同學們交流一下。
2.交流資料(先同桌交流,然后選出有代表性的資料上講臺交流,鼓勵學生向別人介紹自己了解到的古生物知識。)
六、課外延伸:
請你讀一讀:《中國兒童百科全書》
語文教案 篇6
【我的發(fā)現(xiàn)】
這是一項引導同學自主發(fā)現(xiàn)組詞規(guī)律的練習,重點引導同學探索和發(fā)現(xiàn)兩組詞,雖一字之差,但詞性和詞意卻大不相同。教學時要放手讓同學去觀察、議論、鼓勵同學發(fā)表個人見解,從而使同學體驗發(fā)現(xiàn)的快樂,感受漢語的豐富。引導發(fā)現(xiàn)時不必用準確的術(shù)語來表述,同學用自身的話大致說清詞語之間的關(guān)系即可。
過程建議:
。薄⒆x一讀,辨一辨,說說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病⑼卣寡由,加強積累。你還能說出這樣的詞語嗎?
飲水──( ) 錄音──( )
電影──( ) 會議──( )
【日積月累】
這局部包括三項內(nèi)容:“讀讀認認”、“我會填”和“我會讀”。其中“讀讀認認”是讓同學鞏固反義詞,并通過反義詞識字,加強積累!拔視睢笔前藗偏正式短語,要求同學在搭配詞語中體會用詞的準確性,對詞語的意思,教師不必作過多的解釋!拔視x”目的是積累古詩詞,受到保守文化的熏陶。
〖讀讀認認
過程建議:
。薄⑼瑢W借助拼音讀讀不認識的字,仔細觀察每組里兩個字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
。病⑦\用自身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再讀這些字,交流識字方法。
。、采取多種游戲方式說反義詞。
。础⑼卣咕毩暎荷钪心氵發(fā)現(xiàn)有哪些這樣的反義詞?
〖我會填
過程建議:
。薄⒒貞浰鶎W課文,小組內(nèi)交流,找出可以搭配的詞語。
。、全班交流,啟發(fā)同學說說還可以填什么詞語,鼓勵大家發(fā)表不同意見。
3、選擇自身喜歡的短語說一句或幾句話,教師鼓勵創(chuàng)新。
創(chuàng)設(shè)情景說話:風光秀麗的黃山__________;
絡(luò)繹不絕的汽車__________。
〖我會讀
過程建議:
。、同學借助拼音自讀詩歌。
。、練習給詩配畫:你覺得該畫什么?(有條件的還可以看錄像)
3、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同學進行對讀或扮演讀。
。础⑿蕾p民歌《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進一步體會詩的意境。
【口語交際】
這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夸家鄉(xiāng)”,是對本組專題的深化和延伸?膳c綜合性學習活動結(jié)合起來進行,也可以與展示活動同時進行。課前要讓同學聯(lián)系學過的課文,自身通過觀察、咨詢或查閱資料,了解家鄉(xiāng)有哪些風景名勝、物產(chǎn)、名人以和家鄉(xiāng)近年來有哪些變化等等,培養(yǎng)同學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交際準備:
同學搜集的關(guān)于家鄉(xiāng)的文字和圖片資料;把同學分成若干交際小組。
過程建議:
。、匯報展示、討論交流:
、 展示并向同學介紹自身搜集到的有關(guān)家鄉(xiāng)的資料(文字、繪畫、照片等)。同學間相互交流資料內(nèi)容和獲取經(jīng)過。
、 把內(nèi)容相近的歸為一個組,互相交流,說說對對方資料的看法和感受。
。、充沛“對話”,夸夸家鄉(xiāng):
、 小組合作或派代表用自身喜歡的形式向全班介紹自身眼中的家鄉(xiāng)。其他組可向介紹者提問或作補充說明。
、 “導游”“推銷員”介紹自身搜集的資料和知道的情況,“游客”提問,“導游”“推銷員”解答。
3、寫一寫:
⑴ 把自身介紹的內(nèi)容和口語交際中聽到的有關(guān)內(nèi)容加以綜合,組成一段夸夸家鄉(xiāng)的話寫下來。也可以給自身畫的畫或照的照片配上一段話,還可以用連環(huán)畫的形式寫話。
、 寫好后讀一讀,再和同伴交流、分享。
【展示臺】
本次“展示臺”以愛祖國、愛家鄉(xiāng)為主題,內(nèi)容和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教材舉了兩個例子,一是在詞語接龍游戲中展示自身積累的詞語,二是展示自身收集的反映家鄉(xiāng)變化的照片。教學時,可利用教材中學習伙伴的話激發(fā)同學展示的興趣和愿望,充沛展示自身各方面的才干和學習效果。
。、讓同學以小組為單位根據(jù)題目進行詞語接龍練習,看哪組接得長。
2、教師再選擇兩個詞語讓同學用“開火車”的形式做詞語接龍游戲。 如“生活”“美好”。
3、展示反映家鄉(xiāng)變化的照片開自身畫的畫。辦一期夸家鄉(xiāng)的專欄。
4、展示、交流在《葡萄溝》一課后安排同學們準備的其他資料或?qū)W習效果。
【寬帶網(wǎng)】
這次“寬帶網(wǎng)”是對本組專題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展示了我國民族和行政區(qū)劃的知識。其目的一是讓同學了解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在服飾、生活習慣等方面都有自身的鮮明特點;二是讓同學通過查閱地圖了解我國的行政區(qū)劃和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地理位置。
。、演示局部民族圖片或錄像,創(chuàng)設(shè)情境:你知道畫面上的人是哪個民族的嗎?你是根據(jù)什么知道的?
。病⑿〗M合作學習交流。展示自身找到的資料,說一說自身知道的民族的生活習慣,并說說是怎樣了解到的。
。场⒊鍪尽爸袊貓D”,找一找你所在的省、市。
。、從地圖上找到四個直轄市和兩個特別行政區(qū)。
。、同桌互相說一說,你還知道哪個省在什么地方。
。丁⑿蕾p《愛我中華》歌曲,激發(fā)同學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語文教案 篇7
知識目標
1、理解、積累“觀測、暢談、里程碑、昂首挺立、一葉孤舟、遙遙在望”等詞語。
2、了解宇航和月球的科學知識,理解人類登月成功的偉大意義。
能力目標
1、學習本文按時間順序,清楚明白地敘述事件發(fā)生過程的寫作方法。
2、訓練學生快速閱讀,并準確全面地概括課文內(nèi)容要點。
德育目標
1、感受科學技術(shù)的魅力,學習敢于探索的精神,體會作者蘊涵在字里行間的對登月成功的喜悅之情。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的精神。
教學重點
分析登月事件的全過程及偉大意義,激發(fā)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
對登月技術(shù)的理解;用簡練的語句概括登月的四個階段。
教學方法
1、快速閱讀法。
2、延伸拓展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投影儀及膠片、月球地貌的圖片。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學生角度)展示學生的小制作(關(guān)于月亮的手工作品、圖畫等)導入月亮的世界。
2、(教師角度)準備嫦娥奔月的故事或有關(guān)月亮的古詩詞。(《靜夜詩》、《水調(diào)歌頭》、《楓橋夜泊》等)
。ɡ收b詩歌)由學生誦讀幻燈上關(guān)于月亮的詩歌。旨在營造良好氣氛,引起學生閱讀本課的興趣,讓學生感受到,月亮的傳說、月亮的神秘是人類的向往。
。ń處熞龑В┰铝粒怨乓詠,就與人們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它尤其受詩人們的鐘愛。那皎潔、靜謐的月光,時圓時方富有變化的月形,激起詩人們多少懷念與感慨,同學們還知道哪些關(guān)于月亮的詩歌,請說一句有月亮的詩(“楊柳岸,曉風殘月”,“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梨花院落溶溶月”,“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保┰铝猎谠娙藗兊拿枥L下是如此美好,現(xiàn)在我們就與航天英雄一起,到月亮上走一走,去感受那驚心動魄的一刻。
二、速讀課文,感悟文章大意
1、要求學生速讀課文,把握文章大意。
(1)快速默讀課文(不指讀,不動唇,不回讀),獲取重要信息,回答月亮課件上的問題。(培養(yǎng)快速閱讀的能力)
①人類是什么時候第一次登上月球?
②哪個國家的哪一位宇航員第一次踏上月球?
③月球和地球相距多遠?
④火箭名稱和飛船分別叫什么?
⑤采用什么順序記敘了什么過程?
(2)用上面的信息概括本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時間、地點、人物、事件)
。3)找出登月過程中表示時間的詞語。思考登月全過程可以分為幾個階段?
。ǹ偨Y(jié)評點)本文真實地記錄了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奧爾德林登月的全過程。登月全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登月準備──飛船升空──登月成功──登月歸來。
2、展示學生作品,培養(yǎng)動手能力和說話能力。
(你說我說大家說)
。1)試將登月全過程畫一張示意圖,并作簡要說明。
。2)四人小組比一比,看誰畫的最好,介紹得最準確,推薦一位同學到上面來展示、介紹。
。3)展示各小組中最好的作品,并請一位同學介紹登月過程。
。4)利用月亮課件展示當時的登月軌跡圖,了解登月過程和登月軌跡。
學生畫的'登月圖可用實物投影儀顯示,讓學生自行講解,鍛煉學生的聯(lián)想及表達能力,也是對課文的整體感知。教師也可做圖,讓學生進行比較學習。
三、研讀賞析,激發(fā)興趣,品味語言特色
1、(觀看課件中的錄像),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
(1)看登月的實況錄像。
。2)說說看到這一場景的感受。
。3)質(zhì)疑登月事件。
學生相互質(zhì)疑,也可師生相互質(zhì)疑,形成討論交流的過程,使這節(jié)課達到高潮。
、僭虑蛏嫌行┦裁?那是一個什么樣的世界?
、诳茖W家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巖石呢?
、墼诘窃碌母呖罩,宇航員會有什么感覺?
、芪闹袑懙,“返航時,宇航員將登月艙甩在了太空”,這樣做合適嗎?
、莸窃屡撆c飛船是怎樣脫離和對接的?
教師可引導學生暢所欲言,只要想象合理,允許學生有不同見解和幻想。教師也可以做調(diào)整性解答:月球上有泥土、石頭和高山,沒有空氣和水,一片荒涼死寂;科學家采集土壤、巖石是為了科學研究、開發(fā)并利用月球;宇航員的高空感覺,是失重、頭暈、嘔吐、昏厥等;太空垃圾也是人類的一大隱患。
。、教師指導學生相互質(zhì)疑并共同探究課文,深人體會。(合作探究)
(1)探究1:同學們把登月過程準確地解說出來,這不能不歸功于作者把登月的復雜過程寫得清楚明白,你覺得課文寫作上最值得你學習的一點是什么?
。ㄗ寣W生談自己真實的體會,暢所欲言,明確:A、按時間順序清楚明白,有條不紊地敘述事件發(fā)生過程的寫作方法。B、恰當?shù)拿枋,敘述中有議論。C、用數(shù)字說明)此三點可各舉一例,并分析作用,教會學生在寫作中應(yīng)用。
。2)探究2:你喜歡這篇課文嗎?閱讀時你有什么感覺(我就覺得很緊張,很自豪)哪一處讓你最難忘,請找出來并朗讀、評析。
。3)探究3:齊讀最后一段,談?wù)勀銓Φ窃乱饬x的認識。
。ㄞq論)據(jù)說為了這次登月,共有40萬人、2萬多家公司投入其中,耗資239.15億美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卻只運回了幾百斤的月巖、月壤,到底值不值?
。ǹ偨Y(jié))對以上問題,小組研討并在教師指導下達成共識: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來回歷經(jīng)76萬公里,歷時95個小時。宇航員登月采集月壤和月巖樣品,樹立紀念碑,安裝攝像機,安裝太陽風測定裝置、月震儀,插上美國國旗,與尼克松總統(tǒng)通話等。課文最后一段揭示了其偉大意義。教師可以總結(jié)過渡:“阿波羅”登月計劃成功,使人類的夢想變成了現(xiàn)實,人類開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F(xiàn)代科學技術(shù)已達到向外層空間發(fā)展的水平。這既是人類巨大的飛躍,也是人類邁出的第一步。
四、你對月亮知多少
。ㄍ卣寡由斓骄C合性學習──探索月球奧秘)
。、學生上網(wǎng)查找有關(guān)月亮的資料,也可以進入老師準備好的月亮網(wǎng),選擇自己喜歡的進行查閱。
。病⒏髋d趣小組將搜集到的制作成課件。
。、各小組從不同角度交流查閱到的資料:
(1)星空奇觀。
(2)月球之謎。
。3)中國航天。
(4)登月計劃。
。5)阿波羅之旅。
。6)登月圖集。
五、總結(jié)
登月成功是人類的一大壯舉,是人類聰明智慧的結(jié)晶。這次登月已有三十多年,而我國航天技術(shù)到目前仍無法登上月球。但我國已進行了無真人的太空航行,五星紅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已為期不遠了。愿大家努力學習,長大能為我國航天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貢獻。我們也期待著我國的登月計劃早日成功。
六、作業(yè)
必做題:
1、自學“讀一讀,寫一寫”練習中的詞語,并用其中的一些詞語寫一段話。
。、根據(jù)練習三創(chuàng)設(shè)情境,寫一段一二百字的文字。
選做題:課后繼續(xù)看與月亮有關(guān)的書籍或上網(wǎng)查找相關(guān)資料,做好筆記。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積累理解名言“我的采蜜集”,朗誦背誦《在平原,吆喝一聲很快樂》。
2、口語交際“不同的“鏡子”,不同的我”,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diào)適當。
3、習作語句通順,內(nèi)容具體,感情真摯。
過程與方法:
1、聯(lián)系生活實際,自主交流各自對名言的理解。
2、在朗讀、想象中感悟詩歌意境。
3、在敞開心扉的開放式的交流中發(fā)展語言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告訴學生如何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2、通過反復誦讀詩歌使學生心靈得到自由與解放,感受到自然的美、樸素的美、真實的美。體會作者對家鄉(xiāng)的熱愛。
3.引導學生虛心、冷靜地聽取來自個方面的聲音,從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來正確、全面地了解自我,從而進一步完善自我。
4、小筆頭意在讓學生說真話,寫真事,抒真情,真正讓學生感受到的樂趣。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習“我的采蜜集”
1、學生自瀆。
2、指生朗讀。
3、借助工具書或者結(jié)合語境理解個別詞語意思,例如“自慚形穢”“妄自菲薄”。
4、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談?wù)剛人的理解。
5、交流搜集到的名人名言或者自己創(chuàng)作的關(guān)于激勵自己或他人的話。
6、摘抄在小本本上。
二、讀讀背背
1、教師介紹作者概況以及他的創(chuàng)作風格。
2、指導學生朗讀詩歌《在平原,吆喝一聲很快樂》。
3、在朗讀的過程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覺?(多媒體出示青紗帳、田野錄像,創(chuàng)造意境)
。ㄒ龑W生想象畫面,暢談感受。)
5、有感情的朗讀詩歌。
6、幻燈片出示姚振函的《鄉(xiāng)村小學》和《扁豆角》,朗讀。
三、口語交際
1、導入:我們每個人對自己的認識實際上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自己對自己的認識和了解,二是他人對自己的認識和。在聽取別人對自己的時,有時會出現(xiàn)他人與自己的看法不一致的情況,這是也許你會產(chǎn)生不愉快的感覺。此時,你必須冷靜思考他人的看法是否準確,如果你能認真對待別人對你的,你就能更全面、更正確地認識自我、了解自我、及時調(diào)整自我,那么今后的進步就會更大。
2、小組交流:全方位地向大家介紹自己是個怎樣的人,包括個人的性格、脾氣、愛好、優(yōu)缺點等。組員進行。
3、全班交流:請典型同學發(fā)言,班內(nèi)其他同學和老師對他進行。
4、思考表達:
當你發(fā)現(xiàn)自己對自己的看法與父母、老師、同學及其他熟悉自己的人看法不一致時,你有什么想法?你現(xiàn)在能全面認識自己嗎?
學生冷靜思考,組織語言,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認識。
第二課時
“我的小筆頭”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表達欲望
播放《小小少年》,讓學生感同身受,使學生不自覺地回憶起生活中的點滴煩惱,激起表達的欲望。
(二)漫談生活中的“苦”和“樂”。
1、小組交流,走進成長中的苦惱,彼此“支招兒”。了解學生在生活、學習等各方面的煩惱,引導學生說具體
2、集體交流,互相支招,化解苦惱。
。1)學生將在小組交流中解決不了的煩惱呈現(xiàn)出來,發(fā)揮群體的智慧,解決問題。
。2)教師追問:“你怎么想的”,“說說你的真實感受”,“聯(lián)系你的生活體驗”。
3、敞開心扉,分享快樂。
鼓勵學生把自己在生活中成功的經(jīng)驗和做法介紹,把自己的成功之作與。(在學生分享快樂時,教師關(guān)注學生對快樂的理解和快樂的緣由,對快樂的意義加以引導。)
(三)我手寫我心
構(gòu)思醞釀,自由,鼓勵學生寫己的真實感受。
(四)集體評議,分享提高
1、小組交流作品,評選出本組的最佳習作。
2、小組推薦或自己舉薦集體賞析、評議學生作品。
3、教師針對本次習作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加以指導。
(五)修改習作
結(jié)合評議、賞析過程中得到的方法,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然后小組互評互改。
姚振函簡介
振函(1940—),河北棗強人。當代鄉(xiāng)土詩人,作家協(xié)會會員。現(xiàn)任河北作協(xié)第四屆主席團名譽委員。主要詩集有《我唱我的主題歌》《土地和陽光》《感覺平原》《時間擦痕》等。著有詩集《土地和陽光》、《我唱我的主題歌》等。
鄉(xiāng)村小學
青磚紅瓦的校舍
陽光照著低矮的墻頭
從教室后窗外面?zhèn)鱽?/p>
爺爺和二叔說話的聲音
那是他們在地里種棉花
院墻外的一棵老榆樹上
榆錢已按時長出來了
去年的鳥巢被風吹得有點歪斜
這些都作為一種景色
被多次寫入
和中
師范畢業(yè)的老師
本是村里的原住居民
她第一次夾著備課本走進教師
有兩個學生不喊她老師
而喊她姑姑
放學了
學校的鐘聲告訴村莊
村莊的炊煙呼應(yīng)著學校
背書包的學生蹦跳著回家
可愛的小狗在家門口等候,翹望
扁豆角
一棵棵扁豆角總是自鳴得意
傻乎乎地生長
別看它只占據(jù)農(nóng)家的
一個角落
真的,農(nóng)民一點也不把它當事
他們?nèi)找姑?/p>
沒有工夫
看它一眼
扁豆角不計較這些
一代一代
它已習慣了被冷落
等到秋天已過去,大地蕭索
農(nóng)民從地里回到家中
正趕上扁豆角的盛產(chǎn)期
他坐在當院里安閑地吸煙
悠然四顧
眼睛這才亮了一下
哦,扁豆角
語文教案 篇9
語文技巧解析:現(xiàn)代文閱讀方法
時間不是問題,重要的是活學、精思、善用。
--------高立志寄語
現(xiàn)代文閱讀方法
一、現(xiàn)代文文體劃分:
表達方式: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
文學作品:詩歌、小說、散文(抒情散文、敘事散文)、劇本
二、現(xiàn)代文閱讀需要要點培養(yǎng)的能力有哪些方面?
1、感受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關(guān)鍵性語句。
3、從文章的內(nèi)容中體會作者的態(tài)度和觀點。
4、體會和理解句子的深層含義。
三、現(xiàn)代文閱讀從哪幾個方面來整體感知、領(lǐng)會文意?
1、理解思想內(nèi)容。
方法:看題目、人物(事物)、事件,進行綜合、概括。
答:此文記敘了(描寫了、說明了)??,表現(xiàn)了(贊美了、揭示了)??
2、分析結(jié)構(gòu),理清層次。
。1)熟讀課文,了解全文梗概。
。2)理清內(nèi)容的排列組合順序,把握作者表達的思路,抓住主體內(nèi)容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確定劃分依據(jù)。
。3)劃分段落,注意過渡自然節(jié)的劃分。
。4)仔細閱讀各段內(nèi)容,找出重點,概括段意。
常用方法:(1)按時間劃分(找表示時間的短語)
。2)按地點劃分(找表示地點的短語)
。3)按事情發(fā)展過程(找各個事件)
(4)總分總(掐頭去尾)
3、強閱讀理解,提高語感能力。
4、了解各種表達方式。
。1)記敘。弄清記敘的要素和線索是閱讀記敘文的基本要求,同時,還要分清記敘的順序與人稱。
。2)描寫。描寫是記敘文中常用的一種表達方式,用來表現(xiàn)人物、交代背景、渲染氣氛、抒發(fā)感情、突出中心;說明文中的描寫是為了把事物說得更準確、更易懂、更形象。
(3)說明。理清說明順序,抓住特征,分清說明方法。
(4)議論。分清議論的要素和議論的方式,分析記敘文中議論的作用。
。5)抒情。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要正確理解作者的情,就必須因人因事因物,從對人、事、物的敘述和描寫中感受作者的情。
5、找主旨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議論抒情句。
6、為文章擬標題。
找文章的線索或中心
。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7、寫讀書卡片。
按各項要求上原文尋找,再填寫。注意原文的標題、作者、出版社等項(有時在括號內(nèi))。
四、怎樣理解關(guān)鍵字、詞及重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含義和作用?
1、對關(guān)鍵字的理解和作用的掌握,應(yīng)側(cè)重于揣摩作者的“煉”字功夫。
2、應(yīng)根據(jù)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來確定關(guān)鍵詞的含義和作用。一方面要注意詞的感情色彩的變化,另一方面要注意詞的特定含義。
3、重點句的含義和作用,則需要在熟讀精思的基礎(chǔ)上來領(lǐng)悟和理解。
五、如何把握文章的線索、思路和結(jié)構(gòu)?
所謂線索,就是貫穿整篇文章的情節(jié)發(fā)展和思想感情發(fā)展的路線;思路,就是作者的思想脈絡(luò),是連貫的有條理的思維活動過程;結(jié)構(gòu),即是作者思路的反映。
文章線索的安排通常有以下幾種形式:
1、以主題為線索。2、以人物為線索。3、以事物為線索。4、以中心事件為線索。5、以“情”為線索。
作用:是貫穿全文的脈絡(luò),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連在一起,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清晰。
六、怎樣理解語言表達的.連貫性?
連貫,就是前后句子的意思連續(xù)貫通,沒有阻礙。它的要求有:1、有統(tǒng)一的話題,包括在一個較長的單句中主語要一致。2、有合理的句序。3、有過渡銜接的句子。4、構(gòu)成一組整句的句式要統(tǒng)一。
七、記敘順序及作用
1、順敘(按事情發(fā)展先后順序)
作用:敘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晰,讀起來脈絡(luò)清楚、印象深刻。
2、倒敘(先寫結(jié)果,再交待前面發(fā)生的事。)
作用:造成懸念、吸引讀者,避免敘述的平板單調(diào),增強文章的生動性。
3、插敘(敘事時中斷線索,插入相關(guān)的另一件事。)
作用:對情節(jié)起補充、襯托作用,豐富形象,突出中心。
4、補敘(略)
如何區(qū)別倒敘和插敘?
所謂倒敘,就是把事情的結(jié)局或后來發(fā)生的某件突出的事情提前到前邊來寫,然后按順敘的方法敘述事件。所謂插敘,是指在敘述過程中,由于某種需要,暫時中斷原來的敘述,而插入有關(guān)的另一件事情的敘述,即在一件事情的敘述經(jīng)過中穿插入另一件事情。二者的主要區(qū)別是:插敘不屬于敘述線索,插敘的內(nèi)容一般只是一個片段,不是情節(jié)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倒敘則屬于主要敘述線索,內(nèi)容是事件的結(jié)構(gòu)或主干情節(jié)中某個最突出、最精彩的部分。
八、怎樣分析記敘文的寫作特色?
1、分析文章的表達方式。以記敘為主,綜合運用描寫,抒情,議論等表達方式。
2、分析文章的順序與結(jié)構(gòu)。記敘文常用的順序有順敘、倒敘和插敘。
3、分析文章的表現(xiàn)手法。記敘文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有對比烘托法、欲揚先抑法、象征手法、借物喻人、情景交融等。
4、分析文章的語言特色。記敘文在語言的運用上有兩種類型,一是樸實無華,二是優(yōu)美生動。分析時應(yīng)把握不同類型的語言特色,還要結(jié)合作者的感情和態(tài)度。
可從下列語句中選擇:
樸實無華、形象生動、清新優(yōu)美、簡潔凝練、準確嚴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韻和諧、節(jié)奏感強。注:必須結(jié)合具體語句分析。
九、描寫分為哪幾種?
正面描寫、側(cè)面描寫(借他人之口對對象進行描寫)。
環(huán)境描寫、場面描寫、細節(jié)描寫(對某些細小的舉止、行為或細微的事件、細小的景物片斷作仔細的描繪)
人物描寫(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心理描寫)
十、某句話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結(jié)構(gòu)方面:總領(lǐng)全文、總結(jié)上文、為下文作鋪墊、引起下文、承上啟下、線索、照應(yīng)前文。
內(nèi)容方面:點明中心、深化主題。(需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來講)
十一、怎樣體會作者的態(tài)度、觀點和感情?
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分析:1、分析文章的題目2、分析文章的開頭3、分析文章的結(jié)尾4、分析文章的抒情議論段落5、分析寫作背景和寫作意圖
十二、記敘文的六要素?
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和結(jié)果。
十三、寫作手法及作用?
。1)擬人手法
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2)比喻手法
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
。3)夸張手法
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質(zhì),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義寄托在所描寫的事物上,表達了??的情感,增強了文章的表現(xiàn)力。
。5)對比手法
通過比較,突出事物的特點,更好地表現(xiàn)文章的主題(具體)。
。6)襯托(側(cè)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襯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點、性格、思想、感情等。
(7)諷刺手法
運用比喻、夸張等手段和方法對人或事物進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強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語言辛辣幽默。
。8)欲揚先抑
先貶抑再大力頌揚所描寫的對象,上下文形成對比,突出所寫的對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應(yīng)(首尾呼應(yīng))
使情節(jié)完整、結(jié)構(gòu)嚴謹、中心突出。
十四、修辭方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
。2)擬人: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3)夸張:突出特征,揭示本質(zhì),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排比:條理清晰,節(jié)奏鮮明,增強語勢,長于抒情。
(5)對偶:形式整齊,音韻和諧,互相映襯,互為補充。
。6)反復:強調(diào)某種意思,強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教案語文教案05-04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古詩教案11-07
語文園地教案04-11
語文《風箏》教案11-23
語文《掌聲》教案11-19
語文小學教案01-03
有關(guān)語文的教案03-07
《語文園地》教案02-21
語文母雞教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