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大班數(shù)學教案6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數(shù)學教案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使幼兒懂得10以內的相鄰數(shù)順序關系,感知自然數(shù)列的等差關系。
2、使幼兒能正確書寫數(shù)字10。
活動準備:
1、為每組幼兒準備骰子以及實物印章若干,帶有空格的圓點聯(lián)系紙及數(shù)字練習紙若干。
活動過程:
1、教師讓幼兒說一說身邊的朋友是誰?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2、幼兒分組操作活動。
。1)、第一組:投骰子,骰子上的數(shù)字是幾,就先在練習紙的.中間蓋幾個實物印章,然后在這個數(shù)的上下根據(jù)相鄰的兩個數(shù)的數(shù)目再分別蓋實物印章。
。2)第二組:拿一張練習紙,根據(jù)相鄰數(shù)的關系在空白處畫圓點。
(3)第三組:根據(jù)相鄰數(shù)的關系在空白處填數(shù)字。
3、游戲《接牌》。
三名幼兒一組,各取10張牌,由一名幼兒任意出一張牌,其他兩名幼兒依次根據(jù)相鄰數(shù)接牌。
4、指導幼兒完成學習包《找鄰居》。
活動延伸:
請家長指導幼兒完成親子手冊《拍手歌》。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1)感知許多物體(或圖形)可以分成相等的兩份,理解二等分的含義;(2)嘗試運用等分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感受生活中的數(shù)學;(3)喜歡等分物體的活動,體驗成功的喜悅。重點:學習二等分并能運用于生活實踐中。難點:理解二等分的含義;顒訙蕚浣(jīng)驗準備:幼兒會玩“切西瓜”的游戲;幼兒使用過刀具,能安全使用刀具。物質準備:
1、教具準備:紅、綠兩色同樣大的圓片各一。2、學具準備:紅、綠兩色同樣大的圓片人手一份;長方形、正方形、菱形、等邊三角形紙片人手一份;剪刀、小刀、小碟子、筆若干;豆腐干、蘿卜片若干;海帶絲、面條若干;紅棗、花生仁若干;“分數(shù)圓片與數(shù)字連線”的作業(yè)單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游戲“切西瓜”,初步感知二等分(7分鐘以內)
1、引題:“今天來了這么多的客人老師,我們請客人老師吃西瓜,好不好?”
2、玩法:幼兒站成圓圈,手牽手。教師扮演切西瓜的人,從圓圈的正中間穿過,一邊走一邊說:“切,切,切西瓜,我把西瓜一切倆!弊叩揭粚τ變好媲,教師用手當?shù),輕輕切開幼兒牽著的手。然后教師一邊沿圈走,一邊挨個摸幼兒的頭。當摸到一半的時候,教師說:“我把這一半西瓜送給客人老師吃!北幻祟^的幼兒蹲下。
3、游戲反復進行2-3次。
二、集體活動——學習二等分,理解二等分的含義(15分鐘左右)
1、感知二等分
。1)教師出示教具“紅、綠圓片”,把兩個圓片疊在一起進行比較。引導幼兒觀察并得出結論“兩個圓片一樣大”。
。2)教師將紅色圓片沿中線分開,并與幼兒一起比較分成的兩份的大小。得出結論:一個圓片可以分成同樣大的'兩個部分,這種方法叫做二等分!
。3)幼兒操作學具“紅、綠圓片”感知二等分,將其中一個圓片進行二等分。
2、了解整體大于部分
。1)請幼兒將二等分后的每一份紅色圓片和綠色圓片進行比較,區(qū)別大小。告訴幼兒沒有分的綠色圓片是整體,等分后的每一份紅色圓片是部分。
。2)小結:整體比等分后的每一份大,反過來,等分后的每一份比整體小,而且正好是原來那一份的一半,我們把這一半叫做整體的二分之一。(教師出示二分之一的數(shù)卡)
3、圖形二等分
。1)提要求:請小朋友想辦法把這些圖形二等分,看看是不是所有的圖形都可以二等分。
。2)幼兒操作,教師巡視,引導幼兒可以相互輕聲討論。
。3)請幼兒將二等分后的圖形貼在展示板上。
。4)和幼兒一起檢查、反饋幼兒操作結果。
4、生活中等分的運用
師:“除了這些圖形能等分外,平時我們生活中用過等分嗎?”引導幼兒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回答。
三、分組活動——運用二等分,學習解決生活中的數(shù)學問題(13分鐘左右)
1、提出分食物的要求。
師:“為了招待客人老師,今天食堂里準備了好多菜,請大家?guī)兔Π咽澄锒确,可以嘗試用不同方法二等分,分好后放在各組的盤子里,并在盤子邊沿貼上自己的學號,送到‘廚房’讓廚師檢查一下是否合格!泵總小朋友每樣食物都要分過去,而且每種食物都只分一次。
2、幼兒自由選擇小組操作活動。
第一組:切豆腐干、蘿卜片,進一步感知物體的二等分現(xiàn)象。
第二組:把海帶、面條剪成一樣長的2段,感受長度的二等分。
第三組:把紅棗、花生仁分成數(shù)量一樣多的兩份,感受數(shù)量的二等分。
3、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延伸活動:請幼兒回家找找家里的什么東西是二等分的,什么東西可以二等分,并動手嘗試一下。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九以內的加法。
2、在情境教學中,學會10的加法。
3、能將的10的加法運用到超市購物的游戲中。
4、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5、引發(fā)幼兒學習加法的興趣。
6、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教學準備:PPT、購物券、貼有數(shù)字的動物卡片。
教學過程:
1、碰球游戲。
師:小朋友,你們會玩碰球的游戲嗎?(會)那今天小胡老師和你們一起來玩玩這個游戲。這里有一個規(guī)則,就是我的球和你的球碰起來是9。你們準備好了嗎?嘿嘿,我的兩球碰幾球?(嘿嘿,你的兩球碰7球,2+7=9)... ...
2、新授10的加法。(PPT)師:剛才小朋友的表現(xiàn)可真好,所以我決定要給你們一些獎勵。老師準備帶你們去動物園玩,你們想去嗎?(想)好,那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師:瞧,前面是什么小動物?(小豬)它們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嗎?(有的站著,有的坐著)那有幾個站著的(1)?幾個坐著的呢(9)?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只小豬?(10只)那誰會根據(jù)這個圖片給我們來列個加法算式?(1+9=10)我們以前還學過可以把前面的數(shù)字調換一下位置,也就有了一個新的算式了,大家一起說好不好?(9+1=10)師:我們走呀走,來到了池塘邊,你看見了什么?(烏龜)請你仔細數(shù)數(shù)有幾只在岸上,幾只在水里呢?總共有多少只烏龜?我要請聰明的小朋友還給這些小烏龜們列列算式了,誰來?
師:你們看,那邊有很多漂亮的鳥。請你們自己觀察,你看見了什么?有幾只?一共有多少只鳥兒?你能為這些鳥兒列個算式嗎?
師:看過了美麗的小鳥,接下來會是哪個小動物呢,讓我們繼續(xù)逛下去。呀,這次來的是誰呀?(小狗)小狗怎么樣了?(有的關在籠子里,有的在籠子外面)數(shù)數(shù)籠子里的有幾只?外面的又有幾只,一共有什么?你來給小狗們列個算式好嗎?還可以有怎樣一個算式?
師:最后我們去美麗的花叢里看看,這里面也藏著小動物哦。原來是勤勞的小蜜蜂。我發(fā)現(xiàn)這些小蜜蜂有些不一樣哦,你發(fā)現(xiàn)沒有?有綠頭發(fā)和黃頭發(fā)的蜜蜂。數(shù)數(shù)綠色的有幾只?黃色的幾只?總共有多少?一共有多少?我想請你來給小蜜蜂列算式了。那這次還有沒有其他的算式呢?(沒有)為什么?(前面的數(shù)字又是5,換位置以后也是一樣的)師: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個動物園的小動物呀,每個種類都是10個,這就是這個動物園的特點。讓我們一起把這些有趣的10的加法一起念一下吧。
3、游戲:動物超市1)幼兒購物游戲師:動物園逛完了,我在動物園還找到了一個有趣的地方,就是動物超市。在里面我們可以買些紀念品?,這是我為你們準備的10元購物券,你們等會可以去超市你買你喜歡的東西。每個紀念品后面都標有價錢。在這里呀,我有一個要求,你只能買兩樣東西,而且一定要把10元給用完了。有沒有聽明白。這是我在動物超市買的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我買了什么?你們看,我買了兩樣,這個是多少錢?這個呢?..+..=10,所以我剛好把10塊錢用完了。好,現(xiàn)在你們拿起自己的.購物券去超市購物吧。記住你只能買兩樣東西,而且一定要把10元給用完了。
2)互相檢查師:買好的小朋友請回到位置上,現(xiàn)在你可以和想你的好朋友介紹一下你買到了什么?還可以互相檢查你有沒有買對,有沒有符合老師的要求?發(fā)現(xiàn)錯誤的小朋友,老師再給你一次機會,自己去改正一下。
3)幼兒介紹自己的購買情況師:誰想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你買了些什么?
教學反思:
備課時,我考慮到如果直觀的教孩子,孩子肯定接受不好。根據(jù)孩子的學習特點和個性特點,課堂上,我會運用活動教學法、圖片教學法、問題教學法、多媒體教學法,充分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寓教于樂,孩子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
小百科:加法是基本的四則運算之一,它是指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數(shù)、量合起來,變成一個數(shù)、量的計算。表達加法的符號為加號“+”。進行加法時以加號將各項連接起來。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大班幼兒即將升入小學,在"幼小銜接"工作中,我班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重點圍繞"入學愿望""學習興趣""學習與生活習慣"三個方面來設計與組織內容,以期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能力以及初步的規(guī)則意識、任務意識等。
在平日的活動中,幼兒有時會問"老師,我們下周周幾演出""老師,我們的故事會幾號開"等,這表明幼兒有倒計時的意識,并樂意為某天某事做準備,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這是有任務意識的體現(xiàn)。因此,我抓住這一切人口設計、組織了"倒計時"這一活動,引導幼兒理解倒計時與人們生活的關系,學會計算倒計時,并激發(fā)幼兒對于特殊日子的期盼之情。同時,希望幼兒以后在對特殊日子的等待中做好準備,建立初步的規(guī)則意識、任務意識,養(yǎng)成做事的計劃性、目的性。
活動目標:
1.理解倒計時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2.嘗試計算倒計時,了解"倒計時"的含義。
3. 在尋找節(jié)日的過程中,產(chǎn)生對某個特殊日子的期盼之情。
活動準備:
1.黑板兩塊,一塊黑板張貼"生活中的倒計時"版面,另一塊黑板的一面呈現(xiàn)幼兒說的各種用到倒計時的圖片,另一面呈現(xiàn)幼兒計算的倒計時牌。
2.有關"倒計時"的課件(如新聞聯(lián)播、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交通信號燈、微波爐、火箭發(fā)射等的錄像),有關倒計時的圖片。
3.大日歷圖一張,節(jié)日小圖片若干,記號筆、固體膠、小日歷、操作牌人手一份。
3.建議家長帶領幼兒了解生活中的倒計時現(xiàn)象。
活動過程:
一、生活中的"倒計時"1.倒計時游戲入場。
師:我們來玩?zhèn)找位子的游戲,老師說"54321",看誰能又快又輕地找到位子坐好。
師:你們真厲害,速度很快。我們再玩?zhèn)游戲,老師說一個數(shù)字,請你們倒著數(shù),行嗎?
師:8。
幼:7、6、5、4、3、2、1。
師:10。
幼:9、8、7、6、5、4、3、2、1。
師:倒數(shù)難不倒你們。
2.觀看"春晚倒計時"視頻,感受倒計時的作用和人們的喜悅之情。
師:老師帶來了一段視頻,看看人們是怎么數(shù)數(shù)的'。(教師播放視頻,幼兒觀看。)師:他們是怎么數(shù)的?為什么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時要倒著數(shù)?
師:你剛剛和主持人一起倒數(shù)的時候是什么心情啊?
師():剛才我們玩的游戲、看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都是倒著數(shù)時間的,叫倒計時。
3.說說生活中見過的"倒計時"。
師:你在哪里也看見過倒計時?
(教師在黑板上出示幼兒說到的各種用到倒計時的場景圖片。)師():看來生活中有很多時候要用到倒計時。
4.觀看"紅綠燈倒計時"和"火箭發(fā)射倒計時"視頻,說說其作用并通過模擬體會倒計時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1)觀看"紅綠燈倒計時"視頻。
師:紅綠燈是怎樣倒計時的?
師:沒有這個倒計時會怎么樣?
師:是啊,有倒計時我們就知道還有多少時間可以過馬路,這樣才安全。還有,它告訴我們過馬路時要走得快一點,但不能奔跑。
師(教師繼續(xù)播放視頻至倒計時5秒):紅綠燈倒計時還剩5秒時能不能走?
師:時間不多了,只有抓緊時間快快走。當然,最安全的辦法是等下一個綠燈再走,我們出行要注意安全。
師():紅綠燈的倒計時主要是提醒人們過馬路一定要看紅綠燈,安全出行。
(2)觀看"火箭發(fā)射倒計時"視頻。
師:火箭發(fā)射的時候是怎么數(shù)的?我們來看一看。
師:火箭發(fā)射的時候,最大是從多少開始數(shù)的?
師:你們看得真仔細,考慮得很周到,這個倒計時與前面紅綠燈的倒計時的方式有些不一樣。
師:火箭發(fā)射為什么要倒計時?
師():火箭發(fā)射倒計時可讓科學家更充分地做好準備,也讓宇航員做好最后的準備。
師:我們也來做火箭升空吧。
(教師帶領幼兒模仿火箭在倒計時后做"升空"動作。)師():生活中處處有倒計時,有的提醒我們注意安全,有的讓我們做好準備。
二、學習計算倒計時
1.了解5月份的節(jié)日和大家期盼的日子。
師:其實我們生活中有許多節(jié)日和期盼的日子也可以用倒計時來計算。我們來看看,5月份有哪些節(jié)日和我們期盼的日子。
(教師出示5月份的月歷,帶領幼兒了解5月份的眾多節(jié)日。)師:5月1日是什么節(jié)?星期幾?是全世界勞動人民的節(jié)日。
師:5月4日是青年節(jié),是青年人的節(jié)日。5月14日是什么節(jié)?星期幾?
師: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jié),今年正好是5月14日。
2.為勞動節(jié)計算倒計時,共同討論、學習計算倒計時的方法。
師:日歷上有這么多節(jié)日,我們選一個節(jié)日來做個倒計時牌吧。勞動節(jié)快到了,勞動人民肯定很期待,我們就做勞動節(jié)的倒計時牌吧。今天距離勞動節(jié)還有幾天?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加深對泡棉形狀的認知和組合,初步感知表格式記錄的形式。
2、引導幼兒進行簡單的圖形拼擺與組合,以此促進幼兒對形狀的思維建構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師自制情景掛圖一份。
2、教師用示范統(tǒng)計表三份。
3、圖形拼擺輪廓圖小房子、花園、學具泡棉人手一份。
4、出示圖形的粘貼紙條三張。
活動過程:
一、以三只小豬的故事為背景,運用表格紀錄的.形式,進一步加深對泡棉形狀和組合的認知。
二、指定泡棉拼擺指定圖形。
1、利用平行四邊形和小三角形和大三角形拼擺小房子輪廓圖。
2、利用指定的三組圖形拼擺花園輪廓圖。(根據(jù)孩子拼擺情況可適當降低或加大難度)
注:及時地出示粘貼條來提醒孩子利用的是那些形狀的泡棉來拼擺。
三、活動延伸:創(chuàng)意拼擺――魚形、樹形、船形。
。ㄗⅲ翰灰(guī)定泡棉快的形狀,不限制最后圖畫的形狀)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我利用三只小豬的故事為背景,以三只小豬蓋房子,換房子為線索,加深對泡棉形狀的認知和組合,初步感知表格式的記錄方式。引導幼兒進行了簡單的圖形拼擺與組合。在此活動中,孩子們表現(xiàn)得特別積極,感興趣。只是在題量的安排上有點多,導致孩子們有點累。應減少幾個習題。保證孩子們的興趣。
大班數(shù)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熟練運用10以內的加減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對應多個式題。
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電話號碼,愿意了解與同伴的聯(lián)絡方式。
3.初步了解加減法的技巧。
4.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的大膽嘗試的精神。
重點難點
熟練10以內的加減法。 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電話號碼。
活動準備
1. 10以內加減式題卡,破譯電話號碼練習紙,由加減法式題組成的電話號碼卡片,紅旗、黃旗、藍旗、綠旗,記分牌。
2.開展主題活動“我要上小學了”,幼兒有了解同伴聯(lián)絡方式的愿望。
活動過程
一、導人部分: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
師:我們小朋友就要畢業(yè)了,前幾天大家也講到過分手后聯(lián)系的方式,有寫信、寄賀卡、串門,還有打電話……今天我們就來玩一個破譯電話號碼的游戲。
。ㄒ唬┛词筋}破譯電話號碼。
老師出示由8道加減法式題組成的號碼卡,如3+3,7-4,8+1……
這個環(huán)節(jié)是幫助幼兒復習10以內的加減法。
活動中:
老師從多個角度提問,如這個電話的第一個號碼是幾?“6”是第幾位號碼?最后一位是幾?
師:你們真棒!一下子就把這個電話號碼破譯出來了,你們是怎么破譯的?
幼:是用加減運算的方法破譯的。
師:你們知道這是誰的電話嗎?
幼:幼兒園。
師:你們以后如果有事或想念老師的時候就可以打這個電話。一起告訴我’幼兒園的電話號碼是幾?
。ǘ┬乃闫谱g電話號碼。
1.老師出示第二個電話密碼,提出要求:在心中計算,把答案記在心里’等一會兒我們大家一起說。
2.老師出示第三個電話密碼,要求破譯準確、迅速,一下子把電話密碼破譯出來。
二、學習部分:為電話號碼設置密碼并破譯。
。ㄒ唬└鶕(jù)式題計算答案。
1.將幼兒分成紅、綠、黃、藍四個隊,每一隊有10個電話密碼’用小組競賽的形式,比一比哪一隊的本領最大,破譯的電話號碼又快又準確。
2.各組交換檢查。
3.請每一組派一名代表報對方的得分數(shù)。
。ǘ﹪L試根據(jù)答案編式題。
師;這里有三個很特別的電話號碼,等一會兒你們要用10以內的`數(shù)為這些電話號碼設置密碼,電話號碼里的每一個數(shù)字都是答案。你們編的密碼要給別的組破譯,所以要編得越難越好。
——剛開始請幼兒編題時,老師提供的號碼可以是數(shù)字少但較特殊的(如1 10、119、120)o這個環(huán)節(jié)引導幼兒理解一個答案可以對應多個式題-如可以將“1 19竹編成一組密碼:4 - 3,7 - 6,2+7.廚樣還可以編成:7- 5+2 - 3,5 -2- 2,1+5+3 等等。
1.幼兒分組嘗試編式題。
2.小組相互交換式題并進行破譯。
3.請你們把破譯出來的、與黑板上號碼一樣的電話號碼貼在黑板上。
教學反思
在學習完10以內的加減法后,孩子們已對教材豐富多彩的知識呈現(xiàn)方式越來越熟悉,越來越喜歡了。我深深認識到把生活帶進課堂,讓孩子們在生活中學習數(shù)學,能激起學習的興趣,擴展思維的空間,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注意問題呈現(xiàn)多樣性,激起挑戰(zhàn)的欲望
解決問題,是課程標準提出的重要學習目標,怎樣才能更好的落實教學目標,在教學中也作了深深的思考,真誠的感謝實驗教材的編委,教材本身與安排上都注意了有層次的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緊密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提出問題,以教材為依托。平時教學中注意結合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注意問題呈現(xiàn)的多樣化,例本案例的教學中,由學生創(chuàng)設情境后自主提出問題,創(chuàng)設一種游戲、挑戰(zhàn)性的問題情境,生問、生答,更能激起學生的解決欲望。平時課堂上“你難不倒我”“我來考考你”都是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問題解決的表現(xiàn),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大家解決后,也注意人際化的情感教育!皩ν瑢W們的解答你滿意嗎?”“謝謝大家”,無一不透露出濃濃的情。平時結合課本的實際情景,常以第三人稱的方式請小朋友幫助解決。
小百科:加法是基本的四則運算之一,它是指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數(shù)、量合起來,變成一個數(shù)、量的計算。表達加法的符號為加號“+”。進行加法時以加號將各項連接起來。
【大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數(shù)學教案11-16
大班優(yōu)秀數(shù)學教案02-24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03
【精選】大班數(shù)學教案08-04
大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