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案(精品9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語文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1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中感悟,理解詞義。
教學重、難點:
掌握8個生字的音、形、義,品讀課文,理解詞義。
教法與學法:講授指導法,合作、探究學習,品讀感悟法。 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導入,板書課題
二、朗讀課文,標記生字,標記自然段序號
三、生字音、形的分析
1、出示生字:
hu kǎn tǎo lì yàn kùn fù pín
候 砍 討 歷 厭 困 父 貧
2、音的分析:讀音須注意什么?哪些容易讀錯?生自由讀,師領讀。
3、字形的分析:
a、怎樣記住這些生字?最難寫、最易出錯的`字是哪些?
b、指導書寫“候”。
四、學生描紅再書寫一個
同桌檢查、反饋。
五、學生組詞、拓展
師展示文中出現(xiàn)的詞語,女生齊讀。 釋義:說出“貧寒、討厭”的反義詞,“經歷”造句。
六、出示二類生字詞語,自由讀,男生齊讀
釋義:說出“”的近義詞,“不慌不忙”的反義詞。
七、出示文中句子
讀中感悟“風風雨雨、枝繁葉茂、郁郁蔥蔥”的詞義。
八、指導朗讀
九、完成課時作業(yè)
小學語文教案 篇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出示例子,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漢字特點,自己小結識字方法。
2、能再說出幾個與此特點類似的漢字。
3、引導學生觀察、議論,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教具準備
教師出示幾張可拆分部件的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引導觀察,分析例字
1、同學們,我們祖國的文字十分有趣,分分合合可以變出很多字。今天,就讓我們來做做拆字游戲。
2、出示例字,請學生仔細觀察,并動手寫寫,你看到有幾個漢字,就寫幾個。
3、小組內展示并統(tǒng)計,看到了幾個漢字。
4、匯報結果,教師板書小結:立、古、早、克、章、兄、兒、十、音、日、口。
5、小組討論:我們學過的哪些漢字也能拆分成不同的熟字。
6、展示討論,師生共同評議正誤,并適機表揚、鼓勵。
7、教師出示部分已學過的漢字,學生觀察后說一說。例:錦、鸝、嬉、嶄、蹦。
二、結合方法、體會識字
1、學生思考:通過這種拆字方法,對我們學習漢字有哪些好處,并可舉例說一說,全班同學共同思考、評議。
2、教師出示幾個生字,讓學生觀察思考。孬、冀、綹。
三、復習鞏固
1、學生思考:通過游戲,我們認識了漢字的什么特點。
2、教師出示:ミ、光、軍這三個部件,看能組成幾個字,有的字沒學過,看誰會認。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練習詞語接龍游戲,鞏固詞匯量。
2、能轉換“把字句”為“被字句”,注意句意不變。
3、熟練、有感情地朗讀《小花鹿》并背誦。增強學生想象力。
教具準備
“小花鹿”的頭飾。
教學過程
一、我會接
1、出示書本例題:父親——親人——人生。讓學生觀察:“詞語接龍”的游戲規(guī)則:前一個詞語的最后一個字是后一個詞語的前一個字。
2、根據(jù)例題往下接,例:人生——生日——日出——出生。全班同學共同思考,參與,對不正確的答案要及時糾正。
3、從老師開始,用“看見”這個詞,以“開火車”的形式一個一個往下接,哪兒接不下去了,后一個幫忙接上。
4、4個小組展開“奪紅旗”比賽,同一個詞語看哪一組接得又快又好。
二、讀讀說說
1、教師出示例句:太陽會把淺水洼里的水蒸干。淺水洼里的水會被太陽蒸干。學生觀察思考這兩句話有什么特點。
2、學生匯報結果,教師引導,判別正誤,得出結論:兩句的句意相同,但語序變化,“把”字改為“被”字。
3、出示例句:他把小魚扔進大海里。學生思考,結合上一道例題:太陽把┅┅蒸干。┅┅被太陽蒸干。把太陽蒸干的對象提到句首。這一小題:把他扔進大海里的`對象放在句首,“把”改為“被”,句子改為:小魚被他扔進大海里。
4、教師出示例句:小潔把面包紙扔進垃圾箱。學生找出動作執(zhí)行者,被執(zhí)行對象。試著說一說,變一變。
5、學生自己找“把字句”并且自己說一說,改為“被字句”?凑l說得好,說不好的大家一同來幫助。
三、讀讀背背
1、學生自讀短文,不認識的字結合字音熟讀。
2、教學“淘、犄”引導學生結合“小發(fā)現(xiàn)”的方法來記憶字形。引導看圖,理解“犄角”。
3、學生說說本文講的是什么?
4、學生朗讀,請一個同學來扮演小花鹿,戴上頭飾,表現(xiàn)出快樂、淘氣的樣子,其他同學朗讀(有條件的可配上兒童歌曲)。
5、“會走路的小松樹”指的是什么?朗讀詞組:美麗的森林、淘氣的小花鹿,活潑的小山羊、蹦蹦跳跳的小白兔。
6、用競賽的辦法,看誰先把短文背下來?凑l背得流利、通有感情。
6、 動手畫一畫:會走路的小松樹。
小學語文教案 篇3
第五課時(詞語)
教學目標:
1、能正確的進行詞語搭配。
2、能寫出近義詞、反義詞。
3、注意詞語的積累。
教學過程:
一、能正確的進行詞語搭配。
1、數(shù)量詞+名詞:例:一(座)房子一(雙)眼睛
補充練習:
一()鮮花一()紅旗一()老人一()鯉魚
一()衣服一()冰雹一()機器一()輪船
一()馬戲一()房子一()燈一()圓板
2、形+名:例:(參天)的大樹(美麗)的彩虹()的春天
完成練習:(總復習二第6題)
4、動+名:例:(數(shù))星星
補充練習:
。ǎ┘Z()莊稼()機器()木球()火圈
()衣裳()鐵棒
二、能寫出近義詞、反義詞。
1、找出意思相近的詞。
補充練習:
稱贊()熱愛()附近()驚訝()領()
準確()要是(如果)遇到()
2、說說下列詞的反義詞。
補充練習:
瘦()穿()吐()新()幸福()賣()
害()
三、積累詞語。
1、照樣子寫詞語。先練習后反饋。(總復習二第5題)
2、詞語補充完整,再讀一讀。(總復習一第6題)
3、說說我們還學過哪些四個字的詞語。
4、課后抄一抄這些詞語。
四、聽寫第五單元的.詞語。
第六課時(詞語)
教學目標:
1、能把詞語歸類。
2、能用一些常用的詞造句。
教學過程:
一、給詞語歸類。
補充練習:
蘋果冬瓜
稻谷電視機
二、造句。
1、說一說。小組說、抽生說
2、選一句寫下來。
三、聽寫第四單元的詞語。
小學語文教案 篇4
【教材簡析】
這篇略讀課文節(jié)選自俺國古典神話小說《西游記》第一回。主要寫了花果山上一塊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這石猴與群猴玩耍時,因敢于第一個跳進水簾洞,被群猴拜為猴王,表示了石猴活潑可愛、敢作敢為的特點。
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讓同學了解石猴從出世到成為猴王的經歷,體會石猴勇敢頑皮的特點,感受其形象,激發(fā)對古典文學的興趣。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規(guī)范》提倡培養(yǎng)同學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同學自主選擇資料。而《西游記》作為四大名著之一,不只是俺國文化史上一絢爛的瑰寶,是學習祖國語言的典范,也是同學喜歡讀、樂意讀的好書。教學中,保護同學的好奇心,求知欲,充沛激發(fā)同學主動讀書的意識。
【教學目標】
1、認知8個生字:
讀讀記記“靈通、迸裂、避暑、楷書、造化、頑劣、明明朗朗、喜不自勝、天造地設、伸頭縮腦”等詞語。
。病⒄_、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场⒘私馐锍鍪赖慕涍^,體會石猴性格特點。
【教學重點】
了解石猴從出世到成為猴王的經歷,體會石猴勇敢頑皮的特點,感受其形象,激發(fā)對古典文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
課文是古代文言文,有些詞語與現(xiàn)代語言有區(qū)別,因此,理解這些詞語的意思,讀通相關句子,進而讀懂課文內容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及小說《西游記》。
。病⑼瑢W準備:
查找字典、資料自學課文,理解難懂的字詞并做出注釋,標注出實在不理解的字詞。
【公開課教案】
一、漫談“悟空”,揭示課題
。、你們誰看過《西游記》,在這部小說中,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個人物?
。▽O悟空)
你能用幾句簡單的話語來說一說你心目中的孫悟空嗎?
。、同學們,這個嫉惡如仇、英勇無畏、而又極具反抗意識的孫悟空從哪兒來?又是怎樣成為美猴王的嗎?今天俺們就學習《猴王出世》,了解石猴變成美猴王的經過。
孫悟空是家喻戶曉的神話人物,同學通過電視、書籍已經對他有了初步的了解,漫談悟空引發(fā)了同學學習本文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讀通語句
。薄⒆杂勺x課文,把句子讀通順,讀不懂的地方畫出來,師生交流。
。病⒔涣髯詫W情況,匯報難懂的字詞和和句子,教師引導同學大概了解詞語與句子的意思:
名曰:名字叫作。
石竅:石頭邊隙。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孔子名言。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個人假如沒有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去做人。
拱伏無違:伏在地上,朝上禮拜,沒有違抗的。
抓耳撓腮:亂抓耳朵和腮幫子。形容焦急、忙亂或苦悶得無計可施的樣子。
力倦神疲:太累了而全身無力,精神不好。
“蓋自開辟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
。ㄊ雇瑢W大概知道“這塊石頭自從盤古開天地時就有了,日久天長,有了靈氣”這個意思就行了。)
古代文言文,同學讀起來有一定困難,理解起來更是費勁,不要求同學字字知其意,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即可。
三、默讀課文,感知內容
。薄⑼瑢W們,默讀是一種很好的讀書方法,不只速度快,而且便于感悟課文內容。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想一想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通過讀你明白了什么?
2、交流討論:
、 課文主要一件什么事?
、 讀了這篇課文,你明白了什么?同學自主交流,教師相機引領。
預設交流:
① 明白了石猴是從哪里來的,課文第一自然段前七句話介紹了石猴的來歷。
、 懂得了石猴是怎樣成為美猴王的,是從課文第二自然段中“‘哪一個有本領的,鉆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俺等即拜他為王!B呼了三聲,忽見叢雜中跳出一個石猴,應聲高叫道:‘俺進去!俺進去!’”課文第三自然段中“石猴笑道:‘真?zhèn)是俺們安身之處。里面且是寬闊,容得千百口老小。俺們都進去住,也省得受老天之氣!闭n文第四自然段中石猴端坐橋頭要求眾猴信守許諾拜他為王等語句感受到的。
課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講述了石猴成為美猴王的過程,其中有些關鍵語句在同學的交流中相機指出,以便了解事情發(fā)展的脈絡,為用自身的話復述做準備。
四、品讀課文,細節(jié)中感悟“悟空”形象
1、明白了孫悟空由石猴變成美猴王的過程,你對這個孫悟空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嗎?
。ㄍ瑢W暢所欲言,談自身對悟空的認知,活潑可愛、無私無畏、敢作敢為等)
2、再讀課文,從課文的哪些細節(jié)描寫中可以看出他的這些個性、品質特點?
。、交流,指導朗讀:
⑴ 連呼了三聲,忽見叢雜中跳出一個石猴,應聲高叫道:“俺進去!俺進去!”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
① 讀到這里,聯(lián)系你平時在電視中看到的孫悟空,說一說你眼前仿佛出現(xiàn)了什么情景?
、 眼前的孫悟空讓你感受到了什么?
。ㄓ赂覠o畏,毛遂自薦,聰明伶俐,身手非凡……)
③ 想象當時的情景讀一讀相關語句。
、 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無信,不知其可!銈儾耪f有本領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為王。俺如今進來又出去,出去又進來,尋了這一個洞天與列位安息穩(wěn)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俺為王?”
① 通過石猴的'語言,你感受到了什么?
、 感情朗讀第四自然段,讀出美猴王的個性特點。
五、復述課文,感悟寫法
。薄⒂米陨淼脑捳f說孫悟空是怎樣成為“美猴王”的。
。病⒈容^課文的敘述和俺們的敘述有什么不同之處?感受古代文言文的語言簡練、概括,俺們現(xiàn)在使用的語言淺顯、易懂。
六、置留作業(yè),鼓勵閱讀名著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能夠把《猴王出世》的故事講給他人聽。
。病⑼ㄟ^本單元的學習,同學們接觸到了四大名著,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一讀《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你也可以讀其他古典名著。希望同學們有一個好的讀書習慣,邊讀邊寫批注,也可以在日記本上寫出讀后的感受。
【練習設計】
。、把下面兩個片斷多讀幾遍,用自已喜歡的符號畫出描寫動作的詞語,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 他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忽睜睛抬頭觀看,那里邊卻無水無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橋梁。
、 那些猴有膽大的,都跳進去了;膽小的,一個個神頭縮頸,抓耳撓腮,大聲叫喊,纏一會;也都進去了。跳過橋頭,一個個搶盆奪碗,占灶爭床,搬過來,移過去,正是猴性頑劣,再無一個寧時,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你認為石猴能成為美猴王的原因是什么?假如給你機會,你是樂意做美猴王還是只做眾猴中的一員,請暢談你的想法。
【教學建議】
。薄⑦@篇略讀課文雖內容比較淺顯,但是一篇古代文言文,課前可安排同學查閱字典或者相關資料,盡可能弄懂一些詞語的意思。值得注意的是,課文中有些詞句,要想全部弄懂不大可能,也沒有必要。
。、在同學讀通課文后,要放手讓同學通過自學理解課文內容。在同學充沛讀的基礎上,讓同學交流通過默讀你知道了什么?石猴是怎樣出世的,又是怎樣成為猴王的,這些淺顯的問題同學能夠讀出來。
。场τ凇拔饔斡洝惫适,同學大多并不陌生。這部帶有童話色彩的神話小說,塑造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等非常鮮明的人物形象,備受兒童喜歡。學完課文后,可開展語文活動,讓同學把從書中讀到的、電影、電視劇中看到的西游記故事,講給大家聽。在進一步體會孫悟空英雄形象的同時,激發(fā)同學課外讀好書、讀成本的書的興趣。
【補充資料】
《西游記》中國古典神話小說,是一部規(guī)模宏偉、結構完整、用幻想形式來反映社會矛盾的巨著,作者是明代的吳承恩。全書共一百回,分為三局部:一至七回寫孫悟空花果山稱王和大鬧天宮;八至十二回寫取經的緣由和唐僧的身世;十三至一百回,寫唐僧師徒在取經途中所經歷的八十一難。書中講述唐朝法師西天取經的故事,表示了懲惡揚善的古老主題。這部帶有童話色彩的神話小說,重點塑造了孫悟空這個大膽的、富有反抗性的神話英雄形象,他敢于反抗天宮、地府的統(tǒng)治者,能上天入地、呼風喚雨。他的言行符合人民群眾的愿望,寄托了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理想。
小學語文教案 篇5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講的是伊琳娜對法國科學家朗志萬提出的問題感到奇怪。她動手做實驗,發(fā)現(xiàn)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朗志萬知道了,說:我不是哄你們。我是為了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啟發(fā)學生懂得對別人提出的或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要動腦筋思考、動手做做看。
課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講法國科學家朗志萬向小朋友提出一個奇怪的問題:一只杯子裝滿了水,如果放進一條金魚,水不會漫出來。這是為什么?兩個小朋友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第二部分講伊琳娜覺得他們都沒說對;氐郊以趮寢尩膯l(fā)下動手做做看。實驗結果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
第三部分講第二天伊琳娜去問朗志萬。朗志萬說:我是為了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
1.瀆課文,理解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這句話的意思。
2.懂得對別人提出的或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要動腦筋、思考、動手做做看的道理。
一個裝滿水的杯子、一條金魚。
第一課時
一、導人新課。
1.同學們,對別人提出的問題或者是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你動腦筋思考嗎?你動手做了嗎?(學生說自己的做法。)
2.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中的幾個小朋友對法國科學家朗志萬提出的問題就有不同的做法。那么,朗志萬向小朋友提出了什么問題?后面發(fā)生了什么事呢?
3.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或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
3.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糾正易讀錯的字音。
鱗()
哄()
騙()
2.理解詞語。
哄騙:用假話或手段騙人。
漫:水過滿,向外流。
3.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法國科學家朗志萬向幾個小朋友提了一個奇怪的問題。伊琳娜覺得他們都沒說對;氐郊依飫邮肿鰧嶒,實驗結果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朗志萬知道了,說:我是為了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
四、再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指導閱讀第一至三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一至三自然段,說說法國科學家朗志萬提了一個什么問題?
(一只杯子裝滿了水,再放進別的東西,水就會漫出來。如果放進一條金魚,可不是這樣。這是為什么?)
2.你覺得朗志萬的問題提得怎么樣?表現(xiàn)在哪兒?
(問題提得很奇怪。表現(xiàn)在如果放進一條金魚,可不是這樣。意思是說如果放進一條金魚,水不會漫出來。)
3.分組思考討論:小朋友的回答是怎樣的'?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回答?
(一個小朋友說:這是因為金魚身上有鱗。另一個小朋友回答。)
二、指導閱讀第四至五自然段。
1、自讀課文第四至五自然段,思考:伊琳娜為什么要動手做實驗?
(伊琳娜覺得他們都沒說對,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來。媽媽說:不能光想,你動手做做看!)
2.伊琳娜為什么覺得他們都沒說對?
(金魚身上有鱗,水就不會漫出來和金魚把水喝下去了:都不合乎邏輯。)
3.做實驗,體會伊琳娜看到實驗結果后會怎么想?
(實驗結果水明明是漫出來了,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科學家為什么這么說?是不是哄騙我們小朋友呢?還是媽媽的話正確,不能光想,要動手做做看)
三、指導閱讀第六至七自然段。
1.默讀課文第六至七自然段,畫出伊琳娜和朗志萬的對話,體會其中的意思。
2.體會伊琳娜話的意思。
(1)出示句子。
您怎么可以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呢?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您作為一名科學家不應該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您本來就知道放進條金魚后,水也會漫出來,還提出這樣的問題,哄騙我們小朋友。)
(2)指導讀出生氣的語氣。
采取學生自己練讀、評讀的形式完成。
3.體會朗志萬話的意思。
(1)出示句子,理解意思。
我不是哄你們。我是為了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伊琳娜聽懂了什么?
(不要不加思考地相信別人的話。對待別人說的話或提出的問題,不光要動腦筋想一想,而且還要動手做一做。)
(2)指導讀出語氣。
4.分角色配合讀第六至七自然段。
四、小結。
1.讀后,你從伊琳娜動手做實驗這件事中,受到什么啟發(fā)?
2.你贊成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這句話嗎?
(組內陳述觀點和理論、集體匯報。)
課內練習
一、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的問題()地微笑
二。按要求積累詞語。
例:越想越生氣
越
越
越
越
越
越
三、給下面的句子加上標點。
1.伊琳娜問朗志萬您怎么可以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呢
2.安娜自言自語地說小壁虎跑到哪里去了呢她正在發(fā)愁忽然聽見莎莎大叫起來媽媽床單上有一只花壁虎快來看呀。
四、按要求摘錄書上的句子。
回到家里,伊琳娜動手做實驗。她。哎呀,不一樣,水三二。
五、閱讀課文片斷,并按要求作答。
朗志萬聽了,哈哈大笑。他說:我不是哄你們。我是為了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 )都是對的。伊琳娜聽懂了朗志萬的話,高興( )地笑了。
1.在括號中寫出帶點詞的近義詞。
2.乙伊琳娜聽懂了朗志萬的話。朗志萬的話是什么意思?
3.你贊成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這句話嗎?
說說你的理由。
小學語文教案 篇6
教學要求: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找出文中描寫心情的句子和詞語,體會秋天里放風箏給孩子們帶來的樂趣。
4.引導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下來。
教學重難點:
體會感悟“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不同心情。
教學方法:
朗讀感悟法、自學法、小組合作、討論
教學準備:收集有關風箏的資料、圖片、課件
教學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情感,導入學習
1.:童年充滿了歡聲笑語,老師特別懷念自己的童年,我小時候,經常與小伙伴一起捉迷藏,跳皮筋。你們有什么童年趣事和嗎?
2.出示課題:有一群孩子和大家一樣也有著快樂的童年,讓我們走進課文,走進中間,分享他們的'快樂。
二.初讀課文
1.自由、大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出示卡片,認讀生字。
3.指導書寫生字,特別注意“卻、命、喪“的寫法。
4.詞語解釋。
憧憬:向往。
凌空:升,高出天空。
垂頭喪氣:情緒低落。
三、學習課文
1.讀課文,邊讀邊畫出寫“我們”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的心情的句子,畫好后讀讀這些句子。
2.交流句子,教師出示。
。1).我們做著,心中充滿了憧憬和希望。
(2).我們快活地喊著,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3)我們都哭了……
。4)我們垂頭喪氣地坐在田埂上。
3.教師引導: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我們的心情在做風箏時是挺高興,放風箏時高興,找風箏時很難受。)
四、學習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1.創(chuàng)造比素氛圍,讀好第二自然段。
A.在讀、評、賽中讀通課文。
B.移情悟情:你們在做風箏時會想寫什么?課文中的小伙伴和大家是不是一樣的心情?
C.感情朗讀:讓學生自己帶著自己的體驗和感受讀好課文。
2.想象入境學習第三自然段
A.風箏做好了,大家最想做什么?
B.誰想放風箏?大家是怎樣放風箏的?
C.出示課文的填空題,填進有關的字和詞,然后把怎樣放的告訴同桌。
D.風箏越飛越高,你們在快活地喊著什么?說聽聽。
3.感情朗讀,帶著高興、喜悅的心情朗讀課文。
4、齊讀第一、二、三自然段。
五、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
2.體會放風箏時的高興和找風箏時的難過。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風箏》,誰能說說這風箏是怎么制作的呢?
2.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課文。
二、學習4—8自然段。
1.教師引述:風箏越飛越高,在空中翩翩起舞,風箏帶著我們的憧憬和希望。突然,發(fā)生了一件事,畫出課文中的句子。
2.教師引導:此時,我們的心情有什么變化?請畫出我們心情難受的句子。
3.交流,教師出示。
A.我們都哭了,在田野里四處尋找,找了一下午,還是沒有蹤影。
B.我們垂頭喪氣地坐在田埂上。
4.朗讀這些句子。
5.教師引導:這些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6.學生匯報。
7.“小小的風箏,你寄托了孩子們多少歡樂,多少向往!贝蠹夷茏x出這份情懷嗎?
8.指導朗讀。
三、談感受
1.放風箏時,線斷了,風箏飛走了,孩子們很難過很著急,你們有這樣的生活經驗嗎?
2.學生交流。
四、拓展練習
1.親手制作風箏。
2.寫一寫制作風箏的過程。
五、布置作業(yè)
1.繼續(xù)制作風箏,到公園放風箏,感受一下做風箏,放風箏的快樂。
2.收集有關風箏資料、圖片,互相交流。
3.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
小學語文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認識“瓶、碎、承、謊、郵、遞”6個字。
2、了解故事內容,培養(yǎng)學生敢于承認錯誤,做誠實的孩子的好品質。
3、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并能用恰當?shù)恼Z氣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的生字。
2、明白要做誠實的孩子的道理。
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識記生字
一、簡介列寧
二、學生自讀課文,畫出生字,讀準記住
三、檢查識記生字的情況
1、齊讀生字卡片,教師注意糾正個別讀音。
寧:鼻音。聲母是“n”,不是“l(fā)”。
誠、床:讀翹舌音。
2、同桌檢查生字讀音,互相訂正。
3、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卡片,“姑、妹”,請同學介紹自己是怎樣學習這兩個字的。
。ü脣尯兔妹枚际桥,所以是女字旁)
。2)出示“誠”字卡片,請同學介紹自己是怎樣識記這個字的。
。3)出示“互”字,你覺得寫這個字要注意什么。
(教師指導筆畫筆順:橫、撇折、橫折、橫。第二畫“撇折”從豎中線起筆,字要寫在田字格中間)
(4)出示“寧”、“客”,你認為寫這兩個字要注意什么?
。▽毶w頭要寫得合適,不能太大,也不能太。
。5)出示“間”、“床”。
教師告訴同學,這兩個字屬于半包圍結構,“床”字的“點”要寫在豎中線上,左上要包住右下。
四、學寫生字
1、學生在課后練習第2題的田字格里練習寫生字。教師巡視指導。
2、同桌互相檢查評議。
五、讀課文,思考問題
學生自讀課文。思考:列寧是不是一個誠實的孩子?為什么?
。ㄏ鹿(jié)課解答)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課文、擴展練習
一、復習生字
二、繼續(xù)上節(jié)課的學習
1、上節(jié)課大家已讀了課文,并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了思考,F(xiàn)在請同學們再讀書,在書上找出簽字。
。1)列寧是不是一個誠實的孩子?你是從哪里知道的?(讓學生談自己的`看法,并能說出根據(jù)課文是從哪里知道的)
。2)同桌討論一下,這篇課文除了列寧寫信給姑媽承認打碎花瓶的事以外,還有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寧是個誠實的孩子。
2、請同學們在課文中找出能夠說明列寧是一個誠實的孩子的詞語。把它寫在小紙條上。
3、教師從紙條中篩選后板書:
低聲說沒有笑不說話(不高興)寫封信承認
4、請同學們想一想,打碎花瓶后,列寧心里是怎么想的,他的表情和語氣怎樣。自己邊讀邊體會。
5、指板書小結: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出列寧是個誠實的孩子:打碎花瓶后心中很不安,姑媽問起時沒有承認(低聲說),當姑媽說花瓶是自己打碎的時候,別的孩子都笑起來,列寧(沒有笑),列寧回家后,心里很難受(不說話),后來給姑媽(寫封信)(承認)了錯誤。
三、進一步理解
1、自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中的插圖表現(xiàn)的是哪一個自然段的內容,你能看出圖上誰是列寧嗎?
2、教師檢查。
3、小組討論:花瓶自己會打碎嗎?姑媽為什么要這樣說?
4、小組推選代表介紹討論的意見。
四、指導朗讀
1、教師引導:列寧打碎花瓶后心里很難受。姑媽知道列寧一向不愛說謊,出于愛護,才說花瓶是自己打碎的。想一想,該用怎樣的表情和語氣來讀列寧和姑媽的話。
2、自己試著讀一讀第3自然段,然后同桌再互相分角色讀一讀。
3、教師扮姑媽,學生自愿扮列寧,全班同學扮表兄弟表姐妹,讀課后練習第4題的句子。
五、學生自讀課文最后兩個自然段
1、想一想,列寧給姑媽的信會怎么寫?請你把列寧給姑媽寫信的內容寫下來,等會兒念給同桌聽一聽。
2、指名讀給同學聽。
3、聽了xx同學讀的信后,大家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4、齊讀姑媽的回信。
六、聯(lián)系學生生活進行拓展
1、教師用紅粉筆板書:做個誠實的好孩子。
2、引導: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事。有時候做錯了事,當時沒有勇氣承認。你遇到過這樣的事嗎?誰愿意把這些小秘密告訴老師和同學?
。慨斖瑢W講完自己的故事時,全班同學用掌聲鼓勵他)
3、小結:我們大家都喜歡誠實的孩子。做錯了事并不可怕,只要能夠認識錯誤,承認錯誤,就是一個誠實的好孩子。
小學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在語言環(huán)境中認識10個生字,描摹6個字,積累10個詞語,理解“婀娜多姿、寒磣、不畏嚴寒、色彩斑斕”等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六至九節(jié).
3、通過課文的學習,知道含羞草名字的由來,了解含羞草葉子能夠垂下合攏的特征。
4、介紹自己喜歡的一種植物,嘗試積累描寫花草的詞語。
教學過程:
一、看圖引入:
1、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朋友,你們看,它是誰?(出示圖片)
(板書:含羞草)
2、你們知道含羞草有什么特點嗎?
師:含羞草的葉子之所以會垂下合攏,這里還藏著一個動聽的.童話故事,想不想了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40課。
3、出示課題:40、含羞草。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學習第13節(jié)
1、輕聲讀課文,找一找課文哪一節(jié)告訴我們它叫含羞草?
2、出示第13節(jié)。
3、(預設:1、含羞草什么意思?
2、為什么后來叫它含羞草了?
3、為什么一碰它就收攏葉子?)
4、齊讀第13節(jié)。
5、過渡:原來含羞草一開始叫得意草,那么為什么會叫它得意草呢?
三、再讀課文,加深感悟
。ㄒ唬⿲W習1——5節(jié)
1、過渡:原來含羞草一開始叫得意草,(板書:得意草)人們?yōu)槭裁催@樣叫它呢?自己輕輕讀讀課文1——5節(jié),劃出有關句子。
3、示生字:陶、婀、娜、姿,誰來讀一讀。
4、點出“翠綠、婀娜多姿、淡雅”等詞。
5、理解“婀娜多姿”這個詞嗎?
出示兩幅動畫效果圖,幫助理解“婀娜多姿”這個詞。
6、引讀2-4節(jié)。
7、指導讀“自我陶醉”這個詞。
8、讀“得意揚揚‘這個詞。還知道跟它意思相近的詞嗎?得意洋洋(近義詞——自鳴得意)
9、指導引讀1-4小節(jié)。
10、出示第5節(jié):因為它還覺得自己是世界上。。。。。。
過渡:是呀。難怪它經常----,難怪它----,連主人也覺得它太----。
(二)學習6——9節(jié)
師:得意草把什么都不放在眼里,真是太自鳴得意了。主人覺得這樣下去不行,于是,在一年四季中主人把它放到了不同的地方,讓它和其它花兒比一比,看看誰到底更美麗。
2、先自己讀讀課文6——9節(jié),再試著根據(jù)填空說一說。
(出示) (季節(jié)),得意草與 相比,覺得 ,因
為 。
3、小組學習,交流。
4、認讀第4個小節(jié)中的詞語,
出示:寒磣 菊花 色彩斑斕 不畏嚴寒 千姿百態(tài)
理解詞義:寒磣、不畏嚴寒、色彩斑斕。
5、小朋友,如果你是得意草,當你與那些花兒比過后,你的心情會怎樣呢?
6、交流并板書(羞愧、慚愧)學生字:慚。
7、分角色讀6——9小節(jié)。
。ㄈ⿲W習12節(jié)
1、引讀12節(jié)。
2、(出示)指導讀得意草的話。
3、與“慚愧”意思相近的詞是----。
4、“慚”和“ 愧”一樣,都是豎心旁,開火車讀一讀。
5、過渡:從此之后,得意草就改名叫含羞草了。
這兩個名字,你喜歡哪一個?說說你的理由。
四、復習鞏固
1、圈出課文中描寫花草的詞語。
2、交流(出示)
描寫花的詞語:婀娜多姿、淡雅、千姿百態(tài)、色彩斑斕、不畏嚴寒
描寫草的詞語:翠綠
五、作業(yè)
1、你能用這些詞語和以前學過的描寫花草的詞語,來介紹一下你喜歡的一種植物嗎?
出示:我喜歡 花,因為 。
(提示:可以從顏色、味道、姿態(tài)等方面進行介紹)
2、從課文中摘錄幾個描寫花草的詞語。(至少3個)
3、抄寫課后詞語。
小學語文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 學會用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來認字。
2. 知道同一個字在不同語境中具有不同的意思。
3. 鞏固以前學習的字詞,會背詩歌《鞋》。
4. 口語交際,懂得從小要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
教學重點、難點:
能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并運用課上學會的方法學生活中的字。
教學準備:
自制識字卡片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引導學生能自己發(fā)現(xiàn)識字的規(guī)律,小結識字的方法。
2.初步了解多義字。
3.能將所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用于生活中的識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我們都有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平時在家里,你們會和爸爸媽媽一起干些什么呢?
二、我會認
1.我們和爸爸媽媽一起看電視的時候,電視中出現(xiàn)的生字,爸媽會教給你們嗎?看電視,你們都認識了哪些字呢?
2.學生拿出自制的識字卡片,分小組互相交流看電視時認識的字。
3.學生在全班交流自己識字的方法,教師和同學評議。
三、找規(guī)律識字
1.出示熟字漂、飄、完、園、直、扁,讀一讀。
2.同時出示 漂 、飄,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去掉偏旁就是票,念piao,這種去掉偏旁變成一個新字的方法叫減一減的方法。
3. 那么我們給一個熟字加上偏旁變成新字的方法就叫加一加的方法。(直+木=植)
4. 請學生自己看語文書,認記生字。(可以小組合作)
5. 用生字卡片檢查。今后我們還可以用這些方法認記其它的生字。
四、 讀讀想想
1.小組學習:自由讀,指名讀。說一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告訴學生: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境中的`意思不同。
如張字。
3.你還知道哪個字,也和張字一樣,表示很多不同的意思?
4.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舉例 樓老師 樓梯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積累一些名詞、動詞、形容詞等。
2.培養(yǎng)學生說完整話的習慣。
3.熟讀背誦《鞋》。
教學過程:
一、我會讀
1.出示一棵蘋果樹,蘋果樹上掛滿了紅彤彤的蘋果(蘋果上寫了我會讀中的詞語)。
2.小組學習:四人小組輪流讀我會讀中的生字,互相糾正讀音。
3. 小組合作讀,請小組長檢測。
4.各小組采用輪讀的方式(開火車一人讀一個詞),看哪一組摘的蘋果多。
二、讀讀背背
1.自由讀,啟發(fā)學生想象:大大小小的鞋之間會說些什么?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3.小組學習。
a.四組小組一起讀小詩《鞋》,互相糾正讀音。
b.說一說這首詩說了什么意思。
c.表情朗讀這首詩(可加動作)。
4.指名朗讀《鞋》,同學評議。
5.自由背誦小詩《鞋》。
6.全班配樂背誦。
第三課時
口語交際:我該怎么辦
課時目標:
1.能完整地講述做家務事的經過。
2.愿意從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學會關心體貼長輩。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你們在家做個家務事嗎?
2.你為什么沒做過?能給大家說說當時的情況嗎?
二、展示畫面,口語交際
(一)創(chuàng)設情境一
1.星期一,爸爸出差了,家里只剩媽媽和小明,媽媽又要上班又要照顧小明,還要做許多的家務事,小明就想幫媽媽做一些家務事,可媽媽說小明還小,不會做。小朋友們,他該怎么辦?誰來幫他出出注意?
2.討論交流。
這位小朋友非常需要大家的幫助,你們愿不愿意幫他想想辦法?
a.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b.小組內表演。
c.上臺表演。
d.小組自告奮勇上臺表演。
e.評一評最佳口才獎。
看看哪組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用最好的方法說服媽媽。
(二)創(chuàng)設情境二
剛剛有幾位同學都說做過家務事,那誰來給大家說說為什么要幫爸爸媽媽做家務?
1.說你為什么要幫爸爸媽媽做家務?
2.個別說說做家務事的經過。
3.全班交流。
(三)創(chuàng)設情境三
通過剛才的交流,教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個個都是能干的孩子,那你們想不想把自己能干的一面展現(xiàn)該大家看呢?那我們就來一個小能手爭奪賽吧!
1.分成幾個小隊,如蘋果隊、橘子隊等,每隊都做不一樣的家務(如疊被子、抹桌子、整理書桌等),全班學生分別到各個小隊去做家務(自己想去哪個隊就去哪個隊)。
2.每個大組挑選一名代表上臺爭奪小能手,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書桌上的東西整理得井井有條。
3.在隊中進行家務比賽,做得好的評為小能手并獎勵一朵小紅花。
三、總結
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有些什么想說的嗎?
【小學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小學教案01-03
小學語文《觀潮》教案10-11
小學語文的優(yōu)秀教案10-17
小學語文教案11-06
小學語文窮人教案11-17
小學語文太陽的教案11-16
小學語文《泉水》教案01-10
小學語文絕句教案02-07
小學語文優(yōu)秀教案02-27
小學語文教案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