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中班教案9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正確數(shù)數(shù)并進行點數(shù)配對。
2、應用數(shù)字1~10,知道數(shù)字可以用來編號。
活動準備:幼兒數(shù)學用書《甜甜的冷飲》。
活動過程:
1、給冷飲編號:
教師出示幼兒數(shù)學用書《甜甜的冷飲》。
——“冷飲店里買來一批冷飲,大家快來看看,都有哪些品種?
幼兒觀察、描述冷飲的顏色、形狀。
教師引導幼兒看懂各種冷飲的編號。
2、放置冷飲:
幼兒根據(jù)“冰柜”中的編號,用連線的.方法,把相關(guān)的冷飲放置在規(guī)定的位置上。
——“我們快來幫助營業(yè)員把冷飲放到冰柜里去,可別讓它們?nèi)诨!?/p>
師生共同數(shù)數(shù),進行點數(shù)配對。
3、買冷飲:
教師運用“二進制”猜想游戲結(jié)果。
——“賣冷飲嘍!你們不用說,我就能猜出你最喜歡的冷飲!”
教師演示“二進制”猜想游戲的方法(見附),引導幼兒對“二進制”猜想游戲的興趣。
中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目測數(shù)群,能不受物體排列形式的影響,正確感知7以內(nèi)的數(shù)量。
2、讓幼兒學習按數(shù)匹配實物。
3、啟發(fā)幼兒用語言講述操作過程。
【活動重難點】 重點:讓幼兒學習不受物體排列形式的`影響,正確感知7以內(nèi)的數(shù)量。
難點:引導幼兒討論數(shù)量相等的不同物體可不可以放在一起?
【活動準備】 1、教具:實物卡6張(有動物卡、植物卡),紅、綠貼絨籃子各一個,貼絨數(shù)字6、7,數(shù)字卡4、5、6、7,空白卡6張。
2、學具:4、5、6、7的數(shù)字杯、實物卡若干。5、6、7的實物卡、圓點卡、短線卡、數(shù)字卡若干。5、6、7的實物卡、數(shù)字卡若干。每人一張數(shù)字卡和實物卡。錄音帶。
【活動過程】
一、集體活動
1、復習3、4、5、6、7的數(shù)字:玩認讀數(shù)字的游戲。
2、目測數(shù)群出示實物卡。提問:黑板上有什么?它們各有幾個?我們再為這些實物卡送數(shù)字朋友。
3、按數(shù)擺放卡片出示紅、綠色的籃子,請小朋友把數(shù)量一樣多的卡片放在同一個籃子里。(邊操作邊講)提問:放得對不對?為什么?數(shù)量一樣多的不同實物可不可以放在一起?為什么?誰來給它們送數(shù)字朋友?
4、集體游戲:找朋友(配音樂)第一遍,幼兒手持實物卡找數(shù)字朋友;第二遍,幼兒手持數(shù)字卡找實物。
二、小組活動第一組,給實物卡送短線卡、圓點卡和數(shù)字卡。
第二組,給數(shù)字杯子送禮物。
第三組,給實物卡送數(shù)字卡。
三、活動評價
1、請幾個小朋友出來講自己的操作過程。
2、教師小結(jié)。
3、復習游戲:找飛機場(鞏固對數(shù)字4、5、6、7的認識)
中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不同的線條和圖形表現(xiàn)花朵的造型。
2、通過欣賞圖片、遷移原有對花朵的表象經(jīng)驗,進行花朵形態(tài)的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
3、體驗欣賞美、表現(xiàn)美的愉悅,產(chǎn)生對藝術(shù)活動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
1、幼兒認識生活中常見的花卉;師幼共同收集一些花的圖片或照片,布置在班級的墻壁上,豐富幼兒的表象經(jīng)驗;幼兒有對不同線條(弧線、折線等)及不同圖形的運用經(jīng)驗;有畫花瓶的經(jīng)驗。
2、各色水粉顏料,大小不同的水粉筆,顏料盤,畫紙若干,洗筆筒,抹布。
3、季節(jié)性的代表花卉,實物花或圖片。
活動過程
1、談話導人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一年四季都有花朵開放。你知道都有哪些花嗎?它們是什么樣子的`?
2、欣賞生活中的花,觀察花朵的不同造型。
(1)先欣賞單朵花的畫面。
教師:這朵花是什么樣子?花蕊是什么樣子的?花瓣是什么樣子?像什么?有幾片花瓣?
教師小結(jié):有的花瓣是半圓形的,一片連著一片;有的花瓣最上面是尖尖的,一層一層的。
(2)對比欣賞多朵花的畫面。
教師:這幅畫上的花和前一幅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這幅畫上的花是什么樣子?花蕊是什么樣子的?花瓣是什么樣子?是不是每個花瓣都能完全看見呢?為什么?有的怎么樣?還有的怎么樣?
(3)引導幼兒通過教師的提問和自己的觀察,進行討論和交流。
要點提示
在出示欣賞作品時,教師有目的地引導幼兒從整體到局部進行觀察,重點講解一些細節(jié)部分,如花瓣、花蕊的形態(tài)。
3、通過教師的引導,拓展幼兒的思維。
(1)教師:剛才我們欣賞了不同造型的花。你喜歡什么樣子的花?你準備畫幾朵花?花瓣和花蕊可以畫成什么樣子呢?
(2)幼兒自由想象,大膽表述。
教師根據(jù)幼兒對線條的已有經(jīng)驗進行提示。
4、介紹操作材料,提出任務與要求。
(1)教師:今天我們要用水粉來畫花朵,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來畫;還可以畫上花瓶,把花畫在花瓶里。
(2)教師:洗筆時輕輕地攪動,洗干凈后把筆放在干抹布上蘸一蘸。
5、展示幼兒作品。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
、僬堄變河^察自然角中的花卉,對其進行寫生。
②欣賞大師的作品,嘗試運用多種工具、材料作畫。
☆區(qū)角活動 美術(shù)區(qū):用油泥來表現(xiàn)各種花朵的造型。
中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每年農(nóng)歷八月十五是傳統(tǒng)的中秋佳節(jié),作為傳統(tǒng)節(jié)日的中秋有其渾厚的人文底蘊,中秋蘊含著"闔家歡樂共賞月"的歡聚景象。在祖輩眼里,中秋節(jié)就是"共享天倫"的代名詞,而對于新世紀的孩童,也許他們的認識要比成人簡單的多。那個節(jié)日無非是香香甜甜的月餅而已,而對其深刻的內(nèi)涵則知之甚少。曾聽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情商、智商并重,學會生活,學會做人的人,一個有激情社會交往能力的人才無愧于一個完整的人。"幼兒個性形成的關(guān)鍵期在6—7歲之間,這期間孩子的思維由形象趨于抽象,能學會思考,體會情感。中秋佳節(jié)這個涵蓋著極其強烈教育價值的節(jié)日,為我們提供了教育契機。
活動目標:
1、了解中秋節(jié)的由來及有關(guān)習俗。
2、積極參與表達與交流怎樣過中秋節(jié)。
3、體驗中秋節(jié)家人團聚的歡樂氣氛。
活動準備:
1、教具:人物、花燈、月餅、桌子、紅菱、藕、糖水芋頭等圖片,教師自制ppt,實物:芋頭、蘇式月餅。音樂《爺爺為我打月餅》。
2、經(jīng)驗準備:了解有關(guān)中秋節(jié)的傳說;完成調(diào)查表。
活動過程:
。ㄒ唬┝私庵星锕(jié)的由來,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
1、了解中秋節(jié)的由來。
師:明天是什么節(jié)日呀?中秋節(jié)有個美麗的傳說叫什么?里面講了個什么故事呢?
師小結(jié):嫦娥為了保護后羿才吃了仙丹,結(jié)果呀他們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只能遠遠地互相對望,互相思念。人們呀非常敬重嫦娥,為了紀念她,人們就把月亮又圓又大的那一天訂位中秋節(jié)。
2、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節(jié)。
師:你們知道是哪一天嗎?對!是農(nóng)歷八月十五(出示字卡)農(nóng)歷八月十五是什么節(jié)?
。ǘ┲乐星锕(jié)是全家團圓的日子。
1、幼兒自由參觀調(diào)查表展板,與同伴交流分享。
師:前幾天我們小朋友也都調(diào)查了中秋節(jié)想和誰過,怎么過,現(xiàn)在請你去和好朋友看一看、說一說吧!
2、集中交流。
師:現(xiàn)在請你說一說,中秋節(jié)你和誰一起過?
師:哦……中秋節(jié)你會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起過(出示相應的圖片,并排成圓形)一大家子圍坐在一起(將桌子圖片擺在中間)感覺怎么樣呀?
師小結(jié):哦!原來中秋節(jié)呀是一個團圓的日子,全家人在一起團團圓圓,快快樂樂。
。ㄈ┝私庵星锕(jié)的有關(guān)習俗。
1、了解本地中秋節(jié)的風俗。
。1)了解吃月餅的風俗。
師:那你們想怎樣過中秋節(jié)呢?你吃過什么月餅呢?你還知道月餅的餡是什么做的,還有什么餡的月餅呢?誰吃過和他們不一樣的月餅?……師小結(jié):原來月餅的餡不同,那月餅的味道也(不一樣)。
師:你吃過什么味道的月餅呢?甜甜的月餅表示什么呀?還吃過什么味道的月餅?
師小結(jié):恩!現(xiàn)在呀!還有各種各樣口味的月餅呢!那月餅是什么樣子的呢?為什么月餅做成圓圓的呢?
師幼:表示一家人(團團圓圓、幸福的在一起)。
。2)了解蘇式月餅的特點。
師:我們看,這兩個月餅有什么不一樣?(出示廣式月餅與蘇式月餅的圖片)還有呀它們的名字也不一樣,這個呀叫廣式月餅,這個叫(蘇式月餅)。
師小結(jié):很早以前呀就在我們這里有了蘇式月餅,后來慢慢流傳到了全國各地。
。3)做月餅、送月餅。
師:那月餅哪里來的呢?發(fā)的月餅和買的月餅是哪里來的呢?那我們也來跟著音樂一起做月餅好嗎?(播放《爺爺為我打月餅》音樂,邊做邊用語言提示)月餅出爐嘍,好吃的月餅送給誰呀?
師:想對爺爺奶奶說句什么祝福的話呢?
師:哦……你是個有禮貌的孩子!我們小朋友都是孝敬老人、懂禮貌的好孩子。
。4)了解吃糖水芋頭、紅菱、藕的習俗。
師:那中秋節(jié)除了吃月餅,還會吃什么呢?你們知道為什么要吃糖水芋頭嗎?糖水芋頭是什么味道的`呀?(出示實物芋頭)我也帶來了一個芋頭,看看,我們平時吃的芋頭和這個芋頭有什么不一樣呢?
師小結(jié):我們平時吃芋頭時要把外面一層黑黑的皮去掉,是希望我們今后的生活(越來越美好)。師:除了吃糖水芋頭,還會吃什么呢?為什么要吃紅菱呢?藕是什么形狀的?為什么要吃藕呢?
師小結(jié):中秋節(jié)真是個喜慶的節(jié)日,有那么多美味的食物。
。5)了解賞月、猜燈謎活動。
師:中秋節(jié)還會干什么呢?中秋的月亮看上去怎么樣呀?還有什么活動呢?
師小結(jié):中秋的月亮呀特別圓,特別亮,全家人團團圓圓在一起欣賞月亮,真幸福呀!中秋節(jié)還有有趣的猜燈謎活動呢!
師小結(jié):原來中秋節(jié)會這樣過,(會吃月餅、吃紅菱、吃糖水芋頭、吃藕),晚上還會(賞月),還有有趣的(猜燈謎活動),中秋節(jié)是我們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我們中國人非常重視它。
2、播放PPT,了解其他地方中秋節(jié)的風俗。
師: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們就過中秋節(jié)了,各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習俗。我們一起來看一看,他們還會怎么過呢?(舞火龍、拜月、跳月)
。ㄋ模⿷c祝中秋節(jié)。
1、跳舞慶祝中秋節(jié)的到來。
師:中秋節(jié)的活動真豐富呀!明天就是中秋節(jié)了,我們也來提前慶祝中秋節(jié),圍成圓圈一起來跳月吧!
2、圍著圓圈跳舞。
師:我們班圍成圓圈也像一個團團圓圓的大家庭,剛才我們小朋友還帶來了月餅呢,我們一起去教室品嘗月餅吧!
活動延伸:
家園共育:請家長關(guān)注幼兒的情感體驗,感受一家人團聚在一起過中秋的濃濃親情與快樂。
活動建議:
塘幼:教師情緒高漲,環(huán)節(jié)過渡自然,幼兒能說會道,目標達成度較好。
鹿幼:整個活動挖掘的知識點比較細,教師講解的也比較清楚、全面,最后它和孩子一起跳月,氣氛非常好,而且首尾呼應。如果再多點感受家人一起團聚的氛圍,效果會更好。
妙幼:《中秋家家樂》這個活動教師比較有激情,小朋友事先對中秋節(jié)的習俗進行調(diào)查之后,也很會說。教師層層深入挖掘的很細、很透徹,還結(jié)合了實物:蘇式月餅、芋頭等,讓幼兒能更直觀的感受到它們的特點。就是整個活動講的太全面,重點不突出。
鹿幼:課堂中教師能注意多種表揚方式,幼兒參與度較高,目標達成度較好,中間做月餅的過程,如果能找個視頻讓孩子們觀看,孩子會更清楚做月餅的過程。
飛翔:活動中涉及到的內(nèi)容有很多,我們也增添了一些關(guān)于中秋節(jié)的知識。如果在讓幼兒多感受一點與家人團聚的氛圍就更好了。
活動點評:
運用多種手段提高教學效果——《中秋家家樂》教學反思社會教育是由社會認知、社會情感及社會行為技能三方面構(gòu)成的有機整體。本次社會活動《中秋家家樂》恰如其分的將這些知識點融合在了一起,然而對于幼兒來說,枯燥乏味的社會知識不能只是教師機械說教似的"教",而應該針對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采用多種手段激發(fā)幼兒學習的積極性,為幼兒搭建一個展現(xiàn)自我的平臺。
手段一:教具直觀,刺激記憶思維。
幼兒的記憶方式屬直觀記憶占多數(shù),而采用接近幼兒實際生活的直觀教具,更能刺激幼兒的記憶思維,對所學知識掌握的更加牢固。在活動中,我也運用了多種圖片與實物教具去刺激幼兒的記憶思維,如:在重點認識蘇式月餅的特點時,我提供了一個蘇式月餅,與幼兒一起觀察掰開月餅會發(fā)生外殼散落的現(xiàn)象。實物的直觀視覺過程牢牢的刻印在了幼兒的大腦深處。又如在引導幼兒了解其他地方中秋節(jié)的風俗時,我將其他地方過中秋的風俗圖片制作成ppt,圖片中熱鬧的場面和特別的服裝,讓幼兒眼前一亮,隨機立刻輸送到記憶深處。
手段二:多種表揚,增強幼兒自信。
《綱要》中指出:教師應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xiàn)自己的長處和獲得成功感的機會,增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無論是成人還是幼兒,都喜歡被表揚,與之成正比的,表揚越多則表現(xiàn)力與自信心就越強。如活動中,我也注意運用多種表揚方式:動作的表揚如:獎你一對大拇指、擊掌、摸頭等,語言的表揚如:你真聰明!你的小眼睛真亮!你是個懂得分享、孝順、懂禮貌的孩子等。每次幼兒被表揚到,臉上都會露出會心的一笑,隨后便會更加積極的傾聽、發(fā)言,活動中,我也充分以幼兒為主體,讓他們積極地進行表述,教師則用引導者的身份來進行提升總結(jié),可見教師多運用表揚手段便能打開幼兒的話匣。
手段三:動靜交替,活躍課堂氛圍。
社會活動提倡讓幼兒喜歡參加游戲和各種有益的活動,并在活動中獲得快樂。大班的活動時間比較長,而社會活動涉及到的知識面也比較廣。為了讓幼兒不會覺得那么枯燥無趣,我加入了與幼兒一起做月餅的環(huán)節(jié),用簡單而有節(jié)奏地語言和幼兒一起聽著音樂做月餅,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知道了做月餅的過程,中間加月餅餡時,幼兒也眾說紛紜,都想做一個自己愛吃的月餅,其中,體現(xiàn)幼兒主體性的同時又活躍了課堂氛圍。在活動的最后,我和幼兒一起用跳月的方式慶祝中秋,既體現(xiàn)了活動中的動靜交替,又圍繞著中秋這一中心。
《社會》是一個綜合的學習領(lǐng)域。社會學習往往融合在各種學習活動中,并滲透于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因此,我們應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幼兒感受到接納、關(guān)愛和支持的良好環(huán)境,避免單一呆板的言語說教。社會學習也是一個漫長積累的過程,作為教師因很好的將生活與教育相結(jié)合,真正的將社會教育滲透在孩子日常生活的點滴中,讓孩子了解更多、掌握更多。
中班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兩種不同的音樂所表現(xiàn)的不同的情感色調(diào)。
2、學習匹配音樂情緒與對比色,培養(yǎng)幼兒的隱喻能力。
3、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掌握涂刷的方法,體驗美術(shù)活動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錄音機
2、紅、黃、藍、綠四種色快以及相應的顏料若干
3、每組十種顏色色快及顏色分類板,油畫棒人手一支,動物小圖片若干。
三、活動過程
。ㄒ唬┬蕾p兩段音樂,感受其不同的情感色調(diào)
1、教師放第一段音樂,請幼兒欣賞后,提問:聽了這首曲子,你最想做什么?
2、請幼兒隨音樂自由做動作或結(jié)伴活動等。
3、播放第二段音樂,提問:這首曲子,你覺得怎么樣?(幼兒自由討論)
4、師:“剛才我們聽了兩首曲子,給你的感覺一樣嗎?
。ǘ┮龑в變哼x色配樂,認識顏色的冷與暖
1、教師出示四種色快,讓幼兒聽一段音樂選一中顏色討論:這段音樂像哪個顏色?為什么選這種顏色呢?
2、教師小結(jié),告訴孩子紅色與黃色屬于暖色;藍色與綠色屬于冷色。
(三)引導幼兒拓寬思路,鞏固對顏色冷暖的認識
1、你覺得在我們生活當中,還有哪些顏色是暖色的,哪些是冷色的呢?(幼兒自由討論,交流)
2、小組游戲:為顏色分類以小組為單位,為十種顏色分類,教師進行適當?shù)闹笇?/p>
3、教師組織幼兒進行簡單的評價總結(jié)
。ㄋ模┟佬g(shù)游戲:為小動物“洗照片”
1、師:“小動物們?nèi)フ障囵^拍了許多照片,但還沒有洗出來,我們一起來幫忙洗照片,好嗎?”
2、教師出示相片的“底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示范“洗照片”,用刷子蘸上顏料,輕輕地在紙上來回地刷,全部刷滿后,相片就洗出來了。
3、輔導幼兒“洗照片”,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指導幼兒初步掌握涂刷的方法。
4、幼兒刷完后,引導幼兒比較,冷色背景與暖色背景所給人的`不同的感受。
。ㄎ澹┳杂商剿,去室外尋找冷暖色
師:“今天我們知道了顏色還有冷色與暖色,給人的感覺也是不同的,F(xiàn)在我們一起到外面去感受一下顏色的冷暖吧。”
中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勇敢,團結(jié)合作,互相幫助的。
2、嘗試看簡單的地圖,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地圖(數(shù)字地圖、水果地圖)各一份。
2、設置各種不同的障礙物。
3根據(jù)實際情況設置兩條不同的路線,路線中分別貼上與地圖相對應的標記。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
教師:今天魔法宮里面的魔法仙子給我們班的小朋友送來了一封邀請函,魔法仙子想邀請我們班的小朋友到魔法宮里做客,魔法仙子本領(lǐng)可大了,她手里的魔法棒可以變出好多好玩的東西,你們想不想去看看啊?(幼:想)怎么去呢?老師這里有兩張去魔法宮的`地圖,上面標有怎么樣才能到達魔法宮,可是去魔法宮的路上會遇到很多的障礙物,要一個一個跨越障礙才能到達那,我們小朋友能不能越過障礙克服困難到達魔法宮呢?(幼:能)
2 、學會看地圖
教師在老師就將小朋友分成兩隊,一隊是數(shù)字隊,一隊是水果隊,分別選出隊長,將地圖交到隊長處,要求每隊組員需看懂地圖,出發(fā)后必須整組隊員全部到達魔法宮,大門才會打開。(教師可以引導幼兒看懂地圖)
3、沖向魔法宮
中班教案 篇7
活動重點:
在觀察圖片和教師的提問中,嘗試說出小動物的話語,并用簡短的句子描述動物過冬的方式。
活動難點:
感受散文的優(yōu)美。
活動準備:
1、小熊、大雁、綿羊和小螞蟻的圖片各一張。
2、冬天景色的圖片一張。
3、幼兒用書、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一、教師邊指圖講述散文,幼兒傾聽并感受散文的優(yōu)美。
1、教師出示冬天景色的圖片,引出活動。
2、教師:小朋友們,我們來看一看,這圖片里是什么季節(jié)呀?
教師總結(jié):這里的圖片啊是冬季,看一下這里的的景色,都是白白的一片呢。
3、教師分別出示小熊、大雁、綿羊和小螞蟻的圖片各一張,教師邊演示圖片,邊朗讀散文。
二、鼓勵幼兒回憶散文中小動物說的話。
1、教師:剛剛老師都的散文中都出現(xiàn)了哪些小動物呀?
教師總結(jié):散文中都出現(xiàn)了這些小動物,有:小熊、大雁、綿羊、還有小螞蟻。
2、教師:在老師剛剛讀的散文中,小熊說了什么呀?
教師總結(jié):小熊說:“冬天呀,就是在洞里美美地睡一覺,等到春風吹來的時候,在醒來找東西吃……….”
3、教師依次向幼兒提問:大雁、綿羊、和小螞蟻各自都說了什么呢?
4、教師:你知道它們?yōu)槭裁磿䦟Χ煊羞@樣的.感覺呢?
教師總結(jié):因為這些小動物呀,是它們各自過冬的方式,到了冬天的時候它們也要冬眠的哦。
三、幼兒跟隨教師共同朗讀散文,發(fā)現(xiàn)語言中的疊詞。
1、教師:我們一起來說一說這篇優(yōu)美的散文吧!感受一下散文的優(yōu)美。(在幼兒跟讀散文的過程中,教師在有小動物說話的地方用留白、等待的方法讓幼兒自己嘗試念散文。)
2、教師讓幼兒理解并用動作表現(xiàn)“美美地、厚厚的”。
3、教師提問。
①教師:小熊美美地睡一覺是什么樣子的呢?(讓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出來。)
、诮處煟耗悄銈兿胍幌耄d羊穿上厚厚的毛大衣是什么樣子的呢?(讓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出來。)
4、教師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語言中的反復性。
教師:你們發(fā)現(xiàn)這些小動物們說的話有什么地方是一樣的嗎?(幼兒發(fā)現(xiàn)“冬天呀,就是……..”的句式,并描述小動物們說的話。)
四、引導幼兒翻開幼兒用書,進行自主閱讀。體驗散文的優(yōu)美。
1、提出閱讀要求:
(1)安靜閱讀,認真仔細地觀察畫面。
(2)看完后把你看到的說給大家聽。把它讀出來。
(3)教師:你們覺得這篇散文給你們的感覺是什么樣的呢?你們覺得這個冬天很冷嗎?
教師:小朋友們,放學后,我們可以讀一讀這篇散文,感受一下散文的優(yōu)美,也可以一起讀給你們的爸爸媽媽。
中班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經(jīng)過前面三個課時,孩子們對《小蝌蚪找媽媽》這個故事更加的理解與充滿了表演的興趣,本次活動中增加了荷花、池塘花草及音樂,使游戲多樣化、創(chuàng)新性地開展提供了的保障,游戲過程中以集體、分組、個體活動相結(jié)合的形式交叉進行,為了讓孩子們充分投入游戲,激活孩子們的表演欲望,將游戲推向了**。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利用周圍的材料合理布置游戲場地。
2、大膽的利用肢體語言,連貫有序的進行游戲。
3、進一步學習正確地評價自己和同伴的表演。
活動重點:
能根據(jù)音樂大膽的用肢體語言,連貫有序的進行表演游戲。
活動難點:
在活動結(jié)束時能正確地評價自己和同伴的表演。
活動準備:
繼續(xù)豐富游戲環(huán)境,增添一些荷花,水草等輔助材料。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入場,激發(fā)幼兒表演興趣。
二、回顧上次游戲,提出要求。
1、小朋友們,上次我們表演了《小蝌蚪找媽媽》,在故事中你喜歡扮演什么角色?這次你想扮演什么角色?表演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鼓勵幼兒從表情、動作、合作等方面提出要求)。
2、小朋友們上次表演的都非常的棒,今天凱紅老師還請小朋友來表演,在表演之前凱紅老師有幾個要求:
。1)能按順序進行表演,沒有輪到自己表演的時候能耐心的等待。
(2)在表演時能大聲的進行對話及大膽的運用肢體語言進行表演。
。3)遇到問題不急躁,耐性地和同伴進行協(xié)商解決。
(4)表演完的.小朋友能安靜的觀看別人表演。
三、引導幼兒利用周圍的材料合理布置游戲場地,指導幼兒進行角色表演,感受表演游戲的樂趣。
1、按照幼兒的意愿選擇角色,進行故事表演。
2、師幼共同布置場地。
3、幼兒開始表演。
四、評價游戲,結(jié)束活動。
1、在這次表演中你覺得誰表演的比較好?為什么?
2、你覺得還存在哪些不足的地方?可以怎么把它變得更好?
延伸活動:
將頭飾等材料放到表演區(qū),供幼兒繼續(xù)表演。
中班教案 篇9
一、紙的時裝發(fā)布會
1、教師事先安排部分幼兒頭戴簡單的折紙帽,身上戴一些不同的紙制品,如:蝴蝶結(jié)、手環(huán)、項鏈、戒指、紙裙子、腰帶等等,進行紙的時裝發(fā)布會,引發(fā)幼兒的興趣。
二、認識各種不同的紙
請幼兒輪流摸一摸,看一看,說一說:
1、 這些時裝使用什么做的?
2、 是用什么紙做的呢?你能說出這些紙的名稱嗎?
3、 這些紙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4、 曾經(jīng)在哪里見過這些紙?
5、 教師根據(jù)幼兒回答,把內(nèi)容記錄在一張大紙上。
三、運用故事大書,和幼兒一起閱讀故事《紙箱妙妙妙》,請幼兒討論:
1、故事中的姐弟利用紙箱玩了哪些游戲?
2、紙箱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可以讓他們玩哪些游戲?
3、你覺得用紙箱還可以玩什么游戲?
4、不同大小的紙箱可以有什么不同的`玩法?
5、將幼兒的討論結(jié)果記錄在大紙上,盡量用圖示的方法記錄幼兒自創(chuàng)的各種紙箱的玩法。
四、玩紙箱游戲,鼓勵幼兒試一試自創(chuàng)的玩法。
1、幼兒以組為單位,自選場地進行游戲。
2、教師指導幼兒選用不同不同大小的紙箱玩各種游戲。
【中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01-08
中班教案03-01
中班教案(經(jīng)典)09-19
中班教案02-04
中班教案02-04
中班教案02-04
中班教案02-04
中班教案12-15
中班教案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