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數學教案(優(yōu)秀)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數學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班數學教案 篇1
《粗心的小畫家》教學反思
《粗心的小畫家》是二年級上冊第三板塊第二篇課文,學生對課文中蘊含的道理已經有了一定了解,因此,在教學本節(jié)課時,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容易。
縱觀本節(jié)課的教學活動,有以下幾點成功之處:
1、多種方法識字,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粗心的小畫家》這節(jié)課只有3個生字,我想這對朗讀課文和理解課文不會有障礙。針對這一特點,我采取了隨文識字的方法。
。1) 換詞識字。
在讓學生分行讀時,我讓學生在換詞、組詞的過程中認識生字,理解字義。例如:當學生讀到:“他對別人把口夸,什么東西都會畫!睍r,我讓學生把“把口夸”換一個詞,學生有了前一課《一對蟈蟈吹牛皮》打基礎,很快就找到了適合的詞語:說大話、吹牛皮。這時我把“夸”字很自然地揭示出來,讓大家認讀并組詞、造句。學生組起詞來、說起話來滔滔不絕,表現出很興奮的樣子,識字效果良好。
(2)生活中識字。
在教學“哈”時,我說:“在生活中你見過這個字嗎?”我的話音剛落,學生的眼睛就盯在了這個字上,真可謂是“目不轉睛”,很快學生就舉出了生活中的實例:“娃哈哈礦泉水”、《夜幕下的哈爾濱》(電視劇名)……聽到同學的回答其他學生都不住的點頭,表示贊同,對“哈”有了更多地了解。
(3)比較識字。
學習“匹”時與“四”進行比較,讓學生用火眼金睛分辨異同,學生一聽孫悟空就已迫不及待了。
看到學生在識字中表現出來的興趣,以及對生字的掌握情況,我對多種方法識字有了更深的認識。我想:在以后的教學中,要把識字分兩步完成,一是集中識字,在學習課文前對生字的字形、字音有一個初步認識。二是在學習課文時針對難記難理解的字進行鞏固識字,這樣既分散了教學的難點,又有益于理解、記憶生字。
2、讀中感悟,充分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運用多種形式朗讀,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指導朗讀,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讓學生在讀中感悟,體會故事中蘊含的道理。
例如:在初讀課文時,讓學生自己提要求后自由讀,在指名讀的過程中進行指導朗讀,采取模仿讀、師生合作讀、拍手讀等形式,進一步熟悉課文內容。在指導朗讀時我問:“你和同學吹過牛嗎?”學生一聽到這樣的問題都覺得不好意思,不愿意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在設計這個問題時我只想到了學生會把吹牛時的情景表達出來,以此來進行朗讀指導。此時看到同學們的表現我一下子明白了,學生認為吹牛是件丟臉的事,不愿意說。我靈機一動,你不說我說,我就把課間看到兩個同學吹牛的'情景描述了一下,問:誰看到了?說說他們當時的語氣和表情。這時,學生便打開了話匣子。然后我再進行指導朗讀,學生讀起來繪聲繪色,冷清的課堂又重新活躍起來。
課后我想:這不就是素質教育提倡的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引領作用嗎?這讓我真正體會到了教師主導作用的重要性。課堂上缺少教師的主導和正確引領,學生就會迷失學習的方向;就會在課堂上放任自流、肆無忌憚;學生的朗讀分析能力就會難以提高。所以說教師的主導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大小標記,能通過身體動作來感受、理解大小的含義。
2、引導幼兒按大小標記將樹葉分類擺放。
活動重點:認識大小標記,嘗試用身體動作表示大小
活動難點:按大小標記將樹葉分類擺放
活動準備:
1、大小樹葉若干(人手一大一小)
2、大樹小樹背景圖
3、幼兒已經會唱歌曲《秋天》
活動過稱:
一、導入部分,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
。1) 師:秋媽媽給小朋友送來了禮物,看看是什么?讓我們拿起樹葉唱《秋天》地歌曲來謝謝秋媽媽好不好?(和幼兒唱歌曲《秋天》第一段)
(2)師:你們手里的樹葉一樣大嗎?
。3)游戲:學習聽指令舉相應的樹葉:現在我們來和樹葉寶寶玩一個游戲吧!老師說“大樹葉”,請小朋友舉起大樹葉;老師說“小樹葉”,請小朋友舉起小樹葉,好嗎?
(4)樹葉寶寶和我們玩了一會有點累了,我們讓它們休息一會(請幼兒把大小樹葉放在桌子上)
二、認識大小標記,并用身體動作表示。
1、師:這是樹葉寶寶的'兩個標記朋友,我們一起來和它們打個招呼吧。
2、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示大標記
師:這個標記是什么樣子的呢?像什么?誰來學學看它的動作?
老師給這個標記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大標記”(幼兒學說)
我們一起來學學他的樣子吧。
3、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示小標記
師:這個標記上又是什么樣子的?我們也來學學他的樣子吧。
4、師:我們給這個標記取什么好聽的名字呢?
4、師:接下來我們也和標記朋友玩?zhèn)游戲吧!老師舉起“大標記”,你們就做“大標記”的動作,老師舉起“小標記”,你們就做“小標記”的動作。
5、進行游戲。
三、按大小標記打扮大樹和小樹。
1、師:剛才我們和樹葉寶寶還有標記朋友都玩了游戲,你們玩得開不開心呀?想不想再來玩?zhèn)游戲?
2、認識背景材料:你看到了什么?這些樹一樣大嗎?
3、出示大標記:我們可以把大標記送給哪棵樹呢?小標記呢?
4、師:樹上有沒有樹葉?我們來給它們貼上樹葉好不好?讓這些樹變得更漂亮!
5、師:你想把大樹葉送給誰?小樹葉呢?
6、請1名幼兒上前示范。
7、講述游戲規(guī)則并進行謙讓教育:小朋友的時候不要擠,輕輕地一個一個地貼上去。
5、幼兒分組貼樹葉。
6、點評幼兒的操作,表揚認真學本領的幼兒。
7、結束活動。
小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正方形,讓幼兒知道正方形有四條一樣長的邊和四個角。
2.學習用小棒測量正方形的邊。
活動準備:
1.跟正方形一樣長的小棒人手一根
2.操作紙人手一份
3.一張畫(上面有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和長方形)
活動過程:
——復習學過的知識,引入正方形
師:今天張老師給我們的寶貝帶來了很多的圖形寶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些圖形寶寶都有誰?(出示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
師:那張老師的手上也有一個正方形,請你來看看這個正方形是什么樣子的?(可以提示幼兒問他們正方形有幾條邊幾個角,注意在數的時候要從上到下,從左到右。)
小結:剛剛我們看到的正方形有四條邊和四個角。
——知道正方形的特征
師:張老師發(fā)現我們的.長方形也有四條邊和四個角,那你們?yōu)槭裁淳陀X得這個就是正方形呢?
師:我們看看正方形的四條邊是不是一樣長的呢?我們又要用什么辦法來證明正方形的邊是一樣長的呢?張老師這里有一根小棒,我要用這跟小棒來測量正方形的四條邊。你看我的小棒剛剛跟正方形的邊是一樣長的。在來量一量我們正方形的另一條邊,我們發(fā)現又是一樣長。那還剩下兩條邊我們想想他是不是也會一樣長,我們一起在來量一量。我們都量好了,發(fā)現正方形的四條邊是一樣長的。
——幼兒操作
師:那張老師也給我們的小朋友準備了2個圖形,其中有一個是正方形,那我們也用小棒來測量一下。如果你測量出來是正方形的你就在他上面的圓圈里涂上顏色,不是的畫就不用涂。
——講評
師:現在請寶貝們眼睛看著張老師,你們來看看他們做的對不對?
小班數學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在小班的教學活動中我發(fā)現有的小朋友在數物品時,和小朋友一起數,能手 口一致的數出來。在活動區(qū)使用雪花片搭自己喜歡的玩具時,數自己用了幾片雪 花片時,不能數準確,總是口數的快手拿的慢,不能手口一致的數出來,出現手 口不一致的現象,如:嘴巴已經數到3,手還指在第一個雪花片上,還出現重復 的點數現象,所以我設計了這個以點數為主的數學區(qū)域游戲活動,幫助幼兒學習 5以內的點數。
制作材料:
紅、黃、藍、綠、粉、金色卡紙、塑料小夾子若干、泡沫盒、
小刺猬的制作方法:
首先,用剪刀修剪好泡沫盒的`尺寸,在泡沫盒表面包上一層金顏色的即 時貼。接著,用紅、黃、藍、綠、粉色5色卡紙制作5只小刺猬,并用金色卡紙剪 出1—5的圓點,并將1—5的圓點黏貼在小刺猬身上,然后,將小刺猬固定在裝飾 好的泡沫盒上即完成。
蘋果的制作方法:
取出紅、黃、藍、綠、粉色五種卡紙制作若干蘋果,用剪刀剪下即可完 成。
游戲功能:
1.引導幼兒學會手口一致的點數,并根據點數取相應的物體。
2.引導幼兒按量排隊,由少到多。
3.培養(yǎng)幼兒學習初步的分類方法。
游戲方法:
玩法一:
先請幼兒按量給小刺猬由少到多,由左到右進行排隊;然后一人站在一只小刺 猬前面,小刺猬前面的籃子里放入若干顏色不一的蘋果。幼兒根據小刺猬身上的 點數進行點數,并取出相應的蘋果,
用夾子將蘋果背在小刺猬的身上。
玩法二(按數量分類):
請幼兒根據紅、黃、藍、綠、粉不同顏色的刺猬與蘋果進行分類,將顏色一 樣的蘋果用小夾子背在小刺猬的身上。初步學習顏色的分類。
玩法三(按顏色、數量分類):
請幼兒根據紅、黃、藍、綠、粉不同顏色,相應數量的刺猬與蘋果進行分類 ,將顏色、數量一樣的蘋果用小夾子背在小刺猬的身上。
小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用目測的方法比較大小,并練習用重疊和并放的方法進行一一對應。
2、能積極動腦筋尋找正確的答案。
3、發(fā)展目測力、判斷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瓶蓋兩套:一套為從小到大有蓋的瓶子4個,另一套為一樣大的有蓋的瓶子4個。
2、杯子和杯蓋若干套。
活動過程:
一、瓶與蓋比多少
1、 情景導入
教師:狗媽媽在家大掃除的時候,找出了許多瓶子和蓋子,你能幫瓶子找到蓋子嗎?
教師:瓶子和蓋子誰多誰少?
2、重疊對應比多少
教師出示一樣大的'瓶子和蓋子若干,與幼兒討論。
教師:用什么辦法知道瓶子和蓋子誰多誰少呢?
引導幼兒將瓶與蓋重疊對應(一個蓋子蓋在一個瓶子上),再說說誰多誰少。
3、并列對應比多少
教師出示從小到大有蓋的瓶子一套,與幼兒討論:用什么辦法知道瓶子和蓋子 誰多誰少呢?
教師:如果不用蓋子蓋瓶子的方法,還有什么辦法能找出瓶子與蓋子誰多誰少呢?
引導說出并列對應的方法。
二、幫瓶子找蓋子
1、介紹比賽活動
教師請幼兒觀察兩組瓶子(一組為從小到大的三套,另一組為一樣的三套),請6名幼兒分兩組比賽——將蓋子蓋在瓶子上。
討論:哪一組快,為什么?
巡回比賽。
三、幼兒操作活動。
幫狗媽媽整理東西
“看,這里有許多套杯和瓶蓋,請小朋友們幫它們找到朋友!
小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在看看、排排的游戲中按照花兒的大小排序,進一步感受春天是花兒盛開的季節(jié)。
活動重點:理解按照大小遞增或遞減排序的方法
活動難點:四朵花按大小排序
活動過程:
一、不同大小的花(環(huán)節(jié)意圖:通過欣賞不同的花,了解花兒的多姿多彩,感受春天是花兒盛開的季節(jié))
ppt1:出示滿園郁金香花圖片
1、上海植物園里花都開放了,老師帶你們一起去看看。
ppt2:出示三朵大小不一樣的花
關鍵提問:我把其中最美的三朵拍下來了,看看它們除了顏色不一樣還有什么不同?
幼1:有的大的有的小的(師:大小不一樣)
幼2:這里有很多花(師:五彩繽紛的花朵)
小結:植物園里有許多花,顏色不一樣,形狀不一樣,大小也不一樣。
過渡語:大今天我們用這些花朵玩游戲,好嗎?
二、給花兒排排隊(環(huán)節(jié)意圖:通過幼兒反復操作理解按照花兒大小排序的方法)
(一)三朵花兒排排隊
1、介紹操作材料:(出示操作底板)等會把花插在透明的塑封紙后面。
2、操作要求:等會每人三朵大小不一樣的郁金香,請你們給他們排排隊,記得從有標記的地方開始排哦!
觀察要點:
幼兒是否能從有標記的地方排列。
幼兒是否能在觀察比較的基礎上把花排列好。
觀察幼兒排列的方法: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
3、交流分享:你是怎么樣給花排排隊的?為什么這樣排?
小結:原來大小不一樣的`三朵花我們可以按照從小到大排列,也可以按照從大到小給它們排排隊。
。ǘ┧亩浠▋号排抨
1、要求:把大小不同的四朵花用剛才的方法排列整齊,可以從小到大,也可以從大到小。
2、觀察要點:
幼兒是否打亂原來的排列,還是直接把第四朵花插進去排列。
四朵花排列時幼兒出現了什么難點。
3、交流分享:
(1)你是怎么讓第四朵花排在花的隊伍里的?(排序方法)
。2)展示兩種不同的排列方法
延伸:除了郁金香花開了,你還知道哪些花也是在春天開放的?
(引導幼兒活動后把花按照大小不同種植在班級的自制的草地上。)
【小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數學教案09-30
[精選]小班數學教案07-26
小班數學教案(經典)07-28
小班數學教案【精選】07-27
小班數學教案[經典]08-04
(精選)小班數學教案08-05
(精選)小班數學教案08-15
小班數學教案【經典】08-09
小班數學教案(經典)08-08
小班數學教案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