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wǎng)>實用文>教案>小班數(shù)學教案

      小班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07-26 12:04:48 教案 我要投稿

      實用的小班數(shù)學教案精品[8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班數(shù)學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的小班數(shù)學教案精品[8篇]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1

        設(shè)計意圖:

        《大石頭和小石頭》這個活動,是在“石頭大玩家”主題活動中一個數(shù)學活動。本次數(shù)學活動主要是讓幼兒能用目測的方法比較物體大小、找出最大和最小的物體,學習按物體的大小差異進行4以內(nèi)的排序。在這次的教學活動中,以幫助小螞蟻鋪彩色石頭路的游戲情境貫穿整個活動,給幼兒創(chuàng)設(shè)寬松的氛圍,通過兩次比大小,鋪一鋪的操作活動,讓幼兒在動手、動腦、動眼中不斷提高他們的操作能力和技巧。

        活動目標:

        1.能用目測的方法比較物體大小,找出最大和最小的物體。

        2.學習按物體的大小差異進行4以內(nèi)的排序。

        3.樂意參與操作活動,并表達自己的操作結(jié)果。

        活動準備:石頭4塊、教學PPT、幼兒操作材料《數(shù)學》中的《石頭路》。

        活動重難點:能按物體的大小差異進行4以內(nèi)的排序。

        活動過程:

        環(huán)節(jié)

        活動過程

        設(shè)計意圖

        一、石頭比一比

        1. 小螞蟻去找食物,路上遇到了幾塊大大的彩色石頭,路被堵住了,請小朋友來幫忙。(大家一起搬動石頭)

        2. 將4塊大小不一的彩色石頭隨意擺放在桌面上,請幼兒數(shù)一數(shù)一共搬動了幾塊彩色石頭。

        3. 小螞蟻的提議:彩色石頭真美,可是搬掉了石頭,路上變得坑坑洼洼的,不如我們一起來用這些石頭來鋪一條彩色的石頭路吧(按大小排列)。請幼兒仔細觀察,找出最大的和最小的石頭。

        以“幫助小螞蟻搬石頭和鋪石頭”的.游戲情境導入,激發(fā)幼兒參與數(shù)學活動的積極性。

        二、 石頭排一排

        1. 最大和最小的石頭應該排在哪里?引導幼兒將最大和最小的石頭排在兩端。

        2. 在剩下的兩塊石頭中,哪一塊大?哪一塊。克鼈儜撛趺磁拍?

        3. 請幼兒說說用什么辦法可以將4塊石頭的大小排列出來。

        4. 教師總結(jié)比較石頭大小的方法。

        通過找出最大和最小的石頭并進行排序演示,通過疊一疊的方式,可以方便幼兒理解大小排序方法。

        三、石頭路鋪一鋪

        1. 幼兒將操作材料1上的石頭取出來,并找其中最大和最小的“石頭”,然后按從大到小的的順序鋪成石頭路。

        2. 幼兒將拼好的石頭路貼于黑板上,集體評價。

        3. 幼兒將操作材料2上的石頭取出來,找出最大最小的“石頭”,然后按從小到大的順序鋪成石頭路。

        4. 每人到“路邊”撿起一塊石頭,一起到操場上鋪一條超級彩色石頭路。

        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到數(shù)學操作活動中,體驗“從大到小”和“從小到大”的排序方式。

        將幼兒排好的石頭路進行集體展示,可幫助幼兒鞏固對排序的認知。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故事情節(jié)中感受并發(fā)現(xiàn)物體的數(shù)量、大小與三只熊的關(guān)系。

        2、樂意為三只熊擺放早餐并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份操作紙、一只小盒子、6個蘋果,課件。

        活動過程:

        一、觀察小熊一家,通過比較感知“高”、“矮”、“不高也不矮”。

        1、師:小朋友,看看他們是誰?(小熊)是小熊一個人嗎?還有誰?

        2、師:哪個是爸爸?為什么你說他是爸爸?哪個是小熊寶寶?為什么?那媽媽呢?

        3、小結(jié):在我們家里,一般情況都是爸爸長得最高,寶寶長得最矮,媽媽長得不高也不矮。

        二、創(chuàng)設(shè)小熊一家吃早餐的情境,通過分碗這一事件,區(qū)分 “大”、“小”、“不大也不小”。

        1、師:小熊一家今天要在草地上吃早餐,碗呢?早就準備好了三只碗。

        2、師:哪知碗給爸爸?什么顏色的?哪只給媽媽?什么顏色的?寶寶呢?

        三、情境“分蜂蜜”,體會蜂蜜的多少和三只熊的關(guān)系。

        1、師:今天小熊一家要吃4樣早餐。他們會吃些什么呢?請你來猜一猜。

        2、師:到底是什么呢?(蜂蜜)第一樣早餐是蜂蜜,瓶子上有數(shù)字,這個是1號瓶……

        3、師:幾號瓶給熊爸爸吃?為什么?幾號瓶給熊寶寶吃?為什么?幾號瓶給熊媽媽?為什么?

        4、小結(jié):一般情況下,爸爸最高,胃口也最大,所以吃得蜂蜜也是最多的。

        四、情境“分玉米”, 感知“粗”、“細”。

        1、師:第二樣早餐是什么?(玉米)剛剛蜂蜜瓶子有高有低,我們一下就看出來了。玉米都是一樣高的,要怎么分呢?為什么?

        2、通過肢體語言引導幼兒感知“粗”、“細”。

        ——人是講胖的,玉米要講粗(動作提示),慢慢的,就變……(動作收緊)細了。

        師:熊爸爸胃口最大,吃的玉米也是最粗的……

        五、情境“分蘋果”,引導幼兒操作。

        1、明確要求:第三樣早餐是什么?(蘋果)數(shù)數(shù)有幾個?怎么分呢,他們是這么分的:熊爸爸吃得最最多,熊寶寶吃得最最少,熊媽媽吃得不多也不少。

        2、幼兒操作。

        3、活動評價。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圓形、方形、三角形,知道各形狀的簡單特征。

        2、能按物體的形狀進行分類。

        教學準備:

        1、錄音機,歡快的音樂。方形、圓形、三角形卡片一張。

        2、三種形狀的實物掛牌(與幼兒人數(shù)相同)。地上畫有三個形狀。

        3、彩泥、泥工板、三種形狀的操作模具若干。

        教學過程:

        一、認識圓形、方形、三角形,知道其簡單特征

        1、師:小朋友,圖形王國里來了幾位朋友,大家想認識他們嗎?

        (1)大家好,我是圓形,我的身體呀胖乎乎的,一個棱角也沒有。你們瞧,我的眼睛、嘴巴也都是圓形的呢。

        (2)嗨,我是方形,我的身體有四條邊和四個角。非常高興能和大家做朋友。

        (3)小朋友好,我是三角形,我呀有三條邊,三個角,大家愿意和我做朋友嗎?

        2、師:(課件4)剛才三個形狀朋友介紹了自己,現(xiàn)在,你們認識它們了嗎?能說出它們長什么樣嗎?

        幼A:圓形它是圓圓的,沒有角。

        幼B:方形它是方方的,有四個角,有四條邊。

        師:大家認識了圓形和方形,還有一個朋友在旁邊不高興了,它是誰呀?,你們能說出它長什么樣嗎?

        那我們再來看看剛才它是怎么介紹自己的。教師請一名小朋友說說三角形的形狀:哪為小朋友認識三角形了,能說出它長什么樣的?

        幼C: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

        師:我們再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三個朋友,好嗎?

        二、按物體的形狀進行分類

        1、物體分類課件:小朋友,我們的孩子到草地上去玩了,你們能幫我們把孩子找回家嗎?

        (1)哎呀,形狀朋友想請我們幫忙了。我們先看看哪些寶寶在草地上玩?(蘋果、皮球、帽子、電視機、電腦、冰箱、帆船、金魚)

        (2)它們是什么形狀的?請小朋友說一說。

        如:帽子是圓圓的,是圓形媽媽的孩子;電視機、冰箱是方形的`,它們是方形媽媽的孩子;帆船寶寶是三角形的,它是三角形媽媽的孩子。

        小朋友真棒,幫形狀媽媽把孩子都送回了家。

        2、游戲:找朋友師:小朋友看看胸前,你現(xiàn)在是什么寶寶呀?是什么形狀的?看、那邊地上有三個家,我們?nèi)フ易约旱募野伞?放音樂,教師檢查幼兒是否找對家)我們和家里的朋友一起來跳舞吧。

        3、做餅干師:哎呀,跳舞跳得肚子都餓了,我們一起來做餅干吧。圓形寶寶喜歡吃圓餅干,方形寶寶喜歡吃方餅干,三角形寶寶喜歡吃三角形餅干,請小朋友到和自己一樣形狀的餅干加工廠去做餅干吧!

        幼兒用模具、彩泥進行制作。

        (評析: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采用了多媒體課件、游戲的形式,由個別到集體,逐步加深活動內(nèi)容。讓幼兒對物體按圖形分類有了更深的認識。)三、結(jié)束師:哎呀,小朋友真能干,做了那么多的餅干,我們把這些餅干送到形狀王國去吧,和那里的形狀寶寶一起分享。

        教學反思:

        由于小班幼兒對動畫、卡通人物特別感興趣,教師自制了動畫課件。在第一環(huán)節(jié)和第二環(huán)節(jié)中的第1個活動中,將三個圖形設(shè)計成了卡通動畫形象,讓圖形自己進行講述,這樣比較容易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設(shè)計的兩個游戲,在幼兒進行分類練習的同時,發(fā)展了幼兒的合作精神和動手能力。整節(jié)課設(shè)計情節(jié)連貫,思路清晰,適合小班年齡的特點。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進一步學習按兩種顏色進行交替排序。

        2、能發(fā)現(xiàn)描述實物排隊的簡單規(guī)律,鼓勵幼兒探索新的排隊規(guī)律。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良好的操作習慣。活動準備:

        教具:小貓小兔若干;彩色項鏈一條;(按照兩種顏色交替的排列規(guī)律串成。戴在小狗脖子扇上。)

        學具:人手一根繩子,紅綠珠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幼兒興趣。

        1、今天小狗過生日,它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你們看看小狗是怎么打打扮自己的?

        2、誰能說說小狗的項鏈是用什么串成的?狗是把彩色珠子亂串的嗎?你們發(fā)現(xiàn)了這條項鏈是怎么串的?(引導幼兒說出一顆紅珠子、一顆綠珠子、、、、、、)。

        二、復習認識排隊標記,理解排隊標記的`意義。

        有一些小動物要去參加小狗的生日會,是誰呢?(出示小貓小狗拍著隊的圖片)它們是怎樣去參加小熊的生日會的呢?你怎么看出小動物是排隊去的?它們是怎樣排隊去的?

        三、幼兒集體操作,鞏固交替排序,探索新的排序規(guī)律。

        小狗小貓也想用項鏈打扮打扮自己,你們愿意幫助它們嗎?

        1、提出操作要求:老師給你們每張桌子都準備了兩種個顏色的珠子,你們一定要有規(guī)律地串,不能亂穿。

        2、鼓勵幼兒探索新的排隊規(guī)律:可以一個綠色色,一個黃色,也可以一個紅色,兩個藍色。

        五、評價、展示操作結(jié)果。

        六、幼兒送項鏈給小動物,齊唱生日快樂歌,結(jié)束本次活動。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5

        活動設(shè)計背景

        活動背景創(chuàng)設(shè):(超市小游戲)小星星從超市請來了許多水果朋友和蔬菜朋友,請小朋友把他們分開,并把相同的蔬菜和水果放在一起,然后回答老師的問題,南瓜有幾個、蘑菇有幾個、蘋果有幾個、香蕉有幾個……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手口一致的點數(shù)5以內(nèi)的實物,并說出總數(shù)。

        2. 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能力。

        3. 樂意大聲回答問題,并能快樂的參加活動。

        4. 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快樂。

        5. 發(fā)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讓孩子學會主動地去發(fā)現(xiàn)去學習,而不是被動的接受。

        活動準備

        1. 教具準備:紅黃藍小星星、紅3顆、黃4顆、藍、5顆、西瓜1個、蘋果2個。

        2. 學具準備:南瓜1個、蘑菇2個、蘿卜4個、白菜3顆、茄子5個

        活動過程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shè):今天我們班來了許多新朋友要跟我們一起上這堂課,小朋友猜猜它是誰,聽它來了〖音樂導入一閃一閃干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掛在天空放光明,好像許多小眼睛

        師:小朋友這是誰來了。ㄐ⌒切牵

        師:把小星星放在黑板上,請小朋友觀察有什么不同(有紅色、黃色、藍色)

        師:有這么多的新朋友跟我們一起上課,我們跟他們打聲招呼吧!請小朋友看老師怎么做的,老師邊拍手邊念兒歌,小星星,小星星你們好!然后把食指伸出來給每顆小星星問好,點數(shù)123總共有幾顆小星星,依次請小朋友跟下面不同顏色的小星星打招呼,并說出它們的總數(shù)。

        師:今天小星星還給小朋友帶來了好吃的水果,請小朋友看看都有誰吧!老師出示大西瓜、大蘋果,小朋友點數(shù)并說出總數(shù)。

        教學反思

        講完這節(jié)課以后,我深深地體會到還有很多不足之處

        1、課堂不夠生動,沒有完全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

        2、講課時間還需要控制,時間長孩子會沒有耐心

        3、在以后的教學中對孩子的常規(guī)培養(yǎng)要加強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手口一致的按順序點數(shù)3以內(nèi)的實物,并說出總數(shù)。

        2.在操作中了解數(shù)與量的對應關(guān)系。

        3.樂于參與集體游戲。

        4.喜歡數(shù)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yǎng)思維的逆反性。

        5.能與同伴合作,并嘗試記錄結(jié)果。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能手口一致的按順序點數(shù)3以內(nèi)的實物,并說出總數(shù)。

        活動難點:能手口一致的按順序點數(shù)3以內(nèi)的實物,并說出總數(shù)。

        活動準備

        Ppt演示文稿,小貓,小狗,小兔的圖片若干,“1,2,3”的數(shù)字卡片若干,雪花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

        1.提問導入:小朋友們喜歡小動物們嗎?

        那今天咱們就請小動物們和我們一塊學本領(lǐng),玩游戲好嗎?

        2.聽音樂走線

        二.集體活動

        1.ppt演示

        今天,杜老師請了許多小動物來和我們一塊學本領(lǐng)。我們一起來看看,說說都有哪些小動物吧!(分別演示貓,狗,兔子的圖片)

        師:每種小動物各有幾只呀?

        幼:一只貓,一只狗,一只小兔子

        師:(一邊指著圖一邊說)對,一只貓,一只狗和一只小兔子,那他們合起來一共有幾只小動物呀?

        然后,引導幼兒伸出手指一塊來點數(shù)(從左到右)當幼兒數(shù)到3時,教師圍著三個小動物畫一個大圓圈,并大聲的說:“一共有3只小動物!

        說完了,要求幼兒在數(shù)一遍,數(shù)到3是用手畫圈,然后說:“一共有3只小動物!

        2.在黑板上操作

        小動物們覺得小朋友們太聰明了,它們決定回去請它們的小伙伴和大家一起上課,學本領(lǐng)。

        分別請幼兒在黑板上操作(三只小貓,三只小狗,三只小兔子)的'圖片,操作時必須要求幼兒用手畫大圈,并大聲說:“一共有幾只小貓,小狗或小兔。

        三.游戲活動

        1.游戲“按數(shù)取雪花片”

        老師先出示數(shù)字寶寶“1、2、3”的數(shù)字卡請幼兒認讀,然后請幾個小朋友玩抽字卡,然后其它小朋友拿相應的雪花片送給他們。

        2.游戲"馬蘭花"

        幼兒與老師一塊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老師念兒歌《馬蘭花》但教師說:“開一朵花”時,就自己抱著自己的肩膀站好,到老師說:“開二朵花”時,就兩個小朋友抱在一起,“開三朵時”就三個小朋友抱在一起。

        四.活動結(jié)束

        師幼共同總結(jié)。

        五.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回家是數(shù)一數(shù)自己家里有幾口人。

        活動反思

        優(yōu):

        1.本節(jié)課選題適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2.本節(jié)課思路清晰,環(huán)節(jié)設(shè)計新穎,抓住了幼兒喜歡小動物的心理,并加入游戲,充分調(diào)動了班級幼兒的積極性。與老師配合的很好。

        缺:

        1.由于時間的原因,本節(jié)課沒能讓全部幼兒進行操作。

        2.在教學過程中,點數(shù)方法強調(diào)的不夠深刻,造成幼兒操作時需要老師提醒。

        這節(jié)課總的來說還比較理想,如果在上這節(jié)課我會加大難度,比如,三個小動物要用數(shù)字“3”表示,另外在點數(shù)方法上我會反復想幼兒說明。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知5以內(nèi)的數(shù),學習手口一致點數(shù)。

        2.愿意參加數(shù)學活動,體驗數(shù)學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小雨點(每人一張白色的小雨點,小雨點上有1-5不等的小圓點),人手一份,以4和5點居多;

        2.五片藍色的云朵,依次有1—5的數(shù)字

        3.有1--5編號的飛機5架

        4.人手一張機票(上有數(shù)量不等的小飛機)

        活動過程:

        (一)(引題,創(chuàng)造情景)小雨點迷路了

        1.師:(教師出示一張哭臉的小雨點)問:這是誰?他怎么了?他為什么會哭呀?(幼兒回答)

        2.師:原來,她找不到云朵媽媽了,要請小朋友們幫忙,把他送回到他媽媽身邊。(出示5朵云)

        3.看看這里有幾個云朵媽媽?哪一個才是小雨點的媽媽呢?

        4.你怎么知道這就是小雨點的媽媽?

        小結(jié):原來,云朵媽媽身上有兩個小黑點,小雨點身上也有兩個小黑點,他們的標志是一樣的,所以送對了。每個云朵媽媽身上都有小黑點,我們一起來數(shù)數(shù)。

        5.那這些云朵媽媽的寶寶在哪里呀?原來,他們藏在了你們的凳子底下,我們把他們找出來,數(shù)一數(shù),你的小雨點上有幾個小黑點?

       。ǘ⿴托∮挈c找媽媽

        1.幼兒自由探討

        師:請小朋友們想想你的小雨點要送到哪個云朵媽媽身邊?

       。1)探討完,再請小朋友們送小雨點回家。

       。2)檢查是否送對,請小朋友們來改。

        師:我們來看看小雨點是不是都找到媽媽了。

       。ㄈ┯螒颍喝ピ贫鋴寢尲易隹

        1.師:小雨點都找到云朵媽媽了,他們可高興了。云朵媽媽,要請小朋友們坐飛機去她家做客。我們來看看這里停了幾架飛機,那老師問問3號飛機在哪里?4號飛機在哪里?

        (1)坐飛機去云朵媽媽家,我們要什么?(機票)憑機票上飛機,拿到黃顏色的'機票,請你看看機票上有幾個小飛機?就坐幾號飛機。

        登機了,請小朋友站在飛機前面排好隊,站好,看看自己坐的飛機對不對。

        (2)全體幼兒操作,去找自己要上的飛機。(幼兒互相檢查是否上正確)。

        2.幼兒操作,去云朵媽媽家做客

        (1)教師小結(jié):你們坐好了嗎?飛機開始起飛了,我們一起飛到云朵媽媽家。云朵媽媽家到了,飛機降落。(去敲門)師:云朵媽媽我們到了,請開門

       。2)哇,來了這么多的小客人,云朵媽媽為小朋友們準備了五張桌子,每張桌子上都有一個桌號,請你們拿出紅顏色的桌號去找對應的桌子。找到了,請坐下來。

       。3)云朵媽媽給小朋友們準備了很多水果給小朋友們品嘗,每個小朋友拿一種水果,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

       。ㄋ模┙Y(jié)束(以游戲結(jié)束)

        師:云朵媽媽還想跟小朋友們跳舞,我們一起來跟云朵媽媽跳舞,謝謝云朵媽媽。

      小班數(shù)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用重疊法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

        2、找出一組物體多出的部分。

        3、從左至右擺放物體。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shù)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大圓片4個,小圓片3個。

        2、貼絨卡片:小兔4個,蘿卜 3個,老鼠、貓頭飾若干。地上圓圈4個,每個圓圈能容納幼兒7人。

        活動與指導:

        l、出示貼絨圖片小兔和蘿卜,說:我們給小兔分蘿卜吃,1只小兔只能分1個蘿卜,小朋友看看,是小兔多,還是蘿卜多?待幼兒回答后,問幼兒:“ 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師在貼絨板上示范:將兔子卡片逐個放在貼絨板上,讓幼兒注意老師是怎樣擺放兔子卡片的,(手的動作從左至右)然后將蘿卜逐個放在兔子上面,每放—個,說一聲:“給你一個蘿卜。”并讓幼兒注意教師手動作的方向,問幼兒,兔子和蘿卜哪個多,哪個少?請把多余的拿出來。

        2、幼兒操作。讓幼兒兩手各拿大小圓片,看一看,大小圓片哪個多,哪個少,還是一樣多?然后逐—將大圓片擺在桌子上,將小圓片逐一放在大圓片上,(注意手的擺放方向)說出大圓片和小圓片,哪個多,哪個少?將多的拿出來給大家看。

        3、游戲:貓抓老鼠。

        給幼兒戴上頭飾,音樂響,每4只貓、3只老鼠圍著圓圈跳舞。音樂一停,每只貓迅速抓住一只老鼠,然后說出貓與老鼠,誰比誰多,誰比誰少,讓多的站出來。

        注意:貓和老鼠只能在各自的圈內(nèi)活動;重新玩游戲時老鼠比貓多一只。

        活動反思:

        活動之前,對教學具做了比較充分的準備,活動的開始用變魔術(shù)的方法引出小兔和蘿卜,孩子比較感興趣,比直接出示小兔和蘿卜生動點,孩子也比較容易接受。

        在第一環(huán)節(jié)中,比較小兔和蘿卜的`多少,教師應該直接把小兔逐個放在黑板上,讓幼兒能清晰地看到,而不是拿在手上讓幼兒來比較它們的多少,相對來說幼兒會難比較區(qū)分,也不夠清楚明了。環(huán)節(jié)二中,請幼兒操作階段前,分大圓片和小圓片的時間有點浪費。絕大多數(shù)幼兒能依次擺放大小圓片,也能將多出來的拿出來,重難點達成。在整個活動中,還是有些環(huán)節(jié)沒能很好地落實。

        在游戲環(huán)節(jié),也是為了服務于活動的目標,在時間和方法上,沒有做到位,特別是孩子在選擇角色時,應該由他們自主選擇。

      【小班數(shù)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數(shù)學教案09-30

      [精選]小班數(shù)學教案07-26

      小班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7-28

      小班數(shù)學教案【精選】07-27

      小班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8-04

      (精選)小班數(shù)學教案08-05

      (精選)小班數(shù)學教案08-15

      小班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8-09

      小班數(shù)學教案(經(jīng)典)08-08

      小班數(shù)學教案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