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數學教案5篇[優(yōu)]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數學教案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班數學教案 篇1
目標:
1、體驗數學操作的樂趣
2、操作活動中5以內的數數
3、學習按數量取物
準備:38個塑料盤(紅、黃、白),三種積木,紅、黃、白卡片各一張,小狗頭飾一個
過程:1、以狗媽媽帶狗寶寶去超市買東西的游戲來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帶上小狗頭飾):你們看我是誰?(學小狗叫)
師:我是狗媽媽,你們做我的小狗寶寶好嗎?
師:寶寶們想去超市買東西吃。
2、認識紅、黃、白三種顏色,并介紹活動規(guī)則
師:寶寶們看,這是餅干,這是包子,這是糖,仔細聽媽媽的`話,待會兒不要拿錯東西。
師:每個寶寶的椅子下面都有一個盤子,輕輕地把它們拿出來。
拿紅盤子的寶寶把盤子舉起來,紅盤子的寶寶每人買5顆糖;
拿黃盤子的寶寶把盤子舉起來,黃盤子的寶寶每人買2個包子;
拿白盤子的寶寶把盤子舉起來,白盤子的寶寶每人買4塊餅干。
寶寶們記住了嗎?
師:紅盤子的寶寶應該買什么?買多少?跟媽媽說:我拿紅盤子買5顆糖。(黃白同)
師示范一次
4、操作
現在我們要去超市了,到了超市啊,寶寶們不能擁擠,不能搶東西,否則把超市里弄的亂七八糟的,超市的阿姨以后就不讓我們寶寶去超市了,記住了嗎?好,我們去超市吧。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5、檢查
師:寶寶們都買好點心了嗎?
師:紅盤子的寶寶,你們買了什么?買了多少?
跟媽媽一起說:我拿紅盤子買了5顆糖。
。S、白同)
師:好,吃完點心,我們把盤子放好吧,紅盤子放在紅色卡片這里,黃盤子放在黃色卡片這里,白盤子放在白色卡片這里。
師:我們一起出去做游戲吧。
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數學教案:區(qū)別上下(空間概念)
活動目標
1.區(qū)分并說出以自身為中心的上、下方位。
2.能正確感知
物體與物體之間的前后位置關系。
3.發(fā)展方位知覺,初步理解方位的相對性。
活動準備1.趣味練習:上下(1-47)
2.毛絨玩具7-8件,分別放與教室內不同物品的的上下、前后位置上。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小朋友,今天我們來做一個很有趣的游戲,你們愿意做嗎?
游戲的規(guī)則是你自己的身體為中心,聽老師的口令,做相應的.動作。例如:上面拍拍手(在頭頂上面拍手)
下面拍拍手(在膝蓋處拍手)
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表現適當增加難度,例如:上面拍3下,下面拍4下。
二、展開
1.教師講解:上、下
教師:有圖有真相、剛才我們在玩游戲時,你是怎么理解上下的?
。ㄓ變鹤杂苫卮穑
教師:上就是仰頭,下就是低頭,前是我們眼睛直接看到的位置,后就是屁股后面的位置。教師:現在我們來看看我們的上面是什么?
。ㄓ袩簟L扇、屋頂)
我們的下面是什么?(地面磚)
2.游戲:變變變
。1)請三個幼兒來前面站成一縱隊,請大家看看并說一說前面的是誰?后面的是誰?中間的又是誰?
(2)再請這三個小朋友往后轉身,再讓大家看看現在前面的是誰?后面的是誰?中間是誰?幼兒三人一組,自由玩此游戲,相互說說方位關系的變化。
3.找一找
教師:今天我們教室里有許多的毛絨玩具,你們去找一找,它們都在哪里?在什么位置?(請若干個幼兒尋找,并說出玩具所在的位置)
教師指導幼兒將話說完整,例如:小貓在櫥子的上面。小狗在鋼琴的下面。
4.趣味練習:引導幼兒用方位詞描述動物的位置。
教師:小朋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幅圖里的小動物都分別在什么位置?(請幼兒回答)教師引導幼兒將一句話說完整。
三、結束
教師對活動情況進行小結,活動自然結束。
小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簡單的里外空間特征;
2、讓幼兒初步嘗試理解和應用里外空間形式的表達方式。
【活動準備】
大掛圖、小動物頭飾、里外標志卡、小魚小鴨磁貼、幼兒用書、筆。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大掛圖,情境導入。
1、教師與幼兒邊念兒歌,邊做動作:“伸出你的左手,擺一擺,伸出你的右手,擺一擺。這是我的上面,拍拍手,這是我的下面,踏踏腳。一二一,一二一,小動物們蓋房屋,草屋、木屋和磚屋,劈里啪啦真舒服!
師:動物新村的嘟嘟牛和胖胖豬也住進了新房子,請我們去做客,一起去看看吧。
2、根據指示村口的指示牌找家,老師指到嘟嘟牛的家就喊停。觀察嘟嘟牛家里的池塘里有幾只鴨子?池塘外面有幾只鴨子?
3、找到胖胖豬家后,觀察胖胖豬家門前的圍欄里都有哪幾種動物?哪只動物偷偷跑出圍欄了?
二、師幼互動。
。ㄒ唬┤コ靥吝吷⒉
1、“現在我們一起到外面去散步吧?,這里有一個池塘。”-一個圈代表池塘,小魚在圈里,小鴨在圈外。
2、請幼兒觀察誰-在池塘里面?它在做什么?(用語言完整表述出來)
3、出示里外標志卡,我們用小標志來記錄一下,圈代表池塘,點代表小動物。
我們看到這張卡,就知道小魚在池塘里面了。
4、請幼兒觀察小鴨子在哪里玩?應該用哪張標志來表示?請幼兒操作。
。ǘ┮魳酚螒颍喝锶ν,進一步感知空間方位。
1、教師在地上畫一個大圓圈,請部分幼兒扮演小動物,聽音樂在圓圈里外自由做動作,音樂停,小動物也馬上停止不動。
2、請圈里或圈外的幼兒說出自己的位置,并請在記錄單上用筆標出自己的位置。
三、評價練習
1、“我們的書本上還有小動物,請小朋友記錄它們的位置,一起來看看是誰吧!
請幼兒打開幼兒用書2-B第四頁,看一看、說一說小動物分別在池塘里還是在池塘外?用點在“○”里面或外面標記出來。
2、幼兒操作;
教后記:
感知里外空間形式這一內容看上去簡單,但對于小班幼兒來講,是需要在生活中感知的,而且幼兒對空間形式的理解需要一個過程,不是一說就會的.。因此,在活動的設計上,我們更注重為幼兒提供更多的感受過程,通過熟悉的游戲互動的方式引導幼兒體驗感知里外。在教學過程的具體實施中,有處理得當之處,同時也存在不足的地方,在此與大家共同分享交流。
1、活動導入這一環(huán)節(jié),我們將之前學習的一首兒歌稍做修改,正好符合此情境,能較好地激發(fā)幼兒的興趣,找嘟嘟牛和胖胖豬家的時候運用游戲的形式也符合幼兒特點。
2、在觀察嘟嘟牛家里的池塘時,小朋友雖運用目測的方法說出結果,但教師應引導幼兒進行點數。
3、互動(一)中,幼兒對里外標志已比較熟悉,如果加上“請幼兒看標志擺動物”的環(huán)節(jié)進行鞏固就更好了。
4、互動(二)中,教師直接讓幼兒帶上頭飾進行游戲,如果游戲前先讓幼兒看清楚自己扮演的小動物,學學它的動作,玩起來也會更投入。在記錄位置環(huán)節(jié)可以讓未參與游戲的幼兒來記錄,這樣便能調動未玩游戲幼兒的積極性。
5、幼兒在記錄位置時,教師對使用不規(guī)則圖形的幼兒也給予了肯定,這一點做得較到位,只要幼兒理解了里外的本質特征,也可以用自己的表達方式來記錄。
雖然這一教學活動已結束,但我們的教學仍在生活中的每一細節(jié)中進行著,體育游戲玩圈時、收玩具時、吃飯時等等,我們都可以鞏固加強幼兒對里外的感知。數學是用來解決問題、用來溝通和推理的,更是用來聯結生活中各種相關事物的。相信我們的孩子能將所學知識學以致用、舉一反三。
小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拔蘿卜
要求:
1.通過拔蘿卜的游戲,復習5以內手口一致點數,并能說出總數,感知5以內的物體的不同排列形式。
2.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準確性和對數活動的興趣。
準備:
一. 出示 T課件,提問:
1.今天老師請來一位小客人,它是誰呀?(小兔)
2.小兔最喜歡吃什么呀?(請幼兒說一說)
二.介紹游戲玩法;
1.兔媽媽請小朋友去幫忙拔蘿卜,搬運蘿卜。
2.出示蘿卜地的蘿卜,提示:點數方法(可以目測也可以手口一致點數),并用集合圈的動作,說出總數。
三.游戲“拔蘿卜”(點數)
1.幼兒分批自由挑選一長蘿卜卡片點數。
2.幼兒聽指令去取相應數量的蘿卜卡片,要求幼兒說出總數。
3.以弟弟朋友找一找,與圓點卡片上相應數量的.蘿卜卡片,要求幼兒說出總數。
4.請妹妹朋友找一找,與圓點卡片上的圓點一樣多的蘿卜。
四. 幫兔媽媽“裝運蘿卜”
出示3只筐,分別裝有3、4、5的圓點標簽,
請小朋友幫助兔媽媽把蘿卜點數后裝運到相應的大筐里,邊送邊講“幾只蘿卜放在幾個圓點的筐里”。
小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設計
小班下學期有個別幼兒已經能夠手口一致點數到5,并且了解數字5的含義在。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選擇了繪本《1,2,3到動物園》,幫助幼兒感知數量的多少,并引導幼兒按照數量從少到多排列!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指出“要結合日常生活,指導幼兒學習通過對應或數數的方式比較物體的多少”。因此我們根據小班下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設計了本次數學活動《1,2,3到動物園》。
活動目標
1、嘗試將動物按照數量(5以內)從少到多排列,并根據動物喜好和數量進行對應匹配。
2、積極參與活動和操作,萌發(fā)對小動物的喜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事先對動物的習性有簡單了解。
物質準備:
(1)教師演示用白板課件;
(2)幼兒操作材料:操作卡:一面為五節(jié)火車廂,一面為動物表格;五種小動物圖片若干張;人手一份操作卡片。
活動過程
一、播放火車音效,導入活動。
播放火車汽笛聲
師:聽,這是什么聲音?嘟!嘟!咔擦咔擦,開往動物園的火車進站了。司機叔叔在和我們打招呼呢!
二、比較數量多少,動物上車。
1、觀察車廂。
師:這列火車可真長呀,我們一起來數一數有幾節(jié)車廂。
2、數小動物。
師:小動物們都趕到火車站準備上車啦!瞧瞧,來了哪些小動物呢?
。亨,來了大象、獅子、長頸鹿、河馬、棕熊。一共有幾種小動物?
師:分別有幾只呢?誰來數一數?
。阂还瞾砹艘活^大想、兩只河馬、三只長頸鹿、四只獅子、五只大象。
3、聽音效,幫小動物們找車廂。
師:小動物不知道自己應該坐在哪節(jié)車廂,我們聽聽司機叔叔是怎么說的?
師:司機叔叔說了什么呢?怎么幫助小動物找座位呢?喔,幫助小動物找車廂的時候呀,要按照小動物的數量從少到多找。什么叫做“從少到多排”?喔,最少的排在第一個,那誰坐在第一節(jié)車廂呢?大象,因為只有一頭大象,數量最少。那坐在最后一節(jié)車廂的小動物數量最……?應該是誰做最后一節(jié)車廂?棕熊數量最多,有幾頭?
師:還有三節(jié)車廂空著呢,可別忘了也是要按照從少到多的方法排喔!
4、幼兒操作,嘗試動物與車廂匹配。
師:孩子們,請你們幫助小動物找車廂吧!
5、檢驗并糾錯。
師:火車馬上就要出發(fā)了,你們幫助小動物們找到自己車廂了嗎?誰愿意到前面來試一試?
三、猜測動物喜好,動物喂食。
1、出發(fā)去動物園。
師:火車出發(fā)啦,咔擦咔擦,嘟嘟!火車到站啦!動物們高高興興的來到了動物園,小動物們非常感謝我們的幫忙,邀請大家去動物園玩呢!先來找找小動物們都在哪兒?(池塘邊有兩只河馬,樹林邊有三只長頸鹿……)
2、提出問題,幫助幼兒了解動物喜歡吃的食物。
師:啊呀,中午吃飯時間到了。小動物肚子咕嚕咕嚕叫呢,怎么辦呢?你們愿意給小動物喂好吃的嗎?
師:那你們知道這些小動物喜歡吃什么嗎?喔,大象喜歡吃黃黃、彎彎的……?那長頸鹿最喜歡吃什么呀?……
3、個別示范,幼兒操作。
師:那我們來喂小動物吃東西吧,誰來試試看?別忘了,要給小動物吃他們喜歡吃的東西喔。請你告訴大家,為什么你要給河馬吃兩堆草?喔,因為有兩只河馬,所以要給他們吃兩堆草,不多也不少。
師:原來,我們在喂小動物吃東西的時候要先想想他喜歡吃什么,然后數一數有幾只小動物,有幾只小動物就送幾個食物。
師:小朋友們,把你們帶的好吃的也送給小動物們吧,記住有幾只小動物就給幾個愛吃的食物,不多也不少。
4、檢驗并糾錯。
師:你們都給小動物喂了好吃的了嗎?誰來說一說你給小動物都吃了幾個食物?
四、結束活動
師:今天呀我們幫助小動物搭了火車,還給小動物喂了好吃的東西,可真開心呀!火車要開車了,我們要回家了,跟小動物們說再見吧!再見!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開展下來,我發(fā)現了以下幾個問題:
一、幼兒的前期經驗準備不充分。整個活動是圍繞五種小動物開展的,幼兒不僅要知道五種小動物的名稱和特征,并且要了解五種小動物分別喜愛吃的.食物。那么,這就需要教師在開展活動前做好經驗的豐富,有了這些經驗基礎才能保證活動的正常開展。
二、學具的制作。出于節(jié)約的目的,操作卡并沒有進行塑封,小的操作材料上貼上雙面膠以后,幼兒不太會撕,而且很容易就把紙撕壞。有些幼兒的不敢撕、不會撕,就使得活動時間加長。另外,我們在設計操作材料時,在喂食的環(huán)節(jié)中每個食物設置了三種數量,其中一種是正確的數量,其他兩種為干擾項。這里需要幼兒排除兩個干擾項選擇出正確數量進行匹配,對于小班下學期的幼兒來說有比較高的難度。可以將干擾項改成一個,既能對幼兒產生一定的干擾,但是在難度上又有了下降。
三、課件的制作。課件的背景圖顏色太為艷麗,與火車和動物的顏色融合在一起,不利于幼兒觀察;疖嚦鰣龅囊粜Р毁N合現代化,顯得比較落后。另外,司機叔叔的錄音太快、太長,沒有突出操作中的要點和方法。導致播放一遍錄音后,只有個別幼兒聽出了“幫助小動物找車廂”、“多”、“少”等字詞。
【小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數學教案09-30
[精選]小班數學教案07-26
小班數學教案(經典)07-28
小班數學教案【精選】07-27
小班數學教案[經典]08-04
(精選)小班數學教案08-05
(精選)小班數學教案08-15
小班數學教案【經典】08-09
小班數學教案(經典)08-08
小班數學教案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