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10篇(熱)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美術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術教案 篇1
一、教學案例
教學背景:
(1)工藝性。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繪畫作業(yè)不像小學美術教學那樣突出,而工藝性作業(yè)的效果較有特點。這主要是因為初中生的動手能力(力量性、協(xié)調性、精確性等)迅速發(fā)展,有可能在各種工藝課業(yè)中做出較好的作業(yè);同時也由于初中生的興趣轉向現(xiàn)實,對某些創(chuàng)意、設計類的課程比較感興趣。
。2)知識性。初中生的求知欲非常強,所以,知識性較強的美術常識、美術欣賞課越來越受到初中生的歡迎;同時由于初中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日益發(fā)展,也希望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指導自己的美術作業(yè)。
。3)創(chuàng)造性。美術課都應成為有意義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教師要啟發(fā)、引導學生的想象和形象思維,為學生有意識地進行創(chuàng)造提供機會。
(4)個性化。初中生的個性差別日益明顯,使美術作品呈現(xiàn)出風格各異的景象。
(5)動機作用。小學生“無意性”的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的學習動機主要來自于興趣。初中生的學習也需要激發(fā)興趣,但動機的作用越來越占主導地位。
二、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畫一畫人。板書課題。
2、講解“速寫”。什么是速寫呢?
速寫,是以簡單而迅速的筆調表現(xiàn)一種動態(tài)形象的圖畫,即在短時間內(nèi)用簡煉的線條扼要的畫出對象的形體、動作和神態(tài)。
它的目的是記錄生活,為創(chuàng)作積累素材,培養(yǎng)敏銳的觀察力及迅速表現(xiàn)對象(描繪)的能力。要畫好速寫,必須堅持勤奮練習。
3、欣賞:
欣賞課本4、5頁的畫,以加深對速寫的理解。
講明簡單的線條表現(xiàn)動態(tài)、神態(tài)。
4、寫生前的準備:
教師挑選四位特征明顯的四位同學,擺出看書的姿勢,講明模特的要求。
5、教師示范:
(1)抓大形,大構架,大比例。(2)用簡單的長線表現(xiàn)特征,省略繁瑣的。(3)細描。
6、指導練習:
記住:“站七坐五盤三半”,也就是說,坐著看書時,人高是五個頭高。站的時候,人高是七個頭高;坐在地上時,人高是三個半頭高。
我們在畫人物速寫的時候,抓住人物頭、手與書本的微妙關系,才能畫出動態(tài)。注意線條越簡單能體現(xiàn)動態(tài)越好。
7、學生練習,教師巡視。
8、講評:
對作業(yè)中線條簡練、概括的`表揚,鼓勵學生在課外、課間休息的時候多畫畫人物速寫,提高自己的繪畫水平
三、案例的幾點啟示
體現(xiàn)教學者的教學理念 教學理念決定著教學實踐和教學效果的優(yōu)劣。探究性教學在初中一年級美術教學活動中的實踐,突破了以往一般意義上的美術教學課,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引領到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創(chuàng)新思維、解決問題的過程。這一案例的展示,正體現(xiàn)出一種先進而科學的教學理念:“教學不是模式,教學者不但教會學生怎樣看,怎樣畫,怎樣設計,更重要是怎樣想,讓學生標新立異,打破常規(guī)。由學知型轉變?yōu)閯?chuàng)造型,由被動型轉變?yōu)橹鲃有停杀硐笮娃D變?yōu)楦惺苄,由技巧型轉變?yōu)樗刭|型!痹诿佬g教學中,除了理論知識和傳統(tǒng)技法的學習之外,最重要是通過美術為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興趣、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力。因此在學校實施這樣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訓練美術課程”更具有意義和作用。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菠蘿的外形特征,鞏固粘貼的技能。
2、大膽的用線條進行裝飾,體驗創(chuàng)造的快樂。
活動準備:
彩紙、勾線筆、以剪好的橢圓形彩紙和綠色的紙(菠蘿冠芽)人手一份、固體膠若干活動過程:
。ㄒ唬┮灾i語的形式導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謎語,請小朋友來猜一猜。"披著魚鱗鎧甲,長著公雞尾巴,動物家族無名,水果店里有它"(菠蘿)
。ǘ┯^察菠蘿,了解菠蘿的主要特征。
1、教師:菠蘿外表是什么樣子的?(幼兒自由回答)
2 、老師請幼兒上來摸一摸菠蘿,菠蘿的表皮是怎樣的?(感知菠蘿突起的表皮、很粗糙。)
3、教師小結;對菠蘿有橢圓形的.身體和長長地冠芽,今天我們也來畫畫菠蘿。
。ㄈ┙處熤v解
1、教師將菠蘿的身體和冠芽貼在事先準備好的彩紙上。小朋友我們的菠蘿已經(jīng)貼好了,接下來我們就用折線線條來裝飾菠蘿的身體。"(認真畫出菠蘿上的花紋)
2、畫出菠蘿的五官及表情。
3、菠蘿寶寶也想和小朋友一起玩,可是我們來看看它還少了什么?(對,眉毛、眼睛、鼻子、嘴巴)
4、那我們就給菠蘿寶寶貼上它們的眉毛、眼睛、鼻子、嘴巴。
5、畫出菠蘿的葉脈。(用直線來裝飾冠芽)
。ㄋ模┯變翰僮
1、教師引導幼兒大膽貼畫,并根據(jù)自己的能力及喜好自由進行裝飾。
2、教師表揚畫的好的幼兒,并鼓勵指導能力弱的幼兒。
。ㄎ澹┯變盒蕾p作品小朋友我們來看看誰的菠蘿寶寶最漂亮。
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學習美術中的比例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
2、 了解比例在美術作品中的關系,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3、 學習此例關系,設計一個花瓶,提高設計能力。
教學重點:
運用比例在美術中的關系,分析美術作品。
教學難點:
從比例的角度考慮設計一個好看的花瓶。
教學過程
一、
1、《出示溪山行旅圖》:
(1) 畫上畫的什么?
(2) 山和人物的.大小對比如何?
(3) 這樣對比有何作用?
師:宋代畫家范寬的《溪山行旅圖》描寫了我國陜西一帶的風光,山處在畫的中央,頂天立地,雄佛壯觀下面的商人趕著驢,顯得很小,這就更突出了大山高聳偽氣勢。這幅畫成功地運用了山和人物之間的比例關系,是我國山水畫的杰作。
2.出示《維魯維斯的人》
(1) 人存站立和伸張四肢時,在圓形和正方形有何比例關系?
(2) 師簡單介紹這幅作品。
3、 師介紹黃金分割的知識
(1) 把一條線段分成兩部分,便其中一部分與全長的址等于另一部分與這部分的比,使用1:0.618的比值分割稱為黃金分割。因這種比例在造型上址較美觀而得名。
(2) 師用黃金分割的知識分析《巴黎圣母院》。
4、 欣賞花瓶
(1) 花瓶是由哪幾部分組成?
(2) 從比例的角度分析花瓶。
5、教師示范
教師出示做好的花瓶,給它進行裝飾。裝飾可以有多種方法,學生思考回答。
三.動手實踐
(1) 用比例知識先在稿紙上設計一個漂亮的花瓶,再用彩紙剪下來。
(2) 為這個花瓶添加圖案花紋。
四:作品展示
1. 你為什么設計這種式樣的花瓶。
2. 你能否介紹一下你是怎么設計的?
3. 你最喜歡哪幅作品。
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小螃蟹各種印法。
2、讓幼兒喜歡印畫。
3、擴展印畫的思維。
活動準備
1、各種顏料水分別裝盆
2、印畫紙若干
活動過程
師:寶寶們五顏六色的.顏色漂亮不?
師:寶寶的小手是最棒的。
師:我們今天用自己的小手來作畫吧!
師:寶寶們跟著老師學印小螃蟹一步步的來。
師:寶寶們選著不同顏色的顏料印小螃蟹。
師:寶寶們印完后,作品欣賞。
注意事項
1、小心寶寶誤喝顏料。
2、不要讓寶寶把顏料盆弄翻。
3、印完畫后要趕快洗手。
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幼兒初步學習沙畫的作畫步驟,嘗試運用抓、漏、摳、捏、刮等技能進行沙畫創(chuàng)意。
2、培養(yǎng)幼兒想象力和動手動腦的能力。
3、激發(fā)幼兒對大自然的興趣,熱愛大自然,掌握簡單的構圖能力。
活動準備:
1、空間準備:沙畫需要為幼兒預備開闊的場地,使幼兒能與操作材料產(chǎn)生積極有效的互動。
2、物質準備:沙畫制作視頻、沙畫臺、攝像機、沙盤若干、背景音樂。
3、知識準備:之前和幼兒一起玩過沙子,感受了沙子的特性。
活運過程:
一、觀看沙畫表演視頻,引起幼兒興趣。
1、師:小朋友,你們玩過沙子嗎是怎么玩的
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硪欢我曨l,我們一起來看看演的是什么?
2、播放視頻:沙畫《感恩父母》
二、示范制作沙畫方法
1、師:視頻里有一雙神奇的手,他都畫了些什么呀?(爸爸 媽媽 小朋友 高樓 小路 自行車。。。。。。)
2、師:這雙神奇的手都用了什么方法,做了什么動作?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學一學吧。ǔ鍪咀サ膭幼髡掌┎乱徊拢@是什么方法?一起試一試,做一做這個動作。想象一下,能抓出什么?(彩虹 下雨 )
3、師:除了抓的動作,還做了什么動作呀?(出示漏的動作照片)漏,我們一起來做做看!
4、師:(出示摳“一指”的動作照片)接下來請小朋友看,這是什么動作?一起來試試看,摳一摳,能畫出什么呀?(出示兩指摳的動作照片)除了用一個手指摳,還可以用幾個手指呀?我們再做一做,可以畫出什么呀?(云朵、浪花)
6、(出示捏的動作照片)用兩根或者三根手指頭是捏,對,這個名稱叫捏,再來試試看,捏呀捏!
7、師:這是什么動作和方法呀?(出示刮的動作照片)刮,快來試試看,刮成什么了?(橋、小路)
三、出示范畫,讓幼兒觀察畫法
1、師:這雙神奇的手方法真多,老師也想用這些方法來畫畫,請小朋友們認真仔細看哦,看看誰能發(fā)現(xiàn)老師的畫里,都用了哪些方法?(現(xiàn)場作畫)
2、師:老師的畫,畫好了!漂亮嗎?那就給老師也鼓鼓掌吧!你們來猜猜看,云彩用的`什么方法(摳),蝌蚪用的什么方法(漏),太陽用的什么方法(捏),小橋用的什么方法(刮)。
3、師:老師還畫了一些其它的畫,每一幅畫我都給它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4、師:第一幅畫名字叫《慢吞吞的烏龜》,第二幅畫名字叫《鯨魚噴水》,第三幅畫名字叫《一封家書》,第四幅畫名字叫《一杯熱茶》,第五幅畫名字叫《小樹快長大》,第六幅畫名字叫《可愛的小熊》,第七幅畫名字叫《漂亮的向日葵》,第八幅畫名字叫《一起逛公園》,第九幅畫名字叫《美麗的大自然》,最后一幅畫名字叫《看日出》。
四、幼兒自己做畫
1、師:老師用了抓、漏、摳、捏、刮的方法畫了這么多的沙畫,小朋友們想不想也來試試呀?那畫之前請小朋友好好想一想,你準備畫什么?(幼兒自己商量,老師個別提問)
2、師:嗯,小朋友們的想法都不一樣,老師覺得一幅畫上除了畫一種東西,內(nèi)容在多一點組合在一起,畫面就會更漂亮,更美了!
3、師:那小朋友們一定都想試一試畫一畫了,畫好之后一定要給你的沙畫取一個好聽名字,一會兒要介紹給大家聽的哦!畫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輕輕地慢慢地!開始吧~
4、幼兒聽音樂自己做畫。
五、作品欣賞
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畫的是什么?叫什么名字?用了哪些方法?
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的要求:
1、結合單元歌曲,體會三拍子的強弱規(guī)律.
。病⒔Y合歌曲,加強對旋律發(fā)展守法的認識.
。、復習小節(jié)線,小節(jié),終止,和拍子,拍號
教學重點:
1、歌唱
。、體會4/3拍的節(jié)拍。
。、鞏固音樂知識
教學難點:
1、3/4拍的'節(jié)拍表示力
2、重復、模進的守法
教學方法: 目標教學法,練習法
教具準備: 風琴 豎笛 放音器材.
板書設計: 第五單元
復習
一、《我們大家跳起來》──重復、模進
二、拍子 ──節(jié)拍單位
記號───拍號──2/4
。常
小節(jié)線.小拍。中止線
三、《我們在一起》───重復
教后記: 設計嚴謹,合理 達標度高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開門見山,板書課題.
二、導學達標:
〈1〉復聽我們大家跳起來
。薄吐犈淖,拍號。 1、導語: 什模是拍子
。、復習拍子。
A 進行學案練習之二.
B 教材定義
C 表示的方法──拍號.
。、復聽拍號:
A 計寫形式.名稱
B 讀法含義
C 節(jié)拍規(guī)律.
。、體會三拍子的節(jié)拍規(guī)律:
。薄⒔處熤笓]同學豎笛練習
。、局部同學演奏,
局部同學舞步,并交換
。、歌唱 :
。、 拍手唱.
2、邊唱,邊用拍腿,擊掌
動作表示三拍子節(jié)拍.
。、認識重復手法:
。、分兩組唱統(tǒng)一守歌.
討論前后有什模關系?
──重復
。病⑼瓿蓪W案練習之三.
。场㈤g介,除此,尚有模進之法
。怠⒒乜勰繕酥唬
〈2〉復習樂理知識:
。、概念.
。、自讀教材。
。病⑼瓿蓪W案練習之四矯正。
。、回扣目標之二。
〈3〉復習《我們在一起》
。薄吐牳枨,了結基本動機。 邊聽邊考慮:全曲是從那個樂句為原形. 采用什模守法發(fā)展而形成的?
。、賞析發(fā)展守法:
板演討論:
1 3|5.6 54|3 1 1|2 5 5|3 1 為音樂動機,發(fā)展成四個樂句
3`重復守法的運用練習:
完成學案練習五,矯正
。、回扣目標之三
。、讀格言,唱歌曲.
三、目標達標總結
四、目標達成度測試
。薄y試.
美術教案 篇7
活動準備
兩幅情景畫及一個已做好的"神奇寶寶"。
膠水、眼睛、鼻子(人手兩份),空白的圓臉(正反兩面,人手一份)。
活動目標
能觀察哭和笑對五官的變化,并模仿哭和笑的表情。
初步學習眼睛、嘴巴在哭和笑時的不同貼法。
活動過程
一、先后出示兩幅畫,導入活動。
1.小朋友,你們看到了什么呀?那你們再仔細看一下,看看她在哭的時候眼睛怎么樣的'?像什么?嘴巴怎樣樣的?像什么?(同時在畫的旁邊出示一張空白的圓臉,幼兒一邊描述,教師一邊在臉上貼上眼睛和嘴巴,并強調哭時眼睛、嘴巴的樣子。)
2.老師請幼兒學一下哭臉,并請個別幼兒表演。
3.那她笑的時候呢?眼睛怎么樣的呀?像什么?嘴巴又是怎么樣的呀?(同時也在畫旁出示空白的圓臉,幼兒一邊描述,教師一邊在臉上貼上眼睛和嘴巴,并強調笑時眼睛、嘴巴的樣子。
二、出示"神奇寶寶"。
師:它怎么樣子的?(一會兒哭一會兒笑)神不神奇?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動動自己的小手也來做一個呀?
三、交代要求,幼兒貼畫,教師巡回指導。
交代要求:眼睛在哪里?嘴巴在哪里?正反兩面,一面是"笑臉娃娃",一面是"哭臉娃娃"。
四、結束活動。
請幼兒拿上自己的畫,老師進行評價,并請問幼兒喜歡哪個娃娃?為什么?(因為開心才會笑),原來笑比哭好!
活動延伸
要求幼兒每天都要和"笑臉娃娃"一樣,開開心心的上幼兒園。
把幼兒作品掛走廊里。兒童
美術教案 篇8
活動名稱: 美術欣賞活動《向日葵》
活動目的:
1.通過欣賞文森特·凡高的作品《向日葵》,讓幼兒從色彩這方面來感受作品的美。
2.讓幼兒在創(chuàng)作活動中運用色彩感受表示向日葵,激發(fā)幼兒內(nèi)在的藝術潛能。
活動重點: 讓幼兒在創(chuàng)作活動中運用色彩感受表示向日葵,激發(fā)幼兒內(nèi)在的藝術潛能。
活動準備: 老師: 向日葵絹花 多媒體向日葵課件 葵瓜子
幼兒: 油畫棒 畫紙
活動過程:
1. 導入活動
向幼兒展示向日葵絹花,讓幼兒觀察并展開提問:
小朋友你們看到的是什么?
那么你們能夠通過觀察,告訴老師向日葵是怎么樣的嗎?
花芯是什么形狀的? (又大又圓的……)
里面有什么顏色呢? (黑、棕、灰、藍、紅、黃……)
那么花瓣的形狀呢? (橢圓形的、長長的……)
花瓣有什么顏色呢? (黃色的、橙色的……)
向日葵的花芯里還有很多的小果實,你們知道這些小果實是什么嗎?
對了,向日葵的花芯里的小果實就是葵瓜子。
小結:小朋友們觀察得很仔細?赡銈冎罏槭裁此邢蛉湛麊幔吭瓉戆,向日葵的花朵是向著太陽開放的。當太陽下山了、天黑了,向日葵就會低下了它的頭了。所以我們在英語里叫向日葵sunfower。
Sun就是指什么。縡ower呢? 那向日葵呢?
對了,好聰明的小朋友!
2. 欣賞課件
展示凡高的《向日葵》
向日葵這么漂亮,F(xiàn)在,趙老師讓小朋友看一幅畫,看看里面畫了什么?
對了,是剛才我們看到的sunfower 向日葵。
你們能給老師講一講這幅畫里的向日葵是怎樣的嗎?
只有一朵向日葵嗎?
它們都是朝著同一個方向的嗎?
小結:對了,它們有的抬著頭,有的側著臉,有的低頭,朝著不同的方向。
證明了在畫這幅畫的時候,到處都充溢了陽光。
所以整幅畫都是金黃、金黃的,給人感覺很溫暖、充溢了生命力。
以前我們學過這種屬于什么色調?
那么,小朋友想認識畫這幅畫的人嗎?
這個叔叔就是文森特·凡高,這幅《向日葵》就是他畫的.。
凡高叔叔出生于荷蘭。在他年輕的時候,家里好窮,但凡高叔叔克服了很多困難,通過細心的觀察和不時的練習,終于成為了世界聞名的畫家。
趙老師還悄悄地告訴你們一個凡高叔叔的小秘密。他最喜歡的花就是向日葵了,因為他說向日葵就象一個不怕困難的小朋友,遇到困難也會抬起頭,克服困難。
凡高叔叔向向日葵學習了不怕困難、勤奮好學的好品質。你們也要學習嗎?
3. 展示范畫和步驟圖
剛才我們看過凡高叔叔的作品,知道他畫的向日葵非常漂亮。
現(xiàn)在希望小朋友也能夠通過觀察畫出更漂亮的向日葵,好嗎?
4. 介紹繪畫要求:
通過觀察,用油畫棒在畫紙上畫向日葵。
5. 幼兒創(chuàng)作,老師指導。
6. 評價幼兒作品.
剛才我們的小朋友都畫得好認真,現(xiàn)在請一位小朋友給我們講一下他畫的是什么?
7. 美術欣賞活動結束。
美術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基于幼兒的年齡特點發(fā)展的情況,發(fā)現(xiàn)幼兒對動手制作非常感興趣喜歡各種漂亮的事物,初步自己尋找美、感受美的意識,所以制作一節(jié)《熱鬧的小池塘》來發(fā)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來塑造小魚的形象。
一、 活動名稱:《熱鬧的小池塘》
二、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搓、團圓和鑲嵌的技能來塑造小魚的`基本特征;
2、豐富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三、 活動準備:小池塘若干,橡皮泥若干,小魚范例,手指游戲《小魚》
四、 活動重點:幼兒學習制作小魚,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小動物的情感
五、 活動形式:集體、小組
六、 活動過程:
1、導入;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幾位小客人,你們看誰來了?
(出示小圓餅,細長條等)呀!還有一個大圓餅,還有一個細長條,他們來干什么呢?小朋友猜一猜,它們說‘我來變一個小動物,變誰呢?小朋友要仔細看哦!’
2、制作完成后,請小朋友說這是什么小動物?請幼兒觀察小魚的結構(有漂亮的花紋,眼睛、嘴巴)小魚多神氣多漂亮啊!小魚最喜歡在池塘里游泳了。
3、引導幼兒學習塑造小魚的方法
<1>老師把小魚放到池塘里:“池塘的水藍藍的,清清的,小魚游到東,游到西,哎呀,一個人玩真沒勁,要是有好朋友就好了,他的好朋友在哪里?小朋友來幫它吧!
<3>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七、 活動評價
美術教案 篇10
課時:1課時
課型:繪畫制作課
教材分析:本課是專為入學兒童進行涂色訓練而設計的一堂綜合課,使用各種顏色在白紙上任意圖畫成色彩斑斕的糖衣后,用各種簡單的方法包扎的一堂課。涂色和包扎是本課學習活動的兩個主要內(nèi)容,應注重意涂色為主,包扎為輔。
本課呈現(xiàn)了多種形式的包扎方法,如:捆扎、折疊、包卷、粘貼等。在教材中呈現(xiàn)的這些方法都很好地體現(xiàn)了一個共同點,就是如何根據(jù)糖紙的涂色效果和“糖果”填充物的形狀進行最美的包扎,體現(xiàn)出學習活動的綜合意義。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大膽涂畫,激發(fā)學生做手工興趣,培養(yǎng)動手能力。
2、嘗試包扎糖果。能愉快的參加教學活動,從體驗各種造型媒材中引發(fā)美術興趣,感受創(chuàng)作的喜悅。
教學重點: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大膽涂畫。
2、嘗試包扎糖果。
教學難點:根據(jù)糖果的大小,形狀設計糖紙的大小、圖案、色系。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檢察學具。
2、師生問好。
二、導入新課:
三、講授新課:
1、講老師小時侯發(fā)生的故事:小時侯的最大的`樂趣就是集多種花花綠綠的糖紙,洗干凈以后,夾在書里,漂亮極了!還可以當書簽呢
2、展示作品范例,現(xiàn)在,我們可以自己來制作漂亮的糖紙了。揭示課題。
3、欣賞教材P3
4、學生嘗試涂色 反饋 涂色應由淺到深。
5、學生嘗試包扎糖果
6、學生交流包扎方法:菱形、圓柱體、球形、橢圓、圓、錐形等十幾種形態(tài)各異的糖果。
7、讓學生聯(lián)系平時所見的售貨和購物的情景,6人一組經(jīng)營糖果鋪,一組售貨,余下6組做顧客,由制作糖果的人推銷自己的產(chǎn)品,以鍛煉學生大但介紹自己的作品,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8、小結:
就快到教師節(jié)了,小朋友們可以再制作一些精美的糖果,把它們作為教師節(jié)禮物,送給辛勤的老師們。這一舉措,可以激起了孩子們再創(chuàng)作的欲望。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的教案02-05
《美術》教案02-17
美術教案02-20
美術教案01-21
美術教案01-22
美術教案02-03
美術教案02-03
美術教案01-19
美術教案01-19
美術教案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