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小班數學教案匯編五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數學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班數學教案 篇1
小班數學教案:小畫家(按顏色分類)
活動目標:
1、感知認識紅、藍三種顏色,學習按顏色分類。
2、認識顏色標記,能按照顏色標記的提示,選擇相應顏色的實物或給實物涂色。
3、樂意參加數學活動,能自己動腦完成操作活動。
活動準備:
教具:紅、黃、藍色的油畫棒,紅、黃、藍色的'玩具若干,三個簍子,上面分別貼有紅、黃、藍標記。
學具:操作材料人手一份,紅、黃、藍色彩色筆或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 認識顏色及顏色標記。
1、師:小朋友,你想當一名小畫家嗎?小畫家要用什么來畫畫呢?
2、師:小朋友你們認識這些畫筆的顏色嗎?老師來考考你們。(師出示紅、黃、藍三色油畫棒,帶領大家一起認識畫筆顏色。)
3、師:小朋友看!這是什么?這是顏色標記,你們認識這些顏色標記嗎?(師分別用紅黃藍畫筆在紙上畫顏色標記,引導幼兒認識紅色、黃色、藍色。)
二、 按顏色標記送玩具。
1、師:小朋友看!老師這里有什么?(出示彩色雪花片玩具)
2、師:現在請小朋友每人拿一個不同顏色的雪花片玩具,請小朋友說說你拿的是什么顏色的玩具。
3、師:(出示紅、黃、藍標記卡的簍子)請小朋友說說你的玩具應該送到那個簍子里?為什么?
4、師:現在請小朋友把手中的雪花片玩具送到簍子里。
三、 幼兒操作活動。
1、按顏色歸類:
師:請小朋友觀察畫面上的水果和蔬菜的顏色,引導幼兒將相同顏色的實物劃線放在相應顏色的籃子里。
2、按顏色標記歸類:
師:請小朋友觀察衣架上的顏色標記,請根據顏色標記的提示,給衣服涂上相應的顏色。
師:小朋友們涂色涂得真漂亮,真是個小畫家!
小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手口一致的點數4以內物品數量
2.比較兩組物體的多與少
3.感知"多"、"少"和"一樣多"
活動準備:
1.毛絨玩具4個(可請幼兒自帶)
2.椅子4把
3.歡快音樂一首(教師自備)
4.幼兒每人一張"小兔吃胡蘿卜"操作卡
活動過程:
1.情境導入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園長老師通知我,我們班會有4個玩具朋友來做客,小朋友先為他們準備好椅子吧。
教師請4名幼兒每人搬出一把椅子。
2.感知多少
另一位教師拿著3個毛絨玩具在教室門外等候,教師打開門把它們請進來。
教師:我們的玩具朋友已經到了,熱烈歡迎他們進來吧。
教師帶領幼兒認識毛絨玩具并點數玩具數量。
教師:咦?為什么只來了3個玩具朋友呢?他們剛才跟我說,有一個朋友臨時有事情要晚來一會兒,我們就先請這3個玩具朋友坐下吧。
教師請3名幼兒上前將3個毛絨玩具分別放在椅子上。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看是不是有一個椅子是空的?你們覺得是玩具朋友的數量多還是椅子的數量多呢?
教師引導幼兒說出玩具朋友的數量比椅子的數量少一個。
3.感知一樣多
另一位教師拿著1個毛絨玩具在教室門外等候,教師打開門把它請進來。
教師:遲到的玩具朋友終于來了。我們快請他坐下吧。
另一位教師扮演玩具朋友:小朋友們,對不起,我遲到了。
教師:我們的4個朋友都到齊了,他們都坐到了自己的椅子上。我們來看看還有沒有空的椅子呢?
教師引導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感知玩具和椅子的數量是一樣多的。
4.搶椅子
教師首先為幼兒準備若干把椅子,全班幼兒做游戲(椅子的數量比幼兒的數量少4個)。教師與幼兒一起將椅子排成一圈。
教師:當音樂響起時,小朋友們開始繞著椅子走圈圈,當音樂停止時,你們就搶椅子,然后坐在搶到的椅子上。
當幼兒坐好后,教師向沒有搶到椅子的幼兒提問椅子的數量和小朋友的數量哪一個多。
此游戲可以反復進行,教師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不要發(fā)生激烈碰撞。
有效提問:
。1)玩具朋友的數量多還是椅子的數量多?
(2)這次椅子的數量和朋友的數量一樣多嗎?
(3)有幾個小朋友沒有搶到椅子呢?
有效詞匯:對應、4、一樣多、多、少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幼兒每人一張"小兔吃胡蘿卜"操作卡,教師引導幼兒用一對一連線的方法,觀察比較得出小兔和胡蘿卜是一樣多的。
家園共育: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引導幼兒通過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出物品的多少。
小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按照物體的規(guī)律進行推理,并能有規(guī)律的進行排序。
2、能主動觀察,主動探索,感知規(guī)律美。
3、培養(yǎng)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4、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活動準備:
ppt 編織繩 小魚
活動過程:
一、 情境導入今天小貓過生日,邀請了小狗小兔和小猴來做客,它們各走一條路,請小朋友來看一看它們走了哪三條不同的路。
二、發(fā)現規(guī)律
1、觀察三條路的'排列,讓幼兒感知物體排列的次序規(guī)律。學習按顏色、形狀、大小間隔排列的方法。
2、請幼兒觀察每個小動物食物的排列規(guī)律,請個別幼兒進行回答,橫線上應該填什么特征的食物。
三、 幼兒操作
1、教師示范,請幼兒認真觀察。
2、幼兒自己運用一定的規(guī)律串小魚。
3、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小魚是排列的。
活動延伸:
在區(qū)域投放不同特征的珠子請幼兒有規(guī)律的進行串連。
活動反思:
活動中幼兒興趣很高,參與的欲望較強。幼兒通過觀察去尋找規(guī)律,用動手操作去發(fā)現規(guī)律,用動作去體現規(guī)律,用各種感官去變現規(guī)律。幼兒在看、說、動、做中思維十分活躍。
小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看、玩有關圓形的物品,初步感知圓形的基本特征。
2.提高幼兒的觀察力及操作能力。
3.能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圓形積木、紐扣、薯片罐、八寶粥罐、圓形棋子等,每個面上都粘有一個圓形。
2.課件一個(春姑娘送禮物的畫面,許多圓形寶寶滾動的畫面,由圓形組合成的花、太陽、小雞、鳥、鐘等畫面)。
3.用硬紙板做的斜坡8個,牙簽,中心有小孔的圓片,有軸的長方形積木,輪子等若干。
活動過程
1.課件導入,引起興趣。
師:“看,誰來了?”(出示春姑娘送禮物的課件)
幼:“春姑娘!
2.自由玩一玩有關圓形的東西,初步感知圓形。(出示禮物箱)
師:“春天來了,春姑娘給我們送來了許多禮物。我們一起來看看有什么禮物?再玩一玩。玩的時候看看它們長的什么樣?”
(把“禮物”發(fā)給幼兒后自由玩)
師:“有些什么禮物呢?”
幼:薯片。
師:薯片罐長的什么樣?
幼:圓圓的。
師:“還有什么禮物呢?”
幼:八寶粥。
師:八寶粥罐長的什么樣?
幼:圓圓的。
師:“還有什么禮物呢?”
幼:紐扣、積木。
師:那它們長得什么樣?
幼:紐扣、積木都是圓圓的。
師小結:原來春姑娘送給我們的禮物里都藏著一個圓形寶寶(出示課件)。它長得圓圓的,滾來滾去非常好玩。
師:“我們趕快把藏在禮物里的圓形寶寶找出來吧。找到后可以和圓形寶寶手拉手做好朋友!
幼兒找出粘在禮物上的圓形,撕下后粘貼在自己的衣服上。
(評析:大膽嘗試讓幼兒積極地與操作材料互動,引導幼兒自由地看看、摸摸、玩玩、找找、貼貼,給他們營造了一個寬松、愉快的心理氣,為發(fā)揮幼兒的主體性創(chuàng)造了條件。)
3.嘗試在圖上找出與圓形相似的實物的.某一部分。
師:“調皮的圓形寶寶們滾呀滾。怎么不見了,到哪里去了呢?”(出示許多圓形寶寶滾動的課件。)
師:“原來調皮的圓形寶寶們和我們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戲。我們一起來把它們找出來好嗎?可以先和好朋友找一找,說一說!
幼兒自由講述圓形寶寶藏在哪里了。
師:“圓形寶寶藏在哪里呢?誰來告訴大家?”
幼A:圓形寶寶藏在太陽里。
幼B:藏在花里。
幼C:藏在小雞的身體里!
師:“你們的小眼睛真靈,看圓形寶寶還藏在哪里了?”(出示圓片和輪子)
。ㄔu析:通過電教手段進一步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而且讓幼兒在寬松的“捉迷藏游戲”氛圍里自由地與同伴交流,不僅鍛煉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而且增強了其大膽發(fā)言的信心。)
4.分組嘗試制作有趣的小輪子及汽車,在斜坡上滾動,進一步感知圓形的基本特征,體驗活動的樂趣。
“調皮的圓形寶寶還藏在圓片和輪子里,它們還想手拉手到斜坡上玩一玩。請我們小朋友來幫助它們,好嗎?”
幼兒自選材料制作,有的幼兒把兩個中心有小孔的圓片用牙簽接起來變成一對小車輪,還有的幼兒把帶軸的長方形積木裝上4個小車輪,就成了一輛小汽車等。然后孩子們嘗試著讓它們從斜坡上往下滾動。
。ㄔu析:在做做玩玩中,氣氛顯得更加輕松、自由,幼兒的操作興趣高漲,主動性、積極性得到了充分地調動,在探索中獨立地獲得學習經驗,動手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活動結束
1.找找還有哪些東西也是圓形寶寶變的?
2.給圓形娃娃涂色。
小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感知將兩種物體對應排列的不同方法。(重點)
2、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述自己排列的過程與結果。(難點)
3、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一)教具:
1、圖片:小貓、小狗、小兔、小猴。
2、頭飾:小企鵝一個
(二)學具:
1、衣服顏色為紅黃藍的喜羊羊、紅黃藍色的帽子和鞋子;
2、圓形、三角形、正方形標記的袋鼠媽媽和袋鼠寶寶、奶瓶;
3、手拉手的媽媽和寶寶;大小不同的盤子和水果。
(三)幼兒已有知識經驗:
幼兒已掌握橫、豎排序的方法。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小企鵝請客”的游戲情境,誘發(fā)幼兒參與探索活動的興趣。
——小朋友們你們好,我是小企鵝。今天我請了許多小動物來我家做客。(播放敲門聲:當當當)
——我們一起看一看誰來了?
二、通過“快樂的聚會”情境,誘發(fā)幼兒探索兩種物體對應排列的不同方法。
1、創(chuàng)設“小客人排隊”情境,引導幼兒探究排序的不同方法。
——哎呀,小動物們站的太擠了,誰愿意幫他們排成一隊呀?
——你是怎樣幫他們排隊的?
——還可以怎樣排?
2、創(chuàng)設“為小客人分碗”情境,引導幼兒嘗試將兩種物體并置對應排列。
。1)個別幼兒示范
——要開飯了,哪個小朋友能為每只小動物發(fā)一個碗。
——他們是怎么發(fā)碗的?
——還有誰的方法和他們不一樣?
。2)啟發(fā)幼兒探究送碗的.多元方法
——這幾個小朋友分別是怎樣發(fā)碗的?給橫著排隊的動物發(fā)碗有幾種方法?
——給豎著排隊的動物發(fā)碗有幾種方法?
。3)檢查、驗證
——我們來看一看,每個動物是不是都對應放了一個碗?
3、創(chuàng)設“送食物”情境,引導幼兒進一步感知重疊對應排列的方法。
——飯做好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媽媽為我們做了哪些食物?
——請小朋友把小動物愛吃的食物分到每個小動物的碗里。
——我們來看一看,是不是每個小動物的碗里都有它愛吃的食物?
三、幼兒分組操作,嘗試練習對應排列方法。
1、介紹操作材料
今天還有一些好朋友也遇到了困難,請小朋友們看一看他們遇到了什么困難?
2、鼓勵幼兒自由操作。
請小朋友們幫助你喜歡的好朋友去解決困難吧!
3、展示幼兒的成果。
小朋友們,你們是怎樣幫好朋友解決困難的?
四、通過“小企鵝的感謝”,幫助幼兒體驗助人的快樂。
小朋友,你們可真棒,幫助我和我的好朋友解決了困難,我想請你們到我家來做客好嗎?讓我們一起出發(fā)吧。
【小班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數學教案【精選】07-27
小班數學教案(經典)07-28
(精選)小班數學教案08-05
小班數學教案[經典]08-04
小班數學教案【經典】08-09
小班數學教案(經典)08-08
[精選]小班數學教案07-26
(精選)小班數學教案08-15
小班數學教案09-30
小班數學教案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