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班音樂教案錦集五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音樂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班音樂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中快速敲擊打字機時的輕快感,體驗樂曲所表現的忙碌而快樂的工作情景。
2、初步感知樂曲結構,會用多種游戲方式表現樂曲,體驗其趣味性。
3、體驗歌唱活動帶來的愉悅。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重難點:
用多種游戲方式表現音樂。
能基本聽出樂曲中"叮"的聲音,并做出肢體動作。
活動準備:
《打字機》音樂、電腦鍵盤、打字機圖片
活動過程:
一、音樂律動3分幼兒聽《握手舞》音樂進教室。
二、引入課題
1、老師出示電腦鍵盤,直接引出主題。
師:小朋友,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個鍵盤,我來問問,誰會用鍵盤敲擊出節(jié)奏?
。ㄓ變簢L試敲擊鍵盤)師:那這個鍵盤還有什么用嗎?(幼兒回答打游戲、打字)師:小朋友,在很久以前,人們還沒有計算機,打字需要靠專門的打字機來完成。那時的`打字機沒有屏幕,只有鍵盤和放紙的地方。
2、出示打字機照片及音效。
三、主題呈現,分段欣賞。
1、第一次欣賞音樂。
、賻煟航裉煳覀円斠淮涡〈蜃謫T。那么第一天上班,我先帶大家參觀一下那里的工作環(huán)境。之后請告訴我,你覺得那里是什么樣的?心情是什么樣的?
。úシ乓魳菲危├蠋熞龑в變河弥w語言表現樂曲。
幼兒回答問題。
師小結:這首曲子聽起來,心情很愉快!我們仿佛看見打字員正在開心、忙碌地工作著。
、趲煟捍蠹艺f的很好。那你們還聽見什么聲音了?
幼兒回答。(噠噠噠噠的聲音)(叮的聲音)師緊接的提問:"噠噠噠噠"是什么聲音?"叮"又是什么聲音。
老師根據幼兒回答情況解釋:
"噠噠噠噠"是敲擊鍵盤發(fā)出的聲音、每當打完一行換行時,打字機就會發(fā)出"叮"的聲音。
請大家觀看大屏幕《打字機交響樂》片段(放視頻)
2、音樂游戲,原地律動★師生合作①幼兒拍手表現"叮"音。
師:下面請小朋友和我一起玩?zhèn)游戲。老師來打字,當聽見"叮"聲時,請大家用拍手的方式幫我換行。準備好了嗎?(播放音樂)1分47②師生互喚角色,幼兒敲打腿表現"噠噠"聲。1分47(教師觀察發(fā)現少數幼兒表現換行"叮"聲動作比較準,與音樂匹配,但大部分孩子或提早或延遲。)老師小結:由于音樂的節(jié)奏比較快,我發(fā)現有些小朋友沒有找準"叮"的換行聲,看來我們在聽的時候要集中注意力,不然就找不準。
、劾蠋熢俅尾シ乓魳菲,幼兒加強練習。1分★同伴合作①兩名幼兒相互游戲師:現在我們來玩?zhèn)游戲,兩個小朋友一組,同時打字,當聽見換行的"叮"聲,兩人相互拍手。
3、音樂游戲,移動律動①全體幼兒起立,音樂響起,幼兒跟隨音樂邁著小碎步滿場找伙伴,當聽到"叮"時,幼兒停下與正好走到他對面的伙伴拍一下手,之后繼續(xù)往前走。
、谟變河米约合矚g的律動找伙伴。
四、完整體驗。舉辦舞會,協(xié)同游戲。
教學反思:
剛開始的教學設計,我在課堂中介紹的比重太大,以致學生真正欣賞樂曲的時間少了,欣賞的深度不夠了,教學反思《九月份教學反思《打字機》教學反思》。經過幾次的試教對教案的反復修改最后終于成型。我先出示打字機的一系列圖片然后進行簡單的介紹。接著讓孩子們聽樂曲截取的一小段,請他們說說聽完后的感受,揭題《打字機》。然后是分段欣賞,在分段欣賞的過程中帶領學生用固定的節(jié)奏為旋律伴奏,可是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由于旋律速度快學生跟不上伴奏亂七八糟,只好請他們跟著鋼琴用較慢的速度來練習。伴奏是合上了但是速度沒有了,失去了那種韻味。后來采用教師指揮、學生觀察的辦法將兩者很好的結合起來,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中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熟悉歌詞,有興趣地學唱歌曲。
2、讓幼兒知道春天來了,小樹會在春天里慢慢長大。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圖片。
師:看一看,春娃娃來了,它把誰帶來了呢?(出示小種子的圖片)
幼:是一顆小種子。
師:春娃娃把小種子埋在了大地媽媽的肚皮里,你們猜一猜,小種子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小種子變成什么樣子?
2、觀賞音樂動畫。
(1)小種子發(fā)生了什么變化呢?它長大后變成了什么呀?
(2)小種子慢慢變成了小樹苗,也為我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名字叫《小樹苗》。
二、學唱歌曲(在游戲中熟悉歌曲的旋律,學唱歌曲)
1、感受、熟悉旋律: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小樹苗是怎樣長大的呢?小耳朵認真聽一聽兒歌里是怎么唱的。
師:我們每個寶寶也是一顆小小的種子,到了春天,也會慢慢長大,變成一顆小樹苗。(引導幼兒模仿小種子變成小樹苗的動作,更好得引導幼兒理解歌曲內容)
師:哇!小樹苗們都長大啦!我們來一起學習唱小樹苗的歌曲,就能長得更棒了!
。ɡ蠋煄ьI幼兒一起來學唱歌曲,一邊唱一邊做動作。)
三、音樂游戲。
師:春天的小種子們都要開始發(fā)芽變成小樹苗了,寶寶們也要和小樹苗一樣成長,現在讓我們一邊唱歌一邊長大吧。
播放音樂,帶領幼兒在空地上做蹲下、跳躍、抬手、旋轉等動作,模仿小種子發(fā)芽的姿態(tài)。
中班音樂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通過學習歌曲,理解歌詞內容,學會較準確地唱歌。
2. 培養(yǎng)音樂節(jié)奏感及表現力,能用簡單的動作表達自己對歌曲的理解。
3. 通過歌詞旋律,激發(fā)尊敬長輩,關心他人的情感。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用簡單的提問幫助幼兒理解歌曲內容。
1.提問:
(1)小朋友幫爺爺、奶奶做了什么?(2)他為什么要幫大人做事?
。3)爸爸媽媽是怎么夸獎他的?
2.教師將幼兒的回答整理,加工成歌詞,朗誦給幼兒聽。
二、教唱歌曲《好娃娃》。
三、引導幼兒根據歌曲創(chuàng)編動作。
1.鼓勵幼兒自主創(chuàng)編動作,表揚能邊唱歌曲邊做動作的幼兒。
2.在幼兒表演時,教師注意觀察,請表演出色的幼兒上前利用道具做表演。
3.教師提取幼兒的精彩動作創(chuàng)編成一套完整的動作。
四、組織幼兒進行合作表演。
師:“學會了歌曲,那你們愿意和你們的好朋友一起來演唱這首好聽的歌曲嗎?”
活動反思:
在問小朋友們他們是否是好娃娃的時候,他們都認真的回答自己是個好娃娃,并會做一些好娃娃才會做的事,詢問他們能為爺爺奶奶做什么的'時候,他們回答的都很好,也有小朋友回答出了歌曲里的歌詞,我們便順水推舟的念起了歌詞,在熟悉歌詞之后,幼兒能夠輕輕的跟著我哼唱出歌詞和旋律的內容,在之后的演唱里也能做到唱的很好。后來在下午的復習中,小朋友們也唱的很棒,不僅記住了歌詞,還唱對了旋律。
中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幼兒邊聽音樂邊表演,根據自己的想象,大膽的用動作表現老鼠的興奮、害怕、得意,小貓的敏捷、機靈,培養(yǎng)幼兒大膽創(chuàng)造想象的能力,激發(fā)幼兒表演的欲望。
2、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語言大膽的表述,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通過拼圖游戲,培養(yǎng)幼兒對圖形的興趣,激發(fā)幼兒學習的積極性。
4、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5、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小貓、老鼠胸飾若干;
2、大小圓形、三角形、橢圓形、方形圖片若干,
3、音樂磁帶《小花貓和小老鼠》,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教師講故事,引導幼兒理解音樂含義。
。ǎ保┙處熤v故事《貓和老鼠》。
有一只小老鼠,它的肚子特別的餓,想出來找東西吃,它瞪著小眼珠,左右瞧了瞧,小花貓不在家,小老鼠就偷偷的溜出來。就在這個時候,小花貓喵、喵、喵的回來了......
師:請小朋友們想一想,小花貓回來以后,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請孩子續(xù)編故事)
。ǎ玻┯變撼枨缎』ㄘ埡托±鲜蟆。
二、引導幼兒創(chuàng)編小花貓和小老鼠的動作及表情。
。ǎ保┮龑в變簞(chuàng)編小老鼠的動作;
師:小老鼠看見小花貓不在家,心里覺得怎么樣?它把高興偷偷藏在心里,誰能學學小老鼠?
教師示范表演小老鼠找食的賊溜溜的表情。
。ǎ玻┮龑в變簞(chuàng)編小花貓的動作。
師:小花貓怎樣才能不被老鼠發(fā)現,捉到老鼠?
三、教師引導幼兒聽音樂表演。
。ǎ保┙處熍c幼兒一起邊聽音樂邊做動作。
師:我們一起來玩《貓和老鼠》的游戲吧。
。ń處熍c幼兒一起邊聽音樂邊分角色玩游戲。)
(2)幼兒自己創(chuàng)編動作進行表演。
師:現在請小朋友自己想動作,來表演,在表演的`時候,你做的動作要與別人不一樣。
。ǎ常┙粨Q角色玩游戲。
四、拼貼貓和老鼠。
。ǎ保┙處熤v解拼貼方法。
師:這么可愛的貓和老鼠是怎樣拼出來的呢?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四、教師總結。
展示幼兒的作品,并組織幼兒欣賞作品,表揚鼓勵,用的圖形種類多,能用語言正確表述運用了那些形狀的圖形的孩子。
活動反思:
1.選材新穎動畫《貓和老鼠》一直是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而動畫中,貓和老鼠豐富的動作與表情,給孩子們帶來了極大的興趣和模仿的動力。孩子們會在不自覺的情況下跟著做動作與表情。所以在整個活動中孩子們的興趣一定是非常的濃厚的。
2.教學形式多樣,即體現了集體活動,又關注了小組活動以及個別活動。
3.充分利用電化教學資源、多媒體這種聲形并茂的教育輔助材料,它生動形象的提點容易引起孩子們的興趣。讓幼兒敢說、敢做、敢演。教師以角色的身份參與到表演與模仿,引導孩子們豐富的表演,體現了師幼互動。
4.重視分層引領,先由"聽"與"看"后由"說"與"演"。在孩子們表演的極其精彩與生動時,給予鼓勵與表揚。
5.與孩子們互動及分組游戲,讓整堂課不乏味,讓孩子們有極大的興趣參與與配合。
中班音樂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接唱和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2、在掌握了“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基礎上,嘗試獨立地按節(jié)奏創(chuàng)編謎語歌詞,玩猜謎游戲。
3、體驗有節(jié)奏地念象聲詞的快樂,在一次一次的更高要求中感受到挑戰(zhàn)性,并勇于戰(zhàn)勝困難。
4、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力。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圖片一張畫有圓形的腦袋;一張畫有兩只眼睛;一張畫有兩只三角形的耳朵;一張畫有胡子;兔子、大象、鱷魚、熊貓以及它們的明顯特征
活動過程
1、幼兒進行練習發(fā)聲:IAM——————(小鳥、馬、貓)
教師帶領幼兒說“Iambird”然后做出鳥的'手勢,隨著音名151唱出節(jié)奏
2、幼兒初步學唱歌曲
教師清唱歌曲,幼兒自由想出答案(教師只說出“腦袋圓圓的,眼睛大大的。鼓勵肯定幼兒的想象)
3、幼兒嘗試直接猜謎與教師對唱
(1)教師用與“腦袋,圓圓的“同樣的句式再出兩個有關個別動物特征的謎面。
如:腦袋,圓圓的;眼睛,亮亮的;耳朵,尖尖的;胡子,翹翹的,并完整地歌唱問句部分,幼兒得出一致答案后完整唱出答案。
。2)教師唱出兩三次謎語,幼兒進行猜謎并歌唱
4、幼兒嘗試直接接唱出答案
教師直接唱出前四句有關動物特征的句子,幼兒直接接唱答案(教師告訴幼兒聽的指揮手勢)
5、幼兒嘗試自己進行創(chuàng)編活動
個別幼兒嘗試按節(jié)奏創(chuàng)編前四句有關動物特征的歌詞,同伴直接唱出歌曲的后半部分
6、幼兒猜謎“兔子”,大家跳之后,休息結束。
活動反思
通過輕松活潑的律動形式把孩子帶到音樂的殿堂,調動孩子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和情感,在學習歌曲時教師先范唱讓孩子體會歌曲的情緒。讓孩子輕聲模唱從而感受歌曲的情感, 這樣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會歌曲并能很好的演唱。為了發(fā)揮孩子創(chuàng)造力讓孩子自編動作, 使活動氣氛達到高潮。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歌曲,也發(fā)揮了孩子的創(chuàng)造能力,真正的達到了教學目的。
【中班音樂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音樂教案06-16
中班音樂教案06-16
中班音樂教案【經典】07-27
[經典]中班音樂教案07-29
中班音樂教案(精選)07-22
中班音樂教案(經典)07-28
[精選]中班音樂教案07-25
【經典】中班音樂教案08-02
(精選)中班音樂教案08-02
中班的音樂教案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