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美術教案集錦十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美術教案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術教案 篇1
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1)觀察、分析生活中點并體會美感,培養(yǎng)學生的象創(chuàng)作能力。
。2)了解爬行動物特點學科學習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學習能力。
2、隱性內容與目標:
。1)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
。2)培養(yǎng)學生細致認真的習慣。
。3)培養(yǎng)學生對未知世界探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爬行動物的習性,并發(fā)揮自己的想像力,創(chuàng)作出富有情趣的、奇妙的爬行畫面。
難點:如何抓住爬行動物的特點大膽表現(xiàn),并充滿畫面。
學習材料:
關于奇妙的微觀世界的圖片、小動物(小昆蟲)的標本,動畫、作業(yè)紙。
教學過程:
1、學生介紹課前收集的`有關爬行動物的資料、圖片。
2、觀察、回憶不同種類爬行動物的外形特點。
欣賞爬蟲及爬行動物圖片以及教材中的內容。
思考:
、倌阏J識這些爬行動物嗎?
、谀隳芙o大家介紹一下它長得什么樣子嗎?
、鬯鼈兘o你們帶來什么樣的美感?
④你能把你看到的爬行動物畫下來嗎?
3、接龍游戲:各小組將你們觀察到的爬行動物的外貌特點畫在黑板或紙上,比一比哪個組畫得又大又美。
4、如果你是一只小爬蟲,你會爬到什么地方呢?怎么樣爬才能到達目的地呢?
。1)教師出示樹葉、木頭、石塊等模型,請學生描述或表演爬行的情景動作。
。2)啟發(fā)學生談一談爬行動物們還會碰到什么有趣的現(xiàn)象。
5、作業(yè)要求:
每組設計爬行動物的頭飾或服裝以及爬行的背景,可以用彩紙、報紙、彩筆等多種材料進行繪制、剪貼制作,比一比誰畫的爬行動物又大又美,設計的旅行又奇妙又有趣,最后表演《爬蟲一家的奇妙之旅》。
6、分工合作:
小組討論:誰畫頭飾、誰畫背景?每個人如何分工?
7、小組創(chuàng)作,教師巡視指導。
8、課后小結:
。1)以小組為單位表演,給同學們介紹奇妙的爬行。
。2)學生自評、互評。
。3)教師小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今后你還想了解哪方面的知識呢?
9、課后拓展:你掌握了哪些知識?回家后觀察身邊的爬行動物,看一看它們是怎樣生活的?如果你有興趣還可以將它們寫生下來。
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了解風鈴的外觀、造型特點及作用。
2.學習用剪貼的方法制作一個小風鈴,體會制作的樂趣。
3.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了解風鈴的制作方法和表現(xiàn)形式。
教學難點:
制作形式新穎的小掛飾。
教學方法:
實踐法、探究法
教學準備:
1. 教具:各種風鈴、彩色卡紙、剪子、膠水
2. 學具:剪子、膠水、彩色卡紙、小球
教學過程:
目的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媒體
一.各組介紹自己的紙風鈴
二.制作紙風鈴
三.展示自己制作的.紙風鈴
四.大家一齊動手裝飾教室
五.表演節(jié)目
組織學生介紹:
1紙風鈴什么形狀?什么形式?
2紙風鈴可以擺在家里的什么位置?裝飾哪兒?
巡視指導
幫助學生出注意想辦法
指導學生進行評價
教室和學生一齊動手裝飾教室、美化環(huán)境。
組織學生表演體會制作的快樂
學生介紹自己的設計思路:
一邊介紹一邊互相補充
學生制作:
1設計紙風鈴的外形。
2裝飾紙風鈴學生個別制作或者小組合作
觀看
自由提問題
還想了解有關紙風鈴的什么事情?
學生動手裝飾教室
大家一起唱歌、跳舞
設計圖
學生制作的紙風鈴
紙風鈴
美術教案 篇3
學習領域:
設計應用
教材簡析:
電話,現(xiàn)在已經是每個家庭都擁有的通訊工具了,用簡單的材料來制作電話,可以讓學生體驗材料帶來的美感,以及創(chuàng)造的樂趣。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利用泥、紙盒等材料設計、制作電話機或手機,體驗材料帶來的美感。
2.通過欣賞相關資料,啟發(fā)學生用夸張、變形、重組等方法,制作與眾不同的電話機。
3.強調豐富的想象,體驗創(chuàng)造的樂趣。
教學重難點:
1.能否在制作方法上有所創(chuàng)新。
2.能否突破電話常規(guī)的造型與色彩進行大膽的想象與創(chuàng)造。
教學準備:
師生共同準備墊板、彩泥、紙盒、剪刀、膠水、牙簽、彩紙、彩筆等材料。各個時期的電話模型。教師范作,各種電話的彩色招貼畫。
教學活動過程:
第一節(jié)
施教時間:9月22日——9月24日
活動一:
教師帶來各個時期的電話模型,引起學生興趣。以講故事的形式讓學生了解電話的發(fā)展歷史遺跡電話的一些知識,欣賞一些電話的造型。
引導學生討論:你在超市、商店、別人家里,還見過什么樣子的電話?我們將來的電話會是什么樣子?
活動二:
欣賞達利《蝦形電話》《唇型沙發(fā)》及同齡人運用彩泥制作的電話作品。
以“玉米形電話機”為例,師生共同探討可以運用哪些彩泥的制作技法來表現(xiàn)。
討論完后,教師迅速的現(xiàn)場示范一個。
活動三:
引導學生把生活中常見的建筑、人物、五官、字母等常見的東西,通過夸張、變形、重組等方法運用彩泥之作出與眾不同的電話機,體驗造型的快樂。
學生制作,教師指導。
活動四:
“電話超市特賣會”,作業(yè)展示,引導學生以介紹產品的形式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構思與制作。
教師發(fā)給每一組幾張“代幣券”,組里派代表購買大家感到最滿意的電話,最后評出“最受歡迎的商品”。
活動五:
收拾與整理。
布置下一節(jié)課帶紙盒子及其它制作工具、材料。
第二節(jié)
施教時間:9月24日-9月26日
活動一:
教師出示自己用紙盒制作的雙屏翻蓋手機裝作與學生通電話步入教室,引起學生興趣。
教師將這個手機傳給各組看看,請孩子們說說老師是怎樣將盒子改造成手機的。
活動二:
教師將自己帶來的各種電話、手機的彩色廣告發(fā)到各組,請同學每研究一下,并將大家?guī)淼牟牧隙训揭黄,看看最適合做哪一種電話。
教師以學生們都很熟悉的“天線寶寶”形電話為例進行示范。請學生從自己組的材料中找出一個最適合做這個電話的'盒子交給老師。大家一起討論怎樣將盒子改造成需要的形狀。
教師根據(jù)大家討論的結果對盒子進行剪、切、貼等改造。并根據(jù)大家的建議進行貼、畫等造型。
啟發(fā)學生考慮可以怎樣來制作凸起的按鍵。
活動三:
鼓勵學生通過動腦與合作,運用夸張、變形、重組等方法,利用盒子、彩色紙、小扣子等材料制作出與眾不同的電話。
學生制作,教師指導。
活動四:
“電話傳情”表演,每組推選兩位同學拿著自己制作的電話表演打電話,在表演過程中交流情感,分享快樂,體現(xiàn)電話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課后拓展:
了解生活中常用的電話號碼,如火警、查號臺等。
札記:
學生們對于手機的熟悉和樂于表現(xiàn)的程度遠遠超過了對電話的熱情。他們熟悉新上市的每一種收集的樣式、功能特點,對手機上的每一個按鍵、插口都了如指掌。這讓我既興奮又擔憂:他們能很快的用彩泥或紙盒將手機表現(xiàn)出來,但讓他們大膽的運用夸張、變形、重組等方法制作出與眾不同的電話卻很難。于是我讓孩子們想向未來世界的通訊發(fā)展,想向未來的材料,一點點的啟發(fā),鼓勵,這才使得他們放棄了對實物的“克隆”而轉向了想象制作?磥砗⒆觽儗Ρ憩F(xiàn)對象太熟悉了也不好。
美術教案 篇4
問題提出
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讓你感受到了電話的重要性呢?
教學目的
1.用設計圖的形式設計一部電話。
2.了解電話的歷史以及發(fā)展過程。
3.提高學生的設計意識和藝術表現(xiàn)能力。
4.感受美術設計活動的樂趣。
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電話的歷史以及發(fā)展過程。
教學難點:提高學生的設計意識和藝術表現(xiàn)能力。
過程設計
一、談話導入:
教師:最近我們進行了一場消防知識的演習,相信大家一定還記憶猶新吧?
教師:在這次演習中,同學們都能夠沉著冷靜,安全地逃離火場。不過,為了避免火災的迅速蔓延,我們還要(做打電話的動作)。
二、電話與發(fā)明:
教師:在這里我們不僅要感謝電話,而且還要感謝一個人!
大家議論紛紛……
教師:其實,在電話沒有出現(xiàn)之前有很多人都在為之努力,他們也在不斷的試驗。貝爾吸取了前者的經驗做了很多的改進,最終發(fā)明了電話機。所以說我們不僅要感謝貝爾,同時也要感謝那些為電話的發(fā)明做出貢獻的人們!
教師:1875年,世界上第一臺電話機問世了。瞧!(出示圖片)。這部電話機的結構非常簡單,是由兩個完全一樣的木質電話聽筒構成,里而有兩塊磁鐵,一個電線圈和一片薄鐵片,雖然簡單但是非常有效。
三、交流資料,加深感受。
這部電話機很有趣,我們來看一看這個電話是怎么用的。(展示一張雙方通話的漫畫圖片)。它的聽筒和話筒是分開的,通話的時候要把聽筒取下來放在耳朵上,再對著話筒說話。
教師。
四,欣賞圖片,交流引導。
教師: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電話的性能也越來越好,功能也越來越多,在造型上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誰能介紹一下電話有哪些有趣的外形?
教師:你們見過哪些有趣或者有個性的設計呢?
五、啟發(fā)思考,激發(fā)靈感。
教師:如果我是一位老人,眼睛花了,看不清楚,你會為我設計一部什么樣的電話?其實創(chuàng)造來源于人們大膽的想象,你們看,許多的設計師已經開始了他們的想象(展示幾種概念電話的設計)。大家看出這款手機有什么特別之處了嗎?
今天我們也來設計一部電話,你可以為特殊人群設計一部有特殊功能的'電話,也可以設計一款有個性的電話。
在設計的時候你要考慮到電話的造型、功能以及色彩等萬面,希望能看到你們有個性的電話設計圖!(展示一張學生作品),針對你的設計可以配上簡短的文字說明。
六、學生開始創(chuàng)作,教師指導。
指導要點:
1.設計繁瑣,提示學生要考慮到電話使用的方便快捷。
2.功能設計:提示學生在自己的作品中突出與眾不同的功能?梢钥紤]不同人群的需要。
3.外形設計:提示學生外形設計引起大家注意的因素之一。
4.說明文字:文字內容要簡潔明了。
七、展示創(chuàng)作,介紹創(chuàng)意。
展示一些學生的作品,并引導學生提出一些改進意見。
好,今天的課就上到這,下一節(jié)課我們利用廢舊材料來制作一部電話機,看看誰設計的電話最有創(chuàng)意。
美術教案 篇5
課題:春天里
課時:1課時
課堂類型:造型 表現(xiàn)
教學目標:
1、通過回憶、感受、觀察,表現(xiàn)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2、綜合復習運用以前學過的美術知識,在畫面上表現(xiàn)出春天的美好情景。
教學重難點:對人物活動、環(huán)境的觀察、記憶與畫面處理。
教具學具:繪畫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1、導入:回憶春天
小結:春風暖暖地吹來,小河解凍,楊柳發(fā)芽,小草吐綠。桃花、杏花、梨花、油菜花競相開放,蜂兒、蝶兒、鳥兒呼朋引伴,上上下下飛著,人們穿著漂亮的春裝、植樹、做游戲、放風箏,春天顯示著一派勃勃生機。
2、新授:
作品賞析:第二頁有一幅放風箏的兒童畫,先看到的是半空中大大的蜈蚣風箏、蝴蝶風箏、燕子風箏。順著風箏的引線,才看到地面上的孩子們,他們的姿態(tài)各異,有的背對著觀眾,把頭高高仰起,兩眼緊盯著空中的風箏。有的`側身奔跑,為的是將風箏放飛,有的孩子在旁邊觀看。這幅畫的背景是春天的田野,有清清的池塘,綠綠的草地。幾座紅色的房子,很好的表現(xiàn)了遠處的村莊,在色彩的運用上,使用對比色,使畫面顯得清新明快,整幅畫透著一股動人的春天的氣息。
第二十一頁中的《植樹》一畫,畫面上的植樹、樹及小動物,都安排的很適當,作為主體的兒童畫的大些,占畫面中間位置,另一組兒童畫的小一些,占左上角位置,這樣有主有次、有遠有近、有輕有重的布局,有疏密、遠近的呼應關系,顯得穩(wěn)定、均衡。
3、創(chuàng)作方法:
。1)構圖要飽滿。
(2)人物刻畫要準確。
。3)設色要鮮艷。
。4)注意表現(xiàn)出透視現(xiàn)象。
三、學生繪畫,教師輔導
四、小結:表揚優(yōu)秀作業(yè)
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掌握中國畫中表現(xiàn)墨色濃淡變化,及色與墨的融合方法,綜合運用已學過的筆墨方法表現(xiàn)各種花卉。
過程與方法:在欣賞各種水墨花卉作品的過程中,了解用水墨表現(xiàn)花卉的方法,通過嘗試與交流掌握彩墨花卉的一些基本畫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了解中國畫中不同的花卉表現(xiàn)方法,感受中國畫的獨特表現(xiàn)力,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對中國花卉畫的欣賞能力。
教學重點:運筆與用墨的綜合表現(xiàn)
教學難點:花卉的沒骨畫法
課前準備:
學具:毛筆、墨汁、顏料、調色盤、筆洗、宣紙、抹布
教具:畫家作品若干
教學流程:
一、觀察與導入
1、欣賞一組自然界中的不同花卉,討論交流花的基本結構和造型特征,知道不同品種花朵的造型及花葉的區(qū)別。
2、嘗試用學過的筆墨技法畫一朵所見的花。
3、交流、展示學生作業(yè)。
4、引出課題。
二、討論與理解
1、欣賞幾幅國畫花卉作品,感受彩墨花卉的`獨特效果。
2、討論、交流花卉的不同表現(xiàn)方法:
、傧裙蠢站條,畫花瓣的外形與花筋。側鋒填色后,再點花蕊;
、跊]骨畫花,直接側鋒表現(xiàn)花瓣,再添加花筋與花蕊;
、奂毿〉幕ǹ芍苯狱c出。
三、嘗試與實踐
1、欣賞同齡人的作品。
2、教師示范。
3、學生嘗試彩墨畫花。
要求: 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畫一幅花; ②注意枝條的變化; ③適當添加背景,加以襯托與渲染。
四、欣賞與評論
1、展示學生作品,評價內容:
、佼嬅嬷泄P墨運用是否恰當?
②花與枝葉的組合是否有變化?
③畫面添加是否能使構圖更完整、生動?
2、自評:說說自己的畫花方法。
3、互評:交流對同學作品的看法。
4、教師小結:肯定學生作品中花卉的不同表現(xiàn)方法。
5、鼓勵學生用自己的作品美化生活。
教學效果反饋:
小學高年級學生對自然界中的花卉已有較多的認知積累,通過本課學習幫助學生加深對不同花卉不同造型特點的把握,使學生在已有水墨技能的基礎上,綜合運用水墨技法表現(xiàn)自己喜歡的花卉,更多體驗中國彩墨畫的特點,提高對中國畫的學習興趣。教學時,通過欣賞自然界中的各種花卉,感受其不同的造型特點,激發(fā)學生用畫筆表現(xiàn)自然美的愿望。沒骨畫花是本課技法學習的重點,因此教學中加強現(xiàn)場示范,強調直接用側鋒表現(xiàn)花瓣。為了使花瓣更顯生命力,蘸色時筆上彩墨要飽滿。根據(jù)花朵的造型特點果斷運筆,一朵花一氣呵成。提示學生繪畫時,要注意花朵的大小、高低與濃淡變化。枝條穿插不宜僵硬、呆板,要富有變化。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感受中國畫筆墨變化所帶來的豐富變化,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中國畫的熱情。
美術教案 篇7
本課以學生熟悉的故事入手,以插圖形式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有《神筆馬良》等。教師可以通過學生欣賞插圖、發(fā)表評論和自主表現(xiàn)的環(huán)節(jié)來實現(xiàn)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欣賞故事插圖這一美術表現(xiàn)形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在欣賞與中探索插圖的特征,并嘗試自己為故事配插圖。
2、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和審美能力。
3、情感目標:使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培植他們熱愛生活、創(chuàng)造生活的人生態(tài)度。
教學重點:了解、欣賞故事插圖這一美術表現(xiàn)形式。
教學難點:在欣賞與中探索插圖的特征,并嘗試自己為故事配插圖。
教學用具:故事書、連環(huán)畫等。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方法:欣賞法、啟發(fā)法。
教學過程:
一、導課
同學們,你們一定是聽著故事、看著故事書長大的吧!你們知道哪些故事?
二、新授
1、看插圖師拿出一幅插圖《神筆馬良》。提問:你們知道他是誰嗎?畫面上畫了什么,你能講一講他的故事嗎?馬良用神筆在墻上畫了無邊無際的.大海,畫了幾筆風,帆鼓了起來,船向海中央駛去,又加上粗粗的幾筆風,大海涌起滾滾的波濤,山一樣的海浪不斷地向大船壓去,船翻了······把你們帶圖畫的故事書拿出來看一看,說一說:你認為文字與圖片哪種表現(xiàn)更生動,為什么?插圖:是指附在書籍中的圖畫。有的用插頁方式,有的插在文中,用說明內容或加強文字的感染力,也可以透過圖畫書籍的內容。
2、欣賞《哪吒鬧!、《西游記》、《誰是百獸之王》、《外國兒童讀物》
3、交流評述選一幅你喜歡的故事插圖說一說。
4、講故事,編故事你們的想象力一定很豐富,請你們自由地編故事,講給小組同學聽。
5、畫一畫師:要是能把你們的故事用圖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展示,一定很有趣。我們來看一看別人的作品吧!《怪獸的故事》、《小馬踢踏的故事》。
你能看懂嗎?是不是很有趣!你能給自己喜歡的小故事配一幅插圖嗎?動手試一試吧!
三、生動的畫面,有趣的故事。領著我們進入一個繽紛世界,帶著我們走過一個快樂的童年!
美術教案 篇8
教學課時:一課時
學習領域:設計、應用
教學對象:一年級學生
教學目標:
1、能夠收集與教學任務相關的物品。
2、能夠根據(jù)收集到的物品進行合理想象,再用添加、裁剪、組合等方式將它們設計成風鈴。
3、用剪(撕)貼、繪畫等方式來美化風鈴。
教材簡析:
本課主要是對紙杯等物品進行美化,將其改造成為風鈴,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提高美化生活的能力,樹立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重點:
學會利用紙杯等材料制作風鈴。
教學難點:
如何在細繩上固定紙杯的位置。
教學準備:
1、師生一起收集適合制作風鈴的物品,如:紙杯、卷筒紙芯、筒狀的'紙盒、小掛飾……
2、教師應課前準備好各種材料的范作、圖片、制作步驟圖以及錐子。
3、學生應課前準備好剪刀、膠水、彩紙、彩筆、線繩等。
教學活動過程:
1、引導階段:
給學生看各種風鈴(實物、照片、錄像),請學生談談:你最喜歡哪一個?為什么?如果你有一個風鈴,想把它掛在什么地方?
引導學生找出風鈴的共同特征——由繩串起、掛有鈴鐺。
給學生看教師做的紙風鈴,說說與剛才見到的風鈴有何不同。
2、發(fā)展階段:
學生近距離的參觀紙風鈴,引導他們通過討論,嘗試用自己的話說說將紙杯變成風鈴需要通過怎樣的裝飾改造來進行。
將學生的回答加以歸納:
繪畫:在杯體上畫上具體或抽象的畫。
剪貼:用彩紙剪出各種圖案貼到杯體上。
畫和貼相結合。
另外和可以用剪或撕的方法改造杯子的外形。還可以將彩紙撕成各種條形穗子拴到風鈴上裝飾。
教師示范用剪貼和繪畫結合的方式制作一個風鈴,學生總結出制作步驟。教師出示步驟圖。
3、創(chuàng)作階段:
學生以3-4人為一組制作風鈴,可以將個人制作的串成串,也可以分工以流水線的形式制作。鼓勵學生利用身邊的雜物作裝飾。
教師指導時重點幫助學生解決制作上的難題。
4、收拾與整理:
每組選一位保潔員,負責提醒與督促大家將廢紙屑收集到垃圾袋中,并且要杜絕浪費現(xiàn)象.
課后拓展:
為有興趣的孩子出主意,引導他們做一個真正能發(fā)出聲響的,真正的風鈴。
教學札記:
有的學生用紙盒剪去一頭來制作風鈴,還有用其他大小、高矮、粗細不同的物品來制作風鈴的,效果真不錯,應鼓勵學生利用與書上不同的材料進行工藝制作。
美術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了解恐龍消失的原因,增加對恐龍的認識。
2、以學生興趣為導向,初步學習如何捏制各類造型。
3、通過故事形式,引起學生想進一步了解的恐龍的學習欲望。
4、能夠以想象和仿制結合的方式完成一只恐龍造型。
教學重點:
獨立完成一只恐龍造型。
教學難點:
正確把握不同體型恐龍的身體各部分的比例。
教具準備:
師:范作
生:橡皮泥、各類小型的恐龍玩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用具準備情況。
二、導入新課
1、你參觀才恐龍的展覽嗎?你知道各種恐龍的名稱嗎?龐然大物--恐龍幾百萬年前就神秘地消失了,給人類留下了無窮的奧秘。
2、揭題板書:“今天我們來和恐龍玩一玩做一做!--恐龍世界
三、講授新課:
1、 出示范作。這是什么?(恐龍--長頸龍、三角龍、劍齒龍……)引起學生興趣,激發(fā)學習熱情。
2、恐龍生活在什么時代?
都有哪些種類?
它們是長什么模樣的?
你最喜歡哪頭恐龍?
……
讓學生根據(jù)自己所知道的知識來說說看。大家暢所欲言。
3、教師出示幻燈片。讓各類恐龍形象具體化。和學生一起聊聊恐龍是如何生活的。身上的'各種不同體形各有什么作用。長勁龍的長脖子;三角龍頭上的角;劍齒龍背上的刺;冀龍的翅膀及翅膀上的爪子……
4、任選一只恐龍,一起說說身上各部位如何來捏制。
A、頭部
B、身軀
C、腿部
D、尾部
5、布置作業(yè):按自己的喜好與興趣捏制一頭恐龍。
6、音樂、教師巡回輔導。
7、作業(yè)展示:集中展示,以講臺為展臺,把所有學生完成的作品放置其中,進行學生互評,大家互相欣賞,表揚優(yōu)秀作品。
四、課堂小結:
五、課后延伸:
課后查閱有關恐龍的資料,了解恐龍為什么會消失。
教學后記:
現(xiàn)在學生在電視、雜志上經?梢钥吹疥P于恐龍的內容,所以,對于恐龍的種類、外形與生活習性了解得很多,在這一點上,老師也不如他們。看著課堂上學生那爭先恐后、滔滔不絕的樣子,我深深地感到:這堂課與其說是我在教學生,還不如說是學生當了我一回老師。
美術教案 篇10
一、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分析
知識目標:掌握拉折的方法,折出熱帶魚。
能力目標:能運用添畫或撕貼的方法進行裝飾。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同學的動手能力和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折疊熱帶魚的具體方法、步驟。
教學難點:熱帶魚的裝飾方法。
二、教學準備:
使用的教學媒體、折好的熱帶魚若干、教學課件
三、教學過程:
1、欣賞課件
說說剛才所看到魚和我們平時媽媽從菜場買回來的魚有什么不一樣?(同學通過觀察后發(fā)現(xiàn)它們的形狀和顏色和我們平時見到的不同。從而告訴同學這些魚它們生活熱帶水域,它們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熱帶魚。)
瞧!老師也帶來了一條,這條熱帶魚是老師用紙折出來的,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學折熱帶魚。
2、折一折
教師將折好的熱帶魚,按小組,每小組發(fā)二個,然后鼓勵同學用拆折的方法,看看誰能最先發(fā)現(xiàn)折熱帶魚的奧妙。
師:每個組都發(fā)了幾條折好的熱帶魚,你們把它拆一拆,想一想它是怎么折的,然后再折一折。可以互相討論,看哪個組能最先發(fā)現(xiàn)折熱帶魚的方法,好不好?
針對同學的發(fā)言進行小結,通過課件演示進一步確定折熱帶魚的.步驟。同學通過再次學習折出一條條熱帶魚。
3、看一看
師:同學們都把魚兒折好了,想不想跟老師到熱帶魚海洋里去看一看,看看那的魚兒好不好看?
生:想。
教師播放課件,展現(xiàn)出熱帶海洋世界。
師:同學們,你們覺得他們好看嗎?哪好看?
。ń處熀蜁r鼓勵。同學通過認真觀察,會發(fā)現(xiàn)熱帶魚的特點。)
4、畫一畫 撕一撕 貼一貼
師:我們在熱帶魚海洋世界里看到了那么多漂亮的熱帶魚,再看看我們手里折的魚,你們覺得我們的魚還差些什么,也會很漂亮呢?
師:誰來說一說,你準備用什么方法來打扮你的魚兒?可以看書,同學們也可互相討論一下。
同學自主探究,發(fā)現(xiàn)打扮魚兒可以用畫的方法,也可以用撕貼的方法來做。
師:現(xiàn)在同學們已經知道了裝飾熱帶魚的兩種方法,現(xiàn)在我們就來用自身喜歡的方法來打扮魚兒。
[教師讓同學分小組來進行作業(yè),用自身喜歡的方法來打扮魚兒,體現(xiàn)了同學之間的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也體現(xiàn)了同學的個性與獨創(chuàng)性.]
5、比一比
教師拿出一個紙剪的魚缸,里面有海草、海藻、水石等,把同學們打扮好的魚兒貼在魚缸里,魚缸再貼在墻上。作品貼好后,同學們可以自由的觀賞。
同學自由觀賞、自由評價。
過程中,老師可以提問:你為什么認為這個魚缸最美?這條小熱帶魚最漂亮呢?教師用同學的話來進行這節(jié)課的小結局部。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我改變了教師過于依教材,同學過于依教師的現(xiàn)狀,給同學創(chuàng)設了一個寬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倡議同學主動參與,樂于參與,勤于動手。改變過去美術課上同學單一創(chuàng)作的習慣,采用大家合作的方式去創(chuàng)作表示。同學通過看看、畫畫、做做、想想等方法,進行簡單造型表示,并從設計制作活動中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這幾節(jié)課師生配合默契,同學學習積極性很高,同學不但鞏固了折魚,而且學會了裝飾,并添加畫面。同學還通過游戲獲得對美術學科學習的耐久興趣。在本課教學中,以教師的講解與同學的看、折、畫、游戲相結合,以教師為指導,發(fā)揮同學的主體作用,充沛利用課件中多媒體顯示等教學手段,讓同學在玩、看、練中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通過這節(jié)課教學,使我認識到教師要想真正上好一節(jié)課,必需認真領會課程目標,從調動同學積極性入手,面向全體同學,讓他們的個性都得到發(fā)揮,和他們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課堂就會充溢情趣。課標是依據(jù),課程資源廣,輕松上美術,快樂住課堂。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美術教案01-30
(精選)美術教案09-29
美術教案01-22
美術教案01-20
美術教案01-19
美術教案01-19
美術教案01-20
美術教案01-24
美術教案01-27
美術教案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