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實用文>教案>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4-08-01 21:10:39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薦】中班科學活動教案范文7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科學活動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中班科學活動教案范文7篇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發(fā)現abab、abb、aab的排列規(guī)律,感知一定規(guī)律排序的美。

        2、初步感知物體某一方面的特征進行排序,并能用排序規(guī)律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能進行自檢和互檢,并大膽表述交流。

        活動重點:

        發(fā)現abab、abb、aab的排列規(guī)律,感知一定規(guī)律排序的美。

        活動難點:

        能按照物體某一方面的特征進行排序,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觀看過生活中各種有規(guī)律的圖片。

        物質準備:巴布莊園的環(huán)境,圖片、彩夾、排序操作卡、花片、地墊、印章

        活動過程:

        一、出示“巴布工程師”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引導語:大家好,我是巴布工程師,今天我要帶大家一起裝飾一個有規(guī)律的'莊園,莊園里所有的東西都是有規(guī)律的,先來看看我的這條欄桿吧。

        二、引導發(fā)現abab、abb、aab的排列規(guī)律

        1、觀察莊園欄桿的排列順序提問

       。1)這些花朵有什么不同,這兩種顏色是怎么排列的?

        (2)如果我想接著往下排,應該怎樣排?

       。3)這兩朵中間應該排什么?

        小結:第一條欄桿是一朵黃一朵紅一朵黃一朵紅一個隔著一個這樣的規(guī)律一直往下排的;第二條欄桿是一朵黃兩多紅一朵黃兩多紅一個隔著兩個這樣的規(guī)律一直往下排的;第三條欄桿是兩朵黃一個紅兩朵黃一個紅兩個隔著一個這樣的規(guī)律一直往下排的。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1)引導幼兒用彩夾按一定的順序排列。

       。2)提醒幼兒從紙板有箭頭的方向開始夾。

       。3)拿材料前要先思考我要用什么規(guī)律裝飾我的花朵,想好了再動手。

        三、觀看ppt,引導幼兒能按照物體某一方面的特征進行排序

        1、引導語:巴布還裝飾一些房子,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房子有哪些規(guī)律

        (1)你看懂了那一座房子,它是按什么規(guī)律排列的?

       。2)如果我想接著往下排,應該怎么排?

        小結:第一座房子是顏色不一樣,一個紅星星,兩個綠星星一個隔著一個這樣的規(guī)律一直往下排第二座大小不一樣,一個大三角形兩個小三角形一個大三角形兩個小三角形一個隔著兩個這樣的規(guī)律一直往下排第三座房子形狀不一樣一個圓形兩正方形一個圓形兩正方形一個隔著兩個個這樣的規(guī)律一直往下排

        2、引導幼兒操作排列,鞏固abb和aab的規(guī)律

        四、以“布置莊園”的情境,引導幼兒按規(guī)律布置。

        引導語:現在你們都已經學會了有規(guī)律裝飾的本領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巴布莊園里都有哪些東西需要我們裝飾的(出示圖譜)

        1、教師介紹組別:

       。1)房子組:投放顏色不同的花片 、印章、形狀不同的圖形還有水彩筆

       。2)圍墻組:投放形狀不同的彩練、樹樁(在桌面上完成后在拿過去拼接起來)

       。3)鋪路組:綠色和紅色地墊(從中間的點開始向旁邊鋪路)

       。4)整理花朵組:要求按顏色規(guī)律排好花朵。

        2、幼兒分組操作。

       。1)引導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組別,能按不同的規(guī)律布置莊園。

       。2)鼓勵幼兒按自己喜歡的規(guī)律進行有順序的排列,感受規(guī)律排序的美。

       。3)能進行自檢和互檢,相互交流。

        3、莊園落成,展示幼兒成果,體驗感受規(guī)律排序的美。

        五、欣賞課件,感受生活中常見的規(guī)律美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繼續(xù)尋找生活中一些有規(guī)律的東西.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綱要》中明確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 《愛跳舞的葡萄干》活動中所需的材料簡單:是生活中常見、小朋友愛吃的一些零食;步驟簡單,適合幼兒操作;現象易于觀察,神奇,能充分激發(fā)幼兒的興趣。通過本活動能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過程中感受科學的奇妙。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葡萄在汽水中浮沉的原理。

        2、激發(fā)對科學游戲的`興趣,并提高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

        3、引導幼兒學習科學活動的記錄方法。

        活動重點及難點:

        讓幼兒認真觀察活動操作及產生的現象,主動地參與活動;讓幼兒對最后產生的結果及現象有初步理解。

        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對物體在水中的浮沉的初步經驗。

        2、環(huán)境準備:椅子、實驗操作臺、黑板

        3、教具準備:輕音樂、課件、4個小杯子、各種零食、大雪碧4瓶

        4、學具準備: 透明小水杯12個、4種不同的零食(QQ糖、花生米、黃豆、葡萄)、幼兒記錄表12張、筆12支、托盤12個

        活動過程:

        一、 回憶物體在水中的浮沉的初步經驗進行導入:

        1、試一試:初步感知物體的大小和重量。

        幼兒思考問題(1)比較大小和相應的重量?

       。2)屬于記錄表中的哪種食物?

        2、嘗一嘗:請幼兒嘗試一下幾種不同食物,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

        3、看一看:老師示范將葡萄放在汽水中,讓幼兒仔細觀察現象。

        幼兒思考問題(1)幼兒猜測哪些會和葡萄一樣“跳舞”(一會沉一會。┠?

       。2)引導幼兒與同伴講述、交流想法。

        二、探究不同食物在汽水里的浮沉

        1、做一做:幼兒實驗不同食物在汽水里的浮沉

       。1)教師講解實驗要求。

       。2)教師介紹科學實驗記錄方法。

       。3)幼兒實驗操作,探索各種食物在汽水中的浮沉,并記錄。

        2、說一說:實驗結果交流與驗證

       。1)結合實驗記錄表,與同伴進行實驗結果交流。

       。2)結合大記錄表的統計結果,教師與幼兒進行實驗結果驗證,幫助幼兒發(fā)現汽水里氣泡的作用。

        三、教師小結: 浮沉現象原理在現實科技中的運用。

        活動延伸:

        科學區(qū):請幼兒回家和家長一起探索其他食物(小番茄、李子、蒜頭等)會不會也在汽水里跳舞。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蜜蜂、蜻蜓、蝴蝶等昆蟲基本特征和習性。

        2.了解昆蟲和人們的關系。

        3.知道愛護益蟲,消滅害蟲。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正確說出昆蟲的名字

        2.趣味練習:制作夏季昆蟲

        趣味練習

        活動過程

         一、趣味練習導入課題

        1.教師:小朋友,你知道哪些昆蟲呢?請你說一說。

        2.教師:你們看看圖片上這些昆蟲,你們想知道這些昆蟲更多的秘密嗎?

        二、觀看昆蟲圖片,了解主要特征和生活習性

        1.圖上這些昆蟲它們叫什么名字?

        2.它們是什么樣子的`?

       。^上有什么?數一數有幾隊翅膀?有幾對腳?)

        3.它們生活在什么地方?吃什么?

        4.它們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它們共同的名稱叫什么?

        5.還知道哪些昆蟲?他們是什么樣子的?

        小結:畫面上的這些蟲子有一個共同名字叫昆蟲。

        昆蟲的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觸角、嘴和眼睛;胸部長著三對腳,背上一般長著兩隊翅膀;

        腹部一節(jié)一節(jié)的兩側有氣孔,是呼吸用的。有些昆蟲(如七星瓢蟲)

        有一對翅膀變硬了,還有些昆蟲只有一對翅膀(如蚊子。)

        三、分辨益蟲、害蟲

        1.你喜歡哪些昆蟲?不喜歡哪些昆蟲?為什么?

        2.有哪些昆蟲是益蟲?哪些是害蟲?為什么?

        3.蝴蝶是益蟲還是害蟲?為什么?

        教師:蝴蝶在幼蟲時有吃嫩菜葉等害處,變成蝴蝶后有傳播花粉、可觀賞等益處。

        四、討論怎樣對待昆蟲

        1.我們該怎樣對待昆蟲?

        2.小結:我們應該保護益蟲,不隨意捕捉和殺死益蟲。要注意環(huán)境衛(wèi)生,

        不亂倒垃圾,隨地大小便,不讓臟水積聚使害蟲無法生存等。

        五、趣味練習

        制作夏季昆蟲手冊,說說昆蟲的秘密。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鏡子的基本特征和用途。

        2、引導幼兒尋找大自然中的鏡子。

        3、培養(yǎng)細心觀察的習慣和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月餅盒、水盆、杯子、凹面鏡、凸面鏡等。

        活動過程

        一、了解鏡子的特征及用途

        1、教師:今天老師的口袋里藏了一個有趣的東西,我請一個小朋友來摸摸它是什么?

        2、摸上去感覺怎么樣?(滑滑的)你覺得那是什么東西?

        3、(出示鏡子)這是什么呀?

        4、它可以用來干什么?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鏡子?

        5、你還見過哪些不一樣的鏡子?(凹面鏡、凸面鏡等)

        二、探索發(fā)現生活中的鏡子

        1、教師:我們小朋友真能干,說出了那么多的鏡子,那在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東西也可以當作鏡子?(討論)

        2、請小朋友到活動室里去找一找。(音樂)

        3、提問:剛才你們發(fā)現了什么也可以當作鏡子的?(幼兒介紹)

        4、除了我們找到的`還有沒有?(舉例:眼睛)

        三、游戲:照鏡子

        1、教師:請小朋友和我玩照鏡子的游戲,你們做我的鏡子(教師做動作,幼兒跟做)

        2、隨音樂做照鏡子的游戲。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用不同的容器裝不同的沙子制作沙錘,在做做玩玩中了解沙有干濕、粗細的區(qū)別。

        2.在裝沙子的過程中培養(yǎng)幼兒分工明確,團結協作的精神。

        3.在本次游戲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合作,互相關心的良好品德。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活動難點:往瓶口裝沙子時遇到困難,幼兒知道使用工具解決問題

        活動重點:沙子干濕、粗細的不同,作出的沙錘聲音也會不同

        活動準備

        1.塑料瓶、玻璃瓶、廣口瓶、緊口瓶、易拉罐、小紙杯

        2.不同質地的紙、塑料膜、橡皮筋、瓶蓋

        3.各種棍子、竹條、筷子、勺、篩子

        活動過程

        一、提出問題

        (一)出示一個沙錘:這是什么?它為什么會發(fā)出聲音?

        (二)激發(fā)幼兒制作沙錘的興趣,問:你打算怎么做?

        二、自主探索

        (一)請幼兒自選容器裝沙。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你用什么東西裝沙?可以用什么東西幫助你更方便地裝沙?

        (二)怎么才能不讓沙子掉出來呢?請幼兒尋找合適的物品給容器封口。

        三、共同探究

        (一)請幼兒比較自己和同伴所做沙錘的聲音。為什么會有不同的聲音呢?

        (二)老師分別取樣品帶領幼兒進行比較

        1.對裝沙多少不同的兩個沙錘,猜一猜聲音會不會一樣?(沙的多少不同,聲音就不同)

        2.容器相同、聲音不同。為什么會不同?里面的沙會有什么不一樣呢?(引導幼兒觀察、比較干濕沙和粗細沙的不同)

        3.容器不同,它們的聲音會一樣嗎?哪一個更好聽?(裝沙的容器不同,聲音就不同)

        四、再次探究

        請小朋友開動腦筋,想一想,做一做,使自己的沙錘發(fā)出的聲音更好聽。

        五、活動結束,自由表現

        幼兒拿著自制的沙錘隨著音樂邊唱歌邊打沙錘,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

        活動反思

        幼兒在沙場上無拘無束地活動,平時調皮的幼兒此時更顯興奮,即使內向膽小的孩子此時也較平時活躍,大膽得去交流。我覺得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在玩沙中還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孩子們邊玩會邊商量,邊交流。孩子們學習知識,不單單在課堂上,也不是只靠教師的的灌輸。孩子在自由的'游戲中,也能發(fā)展很多的能力。如:探索能力、語言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等。更重要的是發(fā)展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

        幼兒在玩時,教師要時時關注依賴性強的這類幼兒,多引導、多鼓勵。讓依賴性強的孩子感到玩沙的快樂,發(fā)現自己被老師關注,自己被老師同伴肯定,盡情地發(fā)揮想象力去創(chuàng)造,自主地嘗試體驗,在不知不覺中感知沙的特性。使每個孩子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發(fā)展,個個都能享受到成功帶來的快樂。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6

        一、設計理念:

        光在幼兒的生活中無處不在,白天,幼兒享受太陽光的普照,夜晚,燈光為幼兒照明,生日時,幼兒在蠟燭光下許愿,霓虹燈光的閃爍讓幼兒感受夜的絢爛,火光為幼兒驅走嚴寒,紅綠燈給人們帶來安全……但幼兒往往只知道太陽出來了,所以天亮了,天黑了,開亮電燈家中變亮了,點了火所以感覺暖和了,對于為什么太陽出來天會亮,為什么燈光能照明、為什么火光能取暖卻不了解,學習科學活動《明亮的光》能讓幼兒了解更多關于光的科學知識。

        二、活動目標:

        中班的幼兒年齡小,他們對一些深奧的科學道理還不能理解,本班幼兒又是生活在農村,所以對現代化科技對光的應用都不熟悉,根據《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和《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所以我把本活動的目標定為:1、讓幼兒知道各種各樣的光源以及了解光對人們生活的好處。2、向幼兒介紹現代科技對光的.應用。3、激發(fā)幼兒對科學的興趣。

        三、活動準備:

        為了讓幼兒多了解光,激發(fā)幼兒自主探索的欲望,為幼兒學習光作好準備,我作如下準備工作:1、在操作區(qū)中投放手電筒、蠟燭、電池、電珠、火柴等,讓幼兒在區(qū)域活動中自由探索,自主發(fā)展。2、戶外活動時有意識地讓幼兒感受太陽光的明亮和熱量。3、聯系家長讓家長和孩子一起觀察星星,點上蠟燭為幼兒過生日。4、在午睡室里安排一次“停電事故”,讓幼兒在有意無意中多和光接觸,為了解光的來源、光的作用作好準備。5、收集有關現代科技對光的應用的錄像片、圖片等。

        四、活動流程:

        在活動過程中,我設計以下流程圖:自主探索→觀察比較→共同探討→觀看錄像→游戲結束。

        五、教學方法:

        在本次活動中我主要采用操作法、提問法、討論法、觀察法、游戲法等。

        六、教學過程:

        1、自主探索:探索光的來源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對于中班的幼兒來說,有一個能吸引住孩子的開始能有利于激發(fā)幼兒對本活動所授內容的興趣,使幼兒的思維自始至終地圍著活動內容展開。在幼兒自主探索過程中,每個孩子都在積極動手,動腦,讓幼兒在玩中學、試中學、想中學,能體現出幼兒科學活動中的嘗試精神。所以一開始,我采用了操作法,設計“亮亮寶寶找朋友”的探索活動,給幼兒準備了許多實物,如手電筒、火柴、玩具手機、洋娃娃等,讓幼兒找找哪些東西是亮亮寶寶的朋友。找好以后,再讓幼兒想一想還有什么東西也是亮亮寶寶的朋友,啟發(fā)

        幼兒想出太陽、星星、電燈等,讓幼兒知道各種各樣的光源,

        2、觀察比較:比較光的不同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愿意參加數學活動,體驗數學的有用和有趣。

        2.初步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式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感知多、少的概念。

        3.嘗試用增加物體或者減少物體的方式使兩組物體的數量一樣多。

        活動重點:

        愿意參加數學活動,初步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式比較兩組物體的多少,感知多、少的概念。

        活動難點:

        嘗試用增加物體或者減少物體的方式使兩組物體的數量一樣多。

        活動準備:

        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以小刺猬摘果子的情境導入,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jié),許多果子都熟了。今天小刺猬就要去果園摘果子了,我們看看它都收獲了哪些果子?(教師說完出示第2張ppt)

        二、出示ppt第3-4張,引導幼兒學習用一一對應的方式比較兩組果子數量的多少。

        1.教師出示第三張ppt,引導幼兒比較蘋果和梨的數量,引出“一一對應”的概念。

        教師:這么多的果子堆在一起,我們怎么知道哪種果子的數量多呢?于是,小刺猬把所有果子摘下來之后,對他們的數量進行了比較。它首先比較的是蘋果和梨。(教師說完這句話,再出示第三張ppt。)

        重點提問:

       。1)蘋果的數量多還是梨的數量多?

       。2)你是怎么知道的?

        (3)還有別的方法嗎?

        教師請幾名幼兒說說自己的答案,然后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小刺猬今天給大家?guī)砹艘粋非常簡便的方法,叫做“一一對應”,用這個方法能很快知道哪種果子的數量多。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蘋果從左到右排在第一行,梨也是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排在第二行,并且每個梨都排在每個蘋果的下面,這樣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一個蘋果、一個梨的對應來看,最后沒有和梨對應的蘋果了,那就說明梨比蘋果多。明白了嗎?

        2.出示第四張ppt,引導幼兒用“一一對應”的方式比較橘子和香蕉的數量。

        教師:接下來,小刺猬想請小朋友們用這個“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一下橘子和香蕉哪種果子的數量多。你們愿意嗎?(說完教師出示第四張ppt。)

        重點提問:

       。1)橘子的數量多還是香蕉的數量多?

        (2)你是怎樣比較的?

        三、出示ppt第5-8張,引導幼兒嘗試用增加果子或者減少果子的方式使兩組果子的數量一樣多。

        1.教師出示ppt第5-6張,提出重點提問,引發(fā)幼兒思考。

        教師:現在小刺猬說了,我想讓蘋果和梨的數量一樣多,該怎么辦呢?

        重點提問:

       。1)如果增加蘋果,那增加幾個蘋果就能使蘋果和梨的數量一樣多呢?

       。2)除了增加蘋果,還有什么好方法呢?(引導幼兒說出減少一個梨,也能使兩組果子數量一樣多。)

        2.教師出示ppt第7-8張,引導幼兒用新方法使橘子和香蕉的數量一樣多。

        教師:剛才我們想的'方法都不錯,現在再來幫小刺猬想一想怎么使橘子和香蕉的數量一樣多?(如果幼兒不能自己說出來,那提問同上;如果幼兒能自己說出來,那么請教師注意幫助幼兒將意思表達完整。)

        四、創(chuàng)設情境讓幼兒練習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果子的多少。

        1.教師出示ppt第9張,并講述:現在,小刺猬們要把摘下來的果子運回家,每個刺猬只能運一個果子,我們來看一看它們能不能一次性就把果子運走呢?

        重點提問:現在小刺猬要運蘋果,它們能一次性就把果子運走嗎?為什么?(引導幼兒說出用“一一對應”的方式比較蘋果和小刺猬的數量相同,所以小刺猬能一次性就把蘋果運走。)

        小結:原來,只有果子和小刺猬的數量一樣多的時候,小刺猬們才能一次性把果子運走。

        2.教師出示ppt第10-11張,并講述:這次小刺猬要來運橘子了。那么小刺猬們能一次性就把橘子運走嗎?有什么好方法可以使橘子和小刺猬的數量一樣多呢?(增加兩個橘子或者去掉兩只刺猬)

        3.教師出示ppt第12-13張,并提問:那怎樣使小刺猬們一次性把梨運回家呢?(增加一個梨或者去掉一只刺猬。)

        五、用“一一對應”的方法分奶片,鞏固新知識。

        教師:小朋友們真是太聰明了,幫我解決了這么多問題,為了報答你們,我給你們準備了健康營養(yǎng)的奶片,每人一片?墒俏也恍⌒陌衙拷M數量分錯了,你們想一想怎樣才能使每個小朋友都拿到奶片呢?

        延伸活動:

        教師可以帶幼兒玩“搶椅子”的游戲,通過親身體驗來感知“一一對應”的方法在生活中的應用。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09-09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02-06

      中班科學影子活動教案02-04

      春筍中班科學活動教案01-16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鏡子》11-17

      風中班科學活動教案01-16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吹泡泡教案12-27

      中班科學活動教案三篇04-12

      【精選】中班科學活動教案5篇04-06

      【精選】中班科學活動教案10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