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大班社會教案集錦4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社會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社會教案 篇1
目標:
1. 愿意積極主動與弟弟妹妹交往,知道在活動中要關注和照顧弟弟妹妹。
2. 能運用合作、關心、協(xié)商等多種方式帶領弟弟妹妹共同游戲。
3. 體驗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和與弟弟妹妹一起合作的成功感。
準備:
1. 經(jīng)驗準備:大班幼兒與小班幼兒相互認識過;會玩《碰一碰》音樂游戲;大班幼兒玩過《過小河》的游戲。
2. 物質準備:書包8只;背心16件;方形地墊24塊;長毛絨玩具8個;拼圖8份(裝在自封袋中);8張小動物圖片;小河裝飾物;沙包若干。相機、電視設備。
過程:
1. 回憶與弟弟妹妹交往的經(jīng)驗,激發(fā)對弟弟妹妹關愛的情感。
。1)教師:今天來的小朋友有些不一樣啊!有的高有的矮,有的長得大有的長得小,你們是哪個班的小朋友啊?
(2)提問:平時哥哥姐姐是怎樣照顧弟弟妹妹的呢?
(3)根據(jù)幼兒的回答進行哥哥姐姐對弟弟妹妹的關愛、照顧等行為表現(xiàn)的小結。
2.介紹任務內容,初步體驗與弟弟妹妹共同合作“過小河”的方法。
(1)教師:今天要請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們兩人一組一起完成一個任務,你們愿意嗎?一些小動物們被大獅子關在籠子里,我們一起去救救它們吧!但是在森林里有一條很寬很寬的'河,我們每一組的小朋友只有三塊“石頭”,怎么過河呢?
(2)幼兒自由發(fā)表自己的想法,教師請勇于實踐的幼兒進行操作演示。(教師注意觀察幼兒間相互合作的情況,并拍照片。)
。3)討論:他們成功了嗎?怎么過河的?用了什么方法?
(4)出示活動中的照片,回顧與朋友一起過河的情景。著重分析兩人的分工合作與遵守規(guī)則的行為。
。5)請其余的幼兒也來嘗試合作過河的方法。
(6)小結:兩人一起過河時要互相合作,哥哥姐姐要照顧好弟弟妹妹,每一步都要踩在石頭上,最后還要將三塊石頭從河里收起來,這樣就可以順利地過河了!
3.了解完成任務的規(guī)則,與弟弟妹妹一起合作闖關救出小動物。
。1)出示任務背包,逐一結合材料介紹完成任務的規(guī)則和線路:
、傧仍谕瓿尚游锲磮D;
②穿上防護衣;
、塾谩笆^”過小河;
、苣蒙嘲要{子后救出小動物。
(2)教師:救小動物是需要兩個人共同完成的任務,哥哥姐姐一定要帶著弟弟妹妹一起出發(fā)完成每一項內容,既能救出小動物又能照顧好弟弟妹妹的大班小朋友才是最棒的!加油!出發(fā)!
。3)幼兒實踐操作,教師觀察并給予適宜的指導和幫助。
。4)介紹實踐的體驗,感受與弟弟妹妹合作完成任務的成功。
提問:你們救出小動物了嗎?你和朋友是怎么一起闖關救小動物的呢?遇到了什么問題?怎么解決的?
小結: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哥哥姐姐關心和照顧著弟弟妹妹,并且互相商量、配合、分工合作終于救出了小動物,F(xiàn)在心里感覺怎么樣?
4.音樂游戲《碰一碰》,慶!熬染刃游铩比蝿盏耐瓿。
大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來源:
名片作為成人交際的一種工具,既擴展成人的交際空間又為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多方便。在生活中孩子們可能看到過大人使用名片,但是對于名片所包含的信息以及如何運用名片有效地擴展自己的交往空間卻是我們老師需要思考的問題。此次活動源自于一天有一位孩子從家里帶來了一張餐館的名片,孩子們三言兩語地討論了起來:這是什么卡片啊?是不是我要吃飯就可以給他打電話呢?這個老板叫什么名字呀?因此我抓住了這個教育契機,希望通過“我的名片我做主”的活動逐漸擴展幼兒與同伴特別是不認識的同伴之間的交往空間,懂得與同伴傳遞或交換名片時的`基本禮儀。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名片,了解名片上應具備的基本信息,懂得傳遞和交換名片時的基本禮儀。
2.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設計、制作個性名片,并能用禮貌的方式與同伴交換名片,逐漸擴展幼兒的交往空間。
3.懂得傳遞或交換名片可以結識和交往新朋友,在與同伴交換名片或介紹自己的活動中體驗與人交往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布置“小小名片展”:收集及自制的名片若干。
2.制作名片的各種材料:彩紙、記號筆、貼紙、名片模型卡等。
3.PPT、“可愛的小朋友”樂曲、兩個班級幼兒人數(shù)各半
活動過程:
一、幼兒與好朋友牽手進入活動場地,教師引發(fā)談話
你有好朋友嗎?和好朋友一起玩心情怎么樣?如果你想和不認識的人交朋友,你會怎么做?
二、教師用名片去認識客人老師,引導幼兒觀察。
三、參觀“小小名片展”,了解名片展示的信息內容及用途。
1.引導幼兒觀看老師的名片,初步了解名片包含的信息。
2.邀請幼兒去參觀“小小名片展”,引導幼兒觀察各種名片,了解名片展示的信息內容。
3.幼兒自由參觀,教師引導幼兒大膽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4.討論:你看到了一些什么名片?這些名片上都有些什么信息?
四、幼兒到“名片工作坊”自制個性名片。
1.激發(fā)幼兒到“名片工作坊”自制個性名片的興趣。
2.結合PPT,討論:個性名片上需要哪些信息讓別人認識你?你想怎么設計自己的個性名片?
3.幼兒制作個性名片,教師巡回指導。
五、秀名片,與同伴交換名片。
1.秀秀我的名片:幼兒向同伴展示自己的個性名片,并大膽介紹自己的名片。
2.再現(xiàn)教師傳遞名片的照片,談話:老師是怎么去和客人老師交朋友的?引導幼兒模仿教師如何介紹自己和傳遞名片,了解交換或傳遞名片時的禮儀。
3.游戲:快樂交換。幼兒隨“可愛的小朋友”樂曲跳舞并找朋友,在間奏時與同伴交換名片,教師引導幼兒掌握交換名片的禮儀:雙手遞上名片,名片的正面面向對方,微笑著說“你好!這是我的名片,我們做個朋友吧!”;雙手接過名片,微笑著說:“謝謝!這是我的名片,很高興和你做朋友!”幼兒相互擁抱,樂曲開始繼續(xù)游戲。
活動反思:
活動通過讓孩子們“看名片,說名片,做名片,送名片”幾個環(huán)節(jié),幫助幼兒構建了用名片有禮貌地去交更多朋友的經(jīng)驗,這也印證了《指南》在社會領域之子領域人際交往目標4中5-6歲兒童“有禮貌的與人交往”,擴展了目標2中4-5歲兒童“會用介紹自己等交往技巧與同伴交往”的典型表現(xiàn),既擴展了幼兒的交往空間,又豐富了幼兒的交往技能!吨改稀犯嬖V我們:活動應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鼓勵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與探索,表達與表現(xiàn)。名片作為一種與眾不同的,富有個性的表現(xiàn)方式,為幼兒提供了表現(xiàn)與展現(xiàn)自我的空間。由于是借班上課,對幼兒的最近發(fā)展特點來集合把握不夠,因此在活動中不能很好地回應幼兒的問題,在尊重和關注個別幼兒上也有不足的地方。當看見孩子們能在互相交換名片和介紹自己的過程中體驗著與同伴交往的快樂,我們能感受到通過一張小小的名片已經(jīng)逐漸打開孩子交往的大門,孩子們在活動中感受到交往的樂趣。
大班社會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在信息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孩子們整天都會接觸來自外界的各種信息,特別在現(xiàn)在豐富的廣告世界中,人們都會借助廣告宣傳自己的商品,一些新鮮有趣的幽默廣告,寓意深刻的公益廣告,生動活潑的產品廣告都占滿了我們的生活空間,如何讓幼兒真正理解廣告在社會中的作用,提高幼兒的模仿力和創(chuàng)造意識,教育幼兒不能亂貼廣告,結合教綱精神,我認為要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導者,就必須從幼兒的興趣入手,將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和原有經(jīng)驗結合起來,幼兒才能大膽的表現(xiàn)。
【活動目標】
1、使幼兒初步了解廣告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及分類;
2、引導幼兒模仿和創(chuàng)編有趣的廣告語;
3、提高幼兒思維的靈活性和變通性,從而發(fā)展幼兒的社會性。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請幼兒搜集各種廣告資料;
2、制作廣告課件一套(內容包括公益廣告、幽默廣告、商品廣告和實地拍攝的廣告照片);
3、排演情景表演劇,布置場景,幼兒扮演角色;
4、分組活動材料:
一組:油墨、母板、油滾子
二組:水彩筆、廣告空白單
三組:水彩筆、空心字卡單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幼兒手拉手隨音樂走入教室,開始智慧樹游戲活動,教師和幼兒齊說口號(智慧樹下智慧果,智慧樹下你和我,智慧樹下做游戲,歡樂多又多)。
2、情景表演引入主題
教師講故事:在一個美麗的'大森林里,住著許多活潑可愛的小動物,聽說小猴和小豬的商店開業(yè)了,大 家都想到商店購買自己滿意的商品,你們瞧……
幼兒角色表演:(兩位幼兒分別扮演小猴和小豬,他們大聲的在招攬顧客前來購買自己的商品,小猴說出了每一種商品的特點和好處,而小豬只是大聲的吆喝著)
(二)進行部分
1、情景表演后,教師提問。
教師:你們愿意購買誰的商品?為什么?
幼兒:我們愿意購買小猴的商品,因為小猴說出了每一種商品的特點和好處,我們買起來放心。
教師:小豬的商品一個也沒有賣出去,誰來幫助小豬呢?(請幼兒當商品導購員,幫助小豬推銷商品)。
教師小結:剛才小猴宣傳商品的過程實際就叫做廣告,通過廣告宣傳來宣傳自己的商品,讓更多的人了解這種商品的特點和作用。
2、教師不斷引導,請幼兒說出自己見到的廣告
教師:你們在生活中見過哪些商品有廣告?
幼兒:汽車廣告、服裝廣告、食品廣告、藥品廣告……。
教師::在我們生活中,按照商品的不同出現(xiàn)了許多廣告,(出示課件讓幼兒欣賞各種廣告)。
在我們生活中,有的廣告特別大,多出現(xiàn)在街道和商場中,我們給它叫巨型廣告,有的廣告很小,例如報紙上的廣告,雖然它很小但它也能起到廣告宣傳的作用。由于廣告也有不同的宣傳方式,有的通過電視宣傳,我們叫它電視廣告,有的通過傳單形式宣傳,我們把它叫傳單示的廣告,有的借助流動的汽車來做宣傳,我們可以叫它流動廣告。相反固定在一個地方也能起到宣傳警示的作用的廣告,我們可以叫它固定廣告。另外,由于廣告的作用不同,我們可以分出商品廣告、幽默廣告、公益廣告。(邊出示課件邊欣賞講解每種廣告的特性)。
1、教師引導提問不斷深入主題活動
教師:你們在哪里見過各種各樣的廣告呢?
幼兒:我們在衣服、傘、扇子、馬路旁、超市里見到過各種廣告。
(教師出示實物讓幼兒直觀的觀察)
教師總結:生活中我們隨處都能見到廣告,它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
2、鼓勵幼兒模仿說出一段廣告詞
(這個環(huán)節(jié)重點想給幼兒提供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的機會。)
3、教師鼓勵幼兒仿編一段廣告詞(重點強調廣告要朗朗上口,說明商品的名稱和特點及作用)
(三)結束活動
教師總結和幼兒討論,亂貼廣告的危害,它影響了城市的環(huán)境衛(wèi)生,也讓許多人上當受騙(例如:有的人看到假廣告后買了假藥,生命受到了威脅。)教師教育幼兒看到假的廣告后要及時把它清理干凈。讓廣告發(fā)揮它的真正作用。
【活動延伸】
教師按幼兒的能力進行分組:
一組:設計廣告衫,迎接六一的到來
二組:設計一則公益廣告,教育幼兒保護環(huán)境
三組:設計一則傳單廣告,宣傳我們的幼兒園
大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調查了解端午節(jié)的來歷和有關習俗,知道端午節(jié)是中過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
2.積極和同伴交流分享,練習包粽子,獲得更多端午節(jié)的經(jīng)驗,體驗端午節(jié)的民俗氛圍。
活動準備
粽葉、泡好的米、棗、細線等。
活動過程
1.教師與幼兒交流,說出端午節(jié)的名稱和日期。
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中國有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叫端午節(jié),這一天人們會舉行一些有意義的`活動。
2.與幼兒一起探討端午節(jié)的由來和習俗。
(1)與幼兒一起閱讀故事《端午節(jié)的由來》,讓幼兒知道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確立的,屈原投江的那一天是農歷的五月初五,所以就定這天為端午節(jié)。
(2)交流端午節(jié)有哪些習俗。
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葉、帶香囊或五彩線。提示幼兒可用語言表達、圖片繪畫、動作表演等方式表現(xiàn)這些習俗。
(3)組織幼兒觀看教師教學資源,了解端午節(jié)各地風俗,獲得更多有關端午節(jié)的經(jīng)驗。
3.節(jié)日體驗活動:包粽子。
用粽葉將泡好的米和棗包住,然后用繩子捆好。提醒幼兒用米不要太多,粽葉要把米包緊,扎結實。
4.節(jié)日分享:將包好的粽子分給小班的弟弟妹妹或老師,進行分享活動。
【大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社會的教案11-08
大班社會教案:美麗的家鄉(xiāng)_大班社會教案02-28
大班社會教案:老少同樂_大班社會教案02-28
大班社會《時間》教案08-03
大班社會微笑教案03-24
(經(jīng)典)大班社會教案08-11
大班社會教案(精選)08-19
(精選)大班社會教案08-01
大班社會教案(精選)08-04
[精選]大班社會教案08-07